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精选(九篇)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

第1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我们特别邀请朱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付蓉老师,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为例,介绍她们“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及课例,以期有更多语文人参与思考、讨论、实践。

一、解读“兴味盎然”

语文课堂本就应该是兴味盎然的,然而现在却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觉得它没意思、套路化、形态单一、空间狭窄,他们渴盼的是生动有趣、文化深厚、富有张力、与时俱进的现代课堂。

现代课堂是说语文课堂要具有现代性,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作为价值追求,这才是课堂的本真。只有遵循常理、回归常识、落实常规,才能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笑语连连、议论纷纷、想入非非、情意绵绵。

打造“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不仅是我们语文人的美好愿望,也是现代课堂理念的具体体现。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字分别解读,还是对语文课堂结构的廓清和重建。一堂“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应该有这样四个环节:

激趣导入――兴:这个字可读“xīng”,是课堂的起兴准备部分,也可读“xìng”,是激发课堂兴趣的部分。它主要展示师生课前准备的相关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张本;同时检查展示自主学习(预习)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基。

阅读理解――味:这是课堂学习的主要部分,它是一个动词――品味,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理解、欣赏、运用。在课堂中“授之以渔”,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自主学习,提高欣赏和理解能力是其要旨。它还是一个名词――味道,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问题的设置、课堂的结构、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都要让“语文味”溶于其中,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合作探究――盎:热情洋溢,情绪高涨。这是合作探究的部分。它应该是个性的空间,灵动的展台,思维在这里延伸,思想在这里碰撞,学生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联系生活,提高思辨能力。

目标反馈――然:对的,不错的,这样的意思。经过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后,还需要进行学习小结和当堂检测。这是一个豹尾的设计,它体现了现代课堂不是空中楼阁,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一课一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简言之,“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结构。意在通过课堂格局的建构,努力使课堂有兴趣点、品味点、探究点、落实点、生长点,使课堂阅读形式的设计有具体支撑,使课堂目标更加具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得更为充分。

二、《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精彩语言把握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

学习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

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了解影响

师:同学们,【同步屏显】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他3岁丧父,14岁离乡求学,20岁赴美留学,28岁任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的学者。他做过北京大学校长,担任过中华民国驻美大使。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今天我想介绍给大家的胡适先生。【屏显胡适照片】作为学者的胡适,他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博士学位,大家猜猜有多少个?

生:(自由发言)十几个、二十几个……

师:猜少了,是35个!(师边说边比划,生一片惊叹!)

师:在胡适成长的过程中,谁对他的影响最大呢?

生:是他的母亲。胡适自己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师: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她何以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极大极深”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同步屏显】学习目标: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母亲对胡适成长的重要影响。

(二)默读课文,初识母亲

【屏显】学生活动一:请默读课文6分钟,边读边勾画。并思考:

1.在胡适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2.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回忆母亲?请勾画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师:默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默读有三到:眼到、心到、手到。请同学们拿起笔,边读边勾画。并思考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6分钟后)

师:同学们,阅读需要分享,思考需要表达。谁来说说在胡适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是一个最仁慈、最温和的人。

生:是一个能容忍、有刚气的人。

生:是一个慈母、严父、恩师。

师:这位集慈母、严父、恩师、刚气、温和等形象于一身的母亲在胡适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独一无二的地位。那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回忆母亲的?文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生阅读勾画,点三名学生读自己找的句子)

师:文中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寄托着胡适对母亲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现在,让我们大声朗读这些饱含深情的句子吧。

【屏显】齐读第(4)(6)(7)(10)(12)(13)段中的抒情句。(具体内容略)

师:胡适感谢慈母给了自己极大极深的影响,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品读第5―12自然段,看看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

(三)研读文本,体悟影响

【屏显】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用心品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母亲对胡适的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要求:

1.首先自主学习3分钟,边读边做旁批。

2.小组交流4分钟,用“我的慈母(或说严父、老师)教会了我 ,请大家看到第 段的事例……”的句式进行交流(先朗读相关句子,再作具体分析)。然后派代表进行小组汇报。

(3分钟后,分小组讨论时,老师在每个小组了解重点讨论的段落,并做好了记录。)

(4分钟后)

师:同学们,只要有思想碰撞,必定有智慧生长。现在请小组代表展示你们在讨论中产生的智慧结晶。

生:“我”的母亲很严厉。第5段说母亲很早就把“我”喊醒后给“我”训话,要“我”用功读书。

生:“我”的严父教会了“我”尊重他人和严格要求自己,如第6段说“我”犯错了,母亲没有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就是打也是关了门打,还不许“我”哭。

师:有了尊重,批评才是雨露,有了雨露的滋润,小胡适才能更好的成长。

生:“我”的严师教会了“我”说话要尊重他人,第7段中“我”说:“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是说自己没有父亲了,而母亲觉得没有父亲并不是值得张扬的事,所以教育胡适说话不要太轻薄。

师:你觉得这句话轻薄了谁?

生:轻薄了他的母亲和父亲

生:轻薄了他自己。

师:为什么说轻薄了他自己?

生:因为胡适是他们的儿子,他轻薄了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轻薄了他自己。

师:听了这句话,母亲是怎样的态度?

生:气得发抖。罚他跪,还狠狠地吵了他。

师:请你读读母亲吵他的话。

(生读“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师:我也想读一下。同学们听一听这句话里有哪些情绪?

(师读“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屏显视频】胡适母亲(冯顺弟)16岁嫁给当时已经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3年后胡适出世,6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而那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大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她苦心孤诣,以瘦弱之躯支撑着一个日渐没落的大家庭。

生:生气,更多的是痛心、失望。

生:可能还有委屈。

师:是啊,年轻的大家族的后母,儿子没有了父亲,自己没有了丈夫,本就是艰难的。如果儿子再不成气,那该是多么痛心的事啊!她绝对不允许胡适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样看来如果没有母亲当初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胡适之后的巨大成就。

师:母亲对胡适的影响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同学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的慈母教会了“我”宽容和大度,第8段中说大哥欠了赌债,“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点怒色,这样的年,“我”过了六七次。说明母亲对于大哥的错误是抱着大度的姿态。

师:从两个“从不”足以表现出母亲的气量。“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由此更看出母亲生活的不易,这里的宽容也是坚强。

生:“我”的慈母教会了“我”容忍。第11段写大嫂和二嫂生气十天半个月不停歇时,母亲只忍耐着,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哭。

师:大家设想一下,母亲要是骂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会打成一团。

师:这样事情更糟糕了,看来还是不硬碰硬的好。母亲这一哭,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终于感化了大嫂和二嫂,一个场景出现了,你们看到了吗?

生:嫂子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的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师:你能把话筒捧给我吗?(生把话筒捧给了老师。老师也是双手接过话筒,接着单手递给另一个同学)如果把“捧着一碗热茶”换成“递来一碗热茶”,好不好?

生:“捧”字显得尊重些,“递”有些随意。

师:嫂子把茶捧给母亲,是想怎样?

生:是来认错的。

师:母亲原谅了吗?

生:原谅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师:一捧一接,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师:在这个家道中落、人员众多、举步维艰的大家庭里,母亲的容忍更显得可贵可敬。所以,胡适才会由衷的感叹“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生:“我”的母亲还教会了我做人要刚正,要有原则,要刚气,不能太懦弱。第12段中说当五叔侮辱了母亲的人格,母亲非要他认错赔罪才肯罢休。

师:母亲做人有原则,有底线。这样的母亲更值得胡适敬重。

师:同学们,通过小组汇报,我们看到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就是融汇在这么多生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通常我们写母亲大多只写母亲对我的爱和教育,大家有没有发现,胡适写母亲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母亲与其他人相处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母亲的为人对“我”有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对“我”的教育很大。

师:是啊!中国有句古话:不看人对我,只看人对人。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胡适生动描写母亲与其他人相处,不正体现了恩师言传身教的“润物细无声”吗?母亲的影响永久铭刻在他的生命里。(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整齐,也很深情。常言道:读到深处写自成。下面我们也来写一写。

(四)且学且思,交流影响

【屏显】学生活动三:请仿照课文最后一句话,用“读完本文后,如果我学得了……――……,我都得感谢……”的句式,写一句话,说说你读完本文后受到了哪些影响?

