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支农服务论文精选(九篇)

支农服务论文

第1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 规模经营 支撑 依靠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07-0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以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方法,引导农户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最终达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2014年11月中央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那么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到底靠什么来支撑?

支撑一: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土地是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场主是否能以合理的流转费用取得其他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取决于各地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首先是信息精准,服务平台要为流出方和流入方提供高质量的流转信息,确保双方精准对接,并提供参考流转价格,协助双方信息沟通顺畅。其次是签约文本规范,一旦流出方和流入方达成协议,服务平台要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使用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最后是能提供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服务,各地服务中心要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依法保护双方权益,特别是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

支撑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4年11月中央的《意见》明确提出,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按照《意见》的标准,适度规模应是150亩到200亩之间。这样规模的家庭农场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不需要也不可能备齐农业生产全环节所需的机械,生产中的大部分环节应交给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来完成,如秧苗的代育代栽、植保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有了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过程服务,经营家庭农场将变得更加轻松。目前各地应加大对经营农业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并引导经营组织提高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

支撑三: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

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曾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生产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现有农业补贴政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调整完善。现有的“普惠制”的补贴政策不能起来很好的导向作用,不能起到鼓励农户多出粮出好粮的作用,甚至不种地也能拿到补贴;更有甚者,出现了农资生产企业能耗越高得补贴越多的怪象。所以家庭农场主期望国家能出台更加精准的农业补贴政策,确保让多种粮、种好粮的农场主得到更多实惠。

支撑四: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

家庭农场是种田大户的升级版,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农场主已完成了从自然人向法人的过渡。但目前各地大部分家庭农场主仅仅是完成了形式上的转变,实质上还没有转变意识,还停留在种田大户的角色上。家庭农场经营上还是吹老调走老路,导致家庭农场没能实现企业化管理,进行成本核算,进而实现降低投入,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各地的家庭农场大多以常规种植为主,生产技术依托各地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不存在太大问题。所以对农场主按小微企业主的标准开展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由职业农民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要发展好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的后顾之忧,做好以上几个支撑,为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政策、智力、和生产全环节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昕.虎林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

[2]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实,2013,06:94-96.

[4]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420-424.

[5]赵文瀚.我国特色家庭农场生成路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

第2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服务;多元化;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D422.7;F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44-02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政策工具、保障手段和制度基础,在此过程中如何履行职责,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向农民提供教育、知识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明确界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民素质乃至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研究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当从管理方式的创新入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广大农民受益。公共财政建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界定社会公共需要范围是明确财政责任的逻辑起点。具体到农村文化领域,研究其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履行好自身职责的首要问题。相对于城市,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文化建设现状等因素,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有其特殊性。满足农村文化建设中涉及文化选择导向上的社会公共需要任务更加艰巨。

一、关于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研究综述

鉴于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权威的理论成果,因而对其涵义的界定尚未明确化。但国内学术界、政府或相关部门在阐述公共文化服务时,都将之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国家文化事业建设联系在一起,置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之下,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供全体公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理在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

自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关于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研究也逐步受到学者的重视。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两个方面。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实现路径,摆正位置,明确责任。针对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此主要综述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和研究结果。一些学者提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大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力度,既是财政服务政治,也是公共财政为社会共同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还是引导农村消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培植新兴财源的重要举措。

所以,呼吁各级财政部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调整支出存量结构,适当安排增量,提高文化事业费支出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建立农村文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尹长云(2008)认为,农村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文化服务方式单一,其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市场发育程度不成熟,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扩大服务项目,改变服务方式。

另外,国内众多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的市场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其中,熊巍、胡洪曙(2002)提出,由于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非全面显示偏好和我国农民的非理性不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前提假设,所以,公共文化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不能被完全运用到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来。疏仁华(2007)提出,在坚持文化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引进民间投资,使得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市场化,在政府的公共文化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不断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李长龙(2006)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民办机制并驾齐驱,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配置帕累托最优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民办文化上。陈坚良(2007)认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农村文化市场主体,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参与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吸引各界投资农村文化产业,造就有影响的农村文化品牌。考虑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如消费者的地域集中性、局限性以及公共产品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由市场供给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可能更有效率。而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加强市场竞争将会提高政府的效率,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公共产品供给部分市场化,有利于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多样化需求,大大扩展农民公共产品消费的选择集合。因此,在市场因素不断渗入农村、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需要市场机制的介入。借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验,以机制设计为先导,确定一定时间段的政策目标、资金规模、人均最低经费投入标准和具体落实的时间表,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大投入规模。同时,将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情况作为上级政府对下奖惩机制的重要参考因素,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科学有序、稳定增长。

二、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现状

在农村,农民除了看电视、听广播以外,少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也仅局限于在重大节日时搞些文化娱乐活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在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一些农村配套修起了图书室、娱乐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但大部分时间却门庭冷落、形同虚设。一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由于缺乏科学筹划和专业指导,更缺乏经费保障,无法生存发展,只能勉强支撑。

农村文化服务主体单一,服务绩效低下从现实来看,我国农村的文化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供给,企业及非赢利性组织很少参与到这一服务中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仅靠政府的单方面投资导致了农村文化服务经费投入相对其他公益性事业严重偏少,农村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匮乏,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欠佳等现象。而且,过去有限的农村文化服务也主要是通过设立乡镇文化站并由它来提供的,虽然各级政府财政也投入了一定的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但仅有的一点经费也主要是用于供养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极少用于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因此,农村文化服务的绩效很低,得不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建立量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从投入、产出、效果等三个层面设立评价指标,将农民在文化活动选择上的满足程度、具体活动的参与人数、具体活动在农村的覆盖面等数据作为参考因素,纳入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三、对存在问题的改进

