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厂自动化范文

水厂自动化精选(九篇)

水厂自动化

第1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污水处理厂

一、引言

水是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对于洁净的优质的水源的需求也不断急剧释放。为建设可靠、稳定、先进、经济以及可扩展的合理的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成为工程界和城市水行业营运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微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水处理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与3C技术相结合的PLC以其卓越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灵活的控制方式成为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其与开放的网络通信系统一起,共同推动着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的发展。

水处理行业主要分为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两大部分。净水厂控制系统通常分为水厂调度系统、加药间(加氯间)PLC控制站、滤站PLC控制站、送水泵房PLC控制站等。各个控制站相对独立工作,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通讯,将所有的数据信息送到水厂调度室进行处理,或将一部分数据通过调度系统以无线(或有线)通讯的方式送到城市的调度中心。对于污水处理来说,要根据污水水源地状况来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由于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而自控系统应用PLC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讲,整个污水处理厂都有总控室和多个现场控制站,站与站之间通过控制器层网络或信息层网络相连,然后全部连接到总控室,总控室的多台计算机、工作站和图形站都用信息层网络连接,这样和现场控制站构成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高速数据交换的工厂级自动化网络[1].PLC自控系统是水处理厂的控制核心部分,对其合理的选型和设计,对污水厂能否高效、自动化的运行非常重要。然而,PLC网络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网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二、系统构成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一般包括污水厂部分和厂外泵站部分。监控系统通讯网络和PLC是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性能对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根据污水处理自动化本身的特点和监控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及通讯网络是保证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信网络:

在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上,国内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采用三级管理,即监控总中心、区域监控分中心和监控站。由于监控站不直接对污水处理厂的外场设备进行直接控制,因此工程界按照系统结构的划分把监控系统划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第一层为信息层,主要负责大量信息及不同厂家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工业以太网Ethernet为目前较常用的一种信息网络,世界各大PLC生产厂商均支持工业以太网,并且他们在原有TCP/IP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实时性更高的工业以太网,如欧姆龙和罗克维尔支持的Ethernet/IP,施奈德支持的Modbus-TCP/IP以及西门子支持的ProfiNet等。由于Ethernet的信息量大,因此在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以太网主要用于各个控制分站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包括各种传感器数据等大量历史数据信息。

第二层为控制层,主要采用现场总线组成隧道区域控制器网络,其特点是由于采用了标准总线组网,既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又具有开放协议的标准接口,能在总线上方便的挂接各种外场设备,有利于监控系统的扩展。目前,现场总线有40多种,在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现场总线主要有ControllerLink、LonWorks、Inetrtbus、Profibus、Can和Modbus.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速、高可靠,适合PLC与计算机、PLC与PLC及其它设备之间的大量数据的高速通讯。为使系统的稳定可靠,控制层的网络结构多采用环网的方式组成,包括线缆型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体组网将在后面作出实例说明。

第三层为设备层,这一层用于PLC与现场设备、远程I/O端子及现场仪表之间的通讯,它们有DeviceNet、Modbus以及Profibus/DP等,其中DeviceNet已经成为工业界的标准总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Profibus/DP虽然没有成为标准,但是它的应该也相当广泛。

值得指出的是,近来年以太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现场总线上来,工业以太网是否最终将取代现场总线仍然是一个争论的话题。然而,不论是Ethernet/IP还是Modbus-TCP/IP,以太网在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上仍然无法具有现场总线的特点和优势。从本质上来讲,以太网的载波帧听冲突监测CSMA/CD的访问方式,实时性并没有现场总线采用的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的访问方式高,不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如协议封装、分时访问控制等,都只能改善以太网的实时性,起不到本质的改变。在当前技术还未完全成熟之前,现场总线应用于控制层,是一个积极和稳妥的选择。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其取代现场总线而用于控制层也是很有可能的。

监控分中心及上位监控软件:

监控分中心一般将设置多台SCADA工作站(工控机)。分别用于水厂调度系统、加药间(加氯间)、滤站、送水泵房等监控,完成污水厂内各种设备的状态显示、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打印报警、分析报表等工作。同时,监控分中心还将设置了多台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支援和与监控总中心进行通信。

PLC的选择:

施奈德(Schneider)、西门子(Siemens)、欧姆龙(Omron)、罗克维尔(Rockwell)、通用电气(GE)是全球五大PLC制造厂商和整体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的产品面向各自不同的领域,其中在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方面,又以罗克维尔、欧姆龙和施奈德的应用最为广泛。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对PL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其必须具备以下几大功能特点:首先本身必须稳定可靠,并具有预先处理数据和集中传输数据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故障保护能力;其次,控制分站本地控制器可以独立承担控制分区的基本控制任务,即使监控站或者监控中心因故障停止运行,相邻区域的控制器也能交换数据信息;再次,当某控制站的控制量出现变化时,可按预定方案和程序采取相应的算法,对相关区域的控制对象,比如泵或者加药系统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它必须至少有如下功能模块,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功能(实现集中和独立工作方式,尤其是在独立控制时能与相邻控制器实现数据交换);通信功能、容错功能、自动诊断功能和本地操作功能(即能带触摸屏)。

必须综合考虑整个监控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自然条件以及运营周期对设备的要求进行选择,尤其在极端气候和恶劣环境状况条件下或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需要选择性能更好的双机热备冗余的PLC,如Schneider的2Quantom系列、Rockwell的2ControlLogix、Omron的CS1D系列、Siemens的S7-417系列;区别在于Omron的双系统是在一个底板上实现,而Siemens等是两个底板通过光纤连接,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控制柜的空间,但他们的配置都很灵活,可以任意实现双CPU双电源、双CPU单电源、单CPU单电源多种冗余结构。

在一般的环境状态的时候或较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标准的机型作为现场控制器,如Schneider的Quantom140系列、Rockwell的ControlLogix、Omron的CS1系列、Siemens的S7-400系列等;他们都支持工业以太网和多种现场总线,控制方式采用远程带CPU的智能分布式结构,系统开放性和兼容性强,丰富的I/O及高功能模块,完全满足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对信号处理的要求。

三、应用案例

下面以天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为例[3],具体说明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拓扑图如图一所示:

信息层:咸阳路污水处理系统因其分布面积较大,厂区内共有5个PLC分站:预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1、生物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2、污泥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3、出水及雨水系统分控主站PLC4和污泥消化系统PLC5,使用的CPU均为OMRON的CS1H-CPU66H.该功能层实现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过程所有过程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及电气参数的数据采集,单元过程及设备的控制,并通过OMRON网络模块CS1W-ETN21,和中央控制室通过赫斯曼太网交换机,组成100M光纤以太环网,向监控层传送数据和接受监控层控制指令。在中控室中,作为工业以太网结点的系统数据服务器、两台工程师/操作员站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及监视屏等设备,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系统中的信息交换与信息显示及控制。该层通过上位监控软件实现对主要工艺设备的控制和调度,对污水处理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采集、监控、优化和调整,对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动态模拟和趋势分析、实时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在控制组态上实现各种常规与复杂的优化控制、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等先进的智能控制。同时,功能强大与稳定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库亦通过以太网成为上下层间的信息通道。污水厂中控室控制站还通过RIAMBView和信息中心、便携计算机及厂外泵站(咸阳路泵站、密云路泵站)等处进行远程通讯,RIAMBView具备远程数据服务(最适合SCADA)功能,通过宽带接收或发送相关数据,实现远端对部分实时画面、进程数据库的访问。

此外厂长办公室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局域网即构成了厂区管理层。通过关系数据库和相关的管理软件,为决策者提供了各项生产及运营的调度管理所必须的信息平台。该层和过程监控层,与Internet接轨但有着较高的网络安全防护功能,仅授权的用户等级可对进程数据库进行访问。

控制层:控制器网络(ControllerLink)是建立在一种令牌总线或者令牌环网络通讯协议上的通讯机制,它通过PLC上的CLK模块与其它站PLC上的CLK模块或计算机上的板卡相配合,在板卡之内建立一个数据交换区。该网可以采用双绞线通讯电缆或者多模光缆通讯,线缆其最大通讯速率为2M,最大距离达1km,光缆通讯速率为2M,最大通讯距离为30KM.本系统中,预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1包括进水泵房、沉砂池,同时通过控制器网络总线串接到其下三个初沉池、初沉污泥泵房分站(PLC1-1、PLC1-2、PLC1-3);生物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2包括:鼓风机房、加氯间,同时通过ControllerLink总线串接到其下五个二沉池、曝气池、回流泵房分站(PLC2-1、PLC2-2、PLC2-3、PLC2-4、PLC2-5)。所有控制器网络子站所用CPU型号均为CS1H-CPU44H.