师:要不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读完本文后,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教育儿子的真谛――爱有度、严有格、教有法,我都得感谢胡适的母亲。(边说边板书)

(生写,2分钟后同桌相互说给对方听。并点了两个学生代表发言。)

(五)联系生活,抒写影响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好母亲就是一所好学校。孟母三迁,孟子成就了“亚圣”之名;岳母刺字,岳飞终能精忠报国;胡适的母亲言传身教,教育出了名满天下的学者。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默默地影响着我们,那就让我们也来写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吧。

【屏显】课外作业:想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写一个片段。

三、点 评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是语文名篇。教授这篇课文,大多数老师教学重点无非是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感激之情,通过具体事例把握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典型形象,品味一下描写生动的句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人物的篇目很多,如果篇篇都是这么上,那就失去了目标与重点。这篇课文不仅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点呈现了这个人物对作者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如何运用“兴味盎然”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呢?

执教者付蓉老师在备课时紧紧抓住“影响”二字,以“兴味盎然”建构课堂体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做出有益的尝试。

(一)目标精准说“影响”

名家名篇要教的、要学的东西很多。长课文短教更需大胆取舍,突出重点。课堂教学目的如何确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一开始,付老师准备以“了解胡适的思想”为教学目标。她试图把这篇文章作为了解胡适的一扇窗,先从文本中了解胡适思想受了母亲的影响,再出示胡适语录,了解他有哪些思想,然后推荐阅读胡适的作品。这个点子很有文学韵味,好像也很能激起学生对胡适的兴趣,但结合课标中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目标和初中阶段写人文章的单元目标来看,这个目标有些架空,脱离了文本本身。

这篇文章重点刻画了母亲这样一个大家族年轻的当家后母的慈爱、宽容和坚韧的性格特征,因为她的言传身教,才影响和教育了年幼的胡适,成就了他辉煌的未来。并且作者满载着对母亲的深情,文章结构丰富巧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直接关爱、教育和影响,而且用大量篇幅生动描写了母亲跟其他人的交往,使母亲对“我”的影响更深刻广远。“理解作者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精彩语言把握母亲形象。“学习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成为了教学《我的母亲》的目标和重点。由此得知:精准的教学目标是“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实施的基石,需要有课标意识、教材意识、单元意识和学生意识。每课突出一个重点,真正使学生学得有条理,有方向,聚焦知识能力,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使他们学有所获,正是现代语文课堂的核心。

(二)结构精巧有“兴味”

付老师的这节课以“影响”为核心,形成五个步骤,分别是:1.激趣导入,了解影响;2.默读课文,初识母亲;3.研讨文本,体悟影响;4.且学且思,交流影响;5.联系生活,抒写影响。可谓是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这个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兴味盎然”的课堂结构特点,尤其在“兴味”二字上颇有匠心。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兴,从胡适的简介入手,开篇不凡,尤其是猜想胡适一生获得的荣誉迅速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学生对胡适的极大兴趣。老师适时引导:“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她何以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极大极深’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这个悬念的设置,也让学生对这位母亲产生了极大的探究兴趣。

第二个环节阅读理解――味,这是“兴味盎然”语文课堂的核心,由二、三两个步骤组成。先结合文本理解母亲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步骤是比较容易的,有了这个奠基,后面的推进就水到渠成了。

“用心品读第5―12自然段,看看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这个问题的抛出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独立阅读与小组交流,给足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本之间进进出出几个来回。付老师在本节课上运用多种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基于此,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听到学生的精彩理解。老师巧妙地在品味过程中抓住“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这句话和“捧”这个字反复品读,读出了深度。比如指导学生朗读“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这句话,并适时屏现出胡适母亲的简介,老师和学生就一起读出了作者对父亲、母亲以及自己的轻薄,从而通过母亲的训诫“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理解了母亲的失望、痛心、委屈,严父慈母之心跃然眼前;从一个“捧”字读出了母亲的艰辛与宽容。这些品味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到作者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借此巧妙地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可谓是“四两拨千斤”,悟到了“味”之妙处。

第2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

《我的母亲》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第3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胡晓雨(化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姑娘。1998年,24岁的她从郑州某大学毕业后进入郑州市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同在该公司工作的刘亚林。刘亚林比她大3岁,高大潇洒,性格外向,能说会道,他知道胡晓雨一个人背井离乡独闯天下有很多难处,常常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举目无亲的胡晓雨也把刘亚林当作了朋友和亲人。下班后,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喝咖啡。胡晓雨觉得虽然刘亚林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竟然有那么多共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不久,两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

两次流产,使她受尽折磨

不久,胡晓雨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惊慌失措地问刘亚林咋办?刘亚林说他的事业刚起步,不想过早地为家庭所累。胡晓雨觉得他的话有一定道理,就随着他来到他的一位在河南省中医学院当医生的朋友那里,做了人工流产。这给胡晓雨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创伤,而更令她心痛的是,刘亚林与别的女子有染的消息不时传到她的耳中。

1999年初的一天晚上,胡晓雨从外地出差回来,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和一个女孩勾肩搭背地在嬉戏,她快步走上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回家急着要见的刘亚林。她忍无可忍地上前揪着刘亚林问:“这个女人是谁?”这时刘亚林只好承认是他的一个要好的女朋友。胡晓雨愤怒地推了刘亚林一个趔趄,哭着跑回家中。两天的时间,她不吃不喝,也不见任何人。就在她准备提出与刘亚林分手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又出现了妊娠反应,这让她打消了与刘亚林分手的念头。她委曲求全地来到刘家,并告诉刘亚林及其父母,自己又怀孕了,让他们尽快地商定办理婚事。刘亚林不慌不忙地说:“你这次再做完人流手术,身体调养好后,咱们就结婚。”刘亚林的父母也这样劝说她。胡晓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含着泪点了点头。可刘亚林为了省钱,不让胡晓雨到医院做人流,他到街上药店买了两片打胎药给胡晓雨吃,结果胎儿没有打下来,还造成胡晓雨大出血。眼看胡晓雨就要晕死过去,刘亚林才极不情愿地把她送到医院里。1999年4月,胡晓雨又一次躺在了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手术台上,医生把刘亚林训斥一顿:“你太不拿老婆当人看了,再晚来一天恐怕就要出人命了。”临出院时医生又反复叮嘱胡晓雨:“你4个月内做了两次人流,身体受到很大伤害,要注意保养,短期内可不敢再做人流了。”

出院后,胡晓雨身体非常虚弱,无法正常上班,刘亚林就趁机劝她说:“你暂时把工作辞去,在家好好调养调养身体,准备准备结婚的事宜。”胡晓雨不知是计,就辞去了工作,做起当新娘的美梦。两次做人流的遭遇,让胡晓雨受尽了折磨,而刘亚林却不顾她的感受,在她身体还未恢复时就要强行同房。

1999年10月的一天,胡晓雨接到刘父的电话:“你和亚林的关系结束了,今后各走各的,不要再缠着他了。”还没有等她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刘父的电话就挂了。胡晓雨感到很吃惊,急忙给刘亚林打电话要问个明白,却找不到他。等她回到他们的爱情小屋,发现刘亚林早就将他的东西席卷一空,逃之夭夭了。没有任何过错,胡晓雨就直接从爱的天堂跌进了“地狱”。

