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针灸推拿学范文

针灸推拿学精选(九篇)

针灸推拿学

第1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摘 要 针推辞书在整个辞书领域中属于专科性辞书,而针推辞书中又有针推的专科辞书(如针灸经络腧穴辞典、临床针灸辞典、针灸医籍辞典等)、专题辞书、专人辞书(如皇甫谧辞典,可收《甲乙经》及其所有著作词目)、专书辞书(如《甲乙经辞典》、《灵枢辞典》之类)等专性辞书和针推的综合辞书。截止目前,针推辞书的编纂在取得相当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对这些不足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主题词 针灸学 推拿学 辞书学

辞书学是工具书学下的一个子学科,但工具书学在我国尚未完全形成,而辞书学在我国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较公认者是以《辞书研究》的创刊为标志)。笔者当时正在进行《中医难字字典》、《中医药中的易错字》、《中医药通假字、区别字与古今字字典》三书的资料搜集工作,故辞书学在中国一建立,笔者就投身其中。20多年来,边学习、研究,边从事中医药、针灸推拿学辞书编纂实践,独立编纂或主编、参编大小辞书八、九种,并对部分古代、当代综合及中医药、针灸推拿专科辞书作过一些比较研究,因而有不少体会。今简撷几点以就教于辞书学界和针推学界的方家贤达。

1 针推专科辞书编纂中的问题

针推辞书在整个辞书领域中属于专科性辞书,但在针灸推拿领域中又有针推的综合与专科辞书的区分。针推辞书编纂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一点毫无疑问,并值得肯定。但由于没有正规、系统地培养辞书编纂人员,绝大多数编纂者没有充分、认真地学习、钻研辞书学理论知识,以致所编出的针推辞书尚存在一些问题。

1.1 针推辞书的编纂无整体规划 学术发展上需要填补空白的收词较全的大型针推综合辞书或临床、教学、科研亟需的针推专题辞书长期缺如,而中小型的针灸综合辞书(注意:非指小型专科、专题、专人、专书辞书)却编得较多(篇幅所限,例略,下同)。

1.2 内容收载不够全面 具体表现在:

(1)词目(或字头)失收过多,"大辞典"中查不到常用词目,"工具功能"不够甚至很差。

(2)词条中所收义项太少,相当多的词条仅有一个义项,以致有辞书学家戏称一些"大辞典"不象"辞典"而象"名词解释"。义项少作为专性辞书犹可,而作为综合性针灸辞书就有些名不符实,特别是大型辞书。

1.3 编排体例不规范 比如:

(1)解释词义的义项排列杂乱无章,看不出本义、派生(引伸)义、后起义、通假义,反映不出语言(或针推名词术语)演变的脉络和学术发展的源流,有悖于古文献类辞书编写的规范。

(2)词义缺少书证、例证。在辞书学界有句常说的行话(也是国外一位辞书权威的名言):"没有例证或书证的辞书是没有灵魂的辞书。"所谓"例证",即文献(最好是流传久、较权威的文献)中使用该词、字的例子,一般要求语义完整的全句。"书证",是指古代训诂学专著(如《说文》等传统语言学著作)中对该字、词的诠释。一般人又往往将二者统称为"书证"。编纂字典(尤其是较大型或较权威的),每个义项下都应引书证与例证,找不到书证的,起码也得有例证。而编写辞典通常只要求引例证。如果不引书证、例证,则释义语出无据,难让使用者信服,影响辞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我们的一些针灸辞书偏偏就缺例证、书证,或所引例证的出处(文献)篇名、卷次不详细,甚至有错,令使用者难以核对。

1.4 明显的错误及对字词不妥当的处理

(1)词目或字头、释义、书证或例证乃至按语中出现的错误太多。任何书都难免有错,这一点笔者充分理解,也深有体会。问题是有的辞书错得太多太离谱。有的错误是排版、校对产生的,而有的则明显属于编纂者知识局限所造成。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和重视了。

(2)对通假字、通假义的处理欠当。不少辞书将通假义误当成一般义,使用错误的训诂术语进行处理。这主要是因为分不清究竟何为通假所致。

(3)对区别字的处理更是不当。迄今为止,除了笔者20多年来陆续编写的几本中医药辞书外,针灸学辞书中确确实实只有笔者近年参与协助梁繁荣教授所编的《针灸推拿学辞海》对区别字进行了比较正确的处理。笔者的导师,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国家语委原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曾在《伤寒论校注》论证会上及多种场合呼吁中医(包括针灸推拿)辞书和医籍、针籍整理一定要分清区别字与通假字,要用不同的术语分别处理,说明正确处理区别字非常重要。笔者对此已发表了数篇论文(见《医古文知识》1996、1998、1999这三年的第四期),并将有专著问世。但愿中医界、针推界能逐渐了解有关区别字的知识,在今后的辞书编纂中能对区别字进行正确处理。

