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精选(九篇)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

第1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环境风险是通过环境介质进行传播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破坏作用与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概率,化工企业由于涉及众多的危险化学品、化工工艺,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规范化工企业中的生产行为可以降低环境风险概率,我们这里探讨的环境风险评估即是利用化工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学科知识(例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学等等)与数学计算方法来鉴别化工企业生产运转过程或区域开发行为中的环境风险类别、初始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与影响程度,其综合评估的价值体现为识别价值、应急价值、伦理价值三个重要层面。第一识别价值,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是对环境风险的预先识别,例如对企业主要物料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包括有毒物质、易爆物质与易燃物质等,在此基础上检测各生产装置的反应过程,即生产设施识别,例如反应装置、管道装置、输送装置等等,最后确定企业的环境风险范围与类型,一个简单的储存设备泄漏可能会促使有害气体扩散,遇到明火是否会发生爆炸等次生灾难,火灾过后的消防废水污染等等。通过物质、设备类型与范围等识别来预估环境风险的等级。第二应急价值,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而应急响应与能力保障的前提即是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可促使企业提前做好对重大危险源与最大可信事故的准备工作,例如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事先设置液位、压力、温度、自动调节与信号报警装置等等,最大限度地控制突发事件的恶化程度,减轻事故影响。同时,化工企业生产依靠环境风险评估中的事故影响分析来展开工作,例如评估结果表明氨气泄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大气扩散,其扩散条件是氨气浓度峰值达到某个数值,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的应急措施之一便是使氨气累积的浓度处于某个数值之下。第三伦理价值,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不仅可以通过推理、计算与模型等科学依据来反映生产过程的客观现实,还能建立相关的风险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大地减少企业运行的不确定性,从而起到保护员工、生态环境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化工企业职业道德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体现。

2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

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以及因素层面三部分,其中目标层是指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对象,一般是风险源评估、人员安全评估、管理评估以及环境评估;项目层是对目标层(评估对象)评估的事项拓展,例如风险源评估包括企业化学品储存量、种类、毒性危害、易燃易爆以及腐蚀性等储运项目评估;危险物质产品、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过程等生产项目评估;监控系统与工艺参数安全等辅助型工程系统项目评估等等。人员安全评估包括人员操作环境与安全意识评估两部分,当前较多化工企业比较注重人员的操作安全评估,忽略对人员安全意识的评估项目,这是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大忌。管理评估则应囊括环境影响评估、环保规定与认证的执行评估、应急预案评估以及次生性污染防护评估等等;环境评估则主要表现在环境敏感性与自然灾害判断两个方面。除此之外,因素层是对项目层的重要补充因素,往往是特别强调的评估对象,也是化工企业生产容易遗漏的评估对象,例如风险源中储运系统评估往往对罐区或库区所在的场所缺乏严格评估,人们平时看到的化工企业粉尘爆炸主要不是化学品自身的爆炸事件,而是罐区或库区场所的废弃反应,这就提醒了我们储罐油料、运输及进料方式乃至化学品转移的场地因素都是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对象,“它们可能会成为连锁效应的起始点或继发性事故的单元之一”,因此生产运行项目评估中也不能忘记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停车装置,人员项目评估中暴露在企业生产环境外的人群比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应加入对管理系统评估的环保投资比例考察,一般人认为环境风险评估重在评估风险,但应注意到化工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同样包含在内,可以说没有环境成本控制就没有环境风险评估,所有的风险评估项目都要进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去,不与环境成本控制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无法被实践。

3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实践

第2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矿床 地球化学 勘查 普查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36-02

1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这一理论基础的体系可以从下列经典著作或出版物中得到体现。

1977年前苏联A1Beus和S1V1Grigorian的《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一书系统阐述了原生晕找矿方法和原生晕分带理论以及利用原生晕找盲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1979年谢学锦的《区域化探》一书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2000年王学求和谢学锦所著《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战略与战术》对金矿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 1970年国际《地球化学勘查杂志》的创刊,使得勘查地球化学家可以更深入地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广泛地传播勘查地球化学知识。

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2 勘查地球化学历史回顾与发展形势

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矿产勘查从属地位的一种战术手段上升到能够左右整个矿产勘查全局的战略地位,并且从一门经验或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

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6)管理体制等问题。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针对资料利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组织协调等问题,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进一步改进。

3 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3.1 区域地球化学

我国的区域化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基本工作方法。近几年,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和地球化学基准等区域性研究课题,仍是国际上的热点。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果,坚持做下去,其意义将不亚于“门捷耶夫元素周期表”。

3.1.1 区域化探资料利用率偏低

我国自1979年开始/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0(即地球化学填图),采样密度从1个样/km2至1个样/几百km2,覆盖面积从几千至上百万km2。这些巨大的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巨大信息为新矿床的发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海量”数据及资料没有达到共享机制,不利于广泛的利用和深入研究;资料的利用程度较低,找矿信息未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基础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在战略上将全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变化放在一块考虑,以1∶500万~1∶1000万比例尺,把区域化探资料与基础地质、构造作用,以及全球尺度的浅表部和深部地质作用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可为基础地质提供更多新的信息。(2)把化探资料的区域背景与地球块体、不同构造区、大的成矿带联系起来,从地球演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地质理论和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3)在区域成矿作用研究方面,过去利用的元素少,偏重于研究局部异常,很少从大的成矿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把区域化探资料与地质和物探很好结合起来,从成矿系列的角度反映大的成矿战略区。据资料介绍,近期在/三江0地区所作的勘查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很好地反映成矿系列的空间分布规律,将成矿作用研究提升到了新的层面。(4)在地质填图中解决地层、构造等问题,这种工作已有了新的开端。(5)在环境、农业、林业、牧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3.1.2 方法技术的改进是实施各种战略的保证

(1)区域性地球化学资料的采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覆盖、浅覆盖和中覆盖地区的信息采集需要很好的解决。目前,我们已经研制了深穿透方法、活动态、地气法等方法,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研究。(2)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按照目前的规定及规范来执行,取得的成果有时与测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冲突,甚至严重冲突,这涉及到野外采样的方法技术问题。(3)我国森林沼泽区的工作方法已做过6次研究,总的看来,理论研究程度较低,在如何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填图、找矿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行规范只是从地球化学角度制定的,没有考虑其他方法的综合应用,应该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路子。(4)对于一些特别的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应给予支持,以利其发展;对新方法的研制,在局部试验与面上推广之间,应该设立过渡性研究,以便进行验证和完善。(5)新方法的研制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区域和局部工作中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如金属活动态、地气法、偏提取等,科研单位尚可使用,到了生产单位和生产实践中,问题就很多。