打胎――辞职――分手,胡晓雨觉得自己跳进了别人早为她设计好的圈套里。回想起自己这一年来和刘亚林交往的过程,她感到刘亚林并非真心爱自己,仅是在玩弄自己的感情而已。刘亚林好吃懒做,大男子主义思想特别严重,也不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对刘亚林分手的要求,虽然她从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但痛定思痛,她还是愿意吞下这杯苦酒。

遭遗弃,流落他乡

然而,两人正式分手20多天后,胡晓雨却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无奈之下,胡晓雨准备打掉这个孩子。然而去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不敢为她做人工流产手术,还警告她说:“以你的身体状况,再次打胎可能导致终身不孕,失去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

伤心欲绝的胡晓雨只好去找刘亚林,哀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同她结婚,但刘亚林却坚决不同意,后来干脆避而不见,而刘亚林的父母则要求她打掉孩子。无奈而无助的她心情糟糕到了极点,胡晓雨觉得仿佛是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但胡晓雨绝望的神情下还有一颗鲜活的心,最后,胡晓雨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是无辜的。

胡晓雨不敢回老家,挺着大肚子来到安阳一个大学同学高文广家藏身。高文广很同情胡晓雨的遭遇,发动几个大学同学为胡晓雨凑钱在安阳郊区租了一间四处通风廉价的房子,凑了一床被子,让她暂时安身下来。可是,身无分文的胡晓雨又面临着吃饭的问题。钱从哪里来?想来想去,她决定拉下面子,向来往的行人乞讨,以解燃眉之急。然而,当胡晓雨站在街上伸出手时,行人看都不看她一眼,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年轻漂亮又穿戴整齐的孕妇会讨饭。直到胡晓雨实在饿的不行了,开始哭起来,那悲痛的哭声终于引起一位老大娘的注意,她把胡晓雨领进一家小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同时,胡晓雨也从那位好心老大娘的嘴里得到了启示:安阳这地方有一个风俗,办喜宴时都让一些讨饭的人去吃顿饱饭。就这样,在安阳市附近一带,每家办喜宴又多了一个不速之客。胡晓雨到处打听,哪家有喜宴。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叫花子,她故意不洗脸,不梳头,把衣服弄脏,尽可能让人认为她是一个十足的要饭的。随后几个月里,她几乎吃遍了安阳市方圆几十公里的喜宴,同时,她还吃不了兜着走,做为晚上的伙食。

2000年8月20日,胡晓雨揣上在郑州打工的弟弟为她捎来的800元钱,坐上了去平顶山的汽车,那里她的一位同学的母亲是位医生,她准备去那里生孩子。

由于是早产,孩子出生后身体瘦弱,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胡晓雨肝肠欲断,精神快要崩溃了。

病友们得知胡晓雨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有的给她送来饭菜,有的给孩子送来衣物。一位老妈妈流着眼泪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就像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她,这样她们母子才算活了下来。看到可爱的孩子,她心中充满了母爱和生活的勇气。正是对孩子的母爱,支撑着她坚强地生活下去。是孩子挽救了胡晓雨,也是胡晓雨挽救了孩子,但生活给予这对共生体的并非全是和风细雨。

讨清白,历尽屈辱

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和儿子终于出院了。她给儿子取名叫修养,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良知,有修养。回到郑州后,胡晓雨完全靠弟弟的资助生活。没有经济来源的胡晓雨常常陷入困顿的境地。她只好去找刘亚林,讨要孩子的生活费,刘亚林却不承认孩子是自己的,将她们母子赶出门外。孩子半岁时,患上严重的腹泻,20多天也不见好转。胡晓雨为了给孩子治病,四处求助朋友,甚至乞讨,可孩子的病情一天天严重,无奈之下,胡晓雨又忍辱去找刘亚林。而刘亚林却避而不见,刘的父母当着围观众人的面大骂孩子是野种,并拿着刀把她赶出家门。孩子的腿也被推搡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为了洗清耻辱,性情刚烈的胡晓雨拉着刘亚林去河南省遗传研究所做了亲子鉴定。2001年2月17日,鉴定结果出来了,在这份鉴定报告书中写着:刘亚林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基因,父权几率为99.99%,可以得出结论,孩子是刘亚林的。亲子鉴定结果虽然出来了,但在此后的日子里,刘亚林仍然不愿履行人伦上做父亲的职责,刘家也不肯认这个小孙子,不给病弱的幼子以救济。

代儿征父,难遂人愿

胡晓雨的父母都是思想比较传统的农民,她不敢将自己的遭遇向父母诉说,害怕患有脑溢血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受不了她未婚生子的事实。胡晓雨的弟弟仅是一个打工的,经济也非常紧张,为了她们母子,婚后一直未要孩子。每次回东北老家,她都说孩子是弟弟家的。但纸里包不住火,她的父母还是知道了真相,气得几天不吃不喝,要求胡晓雨回家等候家法处罚。但当疲惫不堪的女儿领着又黄又瘦的孩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胡晓雨的父母心都碎了,从愤恨女儿一下可怜起女儿来。但是,父母让胡晓雨领着儿子串门时,让儿子叫她姑姑,他们害怕丢人,因为这在农村可是特大的新闻啊!小修养似懂非懂地从姥姥的话中好像悟出了什么,到外面就亲切地叫胡晓雨为姑姑。胡晓雨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她不由得心如刀绞,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到头啊!孩子将来长大后因自己的身份而受人歧视,人言可畏的滋味胡晓雨早已深深地领教过了,而孩子将来上学、工作、结婚怎么办?生活的现实告诉她,她必须乘儿子还不懂事的时候给他找一个爸爸。

2002年中秋节前的一天,胡晓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代儿征父。2002年9月23日,河南某报在报纸显著的位置发表了以“请给可怜孩子一个家,未婚妈妈代子征父”为题的消息,在报纸上,胡晓雨说出了心里话:“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接受孩子,给孩子一个可靠温暖的家就行……”应征者中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才22岁。可是,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没有一个是真心实意对待她这次“代子征父”的。有的说,作为男人,我不计较你的过去,我有钱养活你们娘俩;有的说,你跟我过吧,我让你有吃有喝的;有的意思更直白,我把你包养起来,让你娘俩过好日子……胡晓雨的心里强烈渴望一个真心实意对待她母子的人,可她不需要别人因同情、怜悯和轻视而生出的感情;她内心渴望的是一份对等的情感,而且孩子必须认可而且能接受他。如果没有真诚的情感,那么她宁愿不要那种徒具形式的应征父亲。

由于种种原因,胡晓雨没能在500多名应征者中找到合适的对象。

陷绝境,怒告无情郎

2003年9月25日,胡晓雨以儿子法定人的身份,以刘亚林遗弃为由,采取刑事自诉的方式将他告到了法院,金水区人民法院以“遗弃罪”对这起案件进行立案审理。10月16日,接到法院传票的刘亚林第二次以“解除同居关系”为由也将胡晓雨到金水区法院。

在孩子状告刘亚林的书中,胡晓雨历数了刘亚林对儿子的遗弃行为:孩子出生后,胡晓雨在一无工作、二无居所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四处流浪,孩子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慢慢长大,身体非常孱弱,几年来,胡晓雨多次找刘亚林替孩子讨要生活费,均遭到刘家人的无情拒绝,并声称修养不是刘亚林的孩子。为了讨个清白,2001年2月17日,经过DNA鉴定,刘亚林系孩子的亲生父亲。但是在亲子鉴定结果出来后,刘亚林依然不愿认她们母子。后因刘修养患严重的肠胃炎,靠房东夫妻垫付医疗费才经抢救转危为安,在此期间,胡晓雨多次向刘亚林索要医疗费,均被拒绝,无奈之下,才将刘亚林以涉嫌遗弃罪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刘亚林辩称自己没有构成遗弃罪,自己是在2001年2月17日DNA鉴定后才知道刘修养是自己的儿子,在做鉴定时就表示如果孩子是自己的,希望通过法院解决,后又委托他人去找过胡晓雨谈孩子的问题,但没谈成。而其间胡晓雨多次带着律师上门“闹事”,无奈之下,自己只好离家出走。刘亚林表示,愿意按法律规定抚养孩子。

