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精选(九篇)

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

第1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昔日的家乡,如今变成什么样了,透过玻璃,我寻找着家乡的踪迹,可眼前的一切让我目瞪口呆,这里没有汽车,没有拥挤的人群,只有一片浓绿。一眼望出,一大片丛林,小鸟在枝头歌唱。

突然,“咕咚”一声,我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当我睁开双眼时,眼前又呈现一派繁华街市:大街上没有源源不断的车流,只有行人在说笑。更奇怪的是,半空中有许多“不明飞行物体”在盘旋。正当我茫然之际,有人拍了拍我的后背,我回头一看,“啊”,是邓沛宜,我热泪盈眶的抱住了她。

我缓过来,说:“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是啊,现在为了避免发生车祸,科学家发明了可以在空中飞的汽车,要是车撞在一起就会自动弹开。”邓沛宜说。

第2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2028年,我已31岁,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博士后。回想起童年的趣事,回想故乡,心中的思乡之情就像泉水一样不断涌现出来。有一天,我为了写一份报告,回到了我的家乡——汕头。

我坐着火车回到了家乡,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惊呆了:这还是我的家乡吗?昔日大道上的冒着黑烟的摩托车已变成了环保摩托车。它不会排黑烟,也不用加油,因为它是靠吸收太阳能来维持工作。大道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栽满了树。

我回到了我的老家,邻居的敏敏和小恩见到了我,十分高兴,我们手拉着手又蹦又跳。我看到门口有个垃圾筒,疑惑不解,没等我发问,敏敏就说:“它呀!是个智能垃圾筒。把垃圾放进去,它就把垃圾分门别类,可以再用的东西,它就会把它们送到垃圾改造场,不能再用的东西,它就会把它们化为自己的能量。棒不棒?”“棒,真是太棒了。”我应道,我又看见了一把扫帚,笑着说:“你们还用这种扫帚啊?”小恩说:“才不是呢,这些扫帚是魔法扫把,按一下按钮它就自动打扫起来了,我们常常一起骑着它在天空上盘旋呢!”那我可以试一试吗?“当然可以。”敏敏递给我一把“横扫”。我学着敏敏的样子,一蹬地,“嗖”地飞上了天。“哇!汕头变得这么美,”

要说家乡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每天早上,人们起床了,无人再睡觉了。从那一扇扇窗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聊天声,小鸟也来凑热闹,“叽叽喳喳”的歌唱着,仿佛是一首赞美的歌。

夜晚,我望着明月,心想:多么恬静的月色,多么美丽的家乡,多么奇妙而巨大的变化!

第3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在乘坐飞往家乡的超音速飞机上,我的记忆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当时,我们这个小镇像样的图书馆并不多,而大大小小的书店却不少。唯一的一条大河也混浊不清,上面还漂浮着不少垃圾,发出阵阵恶臭,过往的人们都要捂住口鼻……

忽然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排列在一条条宽阔的新型塑胶马路上,鸟语花香,空气十分清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得我眼花缭乱,一些奇形怪状的新型建筑使我目不暇接。

我走进一家图书馆,却发现里面什么书也没有,只有一台台的高级电脑。我看了墙上的告示,才得知上千万本的图书都记录的高级电脑里,应有尽有。图书馆里还有一些机器人,无论你饿了还是渴了,只要跟它说一声,这些机器人就会提供你所需要的服务。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大河的旁边。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河里的臭味都没有了,变成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过往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享受一下。河堤上婀娜多姿的柳树垂下细长的枝条,在违反的吹拂下犹如少女飘逸的长发。河里的小鱼小虾都回来了,无忧无虑的投入到大河的怀抱。一座座立交桥纵横交错,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会想起二十年前的模样,家乡的变化引了我是深思:是什么使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4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话题作文怎么写?家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穿越20年后的家乡想象作文_五年级20年后的家乡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总是回荡在我的耳际,二十年的异乡生活,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回家乡,今天,终于能回到家乡了,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乘着私人飞船从月球赶来了中国的国际机场,一路上,我看着车窗外的稻田金灿灿的,风吹过麦浪,一个个麦子向我点点头,好像很欢迎我似的!进入了家乡的郊区,哇塞,原来的小平房如今已是高高的楼房;原来只有几辆小自行车在狭窄的马路上行驶,如今已是很多飞驰的汽车在宽大的公路上行驶;原来只有几个保安守护的小区,如今是一些机器人保护的花园!这些变化令我大吃一惊!

走着走着,我觉得家乡的样子虽然变了,但是家乡的那些山山水水一辈子都印在我的脑海,忽然我觉得有点儿渴了,正当我想去买水的时候,一个机器人给我送来了香甜的水,然后就走了,我觉得家乡的科技可真发达!

“王秦”我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表姐,她说:“听说你要来,我在这儿等了你半天,走吧,上车!”可我看看四周,一辆车也没啊,“在你后面呢!”姐姐说。我回头一看,明明是个座位,“这是车吗?”我问道。姐姐说:“你上去了就知道了!”我坐上去,姐姐拿出遥控器一按,立刻从地下钻出了金属,然后变成了一辆豪华的宝马汽车,姐姐又说了一声:“到新博街14号。”车子立马开动了,没到三秒钟就到家了。姐姐又拿出遥控器,按了关闭键,车子又消失了!

姐姐又从门口喊:“开!”门就开了,许多机器人围上来为我和我姐姐服务,真舒服!