3.2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

矿产勘查仍然是我国化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1)

3.2.1 开展与区域化探扫面相衔接的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

区域化探扫面统计资料显示,自“六五”以来,区域化探完成646万km2,1∶5万化探完成121万km2,更大比例尺化探完成11.8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5.5∶1.5;自调查局成立以后,区域化探完成53.6万km2,1∶5万10万km2,更大比例尺017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6∶1,两个时期的比例大体相同。从矿产勘查的角度说,1∶20万以小比例尺工作是“战略布局”,1∶5万工作是“短兵相接”,更大比例尺工作才是“刺刀见红”。

3.2.2 研制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

与1:20万工作相比,1∶5万评价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区缩小,干扰因素和景观特点变化,沿用内地的和区域上的工作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东天山和冈底斯带的试点评价工作表明,在一个成矿带内,景观有差异,工作方法不一,所获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难以判定,给1∶5万化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与区域化探工作和更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相比,1∶5万化探工作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应该有细致的方法技术研究。此外,1∶20万化探测试了几十种元素,检查了几万个异常,但80%的精力放在了找金矿上,其余信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对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还相当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2.3 1∶5万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课题设置

对1∶5万找矿,可以划分三类地区进行研究。

(1)东部中低山丘陵区,工作虽相对容易,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依赖于经验模式,漏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2)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主要指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发现的面积大、含量低的异常应很好评价;(3)西部高寒深切割地区,这里的1∶5万异常评价方法还不很成熟。

建议在三类地区各选3~5个省作试点,把1∶20万评价得出的所有异常都做三级查证,做完以后再做1∶5万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把1∶5万工作阶段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1∶20万资料的利用程度。

3.2.4 隐伏矿勘查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

寻找隐伏矿是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识别大型和巨型矿的地球化学定量方法。就我国东部而言,虽然工作程度已较高,随着工作深入和观念更新,仍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矿床。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也是一个急迫课题。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开发过不少技术,如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热释汞、卤素、相态分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采取措施继续给予支持。

3.2.5 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普查评价

勘查地球化学的特点就是它借助于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肉眼无法识别的矿床类型或矿种,过去在发现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现在依然有些新的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矿床,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找矿技术的突破。如砂岩型铀矿、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矿床、稀有分散元素矿床和油田中伴生金属矿床等。其中黑色岩系区的资源调查,除找铀、钼、钒、稀土外,寻找复合微肥也有很大的生态意义。

3.2.6 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

近几年,有些专家指出:应加强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的问题研究。如彭齐鸣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化探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应加强境内外的对比研究工作,特别应注重与周边国家,如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国家的化探交流和学习,加强与境内外化探工作的对比和方法技术研究。

4 结语

(1)应该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共享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80年代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化探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难题之一就是没有共享机制。建议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地调项目内部使用、国家使用、商业使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使用办法,形成一个机制或制度。(2)规划课题设立和成果评审应强调前瞻性、创新性,对那些“成果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项目,不应再予立项。(3)在化探的各个应用领域中,应从立项开始,鼓励和引导化探与地质、物探、遥感及其它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字:园林建筑;园林绿化;区别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市场竞争激烈,这不仅扰乱了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而且还导致园林工程的质量急剧下降,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园林施工企业面临倒闭的威胁,尤其是一些国有园林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园林工程市场发展到目前的状况有多种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主观原因是园林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全面,其客观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不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多数人还弄不清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的区别,而且经常把二者之间的概念混淆,这就导致园林工程项目所需专业技术和技术工种发生混淆,使得只有具有绿化资质的企业才能进行园林施工,这就加剧了园林工程市场的混乱。由此看来,将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进行有效区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园林行业的一些专有名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这就致使很多人将两者概念都混淆在一起。比如说,园林绿化工程既包括了纯粹的绿化工程,又涵盖了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理水、园林筑山等项目,差不多涵盖了所有的园林工程。现在园林行业比较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对这些名词进行严格的界定,使得政府政策的适用范围有所偏差。据此,本文针对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区别进行了深刻探讨。

一、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概念上的区别

在学科上园林建筑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它是与文化与艺术相互交叉的一个学科,在学科上它与古建筑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在园林工程的技术标准和文化艺术体现上,园林建筑工程与古建维修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包括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花卉、树木、草皮,都是有生命的活体。园林施工员通过将这些景观要素进行搭配营造出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环境氛围,并且能美化环境。现代的园林绿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古典园林,二是源于林业和其他种植业。园林绿化在学科上属于林学的范畴,它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园林绿化与其他绿化的基本材料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有生命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但园林绿化较其它绿化而言更注重环境搭配的艺术性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虽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实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工程的与众不同。

二、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

建筑的精神美很难通过设计图纸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园林施工人员发挥其创造性,从而达到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所以这就要求园林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园林建筑与一般的工民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园林建筑的施工质量,园林建筑不能完全套用工民建筑的各项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其他绿化工程一般不是特别注重各种植物的形状、色彩和季节变化及植物配置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而园林绿化工程较注重这些方面。相比较而言,园林绿化对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它只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有植物学基础和艺术美感。园林建筑工程在材料使用上与园林绿化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它们在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的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都亟需完善,其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参照工民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由于园林建筑与工民建筑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园林建筑工程不能完全按工民建筑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园林建筑工程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应正确掌握质量标准,根据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及生产管理。园林施工人员在达到基本的质量规范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园林工程的艺术和美学。园林绿化工程与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其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绿化种植工程的相关文件。园林绿化工程较其它绿化工程而言更注重植物的布局、配置、内涵及与其他要素的相互融合。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时应考虑更多的艺术和美学要素。

三、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对施工企业技术资质的要求

目前,我国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进行施工的依据是资质审查或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建筑单位只有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顺利的开展施工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查,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以确定其承担任务的范围,并发给相应的资质证书的一种制度。建筑单位只有经过资质审查合格后才能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从而才能进行正常的施工工作。园林工程属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它属于建筑业的一部分,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园林施工的安全,从而有效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这才能为园林工程市场的正常秩序提供有效保障。目前,由于园林工程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园林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在其定义与范围上还混淆不清,这就使得园林工程对施工单位技术资质要求也模糊不清。应根据园林工程的项目和专业工种的不同对施工单位技术资质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园林工程中要求有绿化工程、园建工程以及水电工程,那么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既要具有绿化资质又要具有园林建筑资质和水电资质。不能忽视了园林工程的综合性而简单地将园林工程归入园林绿化工程的范畴。

