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水厂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水厂管理制度

第1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及各县市(含夷陵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监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设计规范,并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选择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第五条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建设应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同时进行,确保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处理负荷在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不低于75%。

第六条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及竣工验收制度。

第七条本市及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授权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或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签定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对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特许经营的,可以在核定实际污水处理量及处理成本的基础上,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或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签定污水处理厂委托经营协议及服务合同。

特许、委托经营协议及服务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本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必须按规定设置排污口,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对进出水量和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与当地环境保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网。

运营单位必须按规定对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定期进行检验、校准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第九条污水处理厂必须按规定落实噪声控制、除臭、消毒等措施,配套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设施。新建(包括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按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批复意见要求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第十条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向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之日起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必须向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污水处理厂方可正式投产。

对试运行三个月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试运行的三个月内向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运行。

试运行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按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运营单位应当在正式运营前根据本办法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等规定,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当地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排污企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的,其污水排放必须符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与污水处理厂签订污水处理合同。排污单位不得擅自向污水处理厂或其污水收集管网排放污水。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取得排污许可证。

排污企业及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应缴纳超标排污费,并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

第十三条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对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并定期(按月、季、年)向当地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运营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污泥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第十四条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按月提供具有法定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报告,经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作为财政部门核拨污水处理费的依据。

第十五条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发生重大变化或超出污水处理厂设计参数,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或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重要设备或配套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其运营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当地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

第十六条污水处理厂因进行设备、设施检修、维护,需暂停运行部分污水处理设施,或导致处理能力明显下降的,运营单位必须提前15天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有关活动。

因突发事件造成关键设备停运的,运营单位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谎报、伪造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或擅自停运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终止特许经营权或委托经营权。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水电厂 机电设备 运行管理

水电厂是我国电力能源供应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清洁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加快了水电厂的规划与建设。截止2011年末我国水电厂发电总量达401300GWh,占全国发电总量25%以上,而且这一比重还随着水电装机的增加而增加,水利发电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电力能源供应的重点。作为可再生能源,水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具有无污染、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等特点,而且,水电厂的规划设计中还能够根据水利情况控制旱涝灾害、改善灌溉及航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水电厂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影响水电厂运行效率及安全的关键,水电厂运行管理中应强化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以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为基础,保障水电厂设备运行安全、提高水电厂设备运行效率。

一、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水利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水电技术及管理经验。受我国水力发电起步晚、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我国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架构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水电厂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效率。虽然,在现代水电厂建设与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相应人才、缺乏针对性管理制度,造成了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为了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效率、保障水电厂的运行安全,现代水电厂应对现有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评价结论及建议,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人才,以此为基础,促进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一)评价现有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改善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水电厂应建立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评价、通过第三方管理咨询机构对管理工作的评测,明确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完善措施,完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能力。在进行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评价时,应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并运用评价体系确定运行管理体系完善的方向与重点,促进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管理体系科学性与可执行性。

(二)完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能力

针对现代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需求,水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应完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针对水电厂设备设计、使用的实际情况,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架构的实际情况,确定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并完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岗位职责。通过科学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指导、规范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使岗位管理人员能够在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的指导下,开展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规范性、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以水电厂水资源现状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检修机制

在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机电设备运行检修工作是影响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现代水电厂应以水资源情况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检修工作,在枯水期以分部停机的方式进行机组全面检修工作,提高检修效果。根据这一需求,水电厂应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以水资源现状为基础,确定机电设备运行检修机制,以此实现科学的检修与保养,促进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过程控制,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质量

在现代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工作中,过程控制是保障检修、使用、运管质量的关键,因此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中应强化运管过程控制,通过检修人员、监控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记录的签字验收、双人复核、技术监督等工作,提高过程控制质量、提高机电设备运管能力及水平。根据运管过程控制需求,电厂还应建立交接、检修、运管记录,根据机电设备运管工作需求确定记录内容及监控要点,由监控、检修人员的实时填写、签字等工作为故障分析与运管工作评价等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促进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工作的开展。

四、结论

在我国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中,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工作是保障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水电厂应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运管体系,针对机电设备运管工作需求及工作重点,确定运管方法及相关体系内容。在此基础上优化机电设备运管结构、强化机电设备运管人才培养,促进水电厂机电设备运管能力的提升、促进水电厂发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问题;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28-02

0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水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城市水污染治理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因此要解决水污染必须认真解决好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这是全国存在的共性问题。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高效运行,对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

1 城市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1.1 现行体制缺陷

1)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无论是新增投资还是更新改造均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

2)缺乏竞争、管理僵化、冗员严重、工作效率低,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限制了人们的改革思路和对竞争机制的真正认识;

3)由于对财政资金缺乏监控,容易产生浪费现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费核拨大多都是参照往年的运行情况来确定,因此各污水厂为了保证次年的充足经费,必然产生一种“今年不多用,明年就吃亏”的心理,这是监控体制问题的症结所在。

1.2 资金实力和技术管理薄弱,将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一方面是资金实力薄弱,目前参与污水厂BOT建设的部分单位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中控室、实验室和在线监测等管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是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现行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部分民营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管理队伍也将成为我市新建污水厂正常运行的瓶颈。