家乡的变化真大!我想好了,下次再来看它老人家,哦不,不应该是老人家了!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每当读到这句诗时,我就会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于是,次日早晨我坐上超高速火车,用了半小时就到了我的家乡——介休。我刚一下火车,就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哇,家乡好美呀!”人们都住进了摩天大楼和豪华精美的别墅里,草地上绿树成荫,小溪波光粼粼,原来的黄泥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汽车全部改为电力发动。公园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了各种游乐设施和锻炼器材……

我紧来到家里,哇!家里异常整洁,还有家庭机器人,想要干什么,动动脑子,他就会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服务。我又到我的母校去看了看。学生上学时,要经过人脸签到。上课时,全部改为电脑学习。并且人们也变得礼貌,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不吐痰,介休也因此被称为是最干净,整洁,宜居的模范城市。

我睁开眼睛,妈妈就站在我身边。哦,我做了个梦,多好的梦呀!我把这个梦绘声绘色的告诉了妈妈。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3转眼间,二十年后过去了,我已经学完清华大学的课程,步入社会了。我现在是一间高级公司的“老板”,再不是以前的小孩了。

我真想回家乡看看,于是,我坐上了穿梭机,“嗖”一下,我的飞船光速回到二十年前!我找了个五酒店住了下来,“咕……”我的肚子忍不住叫了起来,我从桌子上拿了一个遥控器,我按了一个饭,天花板上有个东西掉下来,原来是饭!我的家乡真高级!吃饱了,我的肚子“饱饱”地叫,我出去走了走,小公园的运动器材真多,各种各样。

我跳到飞行滑板上,它会根据指示飞到指定地方!“砰”撞到人了,咦我的老同学,“黄仔”黄雄涛,你怎么在这?“哦,钟俊贤我来看母校,走,去母校。”到了门口,这是我们的学校吗?怎么不一样,体育场竟然地底下,研究室也在地底下的,下面还有一个太阳灯呢。在学校地面上,有同学乱丢垃圾,过了一会,一个小机器人,身体像饭煲,身体中间有个洞应该是嘴巴,它用手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嘴巴,一道光就把垃圾吸进去,没了。原来这是“垃圾机器人”。

花园里真漂亮,五彩缤纷。有两种花很特别,我看了看百花字典,原来是“食虫花”和“杂草花”,每几米种一棵,还有一些机器化,厉害。花群中还有一个大喷泉,但不会淋湿我们的,在空中时,可以看到隐隐约约有些彩虹出现。水里面又金鱼、金龙鱼、垃圾鱼专门吃那些鱼的大便。水中还有一些圈圈,中间可以穿过去,“咚”什么声音?我们立刻转过去身看原来有哪些鱼跳到空中并且穿过。正所谓:“鲤鱼过龙门!”

横坑公园上面依旧那么多人跳舞,还是那么多人在玩耍!

二十年后的家乡真美丽!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二十年后,我坐着飞机从英国回到我的家乡——张店,一下飞机,一辆车就悄无声息地停在我面前。回来之前,妈妈就已经告诉我,现在人们已不再用原来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因为不论是汽油还是天然气使用后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人们发明了光能车,就是利用光制造能量来驱动车。

我坐进车里,这是一辆无人驾驶车,我说出目的地,很快车子把我带到了一个地方。我走下车,咦!这是我的家吗?周围大树郁郁葱葱,各种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楼前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不是在童话故事中才出现的情景吗?如今却成了我的家!

妈妈早已在楼下等我了,和妈妈一起回到家里。刚进门,一个小机器人递过来拖鞋,换好拖鞋,坐到沙发上,电视突然出现了画面,哎呀,原来电视也可以用意念来控制了,刚才我正想看电视呢。妈妈叫我吃饭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已摆好,可妈妈进厨房才几分钟啊,怎么能做出这么多可口的饭菜呢?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吃完了饭。

要休息了,妈妈带我来到卧室,卧室窗台上摆放了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妈妈说这是园艺家最近刚培育出的新品种,能缓解疲劳助人很快入睡,怪不得刚才我一进屋感到全身轻松了很多。妈妈让我早点休息,说明天带我出去转转,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回家才仅仅半天的时间,我已感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明天我又会看到什么呢?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5我坐着时光飞船,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我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这里的房子真叫人眼花缭乱。房子不仅有羊驼形的、苹果形的、小猫形的······还有一些像小飞象一样的房子。它们不仅能飞翔,还能变成潜艇潜入海底。每间房子底下都安装了地震敏感器,在发生地震之前,敏感器会有所感应,然后第一时间响起报警装置。这时候人们只要按一下屋内的电钮,房子就会飞到天上去,当地震停止后,人们又可重新回到地面。

随后我又来到了海边。我发现海水格外清澈,连水底“鱼戏水草间”的情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海水里新型的“水下垃圾处理器”那些鱼可能不是真正的鱼,而是和鱼长得一样;它们可以游动,去各个区域自动清理水里的垃圾,自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真是厉害极了!

这时,我看到了一座横跨海陆两边的大桥,高耸入云,人们可以通过电梯上到桥顶,站在上面就像腾云驾雾一般。桥分二层,最上层是行道,最下面是在海底,可以乘坐电梯到下面。

我喜欢上了这二十年后的家乡,一座发达的,现代化的,绿色的新城。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6我现在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住在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地方---美国。今天我被公司获准一天假,假期我准备回到我的故乡---襄阳。这次回去我不坐大巴、不坐火车、不乘飞机,这次旅行我要用到我的最新发明---飞行背包。

飞行背包它可以把你所有的行李全部装下,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大背包吧!但有一点,我给它装上了一个飞行器,它可以用电飞行,也可以用油飞行。它能绕地球一圈。

说完,我关上门,准备启程。我点开飞行按钮,它最高速度比飞机还要快,不到两个小时我就到了我的家乡。

到了家乡,让我大吃一惊!绿化变得非常好,到处绿树成荫,树木非常高大。首先来到我家,妈妈已经白发苍苍。我问妈妈:“家乡怎么改变这么多呢?”妈妈对我说:“是呀!都变成高楼了!”吃完午饭,爸爸带我到我的母校去了。来到我的母校,我想的全是我以前的事情。

之后,爸爸还带我去看我之前创建的公司,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人才济济,并且是人人都向往的一个高等学校。

这一次的旅行让我不再想回去了,我在我的高等学校当一名教师,让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乡而努力而拼搏而冲刺,让家乡更美更好!

