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针灸医学论文精选(九篇)

针灸医学论文

第1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中医学、针灸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大都附有由论文标题构成的英文目录。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和便于检索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原作者和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标题的语言特点

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例1:EffectiveAcupunctureTherapyforStroke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AJA)1993;21(3)∶205例2:UsingthePowerofBeliefinAcupunctureandHolisticMedicine:CaseStudies33.标题一般由一个名词或若干并列的名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没有谓语成分。但个别情况因表述的需要也可例外亦可使用疑问句。例3:CantheAdditionofMoxibustionDuringAcupunctureTherapyImproveRecoveryfromBell′sPalsy?AJA1998;2633

2标题的写作要求

211主题突出,简短明了标题字数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最多以不超过15个词或两行为宜。例4:ConservativeTherapywithAcupunctureforInjurytotheSciaticNerveResultingfromIntramuscularDrugInjection副标题往往用以突出论文某一方面如病例数、研究方法、重点内容或连载论文各分篇等。所以若表述需要致使标题较长可以副标题的形式处理。例5:TheDemystificationofChinesePulseDiagnosis:AnOverviewoftheValida2tions,HologramsandSystematicsforLearningthePrinciplesandTechniques

212避免冗余的谦虚套语中医论文的标题常带有表示谦虚意味的词。如“初步分析”、“初步观察”、“初探”、心得体会”“之我见”等。这类句式在国外期刊已不用甚至连Studyof、Investigation、Reportof”等开始的形式也已少见。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非实质性内容皆可省略不译而并未影响文章的主题和文献检索。

213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语,为使读者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使用缩略词有失恰当,特别是疾病名称,应避免非标准缩略词语。如此缩略词已通用且无歧义,亦可使用。例6:DeterminationofSafetyNeedlingDepthviaCT2ScanStudiesofTissueThicknes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58〕。例7:DiagnosisandTreatmentof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58〕

第2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中医针灸临床研究的期刊论文,并以循证医学模式为筛选标准,从中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论文30篇,其中18篇随机对照试验论文,12篇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其次结合我院进行的针灸临床研究案例,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总结其研究价值与结果。

1.2方法  将选取的30篇研究论文,进行仔细阅读与分析,总结其循证医学研究模式、研究中所使用的评价体系与相应标准、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结果对针灸临床应用的影响等[3]。并且根据我院进行的针灸临床研究,比对临床研究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结合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与具体模式,改进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2 结果

笔者通过翻阅分析所筛选出的针灸临床研究论文,发现多数研究论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随机方法的选用。笔者选取的研究论文中,有18篇随机对照试验论文,但其中有10篇论文在随机方法的选用上存在问题,对所使用的随机选取描述不清,有些甚至前后混淆,这则缺乏科学性,大大降低了针灸临床研究的可信度。②盲法的使用。针灸临床研究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在临床上无法做到双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时可以将其弃之不用,选取的资d的界定。对于临床研究而言,制定科学严谨的诊断、纳入、排除以及疗效评定标准是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组资料中,有7篇论文在标准的界定上存在不足,所使用的标准较为落后,而且也不是被学界所公认的金标准,因此大大降低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④试验中的不足。进行针灸研究时,没有对各组间基线情况进行有效描述,而且配置比例存在缺陷,有失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同时选用的统计学处理软件不当,无法准确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归纳,进而对研究质量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严重阻滞了中医针灸晋级主流医学的脚步,使得中医针灸的临床施用步履维艰。

3 讨论

中医针灸学是我国中医文化的精华所在,而且经过五千余年的文化传承仍然熠熠生辉,其自然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过就针灸学的局限性来看,在临床治疗中仍然是过于依赖医护人员的知识积累与个人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大了针灸临床研究的困难程度。目前,学界进行临床研究的主要原则有随机原则、对照原则以及双盲原则,而且同质性随机对照研究所取得的临床研究效果可以说是最佳的论证依据[4]。特别是在循证医学不断兴起的过程中,它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显著促进了临床研究进程的发展。基于此,如何在循证医学模式下开展中医针灸临床研究就成为中医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循证医学在中医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来看,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大体的走向是正确与有效的。尤其是基于论证证据理论而建立的Cochrane评价系统,可以说是最为严格的临床研究评价系统,这对于保证中医针灸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有很大帮助,而且我国中医学者也逐渐认识到针灸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并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总结临床研究的方法,以期提高研究价值与效率[5]。比如有些学者结合针灸临床研究比对了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与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效率,发现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临床针灸属于实践医学,所以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效果更为显著;再比如有些学者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了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安慰针的设计与使用方法,并且建议将评价标准进行更改,以此保证针灸疗法的长效发展;而且有些学者在针灸临床研究中比对了均匀设计的功效,如研究针刺手法量化、穴位选取与配伍等[6]。

第3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应用;刺灸学;中医特色技能

刺灸学基础为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对针灸推拿专业而言,该课程为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和临床针灸治疗依靠刺灸学构建联系,形成体系,促进了中医的应用。此学科包含经典刺灸法,结合了现代刺灸理论,是刺灸理论与技能的基础学习内容,可以促进临床技能的培养,其实用性显著。在刺灸教学中,理论实践结合是中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针灸实操技能。

一、刺灸学概述

(一)定义刺灸学是中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分析人体生理机制和病理机制为主要内容。该学科针对诊断疾病和防治疾病相关问题开展研究。刺灸学的理论基础为朴素唯物论,以辩证法思想作为核心指导。刺灸学是经过无数医疗实践积累而来,现已基本成熟,并成为独特的实用性、科学性理论体系。刺灸学研究强调整体性,重视机体经络脏腑的关联性,分析机体的生理机制与病理构成,中医辨证手法配合合理施治,实现诊疗目的。刺灸学不仅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理论分支,而且可作为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和生物学理论的基础[1]。

(二)特点刺法(即针法)、灸法、拔罐法等是刺灸学的核心部分。中医特色技能是刺灸学教学核心内容,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构成。刺灸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刺灸应用学习,了解刺灸理论,掌握刺灸操作方法,应用刺灸技能促进疾病防治。学生通过刺灸学学习,可将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等课程联系为整体,逐渐构建完整的中医学理论。刺灸学教学在中医学体系化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刺灸学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专业刺学、灸学学习,促进学生精准定位取穴,进而体现针灸疗效。刺法与灸法基于同种原理,目的具有一致性,但方法和手段有所区别,应用侧重也存在差异。表、热、实、闭等证候以刺法应用居多,而里、寒、虚、脱等证候以灸法应用居多。在临床应用中,刺法与灸法应经过辨证综合施用,可以相辅相成,提高临床效果。刺法与灸法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虽然刺法治疗在临床应用中适用性较广,但是对某些特殊病症应避免使用。例如,有出血表现的疾病,不适合采用针刺疗法,而应选用灸法治疗。刺法治疗和灸法治疗皆是以腧穴为干预位置,基于患者病情,施针、施灸于指定腧穴,利用人体经络的传导作用,改善脏腑功能,以此实现疾病防治。刺灸学教学中应重视经络腧穴等理论基础,精准取穴,熟练定位刺灸,促进治疗预期的实现。