针对我国农村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补充和完善。

1.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逐步加大政府用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比重,形成财政支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可以采取财政补助、信贷贴息、参股经营、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注重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奖惩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量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从投入、产出、效果等三个层面设立评价指标,将农民在文化活动选择上的满足程度、具体活动的参与人数、具体活动在农村的覆盖面等数据作为参考因素,纳入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评价、监督、考核机制,参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验,实行经费安排使用的定期报告制度,提高上级政府奖励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比重。财政部门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逐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服务供给内容和程序,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理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

[2] 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3] 苏红.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

第3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第4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Abstract:rural informatization of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strategic task in 2006, former MII puts forward: rur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ervice city pilot task, in the national call, thre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and related large enterprises are also in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actively, but when the service from the station government support, are difficult to live. We put forwar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policy,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ty, the combination of Finance and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 mode, new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ion.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 十二五规划 留守子女 空巢老人 创新模式

Key words:rural informatization "Twelfth Five-Year Plan" left-behind children of empty nest elderly innovation mode

作者简介:李入元 1963.3.24,男,河北省邯郸市,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及应用

“教育培训式”农村信息服务站助力农村信息化案例

建设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基地,政府信息办为指导,政府农村各级部门为支撑,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经验的企业为实施主体,网站信息及管理平台为纽带,多媒体教室营运网点为特征的农村信息化试点方案被称作“教育培训式”方案。

1.方案。在每一自然村选择合适的公共场所,简单装修一间40~60m2 的活动室,架设一条互联网线路,安装一台投影和多终端电脑,并配一名兼管安全、教育、操作的信息人员。实现以下工作:培训传播互联网知识;为周围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组织优秀农民讲解致富技术和经验;帮助农民检索、信息;帮助农民实现视频的亲情联络;播放科教节目和娱乐节目;传播国家或政府法规、政策等。

2.具体实现

每个网点的投资应根据自然村人口及活动场所情况酌情配置不同档次设备,原则上每个网点投资总价不超过3万元。硬件投资项目分列如下:

a. 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特殊情况下也可直接进入农户)选择一公共便利场所,简单装修出一间房屋,配好电源(一定要考虑安全),最好也配装有电扇、20个~30个马扎和2套办公桌椅,投资约需要2500元。

b. 在政府支持下,与网通、电信或铁通公司联系架设一条线路,并实现优惠价的ADSL上网功能,投资约需要500元/年。

c. 配一台性价比适中的电脑,并使用一主机拖二终端方案,扩充为2个操作终端,考虑视频通信,该主机还要配上摄像头,投资约需要8000元。4. 选择一台灯泡使用寿命长、抗电压、能及时开关机等特色的耐用投影仪。考虑夜晚时室外使用,另配一台20米的视频电缆和插线板,以及满足室外用的一套功放音响设施,投资约需要8000元~1.5万元。

3.营运

这套系统面向的是在家务农的农民,主要服务对象是爱钻研、有一定程度学习能力的成年农民,对象不包括年少的未成年人。开始的三个月,运营人员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工作重点是宣传,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密度,使村民百姓知道可以在活动室求教、学习、、检索信息。具体营运方式为:

a. 播放科教片和电影,吸收在家闲散农民来观看,中间穿插营运网点功能介绍。

b. 教授农民利用网络电话和子女视频通信。

c. 教授农民供求信息,积累本地农讯资源,共建《邯郸在线》农讯频道。

d. 经过3个月宣传后,可以尝试以低廉的价格开办各种培训班,一种是由营运人员教授,一种是由在线总部利用视频广播远程教学。

e. 经过3个月后,积累联络当地能人,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经验。

4、收支测算

设备一次性投入后,最主要的支出是人员工资、投影灯泡消耗、电费、上网费等。若人员按800元/月计,投影灯泡按2元/小时*6小时/天*30天/月=360元/月,电费按5度/天*0.8元/度*30天/月=120元/月,上网费40元/月,则运营一个网点每月总支出为1320元。这是不考虑设备折旧的情况。

5.结论

通过以上对这一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全面介绍,得到以下结论:整个服务站的软硬件投资在3万元左右,运行这个服务站月支出在1500元左右,依据我们在农村近2年的试验情况,服务站不靠政府的补贴将不能生存。

一、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生存思路设计

我们对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生存设计是依托网络、依托合作、依托资本,三位一体创新生存。依托网络不是指依托互联网,是指遍布各村镇的服务站,是指形成统一标示、统一服务模式的遍布一个区域各村镇的服务站而形成的网络。有此网络就有了规模、有了规模就有了影响,从而为生存打下了基础;依托合作是指服务站不要成为一个人的服务站,要成为当地(本村)人共同的服务站,要通过合作社的思想吸收上百户人家合作建站,服务站本身就是为本地(村)人服务,通过合作扭和在一起,使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更充实。服务站的核心是信息服务但不是只有信息服务,要通过服务站兼起互助服务的作用,此外,依托合作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服务站要与区域中心的创新科技投资企业合作;依托资本是指服务站在合作建站的思想下,合作伙伴共同出资,用这一资本金去创造效益,进而维持服务站的生存。

按照以上设计,我们更细致的描述具体操作是:在创新科技投资企业的主导下,在一个较广泛的农村区域建立众多的具有统一标示和服务内容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兼具有合作社的特征,每个服务站由当地数十户、近百户人家共同出资合作建立。按照国家对农村建立合作社的统一要求,拟定章程,吸收会员,扩充股金,原则上每户股金1万元,合作社成员不多于100位。服务站(合作社)的资金协议给创新科技投资企业统一支配(留少部分资金以满足某部分会员应急)。确保合作社员有不低于银行的利息,其它收益用于社员生活必须品的购置和维护服务站的运转。

