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二十四孝全部故事精选(九篇)

二十四孝全部故事

第1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出炉,无疑又将这个老话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古时“孝道”的典范。莫过于“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这二十四个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也许你已经对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很熟悉,也许你对它们很陌生,那么这期我们从里面选出了三个小故事,和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新老二十四孝的异同。

亲尝汤药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吸取精华,摈弃糟粕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是古代宣传孝道的经典故事,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我们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读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们不难体会这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但也有糟粕,要予以批判地继承,吸取精华,摈弃糟粕,剔除《二十四孝》中封建性的污垢,发扬中华民族淳朴美好的敬老养老的思想感情和传统美德,古为今用,使之符合现今的道德规范――尊老、敬老、爱老,这才是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学习《二十四孝》的真正目的。

《二十四孝》中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地侍奉父母的精神。在《二十四孝》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怀抱想当年,辛勤阅万千。此时非父母,哪得自安便。”也就是说,怀抱着自己的孩子,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当年。如果不是父母辛勤哺育,哪有我们现在的舒适安闲。当前,“孝道”观念仍然是致力于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而复兴儒学文化资源的根基。“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孝”是“仁”的根基。

我们读《二十四孝》,要了解古人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孝”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如“涌泉跃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为母埋儿”虽然表现出郭巨的孝敬之心,但是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而且也是违法的,都应予以抛弃。

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不仅是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社会文明的实际行动,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

相信你还记得1999年春晚上,陈红和蔡国庆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至今提起,那种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景仍倍感温馨。那年过后,“常回家看看”实际上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了“孝道”的一部分。果不其然,新版二十四孝标准便将其纳入其中。

新24孝行动标准内容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新24孝行动标准的必要性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人,空巢老人近50%,其中,有4万多位老人住在养老院。这意味着,2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位老人,因子女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需要守“空巢”。

新24孝易懂易行

新“24孝”行动标准,是根据社会现状综合研究之后出台的,不强制实施,而是倡议性质。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做个饭、看场电影,这些行动标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时代性,也有创新意义。这些行动大家很容易做到,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孝心,温暖老人的心,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家庭融洽。

新的“24孝”可行性很强,里面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到,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其实量力而为,能做到一条就做一条,都能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尽一份心。

新24孝行动标准的现实意义

新“24孝”后,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指责其制定者为“老封建”的有之,指责其“画蛇添足”的有之,指责政府推卸养老责任的也有之。

人人都会老,孝道既是对历史和昨天的维护,也是对明天的保障。近现代社会,中国备受欺辱的历史让公众开始反思古代社会和文化,许多好的传统一并被作为封建余孽,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其中存在一个“正本清源”和“矫枉过正”的问题。现在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不少人有钱养情妇、以慈善为名捞名利,却没有钱和时间孝敬父母。因此,新“24孝”的出炉,有着毋庸置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国内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而新“24孝”并非法律,其作用以倡导为主,并不能完全解决一系列养老问题。不过。新“24孝”的出台给政府的养老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十四孝”体现着中国传统“孝文化”下的亲子关系,重视伦理纲常甚至是愚忠的“孝”。

新旧“24孝”之间,不变的是千古“孝道”的内涵,变的是践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剂则是时代的变迁。

第2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关键词:辽代;墓志;校勘

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13-02

辽大康七年《萧孝恭墓志铭》,现存于翁牛特旗博物馆,志文被《翁牛特旗志》收录。①然细检墓志拓本,发现《翁牛特旗志》所录志文颇多误植之处。原刻石文字亦存鱼鲁之讹,亥豕之舛。笔者结合墓志拓本,校勘《翁牛特旗志》录文,以就正于方家。

《翁牛特旗志》第718页第10行“辽肖孝恭墓志铭”应为“辽萧孝恭墓志铭”。

第12行“辽肖孝恭墓志铭于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包莫图出土”应为“辽萧孝恭墓志铭于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包莫图出土”。

第16行“肖孝恭,初鲁得部族节度使”应为“萧孝恭,初鲁得部族节度使”。

第16至第17行“肖孝恭其人《辽史》无传”应为“萧孝恭其人《辽史》无传”。

第20至第21行“北朝大辽国南宰相府所管初鲁得部族故本部族节度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兰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肖孝恭墓志铭并序”应为“北朝大辽国南宰相府所官初鲁得部族故本部族节度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兰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萧孝恭墓志铭并序”。

第21至第22行“故本部族节度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食邑三百户肖公谓矣”应为“故本部族节度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食邑三百户萧公谓矣”。

第24行“弟南宰相,讳蒲打宁”,拓本误作“第南宰相讳蒲打宁”。

第25行“信义忠直之德”,拓本作“信义忠直之”。

案:,同“德”。《玉篇・心部》:“,今通用德。”

第27行“适奚王府监军太尉耶律讳桂”应为“适故奚王府监军太尉耶律讳桂”。

第719页第2行“此三人皆大圣皇帝亲弟、大内祖之孙也”应为“此三人皆大圣皇帝亲弟、大内相之孙也”;“弟”拓本误作“第”。

第4至第5行“创招亲手黼”应为“创招亲于黼”。

第12行“奈膏肓有苣”应为“奈膏肓有草”。

“纵药饵无征”,拓本误作“纵药饵征”。

案:(音既),饮食气逆哽塞。《说文・部》:“,饮食气不得息曰。”徐灏注笺:“饮食气盖哽咽之义。”

第21行“挺世四十四祀”应为“挺世四十四”。

案:,同“祀”。《说文・示部》:“,祀或从。”

第22行“截夺曷促”应为“歼夺曷促”。

第24行“固辞不克”应为“固不克”。

案:,同“(、辞)”。《说文・辛部》:“,不受也。,籀文,从台。”《龙龛手鉴・辛部》:“‘’,同‘’。”