本案在审理中,经法院调解,刘亚林支付刘修养抚养费2000元。2004年2月17日,这起备受人们关注的未婚妈妈代儿状告生父遗弃案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金水法院经审理认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促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本案中被告人刘亚林在知道刘修养系其亲生子后未尽到其应尽的抚养义务是错误的,但其错误行为并未达到遗弃罪所必须达到的情节恶劣程度,故刘修养指控刘亚林构成遗弃罪的证据不足。但对刘亚林未尽到其应尽的抚养义务的错误行为应予谴责,刘亚林今后应积极主动地履行其应尽的抚养义务。同时刘修养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请求刘亚林履行抚养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之规定,依法判决被告人刘亚林无罪。

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判决书,胡晓雨感到天旋地转。她认为自己有理,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声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刘亚林的行为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已构成犯罪。

郑州市中级法院审理后认为,自诉人刘修养系刘亚林、胡晓雨的非婚生子女,两人作为刘修养的父母,对他均有抚养义务,应尽到其应有责任,但刘亚林在得知刘修养系其亲生子后的行为,并未达到法律所规定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遗弃罪。对于胡晓雨上诉称刘亚林的行为已构成遗弃罪的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原审判决认为刘亚林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充分,审判程序合法,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谈到曾经拥有的爱情,胡晓雨的心情变得一塌糊涂。她说,时下,青年男女们未婚同居的事情很普遍,她希望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诫他们,在偷食禁果时,千万要为自己的未来多考虑考虑。她真诚地希望那些准备做未婚妈妈的女性朋友能冷静地思考一下:你能给孩子幸福吗?没有爸爸的孩子快乐吗?孩子以后的身心能健康吗?……不会有结果的爱情你还要它干什么?既然你不能保证孩子以后的幸福,那么你将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错误,甚至是犯罪!!

第4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关键词: 行为习惯不良 个案教育 教育对策

夏D尊曾说过,最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为教育奠定基础,教育使爱得以升华。我从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个案教育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夏D尊教育名言所揭示的教育成功的奥秘。

一、个案基本情况概述

2007年10月,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的一天早上,班长突然跑来跟我说:“王老师,晓玢(文中均为化名)不见了。”“什么?!谁不见了?”我不能置信地再问了一遍,在我的印象中晓玢同学除了有点不合群外,一直以来特别是在校运会期间表现相当出色。“晓玢。”班长很肯定地回答,“昨天晚上一夜没归。”

“跟谁一起走的?”我急着问。“不知道。”

“你最后是什么时候见到她的?最后见到她的一个同学是谁?”我又问。

“昨天中午就不见了,不知道是谁最后见到她的。”

“那近阶段谁跟她比较要好呢?”

“小艾。”我即刻赶到教室了解情况。令人失望的是,小艾也不知情,不过她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前一天中午有人来找过晓玢,但她不认得那人。不过,笑贝有可能知道。通过笑贝我了解到把晓玢叫走的是她初中的一位同学胡来,并送了一件衣服和一只手表给晓玢,胡来同学刚刚是从宁波某职校休学回来的,父母离异,判给父亲,任性。初中时在班里的风评一向不好,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在家里不听父母的,在某校教书的父亲也管不住她。我一听更急了,担心我的学生是否会被拐骗去呢?马上找到政教处王老师,王老师一听非常着急,马上叫来笑贝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从她初中毕业学校入手顺藤摸瓜、打听到胡来的父亲所在单位,并与该校政教主任取得联系,在王老师的帮助下,2小时的电话联系后,终于从胡来父亲口中得知前一晚上确实有位小姑娘在他家跟他女儿一起过夜,不确定是否就是晓玢,早上有可能到京都宾馆去应聘,王老师立刻与该宾馆一经理联系,确实有两个人去应聘,并留有联系电话,这时我们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人总算有着落了。此时已近中午11点了,王老师当机立断,叫上蒋老师一起赶往京都宾馆,到了之后才知道两人在对面的网吧内上网,我们三人马上又到网吧,我看见晓玢同学正悠闲地一边喝着饮料一边上网,我就在她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只见她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一声不响跟着我走了出来。当时,我们三人谁也没说她,只是轻轻地问她:“你知不知道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你?”当时,她一句也不申辩,一付“视死如归”大不了被开除的架势,我们问她父母的电话号码,她告诉我们,她妈妈没有电话,家里也没有,她和爸爸已经好久没见面了,听她口气,对她爸是非常不满,也不知道电话号码,怎么办呢?最后决定由我和王老师送她回家。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前童镇,由晓玢同学带路到她家,她妈妈正拿红薯喂她一岁多点的小弟弟,只见院子里满是杂草,房子也是很久没住人的样子,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他们一家一直在宁海租房子住,刚刚在暑假搬到家里,通讯工具都没安装,她爸爸的手机又换了新号码,连她妈妈也不知道。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晓玢同学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对父母一直都很排斥,特别是在弟弟出生后,更是对家庭和父母越来越失望的她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孤僻,而且叛逆性越来越强。读初三时就与胡来走得很近,父母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直到胡来去宁波,晓玢同学进了我校就失去联系为止。原以为上高中后已经变得很不错了,不用再为她操心了,不曾想又发生了夜不归宿、不告而别的事。她妈妈越说越伤心,禁不住泪流满面,伤心不已。

二、个案基本成因探究

1.家庭环境因素。

通过了解研究,我觉得造成晓玢逃学的症结在于她的家庭环境比较恶劣。一方面家庭经济相当困难,父亲失去联系,母亲生了小弟弟,断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情感缺乏,父亲长年在外,母亲只顾带小弟弟,父母事实上的不和,忽略了与女儿的沟通和交流,让晓玢产生父亲不要她、母亲不疼她只疼小弟弟的错觉,从而让她产生自己出去赚钱养活自己的念头。

2.个人性格。

由于家庭环境因素晓玢性格过于内向,封闭自己,不与他人沟通。

3.交友不当。

所交朋友也是与她一样性格有缺陷、家庭不健全的人。

三、个案教育对策实施

1.抓时机,真诚沟通,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氛围。

毁一个人容易,使一个人重新树起信心难,作为班主任,我让她在家反思的几天里,每天与她妈妈联系,及时关注她的思想动态。我觉得应想办法重新激发起她身上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使她从颓废中走出,培养她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她回校第一天,我不失时机地找她谈话,特别针对这次离校出走的原因,她跟我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学习没意思,学不进去:二是父亲没把钱寄回家,觉得妈妈很可怜,与其在校坐三年,不如早点赚钱,减轻妈妈的负担。我首先肯定了她的孝心,然后指出了她的轻率之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使学校老师担心,而且使母亲不安心。她说经过这次事后,她觉得非常悔恨,痛恨自己这么不懂事,从今往后,她会好好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觉得她这次很真诚,我相信她能做得很好,答应她这次事件在教室不予公布,学校内也不予任何处分,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第二天我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在徐霞客大道上边散步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人的一生有很多关键步,一步走错,人生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去打工和读完大学去打工两相比较,不管是学识上还是社会地位上,以及问题的见解上都是无法比较的。”我耐心细致地剖析了两者的利弊程度,从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贡献到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都有质的不同。通过这次谈话,她真诚地向我表示:“老师,请您放心,我绝不犯这样的错误,我会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加强自己的方方面面。”我接着说:“人孰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年轻人,总会有心血来潮的时候,你也不用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只要你能自律,依然是一位不带任何污点的好学生。老师相信你能从头开始,重新燃起对生活是的信心。至于家里经济问题也不用你操心,我已经跟你妈妈说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学习。”