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各检测仪表均为在线式智能仪表,变送器均带有数字显示装置并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接口传送标准的模拟、数字信号。

系统特点:

1、高可靠与高稳定性:环形冗余以太网方案的出现则保证了系统更高的可靠性,单一点的链路中断不会造成网络通讯的中断;而控制器网络作为OMRON专用的,能在CS系列PLC或上位工控机之间建立灵活方便的传送和接收大量数据的工厂自动控制网络,与自控系统在通讯方面有极高的稳定性。充分体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则,也保证了高可靠与高稳定性。与此同时,omron基于工业以太网的FINS(FactoryInterfaceNetworkService)通讯服务(FINS通讯服务功能),即使在通讯负担较大的环境下,仍可保持高稳定性的通讯效果。除网络部分外,自控系统通过下列技术与工程措施,也确保了系统的长期稳定可靠运性:整个系统选用符合工业级标准的成熟定型产品;PLC模块具有自诊断(检错)与容错功能;PLC控制柜内具有完善的抗干扰及防雷等技术措施;中控室及现地控制站设备均具备供电冗余功能;即使在上位机发生故障或通信中断时,现地控制站亦可以在手动模式下独立完成基本局部控制;

2、高扩展性:工业以太网具有向下兼容性。对于双绞线或光纤介质,如果将传输速度从10Mbps提升到100Mbps,在大多数场合不需要改变现有的布线,只需更新网络设备即可。同样,如果将本系统主干网从100Mbps以太网提升到千兆以太网,只需升级网络传输设备,而无需重新铺设光缆;

3、开放性:系统对用户是开放的。设备的增减、控制方案的选取、系统的扩缩与维护等,用户都可以在广泛的设备环境下便利地自己完成。所有硬件接口,软件协议全部按开放性的标准设计、编制。此外OMRON串行口的协议宏功能,使得开发方不需要编写专门的通信程序与第三方设备进行通信,原则上OMRONPLC能和任何带RS-232C,RS-422或RS-485接口的设备进行通信。

4、操作的实用性:组太软件和编程软件都是全中文界面,丰富的图画功能,使用户清晰的了解污水处理厂各工段的运行情况,故障报警点的分支细节,使操作员仅通过鼠标便可各种指令或换画面;用户还可通过上位机的网络访问网络内任一节点的数据,梯形监控工具亦可以监控工业以太网甚至控制器网络内各站PLC梯形图程序,而不需要现场操作,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

四、结束语

当时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系统的需求、设计、结构以及系统的控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给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改进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也使建设合理的监控系统成为可能。

从系统的需求来看,一方面要兼顾系统的稳定、可靠与可控,也要反映系统的先进、经济与可扩展,同时也要使操作便捷与维护方便;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区域条件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的规模和冗余度的大小,确定系统的合理集成方式、系统网络的构成与拓扑结构形式以力求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与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从系统的设计来看,除考虑系统的规模和设计方法外,也要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系统既先进又实用;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当前我国普遍采用三级污水处理厂管理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方式,事实上,主从式结构的现场总线如Profibus,由于系统的可靠性受主控制器的制约,并不适用于全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采用对等的自愈网络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从系统的控制来看,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监控存在着只监不控,或监强控弱的现象,各种控制信息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对于污水处理厂控制,要针对不同现象,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今后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按照监测与控制适当分离、最大限度的集中监测、灵活机动的现场控制的总体思想,逐步改进,使得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乔丛等,关于国内污水处理及CASS工艺自动控制技术的初步探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7.3

第2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 自来水厂 自动化控制系统 工艺

一、水厂制水工艺流程介绍

各个水厂根据实际情况,其工艺流程千差万别,设备有增有减,但基本的流程相似,如图所示。图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工艺过程:(1)取水:通过多台大型离心泵将江、河、地表等处的水抽入净水厂。(2)药剂的制备与投加:按工艺要求制备合适的混凝剂,并投入混凝剂及氯气,达到混凝和消毒的目的。(3)混凝:包括混合与絮凝,即源水投入混凝剂后进行反应,并排出反应后沉淀的污泥。(4)平流沉淀:与混凝剂反应后的水低速流过平流沉淀池,以便悬浮颗粒沉淀,并排出沉淀的污泥。(5)过滤沉淀:水通过颗粒介质(石英砂)以去除其中悬浮杂质使水澄清,并定时反冲洗石英砂。(6)送水:多台大型离心泵将自来水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送入供水管网。

二、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1、总体结构

水厂的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主控层和现场控制层。管理层主要完成水厂调度运行的远程监视、自动化数据查询、频信息查询等功能,一般不直接参与到系统的运行控制。主控层对水厂的生产及各站点进行实时监控,它是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控制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水源监测工作站、水厂检测站、交换机、设备、多串口服务器、UPS、GPS 等。通过采集到各站点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负责水厂运行的监视、视频监控、远方控制、调度指挥以及完成必要的管理功能,并向管理层发送必要的数据和信息。现场控制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水源监控系统:位于水源地深井泵配电间,对深井泵的启停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监控装置监控深井水位、水泵流量、水泵电动机、电流、电压等;消毒监控系统:位于水厂的消毒间,对发生器的启停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监控 PLC 装置监控药剂投加量、阀门启闭、电流、电压等;供水监控系统:位于水厂控制室,对变频调速器、送水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监控 PLC装置监控水质参数、水泵流量、管网压力、电气参数等;视频终端:主要包括安装在水源地井群、水厂中控室、水厂泵房及水厂厂区的各种摄像机、配件等。

2、水质检测技术

水处理中的自动检测技术,即水质检测技术是保证供水和排水水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水处理工艺运行过程的重要依据,随着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自动化检测仪表。目前使用的水处理自动化仪表包括流量、水位、温度、压力仪表以及水质测量分析仪表,如pH测量仪、流动电流检测仪、漏氯报警仪、余氯分析仪、高低浊度在线检测仪等。在流量测量方面,除了传统的电磁流量计外,还出现了大量非接触式仪表。水位测量仪表是水处理中另一类使用广泛的检测仪表,滤池、清水池、格栅配水井、配矾等处都要用到,主要有差压式、静压式、吹气式、浮子式、静电电容式、以及超声波等类型。检测仪表是实现水厂自动化的基础,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仅大面积使用现有成熟仪表外,还不断开发出新的检测仪表并发展相关的检测技术,不断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精度。

3、水处理控制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电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近十年来工业自动化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包括自动化感应部件、各种检测传感器、变送器、各种间接测量设备、各种执行机构等底层设备,以及自动回路调节器、自动控制单元、各种大小型装置控制系统乃至综合优化调度系统等。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水质指标的控制与水处理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水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协调提出了更加严格复杂的要求。常规控制手段已经成为水处理行业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需要在现有工业自动化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研究、设计、投用适合于水处理行业的先进控制系统。由于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混凝投药和加氯控制过程)是一个大迟滞、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系统建模困难,很难控制好。因此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不断提了出来。虽然各种先进的控制理论和算法不断被提了出来,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型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经典的控制理论仍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本文在研究水厂自动控制理论方面,侧重于经典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4、变频节能系统

在水处理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用水量变化较大的问题,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用户用水的需求量有很大的差别,存在着明显的用水高峰特征,因此水处理厂供水系统的给水压力需要随用户的用水需求量变化而变化。在低峰时,如果水泵机组按高峰期的用水量运行,虽可通过调节阀门来满足用水需求,但供水能量损耗大,而且还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根据用水需求自动控制水泵机组运行,且实现节能,是水厂自动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变频调速是一项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其节电效率很高,几乎能将因设计冗余和用水量变化而浪费的电能全部节省下来。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是指以变频调整原理为基础,在保证供水可靠性的前提下,根据供水系统用水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水泵工况,使之始终尽可能地在高效区间内运行,以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一技术是比较科学,可靠性较高的一种调节水泵工况的方式。变频器是一种以变频调速技术为基础通过改变频率来调整电机转速的工业装置。作为一种先进的调速装置,变频器不但调速范围广、可靠性高、操作与维护方便,而且节电效果明显。应用变频器来实现变频节能供水,可以采用恒压变量或变压变量两种方式来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系统通过调整变频器转速(即供水流量)来保证供水压力不变,该系统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泛。变压变量供水系统则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同时调整变频器转速(即供水流量)和供水压力,很明显该方案节能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水头损失等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确定,实际应用的很少

三、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立一个供水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成为可能。在现代化的大型水厂中,除了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控制技术对厂区内部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外,还要求实现对一个城市或地区整个供水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管理。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等概念向自动化领域的渗透,使得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必将对水工业自动化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智能传感器、变送器、测量仪表、调节器、执行器等智能设备,以及如专家系统、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及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水厂自动化将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设备、智能控制技术很明显是具有“智能”的。现场总线技术则由于将专用的CPU 置入传统的测控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通信能力,亦即“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分散化和网络化则主要表现在现场总线的应用上。借助其计算和通信能力,使Internet延伸到现场设备,利用Web技术实现水厂远程监控、调试、维护和故障诊断等功能,从而建成基于Internet的水厂自动化系统。总之,应用Web技术实现综合自动化功能,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水厂自动化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龚莉.变频器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机电信息,2002(16).