第28行“金山西峙兮峻”应为“金山西峙兮”。

附录:《萧孝恭墓铭》文

北朝大南宰相府所官初得部族故本部族度使、青崇大夫、校司空、使持、陵男、食邑三百孝恭墓 序

道先祖,美冠一,猛得中,始合者,故本部族度使、青崇大夫、校司空、使持、食邑三百公矣。公孝恭,其先陵人也。高祖已前六祖,世世皆拜南宰相。高祖左射、判平州事,先拜南宰相,受牙,。第[弟]南宰相蒲打。祖南宰相兼中令德。其弼匡合之功,信忠直之,善祥翕粹,苗裔斯繁。烈考南宰相兼中令、魏公惟信。叔父南宰相、同中下平章事、判西京留守事惟忠。祖迄今,拜相者一十一人矣。宰相女三人:曰都哥,故奚王府太尉耶律桂;次曰佛女,太尉兄、牌印解;次曰本,判易州使耶律筠。此三人皆大皇帝第[弟]大相之也。公即宰相,止一子也。史,添之;定,投之刃。其老子典、孔氏文、律象,不,皆生而知之。天性也。今主上言念宗祖忠竭,召,招於黼,入於丹墀。委任班,符。以牌印祗候掌宿史。皇上朝夕止,恭毫,於史。未,授左奉宸,出陪制,入奉宸。寒燠服勤,夙宵匪懈。次授恩州同知,授南。奈授燕京神,走授州刺史,改授永州察使。仁慈溥,鞔勤劬。摧戎得玄女之;境存侯之。民望如父母;俗敬若神明。播芳,聆。上伏念防重,必仗全才,特授本部族度使。二十部族度之最上也。遽出疆而,整修;使旆以遐征,捐。然念彼民少福,相之;彼境薄,不遇郭侯之化。奈膏肓有草,徵,冥移。期奄至。呼哀哉!於大康七年正月十日,於松州北白亭程之地,染疾而薨,享年春秋四十有四。月於山之本。三月十三日附葬於先,也。宰相柱石,作人表。天植量,神。夫人胥,徽,慈外。在以方深,奚旨甘而失。夫人耶律氏,大皇帝第[弟]大相迪烈之女也。柔植性,婉凝姿。痛偕老之期,愈切未亡之。子三人:曰消奴;次曰奴;小曰望。海中珊,俊彩相;天上麒麟,享振。女二人:曰召相;小曰了。皆幼。公天然俊拔出於懿族。事君存始之,其忠也;奉晨昏之,其孝也。、戈、弧、矢,善其武也;、、、,其文也。凡於庶事,悉以多知。而不人,尊不傲物。挺世四十四,公一十八稔。同戎府,廉。委任方深,曷促。今而逝之,民不幸矣。耳目所接,孰不喟!戚乎,子乎!吁哉!悲夫!善何不福,仁何不至於此矣。嗣子消奴,日,追深。委既,固不克。芮摭漏,以文山骨,曰:公之生也出茂族之中,而不可崇,英抱,果毅同。公之也未流年之衰,而可悲,彩易散,冥移。金山西峙兮,逝水流兮渺氵弥。日甫至,阡追。花露零而垂涕;松以含。芳美流於玄壤,呼於珉。州察判官、秘省校郎、武尉芮撰。

――――――――――

第3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孝文化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四川 节孝牌坊 节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四川节孝妇女及节孝牌坊概况

(一) “贞、孝、节、烈”与牌坊

在四川牌坊铭文中“贞、节、孝、烈”以及“节孝、贞节、贞孝”等几个词是有分别的。“贞”指女性未婚夫亡而守节,“节”指已婚夫亡而守节[]。“孝”指孝顺翁婆。坊主既节且孝称“节孝”。四川节孝牌坊很多,如为旌表王瑸之妻曹氏节孝,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的成都蒲江县天华镇王曹氏节孝坊;为旌表罗天明之妻唐氏节孝,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四川南充嘉陵区桥龙乡的羊龙庙牌坊;为旌表徐国管之妻余老太君节孝,建于光绪八年(1882)的四川仁寿县中华乡牌坊村三组徐余氏节孝坊;坊主既贞且孝称贞孝,贞孝牌坊在四川牌坊中不多,四川隆昌县响石镇存杨邱氏贞节坊一座。坊主杨维信妻邱氏“十九岁于归,二十六守志”,“翁姑早逝”,“矢志靡他,耿耿者六十七载;厥宗勿替,绵绵者九十三春”[],乾隆四十九年(1784)奉旨旌表贞节修建牌坊,嘉庆二十三年(1818)夏重建。

节孝牌坊是四川各类牌坊中数量最多的,这类牌坊所旌表的节孝妇女人数也是各类牌坊旌表人数中最多的。据实地调查,四川地区现存明清时期牌坊167座中,节孝牌坊就有59座,占四川现区现存明清牌坊总数的35%。其中,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的四川犍为县犀牛坝贞孝节烈总坊旌表节孝妇女337人,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的四川隆昌县城南关节孝总坊1旌表节孝妇女183人;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78)的四川隆昌县城南关节孝总坊2旌表节孝妇女317人;四川雅安市河北乡节孝总坊旌表节孝妇女156人;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四川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贞孝节烈总坊旌表节孝妇女133人,再加上四川高县庆符镇节孝总坊和四川珙县洛表镇节烈总坊及节孝专人坊和节孝双人、三人坊旌表的节孝妇女,实地调查四川地区现存明清时期牌坊共155座中,总数在1200人以上,远远高于四川地区其他牌坊旌表褒扬人数。

四川地区节孝旌表是相当盛行的,1919年《绵竹县志》载,有清一代,仅绵竹就有节妇955人、烈女44人。

(二)节孝牌坊修建条件

节孝牌坊不同于德政坊、寺庙坊等,可以由地方人士自行修建,它须由各地方官逐级题请,经皇帝(至少也是以皇帝的名义)批准方可修建,所以一般的节孝牌坊最上匾都有“圣旨”、“皇恩旌表”等字样。

同时还有题请旌表的孀妇守节年限规定,《明会典》:

凡民间寡妇,三十岁前夫亡守节,五十以后不改节者,属旌表之列。

又《大明令》:

凡民间寡妇,三十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

清初与元明两代基本相同。雍正《大清会典》:

康熙六年,议准。民妇三十岁以前,夫亡守节,至五十岁以后,完全节操者,查明题请照例旌表。

由于不少节妇亡殁于五十岁以前,而她们的守节情形又的确值得旌表,因此,雍正《大清会典》:

雍正元年“至节妇年逾四十而身故,计其守节已历十五载以上者,亦应酌量旌奖”。

雍正《大清会典》:

康熙“十四年,题准。凡节妇已经核实到部者,虽病故,亦准汇奏旌表”。

雍正《大清会典》:

康熙“三十五年,题准。节妇自三十岁以内守节,至五十岁者,即行旌表,过五十岁者,将迟延缘由报部”。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同治十年(1871)定:嗣后孀妇守节至六年以上身故者一律旌表。

《清世宗实录》[]:

节妇年逾四十身故者,守节已历十五载以上,亦应予旌。

由此可知,节妇题清旌表须具备两个年限条件:一是30岁以前(含30岁)守节;二是守节有年限规定:清初为20年以上,后降为15年,晚期再降为6年,甚至3年(见下表)。关于这两个条件在四川隆昌县城南关两座节孝总坊的铭文和隆昌县志中得到了证实。

(三)从节孝专坊到总坊

为旌表孀妇节孝,除将其节孝事迹载入地方志和死后准入节孝祠外,官府一般还拨给节孝妇女三十两白银,让本家建节孝牌坊一座。如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光大街李倪氏节孝坊铭文载:“既据该督详慎核实,造具册结疏请给银建坊,应如所请,其旌表,令该督转饬地方官,给银三十两听家自行建坊。”清初建立的牌坊多是专坊,即一人一坊,偶有二人或三人合建一坊的。

清代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使节孝观念深入人心;赏赐的三十两白银,建坊后一般略有节余。经济与社会风尚的强化,孀妇守节尽孝成为清代社会盛行的风气,于是节孝妇女人数大增,加上题请旌表节妇的守节年限逐渐降低,清朝后期,须旌表的节孝妇女很多。如果再按清初一人一坊,赐银三十两的惯例,财政负担很重。为缓解财政压力,嘉庆四年湖南乾州、永绥、泸溪等地各厅县首开建总坊先例,每处建节孝总坊一座,每坊给银三十两,该厅县所有需旌表的妇女姓氏,悉刻于坊。之后,建孝节总坊渐成风气。道光后期,建立节孝总坊已成定制[]。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载,道光二十五年奏准:

嗣后各省汇题节妇一项,查明隶何府州厅管辖,统计所属节妇若干口,题准后给银三十两,于各该州县厅内,官为总立一坊,毋庸按口给银。

《同治户部则例》载,道光二十七年户部奏准:

直省孝子、顺孙、义夫,孝悌、贞孝、节烈妇女,礼部年终汇题后,在各州县内总建一坊,毋庸按口给银三十两;续行题准,镌刻姓名于上。已满,再行建立。

各州县政府出钱建立节孝总坊将当地奉旨旌表的节孝妇女以及贞孝女、节妇、烈女、烈妇、孝子等姓氏,刻于节孝总坊。如果一座牌坊上尚有空缺处可刻字,以后奉旨旌表的节孝妇女姓氏即可直接刻于该坊上,如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四川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贞孝节烈总坊北面正上匾即尚空有1/2强的地方,建坊之初计划以后接着往上刻节孝妇女的姓氏,但十年后清政府即被,旌表建坊即行废止。

如果当地的总坊上已无处可刻节孝妇女的姓氏,那就再建一总坊。四川隆昌县城南关即建有两座节孝总坊,一座建于咸丰五年(1855),二十三年后即光绪十三年(1878),为旌表新的节孝妇女又建一总坊。

实地调查资料表明,四川地区现存7座节孝总坊,除1座不知修建时间外,其余6座均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以后,其中最早修建的四川高县庆符镇节孝总坊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这一点也印证了《同治户部则例》的记载。

当然清道光二十七年以后,也有为个人或二人、三人建节孝坊的,四川地区计28座。

四川节孝牌坊计59座,其中,节孝专人坊46座、节孝双人或三人坊6座、节孝总坊7座。

(四)小结:

清代四川地区大量的节孝牌坊,无疑是研究清代节孝文化世俗生活中影响力的最为重要的实物建筑之一,它不仅为研究清代世俗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为研究清代的牌坊建筑的艺术、文化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牌坊文化上,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在社会世俗文化中,对于男性是允许三妻四妾,而对于女性的要求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并且鼓励女性“从一而终”,而对男性却没有相应的要求,这无疑对于妇女的思想起到了禁锢作用,稳定整个社会的女性。推崇节孝文化的最终目的,正如《孝经》中所说“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始终是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持久。

参考文献

[1]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

[2]黄尚军、刘波涛,《沧桑的尊荣——巴蜀地区牌坊掠影》,高梧主编《民间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9月版。

[3]金其桢,《中国牌坊》,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一卷至第十二卷,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11月——1993年6月版。

[5]四川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巴蜀书社,2005年11月版。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

[7]吴晓英,《隆昌县档案资料选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昌石牌坊群专辑》(内部资料本),2002年12月。

[8]辛灵美,《贞节牌坊考论》,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9]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

[10]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版。

[11]喻岳衡,《孝经·二十四孝图》,岳麓书社,2006年7月版。

[12]俞正燮,《癸巳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

第4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五一班全体

                                  2019年4月18日

一、授课时间:2019年4月19日下午第一节

二、授课名称:感恩父母

三、授课教师:主讲 :

四、教学目标:

1、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孩子们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这样学生可以在心里初步形成感恩的概念。

2、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根据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具体设计,学生能够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包括所涉及到的人物,孝行。带学生朗读有关感恩父母的诗歌,请孩子们聆听歌曲《听妈妈的话》。

3、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知道要感恩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平时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要和父母拌嘴,惹他们不高兴。

五、教学内容:

课时一:感恩父母

1、用PPT展示二十四孝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这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给学生们讲解二十四孝的故事(挑选三个重点讲解)。

(1)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2)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3)扼虎救亲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3、带孩子们一起朗读诗歌《父母》

您们如春

用青春哺育我的懵懂

放纵我的顽皮

您们如夏

用心血标立我的人生

包容我的不羁

您们如秋

秋收的喜悦

无法掩盖您们沧桑的脸颊

您们如冬

不在有傲然挺立身姿

只剩下那两鬓已白的发

您们的一生如斑斓的四季

用心血浇筑着我人生的广厦

4、给孩子们播放音频《听妈妈的话》。

5、对于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之后总结升华所讲的教案,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听父母的话,在家里做个乖孩子哦。