创新科技投资企业首先考虑当地是否有可投资的项目,其次考虑当地是否有可投资的企业,然后是投资到异地的项目或企业。

二、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生存思路设计的可操作性

这一设计能否成功,是否可操作关键在于科技投资企业能否把投资资产产出效益。要说明的是我国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一个良好项目的企业,年投资收益率15%以上应当是没问题的,我们姑且就把收益率定为15%(高于15%的收益留存投资企业),其中,3%用于投资企业运营,剩余12%用于返还社员收益。也就是每月可支配收益是1%,预算每个社员的股金为10000元,则每月的可支配费用为100元,抛去按照目前固定1年期存款收益350元,为方便就按照每月抛去35元计,剩余有65元,而这65元中的15元则作为信息服务站的工作费用,把50元去团购社员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当我们的信息服务站有较大的数量后,预估50元的团购,能带来约62.5元的零售商品质量。见表1。另一个更简单的思路是,不给社员分配利息,改拿80元全部用来团购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能源)、20元留做运营经费。见表2。

在实际调查中,针对农村家庭平均4口人,生活必须品的开销是50-70元;若再加上能源消耗则在100-120元,也就是说这两种方案对不同地点、不同要求的社员均可基本满足生活需求,而通过这种合作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团购生活必需品后用节约的资金来运行一个信息服务站,而服务站与服务站的合作、服务站与中心站的合作后能对当地教育、养老、信息普及等方面带来巨大变化。一个村庄中能能拿出1万元的家庭还是不少的,这些人共同出资即获得收益,又通过维护运行服务站为其它乡亲服务。

三、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生存思路设计的可持续性

要保证这一模式的成功,必须考虑它的可持续发展性,倘若投资企业只是追求经济利益,把资金用到收益大的项目,则存在危险,这个创新投资企业必须是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理财投资技术,在农村发展项目,在每个服务站周围发展项目,这样,一方面了解农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会员收入,这是一个源于农村的项目设计,也必须扎根于农村,事事着眼于农村的项目、农村的发展。

信息服务站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免费为社员提供信息化教育,免费为社员提供网上商品的代购,免费为社员提供网上银行的支付帮助,免费为社员的通信服务,适当对非会员根据市场情况提供微量的收费服务。当服务站的建立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可以从银行、销售、通信等各企业获取利益支持,从而更加强给服务站的服务内涵,服务站既是综合信息的服务站,也是教育、文化的服务站,更是现代创新生产力的服务站,形成服务站即代购站、团购站、问题解决站。

在农村实行信息化是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推进城市化并不是放弃农村,根据农村一步步陷入的空巢老人化,通过信息服务站的视频交流,增加两地亲人的“见面”机会,对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有极大的帮助。一旦这一设计成熟,服务站还可与高校合作,吸收大学生到农村去实习锻炼(河北省教育厅建立了大学生到地方学校顶岗实习制度,若能派遣到服务站也是个锻炼)。

总之、团结就是力量,社员通过合作建立服务站,服务站通过服务站达到村村通,所有服务站通过科技投资企业扭成一个集团,投资农村、发展农村,即开源又节流,必将成为现代化农村科技发展的新模式。

四、 结论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生存设计的基础是:大家出钱,合作建站,投资理财,收益发展。这就让很多人考虑是否合法,是否为非法集资!

我们是这样考虑这一问题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建立符合国家战略决策,建站实行合作社方式同样符合国家发展三农经济的政策,更主要的是服务站的参与人是一个村镇的邻里乡亲,不是社会公众,只是在合作资金的投入使用上吸收现代社会理财观念,在当地还没有成熟项目时,选择创投企业代为理财,增加收益;其次,也通过集体团购生活必须品节约资金,这样“开源节流”增加微利;最后,也很关键,参与合作的乡亲不要投入太多钱,只要1万元即可,而在合作章程中,还要制定帮助会员的条款。

综上,我们认为这一设计,符合国家政策、为发展农村信息化、为发展农村教育、为发展新农村服务方式的建设,当是一条创新的大道。

参考文献:

【1】《浅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张丽 谭西贵-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2】《中国农业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的发展及建议》-郭书普-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3】《走出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误区》-林涛 梁贤-广西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前一百米”问题》-林涛-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5期

【5】《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崔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

第5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准确的市场定位对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壮大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并就如何规范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三农”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了相关思路。

一、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所以定位“三农”,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由广大农民入股组成,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和广大农民,服务对象以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为主,员工最熟悉的服务领域是“三农”。同时,受区域经营特性所限,农村信用社在资本、规模、成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均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和大中型金融机构争夺大中型客户,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无论业务怎么发展,都必须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另外,这又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农业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经济周期、行业发展、人口和地理、社会心理和客户利益因素,可以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的这种市场定位将使自身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这一提法,已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也主要在“三农”,但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一些工业化程度高、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或即将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三农”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个体、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民已不再是农民,而是工人、商人、投资者,在此类情况下,如果再从传统的“三农”概念中去界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那么就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情况的变化,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就同实际情况产生了严重的背离。