(4)对古今字的界说和处理欠当。《医古文》教材将古今字与区别字完全混为一谈(古今字与区别字不能完全混同,详许嘉璐师指导,笔者撰写的学位论文《古今字、区别字论》,载《中华文史论丛》57辑),致使中医及针灸推拿学者大多分不清两者,结果反映到针推辞书的编纂中,造成混乱。

2 对今后针推辞书编纂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2.1 培养针推辞书编纂队伍 目前中医药、针灸学界既通医(针)又通文的学者并不多,真正通辞书学的学者更少,因此,要编出适应学术发展需要的大批高质量辞书,就必须重视对编纂队伍的培养。

2.2 对针推辞书的编纂应有总体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 就"应急"而言,适当编纂一些针推综合性辞书是可以的,事实上这种辞书也已出得不少。但要编出真正"够用"的高质量综合性特大型辞书,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只有在编出足量的针推专人辞书、专书辞书、专科辞书、专目辞书、专题辞书、断代辞书的基础上,高质量的针推综合性辞书的问世才有可能。所以,当务之急是抓各种专性辞书的编纂,为特大型综合性辞书积累足够的"原料"和培养编纂人才。

第2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针灸推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13-0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实践教学既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又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体系,缺乏课程之间、课程与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训环节的相互衔接以及各阶段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方法的一体化周密设计,缺乏与职业活动的有机联系。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尽快科学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针灸推拿实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实践教学体系,就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在运行中各组成要素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近年来,我校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的自身规律及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中注重突出针灸推拿职业岗位的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从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我们在充分了解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毕业生就业渠道及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应针灸推拿岗位及岗位群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针灸推拿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保健康复机构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康复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执业助理中医师和相关劳动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构建了适应针灸推拿临床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的“课证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培养目标对学生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实践能力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从事针灸推拿医疗、保健、康复的专业技能。以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为原则,制定了针灸推拿专业技能全程实训教学目标,涵盖了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教学所需的各项实训项目及见习、实习各个实践环节。

二、构建全方位、多环节、阶梯式全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构建阶梯式全程一体化设计的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为此我们编写了《针灸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推拿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职业拓展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一体化设计的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针灸推拿专业各项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全程实训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型到大型,由基本到综合的原则设计,在不同阶段达到相应的实训要求。所涉及的主要课程有《经络与腧穴》、《针法灸法》、《推拿手法》、《小儿推拿》、《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保健按摩》等,并通过各阶段实训内容的相互融合、反复强化及步步深入,形成课程交叉、跨学期、连续性、综合性的实训体系。

2.构建全方位、多环节的立体化的实训教学。改革实训教学方式,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形成校内实训、校外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相配套,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1)校内实训与临床见习、实习相结合。见习、实习是学生领悟针灸推拿精髓,形成并确立临证治疗的策略、思路,制定具体、切实、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依托我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强大优势,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分别到医院针灸、推拿科室进行临床见习与“跟师学习”,在第五、第六学期到医院毕业实习或保健机构顶岗实习,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目前本专业技能竞赛已经制度化,开展了“针灸点穴大赛”、“推拿手法大赛”、“太极拳(功法)大赛”、“针推临床综合技能大赛”等一系列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竞赛项目,做到了针灸推拿课程全覆盖、学生全覆盖。通过各种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有力推进师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在第一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2011′针灸推拿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2个、个人全能二等奖2个、单项一等奖6个、单项二等奖6个和单项三等奖7个,充分展示了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

(3)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课外实训室向学生开放,教师负责指导,使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室器材利用达到最大化,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长期以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时数不足,学生实践技能实训时间少的难题,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4)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我校职业技能鉴定的优势,将职业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就业面向增设了保健职业课程模块并且改革了考试方法,该课程模块以考证代替传统考试,使学生双证书获取率逐年稳步提高,2011年我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100%。