二、结合中医特色技能开展刺灸学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特色技能,即中医诊疗中应用的独特手段,具有中医特色性、独创性并可发挥相应的中医治疗影响作用,其核心技能为刺法、灸法、拔罐法、中医按摩以及中医炮制和内服外治等。中医特色技能应用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简。即指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此为中医特色技能的优势之一。中医诊疗中对辨证理论和针灸应用等技术要求较高,但就整体而言,中医治疗追求治疗流程化繁为简。(2)便。与西医相比,中医诊疗所必须的设备支持相对简单,无论是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还是拔罐法或刮痧治疗等,通常都不需要复杂庞大的设备支持,毫针、敷贴、艾灸、火罐皆是较为小巧的治疗用具。(3)效。中医治疗因为是辨证施治,对经络等进行整体调节和重点干预,故而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诊疗安全性高,临床效用显著而优越。(4)廉。自古中医重视“德”与“仁”,中医发展起源也是以解除百姓病痛为目的,因而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诊疗成本较低,外治干预和内服用药以常规治疗、常见药物为基础手段,适用性强。在刺灸学教学中应用中医特色技能,可体现中医治疗优越性,强化刺灸学理论与技能训练,提升针灸学教学实践意义,增强学生中医实践技能。应用中医特色技能,符合刺灸学教学目的,适应刺灸学教学要求,对促进刺灸学应用实践意义重大[2]。

三、中医特色技能的教学应用

(一)理论结合实践刺灸学课程脉络清晰但知识点众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刺灸学理论,加强基础实操,提升实操水平。刺法、灸法是该课程的关键部分。以刺法为例,刺法应用即针灸治疗等,在教学中强调对毫针、电针和灸法的运用,配合拔罐学习;在刺灸理论教学之外,重视应用实践,使学生通过刺灸学学习熟练运用以上技能,同时了解针灸治疗前的消毒要点,治疗宜忌,明确当施治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在施治后患者出现异常表现时的应对处理方式,促进学生掌握预防治疗不良反应的基础手段,培养学生辨别、选择和采用中医手法炮制灸法材料的技能。刺灸技法强调实践性,仅依靠教材理论学习,学生难以对刺灸产生感性、直观的体验,不利于掌握刺灸要点。许多学生缺少实操勇气,为帮助学生克服刺灸实操畏惧感,在理论讲解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中医特色技能在实践中验证刺灸理论,例如,开展毫针运用实践,利用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技能运用的适应性,基于理性学习,提升感性认知,激发刺灸应用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教学用具,进行针灸疗法实践。在针灸治疗实践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提插捻转的行针方法,结合补泻适宜理论,辨证虚实。刺灸理论教学在于经验传承,但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实操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刺灸实操使学生实际施针、施灸,在实操中掌握进针、行针以及出针的方式,培养学生实操手感。在针刺时,进针应快而精准,轻巧施针,施针动作应流畅连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体验。仅进行旁观,学生对此技能要点感受不强;而结合实操,学生在应用中可体会行针要点,增强临床应用适应性,定位自身技能缺陷。

(二)定位风险要点刺灸临床应用强调手法精准、顺序科学,还应注意刺灸操作中的风险要点。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刺灸细节教学,可以降低治疗风险。在刺灸操作中,部分实操要点易被忽略但具有风险性。在技能应用时,教师应强调基础操作规范性。例如,灸法治疗中进行麦粒灸治疗时,需要以线香将艾柱点燃,香灰清除不及时易掉落导致烫伤,应及时掸掉香灰,还应在完成艾条灸治疗后立即以水熄灭燃烧的艾灸柱。拔罐法中多使用95%酒精棉球,在点燃棉球前,应先拧干处理棉球,避免棉球中酒精过多而在治疗时滴落于患者皮肤,导致烫伤;拔罐法治疗还应注意定位走罐位置以后,反复推拉罐体,观察罐体吸附力,力度减弱后,需要借助棉球燃烧强化其吸附力,但此种操作反复进行后,罐体温度会随之升高,为避免烫伤,应适时更换火罐。对于此类操作要点,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会予以强调,但学生体验较弱,易被忽视。而结合技能应用,强化主观体验,可帮助学生在刺灸应用中加强风险定位与风险规避,促进提高治疗安全。

(三)促进自主学习刺灸学要掌握的重点在于通过技能应用强化理论基础、技能熟练度,培养机体记忆。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对刺灸应用具有了基本认识。此时,教师应给予灵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灵活应用和自主学习。学生初期实操通常存在各种不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技能应用,锻炼实操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身在刺灸应用中的个性化问题,并在教师帮助下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强化普遍性问题训练,分析特殊问题应对思路,促进知识架构,提升学生刺灸应用能力。针灸等中医特色技能与刺灸学密不可分,也是刺灸学的主要应用方式。基于此类技能的自主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刺灸应用能力提升,强化临床刺灸实践水平。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刺灸基础施针、施灸起步,加强毫针运用练习,强调在自主学习中避免机械式技能应用,在刺法和灸法治疗中结合经络理论,结合辨证理论,强化穴位知识,完善理论体系,发挥刺灸的正向影响。

(四)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技能应用开展的刺灸学教学,在强调技能应用训练之外,兴趣激发也是教学的重点策略。理论教学体验感不足,学生的学习意识往往沦于被动。而结合技能应用,通过施针、施灸、拔罐等由易向难的技能应用,增加刺灸实践,可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开展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中医特色技能的应用,说明其疗效优势,例如,艾灸可防病益寿,促进机体健康,针法治疗可刺激经络通畅、扶正祛邪等,使学生对刺灸学、中医影响产生更真切和更强烈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学通过内服外治结合,减轻患者病痛,其中刺灸治疗功不可没。因而,在刺灸学教学中应用中医特色技能、促进技能研究至关重要[3]。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习针法、灸法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用于疾病防治,是刺灸学教学根本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针灸理实结合,熟练进行腧穴针灸操作,是刺灸学的教学意义。临床应用、促进疾病防治是刺灸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应用中医特色技能进行刺灸学教学,可提升刺灸学教学的实践效果,促进学生掌握技能,从而达成刺灸学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饶晓丹,于海波,吴剑煌等.虚拟针灸教学系统在《针灸学》操作教学课程的实践体会[J].中国针灸,2020,40(08):877-879.

[2]何志强,刘月振,尹海秋等.二十四节气功能性香包对中医特色技能传承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6):91.