六、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知道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四个故事中的人物和孝行。

2、学生们能够形成感恩父母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认识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并指出相应的孝行。

2、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学生能够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

七、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

八、教学过程:

1、先问学生们爱不爱自己的父母(学生们会说爱),再问父母爱不爱我们(学生们会说爱),接着让学生们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感动的事(比如生病时父母的悉心照料,天冷时给我们加衣等),适当给学生提示,再由他们自由发挥。(5min)

2、正式进入课堂,开始讲解二十四孝故事,让学生观看二十四孝图片,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听完故事后的感想,用PPT做连线的小题目,检测学生对二十四孝中人物和对应孝行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要及时纠正)。(16min)

3、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父母》,听音乐《听妈妈的话》。(8min)

4、给学生发送精美的信封和信纸,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说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学生可能想说的话比较多或者思绪还没有整理清楚,要说明这封信可以在课下完成,但是一定要拿给自己的父母看。)(10min)

九、总结可能出现问题及反思:

①多媒体设施不能打开,PPT无法正常播放。

②孩子们大部分没有好好听主讲人讲课。

③个别孩子情绪低落或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

解决方法:

①先找负责人检查,如果确定不能打开,可以把相关重点板书出来给孩子们看。

②助教在主讲人讲课时间,应该好好负责管理自己小组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督促。

③可以在下课后选择单独和情绪低落的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之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调节。

反思:1、教学内容丰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2、教学内容可以更精简,讲解每一块内容的时间要把握好,注意侧重点。如果因为某一块内容讲解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感到枯燥,转移了注意力,我们可以加快讲课速度,过渡到下一个新的内容,重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3、连线练习时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抢答,对回答正确的组提出表扬。

注意事项:1、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第5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 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善 了孝道思想的 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 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 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 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  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 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  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 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 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 ,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 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 ·丧服篇》引《礼记 ·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 ·内则》日:“慈 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 ·孝行》。 

⑤《大戴礼记 ·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 ·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 

⑩《礼记 ·内则》。 

⑩《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 -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 ·万章上》。 

② 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 ·离娄上》。 

③《苟子 ·大略》。 

③《孟子 ·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④《论语 ·子张》。 

⑨《礼记 ·檀弓上》。 

③《礼记 ·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61~171页。 

④⑩《孝经 ·三才章》。 

⑩《孝经 ·五刑章》。 

第6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摘 要】清东陵的孝陵神功圣德碑亭是顺治皇帝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光绪二年被雷火烧毁,光绪三年按原规制重建,光绪五年竣工。重建时,原碑亭烧毁后的残件被掩埋处理,至今不知下落,唯神功圣德碑的碑头残件于2011年被发现,不仅见证了当年的那场火灾,也是研究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的重要实物依据。

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俗称大碑楼,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北约500米,影壁山南侧的孝陵神道上,是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

大碑楼通高33米许,为重檐歇山顶。上檐四面显三间,下檐四面显五间(图一)。檐墙四面各有一券洞,无券脸石,券洞内地面为青白条石铺墁。碑楼内天花板共169块,上绘莲花翠草图案,地面铺墁金砖。外墙上身城砖灰砌灌浆,外皮抹饰红泥,提刷红浆,内皮抹饰黄泥,提刷黄浆;下肩为青白石须弥座,须弥座下是台基。压面、陡板、埋头均为青白石。券洞相对,垂带为青白石。檐墙上部为青白石拔檐,梁枋彩画为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屋顶的螭吻两面各安铜镀金见广识大,如意拉扯,檐头安铜帽瓦钉。碑楼四角各竖一根华表,碑楼内为神功圣德碑一通。

神功圣德碑是大碑楼内最主要的建筑,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十一日,碑文为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初六日康熙帝御制,记载了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生平和文治武功。有清一代,神功圣德碑对人们来说,即神圣又神秘。典籍中载,清制,官员人等禁止到神功圣德碑近前,只有守护陵寝的员役可以进入,做一些清扫、擦拭的工作,保持神功圣德碑的一尘不染。从康熙七年(1668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孝陵神功圣德碑默默矗立了200余年,一直完好无损。到清朝末期,这通巍峨的神功圣德碑却遭到了不测。

清朝的陵寝多为木结构建筑,孝陵大碑楼也不例外。这样的建筑最怕雷击,因为那时的陵寝建筑没有避雷装置,而孝陵大碑楼又非常高大,且四周空旷,更容易招致雷电。光绪二年(1876年)闰五月十二日夜里,“暴风急雨,孝陵大碑楼致被雷火延烧”[1],高大的孝陵大碑楼被雷电击中,不幸起火,火势迅猛。东陵守护大臣及马兰镇总兵闻报,立即带人赶往扑救,怎奈火势太大,雨水浇到上面如同浇油一样,越浇火势越旺。当时没有现代的消防设施,只是以铜缸内的贮水扑救,对于这样的大火,简直是杯水车薪。最后,大碑楼被全部烧毁、落架,神功圣德碑残断酥裂。

此事上报朝廷后,慈禧太后非常震惊,立即派工部尚书魁龄、工部右侍郎桂清到东陵调查,并将陵寝守护大臣毓木肃、溥芸及马兰镇总兵景瑞交衙门议处。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初九日,“以孝陵大碑楼被火,未能扑救,降马兰镇总兵景瑞等一级,仍留任”[2]。

孝陵大碑楼被雷火烧毁,给正处于多事之秋的清王朝统治者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陵寝至关重要,是关系国祚绵长、子孙兴盛的重地,所以清王朝要不惜一切代价修复大碑楼。

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九日,魁龄、桂清回奏调查孝陵大碑楼情形,呈报了丈量大碑楼的详单,慈禧太后“即派魁龄、桂清按照单开各工敬谨承修,所有核算钱粮著工部照例办理”[3]。经工部按例估算钱粮,除铜、铁、颜料、布匹、杉木、琉璃料件直接取用外,其它物料、工价共需银401713两7钱9分8厘5毫。

光绪二年(1876年),同治帝的惠陵正在修建中,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尚停灵待葬,国库已经捉襟见肘,而孝陵大碑楼的修复工程无疑使清廷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孝陵大碑楼的修复工程依然如期于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兴工,按原规制重建。重建工程历时两年多,到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全工告竣。