1.3 管网建设配套不完善

特别是许多县城的管网建设配套很差,造成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偏低。还有个别地区配套管网虽已建成,但是管网终端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对接却迟迟不能到位,使配套管网形同虚设,污水处理厂很难发挥作用。

2 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对策

2.1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需要市场化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招标承包将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形式出现。招标承包就是在健康的市场竞争中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来实现运营成本的控制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污水处理厂摆脱旧体制束缚、迈向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折点。同时,明晰产权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转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才能使产权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分离并真正实施投资组织制度和经营组织制度,这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政府管制必须以维护有效竞争为前提。城市污水处理厂引入竞争机制后,要保持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对平衡就必须以维护其公平竞争为前提。只有明晰产权关系、确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确保企业收支平衡的定价策略和财政补贴措施,并且利用行业拍卖机制来选择生产运营者,才能促使生产运营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2.2 必须抓好运行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各县(市、区)政府是本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责任主体,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前,要对运行管理提前谋划,及时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明确日常监管机构和责任内容。要理清政府、监管部门和运营商在运营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加强对运营商的日常监管和引导,加强管网运行的维护管理。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指导和日常监督检查。省建设厅要出台运行管理政策,指导县(市)污水处理设施按规范运行。省环保厅要对县(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指标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为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力求使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行。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在线监测仪器的作用,严格控制污水处理收集量和处理后排放的水质,使污水处理厂能够收集到的污水都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各污水处理厂应与各纳污企业签订纳污协议,协议条款要清晰、责任要细化,且应按要求对各纳污企业安装取样井和可控阀门,便于对纳污企业进管水质的监管。另外,根据《城市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各乡镇应加快办理生活污水收费听证手续,早日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减轻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营。

2.3 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治污设施平稳运行

污水厂治污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操作人员需要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环境污染设施能否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应选择培养合适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梯队,为污水处理厂平稳运行提供智力支持。对上述做法有困难者,可以通过聘请常年技术顾问答疑解惑。同时,要不断的对内部职工和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2.4 要精心组织,强化技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污水处理厂设备先进,技术质量要求高,在日常的运营中,责任重大。为了保证运营质量,杜绝安全事故,我们在技术上要高要求,在质量上严把关,在组织上巧安排。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较强的质量安全意识,认真抓好质量和安全工作,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2.5 完善管网建设配套

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污水配套管网是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污水处理厂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管网规划、建设要与城市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城市道路、小区建设等统筹考虑,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一是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足用好中央财政配套管网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协调省发改委加大省级资金投入力度,将中央、省级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污水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的市、县,以提高市、县建设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二是强化督查督办,督促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专项资金下达后,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各市、县进行督查,要求各市、县政府高度重视污水配套管网建设,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各市、县要结合城市规划,统筹建设,加快完善已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特别是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力争要做到“厂网并举,管网先行”。

3 结论

总之,我们要从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着手,认真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真正把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4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水电厂;成本控制;管理

一、引言

水电厂作为企业来说,其经营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提高收入、减少成本、争取降税方面入手,而水电厂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尤其受到成本管理的影响。在目前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发展水电仍是一项重头工作。为了实现水电厂的高效运行,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成本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水电厂的经营现状,其次针对性的提出水电厂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二、水电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商品,电力这种商品是不能进行储存的,然而电力仍有着成本这一商品属性。目前我国水电行业都具有垄断性,因此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重视发电效果而忽视其成本,认为水电企业只要能保质保量的持续供电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很少有人去关心其成本控制情况。近年来许多小型水电厂不断发展,再加上原有的大中型国有发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现,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运营的薄弱环节,整体来说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能力也比较落后,大部分水电厂没有形成规范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的不当严重制约着企业利润的发展。受电网统一调度的影响,各个水电厂不能从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有时在电网调峰、调频的影响下造成严重的空耗,极大的损害了水电厂的经济利益。再就是水电厂进行成本分析时不够全面,简单的参考月度经济活动,而不是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原因,从而失去了进行成本控制的数据支持。我国提倡优先发展水电,各水电厂应抓住这一契机,科学控制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水电厂运行成本控制策略

(一)科学编制成本预算

水电厂的成本管理必须要做到的是预算统一和管理分级,而科学的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第一,编制预算期间应做好两方面的沟通:水电厂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水电厂与业务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将预算所涉及到的各个要素科学合理的确定下来。第二,提高预算编制中发电成本的准确度。不论是短期预算还是中长期预算,都要实现企业资金和现金合理利用。第三,对材料预算方式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对于材料和费用的包干预算制度,通过细化成本指标,实现成本目标的刚性管理。第四,对预算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二者之间差异的原因,并对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估,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后期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等进行及时的调控,这样就可以为激励制度等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二)改善会计核算工作