第4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针灸 疗效评价 循证医学 目标成就评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02-01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在于临床疗效。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数百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在痛证、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等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针灸学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建立起符合自身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因此,探索新的疗效评价体系、发现新的评价方法,是使针灸学既能保持自身特色,又能加速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的关键所在,是目前针灸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临床疗效的评价包括评价什么和怎么评价两大方面的内容,也即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问题。针灸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虽已建立,但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从症状的改善、消失方面进行有效性的评价,评价方法则主要停留在个案报道及病例的临床治疗总结上。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针灸疗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已开始引入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现代方法对针灸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系统评价方法为主的、针对临床报道进行的回顾性系统评价和以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为主的、前瞻性的临床疗效评价。目前,在系统评价方面,已完成了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症、癫痫、精神分裂症、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肩痛、术后恶心、呕吐、放化疗后呕吐、经前综合征、失眠、哮喘、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小儿遗尿、下腰背痛、可卡因依赖、阿片依赖、嗜烟、网球肘、血管性痴呆、贝尔氏面瘫、腕管综合征、颈部疾患等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在针灸临床RCT方面,涉及病种主要包括贝尔麻痹、失眠、中风、偏头痛、原发性痛经、带状疱疹、小儿脑瘫等针灸治疗的常见病。在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方面,除了从症状、体征等方面进行有效性评价外,已经开始借鉴以量表工具为主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评价方法,以丰富针灸临床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内容。但是,现阶段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2 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1 把握针灸理论与治疗特点是构建针灸疗效评价体系的前提。

中医针灸理论的价值,对疾病的诊断、分类思维和模式已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同和重视。上述论述认同并强调了中医的诊断思维和方法对指导治疗和评价传统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的重要作用。针灸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灸治疗学同样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基础上。辨证施针体现了针灸对疾病病理规律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的水平,是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与针灸这些特点相对应,针灸辨证诊断应有其自身的规律,简单套用中医现行的辨证诊断方法是不合适的,更何况目前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也很不规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本着继承的原则,应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建立一套符合针灸学自身特色的临床病证辨治标准。

2.2 借鉴循证医学及量表评价等方法建立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循证医学是讲求证据的医学。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针灸临床研究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停止使用无效的治疗方案,寻找有效的针灸临床治疗穴位、方法、技术、措施等,使有限的针灸研究资源更合理、更有效地被利用。所以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其总体思路是在中医针灸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从针灸学的临床优势和特点出发,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信息技术在内的方法和技术,借鉴现代医学临床结局研究评价的方法学和成果,建立系统评价所依托的协作网络组织,开展能够充分反映针灸临床疗效优势的综合的针灸临床研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标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针灸临床评价中心和数据库的建设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及其相关证候作为样板,系统、科学地开展针灸临床评价体系的研究。

2.3 个体与群体评价相结合评价针灸临床疗效。传统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以个体评价为主,重复性差,甚至不可重复。已经逐步开展的前瞻性RCT评价和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主要都是侧重于标准化的群体评价,与针灸学个体化诊疗特点不相一致。GAS是20世纪中后期形成于服务和精神卫生领域的一种评价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服务对象(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服务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然后按照同样的目标定量评价每个人的结果。在病人个体评价指标不同的前提下,保持个体间的可比性。GAS与针灸个体评价相通之处是均注重医生经验和患者感受;不同之处是GAS在方法学上更加科学客观,令人信服。该法既融入了循证医学评价理念,又能较好地体现个体化评价的特色和优势,应用于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可能将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从而加快针灸走向国际的步伐。

总之,要建立比较完备的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需要借助很多现代科技的手段和成果。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相信,针灸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已经具备了条件。当然,这项工作前辈没有留下太多的经验,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 刘保延.关于建立针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针灸,2004,24(4):223-225

第5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教材;针灸教学;多媒体;功能设计;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75-03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以培养学生阅读古籍能力、提高针灸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目标,属于针灸学高年级层次的专业拔高课,由《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籍中有关针灸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构成[1]。由于经典原文古奥难懂,《针灸医籍选读》一直是针灸教学中的难点,但是对于经典原文的学习可以了解古代针灸的学术成就,挖掘针灸临床技术,是提升针灸专业水平的重点,所以对该学科的掌握成为针灸学习中的重中之重[2]。传统教学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方法,这种被动式的教育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经典原文枯燥乏味,学生单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并未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原文真正的含义[3]。随着社会进步,科技迅速发展,数字化教材的融入为《针灸医籍选读》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原本枯燥难懂的课程变得生动形象。

数字化教材又称之为电子教材,它有别于传统教材,主要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依托,丰富了传统纸质教材内容,增加了大量多元化素材,转化为适用于各种多媒体终端的互动性教材[4],具有个性化、情境化、模块化与动态化等特征[5]。它是一类符合教学大纲编排要求、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增添大量教学以及W习工具、从而达到老师教学目标并完成学生学习要求、具有图书风格的多样性电子教材[6]。数字教学核心为课程教学增加了书本上的难点和重点,构建了电子教学资源库,缩减了时间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的目的。

一、《针灸医籍选读》数字化教材特征

《针灸医籍选读》数字化教材,融合了文字、教学工具、PPT、音频、视频、图片及动画等元素,使表达更具有渲染力,让老师能从多方面进行施教,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进行学习,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打破了呆板而陈旧的单一授课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7]。

(一)以纸质教材为蓝本,使纸质教材数字化,丰富教材内容

数字教材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将纸质教材转变为电子教材,严格依照纸质教材章节进行转化。《针灸医籍选读》纸质教材章节选取和排序需按照教学计划来编排,从古到今、由整体再延伸、由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知识的过程,是教学工作者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教育教学的原则,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教学框架和体系。如:《针灸医籍选读》上篇医经选是为针灸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内经》、《难经》;中篇医论选《内》、《难》以后的医家对针灸理论做了进一步阐发;下篇歌赋选,对针灸理论的传播至关重要;最后附篇医案选,医案提供各医家诊疗方案,为学者提供思路[8]。所以电子教材需继承纸质教材科学的教学模式。《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在遵循科学的教学模式前提下,还丰富了纸质教材内容,如:注释内容做了进一步拓展,按语分析更为详细,降低了学生对原文理解的难度。另外,增加了大量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让老师能快速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击破难点和重点。

(二)构建多媒体数字教材资源库

多媒体数字教材就是多媒体电子教材,由PPT、音频、视频、图片及动画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多媒体资源库属于数字教材的配套资源,是以电子课本为大背景,然后在课本中设置不同的图标,点击图标即可以获取配套的多媒体资源[9]。如:第一,在《针灸医籍选读》原文中标有注解图标,点击图标,注解便会弹出;第二,由于经典原文中生僻字与通假字较多,易读错,课堂上又未能及时掌握,所以录制有原文诵读音频,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预习或复习;第三,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处配有针对性讲解PPT,点击PPT图标,就会呈现在屏幕前;最后附篇医案选中,根据医案制作成动画,动画还原医案真实场景,更能加深印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多媒体数字教材让课本上原本呆板的文字立刻就活灵活现起来。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是数字教材的一大亮点,《针灸医籍选读》大多由经典原文组成,多媒体元素的融入打破了传统教材枯燥乏味的编写模式,多元化素材的增添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