重修后的孝陵大碑楼雄伟壮观,风采不减当年。矗立在大碑楼内的神功圣德碑和原碑形制相同,石料取自北京房山大石窝,为青白石质地。碑身为长方体,水磨光亮,高6.72米,宽2.17米,厚0.73米。碑顶■头凿做六条蛟龙,上面篆刻“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碑身南面阴刻满汉两种文字,满文在右(居西),汉文在左(居东),满汉互译。碑座龙首龟趺,卧于一长方形水盘之上,背负碑身。水盘的盘面刻海水江崖,四角各刻一漩涡,漩涡内分别刻鱼、鳖、虾、蟹四水族(图二)。

孝陵大碑楼被雷火烧毁后的那些残件,大部分在重修时被掩埋处理了,唯破损的神功圣德碑没有掩埋。光绪三年(1877年)十月十九日,东陵守护大臣“贝子毓木肃等奏,恭拟建盖库房,尊藏孝陵大碑楼旧碑,动用款项,请由永济库年终奏销。允之”[4]。破损的功德碑残件被运至马兰峪镇孝陵礼部的金银器皿库内,专门建造库房妥善保管起来。清朝灭亡后,由于时局动荡,孝陵功德残碑流失,那些被掩埋的其它残件更是不知所终。

重修后的孝陵大碑楼全部都是光绪年间的晚清建筑了,因此,人们对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大碑楼建筑,尤其是神功圣德碑倍加关注,却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进行考证的资料和实物依据。

在历经了130余年后,终于有了这样的机遇:2011年5月23日下午,曾经被雷火烧毁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头残件,在遵化市西留村国富机械厂被发现。整块残碑头重14吨,长3.05米,宽2.44米,厚1米,■头上雕刻的六条蛟龙已残损不全,但龙的形态依稀可见(图三),残碑上的文字也都清晰可辨(图四)。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于翌日将该神功圣德碑碑头残件收回,放置在孝陵大碑楼南面,一并供游人参观。

这块残碑见证了当年孝陵大碑楼的那场火灾和以后的社会变迁,为研究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

我国家肇基东土,祖功宗德昭格皇天恢弘景运于万年,笃生我皇考皇帝。睿圣首出,奄有万邦,大孝弘仁,武功文德,配两轶千古,既奉册宝恭上尊谥。惟陵寝宜有功德之碑,谨撰述大概,镌诸贞珉,用传永久。

叙曰: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隆运显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皇考未诞之先,太皇太后尝有红光绕身,女侍惊以为火,近则不见,众皆大异之。又梦异人授一子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次日皇考诞生,宫内红光照耀,香气弥漫,经久不散。皇考生而神灵英异非常,六龄读书,不假师资,一目数行俱下,太宗甚钟爱焉。甲申嗣登大宝,是时流寇肆逆,明祚已终,国亡君殉,万姓无归,爰整六师,一战而破百万之强寇,乃迁都燕京。齐晋秦豫传檄,底定靖寇,救民王师南下金陵,僭号者其臣下执之以降。由是,下楚蜀,平浙闽,两粤滇黔数年之内以次扫荡,遂成大一统之世。治本爱民,出师则严纪律,毋敢杀掠百姓。知民苦赋重,尽除明季加派,又停江浙督催织造官,免陕西皮张、差绒褐之贡,罢各省柑桔、鲥鱼、石榴等物之进,停止边外城工,蠲派征民间助工之饷,已临清烧砖之役,减朝鲜进贡之数。定赋役全书,修大清律令,各役门规制事例。祗奉太祖、太宗成法,治具毕张,敬天尊祖,飨祀亲虔。孝事太皇太后,晨兴问安,长跪受教,披阅章奏,每至夜分。勤学好问,择满汉词臣充经筵日讲官,于景运门内建直房,令翰林官于景运直宿。备顾问经书史策,手不释卷,遂知性知天、洞晰至道。兼综天文、地理、礼乐、兵刑、赋役,古今因革利病之源,旁及诸子百家,莫不博涉,得其要领。表衣菲食,不兴土木之工。亲视太学,释奠先师,发帑金,崇其庙貌。虽太平不弛武备,立贤无方,丁亥、己亥再举会试,间广额数,以罗人才,科坊作弊者从重治罪。视满汉如一体,遇文武无重轻,破故明人臣朋党之习,尚廉正,斥贪邪,时时甄别廷臣,以示激劝。下诏求言,虚怀纳谏,外官入觐,面谕以爱民勤职,详慎刑狱,大辟覆奉再四驳审,命官恤冤,各省冤滥者皆得免,又停秋决一年。阉寺不使外交,立铁牌示禁。命儒臣修祖宗圣训、顺治大训、通鉴全书、孝经衍义等书,以教天下臣民。诣先农坛躬耕藉田,劝农以足民。四方水旱灾荒,频发内帑,多金赈济。云贵初平,频发帑金,溥赈军民。焦心劳思,惟念军民疾苦。至于故明诸陵,设护卫,禁樵采,悯崇祯帝死难,颁谕祭诔。其臣之殉难者,予赠恤其宗室;投顺者,令畜养乐业;其厚待如此。我皇考以精明理政务,以仁厚结人心,法制则细,大无遗德,意则遐迩咸迩,故使山陬海■,莫不覃被恩膏。东至使鹿、使犬等国,西至厄内忒黑、土鲁番等国,北至哈尔哈、倭洛苏等国,南至琉球、暹逻、荷兰、西洋海外等数百国,见海不扬波,咸曰:中国有圣主出焉。梯山航海,莫不重译来王。我皇考惟是竞业祗慎,无一日自暇逸也。顺治十八年正月不豫,于丁巳日上宾,呜呼哀哉。圣寿二十有四,在位十八年。葬孝陵,陵预定于昌瑞山。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