四、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方向

园林建筑源于建筑,园林建筑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园林建筑所借鉴的对象既包括东方古建筑还包括西方建筑,建筑行业的发展能为园林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随着我国的文学、艺术、美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它建筑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园林绿化施工的对象是植物,所以园林工程的发展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植物资源转化为园林植物的转化率,二是艺术和文化的注入。此外,园林工程大多为配套工程,大多数是对着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它不能优先于其他工程发展,只能随着园林工程中其他景观要素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其发展较为缓慢。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都属于园林工程的范畴,为了满足园林工程的总体要求,应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与园林建筑的施工水平,在今后的园林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园林工程基础理论的研究还要加强新理念新课题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园林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市场发展较为混乱,其主要一部分原因是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施工企业的良莠不齐,这不仅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而且还导致了园林工程作品质量的急剧下降。这使得大量园林施工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其中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需要政府、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为园林工程良好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郑巍.浅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2]杨绍辉.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导向,2010(5).

第4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城市发展价值 工业化 差异化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盲目工业化问题

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开发区呈现出规划的工业园区工业项目不济,很多工业园区圈而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工业园区在经历10-15年开发中,最终由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成为房地产项目用地居多。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市的郊区、远郊区也存在类似现象。但是诸多城市规划工业区、产业区、科技区还是乐此不疲。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的思想较重,推进工业可以“零”地价、还可以给予税收5-10年奖励,给予技改等政策支持,与之相反对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知识智力密集型服务业重视不够,地价、税收优惠支持少,激励措施乏善可陈。再有,在工业发展定位上存在大量雷同规划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现象。

城市化进程与实际发展需求产生较大的偏差,究其原因,有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路径认识的偏差问题,也有对城市价值和定位的认识问题、制度与激励措施误区等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专家对工业化、城市化一般规律描述的多,对处于二线、三线乃至县域城市、县域城镇、都市郊区等非我国主要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差异性、特色性研究不足,在整体研究城市圈、都市圈的同时,在比较小的区块、功能分区研究不足,总体呈现特色不够、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发展不足、城市生态绿色功能弱化等问题。

关于城市价值、工业化路径的差异化认识

(一)关于城市发展价值观的认识

城市价值不在于城市人口集聚多少,而在于城市的自然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宜居价值。诸如很多城市并非在经济增长的带上,但其有鲜明的山水自然和历史人文特色,应该尊重自然生态,保护山水形态,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生活品味。首要的是注重发展中与城市拥有的特色、景观价值相融合,而非用所谓科学发展规律的思想。只有舍弃不切实际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理念,树立城市的整体价值观,才能正本清源,从而走上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关于城市关系与城市功能定位的认识

当今城市群、城市网络化构建成为现实,城市专业化分工和城市特色才能显示城市活力。Henderson和Lee对美国、巴西、韩国和印度的经验研究表明,由于城市规模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城市的生产结构具有明显专业分工。更为重要的是,不同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和城市专业分工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也表明,小城市比大城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更高,一般意义上讲,大城市在商业服务、小城市在制造业上的专业程度更高。如果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产业在大多数城市均进行重点规划,势必削弱发展动力,也会影响社会管理,使自然资源环境付出沉痛代价。

哈里斯(1943))曾把美国的988个城市分为8种类型,即大学城、观光和休闲城市、批发城市、制造业城市、运输城市、零售城市、矿城和杂业城市。日本学者小笠原义胜按照城市的主导功能,将城市分为商业城市、矿业城市、工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水产业城市、公务自由城市和其他产业城市7类。

(三)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世界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种类的国家,城市化发展有相当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80%,预计到2020年人口城市化率仅上升到84%,城市人口达到5.5亿,发达国家面临的城市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种族和移民冲突、贫富悬殊等。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城市化率到2020年上升到46%,城市贫困人口急剧增加是许多亚洲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非洲城市化增长率最快,未能形成真正的工业经济,因而缺乏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经济手段。

联合国研究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城市居住,世界上重要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都会在城市出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世界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困、住房、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使城市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关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推进成正相关关系(见图1)在地区国民收入与城市化率的实际比较中得到佐证(见图2、表1)。

(四)单个城市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

1.工业化不一定带动城市化。从区域人文环境构建和业态上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不同的具体发展内容,指向不同的发展目标(见表2)。可见工业化发展不一定带动城市发展诸多功能的实现,不能直接带来城市价值提升。

2.城市化不一定带动工业化。国际经验表明,代工、制造并非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并不是每个城市未来都将成为“老工业基地”,就单个城市的拓展因为自然环境、区位以及历史文化可以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而工业化并非一定是发展制造业产业区,特别是那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流动转移型”制造业。在工业的高端体现“服务化”的研发、金融、战略管理等;在一般工业产业的分工上,也存在高附加值工业研发、工业业,这些在城市中心区“产城一体”也能很好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路径的认识。

3.工业化、城市化不一定带动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是影响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的重要变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结果并不一定带来居民财富的增长。国际经验也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城市化初期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向工商业的转换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后期必须通过人口的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内部的生产率改进、专业化的分工等渠道才能真正产生增长效应。不同国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统一的范式,也不是绝对的正相关。美国经验表明城市化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充分条件。

关于新城区拓展规划及功能分区规划的启示

首先,深化城市价值的理解,塑造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功能。新的城市发展区域也应该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自然生态名城等地,应该尊重自然生态,注重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山水形态,形成植被保持丰富、风景优美形态,提升城市魅力。以自然、生态、宜居的环境对高层次人才居住、创业产生吸引力。

其次,差异化理解城市发展路径。基于以上的分析,不能单纯运用城市化、工业化率,二产三产结构比对来定性发展的阶段与发展性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倒退也可能是合理的,特别是并非综合性大城市的二三线城市、县域城镇化,要差异化错位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城市化率,出现招商引资饥渴症,以“零地价”5年、10年给予税收奖励等政策,引入没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最终是带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层次结构、环保、破坏人文等问题。