第5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我的故乡在鄂西南的某县市,所在的县市曾是湖北20个老工业基地之一,人口近90万,是所在地市经济实力较为前列的地区,跟长江中游地区很多地区一样,我的故乡河网密布,草木葱郁,物产富饶,风光旖旎,虽然我走过武汉、深圳、上海、北京、伦敦、巴黎......虽然我的故乡只是一个中部地区普通的小镇,但回忆起故乡依旧觉得是个柔软的地方。

跟很多返乡手记回忆的故乡一样,从我离开故乡到处求学故乡确实有了很多变化。

一是所在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好,历任几位市委书记、市长(县市)均提拔到了副厅级的市委常委或省直部门,这就从一个侧面看出我的家乡的经济成就还是不错的;二是我家所在的乡镇是我市的一个旅游开发区,也是除了市区之外,经济、人口、发展潜力均是第二,历任的镇党政主官均是提拔到了处级职位。在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中,政治生态是经济生态的集中反映,从经济潜力和政治潜力而言,我的家乡属于中部地区发展的较好的地区。

我自高考之后去省会求学四年,后读研在北京三年毕业后留京工作,七年间只是春节、暑假短暂回乡。现在只能是春节、公休假才会家乡的感受就显得更加理性,深刻,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随着学历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深度、思考方式、思维深度、社会阅历开始急剧提升,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加针砭时弊。二是虽然出身于农村但是成年后开始在城市里的学校长期居住,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衣着打扮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慢慢的向城市环境趋同。

从15年返乡手记开始走红以来,我陆陆续续看了很多返乡文章,这类文章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写作者学历层次均较高,很多文章均以“某硕士的家乡的.......”“某博士眼中的故乡......”,这些作者要不就是在校的硕博士群体,要不就是记者、编辑、公务员这类的知识分子群体。二是这些作者是长期生活在第二故乡的,也就是自己长期生活、工作的城市,他们只有在春节才回到儿时的故乡或者说是自己父母的家,一方面他们掌握了知识、见识与舆论传播的渠道,有这个能力通过自己的文字向社会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像候鸟迁徙一样,将自己的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生活地域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从一处到另一处突然间会有点格格不入,若有所思就激发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长大后自己再回到家乡会有不同的感受,会觉得跟自己儿时的家乡不一样了呢?

其实,不是家乡变了,是你变了而已。

要是一年回一次家,哪家修了新房子,道路进行了返修,新上马了哪些工业项目自己会觉得改变很大,但是长期在家乡生活的人会觉得改变不是那么明显。从最近几年回家自己的感受和见闻,有几个特点是很突出:

1,愈演愈烈的人情风

在鄂西南地区谁家办酒席叫“走人家”,随的份子钱叫“上人情”,给谁家钱就是给了谁家人情,每家办事的时候会用专门的笔记本把谁来的钱的姓名、金额登记起来。

办酒席的事由有很多,婚丧嫁娶、生小孩、生日、升学参军、乔迁新居这几大类,本来这些事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也是可以,但是随着人情钱数额的高涨,很多家庭就开始吃不消。

在我家乡,300元是最低的门槛,这就是指那种点头之交,只是认识下算不上朋友的人办事就这这个数目。一般的朋友、同学500元,亲戚500-1000元,自家亲戚普遍是1000元以上,最近两年五千、一万的也不在少数,反正是我给你去了多少你就要回来多少,只需加不能减。办完了酒席还要到处夸耀这次收了多少人情钱,人情钱的多寡成了衡量自己社会资源、人脉广博的反面镜和衡量亲疏远近的唯一标准,因为人情往来数目不一致导致家庭失和、友情破裂的实例真是不胜牧举。

今年张家办、明年李家办,尤其是到了年关岁末更是扎堆办酒席,有时一天七八家根本顾不上吃饭,写完帐就立马走人奔赴下一家。每家都是隔个三五年就办一次,哪家长期不办肯定是财政赤字严重。

就一个普通家庭而言,一年人情往来的数额均是万元左右,基本是一个家庭三分之一的家庭收入。人人都在办,结果是越办越穷,最近几年基层政府、群众也对此深恶痛绝,有些地方的官方或者半官方组织已经形成了村规民约禁止随意办酒席,设定礼金限额,问亲朋好友对此有啥看法,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也好,但是先前我送出去的收不回来怎么办?”

2,麻将馆是怎样一种存在

有一次去姨妈家玩,我记得小时候姨妈家好客总是有很多街坊邻居在门口聊天,最近些年却门可罗雀,我问姨妈原来的街坊邻居去哪里了,姨妈说都在麻将馆。

麻将馆就成了家乡人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场所,经常听到人们调侃,最近两年什么生意都没赚到钱除了开麻将馆的。麻将馆其实就是私自营业的室,老板买上七八张麻将机,雇上一个做饭的婆婆就可以营业了。在麻将馆可以整天打麻将、免费吃饭、甚至有点麻将馆还包车接送,当然每张桌子老板会收取台面费,这笔收入据说颇丰。笔者好奇的是,哪来的那么多人打麻将?打麻将的钱是从何而来?后来问了些亲戚才明白,其实经常打麻将的人都没多少钱,很多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无非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很多时候因为打麻将弄的夫妻离婚,家庭正常开支都难以维持。