水电厂的工作一般包括负责发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供水供电等,一方面负责生产电力,一方面负责对电力进行管理。因此水电厂的成本管理,可以说是对企业内所有生产成本的管理,也可以分为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其中用于管理和服务的费用构成了间接成本,而发电、维修等专项费用则构成了直接成本。在一般的水电厂会计核算中,一级科目只涉及到了直接的生产成本以及间接生产成本两个。不过为了实现全面的生产成本核算,应该在一级科目下增加多个子科目来进行核算。新时期的水电厂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应大力发展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实现有效的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在实现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资金流失,促进水电厂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必须要明确水电厂的企业发展目标,要找准水电厂的重点发展环节以及所在的领域内的重点和关键所在,然后依据指标来及时调整相关机制。可以把这些指标进行分解然后给相关单位,并且要求各单位进一步的把指标分配给具体的负责人或者单元,同时建立起一个严格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定期的对企业内的职工进行工作的考核和奖励。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卓越的员工进行积极的宣传与褒奖,同时对工作态度十分消极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批评指正。只有在企业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把水电厂这种国有企业的整体利益与企业内的所有员工统一起来,让他们真正的树立起工作上的荣辱观念与奉献精神。引入市场机制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充分的挖掘企业内部的各种资金渠道以及潜力,可以有效的扩大企业盈利,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来减小单位成本。

(四)明确责任目标机制

水电厂的计划与合同等必须紧紧的围绕着成本的控制为中心的,一方面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每个部门本身的职能特点来明确其目标以及责任,要对审批的权限等进行划分,实行归口控制的方式;其次就是要在部门之间加强沟通,要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工作机制,这个机制必须能够有效的解决水电厂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可以充分的发挥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的作用来加强约束性,并且要用一整套科学的奖惩制度来配套进行。

水电厂在合同管理中不能仅从结果入手,而是要从立项之初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邀请专家对预算的经济性和科学性进行技术性评估,在合同进行期间应该随机的进行跟踪式的管理和控制,对于结算的审核等都要纳入这个严格的监督体系中来进行,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监督的作用。有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发挥出部门内部的审计作用,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将以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先审计和过程中的审计,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掌握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来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要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规划中的可行性的论证、以及价格评审的过程中去,争取把这样一个机制落实成水电厂长久坚持的制度。

综上所述,水电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搞好成本控制,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奠定基础。通过同行业之间的不断交流和学习,借鉴成本控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企业实际加以实践,动员企业所有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为企业成本控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水电厂的高效运营。(作者单位: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丁书声.新型水电厂经营运行成本节约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3(12)

第5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多,相关部门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给工程设计带来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我国排水领域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面已渐趋规范化,各设计阶段的深度及工程设计内容基本满足国家有关规定,设计参数的选择也基本符合国家和各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予以重视并值得探讨。

一、垃圾渗滤液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目前,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手段为卫生填埋法。国外设计垃圾卫生填埋场时,进厂垃圾预先经过分类处理,将可焚烧,宜堆肥及回收的垃圾分别收集,使进入卫生填埋场的垃圾绝大部分为无机物,因而产生的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较低。而我国由于垃圾分类迟迟未能推广,绝大多数城市采用混合垃圾卫生填埋,因而进厂垃圾有机成分较高,尤其是氨氮可高达数百甚至上千,给渗滤液处理带来极大困难,目前业内人士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寻求一种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处理工艺,但其结果均不乐观。因此,国内一些城市,特别是中小城镇,当垃圾处理规模不大,且距城市污水处理厂较近时,往往将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或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这种情况下,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时,需特别注意由于垃圾渗滤液高浓度废水的进入而给处理厂进水带来的水质变化。处理厂规模越小,其影响越大,渗滤液处理量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比值越大,对设计参数选择、设备选型及工程费、运行费等影响越大。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设计

城市污水管网担负着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是连接污水产生源和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拟研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污水管网规划年限。一般污水主干管或次干管都沿城市主干道或支干道敷设,而且由于大多为重力流,较其它市政管线埋设深,因此改建和扩建较为困难。一般应按远期污水量设计,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可按远景污水量设计。此外,根据管线重要性不同,设计年限亦有差异。一般城市主干管设计年限长,一次建成后相当长时间不再扩建,次干管、支管和接户管等设计年限可依次降低。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设市城市一般为20年,建制镇一般为15~20年。笔者认为污水管网在城市主要道路下铺设时,至少按20年考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宜采用更长年限,而不可与污水处理厂远期建设年限(一般为10年)相同,具体规划年限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及相关部门研究后确定。另外,由于污水处理厂设计年限一般采用近期5年,远期10年,而污水管网不小于20年,因此在设计城市污水管网时,必须用污水处理厂近、远期设计污水量对管网设计进行校核,特别需注意管内流速及考虑防止淤积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排水体制。一般说,凡在新建市、区或扩建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时,宜采用分流制;在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旧城区、小城镇等,宜将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统;在雨量稀少地区,如我国西北的部分地区或者边远小城镇,由于污水处理规模小,街道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也可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我国较多城镇既有历史上已形成合流制的老城区,其建筑密集,街道狭小,难以改造成分流制;又有已建成或正在扩建的分流制的新城区。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同一污水处理工程服务范围(或流域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即新建区和扩建区采用分流制,而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需注意截流倍数n0的选择。一般n0的确定需根据所在城市水文、气象条件,水体环境功能要求及旱季污水量、水质和总变化系数等因素经计算确定。笔者认为在我国n0可采用1~3,当旱季污水水质较浓或溢流口在城市上游时,n0宜采用较大值,相反则采用较小值。值得注意的是,当截流倍数较大时,旱季和雨季污水量相差较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及水质都随之发生相应波动,造成冲击负荷。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和设计参数选择时,应对该水量、水质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保证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方法