(5)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利用针灸推拿专业优势,走进社区、养老院等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并与芜湖南瑞社区共同创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活动基地”。专业义诊活动已常规化,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义诊活动,并不定期前往养老中心开展送温暖活动;校实训中心每学期为芜湖市老年大学中医保健、推拿保健的学员开展1~2次服务,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为老年学员开展常用腧穴查找,保健艾灸、保健推拿、常见病治疗等服务项目。通过接触临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得到实践,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3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经络腧穴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4-02

经络腧穴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针灸推拿专业各项技能的实训及临床治疗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经络的循行和腧穴的定位,才能准确地在相应部位进行相应手段的操作。这部分内容的实训教学由于有一定的枯燥性,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兴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实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实训效果,是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我们在实际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些体会,进行阐述。

1思想上高度重视

教高2006第16号文件的,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第一线高技能人才,而医学类高专培养的学生走上岗位后服务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这就要求熟练掌握相关医疗技术,需要加强在校时的实践训练,特别是针灸临床操作更加精细,要求将毫针准确刺进穴位。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针灸技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经络腧穴又是专业教学的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经络腧穴实训课,丝毫不能懈怠,为学生打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则需要教师不断强调这部分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比如学好经络腧穴有益于后面刺法灸法、针灸治疗课程的学习,同时经络腧穴又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内容,让学生也认识到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以我校安徽中医药高专为例,针对经络腧穴课程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多媒体电子发光模型、电子针灸点穴模型等,这些现代化设备在实训课上都会充分向学生展示,演练。理论课上教师会讲到腧穴局部解剖知识,而学生由于专业局限,没有感性认识,只能死记硬背,那么在实践课上,教师通过这些教学软件和设备,向学生清楚地展示腧穴局部解剖结构、周围深层浅层的组织、神经、肌腱、韧带等,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另外有的软件将位置相近的穴位综合在一起,展示相关穴位的位置关系,比如肘关节的尺泽、曲泽、曲池位置接近,学生经常混淆,把三个放在一起展示出来,有助于比较记忆,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3合理安排教学流程

以往实训教学流程基本上是多媒体展示实体示范点穴学生自学、教师个别答疑教师抽查,教师的讲授内容主要集中在前两步,但是由于往往有部分学生理论课后不复习,实训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比较陌生,对于老师实体示范讲解的内容不能一下子接受,在自学阶段往往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再碰上害羞的学生,又不举手提问,不会找腧穴的还是不会,影响学习效果。通过改进,将流程稍作调整,在多媒体展示后增加一个十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学环节,一方面先熟悉内容,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探索:我是通过什么方法依据什么解剖标志找到这个穴位的,尝试自己解决难点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师实体示范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带着疑问,看看老师的方法和自己的是否一样,或者自己不会找的穴位,老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通过这种方式的改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4开设小班实训

由于临床医学类学生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对于实训课的教学要注重细致专一,如果还是大班的话,每次上课一百来位学生,教师实体示范时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还有部分学生挤在后面看不到,而且学生自学阶段教师要为百来位学生辅导答疑,受教学时间限制,往往难以面面俱到,而采用小班教学,每个小班三十位学生,有专门教师辅导,这样讲解更透彻,演示更清晰,辅导更细致,有助于教学质量提高。

5开展集体备课

实训课是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因此需要教师集体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一致性、协调性。通过集体备课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集体备课中,除针灸推拿专业教师外,同时邀请相关专业课程,如解剖学、神经病学、生理学、病理学及专业临床课程的教师一起参加,在解决专业课程的教学链接、跨学科的教学难点问题等,在交流学习中得以解决,同时增进了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互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开放专业实训室

由于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充分创造实践条件,开放实训室是其中重要一环。我校针灸推拿实训中心五六年来在课外活动时间一直向学生开放,在开放时间内有专门教师管理,提供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电脑、模型等,并辅导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只要学生没课,就鼓励他们过来学习实践,实训课上没弄清楚的解剖标志,不会找的穴位可以再请教老师,巩固知识,打好基础。

7开展技能竞赛

开展技能竞赛并且给予优秀者一定的表彰是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好方法。通过这个方法给学生压力和动力,督促他们巩固知识,激发荣誉感,自信心,积极性。以我校为例,我校已成功举办了九届点穴大赛和第一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我校学生通过勤学苦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8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由于经络腧穴课程的内容相对固定,不少教师的备课笔记十几年不变,而这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显然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需要教师不断的进修学习,自我完善。可以多去去外校考察交流,看看兄弟院校采用哪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他们的实训课是如何教学,开拓视野,取长补短。前面所述集体备课,多学科教师在一起交流也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方法。