(三)打破传统教材局限,增加互动环节

21世纪就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交流和互动的距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信息互通以及资源共享[10]。数字教材以网络为媒介,有效实现了师生交互、学生交互和人机交互,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课程学习环境。《针灸医籍选读》的课程内容较多,且学习难度较大,对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大量内容很难被完全掌握和吸收,且课时有限,所以很多同学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的融入解决了这个难题,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解答问题,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师生相互交流能够提升教学与学习效率。《针灸医籍选读》题库的融入给学生提供了自测的机会,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给老师提供了检验教学情况的指标,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11]。

二、《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的功能设计

《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的构建打破了局限性的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体系,达到高效教学,快速学习的目的。数字教材由电子课本、多媒体资源库共同构成,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不断延伸和发展,增加其多样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是数字教材的重点,它打破了陈旧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音频、视频、图像、动画、PPT等内容方面设计。

(一)子课本

纸质课本具有携带不便、难以保存、成本较高的局限性[12];电子课本以网络为平台,只需账号登陆就能随时随地一键阅读;教学工具的添加可以简单存档学习进程、记录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关键词搜索能迅速翻到想要学习的章节,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成本。

(二)多媒体资源库

1.PPT制作。《针灸医籍选》每个章节都配有PPT讲解,点击PPT链接即可进入,对原文剖析深刻,还增加了一部分拓展内容,供学生学习思考和提升。每个章节中针对重点难点单独设计有PPT,老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学习。

2.音频导入。《针灸医籍选读》由大量针灸经典原文构成,对经典原文的诵读有利于增加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古文拗口难读,生词较多,且每个学生知识面以及接受能力各有差别,无疑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果每个词都需要带读,则会影响整体教学进程,原文音频的导入正好充当了跟读辅助工具这一角色,学生可以课后自主学习,通过音频的反复播放也可加深对原文的记忆,提升课堂效率。

3.视频、图像、动画融入。《针灸医籍选读》就是医古文,是医学中最乏味的课程,大部分内容必须靠死记硬背去记忆。而视频、图像、动画的设计增加了趣味性与多样性,在大量的文字中,如果出现图片和视频的调节,可以降低视觉疲劳和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医案和动画的完美结合,用故事的形式叙述医学诊治疾病的经过,使书本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让学生寓学于乐,让老师有更多的教学素材。

三、《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的发展趋势

数字教材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兴产物,它的发展之路应该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突破创新,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实现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数字产品日益普及,促进了电子阅读业的发展。电子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方式,从而把电子书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数字教材作为一类面向教育教学的特殊电子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数字教材将学习教育与电子时代接轨,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紧跟时代步伐,设计了具有多功能、多元化、多层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让老师和学生可在多种电子终端上进行学习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让学习变得轻松快捷,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妙趣横生。

总之,《针灸医籍选读》数字教材的发展无疑将引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工作方式的大变革,发展针灸学术,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断推动针灸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帅.浅谈针灸医籍选课程的教学方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5,24(13):104-105.

[2]高希言.《针灸医籍选》教材建设的探讨[J].中医学报,2009,24(5):109-110.

[3]金洵,张树剑,董勤.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89-90.

[4]毕海滨.数字教材特征分析及其功能设计[J].科技与出版,2012,14(7).13-15.

[5]胡畔.数字教材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93-106.

[6]李达.论数字教材的影响[J].博士论坛,2014,22(4):32-34.

[7]陈朝军,武世奎,王荣雁.医学专业数字教材研究介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2,37(S2).187-189.

[8]王耀帅,张建斌,张树剑.以学生为中心的针灸医籍选教学模式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4):26-28.

[9]张亚琴.医学数字教材前景[J].科技传播,2015,(2):189-190.

[10]郭炅,王晶晶.面向1∶1数字化电子化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3):90-96.

[11]孙竞争,汤丽娟,戴长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模式数字教材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4(3):42-50.

[12]黄应慧.教学设计思想与数字教材开发――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育,2015,(6):25-28.

第6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针灸 临床研究

在现代科学技术里,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针灸,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研究针灸。由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强调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针灸研究时,就很容易忽视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也就不认真考虑如何体现针灸临床特点的问题。过去几十年的针灸研究经验表明,临床研究如果不重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则其研究结果将难以再返回来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由此可见,要想提高针灸研究质量,我们不但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要重视针灸临床特点的体现,不可偏废。

一、现代针灸临床的特点

1、针灸疗法不同于药物疗法,它不能直接消除病源体,也不能补充机体必不可少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激发机体固有的防御疾病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达到医疗和保健的目的。在机体功能正常情况下,药物使用不当,会使机体功能由正常变成不正常,而针灸则不会发生这类问题。在患病的情况下,按照西方医学的观点,同样疾病可以采取事先规定的同样药物处方或同样针灸处方来治疗,而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由于病人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表现的症状和证候也就不一样,应该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差异,辩证论治。

2、指导针灸临床的重大理论是经络学说,而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则是选取腧穴。腧穴具有双向性调整特性,如百会既治偏瘫,又治四肢痉挛;神门既治失眠,又治嗜眠;天枢既治腹泻,又治便秘;关元既治尿闭,又治遗尿;神阙既治闭经,又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腧穴的这种特性,是它同药物性能的最大差别。

3、气的理论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医认为,机体对针灸的各种放应,就是基于气的运动,而气的运动又同针灸疗效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中就非常注意把握气的动态变化,并且采取候气、得气、守气、引气、行气、调气等不同的针灸操作技术,对气的运动加以调控。即使采用电针或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也要先令针下得气,然后再通电或注入药物,否则将会影响疗效。

4、针灸疗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了病人的个体差异可以影响疗效外,医生选穴是否得当,腧穴定位是否准确,采取的针灸疗法的种类是否对症,刺激参数是否合理,针灸操作技巧是否符合要求,针灸时机是否合适?都足以影响疗效。可见针灸疗法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现代物理疗法。

以上四个方面的针灸临床特点表明,针灸疗法不仅同药物疗法有明显差别,而且同现代物理疗法也很不一样。所以在现代针灸研究中,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照搬现代药物疗法和现代物理疗法的研究方法,而不顾针灸临床特点。

二、采取有效措施,在研究中体现针灸临床特点

现代针灸研究,不仅要采用对研究有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规则,如观察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的合理性,观察组与对照间的可比性,观察方法的客观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等。问题是在遵循这些规则的针灸研究中,怎样才能充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以下谈几点看法。

1、临床研究病例的随机分配,是为了保证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可比性。可是大多数研究者在对各组基础资料均衡性进行检查时,往往忽略了中医辩证资料的提取与分析。而从中医角度来看,如果缺少辩证资料,则组间的可比性就很难确定。以腧穴贴敷疗法治疗哮喘为例,如果观察组的病例多为寒证,则腧穴贴敷的疗效就高;如果观察组的病例多为热证,则腧穴贴敷的疗法就低。可见各组病例的证候如果不均衡将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2、不论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用于观察组的针灸疗法,都应当充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可是有些研究者为了控制刺激条件,往往把针灸疗法简单化,如用电针取代丰富多彩的针刺疗法,用电热或化学热取代各种各样的灸疗法,用一病一方取代辩证论治等。结果虽然满足了研究者的课题设计要求,可是却脱离了针灸临床实际,不能确切地反映针灸能够达到的疗效水平。电针、腧穴热疗与一病一方选穴法等,都是针灸临床中的一种,并不能代表整个针灸。要想通过研究确切地评价针灸对某些疾病的疗效,就应在课题设计是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文献,从中选出最佳针灸治疗方案,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由有经验的针灸医生担当辩证选穴和针灸操作者。

