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化工基础知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化工基础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化工基础知识

第1篇: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依据CDIO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内相关院校改革经验,制定了化工专业培养目标,既培养具备面向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紧紧围绕“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以CDIO模式为基本框架和背景环境,以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建立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课程体系。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以生为本,尊重、鼓励、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4)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课程平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共设置了人文社科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等7个课程平台。

(1)人文社科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修养。

(2)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

(4)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5)素质教育课程平台。该平台是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实现文理交叉与渗透设置的课程平台。

(6)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7)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CDIO理念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依然只是规划,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到每门课程、每节课堂、每个活动上,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我们以“化工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目的是测试改革想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和积累经验。“化工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课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讨论化工工艺过程开发、设备的设计以及化工厂的整体设计。改革前,“化工设计”课程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CDIO改革后,我们实行的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化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大纲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三级项目,三级项目下设置若干个子项目,学生按6-8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子项目,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项包括构思、设计、实施和改进全过程的团队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内合作、团队间协作加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仅起指导作用。本课程经过CDIO教学改革后,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化工设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结语

第2篇: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事故;义务教育;化工安全

1引言

化工工业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行业,化工生产能力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做为化工工业的主体—化工工人,承担着为国家工业制造基础工业品的职责。近些年来,化工工厂和化工行业生产事故屡屡发生,一些化工工人不幸遇难。如何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重点。通常来说,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原因。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2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化工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化工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王明瑞[1]、张丽萍[2]研究了在在高职教育中逐步完善化工行业职业教育培养的途径。闫晓霖[3]、胡莹莹[4]、杨丽华[5]等对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等阶段加强化工安全职业素养,提高安全意识,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化工企业一线工人是化工生产最直接的参与者,一个化工企业的安全形势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一线操作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取决于岗位职工对本岗位应知应会要点把握得如何。但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近年来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工艺条件越来越复杂,但是因为大部分化工企业生产车间环境较为艰苦,且通常伴随有高温,噪音,常年散发着刺激性气味,一些工人从事的还是重体力活,因此在化工企业生产一线工人当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占比很少[6]。并且鉴于化工企业工作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卫生差、噪声大等原因,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线操作工以高中及以下人员为主这种现状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如何提高这种没有接受高职或大学教育,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主的一线工人知识技能水平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保障了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经受初中化学教育。如果能够加强初中阶段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这对提高学历不高的一线化工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减少化工行业生活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能够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化工安全教育的方法

3.1加强初中化学教师安全知识培训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教育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然而,目前的教师培养招考体制下,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往往都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之后直接前往中学任教,初中化学教师自身并不具备一线化工企业工作,对化工生产的危险性没有切身的体验,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知识掌握的也不是很清晰,很难结合生活中的化学实例,联系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合到化学教学中去,因此有必要加强初中化学教师的危险化学品知识培训。

3.2优化初中化学教育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是单调枯燥,我们应着力将课程体系与日常的化工生产、储存、使用等活动和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三位一体的工作能力。可以通过趣味游戏、互动等方式将如何控制化工反应过程。在课程设置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增加部分事故案例,如在讲解火灾、爆炸的时候,穿插近年来新闻媒体广泛传播的一些化工行业事故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加深对相关危害的理解。

3.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把安全教育作为实验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每次实验中加强引导,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实验能力。在开展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的实验、一些液体之间反应的实验,钠与水的反应等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不按规定药量和操作要求试验等容易引发危险事故的行为的危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适时向学生传授安全操作知识,在每次实验前都与学生探讨操作方法。要突出安全试验的重要性,如此长期熏陶就会养成学生安全操作的习惯,为今后工作过程中遵章守纪打下基础。

3.4善于利用重大化学事件

教师应充分关注与社会媒体有关的化学教学资源并合理选材,利用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化学事件,如江苏响水爆炸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等,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当学生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心灵就会受到强烈震撼,深刻领会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4结论

鉴于化工企业一线工人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本文提出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化工安全知识教育,并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师安全知识培训、优化初中化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化学实验中渗透安全教育、善于利用重大化学事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化工安全知识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一线工人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明瑞,王宫南.在化工高职教育中的突出职业道德培养[J].广州化工,2010,38(1):219-220.

[2]张丽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045(005):204,210.

[3]闫晓霖.《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24-125.

[4]胡莹莹.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化工安全课程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9,47(24):189-191.

[5]杨丽华等.浅淡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0,6:45-47.