9加强实训室建设

这里说的建设主要是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方面。由于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是由老中专职高升格而来,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损坏率高,随着学校的发展,招生人数增加,对于实训教学的投入越来越大,以往落伍损坏的东西可以适当报废,引进新的仪器设备。例如我校即将引进多媒人体针灸穴位交互数字平台、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等大型仪器,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大量添置小型的针灸穴位模型,针推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开学初向学生收取押金,每人发放一个,期末归还退押金,这样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只要是经络腧穴课,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把模型带着,在老师讲解时可以随时对照模型,有直观认识;而对于非针推专业的学生要做到实训课上每两人一组,使用一个模型,互相点穴[2],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率,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对优秀针灸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们要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培养出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针灸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针灸推拿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5-02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它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先学理论知识,后集中时间安排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环节脱开,这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较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高职高专中医类院校主要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因此,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需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面向临床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针灸推拿技术》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是面向针灸推拿医师、针灸推拿师、保健按摩师、足疗师、反射疗法师等职业资格岗位技能培训及考证的重要综合性专业技术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针灸、推拿技能,具备保健以及准确地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能力。学好《针灸推拿技术》课对培养高技能针灸推拿人才,起着支撑和决定作用。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紧紧围绕农村和社区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狠抓三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训,注重能力培养。针灸推拿技术在这一点上真正发挥了它的简、便、验、廉的学科优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的毫针刺法、三棱针刺法、拔罐法、皮肤针、电针、头针、耳针以及成人、小儿推拿手法,能够熟练地运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邀请医院、保健康复类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整体设计和建设,对教学方案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整合和完善了教学内容,修订了考核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重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设计紧密结合针灸推拿行业发展对人才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要求的实际。教学内容的设计紧跟针灸推拿行业发展的趋势,教学内容上加强实训教学环节,优化项目设计,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理论基础培养、职业能力培训一体化进行,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医院、保健康复类企业专家合作,以培养兴趣,授学结合,学用并重为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为本,学以致用为教学原则,选取的教学内容理论上以基本理论为主,以培养临床和保健的基本能力为主要目的,体现了高职高专层次“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表现为“4+1”的内容结构。“4”即四大教学模块,具体内容为:划经点穴技能、针刺技能、推拿技能、针推治疗技能。“1”即针灸推拿基础知识。对于针灸推拿基础知识的安排,我们是安排在四大教学模块的教学训练中完成的,对于在能力训练项目中未涉及到而学生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则安排在每一个能力训练项目训练前的教学中完成。在四大教学模块之下,设计了针灸推拿岗位的32个教学训练项目,与基础知识构成了全部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三化、四结合”教学模式。模块化——课程分为划经点穴、针灸技能、推拿技能、针推治疗技能4大模块。4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循序渐进。体系化——总体设计,分项实施,分步执行,分块运作。动态化——及时结合社会和市场的变化,适当增加需要的技能,如刮痧技能、足疗技能等。“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理论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演示与学生模拟相结合:采取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学生相互模拟练习,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录像观摩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充分应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开展课堂模拟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使用了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病案,从实际问题入手,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中,我们制作了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问题实时解答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利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细化成技能目标,根据技能目标确定实训项目,然后围绕这个实训项目进行分析,确定完成这一项目所需理论知识,将实践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相整合,针灸技术、推拿技术的理论教学内容在实训室通过讲解、示教、练习一体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过程的效率。传统的教学是先理论后实践,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对以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记忆减少,使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设计的实训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实际验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5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推拿针灸疗法是我国中医中两种源远流长的外治疗法,心理治疗则是现代医学中的―个年轻分支。因此,从表面现象看推拿针灸和心理治疗相差甚远。

但是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笔者查阅了近年采的文献资料,从中不难发现已经有一些推拿和针灸医生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日常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如周氏和胡氏均曾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陈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治疗神经衰弱中;冯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治疗肠激惹综合征中;而范氏和薛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针推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中;还有陈氏曾将心理治疗运用于针刺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

总结以上文献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推拿针灸结合心理治疗在那些身心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疗效颇为显著。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日益增长,身心相关疾病的发生亦日益增多,笔者认为作为推拿针灸医生的我们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同时也可以和医学心理医生合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日常医疗工作取得更好的疗效。