第3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水厂自动化设备管理自控设备

我国水厂自动化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外资的引入,大量国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设备进入我国,建成了一批全引进的水厂,使我国水厂自动化进程大大加快,自动化水平也快速提高。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建成了少量测控管一体化的现代化水厂,对推动水厂实现综合自动化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水厂自动化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大中城市的水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大型水厂,自动化程度很高,而小城市和城镇的水厂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小型水厂,自动化程度较低,甚至还是空白。而且,在一些已实现自动化的水厂中,虽然其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与其他行业如化工、电力等相比并不差甚至更先进,但是,其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有的自控系统从未运行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有的运行一段时间后变为了手动,甚至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极大浪费。根据对近40个引进水厂自动化设备的调查资料表明:单项设备运行情况基本良好的占78.3%,基本运行正常的占11.7%,设备故障极多已被拆换替代的占5.7%,设备从未投入使用的占4.3%[1]。对于这些水厂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与目的、设计、设备和管理等多种问题有关。

1水厂自动化的目的

对水厂实施自动化的根本目的认识不够全面或出现偏向,是造成一些水厂自动化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优质、低耗和高效供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有的水厂实现自动化是为了赶时髦,将其作为一种点缀;有的水厂是迫于形势,在大批水厂纷纷实现自动化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能不上;有的水厂使用的自动化功能过于复杂,特别是在考察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厂后,更是盲目地提高标准;有的水厂则自动化功能过于简单,主要是对自动化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信心,怕造成麻烦;有的水厂是为了凑合贷款数,不得已而配置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这些不正确想法的存在,使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发生了偏向,造成了自动化设计不切合水厂实际,不注重生产过程特别是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化,并忽略了在运行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应改革,从而导致自动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建成后处于闲置状态。

2水厂自动化的设计

2.1未解决的相关理论问题

在水厂自动化中,工艺理论对自动化提出的控制要求本身存在未解决的理论问题或理论不够完善,使控制未能达到规范化和最优化,系统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控制状态,从而影响了自动化的实际运行效果。

(1)絮凝理论不够完善。加药系统是一个大延时、强耦合、干扰因素多的非线性系统,目前广泛采用的控制方法为:用原水流量按比例前馈调节计量泵的频率,用流动电流仪(SCD)反馈调节计量泵的冲程,从而构成加药复合控制系统。由于凝聚作用本身有多种理论,决定加药量多少的水质成分因素在理论上还不够完善,如原水浊度、温度、pH、污染因素以及非胶体颗粒干扰因素等参数变化都对SCD有很大影响,而在SCD反馈调节方法中,只采用了反映水中胶体稳定度的参数ζ电位来代表全部水质因素,因此该控制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同时,传感器缝隙小易造成堵塞,加药后不易形成絮粒,特别是滞后反应和水质变化对SCD影响较大,导致该方法适应性较差,准确度不够,达不到优化自动加药的要求,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1]。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自学习模糊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药量优化控制的问题。

(2)加氯系统理论问题。在加氯系统中,传统的控制方法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后加氯采用余氯反馈控制。由于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水质、天气、水厂的具体工艺特点等,而且后加氯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同时对控制方法和投加氯氨存在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水射器安装位置和余氯取样位置的规范化确定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1],从而使加氯系统不够规范,实际运行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一些其他控制方法,如采用双因子控制方式(用流量和余氯控制前加氯和后加氯)或多参数非线性控制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

(3)其他理论问题。如变频供水泵和定速供水泵的台数比例确定、变频供水泵的自动调节方法以及供水泵的科学调度等问题,理论上还未完全解决,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除《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等少量规划性技术文件之外,尚无制定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致使水厂在实施自动化过程中,技术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性,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同类型的水厂自动化分别应该达到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不明确,影响了自动化系统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其他行业,如水电行业,国家有关部门早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这对该行业的自动化设计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专著和文章问题

我国供水行业的自动化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也不高,致使在供水自动化方面发表的文章数量有限,总体质量也不太高,出版的专著更少,既不利于在实施自动化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也不利于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影响了自动化知识普及和提高的速度。而在其他行业,如电力,除有大批专著可供参考外,还有大量的文章可供参阅。另外,每年还举行众多的技术研讨会和交流会,这对提高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起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当然,这与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技术力量雄厚、期刊数量大等多种因素有关。

2.4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水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连续过程,对于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较高,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自动化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对控制系统的持久性和未来发展规划一致性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控制系统开放性和扩展性不够,造成系统很快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2)功能设置过于复杂。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标准,致使功能设置过于复杂,而忽略了水厂的实际工艺情况和管理水平,使系统的故障率增高,而维护管理又跟不上,导致关键工艺的自动控制得不到保证。

(3)功能设置过于简单。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工艺过程的功能设置过于简单,达不到控制要求,特别是关键工艺的控制要求,造成虽有自动化系统,但关键工艺(如投药等)仍由手动完成的现象,失去了实现自动化的实际意义。

(4)设置过多的手动功能。有些设计为了在自动化系统故障时不影响生产,而设置了过多的手动操作功能,从设计上就将自动化系统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既造成了设备的重复投资,也使生产人员产生了不正确的依赖心理,加上运行管理改革力度不够,出现了自控设备搁置不用而仍由人工手动操作的现象。

(5)设计人员水平不够。水厂的自动化设计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要求设计人员既要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又要熟悉生产工艺过程,同时对设备也要有相当的了解。但在有些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生产实际情况或对进口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够,导致设计与实际生产有出入或出现设备选择不当,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局部失败。如有的设计中滤池出水阀选择了两位阀,虽配置了完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但却无法实现滤池水位的自动调节功能。

3水厂自控设备存在的问题

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水厂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质量问题。水厂中有些设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碱度计、氯氨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浓度测定仪、压差变送器、加氯机、计量泵、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等,这些质量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有的则是安装或维护质量达不到要求,但均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配套问题。在有的水厂自动化系统中,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表及执行机构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而是精度不够或稳定性达不到系统要求,即与系统配套不合理,也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原因。

(3)备品备件问题。有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于缺乏备品备件而一时无法修复,这对进口设备尤为明显。如果由原产品供应商修理,则时间长、费用高,特别是有的产品已更新换代而根本无法得到备品备件,造成了这些设备的检修十分困难,从而导致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检修和改造问题。对于部分进口设备如网络设备,由于外商对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的公开性不够,且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既增加了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也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影响了系统的正常更新和改造工作。而且很多进口通信设备较难与国内设备互联,致使更新和改造困难,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4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厂自动化系统建立后,管理水平滞后是影响自动化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管理人员受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在管理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导致管理水平落后,无法适应水厂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是自动化水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不注重设计、安装、调试过程的人员参与。很多水厂在建设自动化系统时,由于受人员和素质的限制,常采用交钥匙工程的方式,这样在建设时轻松省事,但后患无穷,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参与设计、安装、调试过程,导致投产后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

(2)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由于值班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或掌握不够,导致设备得不到正常的保养、调校和检修,造成仪表精度降低或设备故障;导致软件得不到必要维护和调整,造成因一些小软件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有的甚至出现误操作或引起人为故障。

(3)缺乏完善的自动化管理规程。水厂实现自动化后,其运行管理和维护管理已和传统水厂不一样,但不少水厂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够,缺乏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的管理规程,如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规程等,致使运行管理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维护管理达不到要求。

(4)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虽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也会出现故障,需要维护人员尽快排除。同时,设计情况与实际运行情况不一定完全一致,即使与投入运行时一致,过一段时间后也会有所变化,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后,一般都需要对系统中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改进,以使系统更加优化,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必要维护和调整,特别是当生产工艺变化后,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相应修改和开发。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使一些小的软硬件故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处理,渐渐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导致自动化系统瘫痪。