1、县级及县级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基层农村信用社应将自己服务范围定位于“三农”,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定位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定位的目标,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和稳固的根据地就无法竞争,农村信用社要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以农村为阵地,为“三农”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主导力量。(2)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支持“三高”农业,在满足农户一般性种养业贷款和小额消费贷款资金同时,增加对农产品加工户、个体工商户、运销户的信贷支持,要根据当地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对优势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有一定种养规模且信用好的农户和辖内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优先扶持,对名胜和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当地龙头企业等作为自己主要的客户群体。针对实际情况,调整贷款期限,对一些经营周期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或者实行活放活收的贷款管理模式,让农民拿到一笔贷款后,在定期归还贷款利息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滚动使用贷款。转变观念,适当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投放数额,农民提供多门类全方位的信贷扶持。2、城郊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坚持服务“三农”支持高效农业发展。城郊农村信用社要优先安排资金支持高产、高效益农业,以及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菜篮子”工程,重点要支持种植业、养殖业,努力把城郊培植成城区居民生活资源的供应站,从而加大城区对郊区市场的依赖。特别要支持用地面积小、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在支持方式上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以产业大户和专业户为扶持重点,带动城郊农民走共同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信任与支持,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2)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位于城郊的信用社与设在农村的信用社在经营环境与服务对象上有明显区别,城郊农村信用社必须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创新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走出特色之路。城郊型农村信用社随着其“农”字色彩的逐渐淡化,不能再将市场片面地定位于“小农业”,同时,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片面的追求“小而全”的经营模式,那只会在削弱自身总体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为城郊信用社以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随着城乡结合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兴起,为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恰恰就是各大金融机构竞争力最薄弱的领域,是城郊型信用社最容易争取和发展的空间,这也符合城郊型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的现实和分散风险的要求。因此,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应该是:坚持以“农民自己的银行”为定位点,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

3、城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摆正位置,不与国有商业银行盲目竞争。现阶段城市信用社首先应当稳住阵脚,在同国有商业银行有可比的地方要强化,比如存款工作,一定要做实做好,要力争创新服务水平;发展边缘业务,着手中间业务,把现有对中小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支持做好、做足、做大。城市信用社在市场的位子必须摆正,不要贪大贪多,不应和国有商业银行盲目争大企业、争大项目,应在高科技、小规模上做出文章。业务方面首先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把服务方向调准。(2)“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的定位。位于“兵家必争之地”带有浓厚“农”字色彩的城区农村信用社,因其市场定位模糊、经营理念滞后、资产质量低下、业务品种匮乏、服务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城区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定位的选择上,必须扬长避短,立足于支持城区经济发展,采取“依托个私,拓展市民”的战略,把市场定位在“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上。这种市场定位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取得最佳效果的组合模式。城区居民、个体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空间大,市场前景看好,城区农村信用社应该利用自身人多地熟的优势,积极拓展客户群体,重点开拓居民及个体民营经济组织这一信贷市场,抢占这一新兴市场。(3)以服务社区为定位。城区农村信用社应以服务社区为定位,以同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为思路,以贷款“零售”业务为手段,以多元化经营为方向,不断拓展自身的市场空间。具体讲,要以居民、商户、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符合需求的品牌产品。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户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准城市居民”户同农户相比,大多数有具有商品性质的房产和固定工资收入,有的还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从事工商企业的还有厂房设备等一定数额的资产。因此,农村信用社可以吸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功经验,把社区金融服务业务的名称定为社区居民户小额贷款。按照这一思路逐步在城区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创建出新的业务品牌——“社区居民小额贷款”品牌服务项目。

二、规范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路

(一)推进农村信用社市场业务创新

1、加大科技投入将科技的创新转化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创新。农村信用社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并积极依托中国银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等各种网络,拓展服务的范围和内涵;借助电子化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网上银行业务,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完善创新电子转账、支付等业务内容;提高汇兑、结算等业务的服务效率,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2、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推动业务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始动力,谁就占据了业务创新的制高点。农村信用社应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努力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切实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在业务创新中做出贡献人员的激励力度。

(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1、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初步到位,绝大多数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作为政府行使管理职责的机构。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承担责任,信用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新体制下,省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现在还没有成型的模式和做法可供遵循。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现有认知水平的最佳选择”,是符合实际的。

2、理性选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种种主客观因素,中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情况不同,特别是东西部农村发展更是悬殊,因此不能片面认为合作制合适或者是股份制合适。农村信用社要明晰产权制度,形成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在传统农业区,由于农民原有积累少、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对这类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先改革为政策性金融,待“三农”问题逐渐缓解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改组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各级领导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各级领导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适应强化内控、规范管理的需要,对有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补充与细化,构建适合内部各业务环节、各岗位之间有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更要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考核和奖惩体系,确保有章必循,并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查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五是切实做到违章必究。

(三)争取政策支持为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

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其他支持,包括获取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支持、政府有关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以商业银行平等的待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等等;对各级党政部门和乡村两级组织的结欠贷款,要依靠当地政府采取措施予以清理,对党政工作人员拖欠的不良贷款或担保的到期贷款,要依靠行政和司法手段予以清收,以挽回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损失;要依照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迎春.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3).

2、张红霞.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金融,2008(1).

3、张虎,沈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浅议[J].现代金融,2004(9).

第6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财政;对策

一、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相关概念界定

(1)公共服务的含义

公共服务指的是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在内的公共事业,保障了公众的生活与生存,也为社会大众参加政治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公共服务是在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政府主要执行服务的义务,公民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2)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

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还要满足公民的基本尊严与基本能力的需求,最后需要保障公民的健康需求。根据以上三点,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教育服务,基本医疗保障等都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3)均等化的含义

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所有人都可以公平的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财政目标之一。均等化有利于公共设施公平分配。我国现在的均等化还不够完善,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同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差甚远。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政府为公民提供一种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并且能够体现公平原则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包括基本民生、公共事业、公益基础与公共安全。例如:社会救助、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与社会治安都属于以上四点的范畴。

二、对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的背景意义

(1)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的现实意义

长久以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都受到了国家与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13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大“三农”的资金与人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工人带动农民、城市带动乡村、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建设健全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决定了农村服务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决定了现代农民的形成。