第7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归化法; 异化法; 翻译; 英语

Keywords: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domesticating method; foreignizing method; translating; English

要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语言国家接受中医,就必须借助翻译这座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孕育中医与西医这两朵人类智慧奇葩的文化背景、语言土壤不尽相同,这使得中医翻译工作难度非常巨大。在纵向研究及横向比较中医各个学科的翻译历史后,可发现针灸国际化推广较中医临床其他部分更为成功,其历史经验为解决现今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本文对针灸国际化推广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对中医英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这两种翻译并存的必要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针灸腧穴名称翻译国际标准化的历史回顾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处处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西医以物理学、化学、现代生物学为基础,注重物质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两种医学之间的差异,使得西方医学界很难理解经络、腧穴这些在西医解剖学上物质构成不清楚、生理学上机能不明确的中医基本概念。这直接导致了针灸在早期东西方医学交流中难以得到西方主流医学界的承认。虽然相关学者做了种种形式的大量介绍工作,如荷兰人布绍夫所著的《痛风论集》、法国人吉佛西斯所著的《灸术》,但是收效甚微。

真正点燃了针灸向西方成功传播星星之火的是人类工业化大发展。工业化大发展带给了人类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作用,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已经厌倦过度工业化的许多西方人,回归自然更符合他们的意愿[1]。西方民众逐渐从多种途径接触到了针灸——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医疗技术,一些患者在多次求助西医无效的基础上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试针灸治疗,由于针灸对很多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疗效显著,治疗结果满足了患者看病的初衷;在治疗过程中又处处贯穿着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符合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意愿。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西方医学界不再刻意强调针灸与西医之间的种种冲突,而把针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向本国医学界推广、向民众介绍。

以1971年7月《纽约时报》著名资深记者詹姆斯·雷斯顿(James Reston)来华友好访问后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北京之行”和“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炎切除术”,引起美国民众对针灸的浓厚兴趣为契机拉开了世界性“针灸热”的序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率团访华,参观了中国的“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代表团返美后纷纷宣传“针刺麻醉”的神奇[2]。 尤其是1973年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组团到中国考察针灸和针刺麻醉术,并拍摄下了针刺麻醉的全过程,其后在美国电视台播放,引起轰动,结果在美国掀起一股针灸热潮[3],再一次引起美国民众兴趣及美国医务界对中国针灸医术的学习愿望。医患双方意愿形成的合力,迅速地推动着针灸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及临床运用。顺应针灸发展的潮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与有关国家合作,成立了许多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举办国际针灸学习班,培养各国针灸人才,如1975年在北京、南京、上海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80年WHO又向各国医务界推荐,建议使用针灸治疗43种疾病[4]。

在这一系列“针灸热”的背景下,中国人、外国人翻译的针灸书籍的英译本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同翻译类型、翻译风格的针灸英译书籍向民众和医学专业人士介绍着针灸,而民众和医学专业人士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译书籍。很显然,作为医学专业人士主要需要的是准确传递针灸理论及运用的“异化法”译本,民众主要需要的是贴近自身文化的易于理解的“归化法”译本。多种译本的出现,对针灸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针灸中的一些基本名词的不同翻译,也引起了不同国家、不同对象在交流上很大程度的混乱。

针灸翻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最终推动了针灸翻译的国际化进程。1982年,WHO主持召开了多次针灸经络穴名工作会议,开始规范针灸穴名。1991年颁布了《针灸经穴名称的国标标准化方案》即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1993年WHO颁布了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Second Edition),更从三个方面规范了针灸经穴的翻译:(1) the standardized name of the classical point; (2)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point; (3) a multilingual comparative list of the names of the point [5]。

WHO关于针灸国标标准化的工作,使得针灸跨越了中医文化与西方社会的沟壑,成功地被西方医疗界认可。现在针灸被广泛地运用于各国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为数不清的患者消除或减轻了病痛。针灸传入美国开创了中医西进的先河,也成了东方文化渗透于西方的一个典范[6]。

2 “归化法”译本产生的必然性及翻译主体的确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中医作为一种外来的科学技术,正与英语国家的固有文化发生冲突与整合。现在中医大多数的治疗方法在国际交流中面临的困难和当初针灸西进时遇到的不利因素很相似,即两种医学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英语国家的大多数民众对中医的理论不理解、疗法不认同。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医西进上,在其他科技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也很常见。在科学传播和技术转移过程中,外来科学技术能否被一个国家或民族接受、消化、吸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固有文化能否与外来的科学技术以及与之俱来的文化基质相容,能否通过新旧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最终完成自己的文化变迁[7]。

针灸翻译国际标准化与针灸成功向世界推广两者间相互依托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具体的来说就是作为沟通不同医学、不同文化的桥梁的中医英译翻译需要正视目前所处的历史地位、文化环境,了解现阶段西方医学界和西方民众对中医的认识程度,提供合适的英译译本供相关人士选用。现阶段中医西进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英语国家中并没有良好的供中医这朵文化奇葩茁壮成长的土壤,所以在医疗工作者和民众中重点是进行中医理论与治疗方法的普及宣传。进行普及宣传的中医译本承载着沟通两种不同文化的重任,必须贴近英语国家的文化基质,必须是全体民众都能看懂而又不产生太大文化冲突的译本。这种译本应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尽量减小文化背景所带来的隔阂,尽量不让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摩擦干扰到读者,尽量让中医原著向读者靠近。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更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培植好中医这朵奇葩。

要想使中医英译后的作品达到这些目的,最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用“归化法”来翻译。例如:“气”译为vital energy、“藏象”译为visceral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五行”译为five elements、“黄帝内经”译为Yellow Emperor's Canon on Medicine、“益火补土法”译为 the method for warming the heart to strengthen the spleen、《素问·五藏别论》中的“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译为“The comm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five zangorgans are to produce and store energy; the comm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six fuorgans are to receive,transport and transform water and food.”而承担“归化法”翻译工作的专家可以以英语国家的专家为主,毕竟他们在文化上更贴近西方本土文化读者,知道读者的需要。

“归化法”翻译后的译本易于使中医文化被西方本土文化读者接受,获得读者的身份认同。简单、易懂的“归化法”译本,可以帮助西方读者了解中医,为孕育中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国家的固有文化相容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