辖区的公安机关也是经常打击,但为何是越打越多?有时听人抱怨,现在不打麻将基本上叫不到朋友,闲暇时刻不去麻将馆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一方面是形成了打麻将的这种风气,不打麻将的人反而成了另类;另一方面也是农村的娱乐生活实在是太贫乏了,城市里的人基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每天都有八小时工作制,只有周末才有空闲的时间,空闲了可以去博物馆、图书馆、公园或者看电影放松一下。农村如果不是有农活基本天天是空闲状态,加之现在农业机械的应用,除了农忙时节,农民的实际工作时间很少。农村也缺乏娱乐活动的项目,不打麻将能干啥则成了农村的写照。

3,攀比之风的盛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民的腰包也确实是鼓起来,回到农村就会感觉什么都是要比,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要一决高下。你家的房子修两层,我就要盖三层;你的车十万,我买车就要二十万;吃了什么样的菜,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开了什么样的车,每家每户都要暗里较劲。

小时候记得一般工薪阶层抽烟就是五元,初中时变成了十元,高中时是十五元,现在回来随便打开的烟盒都是二十元以上的香烟,现在出去吃酒席东家发的礼品就是都是30元一包以上的香烟,办一次酒席就会产生大量的餐饮浪费,但回收到十万元以上的礼金的也不占少数。

很多人宁愿借钱也要买小汽车,打牌都是十块钱一码(10元钱为最低赌注,不同的玩法,最多可使一盘牌开上几百元),并且无论有钱没钱都要打大牌,打小牌觉得自己没面子,会被人看不起(大小指的是牌的赌注金额的多少),唯恐自己丢了面子。一方面是我的家乡这些年来经济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只是费解的是我的家乡远远达不到经济富庶的程度,可见奢靡之风盛行。一现在回到乡下,很难看到邻里之间农忙时节互帮互助的场景了,请邻里帮工也是明码标价,人情味变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4,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

这里的变化我之谈一个,就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

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大家并不陌生,并且这些年在广大农村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各级政府会将土地流转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展示给大家看,主要是给各级领导看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的良好效果,比如: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城郊观光旅游农业,大规模的现代种植业。尽管这种模式确实是适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但是究其农民自给自足的传统心里转变可能还更复杂、长久。

曾经一位农民大叔就嘀咕说“这不是‘圈地运动’吗?这又是在扶植‘大地主’”,我解释道“这不是圈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啊,你们既可以出让土地获得收入,也可以去给企业打工获得收入”,大叔解释道现在农村也是50,,60年代的人会种地,70年之后的基本不会种地,也懒得种地。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后都是机械化,并不需要多少人工。流转后土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整治,原先的土地地界就不在明晰,单个农户根本是无法要回来,即使要回来了也无法自己耕种。现在稍微年纪小的(指五十岁上下)企业还愿意要,年纪老的他们不会要,一亩地也就几百块租金并不能支付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这是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这就隐隐看出了农民对这项发展模式的担忧,他们的子女在城市打工取得经济来源,在缺乏社会养老保障的农村,农田成为了老人们的生活依靠,一旦失去了土地,年纪老了进城打工也没人要,他们的子女也会有老的那一天,他们又该怎么办?

15年开始返乡手记的文章开始在微信、微博和网络媒体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夸大事实、夸张标题的文章更是引起了舆论的热烈关注。

这里面有三个重大因素的结合。

一是时间节点,返乡手记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也是假期最长的节日,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们都会有十多天的假期,无论是谁,无论有钱没钱在春节假期都会回家过年,这就有了返乡手记文章获得关注的时间区间。

二是地域空间的变化,当每个人回到自己曾经出生曾经长大的故乡,便不会再关注城市里的CPI、公司的PPT、都市的车水马龙,而是关注到了故乡曾经的一草一木、曾经的玩伴、年老的亲人们,我们开始以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跨度来感受家乡的变化,这是返乡手记产生的空间区间。

第6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1907年2月28日,文年生出生于巴陵县石潭乡一都(今岳阳县新墙镇文家屋场)。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华容时,19岁的文年生毅然参军,随军一路转战各地。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他脱离湘军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此后,他参加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步成长为军队指挥员,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一次回乡

1951年5月,离家32年的文年生回家探亲。当他来到岳阳县城时,看着当年他曾流浪过的县城,感慨万千。岳阳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也是洞庭湖区与长江中游著名的商埠与港口城市,历来较为繁华。由于是兵家必争战略要地,屡遭战争蹂躏。文年生回乡时,县城城市建设尚未完全恢复。文年生看后,对陪同的县里领导说:“一定要做好城市的恢复工作,要让人民有房住,有饭吃。”

当时,有关部门决定在岳阳修建一座大型军需工厂,这也是岳阳千百年来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工厂,厂址选在岳阳楼东面的城区。因建设需要,要拆掉几条街巷,搬迁几百户居民。文年生此次回岳阳,一是探亲,二是视察这个军需工厂的建设情况。在县里主要领导与工厂筹建领导小组领导的陪同下,他来到工地,听取了有关领导的工作汇报,视察了拆迁现场。他一再对陪同的地方与工厂领导说:“要加紧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开工,部队建设和抗美援朝前线都需要大量的军需装备。同时,也要妥善安置好拆迁的群众,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之后,他应县委领导之邀,为即将修建的岳阳县革命纪念亭题写了“革命烈士是人民胜利的先驱,死者精神活在人民心中”的题词。

当他启程回家时,县里领导及闻讯赶来的区、乡领导等要陪同前往,被他拒绝。他说:“我是回家探亲的,不是回来光宗耀祖的,我们共产党人不搞那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的事。”