(2)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直以来都有相关研究人员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许多研究都不完整,只注重论述,或者停留于理论的分析。很少有研究人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并且对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财政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辽宁农村的现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现有的文献,对辽宁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进行了分析,并且从财政机制入手,分析造成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办法,对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做出贡献。

三、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存在的问题

(1)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影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在实际审核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不够合适的县市级财政收入,目前的县市级政府部门独自享受各种税收来源分离的税务。因为这些财政收入有明文规定其使用途径,县市级政府很难合理分配。然而有些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把一些公司所缴纳的资金,利用财政支付等方式退返给公司,减轻了县市级可以分配的财政资金。并且县级市政府事权不够明确,出现了上级部门下放事权的现象,使县市级政府事权远远大于本身的财权,这样局限了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且县市级政府部门对上级部门的资金供给依赖度提高,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有明文规定使用途径的资金百分比,地方部门很难统筹兼顾。最后一点,县市级政府部门的财务规划能力还不够规范,比如县市级政府的财务报告反馈的消息不标准,针对于财政超额的收入,这个模块管理中缺少相关规章制度,部门财务预算与国库收费支出过程不对等并且不够集中。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财政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让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2)基层财政困难导致辽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并增加农民负担

基层财政困难是导致辽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另一大原因,政府的财政基本被分配到城市,据调查表明,国家财政支配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连年减少,政府投入的资金中还包括了修建铁路,建设水利工程等支出,真正使用在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少之又少,这样的份额与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投入比起来就是凤毛麟角[2]。基层的财政收入少,没有政府的拨款,农民要自给自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无法健全。政府财务赤字,时常发生拖欠农民工资的问题,许多住房资金、医疗保障资金都没有落实。等级越低的政府就越没有权利,他们没有税收立法权,与城市政府比起来,财权分配都处于劣势,很容易陷入财政危机。负债严重又没有可以周旋的资金,如此一来,县级政府与乡级政府的财政赤字就会越来越严重,然而财政赤字让政府无力承担公共设施的费用,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运行缺乏体制保障

2007年农村税收已发生改革,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农民共同参与公共服务建设的新格局,但是至今为止财政运行仍然缺乏完善的保障体制。事权与财权分配不合理是财政运行保障体制不够完善的关键问题,对于县政府与乡政府来说,他们是最基层的政府,拥有的财权非常少,即他们拥有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等,事权大于财权,这让基层财政运行更加的困难。基层政府在辽宁农村义务教育与医疗保障的投入都严重不足,难以扩大公共服务建设,许多项目还未列入到公共服务建设的行列之中。虽然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免除农民的相关税收,政府收入势必减少,如此一来,政府的债务将无法偿还,加重了财政赤字,因此保障体系中还缺少约束政策的扶持。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让农民心理产生扭曲,不愿意缴纳县政府与乡政府的相关费用,密集的优惠政策,削弱了农民的义务。目前农村的公益与市场性公共服务难以明确定位,没有一个准确的划分机制,让公益性公共服务与市场性公共服务乱套,从而让公益缺失了公益的本质,而市场性公共服务又被政府过多的干预,导致无法正常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四、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

(1)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经验借鉴

日韩两国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办法较为有效,本文以日韩两国为例,借鉴其工作经验。日韩中央政府明确了每一级政府应该负责的范围与公共服务的内容,大型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中央负责,基层政府只需要负责地方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以此来保障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平衡,并且日本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比如《农村基本法》、《农地法》等,以农民为中心建立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服务建设。韩国新农村运动之后也出台了《农渔村发展综合对策》、《农业农村投融资计划》等政策。并且日韩政府都建立了一套公共服务表达机制,让农民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日韩将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化,吸引私人投资者,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减轻基层政府的压力。日韩政府非常重视义务教育,并且构建了一套完善的预算制度与公共财政体系,以此来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日韩两国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成功的例子来看,他们都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能,重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了农民的反馈系统与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并且重视教育基础,提高农民道德素质。

(2)加快辽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支持选择

a.明确政府财权事权划分,落实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

目前财权主要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而事权则由地方政府落实。基层要负责大量的支出费用,而财权与事权不对等,让财政问题层出不穷,辽宁农村政府也面临该问题,所以调整财权与事权的分布非常重要。因此中央政府要掌握好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力度,适当的将财权下放,让基层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平衡[3],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基层政府的积极性,也能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在中央政府下放权力的同时,要做好规范,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此行为。并且要明确税收的归属,集中并且数额较大的税收上缴给政府,数量较小并且分散的税收归属于地方政府,保证地方政府有一定收入来源。最后要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权,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由中央政府出资,而涉及到农民生活生产的公共服务投入则由地方政府承担,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配的任务,才能有效的降低基层政府的负担。只有以事权为基础,合理的划分财权,才能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

b.改善基层财政困境,保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国家基层财政收入日益紧缺,加上基层财政支出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缺少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到位。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量的不足、供给效率的严重低下、结构失去平衡,所以不合理的财政支出也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日益增大的原因之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到位,使农民接受文化的途径减少,产生了与城镇居民思想素质的差异,以至于农村各大问题的日益突出。所以,加大对农村的思想教育是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差异的一个重要举措。上级部门还应该加大基层的财政支出,使得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从改变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

的差距。有关部门应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认真审视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组织化与素质化的程度,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化,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多的途径,并且政府需要重新构造完善的供给体系。

c.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持体制

我国现阶段辽宁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困境由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可持续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付体制。以前的财政体制导致农村各方面支出比例不协调,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很难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上级部门没有做到兼顾城乡的统筹发展,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难免会产生负面想法。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随之扩大[4]。所以,对农村财政的可持续化支出非常重要,第一,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并且扩大农民的就业;第二,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支持,使义务教育达到均等化与公平化;第三,政府要积极推动农村卫生体制的建设,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第四,政府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农民身心都得到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政府加大对农村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公共服务政策,达到保障农民正常生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体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建华,财政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与政策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3,(12):137-141.