随着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考虑除臭设施已提到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制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纳入有关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主要控制项目为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气,监测采样点设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下风向有臭气方位的厂界或防护林边缘敏感点处。

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产生的特点如下:①臭气种类多,属复合型臭气;②臭气浓度低;③臭气源范围广,整个污水处理厂均为臭气发生源;④臭气呈变化态;⑤臭气发生时间是连续的(24 h不停止)。虽然污水处理厂臭气面广,臭气浓度较低,但在处理厂内不同处理区臭气浓度和臭气量不同。一般说,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较严重的地区为预处理区、一级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该区域臭气产生量相对不多,但臭气浓度较高,应作为主要除臭对象区域。

根据日本有关资料中的测定数据,污泥处理区硫化氢浓度和氨浓度分别是预处理区和一级处理区的50倍和5倍,因此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区更是重中之重,设计时应优先予以考虑。另外,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为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设计的生物脱臭系统的计算,若以污水处理厂总臭气量100%计,预处理区、一级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的臭气量比例均为12·5%,而生物处理区为62·5%;但是,臭气浓度则相反,预处理区、一级处理区、生物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的臭气强度分别为5 000,9 000,2 000和6 000。因此,建议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或因特殊原因厂址选择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时,宜设置除臭设施。同时鉴于我国经济状况,宜将除臭设施建在预处理区、一级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

常用除臭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化学药剂吸收法、土壤法及生物法。其中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高浓度臭气效率低且价格高;化学药剂吸收法臭气去除效率低且操作管理复杂;土壤法则适合低浓度臭气去除但存在占地面积大等不足。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生物除臭法,即利用微生物除臭,该法适合于各种臭气浓度的脱除,且具有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建议采用生物除臭更为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周敏:《浅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布局规划》[J]山西建筑,2011(25)

[2]张柏成/王建华:《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3)

第6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经州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深入分析我州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办法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各县(市)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汇报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从通报和汇报的情况看,我州污水处理厂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困难多、矛盾多、问题多,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污水处理厂按期建成投用、尽早发挥效益。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推进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规划安排的重要减排工程内容,是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列入全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政府下发的《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行动方案》要求将今明两年实施的污水处理厂项目统一提前到今年底前全面建成投用,并与州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除县污水处理厂不列入今年省的考核外,我州今年列入省考核范围的共涉及8家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8万吨,每个项目都事关全州总量减排工作大局,直接关系到我州“”节能减排任务和责任书能否顺利完成。

当前,我州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为我们争取和新上一批环境保护项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我州在建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按时建成投用,导致总量减排指标完不成,将直接影响我州下一步扩大内需项目的争取,同时由于腾不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州工业经济特别是煤化工、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推进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把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当作一项攻坚任务来完成,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我州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的被动局面,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将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一项硬指标、硬任务来进行安排和部署。在今年月召开的全州环保工作会议上,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及州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年污染减排责任书,将各污水处理厂建设列入污染减排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总体进展缓慢,形势非常严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各地对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得力,有的地方甚至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当成负担,采取应付态度,没有真正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对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没有高度重视、没有及时研究和解决,许多工作停留在应付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等。对于上述问题,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整改,限期解决。

为加快全省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和《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行动方案》的规定,每月由省环保厅和省减排办组织对全省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8月,省环保厅和省减排办组织五个督查组到全省各市、州、地进行督查。日至13日,省环保厅副厅长、省减排办主任姜平同志带队对我州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后认为,我州各污水处理厂建设总体进展缓慢,个别地方在前两次督查中还存在搞假开工和形象开工的情况。督查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建设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如晴隆县污水处理厂施工队伍在月13日省督查组检查当天才正式进场;望谟县污水处理厂由于招投标等方面的原因,至今尚未确定施工队伍;其余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还处在基础开挖阶段;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缺口等问题。省督查组要求州、县(市)两级政府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工程建设调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污水处理厂按期建成投用。省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高度重视,处罚措施很严厉,对工作推进不理想和不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地区,将实行行政问责和区域限批。州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会议,既是一次紧急调度会,也是一次整改落实会,目的就是要按省督查组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我州污水处理厂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从根本上解决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总体进展缓慢的问题,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前段时间,由于跟踪落实和督促检查不到位,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工作迟缓了一步,虽然各地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但总体进展达不到工作要求,导致我州这项工作十分被动。现在距离年底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将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完成。要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各县(市)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和州直主管部门“一把手”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过问,经常深入工程一线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创造条件,确保各污水处理厂按期建成投用。