那么,我们又能如何做到推拿针灸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已经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七情)对于疾病的影响,并相应地采取“告之、导之、开之”的传统治疗方法。临床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通过咨询来指导和培训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富有创造力,而其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医生通过询问倾听、分析指导和支持鼓励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通常推拿针灸科的病人相对而言就诊周期比较长,故而接诊医生对患者情况,也比较熟悉,这就为推拿针灸医生在推拿针灸治疗中有意识地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推拿针灸医生在本专业的知识之外,适当地学习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是极为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询问指导和鼓励,这样也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6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针灸推拿;课程安排;人才培养

针灸推拿专业作为能够培养高级中医学人才的热门专业,要求学生兼备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针灸推拿专业操作技能。因其专业性强,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应届高考生。而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则直接决定了未来培养的人才质量。本文就某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1.理论课程设置

理论课程的安排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

①公共基础课,又称通识课。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外语,体育等全国高等教育通用课程。

②医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又分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外、妇、儿等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在内的中医基础课,和以解剖学,诊断学,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为代表的西医基本知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旨在令学生们培养医学思维,掌握系统规范的医学知识,为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③专业课。专业课即为本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为: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推拿练功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本科生理论上应该具备独立诊断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的能力,是针灸推拿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阶段。

1.1理论课程设置的优势

①循序渐进。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的不同教学阶段,合理地安排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令学生们逐步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知识。大一以通识课为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锻炼,目的是令学生们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转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在通识课的基础上开始加入医学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等,使同学开始接触医学,了解基本知识。大二则逐步减少通识课所占比重,加入更多的医学基础课。此时学生们开始接触中药学,方剂学等,开始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常识,初步培养了中医学理论思想。大三已经基本完成了本科阶段通识课的课程安排,开始加入了基础性的专业课,如推拿手法学,推拿练功学等,主要以推拿手法的训练和学习为主。此时针灸推拿的专业特点开始显露,学习重心由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向针灸推拿操作技能转移。大四则完全以专业课为中心,进行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并辅以针灸医籍选读,从经典入手,参考课本内容,系统地进行针刺,艾灸,拔罐,耳针等针灸特色疗法的技能学习。大五时期理论学习完全结束,主要是进行为期一年的医院实习安排,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②中西医结合。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安排都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同时进行,学生们在逐步深刻地认识中医学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西医学基础知识。中西医结合地学习不但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还能应用西医学理论解决某些中医问题,更便于理解和加深记忆。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西医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一些先进的辅助检查方法,如MRI,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1.2理论课程设置的缺点

①学生主动性差,思路局限。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局限于课本内容,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存在以考试为目的的现象。期末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临时抱佛脚,考前疯狂背诵课本和重点,凭借短期记忆往往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这样记忆的知识太不扎实,没有理解掌握,只是死记硬背,不但遗忘速度快,还无法联系前后所学,将相关知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感悟活学活用。而关于中医经典背诵的相关课程太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以本专业来说,仅仅开设了内经选读和伤寒论,还仅仅是作为选修课供随意选择,虽然经典的背诵看似与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没有必然联系,但内经思想却始终贯穿其中,对于中医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学生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够做到主动积极地阅读经典,所以现阶段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差,中医思维局限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②与临床应用脱节。目前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是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这种形式对于某些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等学科来说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对于以中医内外妇儿,针灸治疗学等为代表的中医临床课程来说,仅仅实现课堂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只记住了课本知识,等到真正需要应用到临床的时候才会发现治疗疾病远远没有课本叙述的这么简单。所以我认为应该在平时基础授课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学生们接触临床的机会,可以边学习边见习,这样才有利于将课本知识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真正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2.实验课程设置

2.1优势

①实验课时充足。现阶段的生理学,实验针灸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学科都安排了较为丰富的实验课程,与课堂授课相比,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手法技能的训练完善。更加自由,开放,有利于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②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安排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实验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生理学实验就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动物实验,通过对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印证某些课本上面提到的机能特点,自己动手所得到的结果,更加便于理解,有利于加深记忆。而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则主要是侧重于进行手法和操作技能的练习,通过同学两两一组互相进行操作练习,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不但能够发现自己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还能够从同学的身上学到他们手法的优点和长处。

2.2不足

实验课程安排的不足就在于实验器材数量较少,需要同学们轮流使用,不利于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宝贵时间。或许是由于场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课时总会出现器材稀缺,需要学生轮流使用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对学生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分批次地安排实验课,加快上课效率,尽量避免出现时间的浪费。

3.总结

合理的课程安排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文主要从优势和缺陷的方面,辨证地分析了现阶段针灸推拿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临床应用方面合理的安排课程,使更多的针推学子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不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还有利于推动针灸推拿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现代继承和逐渐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主题词]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椎间盘/超声检查