[2]谭志,辽宁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3):212-215.

第7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

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的含义

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指的是养老金给付额对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替代程度,其中替代率的合意水平决定了养老保障的适度性。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两个目标,第一,在制度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第二,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其他收入来源从而代替养老保险在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因此要搭建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和消费支出模型,从而计算出符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合意水平。

2 合意水平替代率下限模型的建立以及实证研究

2.1 模型的构建。本文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模型应用了扩展性支出模型ELES。根据农村老年人最基本的消费水平计算出新型农村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范围。那么此模型的假设: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非必要支出和必要支出,即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分为非基本消费和基本消费两种。

具体来说,ELES模型是把居民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作为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在某一时期内,价格和收入是不变的,那么首先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必须与其收入水平不相关,其次是除去基本消费后,余下的收入在各类商品和服务间分配时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通过ELES模型测算出基本消费支出,进一步用基本支出比上同期可支配收入,测算出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的范围。模型建立如下:

设Ci为居民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Xi为指居民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需求的数量,Pi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βi为居民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Y为可支配收入。单个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模型:

Ci=PiXi+βi(Y-PiXi)(i=1,2,3,…,n,0QβiQ1;βiQ1)(1)

式中,PiXi是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PiXi)为所有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总和,则βi(Y-PiXi)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非必需消费支出。

将上述公式拓宽范围到所有商品和劳务,则:

Ci=(1-βi)PiXi+βiY (2)

其中,Ci为总消费支出,PiXi为总基本支出,βi为总边际消费倾向。假定对于退休的农民而言养老保险收入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并且主要用于其基本消费,那么其边际消费倾向βi=0,则Ci=PiXi,进一步得出农村社会养保险最低替代率的模型:

μ= (3)

再假设农民收入与支出逐年呈几何增长,那么可以将上述公式表示为:

μ==×()n (n=0,1,…,n-1,n为年限)(4)

其中,C0为初始年的消费支出,Y0为初始年的可支配收入,k为平均消费支出增长率,g为平均收入增长率。

2.2 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及评估。假设新疆农民是从2008年起参加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8年的消费支出为2683元,纯收入为3503元,用公式(4)可以算出新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的波动区间。

由表1可知,从新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行以来,由于农民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逐年减少,因此养老保险的合意水平的替代率下降。近几年,新疆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合意水平替代率都高于30%。表明新疆农村养老保险的合意替代率的水平在30%- 40%时,农民必要性生活支出才能得到确保;养老保险替代率在18%-21%时,才能满足基本的衣食需要。也就是新疆农村养老保险何意水平替代率的范围。

3 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根据ELES模型,测算出新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合意水平。因此,根据以上所测算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对于新疆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在新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只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新疆农村实际收支水平,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及调整指数,建立养老金替代率自动调整机制,拓展筹资渠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资金保值增值,最终才能建立一套符合新疆区情的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褚福灵.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17-21.

[2]柳清瑞,穆怀中.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合意性分析[J]人口与发展,2009(1):67.

[3]褚福灵.论养老保险的缴费替代率与待遇替代率[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4]柳清瑞,穆怀中.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合意性分析[J].人口与发展,2009(1):67.

第8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浙江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下属15个供电所,20*年供电量43.63亿千瓦时,位居浙江省县级供电企业第7位。现有员工1108人,其中农电员工740人,占员工总数的66.8℅。党员总数为449人,其中农电党员315人,占党员总数的70.2℅。除少数供电所以前有电管站党支部外,大部分农电党员分散在*市各个乡镇和行政村,组织关系隶属地方管理,农电职工党员普遍感到没有归属感。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党员管理难度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一直强调要从严治党,但具体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一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往往失之于宽,未能对农电职工党员实施有效管理。而农电职工党员日常在供电所上班,客观上管理难度更大。

二是党员活动不正常。大部分农电党员是基层站所的生产技术骨干,平时由于工作较忙,与村委会组织的党员活动在时间上难免存在冲突,相对制约了农电党员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而且村里组织的党员活动可能没有找准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点,开展的党建活动对农电党员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一般,农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是党员思想不稳定。尽管公司党委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农电党员比较多的关心,但由于组织关系隶属等原因,公司党委无法在政治、思想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造成部分农电党员思想不够稳定。

一、着眼于规范农电党员管理,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

基层党组织是企业党的工作的基础,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落脚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是强化农电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整合资源,建立农电支部。按照“乡镇建组织,企业抓管理”原则成立农电党支部,组织关系隶属乡镇党委,公司协助管理,实行行业管理。坚持“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支部”,逐步成立农电党支部。

二是自愿转入,实行动态管理。农电党员中属电管员性质的党员原则上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入农电党支部,鉴于一部分村电工性质的党员在党组织关系所在村担任村支书、村长等职,主客观条件决定本人愿意继续把组织关系留在村里,而且他们在组织关系留在村里可能更有利于工作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注重建设,开展支部达标活动。在农电支部加强“隶属关系明确化、支部换届制度化、经费使用专项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党员发展规范化、活动开展规律化”建设基础上,从“班子建设、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创新”等五个方面开展支部达标工作,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着眼于提高农电党员素质,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理论学习是加强农电党员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农电党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教育农电党员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教育农电党员学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工作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农电党员的党员思想政治觉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在学习形式上,注重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活动、开办瑞电讲坛、邀请专家学者上党课。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每季给党支部下发党员学习资料,不断引导农电党员加强日常自学活动。第三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抓学习、理思路、谋发展、促和谐”、结合“走进困难、破解难题、率先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电党员,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引导农电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农电体制改革,保持阳光心态,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