三、克难攻坚,统筹调度,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

(一)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查找影响工程进度的原因,认真履行职责,明确专人负责,强化施工单位的责任,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调配施工力量,采取超常规的施工方式,落实三班作业,加大建设力度,合理倒排工期,尽最大努力把前段时间耽误的工程量抢回来。要加强统筹,在抓好土建施工的同时,污水管网、设备订货和安装、室外附属工程等要有机协调、同步进行,减少空闲等候时间,争取同时完工、同时投用。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各级建设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严防“豆腐渣”工程,要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

(二)高度重视工程监管。要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要求,及时完善项目相关手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制定完善加强项目监管的各项制度。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保障体系,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同时,要超前谋划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问题,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机制和模式,确保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尽快达标运营、尽快发挥效益。

(三)狠抓工程建设调度。要强化全州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作调度,州政府每10天调度一次,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随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每周调度一次。要根据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结合工程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推动落实,确保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快。

(四)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州直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主动地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供支持、搞好服务,帮助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建设施工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争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主动加强与州直相关部门的衔接和联系,建立健全便捷通畅的信息报送渠道和沟通联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污水处理厂如期建成。

四、严肃纪律,严格问责,确保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实行严格的督查制度。州委州政府督查室要把污水处理厂建设列入专项督查内容,加强工作督查和情况反馈。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离目标的做法,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二)实行严格的通报制度。从现在起,州政府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通报的方式,对各县(市)、顶效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交流经验,促进工作。

(三)实行严格的上报制度。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将辖区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展情况每周向州直主管部门上报一次,由州直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州政府,同时抄报省直主管部门,主动接受监督。

(四)实行严格的区域限批制度。对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任务完成差的地方,州政府将实行区域限批;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地方,州政府今后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将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

第7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市污水 处理厂 运行管理

1.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①按需生产:首先应满足城市与水环境对污水厂运行的基本要求,保证干处理量使处理后污水达标。②经济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处理好污水,使其“达标”。 ③文明生产:要求具有全新素质的操作管理人员,以先进的技术文明的方式,安全的搞好生产运行。④具有完备的设施建设资料、设备操作手册、设备维护修理手册和日常运行记录资料;具有完备的防火、防爆、防突发事件等措施及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⑤按照各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管理手册要求完成污水处理,保证全年安全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按照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完成污泥处理,有明确的污泥去向; 设施运行操作、检测和维修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运行人员和运行制度管理

2.1运行人员管理

污水处理厂操作管理人员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充分利用各种工艺的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问题,使处理系统高效低耗地完成净化处理作用,以达到理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遵守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的运行除了操作管理人员应具备业务知识和能力外,还应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共同遵守。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试合格上岗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施运行记录制度、运行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施巡视制、交接班制等。

3.污水处理经济技术指标

3.1经济指标

①电耗:包括污水厂全天消耗的电量、每处理1T污水的电耗,个处理单元的电耗。②药材消耗指标:包括各种药品、水和其他消耗裁量的总用量、单位用量指标。③处理成本指标: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污泥发生的各种费用,为污水处理成本,并计算单位污水处理成本。④维修费用指标:各种机电设备检查、养护、维修费用指标。

3.2技术指标

①出水水质达标率:出水水质达标率是全年出水水质达标天数与全年总运行天数之比。一般要求出水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②设备完好率和设备使用率: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完好率是设备实际完好台数与应当完好台数之比。设备使用率是设备使用台数与设备应当完成台数之比。管理良好的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完好率应在95%以上,设备使用率则取决于设计、建设时采购安装的容余程度和其后管理改造等因素。

3.运行管理体系

3.1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体系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从污水处理厂管理制度建设、运行管理须达到的要求和运行管理需检查的内容三个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自身运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3.11运行管理制度: 规定应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运行记录制度、运行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七项管理制度,并对各项制度提出了应包含的内容。

3.12运行管理须达到的要求: 从保证污水达标排放、明确污泥处理处置去向、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环保等几方面对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提出要求。

3.13运行管理检查: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现场检查或书面检查的主要内容。

3.2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检查

3.21 进水检查

包括水量检查、水质检查和进水口在线监测检查三部分。a) 水量检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b) 水质检查:规定了污水处理厂必须每天进行水质检查并定期将结果报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c) 进水口在线监测检查:污水处理厂宜在进水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记录、日常维护记录等进行定期检查。

3.22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单元运行状态检查

规范从一般要求、生物反应池运行参数、运行中主要控制的指标、需每日自行检测的指标四个方面做出规定;其中生物反应池运行参数一节,规范选择了目前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七种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法、厌氧/好氧法(A/O法)、厌氧/缺氧/好氧法(A/A/O法)、倒置A/A/O法、AB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3.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运行检查

污水厂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厂污泥成为城市污染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往往带有很多有毒有害成分,是污水处理过程形成的最主要的潜在二次污染源。

3.31对污泥系统监管的基本要求。环保部门的职责、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应符合的标准、应具备的污泥处理设施、对污泥贮存、外运的要求等。特别是要求污水处理厂应定期对排放污泥的成分进行检测,为污泥安全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32对污泥减量化的要求。规范规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应满足全部进行浓缩脱水处理的要求,污泥处理系统应满负荷地正常运行,外排脱水污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等。