Dynamic Observation on 240 Cases of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Treated with AcupMoxibustion and Massage by BUltrasonography

Chen Xiaokai,Wu Hong,Zhou Keli,et al(Huizhou Municipal City Proper Hospital of TCM,Guangdong 516002)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massage on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Methods B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for dynamic observation on relation of changes of the bore of vertebral canal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pati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massage.Results All of the three therapeies,acupmoxibustion,massage and acup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can make the bore of vertebral canal widening and change the location between the protrudent intervertebral disk and stimulated nerve roots.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cupmoxibustion with massage can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horten therapeutic course and reduce sequela.

[Key words]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acup ther;Tuina;Intervertebral Disk/ultrasonogr

在B超下动态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管内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变化。并设单纯针灸与单纯推拿2个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照初诊次序将患者240例随机分为(1)针灸治疗组,(2)推拿治疗组,(3)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组,每组80例。240例中,男102例,女138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84岁;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20年。3组在年龄、病程、病情分布上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全部病者均在近期内经CT、B超检查,其中单节段突出140例,双节段以上突出100例。L3/L4突出58例,L4/L5突出205例,L5/S1突出77例。

1.2 诊断依据[1]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椎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且能坚持治疗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2]

(1)排除脊柱炎症性病变,如结核、类风湿、增生性病变。(2)排除脊椎各部位骨折。(3)黄韧带肥厚。(4)干性坐骨神经痛。(5)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臀上皮神经损伤。(7)椎管狭窄症,主要指先天发育性或后天继发性椎管狭小。(8)骶髂关节半脱位。(9)纤维变性椎间盘的急性紊乱。(10)尚需与脊髓马尾肿瘤,椎管内静脉丛充血,脊神经根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椎弓裂及脊椎滑脱症等鉴别。(11)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治疗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1)?针灸组:肾俞、大肠俞均取双侧并根据临床症状疼痛部位选取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常规消毒后,以28号不锈钢毫针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Ⅰ型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寒湿型、阳虚型加温针灸。留针30分钟。30日为一疗程,前10日每天针1次,后20日隔日针1次。

(2)?推拿组:采用三掌推按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双手抓治疗床的一端,两助手分别握住患者的两踝关节,医者先站在患者患侧,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及两助手同时用力牵引腰部,先用力轻轻拉,待患者适应后再加大至所需力度。与此同时医者用掌根推按患者腰部正中,先从上向下,后从下向上,各推三掌。推完后,两助手缓缓放下患者双下肢,医者放松患者腰部肌肉约3~5分钟。如此方法在患侧推按2次,在健侧推按1次,双侧痛者各推按2次。疗程与治疗时间与针灸治疗相同。

(3)?针灸推拿组:采用上述方法,先针灸后推拿,疗程与治疗时间与上同。

2.2 观察项目

240例患者在疗程的前、中、后期分别作B超检查,测得腰椎各段椎管内径的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距离。疗程结束后观察各段椎管内径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统计方法

t检验和χ2检验。

3.3 结果分析

经针灸、推拿、针灸加推拿3种方法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疗程完成后,3组患者椎管内径改变情况见表1~6,临床疗效比较见表7。从表1和表2见治疗后前后径及上下径L3/L4、L4/L5、L5/S1段3组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4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又名椎间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多发生在L4~L5之间,其次为L5~S1之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易于复发,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痛苦。笔者主要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针灸以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和温针。推拿方法则属于临床总结自创,患者主动参予牵引,随时控制牵引力大小,医生同时用适度的力量沿椎体自上向下,再自下向上作按推,将各椎的肌肉、韧带、关节理顺,而非用暴力向下重按或斜扳。患者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治疗,疗效可靠。有报道采用B超动态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中医推拿治疗的改变[3~5]。笔者采用B超动态观察针灸、推拿及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情况。治疗前后各组病例均作B超检查,测量出椎管内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结果表明,3组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而针灸推拿组要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笔者认为针灸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确切客观的。

5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2 徐玉渊.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背腰腿痛.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56

3 李志刚.B超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中医正骨,1994;(2):25

4 杨瑾.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在B超中的超声显像表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3):33