第4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对水厂实施自动化的根本目的认识不够全面或出现偏向,是造成一些水厂自动化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的可*性和安全性,实现优质、低耗和高效供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有的水厂实现自动化是为了赶时髦,将其作为一种点缀;有的水厂是迫于形势,在大批水厂纷纷实现自动化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能不上;有的水厂使用的自动化功能过于复杂,特别是在考察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厂后,更是盲目地提高标准;有的水厂则自动化功能过于简单,主要是对自动化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信心,怕造成麻烦;有的水厂是为了凑合贷款数,不得已而配置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这些不正确想法的存在,使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发生了偏向,造成了自动化设计不切合水厂实际,不注重生产过程特别是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化,并忽略了在运行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应改革,从而导致自动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建成后处于闲置状态。

2水厂自动化的设计

2.1未解决的相关理论问题

在水厂自动化中,工艺理论对自动化提出的控制要求本身存在未解决的理论问题或理论不够完善,使控制未能达到规范化和最优化,系统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控制状态,从而影响了自动化的实际运行效果。(1)絮凝理论不够完善。

加药系统是一个大延时、强耦合、干扰因素多的非线性系统,目前广泛采用的控制方法为:用原水流量按比例前馈调节计量泵的频率,用流动电流仪(SCD)反馈调节计量泵的冲程,从而构成加药复合控制系统。由于凝聚作用本身有多种理论,决定加药量多少的水质成分因素在理论上还不够完善,如原水浊度、温度、pH、污染因素以及非胶体颗粒干扰因素等参数变化都对SCD有很大影响,而在SCD反馈调节方法中,只采用了反映水中胶体稳定度的参数ζ电位来代表全部水质因素,因此该控制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同时,传感器缝隙小易造成堵塞,加药后不易形成絮粒,特别是滞后反应和水质变化对SCD影响较大,导致该方法适应性较差,准确度不够,达不到优化自动加药的要求,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1]。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自学习模糊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药量优化控制的问题。

(2)加氯系统理论问题。

在加氯系统中,传统的控制方法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后加氯采用余氯反馈控制。由于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水质、天气、水厂的具体工艺特点等,而且后加氯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同时对控制方法和投加氯氨存在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水射器安装位置和余氯取样位置的规范化确定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1],从而使加氯系统不够规范,实际运行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一些其他控制方法,如采用双因子控制方式(用流量和余氯控制前加氯和后加氯)或多参数非线性控制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

(3)其他理论问题。如变频供水泵和定速供水泵的台数比例确定、变频供水泵的自动调节方法以及供水泵的科学调度等问题,理论上还未完全解决,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除《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等少量规划性技术文件之外,尚无制定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致使水厂在实施自动化过程中,技术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性,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同类型的水厂自动化分别应该达到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不明确,影响了自动化系统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其他行业,如水电行业,国家有关部门早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这对该行业的自动化设计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专著和文章问题

我国供水行业的自动化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也不高,致使在供水自动化方面发表的文章数量有限,总体质量也不太高,出版的专著更少,既不利于在实施自动化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也不利于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影响了自动化知识普及和提高的速度。而在其他行业,如电力,除有大批专著可供参考外,还有大量的文章可供参阅。另外,每年还举行众多的技术研讨会和交流会,这对提高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起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当然,这与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技术力量雄厚、期刊数量大等多种因素有关。

2.4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水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连续过程,对于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较高,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自动化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对控制系统的持久性和未来发展规划一致性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控制系统开放性和扩展性不够,造成系统很快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2)功能设置过于复杂。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标准,致使功能设置过于复杂,而忽略了水厂的实际工艺情况和管理水平,使系统的故障率增高,而维护管理又跟不上,导致关键工艺的自动控制得不到保证。

(3)功能设置过于简单。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工艺过程的功能设置过于简单,达不到控制要求,特别是关键工艺的控制要求,造成虽有自动化系统,但关键工艺(如投药等)仍由手动完成的现象,失去了实现自动化的实际意义。

(4)设置过多的手动功能。有些设计为了在自动化系统故障时不影响生产,而设置了过多的手动操作功能,从设计上就将自动化系统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既造成了设备的重复投资,也使生产人员产生了不正确的依赖心理,加上运行管理改革力度不够,出现了自控设备搁置不用而仍由人工手动操作的现象。

(5)设计人员水平不够。水厂的自动化设计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要求设计人员既要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又要熟悉生产工艺过程,同时对设备也要有相当的了解。但在有些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生产实际情况或对进口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够,导致设计与实际生产有出入或出现设备选择不当,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局部失败。如有的设计中滤池出水阀选择了两位阀,虽配置了完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但却无法实现滤池水位的自动调节功能。

3水厂自控设备存在的问题

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水厂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质量问题。水厂中有些设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碱度计、氯氨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浓度测定仪、压差变送器、加氯机、计量泵、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等,这些质量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有的则是安装或维护质量达不到要求,但均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2)配套问题。在有的水厂自动化系统中,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表及执行机构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而是精度不够或稳定性达不到系统要求,即与系统配套不合理,也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原因。(3)备品备件问题。有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于缺乏备品备件而一时无法修复,这对进口设备尤为明显。如果由原产品供应商修理,则时间长、费用高,特别是有的产品已更新换代而根本无法得到备品备件,造成了这些设备的检修十分困难,从而导致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4)检修和改造问题。对于部分进口设备如网络设备,由于外商对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的公开性不够,且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既增加了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也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影响了系统的正常更新和改造工作。而且很多进口通信设备较难与国内设备互联,致使更新和改造困难,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3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厂自动化系统建立后,管理水平滞后是影响自动化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管理人员受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在管理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导致管理水平落后,无法适应水厂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是自动化水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不注重设计、安装、调试过程的人员参与。很多水厂在建设自动化系统时,由于受人员和素质的限制,常采用交钥匙工程的方式,这样在建设时轻松省事,但后患无穷,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参与设计、安装、调试过程,导致投产后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

(2)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由于值班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或掌握不够,导致设备得不到正常的保养、调校和检修,造成仪表精度降低或设备故障;导致软件得不到必要维护和调整,造成因一些小软件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有的甚至出现误操作或引起人为故障。

(3)缺乏完善的自动化管理规程。水厂实现自动化后,其运行管理和维护管理已和传统水厂不一样,但不少水厂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够,缺乏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的管理规程,如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规程等,致使运行管理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维护管理达不到要求。

(4)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虽然具有较高的可*性,但也会出现故障,需要维护人员尽快排除。同时,设计情况与实际运行情况不一定完全一致,即使与投入运行时一致,过一段时间后也会有所变化,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后,一般都需要对系统中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改进,以使系统更加优化,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必要维护和调整,特别是当生产工艺变化后,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相应修改和开发。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使一些小的软硬件故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处理,渐渐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导致自动化系统瘫痪。

第5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制水工艺;恒压供水

1.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自来水厂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滤池的全自动控制,即运用计算机对整个自来水厂的各个运行的产水环节进行检测和控制,那么下面我们就针对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的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

1.1显示功能

对采用计算机全程检测的实时数据能够及时的显示出来,这里显示的主要是技术参数,并通过显示的参数能够分析出当前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出来。

1.2报警功能

由以上对显示功能的分析可知,在检测和控制的过程中会反馈出一些参数,那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对参数进行设置,当参数的变化超出或低于一定范围时,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发现问题或故障,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维修或补救。

1.3数据库管理功能

建立生产数据库,存贮生产原始数据,供统计"分析用,建立事故数据库,记录各类错误"事故等。

1.4自来水制水工艺

在通常情况下,制水工艺过程分别几个步骤,取水―― 制备与投加药剂―― 混凝―― 平流沉淀――过滤沉淀――送水,不同的自来水厂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工艺流程,设备也不尽相同,不过最基本的流程都一样。

1.5控制和操作功能: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中控室可对全厂任何一台可控设备进行控制和人工干预,对相关的数据和参数进行设定和修改,由此可以看出,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当前比较先进的自来水厂控制技术,如图1所示:

2.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特点分析

加药系统方面,其自动控制的实现采用单闭环方式。确切点来说,加药属控制反馈过程,中央控制系统里,设计人员通过设定SCD值,便可以通过分析、参考水源参数进行加药、搅拌,这一过程均以自动化方式来进行。操作完成后SCD检验水质并将检验结果自动生成信息,以信号波的形式传送出去。当PLC接受信号波之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所得结果对比预定值,对于其中出现的差值通过调频变频器来控制,频率的改变有利于调整计量泵,进行促进循环控制提醒的形成,以确保加药控制更加精良。

2.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自动化控制具有多项性能,其中在水厂中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已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由于各项生产工艺严格依照规定执行,实际设计中又加入了集成电路技术及抗干扰技术,故可靠性较高。在机外电路方面,它所使用的控制系统更为先进,相比较继电接触器来说,不仅开关接点减少,电器节点也缩减为原有的1%甚至更少,这大大降低了体统故障的可能性。