2.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铸造健全的人格。

鉴于这种情况,我积极联系其母,建议其母多与女儿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打骂;多关注女儿的情感、心理需求;多倾听女儿的想法,多尊重、多鼓励女儿,让女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再次家访时,她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女儿主动跟她说话了,也开始喜欢逗小弟弟玩了;她们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孩子也越来越开朗了。从她的周记中,我也看出晓玢对其弟弟的感情也发生了改变:由厌恶变为觉得可爱。我可以体会到其母亲在这转变中所花的心血,并为她母女俩的和解感到高兴,也为她能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而兴奋。

3.发挥集体力量,使该生感受集体温暖,真正融入到集体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她,让她融入到集体,我让一些女生主动与她交流、交朋友,让她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和集体的温暖。让她多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选择她感兴趣的文体集体活动,让她能真正地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享受集体带给她的快乐。

四、个案教育成果分析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性格上,她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在教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她与同学谈笑风声的身影。在学习上,她也变得积极主动了,上课认真了,成绩也稳步上升,在卫生工作方面,每一学期都被评为“班级先进小卫士”,纪律方面,她也做得非常不错,再也没有出现过旷课、逃课现象。在家里,她也能更好地与父母交流,特别是在她爸回家后与她解释了当年出走原因是因为债务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后,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比以前更懂事了。看到她的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经过三年的努力,她于2010年考入湖州某高等学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妈妈特意打来电话跟我说:“王老师,谢谢您,没有你就没有我女儿的现在。”我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女儿的努力结果,我也感谢你们,成就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最大心愿。”

五、个案教育过程反思

1.学校、家庭、社会如何才能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和谐关系。

学生处在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环境中,他们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重视、尊重;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求知交友,施展自己的才能。我认为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他们成长的阶梯,社会是他们施展才干的大舞台。此案例中,由于三者的不和谐、不统一,导致该生封闭、孤僻、自卑、自怜的性格特点。

2.关注细节,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动态。

班主任工作细无巨细,在此次事件中,幸亏同学间关心和帮助,从晓玢的突然变化中:衣服穿着变了,手上多了一块手表,抽丝剥茧,及时发现问题,圆满解决。

3.热心关注,感情和理智相交融。

教育人的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和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或者对学生表达关爱之情不得体,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难以解除他们与同学交往和在学校生活的障碍,难以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去关心他人,欣赏他人。此外,如果对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缺乏敏感性、洞察力、理解力,就会错失许多帮助学生进步的时机。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艰苦的工作,如果对学生能多点理解、多点关爱,多份宽容,则它又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工作。最初对晓玢同学的表现原因分析,带有很大的猜想成分,后来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这对于我无疑是莫大的鼓舞,最后晓玢能幡然悔悟、立志做个好学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身为人师的快乐。

4.宽容理解、真诚施爱,抓住教育时机。

当学生们有了缺点、错误时,不仅要适时指出,促其改正,而且要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谅解他们所犯的错误;允许他们在犯错误时有及时改过自新的机会。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及时与他们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及时摆脱失败的影响,轻装前行。不护短,不溢美,真诚相待,严格要求,使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意]Amicis,E.D.原著.田俊改写.爱的教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3.

[2]缪水娟主编.教师角色转变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娄亚文主编.爱满天下――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6.

第5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一、发现亮点,建立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典故“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殴,为当地“三害”之一。乡民为其死而后快。但陆机发现他的“讲道义”的亮点,晓之以“朝闻夕死”的教育。周处因此自信心大增,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陆机的成功在于及时发现周处的亮点,及时培养他的自信。这个典故成为中国历史上成功教育的一大范例。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以学生的亮点为学生成长的亮点。建立该生能力的自信,并在表扬中逐渐转移他的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没有不行,只是暂时还没有认真施行。

二、循序渐进,不惜美誉

对学生进行自信转移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要体察入微的。不要有“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想法。学生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对每个学生建立个性档案。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我们经常听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无非就是说经常表扬学生是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的来源。

三、多方合作,合力经营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其中包括与家长、学生、其他教师的合作,也包括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教师应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应捕捉社会、学校、班级及学生家长的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诱导学生建设良好的、阳光的成长环境。不给学生造成阴影,不让学生孤立,让他们知道整个社会、学校、班级、家庭都在期待他的进步,都在呵护他。因为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个学生胡某,成绩优异。初一下学期开学,胡同学上课神情萎靡,一周里以身体不适的原因请假了三次。我怕孩子身体有问题,就督促胡同学母亲及时带她去医院。可第二周胡同学又以相同的理由请假。为了了解胡同学的身体状况,我给胡母打了电话询问,而胡母则敷衍地说没什么大事,匆匆挂断电话,似乎不愿意跟我多说话。由于感到事有蹊跷,我立刻找来一位与胡同学关系很好的学生来了解情况。这位学生告诉我,胡同学父母正在打官司闹离婚,而今天就是开庭的日子。了解到情况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虽然很不愿意再触及她的心痛,但还是要想办法让她坚强面对,更重要的是,要让她感觉到她一直被关心着。我决定以探望胡同学病情的理由与她家长好好谈谈。胡母对人冷淡,有很强的戒备心,极难沟通。而我力争求同存异,从生活上找到话题,拉近距离,从物价飞涨,到生活艰难……慢慢地终于有了共同语言。我告诉胡母:为了孩子,自己要尽快从离异的事件中走出来,认真安排新的生活,稳定自己的情绪,振作精神。对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要给予理解。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不要因为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就百般袒护溺爱,否则将会使孩子骄横任性,使其个性得不到正常发展。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胡母答应认真考虑我的建议。我也加强了与胡同学的交流,指出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我和胡同学家长共同努力,慢慢使其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我又让他的好伙伴加强与她交流,多方关心,又唤起了她的斗志,情况明显改善。她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感谢呵护我的亲人、恩人。我从黑暗中走进了光明。我又是一头雄狮。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

故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学生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做到要求一致,方法一致,并及时表扬,扩大学生成长中的成就感。

第6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回顾他的创业故事,从陕西秦岭的“山里人”一跃成为如今的CEO,胡彦均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山里狼”到高材生

胡彦均是陕西蓝田县人,那里是山区,靠山吃山,胡家人以砍柴采药度日,从小胡彦均便帮着家里上山采药。胡彦均回忆道:“七八岁就能上山采药了,为了生存,什么都要自己做,日子太苦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大山里的胡家人,依然坚持让胡彦均去上学。八岁开始,胡彦均每天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学校是一栋土房子,整个学校一共只有27个学生,唯一的老师只教两门功课――语文和数学。为了改变家庭的窘困,胡彦均刚上完二年级,就被父母带出了山区,来到渭北农村,投靠一个没有子嗣的张姓家族,胡彦均有了一个新名字――张第,父母也分得几亩田地,开始崭新的生活。

新生活有惊喜,更有挑战。作为外来人口,胡彦均和父母被村人歧视,被人称为“山里狼”。有一次,当着自己父母面,胡彦均被人骂成“山里狼”,气得他直接抡起一块砖头,要去和别人打架,被父母拦下来,拽回了家。“当时特别气,我有胳膊有腿,为什么骂我是‘山里狼’,不就是我们穷么!”心里憋着这股气,胡彦均不服输,在学习上他铆足了劲,从初中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一直都是班长,他常常解气地想:“看你们还怎么说我!”