5月的新墙河畔,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和煦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啁啾的鸟鸣,透露出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踏上文家屋场的小路,看见故乡熟悉的山川丘陵,阡陌田亩,屋宇房舍,一种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在他的胸中奔涌。32年了,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曾多次在北国的山岭上翘首南望,思念故乡、亲人。今天,远行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怎能不令他激动。

听说少小离家出外当了大官的文年生回来了,文家屋场轰动了,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着乡亲们那亲切的面容,听着那熟悉的乡音,文年生高兴不已。他用带来的糖果、香烟招待兴高采烈的乡亲们,向他们问寒问暖。问家乡的情况,问春插完成没有?问往年的收成怎样?问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共产党的政策好不好?后,各家各户分了多少田、多少房?一位地主出身的本家兄弟文琴南来看他,他问道:“你屋里还有多少地呀?多少房子呀?解放了,地要给人家种,房子要给人家住,要靠劳动生活。”

接着,他又到姑父瞿海平所在瞿家屋场访农户、走亲戚。他在走访当地困难户时,看见特别困难的,就给点钱,他对他们说:“我虽然当了共产党的官,但每月只有很少的津贴,不能给乡亲们帮多大的忙,你们还是要靠自己努力生产,勤劳致富。”

姑父瞿海平见当了大官的侄儿来看自己,非常高兴。尽管文年生无论怎样也不喜欢这位当年刻薄待他的姑父,但出于尊重长辈的缘故,他还是送了姑父一件羊皮袍子和许多橘子、香蕉。一辈子未出远门的姑父见到这些从未吃过的水果,喜出望外。逢人便说:“当年我一尺把他打出去,冒想到竟打出了一个将军。”别人说:“你还一尺打出了一件皮袍子呢!”由此,文年生是被一尺打出的将军便传遍了整个岳阳县。

回到文家屋场,小弟文庆祥用家乡的饭菜招待文年生。吃着这久已未尝的家乡风味的饭菜,不竟又使他想起了父母,但父母已在20世纪40年代初便已去世,大弟也不在了。当天晚上,兄弟俩高兴得讲了整整一夜话,叙说着32年来的离情别绪及思念之情。弟弟提出要跟他出去干事,他婉言拒绝了弟弟的要求:“你没有文化,年龄又大了,还是种田好。你有一个当官的哥哥,人家没有当官的哥哥又怎么办?”

第二天,在弟弟的陪同下,他来到冯家园父母的合葬墓前,默默地肃立着,向长眠地下的父母致哀,然后与弟弟一起为父母的坟墓培土除草。当于下午,他便告别家乡回了长沙。

第二次回乡

1961年,正是全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时任常务副司令员的文年生遵照关于高级干部要下去调查研究的指示,第二次回到家乡。

当时,岳阳县城到筻口镇已修了公路,急于进行调查研究的他在离家3公里远的龙湾公社门口便下了吉普车。他先到公社了解情况,然后去筻口镇,与区、社干部进行座谈,了解社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小弟文 庆祥听说他回来了,立即带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赶到筻口镇,并要他回家看看。他对文庆祥说:“我这次是来搞调查研究的,是出公差,不是办私事。你要是没有什么事,就回家忙活去吧!”文庆祥提到家里生活困难,想要老二跟他去广州读书。文年生当着区、社干部的面对侄儿说:“你家有一个当官的伯父,别人没有当官的伯父又怎么办?”就这样硬是将弟弟与侄儿“赶”了回去。

文年生原则性很强,那时县里领导曾多次请他为家乡解决一些紧缺物资,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这些物资都是国家计划物资,需国家统一调拨,我不能特殊。”但他对关系到家乡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运输设备却十分关心。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家乡遭遇严重干旱,几十天未下雨,田地干枯龟裂,眼看当年的粮食生产将会受到重大损失,社员们心急如焚。此时,正好他回乡调查研究。他看到如此严重的旱情,便对筻口区委书记毛致用说:“要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人力,组织抗旱。”并问:“能不能将新墙水库的水引过来。”毛致用回答:“距离10多公里,还隔着新墙河,修建水渠费用太高,引不过来。”文年生说:“引不过来,可以在这边修水库嘛!”根据他的指示,县委决定在荷花垅修建一座中型水库,以方便这一带的农田灌溉。文年生还立即到省里为他们立项,争取了一笔拨款,使水库得以顺利开工,为当地几万亩农田解决了灌溉问题。

这之后的1963年,新墙河两岸的农田又遇到几十年未见的干旱。县、区公社抽调几十台内燃机投入抽水抗旱。但每台内燃机需用木炭启动,每台每天要消耗木炭50多公斤,20多台机子每天需要1吨多木炭。且木炭需从渭洞、月田等山区运来,农村供销社当时尚无汽车等运输工具。灾情紧急,考虑再三,新墙区委便派李熙楼、高叔如专程去广州找文年生帮忙解决一台解放牌货车。文年生既考虑到军队的规章制度,又考虑到家乡的实际问题,与后勤部交涉,花1万元为家乡改装了一台嘎斯车为家乡人民解决了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当李熙楼等人将带去的狗肉、黄古鱼、腊猪肉、牛肉、黄豆等送给他,以表达家乡人民的心意时,文年生执意不收,后见盛情难却,便说:“家乡的礼物代表家乡人民的心意,我收了。我对你们表示感谢!但钱一定要付。”

这次文年生回乡,县里领导陪同他看了一场家乡的传统戏巴陵戏。演出结束后,他接见了巴陵剧团的全体演职人员,并与他们亲切地拉起了家常。当时的巴陵剧团,演员们尚未转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编制,因而也就没有固定工资。剧团实行的是分账制,所得收入五天一分。每天演出排练由各人自带伙食费,实行煮大众饭,且每餐只有一个菜,生活十分拮据,文年生听说后,对县里领导说:“他们演戏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生活如此困难,请县里帮他们解决一下。”第二年,巴陵剧团的全体演职人员便被纳入国家正式编制,领取固定工资,没有了后顾之忧。一些老演员激动地说:“我们这些人在旧社会是被人瞧不起的戏子,经常有穿制服的军警看戏不给钱,还砸场子,我们看见穿制服的就害怕。今天,像文司令这样的大官,对我们这么亲切,这么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有这样的事,今后我们一定要好好演戏,为人民服务。”