再次,差异化理解城市化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不一定是发展制造业,根据城市的特色定位,特别是中小城市,要立足城市的长期价值,按照未来发展趋势,体现更高特色化专业化分工程度,更多考虑城市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发展特色行业,可以细分出旅游、港口区位、打工、自然消费性城市等。

第四,科学进行城市拓展和功能分区。当前,城市新的功能区拓展要重视提高城市发展中被忽视的人文和社会因素,根植城市人文特点,保持以人为本正确的城市价值观,集中构建特色定位亮点核心区、发展带,集中布局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大学城、知识城,集聚科技、研发、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统一规划、精心布置城市景点、景观,注重绿色生态保护,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高科技和深厚的文化品质,建设新的城市支持系统,通过开展大型博览会、运动会、交易市场(会),以及产业基地、新型社区、商务园区、科学研究园区的场馆建设,形成人才集聚、园林新区、卫生新区、环境管理示范新区等。

第五,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科学化法制化。城市规划应该更加注重形成科学化、法制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避免决策上存在的朝令夕改和功能分区定位的频繁变动,以及出现的诸多“小”、“散”布局和低档次规划、生态退化等现象。抓好其中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提高规划本身的科学化水平;二是执行规划和监督(法制化)的刚性。比如没有真正的民主专家委员会机制、“官员型”专家较多,就不能形成真正民主思辨决策的局面;关于规划土地用途性质的调整变更服从于领导者的急功近利招商引资的问题,必须加快从建立法制化、公开化的机制上予以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现领.城市化不会自然导致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

2.陈映.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0,11

第5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程国栋其人其事

近日,在葡萄牙埃武拉召开的第四届欧洲冻土大会上,中科院院士程国栋获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冻土科学及工程研究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在颁奖仪式上,由现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加拿大渥太华大学Antoni Lewkowicz(安东尼・莱夫科维奇)教授宣读了颁奖词。他说,程国栋的科研兴趣和出版物涵盖了一系列与冻土相关的领域,包括冰缘过程、山地多年冻土、地下冰形成机制等,尤其在冻土工程研究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他创建的地下冰重复分凝机制(即现在所称的过渡层的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并被称为“程氏假说”。程国栋先生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方面的成就是广大中国学子的突出楷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领导中国冻土科学及冻土工程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人物。

程国栋,中国著名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荣获“甘肃优秀专家”及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称号。曾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解决工程问题。完成青藏铁路东线工程地质调查。在热水煤矿论证富冰高温冻土路段应采用保护冻土原则修筑路堤,并提出有效措施。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创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程氏假说)和冻土三向地带性理论。前者解决了冻土学界长期悬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多种冰缘和寒区水文现象。后者指明冻土随纬度、海拔和干燥度变化。近年来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西北水资源形成、变化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有人说“给我足够的金子,我能把铁路修到月球背面”。这句看似张狂的豪言壮语彰显了经济投入在大型工程中的决定作用。凡事总有例外,冻土区筑路便是其一。

冻土区筑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沙俄时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到我国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从美国贯穿阿拉斯加州的原油管道到我国东北的林区铁路,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不同与技术路线的差别,这些穿越冻土区的大型工程在防控冻土安全威胁方面或成功避害或饱受折磨,很多问题远非“砸钱”就能解决。

我国青藏公路通车运营60年,其间几经修复,仍难逃冻土区病害侵扰,主要原因在于工程设计开工时,人们对高原冻土区知之甚少。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对高原冻土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认识与有效的工程技术为“天路”青藏铁路筑起坚实的路基――列车可以以平均100多公里的最高时速穿越550公里范围的冻土区。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加剧,冻土区已有工程与未来规划工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场延缓甚至阻止冻土退化、为大型工程保驾护航的科技“阻击战”已由中国科学家打响。

里程碑式杰作

全长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穿行在苍茫的雪域高原,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550公里的冻土区,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冻土工程。

青藏铁路新线路安全运营近10年,成功克服了高原冻土区的退化威胁,其筑路技术更是成为冻土区筑路的“样板”,被许多国家借鉴、引进。

谈起青藏铁路修建时的技术攻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程国栋至今仍感慨良多。

“在冻土区筑路很难,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更难,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 程国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本来技术问题就没有完善解决,相对于高纬度的冻土区而言,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又偏高,现在又碰上了全球气候变暖。”

冻土、生态和高海拔是青藏铁路修建时科学界关注的三大问题,其中冻土问题最为棘手。冻土是一种特殊土壤,低温冻胀、高温融沉,处于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冻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融沉导致的路基变形给铁路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据程国栋介绍,青藏铁路修建时,全球冻土区交通线路的病害率高达30%。

“三难”推动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在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下,程国栋带领科研团队提出了“冷却路基”的思路。

“就像过去夏天用棉被保存冰棍儿,通过被动保护来减缓融化速度,现在也主要是用这种‘冰箱制冷式’的思路来给路基主动降温。”中科院寒旱所所长马巍向记者解释“冷却路基”的概念。

由于路基主要由块状碎石组成,冬天时外界冷空气能够将底部的热能释放出去,夏天温度升高时又能减少热量输入。“这个技术利用自然界的冷量与块状碎石,将路基铺设成了一个‘热半导体’。”为了证实块石可以控制温度,科研团队前期做了大量实验,并通过数学模拟摸清了碎石降温的机理,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保障。

“这项技术非常有效,保证了列车在整条线路上可以以平均每小时100至120公里的速度运行,达到了世界冻土区铁路运行的最高速。”马巍介绍,整条线路中100多公里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普通路,则出现路基变形量较大的情况。

冻土退化的威胁解决了,公众对于铁路等工程建设将对高原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的担忧,也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建设时,有很多人担心会破坏‘最后一块净土’,因此在建设时我们很注意环保问题。整条线路为藏羚羊等物种迁徙留出走廊,线路采取全封闭,修建所需土方也是取自别处。”程国栋说。

当时,有不少国外同行提出质疑,青藏铁路建成运营后,列车运行本身会不会加速冻土消融呢?程国栋表示,列车震动确实会产生部分热量,但中国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发现这种震动产生的影响对于路基而言并未形成威胁。也就是说,火车经过时产生的热量基本上可以通过“冷却路基”的技术进行消解。

“青藏铁路在防治冻土融沉或冻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证了路基下冻土基础的长期稳定性和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金会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测结果表明,有些地方的冻土上限甚至在上升,说明保护冻土或冷却技术的有效性。”