2.2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水厂规模不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各不一样。尽管如此,发展至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这些大中小型的系统除能够进行逻辑处理外,绝大多数已具备运算功能,可以实现数字控制。特别是功能单元涌现,控制深入范围变得更加宽广,如对位置、温度的控制等。此外,人机界面的发展便捷了操作,人们对系统的控制变得容易许多,故广受欢迎。水厂自动控制系统面向工业,,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水厂技术人员的认可,其工控设备等建设应尽量以图形符号表达,尽量使其与继电器电路图一致,这样一来,系统逻辑控制指令无需进行繁杂制定,对电脑及网络语言编绘知之甚少的人也可进行控制。

2.3工作量小,维护方便

水厂原有控制系统多是采用连线逻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成功使用存储逻辑将其取代,这极大的减少了接线,不仅使控制设备外部便的干净整洁,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建设周期。进行设备维护时由于接线数量少也变得简单又容易。它的应用使通过设备改变实现程序改变变为现实,适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小批量生产中。

3.超滤膜的应用

通过实验发现,在进行超滤处理之前使用混凝能够有效的减缓膜通量的降低,对增强渗透通量也有着很好的效果。Chen发现通过混凝剂能够把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有效的去除,极大的增加了膜通量。董秉直发现采用在线混凝-超滤膜技术处理自来水能够有效避免膜污染。日本的“MAC21计划”研究表明,超滤膜技术对水中的细菌、总铁、浊度都有着较好的去除能力,但是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的能力比较差;另外张捍民利用中空纤维膜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时候发现,中空纤维膜能够高效的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较差,不能保证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董秉直在进行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进行水处理时,发现如果加入粉末活性炭一方面能够避免膜受到污染,另一方面还能增强膜通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粉末炭会粘附在膜的表面形成滤饼层,但是滤饼层起到了防止污染的作用。另外Liang在进行高锰酸盐/氯预处理控制藻类污染的研究中发现,通过高锰酸盐/氯能够有效降低超滤膜受到污染的速度,同时对于一直藻细胞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上面的各项研究能够看出,混凝、活性炭、预氧化等预处理工作对于减缓膜污染有着很好的效果,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预处理的方法选择不当反而会产生反作用,所以在选择预处理方法之前必须要对水质和膜材料进行严格的分析。

总结:

自来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自来水厂摒弃传统的控制方法,将自来水的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自来水。自来水厂主要的控制技术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质检测、水处理控制、变频节能三项技术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

参考文献:

[1]张成名.浅析信息背景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09)

[2]王晓峰.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经济发展,2014(11)

[3]刘文平.浅析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2(10)

第6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污水处理厂

一、引言

水是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对于洁净的优质的水源的需求也不断急剧释放。为建设可靠、稳定、先进、经济以及可扩展的合理的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成为工程界和城市水行业营运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微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水处理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与3C技术相结合的PLC以其卓越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灵活的控制方式成为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其与开放的网络通信系统一起,共同推动着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的发展。

水处理行业主要分为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两大部分。净水厂控制系统通常分为水厂调度系统、加药间(加氯间)PLC控制站、滤站PLC控制站、送水泵房PLC控制站等。各个控制站相对独立工作,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通讯,将所有的数据信息送到水厂调度室进行处理,或将一部分数据通过调度系统以无线(或有线)通讯的方式送到城市的调度中心。对于污水处理来说,要根据污水水源地状况来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由于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而自控系统应用PLC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讲,整个污水处理厂都有总控室和多个现场控制站,站与站之间通过控制器层网络或信息层网络相连,然后全部连接到总控室,总控室的多台计算机、工作站和图形站都用信息层网络连接,这样和现场控制站构成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高速数据交换的工厂级自动化网络[1].PLC自控系统是水处理厂的控制核心部分,对其合理的选型和设计,对污水厂能否高效、自动化的运行非常重要。然而,PLC网络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网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二、系统构成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一般包括污水厂部分和厂外泵站部分。监控系统通讯网络和PLC是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性能对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根据污水处理自动化本身的特点和监控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及通讯网络是保证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信网络:

在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上,国内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采用三级管理,即监控总中心、区域监控分中心和监控站。由于监控站不直接对污水处理厂的外场设备进行直接控制,因此工程界按照系统结构的划分把监控系统划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第一层为信息层,主要负责大量信息及不同厂家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工业以太网Ethernet为目前较常用的一种信息网络,世界各大PLC生产厂商均支持工业以太网,并且他们在原有TCP/IP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实时性更高的工业以太网,如欧姆龙和罗克维尔支持的Ethernet/IP,施奈德支持的Modbus-TCP/IP以及西门子支持的ProfiNet等。由于Ethernet的信息量大,因此在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以太网主要用于各个控制分站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包括各种传感器数据等大量历史数据信息。

第二层为控制层,主要采用现场总线组成隧道区域控制器网络,其特点是由于采用了标准总线组网,既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又具有开放协议的标准接口,能在总线上方便的挂接各种外场设备,有利于监控系统的扩展。目前,现场总线有40多种,在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现场总线主要有ControllerLink、LonWorks、Inetrtbus、Profibus、Can和Modbus.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速、高可靠,适合PLC与计算机、PLC与PLC及其它设备之间的大量数据的高速通讯。为使系统的稳定可靠,控制层的网络结构多采用环网的方式组成,包括线缆型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体组网将在后面作出实例说明。

第三层为设备层,这一层用于PLC与现场设备、远程I/O端子及现场仪表之间的通讯,它们有DeviceNet、Modbus以及Profibus/DP等,其中DeviceNet已经成为工业界的标准总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Profibus/DP虽然没有成为标准,但是它的应该也相当广泛。

值得指出的是,近来年以太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现场总线上来,工业以太网是否最终将取代现场总线仍然是一个争论的话题。然而,不论是Ethernet/IP还是Modbus-TCP/IP,以太网在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上仍然无法具有现场总线的特点和优势。从本质上来讲,以太网的载波帧听冲突监测CSMA/CD的访问方式,实时性并没有现场总线采用的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的访问方式高,不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如协议封装、分时访问控制等,都只能改善以太网的实时性,起不到本质的改变。在当前技术还未完全成熟之前,现场总线应用于控制层,是一个积极和稳妥的选择。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其取代现场总线而用于控制层也是很有可能的。

监控分中心及上位监控软件:

监控分中心一般将设置多台SCADA工作站(工控机)。分别用于水厂调度系统、加药间(加氯间)、滤站、送水泵房等监控,完成污水厂内各种设备的状态显示、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打印报警、分析报表等工作。同时,监控分中心还将设置了多台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支援和与监控总中心进行通信。

PLC的选择:

施奈德(Schneider)、西门子(Siemens)、欧姆龙(Omron)、罗克维尔(Rockwell)、通用电气(GE)是全球五大PLC制造厂商和整体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的产品面向各自不同的领域,其中在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方面,又以罗克维尔、欧姆龙和施奈德的应用最为广泛。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对PL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其必须具备以下几大功能特点:首先本身必须稳定可靠,并具有预先处理数据和集中传输数据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故障保护能力;其次,控制分站本地控制器可以独立承担控制分区的基本控制任务,即使监控站或者监控中心因故障停止运行,相邻区域的控制器也能交换数据信息;再次,当某控制站的控制量出现变化时,可按预定方案和程序采取相应的算法,对相关区域的控制对象,比如泵或者加药系统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它必须至少有如下功能模块,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功能(实现集中和独立工作方式,尤其是在独立控制时能与相邻控制器实现数据交换);通信功能、容错功能、自动诊断功能和本地操作功能(即能带触摸屏)。

必须综合考虑整个监控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自然条件以及运营周期对设备的要求进行选择,尤其在极端气候和恶劣环境状况条件下或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需要选择性能更好的双机热备冗余的PLC,如Schneider的2Quantom系列、Rockwell的2ControlLogix、Omron的CS1D系列、Siemens的S7-417系列;区别在于Omron的双系统是在一个底板上实现,而Siemens等是两个底板通过光纤连接,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控制柜的空间,但他们的配置都很灵活,可以任意实现双CPU双电源、双CPU单电源、单CPU单电源多种冗余结构。

在一般的环境状态的时候或较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标准的机型作为现场控制器,如Schneider的Quantom140系列、Rockwell的ControlLogix、Omron的CS1系列、Siemens的S7-400系列等;他们都支持工业以太网和多种现场总线,控制方式采用远程带CPU的智能分布式结构,系统开放性和兼容性强,丰富的I/O及高功能模块,完全满足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对信号处理的要求。