第7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关键词]周汉;生卒;考证

周汉字铁真,清宁乡四都大屯营廖家冲(今湖南宁乡县石家湾乡)人。周汉“幼为诗文,有奇气”[1](P839),十五岁入县学,十八岁从戎转战于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保为知县。1876年,随左宗棠入新疆,后佐刘锦棠办军务,积军功擢为道员,加二品衔。1884年回到湖南,以陕西补用道的身份参与在长沙宝善堂刊布善书,四年后,宝善堂停歇,常往返于长沙宁乡之间。虽然素有排外之风的湖南被传教士称为“铁门之城”,但仍然无法阻挡基督教在湖南内地的不断深入,这使周汉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他于1889年开始,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亲自撰写大量反洋教宣传品,包括书本、图画、歌谣、揭帖等,仅《鬼叫该死》一册就刻印达八十多万份。这些印刷品如风暴般席卷长江中下游流域各省,对武穴、宜昌、安庆、芜湖、镇江、丹阳、无锡等教案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反教文本的传播不能不引起传教士和驻华外交官的高度重视,他们不断向清廷施压,要求严禁传播,严惩周汉,使之转化为十九世纪末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关于周汉反洋教案这一十九世纪末的重要教案,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但对于该教案的主要人物周汉的生卒年却说法不一或避而不谈,这与周汉作为十九世纪重要历史人物是不相称的,因此有必要研究清楚。

刘泱泱教授在《周汉反洋教案述论》一文中,首先提出该问题,并认为周汉“逝世于1911年,生年尚待考定。”刘教授依据包括《宁乡县志》在内的一般史籍,如杨味根《宁乡杂记》(稿本),王啸苏回忆录(稿本)等,这些史籍都说他卒年六十三,据此推出周汉生年应为1849年。但周汉在1890年初撰写的《自励四绝》中,有“努力挥戈争一胜,赎还四十九年非”之句;且在周被捕后的供词也有“咸丰十年(1860),革道年十八,初出从军,……至四十三岁,积劳成疾,……奉旨回籍调养”[2](P9)。根据这些,他又可能生于1842年。刘教授据此并结合周汉的生平活动,认为后一说似较为可靠。在刘教授的表述语气中,只是委婉的表明后者较为可信,而且也没有明确其生卒年月。

吕实强教授是史学界较早关注周汉其人其事的学者,并在《周汉反教案》一文中提及,“周汉字铁真,湖南宁乡人,生于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3](P418);邵雍在《之解读》一文中指出“周汉(1842―1911年),笔署周孔徒,湖南宁乡人[4](P131);董能的硕士论文《法制视角下的周汉反教案》中,也提及周汉“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5](P9);在戚其章、王如绘共同编写的《晚清教案纪事》一书中,将周汉反教案作为单独章节,指出“周汉(1842年―1911年)”,并在页下注中说明周汉的生卒年尚待考定。[6]

在其他一些涉及到周汉内容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及周汉的生卒年月。例如,何书彬的《1891年:谣言制造的教案》[7],李绍平的《反洋教的坚强斗士周汉》[8],秦凌的《也说“周孔徒”其人》[9],王少浩的《考析》[10]。许顺富在《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反洋教运动》中,明确指出了崔┖秃亟鹕的生卒年分别为1843-1902年、1853-1902年,却对另一位近代湖南最重要的反洋教士绅周汉的生卒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11]可见,周汉的生卒年有待进一步考证。

刘泱泱教授的《周汉反洋教案述论》一文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较远,在其论述周汉卒年时,他并没有将所引用史籍资料的具体版本及页数加以注明,只是说明了《周汉传》出自《宁乡县志》故事编,《先民传》四六。由于县志版本较多,笔者并没有找到刘教授所引用的县志,但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宁乡县志》(民国)中,确有“辛亥卒于省寓年六十三”之句。[1](P839)推知周汉生年应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宁乡县志》中,却将周汉的生卒年标为1842年至1911年。[12](P566)两者存在矛盾之处。

族谱家谱在史学领域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命,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到资料”[13]。这是因为族谱家谱中所记“至其人之字号、历官、生卒年月、妻妾姓氏、子女嫡庶、窀穸方向,不待旁行斜上而始识者,则谱字往往别编为碟”。[14]

笔者在湖南图书馆看到的《宁乡大屯营周氏四修族谱》中记载:“世瑛长子振汉,母氏州,册名汉,字铁真亦字聊村,行一。清县学附生,花翎二品顶戴,陕西补用道兼袭云骑尉世职,赏给正二品,封典诰,授资政大夫。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一日戌时生,宣统三年辛亥六月初三日亥时殁”。[15]在儒家伦理观教化下的封建社会中,宗族延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家谱是其延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整个家族的重视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且在长幼有序的乡村社会中,作为周盖万支系中长子长孙的振汉即周汉,在家族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家谱中所记载的周汉生卒年月应该是考定其生卒年月的重要依据,查方诗铭编著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修订本),周汉生年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一应为1842年2月10日,卒年宣统三年辛亥六月初三应为1911年6月28日。[16]