“冷却路基”思路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受到国际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多个国家引进该技术用于冻土区交通线路的建设。国际冻土学家Jerry Brown博士曾表示:“青藏铁路是冻土工程里程碑式的杰作,值得各国效仿。”

科研支撑尤为重要

程国栋曾经同国内科学家一同体验过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那条在沙皇时期修建的铁路,曾经是俄罗斯帝国雄厚统治力的象征。然而经过百年考验,这条铁路正在饱受冻土区的病害困扰。

“运行速度特别慢,而且很不稳定,这是路基与线路发生严重变形的表现。”程国栋告诉记者,这与当时人们对于冻土的认识不足有关,“那时候也没有规避冻土冻胀与融沉的技术”。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积累了百年运行经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然为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冻土以及冻土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地区,冻土区辽阔,其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试验基地。同时,俄罗斯在冻土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经坚持了上百年,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工程技术经验。与俄罗斯在冻土研究方面遥遥领先相对应的是,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美与北欧等国科学家在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进展。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的冻土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满足国家需求,投入了大量的自主科研经费积极开展研究,为冻土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我国在工程施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国外都在学习我们的技术,青藏铁路已经成为一个样本。”程国栋自豪地说。

“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冻土作为一个小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仍然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与支持。”马巍强调。

“很多工程建设不理想,都缘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对冻土学和寒区工程了解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问题发现得到教训后再来补救,往往事倍功半,或者已经来不及了。”金会军强调,要想让工程有质量保障,必须有坚实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而这一点在青藏高原冻土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青藏公路60年,青藏铁路10年,加上青康公路40年,东北的林区铁路、中俄原油管道、漠河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近些年,铁路、公路、石油、电网等相关部门对于冻土研究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冻土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会军说。

工程建设仍有很大空间

尽管在青藏铁路的冻土问题上取得很大成功,受访专家在谈到未来冻土区工程建设与冻土相关研究时仍然显得十分低调与谨慎。

在科学家看来,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技术与工程永远都有提升与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这种探索之一,就是对路基下冻土变化和路基变形问题的长期监测。通过这两方面的综合分析,预测未来青藏铁路的运营态势,进而给运营管理单位提出新的强化治理措施建议。

在“冷却路基”思路的指引下,一系列相关技术相继问世。

“青藏高原辐射很厉害,如果能阻挡住太阳辐射,路基周边的温度将大大降低。我们设计了遮阳板,放置在路基旁边阻挡太阳辐射,降温幅度很大。”程国栋介绍,试验虽然很成功,但该技术仍然处于推广阶段。“沿线的风太大,遮阳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损坏,不过改进后可以用在未来的青藏高原高速公路上。”

“我们的工程实施还有提高的空间,需要科学研究给予更大的支持。”程国栋强调。

除了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都提到了对于东北地区冻土的忧虑。

“东北地区冻土退化的情况更不乐观,那里属于高温冻土区,多是沼泽富含冰多年,温度高,降雨和降雪量大,区域内的冻土也不连续。”马巍解释说,科学家与工程人员在设计交通线路时要特别区分是融土还是冻土,以及土质含冰量和排水条件。

“融土需要防冻胀,冻土需要防融沉,这是不同的技术路线,这样不同类型的冻土交织在一起,‘冷却路基’的技术就不能连续使用,这给工程设计施工带来很多新的挑战。”马巍说。

据介绍,东北地区冻土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东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过多的人为活动无疑加速了冻土退化,致使东北铁路病害很严重,这里就曾因冻土退化造成路基塌陷,最终导致火车事故。

在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运行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成为影响冻土区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边工程”,即“边设计,边施工,边治理”,这种运行模式导致工程的服役功能和经济技术合理性均难以得到保证。

“冻土工程本身非常复杂,而且我国很多地方的冻土条件缺乏详细的调查数据。工程项目一旦决定上马,往往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经费和人力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金会军表示。

据了解,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同样要穿过大面积的冻土区,在1974年工程开工之前的25年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其他大约上千人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队伍,陆续对沿线的冻土、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论证,工程也经历了“世界和历史上最严酷的环保法律的审核”。最终,该工程取得巨大的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经历了诸如2012年特强地震等诸多重大劫难的考验。

相比之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保证设计、施工和运行的质量缺乏足够的规定,执法和监督力度也有所欠缺,这导致很多工程单位对保障冻土区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特别是环境要求积极性不足。

“气候、冻土和环境之间达成了一个极限平衡状态,气候变暖或环境扰动会打破这种数万年形成的平衡,导致冻土不断退化。”金会军强调,这就需要在设计之前详细作好冻土测绘、冻土工程地质和冻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评价,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冻土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同时也是环境友好的多重目标。

远景蕴含挑战

如今,青藏高原高速公路、输油气管道工程、输变电工程……更多的大工程已经或将在青藏高原拔地而起,科学家也正在以这些工程为预想背景,进行前期的研究和技术储备。

2011年5月,青海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对于这条已纳入我国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一条高速公路,中科院于2010年开展了高速公路试验段的研究。其中,对8种复合工程技术措施的关于冻土保护作用的观测研究,已在此前连续进行了4年,并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工程效果。

“通过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研究以及提出的一些新的复合工程技术措施,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有了较好的科技储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这些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青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吴青柏介绍,该实验室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冷却路基新技术的研究,提高这些技术措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如重力式热管与保温材料、通风管与空心块石等复合路基结构等,未来将推广应用于冻土区的其他工程建设中。”

为了尽量减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干预与影响,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区进行的大型工程都将沿着一条“青藏走廊”进行施工建设。这条特殊的工程走廊,正是以马巍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的重点内容。

第6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陕西社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城市化;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政府各项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点开始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能。为将各项职能有效的落到实处,塑造出一支职业素养高、专业技术强、工作能力突出、能够坚决落实各项政策又能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困难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已经是重中之重。随着这一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崛起的西部城市也开始重视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培养和管理。

为了满足基层社区单位的需求,更好的发挥社区的各项功能,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2012年陕西省便首次公开招聘2000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以满足当地的社区需求。但是在深入社区工作的过程中,诸多的问题显示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不足和困境。最为首要的便是必须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陕西省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从定义上来讲,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中从事特定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应掌握一定的职业或专业知识和方法"。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是指:"在社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或者说是从事社区事务的社会工作者。这部分人都是从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经过专门的资格认证考试并进入社区工作。可见,专业化地社区工作者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接受过社会工作或先关专业的系统化的知识学习;(2)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3)经过专门的资格认证考试,并通过其考试;(4)在社区中从事特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