打工者变为创业者

走出秦岭大山,是胡彦均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而高考则是第二次转折,这一次,他走得更远,从西部考到了东部的扬州大学管理学院。这也是胡彦均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次成功,从这以后,他头上再也没有“山里狼”这顶歪帽子了。

父母走遍亲朋好友,为他东拼西凑了8700元,这是胡彦均从家里拿过最多的一次钱。带着这些钱,胡彦均来到扬州求学。开学后,扣掉学费和住宿费,胡彦均的全部家当就剩下300元,不去给自己找份工作,根本活不下去。

胡彦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四望亭路的一家练歌房做服务生,每天放学后,他就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去练歌房端茶递水,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能下班,这份工作还差点要了胡彦均的命。有一次下晚班,因为没有注意周边环境,直接让一辆摩托车给撞飞了,好在胡彦均身体壮,只是脚踝骨扭伤,休息了不到三天,胡彦均就又跑出去打工了。想起这事,胡彦均也只是莞尔一笑,他始终坚信,这些都是上天在磨炼他。

打工渐渐不能满足胡彦均的雄心了,大二那年,他和其他四名同学一起,开办了人生的第一家公司――扬州福斯特大学生服务公司,主要负责给商业活动招募人员,但公司还没开张几天,就遇上了麻烦。“公司没会计,财务手续不全,税务局就找上我们了,开了张罚单。”胡彦均跑到税务部门,补全了手续,在磕磕碰碰中,他学到不少东西,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创业虽然艰辛,但是它给了我们成就梦想的希望,人可以没有金钱,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我为什么不去做?!”

创办爬山虎科技

2009年快毕业时,当大部分学生都在四处奔波,寻找工作的时候,胡彦均却背起行囊,从镇江开始,坐火车一路到浙江,沿途参观了无锡、苏州、上海等数十个城市,寻找自己的创业之路。

几个月的考察,胡彦均瞅上了当时正兴起的三维地图,虽然对计算机软件研发知之甚少,又是第一次接触到数字三维技术,但胡彦均敏锐感觉到:这是一座金矿!

一个月后,胡彦均拿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回到扬州,创立了江苏爬山虎科技有限公司,“爬山虎适应性强,寓意着我们创业路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能闯过难关、迎刃而解。”胡彦均解释说。那是2009年,“爬山虎”仅有三名员工,公司甚至连电脑也买不起,只能通过一个朋友租借了几台。

曾经一穷二白的“爬山虎”,如今已经把自己的分公司开到了北京、河南等地,员工一百余人,其中的艰辛也只有胡彦均自己知道。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胡彦均察觉到扬州本地三维技术人才的匮乏。2010年,他在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创意职业培训中心,并与一些高校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数字创意人才。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合并了扬州几个公司,并与多所扬州内外大学开启校企合作办学。同事们都说,他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有一种凝聚力,身上散发着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让人能从他身上看到“爬山虎”的未来,大伙都愿意跟着他干。

胡彦均非常敬畏人才。他说:“爬山虎是一家科技技术驱动性公司,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不懂技术,但是我尊重人才,不断物色人才,把优秀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

目前公司文化事业部的总监就是他亲自去北京拜访才挖过来的。为了给予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胡彦均让渡了不少自己的权力,“部门总监可以自己确定项目,不一定要我点头,只要他觉得合适就可以签字,最后在我这里备案一下就可以了。”胡彦均还经常讲,“如果有更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能带领爬山虎做到上市规模,我不做这个CEO也可以。”

这个30岁的年轻人还有自己的担当,他说:创业是对人生的追求,是对梦想的执着。很多创业者,在成功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那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更追求着一种对行业发展,对社会奉献的担当精神。

在创业的同时,胡彦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13年3月,胡彦均成为顺风车公益基金委员会的公益行动负责人。胡彦均始终不忘自己是山里走出来的,每年春节回家,他都会给山里的乡亲们带上满满一车厢的米、面、油,给山里唯一的一所小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7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胡××,女,17岁。平时沉默寡言,不太合群,只与个别同学有接触,脾气较怪异。在专业考试过程中,因情绪过分紧张中断专业考试,后未与任何同学打招呼,乘老师不备逃离集体,导致整个班级考试无法进行。同学们分组去找未果,晚上十点在电话那头听到她的叫喊声,因不明情况我和领导当晚赶去家访。

二、个案行为心理分析

我认为,从心理成因来讲,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

(一)家庭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到她家家访。刚走进大门,胡××歇斯底里地冲着父亲咆哮着,责怪这位生她养她的父亲不爱她,乱扔她东西。我强压着怒火,轻轻地走到她身旁,想让她冷静些,但效果不佳。她眼睛里怨恨的凶光让我不寒而栗,让我费解,也让我暗下决心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用我的努力帮助这位不能感受生活幸福的女孩。

据了解,因为母亲在她两岁时就走了,她从小缺少母爱。而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了她的性格,她行为孤僻、偏激,小小年纪思想复杂。

缺少了家庭教育这一关键要素,缺少了亲人关爱的这一重要情感熏陶,导致她孤单,生活无目的性。由于父亲对她的关心较少,她就将自己的各种不足都归结到父亲身上。随着心理迁移,在学校里,她就不管自己言行的对与错,自然将这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同学,甚至老师身上。缺失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是她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个人因素

她对于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由于偏激,导致她的人际关系比较差,这一因素更让她在情绪上表现得更为冲动,以致做出一些莽撞的行为。以偏概全,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做法。

(三)他人因素

她的偏激行为的表现,使其他学生对他退避三舍,同学们认为该生气量特别小,看到别人受表扬就揭短,看到别人挨批评就幸灾乐祸;没有朋友,不愿意和他们交往。所以就和同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距离,孤单与无助促使她的偏激心理进一步发展。任课老师对她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不愿更多地“管”她。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她觉得自己更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进而用更偏激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人因素是其偏激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个案心理辅导策略

(一)家长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络等途径,在和她爸爸多次沟通后,我发现,她的爸爸对她有着殷切希望和严格的要求。一番长谈后,我所得出的结论是父女缺少交流和沟通。我劝导她爸爸不要只顾上班赚钱,要多和她交谈,为她准备适当的学习用品,了解她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情况。教育她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她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家长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她买些喜欢的东西,从正面对她的行为予以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

近代教育家夏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情就成了无水的池。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是难以用真诚的态度,耐心热情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面对易犯错的该生,我只有用爱去感化,用爱去滋润,使师生间的感情融洽、产生共鸣,达到育人的目标。

一天中午,她犹豫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抬起头无助地看着我,未等我开口她开始流泪。我用眼神安慰着她脆弱的心,情绪稍稳定后她开始慢慢地诉说。原来父亲在家经常打骂她,说她成绩不好,上职业学校没有用,时间长了父女之间出现了裂痕。爱的缺少造成她感情的淡漠和性格的异常,对自己失去信心和爱。

我觉得胡××已经形成了一些不理性的信念,有自我挫败、自我否定的倾向。心灵上的痛苦、学习上的困难只是一种表象,真正问题是她在认识上存在着曲解。我决定帮助她学会擦拭心灵的窗户,体验人生的快乐。而让她们父女重新进行交流、对话、沟通是关键。为此,我看了一些书籍,通过分析和思考,我想通过对她诉说的倾听及逻辑式的提问使她重新认识自己,审视往事。

一个放学后的傍晚我找到了胡××。按照事先的提问设计,一个半小时交织着眼泪的谈话进行到最后效果是显著的。通过问题的引导,胡××理解到父亲对她爱的特殊方式,理解到在父亲严厉的背后是对她深深的爱;她也意识到同学们对她真心实意的关心。眼泪蔓延在她的脸颊,我没有阻止,她需要哭泣,需要在哭泣中认识自己,认识父亲,认识别人。

(三)同学的帮助

为了教育她,让她的心灵受到进一步的触动,我组织学生在班里举行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平时经常让同学们和她一起做游戏、玩耍,在活动中教给孩子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方法。

(四)自身的约束

针对该生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以上的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她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实施批评和表扬有机结合的方式,规范行为,引导她从偏激中走出来,塑造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四、辅导效果

该同学在家校的密切配合下,同学、老师的督促和关爱下,品行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感谢你!孩子现在很努力,脾气好了许多!”一个月后胡××的父亲高兴地告诉我。孩子现在在家与爸爸关系改善了,常常与父亲聊天,父女间有了从未有过的默契,家里的气氛比以前和睦了许多,和同学的交往变得热情主动了。