第3篇: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状分析

从发展历程来说,我国近代的化工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建国以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开办了很多职业化工教育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所开设的专业中,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强调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探索实验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工类专业人才逐渐进入市场,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反馈一些人才培养的改进信息。就现状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体制依然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依旧需要深化,使之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化学工业发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竞争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日后提高自己的关键。从教学角度来说,从大学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抓起,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基础实验动手能力方面要打好基础。结合专业特点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包括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备及化学物料基础管理等。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但在真实工作中难以适应,也很难再有弥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应地,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在安全、精细、稳定等操作层面会养成标准化的习惯,甚至不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就能够主动做好,促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基于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现实岗位环境。如借助多媒体手段,综合应用视频、动画、图片等,让现实中的具体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比单纯地依赖课本去讲解、去想象要更有效果。例如,借助3D动画模拟的形式,对某一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展开讲解,通过不同角度、分解状态或透视功能,让学生了解工作状态中的机械设备状态;同时,也可以模拟不按照规章操作之后,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而利用这种手段,可以举一反三,实现基础知识的强化。

(2)突出教学与实验结合

在校学习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依赖于实验,为了满足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教学过程要与实验案例紧密的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材中,每一章节都存在典型的工程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只是通过简单的讲解,是不能发挥实践能力锻炼的作用的。结合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教师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将知识点和实际操作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新鲜感,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主动性,培养浓厚的研究兴趣。

(3)培养科研及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常规人才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循规蹈矩或墨守陈规是不能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训练。结合现实情况来说,我国在培养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突出表现是毕业考核中,化学工程和工艺人才重视论文写作,但不重视设计内容,导致能力的培养发生了偏离;而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才是不可能发挥实际的作用的。建议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增加更多的实践性内容。

(4)构建稳定的岗位实习基地

实习是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阶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时期。工科学生的实习周期较长,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应该更多地接触到基层,了解真实工作环境的状态。但是,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最好的方式是具有一个相对完善、监督严格的实习场所。通过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的方式,建设稳定的岗位实习基地,匹配一些技术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且具有较好表达能力,可以在实习中为学生讲解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专业,应该从完善学校教育环境和人才培养体制入手,增加投入、严格要求,为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柳,吴洪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4:96-100.

[2]赵国庆,谢永,李晓玲,周丹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J].广州化工,2015,19:174-176.

[3]李娟,王树立,郭泉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河南化工,2010,21:55-57.

第4篇: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化工原理课程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其它专业的重要连接纽带,其以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蒸馏、干燥、吸收等化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过程的分析研究促使教学内容向工程学过渡,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关系密切的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其理论性较强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简要探讨如何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教学;革新

化工原理作为一门连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其它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门课程与化工原理结合不紧密,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敷衍等现象,教学水平和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加强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革新,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分析计算、实验研究方法、设备选型等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为自身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工程技术方法基础,还能促使学生进行计划性的未来职业规划,为教学实现培养出能在化工、石油、轻工、能源、环保、医药、食品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作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立健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体系的革新首先要立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并基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情况来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以“教学要面向市场”来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弹性大、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建立起新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1.1课程体系优化

针对现目前化工原理课程存在的课时少、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改革,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措施来进行优化改革。

1.2增加课时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其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化工原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教学,通过转换教学的重视专业意识来控制专业课程总学时,将学时分配到化工原理课程中来,以此来增加专业的柔性。

1.3计算机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该门课程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来掌握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人文基础教学的教学力度,通过让学生更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来提升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综合能力,从而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教学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1.4教材的选用

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将引起教学整体的革新,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针对当前社会的需求和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教材选用,将国家“十五规划”编写的新教材与本校教学实际和教学特点进行整合优化,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教材的编写,让教材更加适用于实际教学。

1.5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学内容的革新也要立足于教学总体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念来灵活选用适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一方面充分征求校外企业对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期望和建议,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通过综合二者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优化更新。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要坚持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通过比较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削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抽象困惑,从而起到进一步完善课程革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

1.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时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加强教学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学院建立起一定的实验室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通过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充分掌握和了解该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和实际价值。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

教学的革新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建设过程,即既需要学校对大的教学环境进行革新,也需要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来共同完成,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需要学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通过引进部分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来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再者,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教育培训来提升整体的素养和技能,达到拓展和更新教师知识面、教学科研能力的目的。再者,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通过从企业邀请知识经验丰富的专家、工作人员等来对实际教学进行指导,并为教学提出见解,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

3结语

加强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需要从学校主体来进行改革,通过规划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教材使用与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增强教学实践等方面来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实现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培养出面向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伟光,邸凯,邢进,李金龙,吕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化工时刊,2013,27(3):48-50.