3.33污泥系统的核查内容和办法。为指导污泥系统检查,规范按污泥产生、处理、贮存与外运流程中的三个阶段分别列出了检查内容和方法。产生阶段,可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剩余污泥的理论产生量,理论产生量与实际处理能力应相匹配;运行处理阶段,主要依靠检查脱水机、浓缩池和加药装置的运行记录,核查脱水污泥的处理量和处理效果,检查是否停机或超负荷运行;贮存与外运阶段,通过贮存时间、防护措施、外运最终场所等方面检查,掌握污泥的处置情况。

3.4设备检查

污水处理设备的完好和使用率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对设备运行的检查应是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检查的重要内容。规范从建立设备台帐、建立设备运行记录、主要设备完好率三个方面对污水处理厂设备的维护、使用做出了规定。目的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来核查污水处理厂是否满负荷正常运转。

3.5排放检查

污水处理厂排放检查包括污水厂排放口检查和臭气、噪声排放检查两个方面。 对排放口检查是和对进水的检查相对应的,两方面一起构成了进水、出水检查的系统。检查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出水是否达标,排放口检查是一个重要环节。检查的重点是污水排放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内容包括排放口环境保护设施、排放口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排放口在线监测设备三个方面。规范规定了污水处理厂对排放口日常自检的内容以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检查的内容和重点。

5.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①排入水体;②灌溉田地;③重复使用。排入水体是污水处理后最常见的出路,是通过水体的自净机理使污水得到一定的稀释与净化,但是这也是水体被普遍污染的原因。污水用于灌溉田地也叫污水的土地处理法。重复使用是最为合理的污水处理法。重复使用的方法有污水直接复用或间接复用。污染物质的分类水是污染物质的载体,污水的性质实际上是污染物质的性质

第8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 A

污水处理厂与其他生产型工厂虽有所不同,但在运行管理上大同小异,要使出水水质达标排放,首先有先进的设备、切实可行的工艺、资金的保障和科学的管理,其最终生产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并通过节能降耗等科学管理手段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故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应针对其特点总结一套有安全生产、科学生产和成本核算的科学管理体制,并严格落实执行。

一、 城市污水处理运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 管理的不规范

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在进行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污水处理过程中规范化管理。这就使得整个运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给污水处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运行模式的杂乱无章,运行成本的不定性,污水处理各个部门的不协调等等,都直接导致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低效化,都直接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极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2、 污水污泥的处理效率低下

污水处理效率永远是污水处理厂首要解决并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国土资源现状,除资金问题之外,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还有另外几点:对域内污水处理缺少必要的建前规划,这会使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偏大,处理厂设计超前,造成污水处理能力闲置的状况;一些污水处理厂由于地区财政问题,导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技术落后,比如一些污水处理厂未能运用高效的AAO 工艺,相关建设资金难以落实,影响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另外一些污水处理厂得不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样导致建设困难,通水试行难等问题。污泥处理问题是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作的重点,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力度相对不理想,没有加强污泥利用率的AAO 工艺,一些处理厂污泥处理效率低下。未处理的污泥除臭味强烈外,还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污泥对周围的环境保护会造成严重影响。

3、 处理成效流失

再生水资源是污水处理的最主要成效,但由于人们对再生水资源的认识不足、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工作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其它的各方面因素,都造成了污水处理成效的流失,让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重视,进而对整个污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措施

1、 健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达标运行,运营管理单位必须制定岗位责任制、设施设备巡视制度、运行调度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要编制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准、停电造成污水处理厂停运、暴雨造成污水处理厂淹泡、设施设备故障、人员触电、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2、 引进合适的工艺

污水处理厂应根据水质情况引进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例如倒置AAO 工艺,其是由AAO 工艺优化而来,是污水处理厂根据水质情况处理污水的主要体现之一。改良的AAO 工艺是污水处理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如今已被很多污水处理机构所采用,并针对各个厂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该工艺通过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化学原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且由于个别区域水质、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AAO 工艺可根据不同污水处理厂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改良创新,更有效的处理污水。已使用AAO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应针对本厂的具体情况,考虑到相关各方面有利以及不利因素,针对污水处理问题对已有的AAO 工艺进行相对可行的改良优化。未引进AAO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更应该尽快投入建设中,实行这一污水处理的高效可行的措施。

3、 规范运行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必须建立精简、高效、职能明确的执行体系,由运行管理人员组成的调度班子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全面管理工作,相应配备的各职能部门和运行管理人员听从调度班子的统一指挥,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根据设施设备运转周期安排维护、保养、维修计划,出现突发性事件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只有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用,才能保障污水处理厂朝着良性方向运行。为了持久地达标运行,有关主管部门要给予污水处理厂有利于运行管理的支持与政策,但对于只要支持和政策而在管理上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个别污水处理厂,有关主管部门要有严格的监管,甚至要给予批评、通报和处罚。

4、 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的完好使用是保障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施、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定执行。操作维护人员应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内容及流程,对设施、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出现问题要及时排除,对设施、设备进行周期性检修,并将其维护、保养、检修的全部内容列入设施、设备管理档案。设施、设备应达到内无尘、外无垢、铜亮、铁不锈、螺栓不松、油不漏的标准和要求。