五、启示与反思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要用心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我们要懂得用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孩子,去激励孩子,只要我们用爱、用心去阅读,就一定会读懂每一个孩子,一定能用心灵沟通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温暖的阳光下,心灵舒展地健康成长。

胡××的不良认知来源于过去的经历,同时与个性中的先天抑郁质可能有关系,又与她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等有关系。她的问题是生活、心理的素质性和诱发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事物认知的错误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诱发、强化问题情绪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她不良认知进行指正是帮助她改变的关键所在。

第8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2012年2月7日上午,乌鲁木齐的天空飘着雪花。按照约定的地点,穿着朴素的胡尔西旦・阿尔肯与记者准时碰面,然后热情洋溢地把记者迎进了她的家。

这是一幢三层的自建房,胡尔西旦・阿尔肯和家人就住在第三层。进了屋子,胡尔西旦・阿尔肯的父亲阿尔肯・尼亚孜热情地招呼记者落座,随后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一口暖茶,足以驱走体内的寒冷,他们的热情让人心里暖暖的。

阿尔肯・尼亚孜盘腿坐在地毯上,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每每提起女儿,他的脸上总是露出骄傲的神情。“女儿长大了,也懂事了,1月31日是我和她妈妈结婚24周年纪念日,她用自己带家教挣的钱给我和她弟弟买了衣服,她妈妈身材胖,一时半会儿买不到合适的,但是之前花了15块钱给她妈妈买的一枚不锈钢戒指,已经让她妈妈很高兴了。我们家的生活虽不富足,但我们懂得知足常乐。”阿尔肯・尼亚孜笑着说。

父亲的乐观感染着胡尔西旦・阿尔肯,她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胡尔西旦・阿尔肯就是这样一位脸上时常挂着微笑的维吾尔族姑娘。

父爱如山,母爱如河

胡尔西旦・阿尔肯目前就读于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08―1班,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乐观上进、勤俭朴素的好学生。她说,是父亲的严厉管教,造就了今天的她。

阿尔肯・尼亚孜目前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胡尔西旦・阿尔肯和弟弟的眼中,父亲既慈祥,又严厉。她说:“即使家里遇到再大的困难,父亲也从来不会在我们面前叹气。但是如果我跟弟弟犯了错误,他可以唠叨一整天。”

在父亲身上,胡尔西旦・阿尔肯学到了什么叫坚强和责任,而在母亲身上,她学会了“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润物细无声的,这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胡尔西旦・阿尔肯的心田,于是,一颗爱的种子开始在她的心灵生根、发芽。她说:“母亲为了照顾我和弟弟,放弃了工作,她对我和弟弟无私的爱,从小感染着我们。在妈妈身上,我明白了爱是什么,爱可以是‘爱自己’,也可以是去‘爱别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我在街上看到几个衣衫褴褛、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心里就萌发了一个理想,我想将来自己办一所很大的学校,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都能免费上学。”

理想,在有的人心里,或许只是昙花一现,而在胡尔西旦・阿尔肯的心里,却是历久弥新的人生目标。如今的她,正在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着、奋斗着。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胡尔西旦・阿尔肯也面临着就业或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的选择。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志愿者骨干培训中,胡尔西旦・阿尔肯深得深圳华捷群集团的礼仪培训师费秋萍老师赏识,并将她推荐给公司高层,不久,一个月薪三四千的工作机会向胡尔西旦・阿尔肯招手,她有些动心了。她说:“1994年,父母为了给我和弟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放弃了达坂城稳定的工作,举家迁到了乌鲁木齐。为了照顾我和弟弟,母亲从此做起了一名家庭主妇。当时,因为家里自建房,欠下了一大笔外债,至今都没有全部还清。家里的经济收入一部分来自爸爸开出租车,一部分靠家里出租房屋。眼看弟弟今年就要参加高考,如果他考上大学,家庭经济负担将更加沉重,其实我很想大学毕业以后就参加工作,那样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但是,面对新疆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名额,我又不想放弃,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矛盾。”

善解人意的父母看出了女儿的烦恼,父母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人应该有更崇高的追求,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儿。”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儿?其实在胡尔西旦・阿尔肯的心里,早已经有了答案。

像阿里木那样奉献社会

在胡尔西旦・阿尔肯的电脑里,一直保存着她和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平民慈善家阿里木的合影,那是2011年1月21日,胡尔西旦・阿尔肯参加完学习阿里木先进事迹座谈会后,她和一群大学生围着阿里木要签名和联系方式时照的。胡尔西旦・阿尔肯说:“那次座谈会,我第一次见到阿里木大哥,他很淳朴,是个非常普通、平凡的人,但他却用不平凡的善举感动了我们,在座谈会上,阿里木大哥寄语我们青年人,让我们好好学习,学成之后回报社会。”

从那以后,胡尔西旦・阿尔肯经常与阿里木通过电话、QQ联系,建立了很深的友谊。胡尔西旦・阿尔肯说:“阿里木大哥非常平易近人,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只要一联系就会问我的学习情况,他经常鼓励我,他曾对我说,知识改变命运。自从认识了他,我就下定决心,要像他那样,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1年7月,胡尔西旦・阿尔肯和其他44名新疆大学生骨干一道参加了团中央举办的以“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主题的“2011年全国大学生骨干暑期实践锻炼活动”。来自全国的大学生骨干在北京、河北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实践锻炼。活动的其中一站在唐山,胡尔西旦・阿尔肯说:“我们参观了唐山大地震纪念馆,当我看到那些奋力抢险救灾的感人照片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时就在想,人不仅要珍惜生命,更要用宝贵的生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记者问她:“你认为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她干脆地回答道:“我觉得像阿里木大哥那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就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北京回来后不久,胡尔西旦・阿尔肯就报名加入了中国―亚欧博览会志愿者的行列,并担任组长。作为一名志愿者,不仅需要热情、耐心和细心,机智敏捷、随机应变以及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天,一位负责安保的特警把胡尔西旦・阿尔肯叫到一位塔吉克斯坦游客的面前,请她做翻译。胡尔西旦・阿尔肯通过用维吾尔语和英语混合交流的方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原来这位游客想把手里的一件用盐巴制成的工艺品拿到展馆内去售卖,但是胡尔西旦・阿尔肯对他说,必须办理参展证以后,方可把展品拿到展馆内进行售卖。游客终于明白了,他对胡尔西旦・阿尔肯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表示了由衷的赞赏。

由于胡尔西旦・阿尔肯在博览会期间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她获得了“突出贡献奖”。

世界需要热心肠

“阿里木大哥知道我要去贫困地区支教的事情以后,他非常支持我。”胡尔西旦・阿尔肯说。

2012年7月,胡尔西旦・阿尔肯将以新疆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随研究生支教团到贫困地区参加一年的支教工作。虽然父母很舍不得她去,但是毕竟女儿已经长大了,阿尔肯・尼亚孜希望女儿能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得到锻炼,并且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说:“尽管我们家的家庭条件不算好,女儿平时穿的衣服很多都是亲戚送的。但是我希望我的女儿去贫困地区参加支教工作的同时,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补贴拿出一部分来资助一些贫困家庭。”胡尔西旦・阿尔肯跟父母的想法是一致的。

第9篇: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

爱女失踪:虚拟世界波诡云秘

2011年4月21日,湖南怀化市的谢丽女士突然接到女儿张萱打来的求助电话:“妈,成都那个小子又跑到长沙来纠缠我,我该怎么办?”