二、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问题分析

关于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状况分析,必须深入到他们所从属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状况,目前的陕西社区工作队伍主要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问题:

(一)显性问题

1、性别结构失衡

在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当中,往往都是一个社区一般一位男性工作者,多则两、三个,正是因为男性社区工作者是绝对的少数,而恰恰社区工作室的各项难活、杂活都得交给男性来做,但与之相对应的工资报酬却又不高,使得少数的男性工作者也因为付出劳动与所得报酬的不对应,而不愿长期待在社区工作。加之报考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的男性少之又少,社区工作队伍的性别结构失衡越来越严重,陷入严重的恶性循环。

2、文化程度差别明显

本次参与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的人员,文化程度基本集中在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可是社区原有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高中生的文化水平,这样,使得一个社区内的工作者队伍出现了文化程度上的分层和人际关系上的分层,不利于新入职社区专职工作者热情的发挥。

3、调整工资福利政策缺失

在首次招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2013届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条件的限制,致使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只能以本科生学历报考,即将本科生毕业的学生只能以专科生学历报考的现象,最后的学历分布层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实行的是差别式待遇,面对即将毕业的、达到更高学历学生和取得资格证书,需要调整工资的工作者,暂无相应的申请程序和申请路径可走,致使工资调整存在漏洞。

(二)隐性问题

1、岗位性质不明确,基本权益无法实现

2012年的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招考是由民政局一手举办,经过公务员性质的考试程序最后招录,可是,社区专职工作者仍然身处尴尬的地位:并非公务员、并非在编人员、并非社区两委会班子人员、并非社区协理人员。正因为岗位性质不明,承诺社区工作者应该享受的工资、"五险一金"待遇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在贯彻执行中难免会打折扣。

2、职责范围不清,专业化程度不强

随着社区成为各项政策制度、服务实施的落脚点和承载体,社区工作承担者越来越多的任务:人口普查、入户调查、文明城市创建、义务打扫卫生。正所谓的居民间所有的"杂事、琐事、闹心事、烦心事"都是找社区来解决,名目繁多的实务,有的社区可以解决,有的社区便无力解决。新招录的社区专职工作几乎没有全面的接受过社区社区的相关培训,面对繁杂的实务,更是显得无从下手,备感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好的塑造出一支具有专业的工作知识、充沛的工作热情、突出的工作能力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为陕西省的基层社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例如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等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

(一)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定,走职业化、身份化的道路

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规范标准,给社区工作者一个明确的职业身份认定,解决社区专职工作者"四不是"(不是公务员、不是事业编、不是社区两委会成员、不是社区协理人员)的尴尬境地,逐步解决社区工作者的编制问题,亦是迫在眉睫。通过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认定,让社区专职工作走出一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较高的社会性的清晰道路。

(二)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增强其专业化服务水平

"民间无小事",密切结合主席提出的"群众路线",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基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较少,我省招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知识欠缺的状况,必须在上岗之前,进行统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让工作者宏观的了解社区工作事项,再在日后的社区工作实践中加以巩固、落实和创新。

(三)完善工资调整机制

制定出完善的工资调整机制,使有调整需求的工作者有程序可依,有路径可循。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相应的工资也应越高,自然能够极大的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提升自身学历和自身职称的动力,整体性的提高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素质水平,当然,学历也不仅仅是唯一的参考指标,比如在社区工作的年限,做出的贡献等有可以作为绩效参考指标。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认真的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陕西省今年是第一次招录社区工作人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认认真真地了解他们的诉求,了解社区问题的关键所在,就一定可以更好地促进陕西省城市基层社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克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激励问题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中南大学,2010.

[2]朱胜进.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3]马吉.社区专职工作者胜任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第7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育;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倩苇(1964—),女,四川三台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并向信息社会迈进。贵州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历史时期,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2012年4月8日至14日课题组对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电教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访谈,并对黔西县、大方县、独山县、贵定县的24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本文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视角,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2000年以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贵州乃至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视野下的贵州教育信息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12年了。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如果西部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1]提出“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中小学75%以上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促进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2]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覆盖西部省区。该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为加快贵州边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推进贵州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85%,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教育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贵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贵州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其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以计算机教育工程(1999—2002)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农远工程实施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5)、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2012 )。近10余年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显著相关,信息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呈现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贵州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表征当今社会“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贵州是中国内陆省份,即使在边远地区农村无不感受到“信息化”的时代气息。近几年来,贵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字贵州”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整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孤岛”。早在1999年11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的通知》(黔府办发[1999]120号)。这在当时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使得贵州已经走在前面的工作成为一些省份的借鉴和参照”。[3]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200个试点中小学中,在贵州省就安排了100个学校来试点。“贵州省的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为其他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全国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4]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相得益彰,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相关,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农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工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信息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贵州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学校(教学点)办到了家门口,直接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见表2)。

第8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1.1 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Urban Place(城镇地区)[1]。根据城市的发展历史,现代城市由Hamlet(小村)、Village(村庄)、Town(镇)、City(城市)、Metropolis(都市)一步步演变而来的。所以Urban Place(城镇地区)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因此将Urbanization译做城镇化更全面。

对于城市化的涵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集约大生产的过程[2]。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

1.2 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根据《牛津英汉大词典》注译有两个含义:①现代化,②现代文明。现代化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是在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中。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3]。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15%;③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人识字率超过80%;⑥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15%;⑦城市化50%;⑧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为2人以上;⑨平均预期寿命70岁;⑩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4]。可见现代化也是一个由低级社会不断向高级社会转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出现了产业多样化与高科技化;生产的社会化与集约化;劳动者的文化、科技、健康观念等方面的高素质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化。

2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1 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是相生相伴、既联系密切又有区别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分离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所以从广义上说,自从有了“城市”,城市化进程也便开始了,只是在前工业社会,城市化速度实在太慢了,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现代化起源于工业化,但它不仅包含现代工业,而且还包含有现代农业,现代科技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等,所以城市化早于现代化。到了工业社会,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联,其相生相伴的关系越来越明显。从区域来看,工业化水平高的地方,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也较高。从时间来看,自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现代化源于工业革命,但不仅仅限于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但城市化也不仅包含工业化。相对而论,城市化更侧重从地域角度来推进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及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的转化,而现代化更侧重从社会的角度来推进社会各要素变化的文明进程,但现代化的含义更为全面,它既包括两种地域的整合,又包括社会结构的优化等。所以从内容看,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从时间角度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2.2 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金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这种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现象。