3 “异化法”译本产生的必然性及翻译主体的确定

读者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接受能力随时展而发生变化,对待文化异质与异质文化的态度也不断地发生转变。随着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对于过去那些被认为不可接受或难以接受的东西,人们现在更多地表现为宽容和认可的态度,并且它们逐渐成为已有文化的一部分。如:“功夫”gong fu、“磕头”kowtow 已融入到西方文化中。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决定了翻译策略也该与时俱进。当“归化法”译本中所含的异质文化渐渐融入到西方民众的固有文化中后,中医良好的临床疗效,会使得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研究后,将会不满足于简单的、缺少源文化个性的“归化法”译本,而需要原汁原味的译本。这种译本不需要改动中医原著,而是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源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化意象部分。

要想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最贴近的翻译方法就是采用“异化法”来翻译。例如:“气”译为qi、“藏象”译为zangxiang、“五行”译为wuxing、“黄帝内经”译为Huangdi Neijing、“益火补土法” 译为supplementing fire to reinforce earth (This is a method used to warm heartyang and supplement spleenyang)、《素问·五藏别论》中的“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译为“The so called five zangorgans refer to the organs that only store essence but not excrete it; that is why they can be man (full) but not shi (solid). The six fuorgan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ing and transforming food, so they can be shi but not man.”

这种“异化法”译本较归化法译本更能体现中医英译的简洁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和回译性原则,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异化法”译本能保持中医用语简明扼要的特点,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象征,能较为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 减少翻译过程对信息的损益程度,利于提高翻译质量,限制滥译[8]。“异化法”译本的根始终是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的,虽然较“归化法”译本深奥、晦涩难懂,但承载的内容远远比“归化法”译本丰富。考虑到此时目的语读者主要是对中医很感兴趣并想继续深入研究的医疗工作者,他们需要的是没有加工、过滤、剔除过的具有特有文化意象因素的“异化法”译本[9],需要的是译本中能大量保留下来的,而在“归化法”译本为迎合民众所放弃了的能准确地传递信息的那部分中国独特文化。“异化法”文字上的阅读障碍不会过多地干扰到读者对“异化法”译本的研究,反而会从语言的角度提示读者字面下可能蕴含着的中国文化。

“异化法”译本阅读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可能会深入研究中医及应用中医进行治疗的西方学者,所以准确传递中医文献字面含义及字面后的中国文化至关重要。从此角度来说,准确理解原文才能准确翻译,中国学者和翻译人员对中医的理解肯定要比西方学者和翻译人员要深入准确[10],因此对于异化法译本应由中国学者来领导完成。

4 “归化法”与“异化法”译本共存的必要性

中医英译“归化法”译本和“异化法”译本都有其特定的阅读对象,缺一不可。当一种建立在完全不同哲学基础上的特异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时,应该先牺牲自己的某些棱角来迎合读者使其乐于阅读。这要求译者要从目的语出发,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这样才能为读者所接受。这种翻译方法译出的作品即是“归化法”译本。当中医以委曲求全的姿态进入英语国家并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医理论及疗效将会使人们明白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会有越来越多的英语言国家读者倾倒在它的魅力之中。一旦读者满足了接受相异性的必要条件并且对原文化期待的视野达到了某种程度时,从归化法到异化法的翻译策略转换过程就开始了,读者会主动去寻找、阅读“异化法”译本。但这不说明“归化法”译本可以取消了,因为需要专业化学习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广大的读者还是需要“归化法”译本。此时的“归化法”译本与“异化法”译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民众了解中医,患者信赖中医,医生熟悉中医理论并擅长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手段,医患配合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只有在所有翻译作品共同的合力下,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才能将相异性因素逐渐转化为身份认同,并最终根植到目的语国家的本土文化中,而根植到目的语国家中的身份认同又进一步促进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翻译作品的出现。“归化法”译本和“异化法”译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对读者的影响,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不断循环向上,所以中医英译的“归化法”译本和“异化法”译本都是必要的,它们是针对不同发展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层次读者的两种必不可少的译本。相信和针灸翻译一样,在多种中医“归化法”译本和“异化法”译本的共同推进下,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翻译实践能给中医英语国际标准化翻译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Li Y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port in Western countrie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1999; 19(11): 699700. Chinese.

李永明. 中医西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9(11): 699700.

2 Huang XM. Look back on the period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mport to American—To commemorate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President Nixon's visit to China. Shanghai Zhen Jiu Za Zhi. 2006; 25(5): 4950. Chinese.

黄羡明. 针灸医术向美国传播的回忆——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35周年.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25(5): 4950.

3 Zhao YZ.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America. Zhen Jiu Lin Chuang Za Zhi. 2005; 21(6): 5052. Chinese.

赵义造. 美国针灸浅探.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6): 5052.

4 Zhang WK.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dicine in the new century—Center lecture of academic meeting for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ocieties. Zhongguo Zhen Jiu. 1997; 17(12): 709711. Chinese.

张文康. 新世纪的针灸医学——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学术大会上的中心讲演. 中国针灸. 1997; 17(12): 709711.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second edition). 1993: 56. wpro.who.int/publications/pub_9290611057.htm

6 Li YM. Review the 30 years of impor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to USA. Zhongguo Zhen Jiu. 2004; 24(12): 865868.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永明. 针灸传入美国30年回顾. 中国针灸. 2004; 24(12): 865868.

7 Zhang ZM, Zhao F. Natural dialectical law.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155156. Chinese.

张宗明, 赵峰. 自然辩证法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55156.

8 Niu CY. Principle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er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004; 2(6): 474476. Chinese.

牛喘月.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6): 474476.

9 Liu L, Xu Z, Yu H. A brief analysi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title of Shanghan Zabing Lun.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006; 4(6): 661662. Chin

ese.

刘玲, 徐照, 余汇. 浅析《伤寒杂病论》书名的翻译.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6; 4(6): 661662.

第8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针灸自公元562年传入日本,把在日本的发展史分为黎明期、繁荣期、停滞期、改革期4个阶段,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并从宏观——政府层面、中观——学校教育、微观——民间交流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针灸;日本;跨文化传播;策略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自古就有着友好往来。医学是两国友好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562年南北朝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及其他医药书一百六十卷到日本,这被认为是日本针灸医学的开端。此后针灸在日本传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追溯针灸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分析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不仅可以了解中、日两国人民在针灸上的友好往来,还能促进针灸在日本的进一步发展,加快针灸的国际化传播进程,提高针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针灸在日本的发展历史

针灸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黎明期、繁荣期、停滞期、改革期4阶段。针灸在公元562年传入日本,但是日本医疗制度的建立是在此后的200~300年间才完成的,此阶段日本针灸缓慢萌芽发展,可说是针灸在日本的黎明期。此后随着日本医疗制度的建立,日本的针灸学术在针灸基本理论、针刺法、灸法和穴位等方面,都忠实地继承了中国隋唐针灸医学,针灸在日本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出现了吉田意休、匹地喜庵、御园意斋等针灸名流。明治元年(公元1868年)建立了明治政府,明治政府以近代化、西方化、富国强兵为目标,选择了废弃传统医学的政策[1],此时的针灸在日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政府推进医学的近代化,有些人士如大久保石斋开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改革针灸,谋求针灸的近代化,挽救了日趋衰落的日本针灸,从而开始了直到今天延绵百余年的西医与汉方医的争斗与协调的历史。