第8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颈椎病;护理方式;治疗优良率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失稳、筋骨缓弱,加上慢性累积性劳损,使其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并累及周围软组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临床上以疼痛、麻木和僵硬为主,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配合,才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1]。为了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特色与优势,并规范其护理操作行为,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已经制定了现代化的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操作规程。颈椎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由于外邪阻痹、气血不畅而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导致背部具有延伸疼痛感[2]。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技术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4月—2019年1月对定西市中医院数据库进行记录分析,确认资料登记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按照公式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为34~57岁,平均年龄(48.3±4.9)岁,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6~59岁,平均年龄(49.1±5.3)岁,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本次研究中的分组以及其他资料分析操作由定西市中医院统计人员负责,患者(或家属)对本次实验要求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将常规护理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配合医务人员详细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针灸护理: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护理时,护理人员选择患者的颈夹脊穴、大椎穴作为主穴,采用局部压痛点的方式进行针灸,针灸时选择平补平泻手法,这种方式会显著提高针灸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期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转变体位,颈椎病患者针灸时应以俯卧体位为主。针灸时,护理人员需对颈椎病患者做好相应的皮肤消毒工作,这种消毒方式能够降低病原菌感染的风险。(2)推拿护理:颈椎病患者在完成针灸护理10min后,护理人员指导颈椎病患者保持坐位,随后按摩。护理人员站在颈椎病患者的侧后方,对患者的椎旁线、项后线、颈旁线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控制在3min以上,使患者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在进行按摩操作时,不可对颈椎病患者的针灸部位按摩。(3)康复训练:对颈椎病患者治疗时,不仅要选择针灸和推拿方案进行治疗,还要在对患者的护理期间指导颈椎病患者接受早期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指导颈椎病患者做好自身的颈部肌肉训练,包括抗重心锻炼和前屈后伸等运动。根据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适当增减训练强度。训练时不可用力过猛,通过这种方式可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3-5]。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评价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优良率=优+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for、windows进行资料统计,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公式以及函数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第9篇:针灸推拿学范文

[关键词] 面瘫;推拿;按摩;针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31-02

面瘫症在现代医学中也被称作面神经麻痹或者面部神经炎,即人们俗称的“口僻”症[1],主要分为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两种,前者是由茎乳突孔内的相关组织出现炎性水肿症状,使面部神经受到明显的压迫进而造成,后者则是由肿瘤、脑血管类疾病、脑部炎症疾病等各类问题诱发[2]。中医医师依据面瘫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将这一疾病分为气虚血瘀型、风痰阻络型、风热袭络型、风寒袭络型等几类,认为风寒、风热等邪气侵袭人体面部的静脉组织,或者面部的络脉处于空虚状态,使得面部出现筋肉纵缓不收、气血阻滞雍堵等问题,最终发病[3]。面瘫的发生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的限制[4],一旦发作,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以及其他面部活动,还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颜面受损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临床医师为找到治疗面瘫症状的及时有效且无后遗症的疗法,近年来开展了诸多的临床治疗研究,从各类治疗经验中得出了中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两类较为有效的疗法[5]。该院基于这一研究结论,从推拿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的配合施治入手,于2011年11月―2013年5月间选取收治的面瘫症的30例患者开展了疗效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的30例面瘫患者均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为(36.7±2.5)岁,病程最短为0.5 h,最长为0.5年,平均为(2.5±0.2)月。将此3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组,另外在同期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瘫症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为(37.8±8.9)岁,病程0.5 h~半年不等,平均(2.6±0.3)月。两组患者患侧皆存在眼睛裂开增大而不能闭合、流泪、无法皱眉、额纹消失、鼻唇沟浅化或消失、口角倾斜向健侧几类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耳下部疼痛感,医师据此判定患者患面瘫症。

1.2 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由临床医师采用推拿按摩与针灸二者配合的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则由医师为其进行单纯的针灸治疗,两组针灸疗法相同。具体如下:推拿手法:患者呈平卧位,将薄枕垫于头下;医师端坐在患者床头的椅子上,以一只手将患者头部固定,另一只手以揉法、摩法等推拿按摩的方法为患者面部进行3~5次的初步按摩,使患者脸部肌肉神经放松;从患者额部的正中线开始,逐步朝向面部外侧的双太阳穴,采用大拇指的掌面及大鱼际肌进行推拿按摩,然后朝向前下方转移,一直到达脸颊部位,进行按摩(按摩过程中,手法应当尽量轻缓,并在耳部稍微放松,每次按摩时间为2~3 min);接下来,以中指的指腹对双侧太阳穴、攒竹穴、阳白穴、迎香穴、地仓穴、颊车穴、承浆穴进行点按按摩,每次用时3~4 min;确定健侧风池穴、翳风穴位置,对2个穴位及患者颈项部行一指禅法按摩,用时约3 min,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之后停止按摩;分别对肩井穴、对侧合谷穴进行1 min左右的拿法按摩。1次/d按摩,每次全套推拿按摩共用时20~30 min。针灸疗法:以电针仪(型号:G6805-2A号;)进行针灸治疗;所取穴位为太阳穴、地仓穴、太白穴、四白穴、阳白穴以及牵正穴,以断续波进行透刺治疗,每次所选穴位为2个;电针治疗频率为60次/min,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治疗过程中,仔细查看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在患者面瘫症状基本消失之后,调整电针波,对患侧的肌肉与神经进行调整平衡治疗;针灸1次/d。该次治疗以30 d为1个疗程,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发生情况。