从工业革命一开始,城市化也就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两种地域明显的分异,一种是促使了现代意义上城市地域的形成;另一种是导致农村地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产生的巨大集聚力和辐射力,农村地域的优化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由此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产业开始出现了专门化和多样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一阶段完成了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工业现代化阶段。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化过程开始有要素的集聚走向扩散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更加复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现代化建设覆盖范围变宽,这时进入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现代化阶段。

将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要素与农村要素将融合共生,社会生产水平更高,社会文明程度在所有人群中得到共同提高,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加全面,这样就进入现代化的第三阶段——社会的现代化阶段。可见,城市化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正是现代化建设所要求变革的内容,所以从城市化引导的动力机制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现代化。

3 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状况

3.1 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

早在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纲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进一步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5]。事实上,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①“一五” 计划时期(1953-1957年),我国仿照前苏联的发展模式,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大大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城市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由1952年的12.5%增加到1957年的15.4%;②“”至国民经济恢复期(1958-1965年),1958年开始的“”完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工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海战术”,农业人发性进入城市,1960年城市化水平为19.7%。1961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注重现代化的内涵建设,动员大批城镇过剩人口返回农村,1965年城市化水平下降至17.9%,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③“”时期(1966-1976年),当时错误地推行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城市人口迁往农村,1976年城市化水平降至17.4%,这种非正常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工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由此阻碍全国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持续恶化;④建设“四个现代化”时期(1978-1992),“”结束后,我国现代化建设曾有短暂的“洋冒进”,总的看来,城市化进程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在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使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本质上没有得到很好结合,城市化扯了现代化建设的后腿;⑤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199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城市建设以巨大的推动力,招商引资、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评比相继拉开城市环境建设的高潮,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6]。深圳、上海按西方口径统计已率先步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3.2 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地带性差异

用全国各地区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比例表示城市化水平,用人均GDP来粗略的反映现代化进展,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我们发现: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东部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也较高,其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和人均GDP分别为33.8%、9364元(1998年),而西部作为我国落后地区,它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明显偏低,分别为20.7%、3838元[7][8]。但从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来看,东部有着较成熟的工农业发展基础,较雄厚的科技优势,较高的城市密度等,而中西部则有着较丰富的耕地、自然资源。

4 我国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构想

(1)结合上面的分析,根据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应局限于“大城市论、小城市论和中等城市论”的争论,而应注重于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9]。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是工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总的看来农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代化发展存在着地带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适宜性问题。

(2)东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工农业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先进。同时,本地区设市城市和大城市多,分别占全国的44%和43%,城市设施和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绝对人口和外来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城市负荷重,以致非农人口转化压力大,旧城改造难度大。如果我们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中不分析该地区特点,盲目强调本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势必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先进思想在本地区的普及,由此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因此本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是要突出非农人口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选择的城市化道路要以保护耕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区域城市规划,有针对性的发展小城市、小城镇;大城市则在内涵建设基础上,形成有生命力的城市带、城市圈,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3)中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居中的地区,它的现代化发展优势有:人均耕地最为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大,同时其农业生产率较高,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正处于工业化的前半阶段,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考虑到工业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本区城市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正从发育阶段进入成长阶段。但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地位不突出,或者城市首位度过高,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现代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实际,本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在不抑制区域大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形成多个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以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表1 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化与现代化部分指标对比(1998)

Tab.1 The partial indicator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mong the three districts

市镇非农人 城市密度 人均GDP 工业全员

每医生

人均

地区 口比重(%)

(个/平 (元) 劳动生产

负担人

耕地

方公里)

率(元/人·年)数(人) (亩)

东部

33.8

2.18

9364

35484.25

579

0.78

中部

26.6

0.83

5139

26982.46

654

1.87

西部

20.7

0.26

3838

28543.54

650

1.24

资料来源 ①表中第一栏数据来自参考文献[8];②第二栏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年)》和参考文献[7]并经过整理得到;③其它各栏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7]。

(4)西部地区是我国待开发地区,其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程度最低。目前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现有基础较差,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其工业化发展程度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也显得不足,所以本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应是在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大城市,提高它的功能和实力,以带动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 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0,(8):25-27

5 蔚芳.城市化与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1,(3):16-19

6 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中国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87

7 王石生,余天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势形势的比较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京),2000,(7):12-21

第9篇: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将理论界对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多个角度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各种观点进行归纳,并从不同角度对农民收入与城市圈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圈 农民 收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理论界对农民收入与城市圈发展的关系分别从农业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城市集群发展与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一)不同角度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1.从资源禀赋角度谈农民收入问题。王雅鹏(2008)等认为,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生产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所占有的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多少。作为农民来说能给其带来收入的资源和要素无非是劳动力和土地。而资源(主要是耕地及其它土地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首要约束因素。其次我国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也是制约其收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们的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村的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其生产渠道因为其自身素质低而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转入其他行业。韦鸿等认为,从我国农户拥有的资源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土地、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力资本、储蓄和手持现金。这几大类资源是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多少决定收入的高低,农民拥有的资源数量稀缺,导致了农民收入低。

2.从农业结构角度来谈农民收入问题。张晓山提出,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减上,而不是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以及加工增值上,并且没有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轨道。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导致各地普遍积压粮食,上的大多是蔬菜、瓜果及少量的药材、花卉、苗木等。但调整后新上的产品又大都档次较低,一般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同时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并没有随着我国消费群体的扩张而扩张。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有一定的刚性,而农民对商品性农产品的消费又非常的有限。因此,结构调整后新上的产品增加势必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3.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角度谈农民收入问题。郭书田认为,改革开放前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很少为农民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出路只有处在原地,到城镇就业被认为是盲流;改革开放后,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大学校,民工潮不断增长。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的数量很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也很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其它措施都很难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新阶段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是农村就业不充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而我国农民增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比较难。

4.从思想观念角度谈农民收入问题。林光彬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与运行方式。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一切按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待遇,农民一般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处于相对被歧视的地位。而农村也是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边缘地区,各种条件都受到限制,农业在现代产业发展中也处于地位,往往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牺牲品。