但史学界有所谓“孤证不立”之说,刘教授在论证周汉的生年时称,周汉在1890年初撰的《自励四绝》中,有“努力挥戈争一胜,赎还四十九年非”句,并注明其出自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教务教案档》第五辑(三),第1321页。查阅后,其页数应为1327,原文为:“光绪十六年元旦初度,《自励四绝》呈正索和”,诗的最后两句确为“努力挥戈争一胜,赎还四十九年非”[17](P1327)。“初度”即为生日之时,元旦即正月初一,光绪十六年是其四十九岁的生日,推知,生年与家谱记载相符。而且在同时期,英国驻汉口领事嘉托玛呈给英国驻华大使的公文中附有这首《自励四绝》,以证明周汉是湖南反洋教的领袖,只不过是将“元旦初度”写为“元月初度”。在公文的附件2中也有周汉所写的另一首诗,原文为:“光绪十七年元旦(1891年2月),是我诞生之日,爰书教行,以供友好共赏。去年今日亦曾写有数韵”。诗中并有“赤胆忠心,永无二主,身为湖南子孙已度五秋秩”和“生死何所惧,戎马生涯再度五秩年。”[18](P655-657)由此两诗相互佐证,可知其生年应为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一。

刘教授所采用的另一资料是周汉被捕后的供词,查阅得之,供词中有“咸丰十年,革道年十八”句,但是并非刘教授所说周汉被捕于1890年,根据供词内容和落款“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九日(3月30日)革道周汉谨呈”[19](P26),可知其被捕应该是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但这并不影响推出周汉的生年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

刘泱泱教授认为周汉的卒年没有争议,应为1911年。但笔者在查找资料中发现寻霖在《“周孔徒”及》一文中,将周汉的生卒年标为“周汉(一八四二―一九一0)”[20]。吕实强在提及周汉的卒年时“直到宣统二年,因患病沉重,为亲属接回家中,不久去世”[3](P430)。董能也以“宣统二年,因为患病,由家人接回,不久去世”作结。[5](P17)二人并没有说明周汉去世的具体年份,只是以“不久”表述,显然是一种模糊的处理手法,因没有明显的时间冲突,故只能忽略。在刘教授所看到的资料中,周汉的卒年应为1911年无疑,且在《宁乡县志》(民国)版中,有“辛亥卒于省寓”句[1](P839),1995年版本的《宁乡县志》中也有“宣统二年(1910),病重交保释回家,翌年六月去世”[12](P566),李绍平在没有标明周汉生年的前提下,也有“1911年6月,病卒于家中”[8](P42)。结合家谱中周汉的记载,“宣统三年辛亥六月初三日殁”应非常可信。寻霖标注的周汉卒年,应该是受所看资料中“不久”的影响,应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周汉生卒年应以《宁乡大屯营周氏四修族谱》为准,其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一(1842年2月10日),卒于宣统三年辛亥六月初三(1911年6月28日)。

参考文献:

[1]周振鳞修,刘宗向纂.民国宁乡县志(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刘泱泱.周汉反洋教案述论[J].益阳师专学报(哲科版),1985(03).

[3]吕实强.周汉反教案(1890-1898)[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71(02).

[4]邵雍.《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之解读[J].史学月刊,2007(09).

[5]董能.法律视角下的周汉反教案[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1.

[6]戚其章,王如绘.晚清教案纪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186.

[7]何书彬.1891年:谣言制造的“圣战”[J].看历史,2010(03):24-30.

[8]李绍平.反洋教的坚强斗士周汉[J].学习导报,2003(03):42.

[9]秦凌.也说“周孔徒”其人[J].读书,1992(11):83.

[10]王少浩.《圣谕谨遵辟邪全图》考析[J].美术学报,2014(04):50-54.

[11]许顺富.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反洋教运动[J].山东社会科学,2003(03):90-92.

[12]湖南省宁乡县志编纂委员会.宁乡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229.

[14]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496.

[15]周家 (民国).宁乡大屯营周氏四修族谱.民国十七年活字本.现藏于湖南图书馆.

[16]方诗铭编著.中国历史纪年表(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8-150.

[17]吕实强.教务教案档第五辑(三).湖南教务[Z].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

[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大学历史系.清末教案第六册[Z].北京:中华书局,2006.

第8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陈修园的事迹,我们从他的著作,门人、子孙的记述,时人的序跋中可以清理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长子陈蔚说:“先严少孤,家陡四壁。半治举子业,半事刀圭家。”。他的医学启蒙老师是其祖父陈选严。《医学从众录》卷一“虚痨续论”里记载:“先选严公曰:补水以制相火,为相火有余而言也。”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陈选严具有较高的医学素养,并能指导陈修园诵读医书。陈修园还从其祖父手中接受了一些验方。《时方妙用》卷二“哮症”记载:“余家传有哮喘断根神验药散。”在祖父的熏陶下,陈修园青年时代就已是一位颇有主见的医生了。《景岳新方砭》卷二“柴苓饮”记载:“余二十岁时,诊新美境郑孝锦症,用五苓散二钱,饮热水出汗。即烦退呕止。”后来这个病人死于时医误用柴苓饮。