呜呼!故明乱政久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诞膺景命,定乱无难,特以尚德缓兵故也。至我皇帝,当流寇残破明室,生民涂炭,大兵西下,扫平逆寇,统一寰区,非神武不能开基,非至圣不能致治。谟烈于昭,道法俱在,虽尧舜之德,汤武之功,何以尚兹?仅拜手稽首而陈颂曰:天佑下民,眷于有德。大清受命,奄有方域。太祖肇基,太宗弘业。皇考缵绪,■生睿智。运协祯符,懋建皇极。大武布昭,剪除逆贼。王师西下,一战而克。定鼎燕京,绥怀反侧。指领荡平,一统万国。怙冒蒸生,仁恩洋溢。罢贡停工,以苏民力。立纲陈纪,利兴弊革。成宪周详,有典有则。国治励精,忧劳日晷。万机毕理,大猷无塞。崇俭去奢,克勤无逸。敷政忧忧,居心翼翼。丕承遗绪,永言孝思。先意顺志,恭事慈帷。好学不倦,悟道渊微。博综经史,百事周知。戒励臣工,首在勿欺。贤奸立办,黜涉咸宜。纂成文集,洋洋训词。金匮是宝,万世可师。慎刑薄赋,赈救灾荒。劝农兴学,富之教之。帝王道贯,覆载功齐。声教四讫,远迩不遗。殊方重译,入贡京师。治化浦洽,道法昭垂。庥徵骈集,洪烈长贻。巍巍孝陵,神爽凭依。山苞川拱,祥护灵■。镂词贞石,亿祀歌思。

康熙六年五月初六日孝子嗣皇帝玄烨谨述

————————

[1]《德宗景皇帝实录》(一)卷33,中华书局,1987年,第478页。

[2]同[1],卷36,第523页。

第7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一、引言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木雕艺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和家具制造中,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传统的木雕装饰,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重视牢固实用与美学的协调统一,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木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构造形式和审美形式至今对我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建筑中的美学价值一直影响至今。尤其是木雕作品所蕴涵的儒家思想,如寓意孝道的《鹿乳奉亲》《为亲负米》《啮指心痛》《单衣顺母》,寓意忠义的《赵子龙救孤》《杨家将》《苏武牧羊》,寓意读书及第的《魁星点斗》《蟾宫折桂》《庆加冠》等,这些生动有趣的内容题材兼具装饰效果与教化寓意,它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儒家思想精神,同时也是人们对于子孙后代殷切教导的一种表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是传统思想的主体与核心。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各朝代统治阶级通过不断的吸取新的思想和观点,来适应定国安邦的需求,因此儒家思想广泛渗透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在传统建筑装饰细部、室内陈设等方面都侧面反映和表达了儒家思想的理念和要求。作为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的木雕艺术表现儒家思想的题材就相应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传统木雕装饰纹样的教化题材中反映最多的也是伦理教化。“忠孝节义”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木雕花板纹样中,或者使用人物故事情节、或者运用植物比拟、或者其他象征手法的装饰题材来宣扬忠、孝、节、义,以达到宣扬伦理道德的教化意义。“忠、孝、节、义”,根据封建礼教道德观念命名,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的精神思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间建筑装饰的理念内涵。木雕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思想蛰伏了儒家思想的影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相融、一以贯之,并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了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木雕艺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都十分清晰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崇人伦助教化的道德原则,也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木雕艺术中蕴涵的儒家思想

古人在表达情感思想时,使用的文字语言,不会赤裸裸的显露,而是含蓄地使用借景、借物抒情传达。这种感觉化的艺术语言,与含蓄的言外之意联系在一起使观赏者容易产生更多的联想,间接丰富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正如司空图《诗品》所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也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木雕艺术也是如此。它以木材作为载体,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将人物、动物、植物等内容呈现在有限的图幅里,表达审美思想内涵,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意在画外,情在景外。许多不可言传和无穷尽的美感经验,通过木雕这一特殊媒介传达着它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木雕艺术中所蕴涵的孝道思想

中国封建统治者素以“孝”治天下。在汉武帝时期,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孝”,最著名的就是“举孝廉”。这种方式是汉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所用,被推举的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一直是沿用汉朝的称谓。由此可见,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始终以孝悌观念作为统治民众的方法,也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反映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中人物的所作所行,为古代社会各阶层民众树立了榜样,还被作为教育人们敬老爱老的范本,常被用在建筑木雕中的花板雕刻之中。如《戏彩娱亲》《百里负米》等被广为流传。另外,在中国人看来繁衍子孙是最大的孝道,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徽州农村,新人在结婚时,女方家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上面的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和合二仙”的故事来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新人婚姻幸福的祝福和美好愿望。除此以外,还有“五子图”“送子观音”“百子图”等,表示对子孙兴旺的殷切希望。

“孝”是个会意字,其意是年幼者搀扶着长者。孟子在评论舜对父亲的孝顺时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以“孝”作为统治的核心,把孝道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安邦之基。表现“孝”的题材也是木雕门窗装饰中最常见的。如《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刻木事亲》《怀橘遗亲》《扇枕温裳》《行佣供母》《哭竹生笋》《态蚊饱血》《乳姑不怠》等,这些戏曲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我们仍可从这些木雕艺术中,感觉到孝道不仅是道德伦理条规,更是人性的根本。

(二)木雕艺术中所蕴涵的忠义思想

忠与孝,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是维系家庭和社会道德的两大支柱,不仅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美德和社会责任,在现代也是需要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子女要孝顺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即忠君报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见,“忠”在古代人们的心中是何等的重要。“岳母刺字”“杨家将”“木兰从军”“苏武牧羊”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木雕纹样,都是赞扬人们忠君爱国的典范。

“忠义”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既是伦理范畴,也是政治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君是天,君为父,“忠”是人臣必须尽到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明清木雕中,反映忠义的作品举不胜数。尤其是官宦家族建筑中,此类题材更为常见,如《关公千里送嫂》《桃园三结义》等。