二、针灸在日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传播问题

1.针灸地位较低,仍然是西医的“补充”

针灸在日本被视为“类似医疗行为”,针灸师与针灸治疗院的地位与医师或正规医疗机构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也导致日本针灸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汉方针灸在日本多处于医疗保险之外,在疾病治疗中,腰腿疼痛等疼痛性疾病以及脑血管后遗症的康复,在日本针灸治疗中最为多见。对于其他诸如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特别是内脏疾病的针灸功效,日本民众的认知率尚低。除非各种各样的治疗都无满意疗效,一般日本患者很难主动寻求(主要是自费的)针灸治疗[2]。仅仅把针灸作为西医的“补充医学”,其地位与西医比起来相去甚远。这明显反应出日本对针灸在功能上的定位和期许:做好西医的补充之一,这从根本上制约了针灸的发展。

2.针灸教育未受全面认可

日本开设针灸专业的大学与研究生教育机构也已经出现。明治针灸大学、关西针灸大学和铃鹿医疗科学大学,以及部分针灸专门学校开设了介绍同日本汉方或针灸流派有所不同的中医学相关课程。但是,从10多年来的统计结果来看,一般针灸学校毕业生,尽管最终通过统考大多可以获得日本国家针灸师资格,却因在学校期间缺乏临床技能培养和实习训练,毕业后难以得到继续教育和进修提高的机会。能够凭借针灸诊疗而开业的针灸学校毕业生比率不足10%[3]。

3.受限于语言文化背景,普通民众了解针灸有困难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虽然起源于中国汉字,但从音韵、语法及语汇三者看起来,系属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统,语言文化不同造成了日本民众学习汉语的困难,而针灸语言又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增加了日本民众认识、了解、学习针灸的难度。针灸术语总体来说比较抽象而模糊,如如“经络”、“腧穴”等术语让人觉得深奥晦涩,难以理解,语言文化的不通严重阻碍了针灸医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三、促进针灸在日本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首先宏观上,政府的文化引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是推动针灸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从提升战略地位、推动针灸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侧重于权威、公益性内容传播等方面促进针灸的跨文化传播[4]。其次中观上,学校教育层面可以从内外两方面下手,内是指培养出既有较高的对外教学水平、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对针灸文化及基础知识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解,同时对日本的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医学发展有一定掌握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并且使人才的培养系统、高效、可持续,外指的是加强与日本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动日本高校设置针灸学历教育,开展和日本医学院的针灸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培养本土化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形成国际型专业队伍[5]。最后微观上,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中日民间交流也日益增多,可以提倡民间团体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提升针灸文化气质。

四、结语

针灸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情形,取决于其背后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研究针灸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要始终抓住文化二字做文章,坚持文化导向,为文化传播和文化对接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畅宏.日本针灸发展史探源[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2-5.

[2]陈泽林,郭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143.

[3]戴昭宇,仝颂.日本汉方与针灸现状概观[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069-1071.

[4]卢甜,刘国伟,刘巨海.中医跨文化传播现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1128-1129.

第9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摘要】

目的掌握古人对周围性面瘫这一病症的认识,探求古人治疗该病的常用有效方法,剖析古人治疗该病的选经用穴及刺灸法规律,为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提供古代文献学支持。 方法选取自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古医籍,运用人工与计算机结合的方法检索其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文献条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设计数据库提取程序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探讨古人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规律。 结果共检索得涉及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处方文献194条,统计出治疗该病的用穴频次、经穴关联、针灸治法为规律及古人对该病病程疗程的认识。结论古人治疗该病以取阳经穴位(尤其以阳明、少阳、督脉)为主,治疗方法针灸并用,且多用局部或穴位敷贴疗法,对病程也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 古代文献

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也是针灸临床治疗有效的病种[1,2]。了解古人对周围性面瘫这一病症的认识,寻求古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剖析古人治疗该病的选经取穴及刺法灸法规律,可以为当今针灸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在推进针灸治疗规范化的同时又不失针灸个体化、多样化的治疗特色提供有益的借鉴。故我们查阅了古籍中有关周围性面瘫这一病症的治疗条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设计数据库提取程序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并对古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1 文献检索和数据提取方法

1.1 检索书目的选取确定检索范围为自先秦两汉至清末(1911年)这一时段的代表性针灸医籍、综合医著及眼科专著。检索书目的确定,主要参考了《中国针灸文献提要》[3]《中国医籍大辞典·针灸类》[4]及《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5]三部医籍目录书,对其中介绍的著作进行比较、筛选,选取影响范围较大、传播范围较广的著作,并选择专家推荐的可靠版本。共确定检索书籍63部。

1.2

数据检索范围及筛选条件确定检索式之前,参考了《急病针灸典籍通览》[6]《中国针灸证治通鉴》[7]《中华大典·针灸分部》等针灸证治条目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病名记载,以口/歪、口僻/噼、斜、口眼/歪斜等作为检索词,采用手工与计算机结合的方法,在上述书籍中进行检索。将检索得的条目严格筛选,并滤出其中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枢性面瘫、癫痫等非指向周围性面瘫的文献条目。于44部古籍中检索得口眼斜的相关治疗条目194条,基本符合周围性面瘫的病症特点。

1.3 数据的录入及提取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设计数据库提取程序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人工分析的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古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的认识及运用规律。结果详述如下。

2 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用穴规律

2.1 治疗原则 针对“风邪入中”这一病因,《针灸资生经》[8]《针灸摘英集》[9]《卫生宝鉴》[10]《针灸大成》[11]等书认为治疗应“取尽风气”,即治疗该病以袪风为主。

2.2 所选经络《灵枢·经筋》[12]篇指出“口目僻”这一病症为阳明与太阳经筋为病。后世有些文献沿袭了《灵枢》这一说法,其余文献则极少提到治疗该病取何经脉,多直接给出穴位。这些穴位的经脉归属见“2.3”项。

2.3 所用穴位我们将所检索的44部古籍中的治疗面瘫的文献条目194条录入数据库,对所用穴位的频次进行统计,得出下结果:出现于古籍口眼斜针灸治疗条目的穴位共计68个,416穴次。

2.3.1 穴位的使用规律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穴位依次是:地仓(57次),颊车(46次),水沟(28次),合谷(26次),承浆(22次),听会(17次),翳风(12次),太渊(11次),列缺(10次),大迎、颧髎、上关(各9次),承泣(8次),巨髎、完骨(各7次),百会、冲阳、下关、二间、内庭、偏历、瞳子髎、龈交、迎香、足三里(各6次),风池、禾窌、间使、四白、通谷、行间(各4次),强间、曲池、十宣、手交脉、通天(各3次),承光、和髎、肩髃、人迎、丝竹空、太阳、外关、温溜、照海、中指节上(各2次),尺泽、大椎、耳门、发际、风府、风门、风市、后顶、环跳、绝骨、劳宫、曲差、商丘、上星、申脉、素髎、太冲、委中、阳陵泉、鱼际、攒竹、肘头(各1次)。