5、 力求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污水处理厂是耗能大户,各种设备的运转离不开耗能,要通过技术更新、工艺改造、设备调整等方式,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途径,带动运行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6、 做好人员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操作维护人员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各岗位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考核,特殊工种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才能清楚本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了解设施、设备的基本概况,掌握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才能具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能力。

7、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应急预案系统

在污水处理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一般都比较严重,应急处置工作不当往往会造成事态扩大,因此应急处置必须迅速果断,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化; 其次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后果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但是很多污水处理厂缺少应急观念,没有应急措施,一旦出现事故不知所措,盲目援救,由于没有应急预案而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即是典型案例。

总之,随着政府及公众对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社会效益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污水管理单位自身经济效益的迫切要求,污水处理行业需围绕运行管理理念,进入规范化、合理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宗静婷,丁晓倩.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资源化途径探讨[J]. 生态经济. 2011(07)

[2] 余国柱,林作胜. 城市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影响[J]. 科技传播. 2010(18)

[3] 王奇志. 浅谈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J]. 科技风. 2010(01)

[4] 黄昀,王洪臣.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07(01)

第9篇:水厂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排水体制过渡期;污水收集;深圳市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污水处理厂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污水处理厂现状

深圳自1979年建市以来,在原特区内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先后建成了滨河、罗芳、盐田、南山等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系统,初步建立了分流制排水体系,为水污染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占全市80%以上的原特区外区域,由于城市化进程不同,行政管理模式不同等原因,致使其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污水管网相当部分仍为合流制排水体系。

为了有效治理深圳市水污染状况,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实现深圳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原特区外区域的水污染治理步伐,深圳市政府于近年决定采用BOT模式[1]兴建原特区外的福永污水处理厂、公明污水处理厂、燕川污水处理厂、鹅公岭污水处理厂、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平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横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龙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沙田污水处理厂和上洋污水处理厂共十座污水厂(以下简称福永等十座BOT污水处理厂)。

1.2 存在问题

福永等十座BOT污水处理厂所在区域的现状污水收集系统处于分流制与合流制排水体制并存状态,且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分流制排水体制。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污水收集系统中主干管建设完成后,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支干管却短期内难以完善;致使污水进水总管中收集到的污水量往往非常小,难以满足污水厂的正常运营。

⑵未收集到的部分污水仍然沿着合流制雨水管网、排水沟渠排入河道,致使大部分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通过分析可以预测,由排水体制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过渡至完全分流制尚需较长的时间,或许10年甚至更长。那么,如何收集过渡期的合流制污水就成为深圳市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同时,也成为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瓶颈”,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环节。

一般过渡期合流制污水收集可采取河道总口截污和河道排污口点式截污两种型式。点式截污工程实施周期长、难度大,且往往牵扯到河(渠)道两岸的征地拆迁;而总口截污工程施工周期短、污水收集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在排水体制过渡期,具有排污功能河(渠)道往往采取总口截污型式进行污水收集。

2 实例分析

2.1 基本情况

福永等十座BOT污水处理厂包括珠江口流域的福永污水处理厂(12.5万吨/日)、茅洲河流域的公明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燕川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观澜河流域的鹅公岭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埔地吓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平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5.5万吨/日)、龙岗河流域的横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0万吨/日)、龙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5万吨/日)、沙田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以及坪山河流域的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8万吨/日)。设计污水处理总规模89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全部达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为保障上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调试和运营,污水收集均采用在污水处理厂上游河道进行临时取水的工程措施。河道临时取水措施通过拦河堰(闸)壅水使河道污水汇入污水进水总管中,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2.2 工程实例分析

本文取埔地吓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鹅公岭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和上洋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三座较为典型的临时取水工程从工程布置、污水收集效果和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2.2.1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下李朗东区的埔地吓,东临白泥坑水、南靠李朗河。设计规模为5.0万m3/d。

⑴临时取水工程布置分析

本工程系简易取水方案,在临时取水口下游位置设置拦河闸坝和控制闸门等设施,新建取水口和污水管道。其工程布置见图1。

图1埔地吓污水处理厂临时取水工程布置图(据[2])

本取水口位于李朗河最下游,为避免上游出现洪涝,拦河闸坝的坝顶高程不能设置过高,取水口管道底高程与河底高程基本相平。为防止拦河闸坝阻水,设置闸门拦水,洪水期间开启闸门泄洪。

⑵污水收集效果分析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2011年9~2012年12月的各月污水处理量运行参数见表1。埔地吓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于2012年3月底竣工并开始取水。

表1埔地吓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各月运行参数表*

*: 表中数据来源于埔地吓污水处理厂水量监测数据

对比表1中两年的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污水处理量,可知从河道拦河取污水入污水处理厂后,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增加约2万m3/d。

⑶运行管理情况分析

①本工程建成后,达到了预期效果,旱季污水全部收集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运行状况良好。