(三)木雕艺术中所蕴涵的仁义、节义思想

“仁”是儒学的中心思想,儒学中的“仁”是与孝悌等血缘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孝悌为基础的。正如《学而》里说到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孔子认为,孝是人们所具有的最纯朴、善良、真实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与“仁”是不可分开的,它是“仁”的根源所在,但源于孝悌的“仁”却又不等于孝悌,而是以孝悌为根源,向外层层延伸,上升到君臣间的“忠”,朋友间的“信”,最后达到博爱的境界。明清婺源木雕中以“仁”为题材的木雕作品有很多。如《访贤》《尧帝访舜》《百忍堂贺寿》《先贤逸事》《恩爱福寿》《闺训女儿经》等。这些描述的都是君臣间的仁义、朋友间的情义、夫妻间的恩爱和父女间的慈爱。木雕中艺术刻画的种种仁爱故事,是我们后世学习的榜样,唤起了我们许久不曾在意的道德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在封建社会里,节义中的“节”主要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义”则是封建道德准则,这里主要指君臣之间或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责任。节义,在字典里解释为节操和义行。节,即气节,指坚定的信念、信仰,其代表人物有文天祥、苏武等。在木雕艺术中,常用梅、兰、竹、菊、莲等来比拟人的高尚人格。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它们分别代表了傲气、幽静、坚韧、淡然四种不同的品质,文人常以此比喻刚正无私的君子风度,与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一致,也成为历代文人们颐养身性的道德标准,因此,这些图案在书香门第的民居中较多见。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朱熹曰:“义者,天理之所宜。”见利思义,就是指人内心善良的道德本性。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关羽,由于其自身的英雄气概以及忠义,成为后世统治者推崇的忠义楷模,关公在现代也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所以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木雕花板纹样,成为民间建筑木雕装饰中热衷的题材,教育后人要仿效关羽,忠义两全。

(四)木雕艺术中所蕴涵的读书及第观念

儒家思想十分重视读书,《论语》中开篇就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说。而“学而优则仕”是儒家为中国文人选定的人生道路。在明清木雕中是经常出现古人苦学的题材。如《车胤囊萤》《皓首穷经》的故事是描述过去文人一生埋头苦读的艰苦生活。还有《三进士》《五子登科》《十八学士》《庆加冠》《喜报临门》等,这些都是描述古人一生志愿在于读书考取功名的真实写照。木雕作品中还经常会发现,工匠们把《状元及第》与《告老还乡》作为相对应的画面成组刻画,这也许是古人为了取意于善始善终而特意设计的。事实上,从状元及第到告老还乡,古人并没有因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而感到失落,相反他们认为这只是他们完整人生的境遇。另外,《乡仗奢硕》《林下优游》这些作品也是表达这种意境,讲的是某位官员功成名就后辞官荣归故里,闲暇时与友人、童仆出游,表现了一位退隐贤人的悠闲乡间生活。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是中国古人对子孙的殷切希望。古人的这种崇儒兴文的人生价值观,间接影响了木雕的风格与题材。他们通过木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儒学思想的精髓,并延续和传承了儒家思想。故《魁星点斗》《蟾宫折桂》《庆加冠》《买臣负薪》《喜报临门》《金榜题名》等传统故事,就成为木雕艺术喜闻乐见的题材。

第8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古镇孝泉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汉代叫汛乡。在《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等著名历史文献中,记载着孝子姜诗、姜妻庞三春和儿子姜安安一门三位孝子的故事:

东汉永平年间,孝泉镇住着姜诗一家。姜诗为人至孝,汉明帝时被举为孝廉,皇帝亲点为江阳(今泸州)县令。因母亲听说家乡的临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辞官背母千里回乡,其妻庞三春每天从七八里外临江挑水为婆婆洗眼。婆婆喜欢吃鱼,夫妇俩日日烹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百般刁难媳妇,还逼迫姜诗休妻。庞氏尽管饱受委屈,寄身白衣庵,每天拾柴为生,还买鱼托邻居送给婆婆。庞氏子安安也懂孝道,每天从上学口粮中抓出一把米,积少成多送与母亲,还代母挑水为奶奶洗眼。姜诗一家的孝行感动了神灵,舍侧突然冒出一泉,味如江水,每天跃出鲤鱼一对供姜诗孝敬母亲。后安安勤勉读书,也被举荐为孝廉,当官后,把母亲接回家,合家团聚。

元时郭居敬将“姜诗孝亲,涌泉跃鲤”收入《二十四孝》一书,作为儿童入学的启蒙教材。从此后,“一门三孝”的故事就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特别是“安安送米”的故事闻名全国,享誉东南亚。

在孝泉,行孝的事层出不穷,历代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对这种行孝的精神赞誉有加 。明成祖、清代翰林李调元都为其题诗作赋,使得孝道这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门,大爷大妈都会给你娓娓讲述子孙们一个又一个孝顺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有回民自甘陕来此定居,到清代中期,孝泉成为回民的一个聚居区,一直至今。现定居场镇的回民约有100多户,400来人。

孝泉回民主要居住在附近农村,忠孝场和半边街(此街原系德阳、绵竹两县各辖半边,故名)。半边街两百来米长,又窄又小。两边商铺还是老式的低矮平房,很多回民在此做生意,卖牛肉,开清真餐馆。

其中“马昌恒果汁牛肉” 是孝泉地方名优特产清真食品,始创于民国十年,驰名省内外。据老板讲:果汁牛肉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大致有四道工序:

首先是购回肉牛,雇工放牧,投喂精料,待肉肥膘满,由阿訇下刀宰杀,取其精肉,剔去筋杂,切成拳头大块状,下缸盐渍,待盐透心,起缸滤去盐水,入锅“武火”沸煮,去尽肉中血水,起锅凉冷,再剔筋杂。

其次是入卤进味,初用“武火”沸煮,再用“文火”酣煮,肉熟味入,沸卤出锅,待自然冷却后,再次剔除筋杂,将纯净肌肉横着肉纹切成长约一寸左右的小条块,形似粗筷头状,即为坯料。

然后是取纯净菜油烧至一定温度,投坯料入锅油炸,严格掌握火候,既要保持牛肉的特鲜味,又要酥脆而不顶牙,入口咀嚼化渣为度。

最后是起锅滤尽余油,拌以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工而成的香料和花椒粉、辣椒油、熟芝麻及少许饴糖等配料而成。

我买来一袋品尝,牛肉色泽金黄油亮,质地细腻,入口化渣,麻辣酥脆,余味绵长,果然名不虚传。

从半边街中段的巷子进去,有一座清真古寺。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寺名为道光皇帝亲笔所题,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回民聚居的地方,就会有清真寺,这是回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纽带,将散居的回民联系起来。虽然孝泉的回民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社会中,但是清真寺的存在,使他们保存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本。