“三农”问题除与忽视和轻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现象有关外,也与人们对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偏差密切相关。其一,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有所动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农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减弱。农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很容易使人们怀疑农业的基础地位,以致轻视甚至忽视农业;其二,片面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贡献而忽视对其保护和支持;其三,对改革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盲目乐观,对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估计不足(陈艳等,2005)。

(二)关于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研究

陈宗胜认为,在现存公有经济中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两部门内部收入分配差别,以及两部门人口比重或人口工业程度对收入差别存在着影响;而影响部门内部收入差别的因素主要是劳动差别、劳动供求以及受资本等影响的剩余/生计比等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两部门间的差别扩大,人口转移程度加快,劳动差别随着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分布差别扩大和白领阶层的出现而扩大,从而导致收入差别相应扩大。其次,由于劳动者消费欲望的增长和产业发展使得积累降低、消费提高,生计剩余随之提高,从而剩余/生计比提高。在所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了扩大的现象。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部分学者为主体,有中外学者参加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有关,特别是改革以来城市非国有经济与农村非农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导致收入差别扩大的两个强有力因素。经济改革及经济政策也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加大的重要原因。

另有学者从多重二元角度出发讨论我国居民的收入差别变动,认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二元结构和体制二元结构所致。

除上述观点外,王福重等人从所有制等方面分析,认为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多种所有制并存所致,二是市场缺陷所致,三是管理上的疏漏所致。

(三)关于收入分配政策建议的研究

“抓两端”这种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在正常收入的范围内分配差别的扩大是公平程度的提高,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政府政策的关注重点应集中在两端,即在一端抑制非法和非正常收入,在另一端消除贫困。

“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主要以赵人伟、李实等人为代表,这种意见认为,由于中国收入差别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对于我国这样一种如此特殊的收入分配格局来说,仅仅依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这一问题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加快发展更加开放性、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平抑区域之间的工资率以及相应的收入差异。

“收入再分配调节”这种意见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运用宏观调节政策,特别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协调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别。杨宜勇提出了“初次分配为重点、兼顾再分配”的观点。即一方面应重点解决初次分配领域中的问题,以达到“公平竞争,提高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以达到“缩小差别,结果平等”的目的。

关于城市圈内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城市圈发展中农民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分配的研究

吴锋、王红(2009)认为,都市圈作为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一种形态,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从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功能协作等角度来合理协调区域发展及区域资源的配置。在形成过程中,随着都市圈空间不断的扩大和产业集聚过程对劳动力吸引的不断加强增大,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聚集,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向市民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性隔离、都市圈发展进程中准备不充分、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要科学规划都市圈的发展、大力推进政策改革和加大社会的人文关怀等建议。

黄肇漳等人认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催生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对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农民工市民化既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有打工收入、社会保障、城市住房等经济因素。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加快,就要尽快建立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行农民工住房优惠政策等措施对策。

刘加顺、邓明然(2006)认为,我国政府对城市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一个自然推进过程,这个过程很少用特殊政策来干预城市化,企业的选址完全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公民的择业和迁移受自身理性支配,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就业和住居,不受政府干预,政府只是制订政策和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引导。我国的城市化一直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在人口的迁移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城市化政策一直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支持中小城市发展,并用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公民的自由迁移。政府干预下的城市化是一种扭曲的城市化,户籍制度延缓了城市化的步伐,鼓励就地城市化的乡村城市化模式造成了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局面。这违反了城市规模经济的基本原则,造成中小城市聚集不经济,产生独特的中国分散型城市化以及城市发展体系中的断层现象,影响了都市圈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二)关于城市圈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分配的研究

曾侃融(2009)认为,在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中要跳出传统的产业模式,实现优化升级,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圈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优、产业规模小和产业链条短、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和农业发展粗放等问题,应该围绕“两型社会”的标准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突出重点、兼顾协调原则,突出工业主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两型”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杨烨军、宋马林(2008)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会相应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收入增长变化的原因,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加快。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农业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第二产业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实现农产品增值;对农村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组织,特别是外销网络。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目标,都必须把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张根明、谭齐(2008)认为,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尽管城市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都不具有平稳性;但就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变动趋势。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对城市群具有积极效应。为此,要遵循“二、三、一”产业指导思想,最能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产业;要遵循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思路;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群合作,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

刘承良、田颖(2008)认为,分析武汉城市圈“1+8”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可以看出城市圈已经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一体化态势,但产业经济基础城际差异明显,形成一定圈层分异,导致圈内农民收入存在很大差距。内圈层“鄂-黄-孝”城市群产业经济发展较快,基本处于工业化初中期的较高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相对外圈层(其它5个城市)更有竞争力。核心城市武汉表现最为明显,处于“一极集聚”的产业格局,空间极化明显;产业结构以二产为主体,工业化构成城市圈整体的产业经济基础,一产局部占重要战略地位,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二、三产向“质量型”发展,具备较强的产业升级拉动力。对于城际主导产业关联性不强、产业链群未能充分发育、区域产业经济一体化程度较弱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一核三圈三带四链”的产业格局优化重组战略。

方创琳、蔺雪芹(2008)认为,城市群形成与发育过程就是其空间结构优化与整合的演变过程,也是产业不断重组和优化的过程。研究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合理化组织,有助于密切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结构互补,有助于为城市群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良好的产业竞争与合作之路,通过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带来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他们提出,武汉城市群空间整合过程中由“一核(武汉主核)、两环(武汉市区绕城高速外环和环武汉城市群准高速外环)、两带(由东北部与东部的桐柏-大别山和南部的幕阜山构成的两大区域生态屏障)、四轴(四条城镇与产业发展集聚带)”组成的点轴结构方案,由“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组成的圈层结构方案,由黄-鄂-黄东部产业-城镇组团、仙-潜-天西部产业-城镇组团、孝-汉-应西北部产业-城镇组团和咸-赤-嘉南部产业-城镇组团组成的组团结构方案和由“一主(超大城市武汉市)、一副(黄石市区和大冶市区组成的特大城市)、七节点(黄冈市区、孝感市区、鄂州市区、仙桃市区、潜江市区、咸宁市区、天门市区)”组成的形态结构方案;并且提出延伸汽车、光电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农副产品加工10大优势产业链,建设具有区际意义的15个产业集群和7大特色产业带的产业发展与布局思路;同时,也相应提出了武汉城市群九大城市之间产业合理分工与协作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雅鹏.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陈艳,王雅鹏.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财经大学报,2005(2)

3.吴锋,王红.我国都市圈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2008中外都市圈发展报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