但陈修园的“事刀圭家”,只能用一半精力,他必须为“治举子业”付出更多心血。参加科举考试,不但要把儒家经典背得烂熟还要会作文。《伤寒论浅注》卷六有这样一段话:“作文有借宾定主之诀,余请与儒医说此腐话。”陈修园20岁补诸生,几乎是医与儒并进。1787年陈修园35岁时,就读于鳌峰书院,《十药神书注解》“癸字补髓丹”下记载:“乾隆丁未,余肆业鳌峰书院。孟瓶庵师言其督学四川时,患嗽数月,同寅制馈(指明胶)崮素不食牛,拜受而不敢尝。署中阅卷张友患痰症二十余载,喜而尝之,胶痰成块,吐出甚多,半月全愈。”可证陈修园在治举子业的同时,念念不忘刀圭术。1788年,参加乡试,落第。《医学从众录》卷一记载:“戊申秋闱后,抑郁无聊。”1792年陈修园乡试中举。其子陈蔚在《长沙方歌括》卷六中说:“壬子登贤书后,寓都门。”“登贤书”就是指参加福建省乡试中举人。陈修园在北京治好了伊云林中风证。名噪一时,就诊者门外无虚辙。后因当事强令馆于其家,辞弗就。这位未指名道姓的“当事”,有人认为是和。“馆于其家”就是请陈修园当教师,他没答应,于1793年托病回到福建。但他在家乡还是当了教师。《医学从众录》卷四记载:“甲寅(1794)岁,余在吴航书院掌教,尝与学徒讲论,以”读于无字处,文到有神时“二句,为举业妙谛,而学医者变必到此境地,方许出而论证也。”《十药神书注解》记载:“嘉庆丁巳(1797)岁,余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晚年,陈修园还在家乡讲过学。《女科要旨》卷一记载:“修园与诸生,讲学于嵩山之井上草堂。”

考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当官了。但陈修园任途并不顺畅,一直等了9年他才有机会做保阳(今保定)县令。《医学实在易》“凡例”说:“余于辛酉(1801)孟夏试令畿辅,次年秋杪回籍读《礼》。他在保阳颇有政绩。《时方歌括》:“小引”说:“辛酉岁到直供职,适夏间大雨,捧檄勘灾,以劳构疾,“他”自定方剂而愈”,又积极投入水灾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医学从众录》魏敬中序说:“尝会檄勘灾恒山,时水之后,疾疫大作。先生采时方百作着,刊示医者,如法诊治,全活无数。”1802年陈母去世,他必须返乡守孝。前文提到的“回籍读《礼》”,就指此事。《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陈修园早年丧父,“知命”之年丧母,完全遵照《礼记》的要求居丧。1808年,陈修园回到保阳。他说:“戊辰春仲以到,除奉委办公外,止是静坐读书。”因思补阙尚无定期。“大约是在等待升迁中度过了漫长的9年,最后做了直隶知州,正定知府。

陈修园做良臣的同时,还在做良医。《长沙方歌括》卷三”附隶家严新案“记载陈修园的两则医案:”嘉庆戊辰(1808),吏部谢芝田先生会亲患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嘉庆己已(1809)年春,曹扶谷时府患头痛项强,恶寒等症。”这是两例为达官显宦治病的医案,由陈蔚记述,故称“家严”。在北方生活十几年,陈修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金匮要略浅注》和《女科要旨》都附有《妇人阴挺论》:“予在籍(指福建)时,医道颇许可于人,治疗三十七载,阅历不为不多。而阴挺证从未一见。意志古人用心周到,不过得所闻而备其病名乎?迨辛酉以县令发直候补,公余之顷,时亦兼理斯道,方知直隶妇女,十中患此约有三、四。”

陈修园还在北京学习了“引牛痘法”。《金匮要略浅注》卷九“附引牛痘法”记载:“本有种牛痘法,自岛夷传入。”“予任燕京,见是法而羡之。”

第9篇: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范文

在汽车上,我寻思着自己的家乡是否变了?是不是成了一个绿色家园了?那些让我有今天的老师还好吗?一个又一个疑问牵动着我的思乡之心,还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终于回到了家乡。一辆劳斯莱斯停在了广场,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后面又出来了十几个保镖,那个人就是继比尔.盖茨后的世界首富余俊,也就是我,,刚一下车,我摘掉墨镜,简直大吃一惊。家乡的变化真大:一幢幢气派豪华的高楼大厦挺拔地立在大地上,还有那一辆辆崭新的法拉利跑车在马路上奔驰,街道的两旁,有时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点缀着风景,一座座大桥横跨在小河上,使这美景又增添了一笔。天空已不是当年被污染的灰蒙蒙的一片,而是呈现出清纯的蓝宝石。在翠绿的草坪旁,一朵朵鲜花正争奇斗艳。原来没有火车站飞机站的广丰,现在不仅有飞机站,而且火车也改用超高速的“子弹头”高级列车。我走到街道上,马路旁种满了花草树木,道路也变干净了,没有人乱扔垃圾了。

家乡的生态环境变了,人也变得更卫生了,更讲文明了,种花种草的人也多了。总之,家乡不管是人是物,都变得比以前更好了。

回到家乡,如果不吃点特产,就和没到家乡一样。我走到一家驰名全国的酒店,点了一些家乡菜,开心地吃起来,真正找到当年的感觉了。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师的朋友,所以去了母校。哇!学校更大,更美了,跟当年的学校简直是截然不同。走进学校,有许多当年的老师仍在这儿教学,她们仍旧一样和蔼可亲。这时,一群学生你追我赶,我不禁想起小学时的情景。又一种熟悉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绪,转头一看,原来是小学时的同学。我十分高兴,竟然二十年后还会碰面。

这时,远处的姐姐突然走来,带我回家了。我却说:“我又不是不认家。”姐姐一声不吭,径真带着我走了几分钟,来到了一幢十分豪华和别墅前。姐姐说到家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一看我简直吓呆了。走进别墅,爸爸妈妈含着泪走了出来,我们抱在了一起。晚上,我睡在小学时睡的床上,找到了童年时的感觉。

家乡的变化还有许多,不胜枚举。我为家乡的惊人变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还有那诱人的特产,我还想再吃。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师和那些同学朋友,我永远不会忘记,更忘不了的是我的亲人,生我养我的父母。

离开家乡这一天,老师同学爸爸妈妈为我送行,我泪珠纷纷。在飞机上,我想起家乡,十分依依不舍。此时,我深刻体会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真意。故乡,我会永远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