二是注重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电力企业作为知识型、技术型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管理等工作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坚持业务培训是加强农电党员教育的必要需求。一方面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送出去,引进来”方式开展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岗位培训,提高农电党员队伍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开展技术比武,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师傅带徒、技术指导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比、学、赶、超、帮的技能学习氛围。近年来共有13名农电党员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已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管理的业务骨干。

三是注重廉政教育,提升反腐拒变能力。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坚持廉政教育是加强农电党员教育的必备内容。首先注重廉洁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反腐倡廉报告会、开展廉洁征文活动、举办和谐之夜联欢晚会等活动,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廉政教育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廉政教育,使“干事、干净”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注重正反典型教育。不仅要组织廉洁从业模范人物报告会、防雪抗冰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先进的形象激励人、教育人、引导人,而且更加注重警示教育,开展组织农电党员参加法庭审理旁听、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以身边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广大员工自觉算好“政治、经济、家庭”三笔账,其灵魂上受到震撼,心灵上得到净化。第三注重规范党员行为。要求广大员工严格执行国网公司员工守则和员工服务“十个不准”,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行为规范,特别要求农电党员要起到表率作用。

三、着眼于激发农电党员活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动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能激发、引导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是突出表率作用,激发农电党员永葆先进性。结合落实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帮一”等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亮品牌”行动,促使广大农电党员在活动中干在前、走在前、做表率、树形象,农电党员的“政治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水平高于群众,工作业绩优于群众”模范形象在广大群众中得到树立。

二是实施奉献积分,激发农电党员主观能动性。开展“党员奉献积分制”活动,通过定性、定量的标准计分,量化考核,提升农电党员参加支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农电党员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管理各条战线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电党员服务社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党员自我教育、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党员奉献活动与党员宗旨意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平常能看得出,关键时刻能站得出,危急时刻能豁得出”。

三是实施关爱工程,激发农电党员工作积极性。在政治待遇上给予关爱。吸收政治优秀的农电人员加入党组织,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关心,积极引导农电党员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如列席职代会和党员大会,认真听取他们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个人发展上给予关爱。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的农电党员应在职业生涯上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争先评优上给予关爱。农电党支部、党员要参加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选活动。考虑到一些农电党员收入低,家庭负担重等特点,成立爱心基金互助会,向遭受天灾人祸导致生活贫困的农电党员伸出援手,及时给予帮助。

四、着眼于树立农电党员形象,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是打造国网品牌的根本途径。农电党员处于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的终端,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企业形象,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社会赞誉是农电党员开展优质服务的根本出发点。

第9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与均等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的本质是效率问题。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管理因素和财政因素,因此,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系统路径是:制度效率改进是前提,管理效率提升是核心,财政效率提高是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与均等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学界和农民关注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绝对数量与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从1994年的532.98亿元提高到了2003年的1754.45亿元,1998年至2003年中央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9350多亿元,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央财政各项支农资金分别为2626亿元、2975亿元、3397亿元,增长速度迅速。但是,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由1994年的9.20%下降到了2003年的7,12%(转引自陈祖海,汪陈友,2006)。总体而言,公共产品在供给方面存在低效率问题,有限的资源达不到合理配置,影响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课题组在对广东、江西、安徽三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等效率不高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但制约农村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减缓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我们认为,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核心原因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因此,了解和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路径,从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和谐社会背景下进一步有效扩大公共产品覆盖面,增进农民福利的核心途径之一,也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一种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农村公共产品产权界定不明晰,供给主体职责边界不清晰,供给或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组织存在x低效率,这种状况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现实和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因素较多且复杂,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层面的因素,还有财政方面的因素。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与访谈,我们认为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核心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制度或产权安排是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效率或产权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广义的制度角度而言,制度因素具体体现在:正式制度,如政策、体制安排、法规等;非正式制度,如社会资本、惯例、风俗等。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制度,而非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技术进步是制度作用的外化结果或表象,受制度制约和导向。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激励生产性努力、提供确定性预期和节约交易成本。但是,本课题组2008年在广东、江西等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极大的制度缺失和制度约束“软化”问题,例如,江西qj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缺乏应有的制度安排,如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垃圾处理等,更为严重的是,即使有相应的、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镇政府却以财政困难等各种原因不供给公共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村农民的消费之所以难以启动或“繁荣”,根本原因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缺失造成的。因为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等缺失,导致农民倾向于自我储蓄和自我投资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 

总的来看,由于制度缺陷引起的效率问题有:一是由产权制度不健全或严重缺失(如缺失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引起的供给低效问题;二是由政府产权与私人产权分工界定不明以及政府产权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供给低效问题;三是由私人产权界定不清且缺乏保障以及由此而来的收费制度失当引起的供给低效问题;四是政府的市场准入制度往往限制了愿意进入者的行为选择,提高了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供给效率;五是制度变迁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但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市场化改革减少了财政负担,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从而促进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原有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集体的供给主体地位沦为次要地位,甚至曾经一度出现“空项”,影响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六是农民的需求表达制度或机制缺失或不完善,需求偏好信息难以显示,这种信息不对称将导致政府供给出现偏差或“失灵”,从而影响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七是财政分权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具有极大影响。张召娣和贺忠厚(2005)认为,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的偏好,因而所提供公共产品的质和量更符合本地居民的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所以,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寻租、x低效率而供给不足或不供给公共产品,结果也是造成效率损失。 