步入寂静的清真寺,就如同来到了异域世界,到处是阿拉伯文字。清真寺为四合院格局,经历代整修,规模较大,内分门厅、经堂、大殿、客厅、厢房、浴室等,藏有各种伊斯兰教经书、名人所撰字画以及许多珍贵的文物。

礼拜堂内地板光亮如镜,地上铺着一些竹席,我似乎听见了回民们面对真主诵读经文的和声。喜欢清真寺这样的气氛,看不见香烟缭绕的镜头,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在寂静中,信徒们与神灵进行对话,叩问自己内心,检讨自身,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化效果。

第9篇:二十四孝全部故事范文

人类学家摩尔根发现,在人类尚未掌握种植淀粉类食用植物技术的蒙昧时代,“食人”之风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美洲的土著部落“平时吃被俘获的敌人,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连自己的朋友和亲属也会被吃掉。”甚至到十九世纪中期,大名鼎鼎的达尔文访问火地岛原始部落,还亲眼看见在冬季食物严重匮乏时,当地土著人竟然先食老妇,然后才吃猎狗。达尔文问他们为何这样做,他们振振有词地答道“狗能捕捉水獭,可是老太婆就不会了。”

在中华民族的一些文献与口述材料中,也存在着一些类似的记载。考古资料也可以充分证明中国历史上确实也存在着“食人”这一野蛮的风俗。“孝”作为种文明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时代。在母系氏族社会,不可能产生这种伦理价值观。孔子援仁入孝,其孝道上继“周文”,下启宋元明清,虽时过境迁,其亘古不移的思想精髓,仍鲜活如初。

孔子论孝,最看重的是孝文化中所彰显的自然亲情。在孔夫子看来,孝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论语・为政》篇载子游司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一开始没有正面回答子游何为“孝”,而是对社会上许多人对“孝”的曲解进行批评。如果以为天天大鱼大肉呈献双亲,就是孝之真谛,那就与“犬马”之孝别无二致,因为有些动物也懂得反哺之恩。“敬亲”才是区别人之孝与犬马之孝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判断“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所谓“敬”、所谓“亲”,皆是指出于自然亲情基础上的衷心敬爱之情。这是“人猿相揖别”之始,同时又意味着后天知识学习与道德践履的正当性。

孔子的观点是,尽孝其实很容易,那怕每天吃窝窝头、饮清水,只要对父母有一颗爱心,能使父母亲心情舒畅,这就是孝。但是,要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点,也并非一件易事。子夏问孝,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色难。”因为只有心中有爱,才会产生愉悦之“婉容”.有发自内心的自然亲情,才有外在态度上的恭敬。任何矫饰只能扮演一时,而不可能存在长久,所以孔子称之为“色难”。周襄王位居九五之尊,天下为家,应有尽有,但仍然蒙受“不孝”恶名,其原因就在于周襄王之孝只不过是一种“养口体”之孝,而不是“养志”之孝。《孟子・尽心》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曾子的父亲曾晰喜食羊枣,曾子因而忌食羊枣,以示对父敬慕。这种做法虽然有点走极端,但也说明曾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基于血缘之爱、内心之情基础上的精神境界。尽管如此,曾子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直养者”,属于最低层次,算不上是个“孝者”,真正的“孝者”是“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这当然是曾子的谦逊之词。但由此可以看出,曾子所说的“敬亲”不是三、五天就可以实现的,它指的是一种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人伦境界。

孔子和曾子主张应将孝亲建立在敬亲爱亲的自然情感上,但因此也引发出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尊长言行不当,子女应当如何做才符合孝道?曾子当年就此问题请教于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想不到孔子的回答非常干脆:“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由此推论,父母有讽诤之子,可以帮助双亲避免蒙受不仁不义之恶名。因此,父母有过,向其讽谏非但合乎孝道,而且是孝子应尽之义务。孔子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可概括为八个字;父义则从,不义则谏。孔子去世后,传承孔子孝道的曾子进而提炼出了以义辅亲、“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等谏亲原则。不仅如此,曾子还将此从情感上加以消化、认可,升华为“君子三乐”之一,将本来是外在伦理之规范内化为心理之愉悦。

孔子与曾子的“谏亲”思想,后来在荀子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荀子将其提升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子女在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命”其一,“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可以不从命,合乎“忠”之精神:其二,“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合乎义:其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合乎敬之精神。道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最高价值理性,人们不可牺牲价值理性去无原则地迎合父母意志。一个人只有明白了从与不从的理性尺度,才可称得上“大孝”。

谈到孔子孝道,除“爱其所亲”外,还有一大特点不可疏漏,那就是主张父子人格平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精华。《淮南子・齐俗训》说“公西华之养亲也,若与朋友处;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公西华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孝敬双亲,青少年时代的曾参恰好相反,将父子关系建立在“有亲可畏”的前提下。《韩诗外传》记载一则小故事曾子与其父亲曾晰在田间干活,曾子不小心把豆苗锄断了,其父勃然大怒,“引杖击之”,曾子倒地昏迷不醒。曾子苏醒后,马上向父亲曾晰道歉。孔子听说这一事件后,对曾子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认为毫无原则立场的逆来顺受,似乎是大孝之行,但实际上是陷父于不义,恰恰是一种不孝之举。人伦之孝,应以父子人格平等为前提。在经过孔子的教诲之后,中年以后的曾子改过去战战兢兢的拘谨心态,显得非常洒脱、自由。

今天,我们谈论孝道意义非凡。在全球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全世界实现“全球伦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已成为中国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由此而来衍生的一个问题是,在“全球伦理”这块大蛋糕中,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将占据多大的份额7实际上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国人先关起门来“盘点”自己的“家当”非常有必要。具体就传统孝文化而言,漫步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形形的“二十四孝图”,国人以为“二十四孝”集中代表了传统孝道的精华。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对待自身文化传统的迷茫、混沌的文化心理:一方面强烈认识到文化传统具有不可代替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文化传统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甚至把糟粕当成了精华。“二十四孝图”中存在诸多愚昧、落后甚至残忍的因素,“郭居埋儿”就是一典型的事例。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存在于《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中,创造性地继承并弘扬传统孝文化,有赖于做好两方面的阐释,并期以实现新的视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