第5篇:化工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赛事驱动;化学教学;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1],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体系[2]、课程设置[3]、考核管理[4]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渤海大学化学院针对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专业课教学中以学科赛事为驱动,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化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和实践适用于本科化学专业的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1赛事驱动教学法

赛事驱动教学法[5]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将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学科赛事,成立赛事教师工作室,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等。学生通过赛事准备及实战演练,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既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赛事的艰辛和乐趣,又激发了学生实验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赛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2.1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机制

传统教学中师生均存在着对实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现象,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从而造成实践教学水平落后。学生习惯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全身心融入实践教学活动,这些都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赛事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教学与赛事及实验实践相融合,不断调整教学知识体系,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积极思考,发挥能动性勇于创新。

2.2结合学科竞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院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之上,依据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全国化学实验竞赛项目和标准,增设实验实践课程及考核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实践能力。新制定的培养方案要求将赛事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围绕赛事组织实践,利用实验题目渗透竞赛项目,以达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逐层推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目的。

2.3加强实践环节,增设实验实践课程

结合赛事对实验实践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创新实践三个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将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到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原有的实验实践课程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以及就业需求,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以训练过程和竞赛结果为考核标准,开发实践新课程。基础知识安排在一年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具备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专项训练安排在二年级实施,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培养规范操作,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安排在三年级进行,以赛事为驱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4依托实验中心,组建竞赛训练营

学科竞赛平台是赛事驱动教学法顺利实施的载体。化学院依托辽宁省化学实验中心及辽宁省化学化工仿真虚拟实验中心,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训练营,为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学习、训练、实践的平台。赛事实验室采用“全开放”形式,学生可以围绕专业技能在课余时间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材料,并最终通过实验技能考核。

2.5模拟赛事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这些高水平的专业赛事,既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又推动了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根据理工科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适应性强等特点,从基础知识出发,引入学科竞赛,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求知欲和实践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赛事模拟教学,如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化工实践设计竞赛等,让学生亲临实战领悟实践经验。

2.6围绕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调研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大力培养既能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二是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立赛事工作室,组成老中青搭配合理的教师竞赛指导小组,负责学生的挑选、专项训练、赛事规划及管理;三是聘请业内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2.7引入竞赛机制,鼓励第二课堂

在部分实验和实践课程中引入竞赛机制,对于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学分或荣誉奖励,营造和谐公平的竞赛氛围,树立学生刻苦、上进、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牵头大力开展与实践动手能力相对应的第二课堂活动或志愿活动,鼓励学生组建和参与竞赛社团,并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社团给予实验仪器、制度保障和经费资助。也可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拓展课外科技活动。

2.8加强团队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以往化学实验课程中实验项目的设置通常只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教学重点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体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的互动性和协作性,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生生之间缺少竞争博弈。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赛事驱动教学法的引入更强调的是学生团队的作用以及对合作能力考核。例如挑战杯或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通常要求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完成竞赛任务,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设计方案、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比赛内容。同时在每个团队之间又存在着竞争关系,表现不佳的团队随时被淘汰,只有考核优秀的团队才能被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通过营造激烈竞争的氛围以及优胜劣汰的赛事机制,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即面对竞争不害怕不退缩而应该勇于挑战,只有他们更努力更坚强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2.9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与理论课教学相比,以往的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等方面仍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以培养方案为依据,借鉴学科竞赛标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在保证实验实践教学顺利运行的同时与学科竞赛相互对接相互促进。通过举办院级竞赛,考察学生对化学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10健全完善配套政策

为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进行,学校和学院均制定了详细的师生参赛获奖量化考核标准,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科赛事以及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实施“以赛代考”、“学分抵顶”、“推免条件”等激励方法。对于教师,将指导学生赛事纳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聘工作。同时学校及学院均设立赛事专项基金给予学科赛事及实践教学以经费支持。

3实践教学成效

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赛前准备阶段,通过设计实验课程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指导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设计成一个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参加模拟赛事,以笔试和操作考核确定实验实践成绩。赛事实施阶段,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成团队,选题及查找文献,学生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第二课堂或实践课程时间,在实验平台及赛事训练营开展实验,三个月后开题报告(包括立题意义、研究现状、可行性和创新性分析、项目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学院赛事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初步筛选,并推荐平时表现好、基础扎实且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团队进入校赛。入选的团队按计划提交作品成果,对于在省赛或国赛中获奖的团队适当给予奖励或免修部分实践课程学分。自实践改革以来,我院学生在各级专业赛事中获奖20余项。

4结语

在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引入学科竞赛,通过竞赛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检验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果。赛式驱动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竞赛中学习、训练、体验、实践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获得全校师生及企业的高度认可,对推进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开峰,张丰如,彭娜,等.教学服务型新建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广州化工,2016,4(13):208-209.

[2]邓邵平,杨文斌,张欣向,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7,45(24):138-140.

[3]陈涵.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7(36):43-44.

[4]饶珍.化工专业课程教学课证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7,44(24):105-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