三、应用案例

下面以天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为例[3],具体说明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拓扑图如图一所示:

信息层:咸阳路污水处理系统因其分布面积较大,厂区内共有5个PLC分站:预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1、生物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2、污泥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3、出水及雨水系统分控主站PLC4和污泥消化系统PLC5,使用的CPU均为OMRON的CS1H-CPU66H.该功能层实现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过程所有过程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及电气参数的数据采集,单元过程及设备的控制,并通过OMRON网络模块CS1W-ETN21,和中央控制室通过赫斯曼太网交换机,组成100M光纤以太环网,向监控层传送数据和接受监控层控制指令。在中控室中,作为工业以太网结点的系统数据服务器、两台工程师/操作员站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及监视屏等设备,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系统中的信息交换与信息显示及控制。该层通过上位监控软件实现对主要工艺设备的控制和调度,对污水处理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采集、监控、优化和调整,对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动态模拟和趋势分析、实时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在控制组态上实现各种常规与复杂的优化控制、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等先进的智能控制。同时,功能强大与稳定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库亦通过以太网成为上下层间的信息通道。污水厂中控室控制站还通过RIAMBView和信息中心、便携计算机及厂外泵站(咸阳路泵站、密云路泵站)等处进行远程通讯,RIAMBView具备远程数据服务(最适合SCADA)功能,通过宽带接收或发送相关数据,实现远端对部分实时画面、进程数据库的访问。

此外厂长办公室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局域网即构成了厂区管理层。通过关系数据库和相关的管理软件,为决策者提供了各项生产及运营的调度管理所必须的信息平台。该层和过程监控层,与Internet接轨但有着较高的网络安全防护功能,仅授权的用户等级可对进程数据库进行访问。

控制层:控制器网络(ControllerLink)是建立在一种令牌总线或者令牌环网络通讯协议上的通讯机制,它通过PLC上的CLK模块与其它站PLC上的CLK模块或计算机上的板卡相配合,在板卡之内建立一个数据交换区。该网可以采用双绞线通讯电缆或者多模光缆通讯,线缆其最大通讯速率为2M,最大距离达1km,光缆通讯速率为2M,最大通讯距离为30KM.本系统中,预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1包括进水泵房、沉砂池,同时通过控制器网络总线串接到其下三个初沉池、初沉污泥泵房分站(PLC1-1、PLC1-2、PLC1-3);生物处理系统分控主站PLC2包括:鼓风机房、加氯间,同时通过ControllerLink总线串接到其下五个二沉池、曝气池、回流泵房分站(PLC2-1、PLC2-2、PLC2-3、PLC2-4、PLC2-5)。所有控制器网络子站所用CPU型号均为CS1H-CPU44H.

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各检测仪表均为在线式智能仪表,变送器均带有数字显示装置并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接口传送标准的模拟、数字信号。

系统特点:

1、高可靠与高稳定性:环形冗余以太网方案的出现则保证了系统更高的可靠性,单一点的链路中断不会造成网络通讯的中断;而控制器网络作为OMRON专用的,能在CS系列PLC或上位工控机之间建立灵活方便的传送和接收大量数据的工厂自动控制网络,与自控系统在通讯方面有极高的稳定性。充分体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则,也保证了高可靠与高稳定性。与此同时,omron基于工业以太网的FINS(FactoryInterfaceNetworkService)通讯服务(FINS通讯服务功能),即使在通讯负担较大的环境下,仍可保持高稳定性的通讯效果。除网络部分外,自控系统通过下列技术与工程措施,也确保了系统的长期稳定可靠运性:整个系统选用符合工业级标准的成熟定型产品;PLC模块具有自诊断(检错)与容错功能;PLC控制柜内具有完善的抗干扰及防雷等技术措施;中控室及现地控制站设备均具备供电冗余功能;即使在上位机发生故障或通信中断时,现地控制站亦可以在手动模式下独立完成基本局部控制;

2、高扩展性:工业以太网具有向下兼容性。对于双绞线或光纤介质,如果将传输速度从10Mbps提升到100Mbps,在大多数场合不需要改变现有的布线,只需更新网络设备即可。同样,如果将本系统主干网从100Mbps以太网提升到千兆以太网,只需升级网络传输设备,而无需重新铺设光缆;

3、开放性:系统对用户是开放的。设备的增减、控制方案的选取、系统的扩缩与维护等,用户都可以在广泛的设备环境下便利地自己完成。所有硬件接口,软件协议全部按开放性的标准设计、编制。此外OMRON串行口的协议宏功能,使得开发方不需要编写专门的通信程序与第三方设备进行通信,原则上OMRONPLC能和任何带RS-232C,RS-422或RS-485接口的设备进行通信。

4、操作的实用性:组太软件和编程软件都是全中文界面,丰富的图画功能,使用户清晰的了解污水处理厂各工段的运行情况,故障报警点的分支细节,使操作员仅通过鼠标便可各种指令或换画面;用户还可通过上位机的网络访问网络内任一节点的数据,梯形监控工具亦可以监控工业以太网甚至控制器网络内各站PLC梯形图程序,而不需要现场操作,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

四、结束语

当时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系统的需求、设计、结构以及系统的控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给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改进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也使建设合理的监控系统成为可能。

从系统的需求来看,一方面要兼顾系统的稳定、可靠与可控,也要反映系统的先进、经济与可扩展,同时也要使操作便捷与维护方便;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区域条件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的规模和冗余度的大小,确定系统的合理集成方式、系统网络的构成与拓扑结构形式以力求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与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从系统的设计来看,除考虑系统的规模和设计方法外,也要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系统既先进又实用;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当前我国普遍采用三级污水处理厂管理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方式,事实上,主从式结构的现场总线如Profibus,由于系统的可靠性受主控制器的制约,并不适用于全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采用对等的自愈网络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从系统的控制来看,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监控存在着只监不控,或监强控弱的现象,各种控制信息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对于污水处理厂控制,要针对不同现象,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今后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按照监测与控制适当分离、最大限度的集中监测、灵活机动的现场控制的总体思想,逐步改进,使得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乔丛等,关于国内污水处理及CASS工艺自动控制技术的初步探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7.3

第7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

0、前言

近数十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程度也更加深入。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把人类从繁杂的体力劳动和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显著地改善了人类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明显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展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应用前景。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给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展示了新的应用前景。可以相信,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控制技术将是今天和明天的应用主流。在总体技术上与其他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自动化技术领域是一个起步较晚、水平相对落后但发展较快的一个国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与发达国家竞争,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深化应用程度。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加入WTO的即将到来,中国的传统产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开始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来改造企业。采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企业将是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这种技术改造,国内企业将增强自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此污水厂处理量约为3万吨/日。为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可靠和生产的连续性,并提高自动化水平,控制系统采用了目前在国内外大型污水处理厂比较成熟的以PLC为主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架构,并根据该厂污水处理工艺及实际需求采用针对性控制策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1、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针对性策略

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建于2O世纪9O年代中后期,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联动程序缺乏,不能精确控制,运行人员工作量并未减轻。污水处理工艺复杂,通常是由多个子系统完成不同的过程,而现有的监控系统在中控室只能实现对某个工艺过程中的单个设备进行控制,不能实现多个设备联动,也不能实现自动控制。

(2)监控软件人性化程序不高,可操作性差,造成自动化系统利用率不高。

(3)网络设计落后,可靠性不高,影响正常生产。目前一般使用星型网络,一旦某个节点断开,影响到其它子系统的监控。

对污水处理厂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如下:

(1)在污水处理厂的监控系统中,充分考虑联动过程,如对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的自动控制;格栅间实现螺旋输送机先于格栅机打开,滞后于格栅机停,并可在监控软件中设定启停的间隔时间;对进水泵房的自动控制,根据液位高低,由监控系统实现自动选择泵的启动台数和开启时间,并要保证每台泵的累计运行时间差不多。

(2)在污水处理厂的监控系统中,为便于用户操作,开发了多个特定画面。

(3)在污水处理厂的监控系统中选用光纤环网,单个节点断开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增加网络的可靠性。

2、总体方案设计及特点

2.1总体方案设计

此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工程由在线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涉及的主要工程包括检测仪表、控制及自控通讯网络软硬件的提供、开发、安装、集成、调试及开车指导等。自动化系统结构及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

2.2总体方案特点

此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工程质量要求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其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保证出厂水达标。配置各种在线仪表,使数据实时传输,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利于提高水质;更加准确地记录生产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提示。