1.3 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面瘫部位所有区域感觉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可灵活运转,面部对称,各种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显效:面瘫部位功能基本恢复,但面神经功能可见轻微衰退;静止时,面部对称,且有正常张力;眼睛可以完全闭合。改善:面部肌肉可见缓和,但部分肌肉仍旧无法自如抽动;眼睛遇风时易落泪,用力闭眼可达到完全闭合;面部肌肉静止时对称,嘴角出现轻度下垂现象;无效:经治疗,患者面瘫症状未有任何的好转迹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法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无效患者,无效率为0.00%,临床治疗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观察组愈显率为(痊愈+显效)93.33%(28/30),对照组愈显率为75.00%(30/4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两种疗法用于治疗面瘫,在后遗症方面无明显区别。

3 讨论

面瘫这一表现为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原因复杂,且发作无年龄及性别的特异性,多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无法自如运转,对患者颜面部位的美观及功能均有严重的危害[6]。矫承媛报道目前,面瘫症划分标准不一,在治疗时西医临床医师多以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两种病症进行分类治疗,中医医师则以患者的不同致病机理(例如:风寒、风热侵袭,劳损过度,络脉空虚等)为基础进行辩证治疗。从各类方案治疗面瘫症状的临床疗效报道来看,中医学的针灸、推拿按摩疗法是疗效相对较高的两类,目前,随着人们对于中医的认同度的不断提升,这两类方法得到了推广[7]。但是,当前时期,临床医师为患者开展单纯的推拿按摩或者单纯的针灸治疗,治愈率以及显效率均未曾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单纯的推拿按摩只能疏通肌肉表浅的经筋,不能彻底的疏通经脉气血。单纯的针灸治疗可以疏通内在经脉的气血,使气血畅通,但对广泛分布于肌体浅表部位的经筋、络脉的治疗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临床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实施联合治疗。

该院选择30例患者行推拿按摩、针灸的联合治疗,愈显率达到93.33%(28/30),相比于单纯进行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患者的75.00%(30/40)的愈显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证明推拿按摩临床治疗以针灸疗法作为配合,可得到更高的疗效。考察推拿按摩、针灸联合疗法得以达到较高疗效的原因,该院此次研究发现,推拿按摩与针灸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因而促成了这一效果。具体来讲,推拿按摩可使患者面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实现行气活血以及止痛消炎功效,还能实现对于面部脉细血管的扩张与营养,实现对面瘫症的初步治疗;而电针透刺则可以提高患者面部神经的兴奋度,改善局部组织的末梢循环功能,使推拿按摩的功效得以更为顺畅地传输,吸收水肿组织[8]。而且,该次研究还发现以针灸配合推拿按摩治疗的30例患者在后遗症发生率方面与单纯行推拿按摩治疗的40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联合疗法在治疗面瘫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彻底性。该次研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未对针灸时间和穴位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推拿按摩的手法选择没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患者得病后介入治疗的时间未做研究,期待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将针灸与推拿按摩进行配合,用于治疗面瘫症,可有效改善各类面瘫症状,促进面部神经功能及其他组织功能的有效恢复,且不会增加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将其推广应用于治疗面瘫症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郑丽萍.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5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2(20):21-22.

[2] 哈力旦・达吾提,迪力夏提・买买提. 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面瘫52例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60-161.

[3] 朱晓艳. 针灸推拿配合治疗面瘫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1(5中旬刊):1959-1960.

[4] 云彩霞,孟智宏.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8):1690-1693.

[5] 芦俊巍,宣丽华.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1(9):69-71.

[6] 史珊怡. 推拿加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7] 周斌,陈峥嵘. 针灸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