谢丽知道,女儿嘴里的“小子”是她的前男友胡小欢,对方一直对女儿强索爱情,胡搅蛮缠。谢丽给女儿支招:“像他这种无赖男人,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建议你外出去散心,不要再给他见面的机会。”挂断电话后,张萱立即跑到长沙的同学家中躲藏起来。

20天后,谢丽给女儿打电话,却始终联系不上她。谢丽顿感情况不妙,急忙赶到女儿的单位打探情况。可是,张萱一直没上班,同事也不知道她的下落。谢丽和丈夫一下子慌了神,他们通过微博、投放QQ漂流瓶和在媒体刊播寻人启示等方式寻找女儿。

三个月后,张萱依然杳无音讯。谢丽猜测:女儿会不会和前男友私奔了?

24岁的张萱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是中学教师。张萱天生丽质,从小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2006年,张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一所名牌大学,大三时与同班同学胡小欢谈恋爱。谢丽对女儿的这段恋情并不看好,因为胡小欢是四川成都人,将来大学毕业后肯定要回家乡,而她不想让心爱的女儿在未来的生活中脱离自己的视线。

2010年5月,胡小欢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和几个朋友合资开办了“娇点文化传媒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张萱进入长沙一家旅行社,成了一名奔波世界各地的导游小姐。胡小欢向张萱发出召唤,希望她到成都发展。谢丽坚决反对女儿追随胡小欢,不断地给他们的感情降温。张萱是个乖乖女,既然父母反对这段恋情,她对胡小欢的感情也就慢慢淡漠了。

如今女儿神秘失踪,谢丽猜测她可能是割舍不下胡小欢,又不好意思公然违背父母的意愿,于是制造失踪假象,跑到成都与男友偷偷同居。谢丽设法联系上了胡小欢,不料,对方非常惊讶:“伯母,张萱对我避而不见也就罢了,你们有必要让她扮演失踪的闹剧吗?我对张萱已经死了心,现在我有女朋友了。”不久,谢丽收到一条手机彩信,是胡小欢与一位陌生女孩相依相偎的照片。

这时,张萱的同学告知谢丽一个喜讯――在网上发现了张萱的消息。激动万分的谢丽立即打开电脑,果然看见女儿的QQ头像在晃动。谢丽喜极而泣:“萱萱,你在哪里,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里联系,是不是遇见坏人啦?”

“老妈,没事的。”张萱在QQ里回避了自己失踪的原因。她跟母亲聊着天,关切地问候父亲:“爸爸最近还好吗?让爸爸少抽烟、少喝酒。”女儿的话让谢丽热泪横流,她迫不及待地敲击键盘:“快点儿回家来,我和你爸爸急得头发都要白了。”张萱却回答:“我现在不方便回家。”谢丽一头雾水,可还没等她和女儿进一步沟通,女儿已经下了网。

情牵一线:QQ背后潜伏恶魔

尽管谢丽对女儿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但毕竟有了女儿的消息,她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不料转天,张萱发来一条QQ留言让她很诧异:“妈妈,做导游好累啊,我不想干了。我打算在湖南师范大学附近开一家服装店,门面已选定,我正在和朋友商量铺货的事宜,急需资金,请您马上把8万元打入我的银行账户。”

“鬼丫头,你的所有愿望妈妈都会满足你。但是再忙着换工作,你也要先回家啊。”最终,谢丽为女儿汇了款。张萱收到汇款后,却不理会母亲提出的回家要求,在QQ上要么对母亲莫明其妙地发火,要么干脆挂网。

“这还是我们的女儿吗?”张萱的怪异行为令谢丽茫然:是不是女儿受到什么强烈刺激了?她想听听女儿的声音,又怕孩子不高兴而和她断绝联系。“也许女儿有什么难处,我们别再逼她。”丈夫劝解谢丽。谢丽无奈,给张萱留言:“乖女儿,妈妈的牵挂,始终照亮你回家的路。”

这天,谢丽收到女儿的一条手机短信:“这一年,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凌乱不堪,自己苦闷,却又无法梳理出头绪。我也想像过去一样坚强,但眼泪总是忍不住奔流而出。被击倒之后,我还能站起来吗?老爸、老妈、老弟,我爱你们。”

这条匪夷所思的短信,令谢丽皱起眉头:女儿从小到大性格乐观,从未表现出一丝低落情绪。谢丽起了疑心:网络那端的人是不是冒充自己的女儿,否则为什么不与家里直接通话?

谢丽试探地发出短信:“你是谁,为什么冒用我女儿的QQ号愚弄我们?如果我女儿与你有过结,我们做家长的给您道歉。”手机那边的人坚称自己是张萱。谢丽让对方发几张照片,对方很快通过手机发来了张萱的照片,还责怪谢丽:“老妈,这下你该信了吧?”

谢丽说:“那你告诉我,咱家的电脑摆放在什么位置,家里的相册放在哪个抽屉?”没想到,对方马上关机了。谢丽心中泛起阵阵凉意,莫非女儿真的遭遇了不测?

3月7日,也就是在女儿失踪近一年后,谢丽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长沙警方感觉这起失踪案很蹊跷,经过调查,胡小欢被纳入侦查范围。在成都,警方对胡小欢的住宅进行搜查,结果搜出了张萱的手机。

胡小欢淡定地说:“一年前我到长沙跟张萱见面时,怀疑她另结新欢,于是就夺走了她的手机,查寻她移情别恋的证据。”然而,在接下来的讯问中,胡小欢的言辞漏洞百出。最后,胡小欢招供了杀害张萱的犯罪事实,并带领办案人员指认抛尸地点。

噩耗传来,谢丽昏厥过去。她做梦也想不到,近一年来向她问寒嘘暖的“女儿”,竟是杀害女儿的凶手。2012年8月9日,胡小欢故意杀人案开庭审理,张萱被害的真相浮出水面。

女孩玉殒:分手何须心慈面软

原来,当初谢丽阻拦女儿的恋情时,对胡小欢用情极深的张萱一直犹豫不决,和胡小欢一直暗中保持着联系。张萱偷偷地飞抵成都看望胡小欢,无意中在他的电脑里看到他与几个美女搂搂抱抱拥吻的照片。张萱这才意识到,胡小欢在与她恋爱的同时,还与一些女孩保持着暧昧关系。

张萱对胡小欢很失望,她觉得母亲的话是对的,应该与胡小欢分手。离开成都前,她给胡小欢写下分手信:“我不想揭穿曾经爱过的人的丑恶灵魂,留给你一些男人的面子吧。我转身离开,只为保留一个女孩子的尊严。”

老底被揭穿后,胡小欢依然扮演着情圣角色,几乎每个夜晚都从成都给张萱发送甜言蜜语的短信。张萱并没有把实情告诉父母,她回复胡小欢:“我们不太适合在一起,缘分已尽,祝你找到比我更漂亮、更柔情的恋人。”

虽然张萱一再拒绝,但胡小欢仍然充满自信地试图挽回恋情。2012年3月21日,他飞抵长沙,将张萱堵在旅行社办公室:“咱俩出去谈谈吧。”张萱心一软,跟着胡小欢来到一家酒楼用餐。席间,张萱趁上卫生间之机悄悄从后门溜走,然后关掉了手机。

在长沙住了两天一直联系不到张萱,胡小欢在宾馆割腕自杀,被人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胡小欢托同学给张萱送消息,希望张萱现身。张萱对前男友的极端做法不寒而栗,不肯露面。

胡小欢让同学给张萱传话:“你再躲着我,我马上跳楼以死殉情,让你一辈子良心难安!”善良的张萱动了恻隐之心,马上赶往医院劝慰胡小欢:“天涯何处无芳草?你这不是男子汉的做派。”胡小欢说:“既然咱俩今生有缘无分,那就和平分手吧。”最后,他恳求张萱:“读大学时,班里的同学一起到郊区爬山,那时我们俩对彼此产生了好感,成为恋人。如今,咱俩最后一次到相恋的地方走一走,留下一段美好回忆,行吗?”张萱犹豫片刻,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