(2)精确控制,提高生产率。设备操作更加快捷,减少了操作量;量化阀门开启度,对阀门位置的控制更加准确,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氧化沟内依据设定的水气比例实现自动闭环控制,曝气机根据累计运行时间启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3)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辅助生产。通过强大的网络支持,使企业信息管理更加现代化,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生产管理方式。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实现对生产现场状态的监控,而且把现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结合起来,方便建立各类信息系统。

(4)建立专家数据库系统,实现自适应控制。通过强大的模块化程序,优化的控制方案,将每种情况下的水质参数收集到专家数据库中,形成历史的控制曲线。

(5)采用100M光纤快速以太环网。保证污水厂工业控制通讯的高可靠性,有机地将控制系统与调度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控制系统采用100M光纤以太环网,功能强大、维护简单。

(6)自主开发的生产调度系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调度和辅助决策功能。

3、主要子系统

3.1计算机监控系统

采用PC+PLC模式建立一个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整个控制系统结构采用二级网络,即管理监控工业以太网、PLC控制MB+网络,管理监控为2台监控计算机,互为冗余,现场设有2个PLC控制站。PLC完成单一设备的运行控制和相关状态的监视及数据的采集工作;控制网络将各个现场控制柜连接起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送到中央控制室;中心站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及计算功能,实现工艺过程的联动及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实现测、控、管一体化。

可编程控制器选用Schneider的ModiconTSXPremi―um,工业现场总线采用MODBUS。两个PIC控制站与电力智能仪表通信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到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

SCADA通过使用在主机和远程点问的一系列通讯链,实现污水厂整个工艺流程所必需的数据采集、顺序控制、时间控制、回路调节及上位机监视功能。此外,还能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本系统由基于GE公司的监控组态软件和Schneider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组成。

从污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分布来看,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检测点多、执行机构分散、连锁性控制要求高等特点。从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诸方面考虑,本工程组建的工厂网络系统是一个复合性、多层次的集管理、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通讯系统。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设置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整个控制系统分为二级:中央控制站和现场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站。通讯系统采用开放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网络,控制网络由二级网络3个层次组成。

3.2PLC系统

污水厂的自控系统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自动化的关键。污水处理的PLC控制器通过采集现场仪表的生产实时数据和控制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现场工艺的要求,实现污水处理的过程控制、顺序控制、连锁控制、闭环控制及设备的开停机等各种操作。现场控制站的PIC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上位机交换数据,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实现远程控制。

此污水厂工程自控系统是由PLC与工控机构成的分散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控制、数据采集功能于一体,完成整个污水厂的过程控制、工艺流程显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

3.3仪表检测系统

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相应的工艺段必须配置检测和分析仪表。现场仪器仪表作为自控系统的直接检测部分。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工艺的运行。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的仪器仪表以进口为主,从根本上保证检测部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结束语

第8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系统设计;控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 N94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监控系统由三层网络构成。第一层为信息层。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数字显示单元( 配控制计算机) 、数据服务器、视频工作站、视频服务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网络打印机、便携计算机以及相关科室计算机等设备构成。拓扑结构为100 M 以太网星型网络。第二层为控制层。由现场控制单元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采用全双工1 000 M 快速光纤以太环网。传输介质采用单模光纤。第三层为设备层。由现场子PLC、就地监控设备及各种在线智能仪表组成,采用基于IEC 61158 标准的现场总线通信方式或I /O 接点方式,与现场控制单元进行通信。

一、系统可靠性设计

控制层网络采用全双工1 000 M 快速光纤以太环网,双环网( A 网、B 网) 冗余配置,交换机支持交换式冗余环型结构HIPER - Ring 技术,实现网络冗余,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环网光纤发生故障时,网络结构可以在0.3s内切换成总线结构。正常运行时,生产运行监控系统通过A 网进行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系统通过B 网正常运行,一旦A 网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则A网所有设备可立即切入B 网,保持生产继续正常进行。

基于水厂运行的重要性,关键部位的PLC 主站采用控制器冗余配置,而在滤池部分基于滤池运行的特点,通过硬接点联锁方式保证滤池主PLC 或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各单组滤池仍能控制冲洗水泵及风机,从而完成滤池的正常反冲洗及运行。

现场控制单元与设备层采用总线与I /O 硬连接相结合的数据交换方式,具有出色的模块扩展功能,适用于解决独立的、复杂的控制任务。它们完成全厂各工艺段的生产实时检测、设备的自动调节、自动控制以及故障的实时保护控制等,为典型的分散控制系统。当网络上任何一个站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系统配置及功能

水厂监控系统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综合楼内设中控室,根据设备相对集中、工艺功能相对统一的原则。控制中心设在综合楼控制室,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各现场站负责各工作区域内在线仪表、电气参数的采集,工艺过程控制等任务的完成。控制中心主机与局域网服务器连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权限,调用和检测数据。

1.加药间与加氯间合建一体。控制室设置PLC1站。

絮聚剂选择聚合氯化铝, 选用湿式计量泵投加。设置3台隔膜式计量泵,(两用一备),投加量:Qmax=176.0 l/h工作压力:H=0.3Mpa。PLC1根据进水流量控制计量泵自动进行比例投加, 然后根据沉淀效果模拟装置反馈的信号,调整计量泵的投药量,从而实现投药的复合闭环控制。

消毒选用二氧化氯, 设置二氧化氯发生器4台,其中前加氯2台(1用1备),加氯点为进厂水,PLC1根据进厂水流量, 控制二氧化氯发生器自动进行比例投加;后加氯2台(1用1备)加氯点为清水池,PLC1根据余氯分析仪的反馈数值,修正投加二氧化氯量,实现加氯消毒的复合闭环控制。

2.在滤池控制室设置PLC2站,反应沉淀池设置PLC2的远程I/0站。反应池采用小孔眼网格反应池,共2组,每组反应池设18个竖井,设计流量Q=0.182m3/s(包括5%的自用水量)反应时间13.0min;

沉淀池采用小间距斜板沉淀池。共2组。设计流量:Q=0.182m3/秒(包括5%自用水量)颗粒沉降速度:0.4mm/s;有效系数:0.75斜板水平倾角:60° 斜板斜长:1.0m 斜板板距:P =0.025m沉淀池上升流速: 2.5mm/s。反应沉淀池共装设16台角式快开排泥阀。

滤池采用V 型滤池。设计流量Q =30000x1.05%=31500 m3/d=1312.5m3/h, 滤速采用8m/h,滤池每日工作时间(24小时)共分6格。I/O站负责反应沉淀池排泥阀的开关量数据采集。PLC2负责滤池各个阀门的启闭及状态显示,以及对远程I/O控制。

3.在反冲洗间控制室设置PLC3站

水反冲洗强度5l/s.m2, 则冲洗泵流量为5x42=210l/s,选用2台卧式双吸离心泵(1用1备)。气反冲洗强度15l/s.m2, 则冲洗泵流量为15x42=630 l/s,选用2台罗茨鼓风机(1用1备)PLC3根据滤池各阀的需要启停水泵及鼓风机。

4.在除锰加药间控制室设置PLC4站。

除锰加药间投加药剂选用高锰酸钾,采用湿式投加。设计流量Q=1312.5m3/h,药剂最大投加量1.0mg/L.

设置3台隔膜式计量泵(两用一备)。药剂投加根据进厂水流量信号自动配比投加。

5.在送水泵房控制室设置PLC5站。

送水泵房设计规模为3.0万m3/d,时变化系数取1.3,出厂水压确定为0.38MPa。设置5台卧式离心泵, ( 四用一备)其中一台变频调速运行,其余定速运行。

变配电室与送水泵房合建一体。

PLC5根据出厂水压力及流量, 启闭送水机。变频调速泵根据出厂压力调节转速,实现闭环控制。PLC5还负责采集、监控变配电室各类电气仪表参数。

6. 中控室。中控室设在综合楼4层,主要由2 套操作员站、1 套工程师站、2 套数据服务器、1 套视频监控服务器、1 套数字显示系统、1 套红外报警服务器、1 套打印服务器、3 台打印机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等组成。两套操作员站以双冗余模式运行,同时作为服务器接收、处理所有的上传数据,集中管理、控制水厂现场PLC,提供清晰、友善的人机界面,完成生产管理的日报、月报、年报,也可以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水厂的运行。主备转换时,系统无数据丢失。系统同时设置了数据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7.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对水厂内的主要生产过程和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进行实时中央监控、实时录像、事后查询的特点。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能对该区域的主要出入口、重要场所的人员及车辆进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能对主要生产过程和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进行实时观察。

整个系统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性价比较高; 操作简单,便于值班人员的掌握和日常操作。

基于IP 网络化的视频解决方案,设备包括: 前端摄像机、视频监控主机、传输网络等。厂区视频传输线路与监控系统通讯光缆合用。在水厂的砂滤池、炭滤池、进水泵房、送水泵房、加氯间、加氨间、加药间、高密度沉淀池等处均安装摄像机,对水厂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电视监控。视频监控主机安装在中控室内,可控制若干个摄像点,同时可进行画面切割处理,在一个显示器上显示多个画面,或是显示一个画面。同时,将图像送至长时间录像机进行24 h 录像。录像可回放,可重现和放大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像。从中控室可对各摄像监控点执行云台、镜头的各种动作,并可进行图像切换。视频监控系统与红外报警系统联动,发生入侵报警时可以自动切换相应的摄像机对报警点现场进行监视、录像等。

第9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中小型水厂 自动化 改造

 

automation of waterworks of small capacity

abstract:a microcomputer based cybernet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ed for medium and small waterworks and composed of host processor, plc,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responsible sensors and actuators has been operating for years with favorable reliability and integrality. this might be a low investment and quick result example for technical reform of similar waterworks.