②取水口淤积较快,清淤频率高,运行数月后仅剩污水基槽过流。由于取水口管底与河底基本在同一高程,雨季时控制闸门关闭不及时污水管道淤积严重。

③考虑到临时工程和经济的原因,闸门为人工控制木闸门,在洪水期间操作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④管道及接驳井清淤时,由于接驳井井筒、井盖均采用标准化井筒、井盖,仅能进行人工清淤。接驳井井深为5m,且布置于边坡上,造成清淤难度很大、进度缓慢。

2.2.2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位于龙岗区鹅公岭工业区雁田水库溢洪道下游,北侧为鹅公岭河。设计规模为5.0万m3/d。

⑴临时取水工程布置分析

本工程在取水口上游设置截污格栅堰、积沙斗,下游设置截污闸堰;在取水口位置设置截流槽、控制闸门等设施;新建取水口和污水管道。其工程布置见图2。

图2鹅公岭污水处理厂临时取水工程布置图(据[3])

本取水口位于鹅公岭河下游区间,为避免上游出现洪涝,截污闸堰的坝顶高程不能设置过高,取水口采用下沉式截流。上游设置截污格栅堰拦截漂浮物,设置积沙斗沉积泥沙;取水口位置河道截流槽导流污水入污水管网;下游设置截污闸堰拦截污水。为防止拦河堰阻水,设置活动式的闸门(格栅)拦水,洪水期间开启闸门(格栅)泄洪。

⑵污水收集效果分析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2011年9~2012年12月的各月污水处理量运行参数见表2。鹅公岭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于2012年5月中旬竣工并开始取水。

表2鹅公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各月运行参数表*

*: 表中数据来源于鹅公岭污水处理厂水量监测数据

对比表2中两年的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污水处理量,可知从河道拦河取污水入污水处理厂后,鹅公岭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增加约2万m3/d。

⑶运行管理情况分析

①本工程建成后,运行状况良好,旱季污水能全部截流。

②截污格栅堰前漂浮物不及时清捞容易堵塞。

③洪水期间,截流槽容易淤积;闸门关闭不及时污水管道容易淤积。

2.2.3 上洋污水处理厂河道临时取水工程

上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4万m3/d,于2005年建设完成,出水标准达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在满足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上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仅可处理污水水量2万m3/d。

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8万m3/d,一期工程分流的2万m3/d和新增的16万m3/d的污水。

上洋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0万m3/d。

⑴临时取水工程布置

本工程在取水口下游设置拦河闸堰;利用原有的污水溢流口作为取水口。其工程布置见图3。

图3上洋污水处理厂临时取水工程布置图(据[4])

本取水口利用原有的污水溢流口进行相应的改造,取水期间吊起溢流口拍门,洪水期间放下拍门。由于石溪河该段河势低洼,且周边为滞洪区,拦河闸堰未设置泄洪闸门,仅设置检修闸门。

⑵污水收集效果分析

上洋污水处理厂2011年9~2012年12月的各月污水处理量运行参数见表3。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河道临时取水工程于2012年5月底竣工并开始取水。

表3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量各月运行参数表*

*: 表中数据来源于上洋污水处理厂水量监测数据

对比表3中两年的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污水处理量,可知从河道拦河取污水入污水处理厂后,上洋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增加约4~7万m3/d。

⑶运行管理情况分析

①本工程建成后,运行状况很好,旱季污水能全部截流。

②运行期间管道无任何淤积。拦河闸堰前淤积每年清淤一次即可,管养简单。

3 河(渠)道取水的实施原则

根据已实施的工程实例及运行情况,归纳出河(渠)道取水的实施原则主要如下:

⑴拦河闸堰的布置与规模需经防洪影响评价论证及优化,且通过水利主管部门的审批通过后实施,以确保河道安全与截污取水的合理性。

⑵进水管道与原有污水总管或污水厂集水井接驳时,为不影响污水厂正常运营,须制定可行的接驳施工组织方案,尽量结合污水处理厂检修期间实施。若在不停水期间施工,必须与污水处理厂密切联系,尽量加大泵站抽排力度以降低水位。

⑶河道取水口的高程应适当高于河底主槽,并根据河流泥沙情况取值,建议一般高于河底0.5m以上,以防止进水管道的淤积。

⑷进水管与污水总管接驳井的埋深一般较深,其检查井的尺寸应以清淤机械和人员能便利地操作为原则。

⑸拦河闸坝的泄洪闸宜设置为自动控制闸门,以洪水期间能安全、方便地操作为原则,建议采用橡胶坝作为主要闸坝型式。

4 结语

排水体制过渡期污水收集是项艰难的任务,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后才能妥善解决。深圳多座污水处理厂河道取水工程实例表明:排水体制过渡期,污水处理厂从河(渠)道内采取总口截污取水系污水收集有效、快捷途径之一。通过河道取水的实例分析,归纳出河道取水的实施原则,供未来同类工程实施时借鉴。同时也论证了污水处理厂从河(渠)道内取水方案可在少雨地区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共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年鉴(2010)[M]. 深圳:深圳市史志办公室,2010.

[2]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埔地吓厂外配套工程―进水临时接驳工程施工图. 2011.

[3]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鹅公岭污水厂厂外配套工程―进水临时接驳工程施工图. 2011.

[4]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上洋污水厂厂外配套工程―进水临时接驳工程施工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