2.3.2 经脉的使用规律统计所用穴位的经脉归属,可见古人常用的经脉及穴位如下:

足阳明胃经穴位11个共157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地仓(57次)、颊车(46次)、大迎(9次)、承泣(8次)、巨髎(7次)、足三里、内庭、冲阳、下关(各6次)、四白(4次)、人迎(2次);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8个共55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合谷(26次)、二间、偏历、迎香(各6次)、禾窌(4次)、曲池(3次)、温溜、肩髃(各2次);

督脉穴位有9个共48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水沟(28次)、龈交、百会(各6次)、强间(3次)、大椎、风府、后顶、上星、素髎(各1次);

足少阳胆经穴位8个46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听会(17次)、上关(9次)、完骨(7次)、瞳子髎(6次)、风池(4次)、风市、商丘、绝骨(各1次);

手太阴肺经穴4个23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列缺(10次)、太渊(11次)、尺泽、鱼际(各1次);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5个 19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翳风(12次)、丝竹空、外关、和髎(各2)、耳门(1次);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7 个13穴次,按出现的频次依次为:通谷(4次)、通天(3次)、承光(2次)、曲差、申脉、风门、攒竹(各1次);

其它经脉:任脉:承浆(22次);手太阳大肠经:颧髎(9次)。肝经:行间(4次)、太冲(1次)。

2.3.3 穴位所处部位规律其中,36个穴位位于头面部,占总穴位数的52.94%,共288次,占总穴次的69.23%。但如果计算所用10穴次以上穴位(共9个),则头面部穴位(共6个)占66.67%,且所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为地仓、颊车穴,说明古人治疗该病仍以头面部局部取穴为主。四肢部取穴多取四肢远端穴位,且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2.3.4 辨证用穴规律古籍文献中对该病的辨证取穴未有记载。

3 古代文献中周围性面瘫的刺灸法应用分析

在检索得的194条文献中,标明使用针灸方法的、或通过上下行文可以确定针灸方法的有63处。其中应用灸法的有46处,针法20处,其中针灸共用的3处。

3.1 灸法

3.1.1 灸法种类古籍中实际所指为“麦粒灸(小艾炷灸)”的有9处,此外,还有特殊灸法,其中 “苇茼灸”(《针灸大成》亦称为“笔筒灸”)5处,该法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13]。其余灸法则未标明种类。

如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八中载苇茼灸灸法:“治卒中风口方:以苇茼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封之,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耳病亦灸之。”后被《外台秘要》[14]《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勉学堂医学集成》[15]等书转载引用。

古籍中治疗该病的灸法中,小艾炷灸亦多有描述。如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中风口,灸手交脉三壮。左灸右,右灸左,其炷如鼠屎形,横安之两头下火”的记载;《扁鹊心书》[16]《卫生宝鉴》中都明确提出小艾炷灸(艾炷大如麦粒)灸法。

3.1.2 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有面部的穴位,如地仓、颊车、人中、瞳子髎;头部的穴位,如百会;也有耳部的穴位,如翳风、听会;而苇茼灸的施灸部位即耳孔;另外,还有医家灸治四肢远端的穴位:如手交脉、手中指节上、间使、合谷等。

3.2 针法

3.2.1 针刺种类 《灵枢·经筋》篇中载可用燔针焠刺法治疗寒邪所致“口目噼”:“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和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之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除此之外,其它书籍中未标明针刺种类,从文字看似乎用的是毫针。

3.2.2 针刺方法其中有8处标明了补泻方法。其中,7处认为针刺应用泻法,即“左泻右,右泻左”, 只有在《针灸集成》中提出左右两侧补泻兼施的针刺方法:“左,泻左补右;右,补左泻右”。其中5处标明应用透刺法,均为地仓与颊车的透刺。如在《针灸大成》卷五杨氏治症中颊车穴下说:“此穴针入一分沿皮向下透地仓穴”,《医学纲目》[17]中也说:“颊车沿皮向下地仓,左泻右,右泻左,针透亦无害”。

3.3 外治法检索针灸医籍及综合医籍针灸卷部分,所得外治法有25处,包括膏摩法、穴位贴敷法、局部药物贴敷法,《银海精微》[18]上还提到刮痧疗法。

4 关于此病疗程与疗效的记载

虽然古籍上有“取尽风气”“以口眼正为度”(《针灸摘英集》《古今医统大全》[19]《卫生宝鉴》等书)的记载,但对于确切的疗程和痊愈时间,少见具体说明。

4.1 疗程多数医家只在医籍中写“以口眼正为度”,对具体的针灸疗程描述极少。如《针灸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中风口眼斜,……宜频针灸以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针入四分。”《针灸资生经》中说:“宜灸左,左灸右,炷如麦粒,各二七状,频灸取尽风气。”也有文献明确提出针灸治疗的刺激量,如《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苇茼灸的疗程时说:“以苇茼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封之,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

4.2 病程古籍是对该病病程少有记载,然而在《扁鹊心书》说:“当灸地仓穴二十壮,……一月全安”, 与今天针灸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大致相似。在《银海精微》中提到该病的预后说:“近患者易治,若年久难治”,也是与今天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相符的。

5 结论

通过以上对古籍中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规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古人治疗该病以袪风通络为原则,穴位应用多以手足阳明经、督脉、足少阳经穴为主,且重视头面部穴位的应用;治疗方法为针灸并用,且多用灸法,尤以小艾炷灸常用;对于辨证取穴、病程及疗程少见具体论述。

我们应用数据提取的方法统计出了古人用经取穴及治疗方法的频次,间接反映了古人对针灸疗法中有效要素的认识和应用。如此结论是因为有效的穴位和治法在针灸学术的历史传承中必定会得到较为广泛和长久的顺沿。当然,我们也应该重视古人治疗该病取经用穴、所用治法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不能单纯以使用频次定位所用穴位及治法的有效程度,从而忽略了有价值的、独特的治疗经验。

【参考文献】

[1] 梁繁荣,余曙光,李 瑛,等.针灸治疗贝尔氏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中医杂志,2004,45(8):584.

[2] 何 俐,周沐科,周 东,等.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2):106.

[3] 王德深.中国针灸文献提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 郭霭春,石琢堂.现存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刘立公,顾 杰.急病针灸典籍通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87.

[7] 邓良月,黄龙祥.中国针灸证治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150.

[8]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针灸资生经[M].华夏出版社,1996:302.

[9]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针灸摘英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71.

[10] 元·罗天益.罗天益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9.

[11]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针灸大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71.

[12] 田代华注校.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

[1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14] 唐·王 焘.王焘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59.

[15] 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1.

[16] 宋·窦 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39.

[17] 明·楼全善.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77.

[18] 明·李时珍.银海精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