0 引言

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中小型水厂均采用两级泵站的管理模式,即:由深井泵组成一级泵站采取地下水至水厂蓄水池进行水处理;而后,由二级加压泵站向用户管网供水。控制方式一般为人工控制的继接方式,自动化水平低,水、电资源浪费严重,设备事故隐患多、管理困难。我们为某县自来水厂开发了一套由上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相应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组成的水厂微机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已连续运转三年,性能稳定可靠,提供了一种针对中小型水厂的,以节能降耗、提高自动化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方案。

1 系统的主要功能

该水厂的基本情况为:一级泵站包括5口深井,每口深井配备22kw多级潜水泵1台,共同向一蓄水能力为2 000m3的蓄水池蓄水;加压泵组为5台45kw dl型立式泵,向管网加压供水。对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对水厂的设备运行及生产状况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1)保证用户管网供水压力恒定。操作人员设定管网压力后,系统根据设定值和压力传感器采取的管网实际压力信号,采用1台调速泵配合1~4台恒速泵的运行模式,自动调整加压泵站中恒速泵的启动台数和调速泵的转速,在较高的精度范围内保证管网的压力恒定。无论用水高、低峰均可在保证供水压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能。同时,减少了由于无谓磨损、频繁启停等原因对水泵造成的损害;以及用水低峰时,由于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跑、冒事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2)蓄水池水位自动控制。由于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较大且具有随机性,而水厂对蓄水池内水位控制的精度要求较高。故在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模糊算法在保证蓄水池水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潜水泵的启动台数,避免潜水泵的频繁启停及无效运转。

(3)自动倒泵功能。为防止某台水泵长期不运转发生锈蚀,由plc控制4台水泵定期轮换作为变量泵运转,即自动倒泵功能。

(4)防水锤电器互锁功能。由于管网压力较高,为防止水锤对水泵的冲击,在每台加压泵的出水口处安装电动蝶阀,由plc按照先开泵后开阀、先关阀后关泵的模式进行控制,有效地防止了水锤的危害。

(5)直观的图形显示及寻检功能。上位机采用14寸彩显,以动画图形及中文方式显示水池液位、管网压力、水泵及阀门运行状态、生产状况、耗电量、产水量、设备状况等信息。

(6)生产管理功能。上位机随时检测并记录水厂各台水泵的出水量及运转状态,以班次为单位生成生产报表,自动统计出水量及耗电量,并存入指定单元。

(7)报警及保护功能。当发生电气、液位、机械等故障时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上位机故障时,plc及变频器可以组成独立控制系统进行工作;若整个上、下位自动系统均发生故障,现场控制柜具有手动功能,以保证向用户供水的不间断。

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见图1)

图1 系统硬件结构

(1)上位机:水厂需24h连续运转,现场干扰源多、环境恶劣。因此,上位机选用了具有较高可靠性、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研华(advantech)ipc-610/486型工业用微机。上位机与plc之间采用rs232标准串行口进行通讯,传输速率9 600b/s,11位数据格式,数据长度7位,1位校验位,启动1位,停止2位。另选研华10位a/d采集卡,采集蓄水池水位信号和加压泵组出水流量信号,对水位信号运用模糊算法进行计算后,给出控制信息由plc控制潜水泵的启动台数。当水位过低时,认为发生故障,停止一、二次泵组的运行并声光报警。上位机为720m硬盘、8m内存,可以同时处理大量数据且历史记录较长。

(2)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选用日本立石公司的c60p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它具有40路开关量的输入、20路开关量的输出,可扩展模入、模出模块,并有rs-232标准串口。c60p为积木式结构,系统构成及扩展方便,抗干扰性能好,作为现场主控部件较理想。由它完成自动倒泵、防水锤互锁、变频器逻辑控制等逻辑控制功能。

(3)管网恒压调控系统:调速泵的调节由富士g-45变频器来完成,由压力传感器采取用户管网的压力信号(4ma~20ma)送至自制的调节板上,与给定信号比较后送至日产rkc调节器中,经pid运算后产生调节信号送至变频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水泵转速。变频器本身对应其输出频率有0~5v(dc)信号输出,将其引回调节板,由系统对输出频率进行检测,若变频器的输出大于49hz一定时间后,管网压力仍达不到要求,延时确定后,plc按照一定规则逐个以自耦减压方式启动恒速泵,直至管网压力恒定。若变频器输出频率小于23hz一定时间后,管网压力仍超过给定值,则依次关闭恒速泵,配合调整调速泵直至压力稳定。

(4)自耦减压启动柜:恒速泵及潜水泵均采用自耦减压启动方式,有效地减小了电动机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

(5)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管网压力信号的采取利用最大量程为1.0mpa的远传压力表,以方便在采样点观察压力信号;流量信号的采取利用涡街流量计;水位信号的采取利用压力式水位传感器;利用电动蝶阀作为执行机构来控制加压泵的出水口状态。

3 系统的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上位机管理程序、plc控制与监测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通讯程序。

(1)上位机的管理程序主要完成设备运行状况的图形显示监测、生产状况的数据库管理、检测数据的处理、菜单处理以及报警等功能。采用c语言结合汇编编程,充分利用c语言结构化强、简洁和运行速度快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及可移植性。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人机界面为图形形式,菜单驱动,全部中文显示与提示非常友好。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使用说明、水厂控制系统功能介绍、生产状况监测及管理、水位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等。采用查询方式完成与plc的通讯及检测数据的处理;将管网压力、流量、液位、各水泵运行状态及各处阀门开启状态等信息以图形及数据的方式显示于显示器上;如有报警信号则显示相应图形,同时进行声光报警。监测的出水量、耗电量等信号可长期保存于存储器中,随时作为资料查询。

(2)蓄水池分为沉淀池和出水池两部分,深井水首先在沉淀池沉淀泥沙、消毒处理,而后,经过滤到达清水池。因此,水位控制功能要求较高,正常状态下,1~2台潜水泵长期运转,其余根据用水量的大小自动切换。为保证水的正常供应并防止潜水泵的频繁启停,在水位控制中采用了模糊算法。将水位高度分为七级,将水位的变化率也分为七级,将潜水泵的开启台数分为5档,形成了一个二维矩阵数组,由计算机运算后确定应开启的深井泵台数。经反复试验后,确定了数组中各参数的值,经实际使用,获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3)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几乎所有的现场逻辑控制均与其有关。它的控制程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一般来说变频器严禁付边加装接触器,但是为了节省投资、实现4台恒速泵轮流作为调速泵,必须在变频器的付边装接触器(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为防止在电动机高速运转时,当变频器的原边未切断电源或刚刚切断电源,付边接触器断开,电动机定子线圈放电造成高电压,损坏变频器的输出功率模块,在plc的程序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较复杂的互锁及时间控制关系,即plc计算倒泵时间到后,首先按照阀、泵互锁关系关闭拟转入变量运行的定量泵;接着关闭原变量泵,此时变频器输出频率先降至零,而后切断变频器原边接触器,延时几秒后,切断其付边接触器。而后,将变频器输出与待转入变量运行的水泵接通,几秒后按照阀、泵开启的顺序依次接通变频器的电源,启动水泵并打开水阀;同时,原调速泵转为恒速泵使用,这样做保证4台加压泵的运转时间相近,避免某台泵长时间不运转发生锈蚀等故障。

图2 电路原理图

(4)上位机与plc之间的通讯借助标准rs-232口来完成。可以由上位机完成给定倒泵的间隔时间、设定管网的压力等工作。同时,下位系统定时将恒速泵的开启台数、调速泵的运行状态(频率、转速、消耗功率等)、管网压力等信息报上位机进行处理和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