其次,管理因素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有重要影响。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管理也是生产力。政府管理体制和具体管理机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尚未完成从管理控制型到管理服务型的职能转变。龙兴海(2007)认为,县乡两级政府的管理模式依然是行政控制型的,而不是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各种有效服务的服务型政府,致使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大为减弱,从而影响服务供给效率。笔者在对江西部分农村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对环境治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安、农业技术服务等,造成供给效率低下;二是缺乏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管理制度。现实表明,中国农村基层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其中特别是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些公共资源的分配使用权往往掌握在少数政府官员手中,并往往由他们主观地决定这些有限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因此,公共资源的分配决策过程往往缺乏专家论证和公众意愿表达与监督。结果是,公共资源配置因科学管理制度的缺失而导致公共资源的滥用与浪费,造成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低下;三是政府缺乏支持市场供给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激励支持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本课题组成员的调查表明,广东的一些农村出现和存在社会组织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现象,打破了由政府和村集体垄断供给公共产品的单一状态。例如,在湛江市的上能村、河源市的欧村、云浮市的麦坑村等地,许多村庄都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或经商,他们挣钱以后在老家修建了楼房,添置了家具和家电,但村里却是道路难行、水电不通、治安恶化。在政府和村集体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服务,当地农民自愿组织成立了一个名为“公益事业协会”的组织,它接受外出打工或经商乡亲的捐款,为村里提供公共服务,如架设路灯、为孤寡老人发放补助、资助村里的文娱活动、成立治安队等。但是,这个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产品总量与质量、日常管理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日益受到挑战。总的来说,政府在产权保护、资源配置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如何支持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以及如何规范市场收费和监督市场供给行为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支持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导致政府供给、社会组织供给和市场供给间边界不清,职责不明,抬高了交易成本,造成社会组织和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出现效率偏差和扭曲;四是政府组织内部存在x低效率。由于缺乏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政府内部存在效率损失。特别是政府的垄断性使得政府内部缺乏提高供给效率的动力;五是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供给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和效率意识淡薄,也就是说,管理主体的人力资源存量不足。人力资源理论表明,人力资源存量是推动经济增长或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主体人力资源存量不足也会造成供给效率低下;六是“寻租”行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有重要影响。 

最后,财政制度安排是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值和力量已有共识,可以说,基层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不足或匮乏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关键原因。在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文献中,许多学者从公共财政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倾向一致的看法是,投入不足、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地方政府承担着70%以上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其通过“地方税”为其支出融资的比重还不到20%。乡镇财政承担了一些在全社会范围内受益、本应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执行计划生育的经费等,但却未能相应得到合理的补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承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承担,省级财政承担11%,而中央财政只承担2%。对于财源稀缺的农村来说,承担近80%的义务教育投资是不可能的,结果就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质量低下。 

财政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效率的呢?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供给总量不足,尤其是财政困难的基层政府;二是财政资金的分配往往由于少数人控制决策或博弈异化而不能按最有利于农民生存与发展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度或稀缺度序列来分配,造成资金分配使用效率低;三是财政资金的监管缺失导致难于专款专用,往往是“哪儿急往哪儿用”,影响使用效率;四是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缺乏监督,结果也往往缺乏绩效评估,造成财政资金的预算软约束,导致预算前后资金使用变动率较高,影响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路径选择 

 

许多学者对如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马晓河(2004)认为,应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量和比重;程又中(2005)主张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多元主体参与并共同生产和提供产品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体系等。在借鉴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制度路径、管理路径和财政路径的多元组合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高供给总量,促进供给结构均衡,增进农民福利。 

1、制度或产权效率改进是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前提:一是引人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化、市场化供给机制,建立多元化供给的产权制度体系,如,建立界定不同主体供给公共服务的范围与职责的制度安排,即确定哪些服务主要由政府供给,哪些服务主要由市场供给,哪些服务由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供给,哪些服务由政府、民间组织与市场合作供给;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社会需要,建立政府支持社会组织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制度安排,如确定支持范围、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分级供给体制,确定哪些服务主要由中央政府供给,哪些服务主要由地方政府供给,体现财权和事权的一致性,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的充足。二是建立规范市场供给的制度体系,节约交易成本,如,市场准入制度、社会组织供给公共产品的制度、服务收费制度、服务方式制度以及市场竞争制度等。这套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必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增进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2、管理效率改进是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核心:一是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激励,抑制机构膨胀,并消除寻租和腐败现象,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在政府机构中引进竞争机制,强化生产预算约束,对生产同一种公共产品的部门应打破绝对垄断,允许存在多个生产主体,引进公平竞争机制,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加大对公共服务或产品的公开招标,规范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深化与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法,最小费用选择法等科学决策方式,完善财政资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尤其要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能。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和违规成本,尽量减少资源浪费,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五是建立民主表达机制,充分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要充分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由他们对社区公共资源的筹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行表决并对社区公共资源的使用实行监督;六是构建政府支持市场供给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完善管理制度。如,在产权保护、资源配置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如何支持市场主体,以及如何规范市场收费和市场供给行为等,建立起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 

3、财政效率改进是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保障:一是不断扩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投入,从总量上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二是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稀缺度、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排序,优化用于农村公共产品预算资金的分配结构;三是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审计监督机制。如: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财政审计,实施农业工程投资审计等;四是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地区间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上的差异,从宏观层次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在我国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县乡基层财政面临资金困境,有限的财政资金必须维持政府运转,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足并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国家转移支付一般以基数为分配基础,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加上透明度不高,操作的随意性,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确定转移支付数额,难以达到均等化城乡和区域公共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刘文勇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美]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程又中:《论国家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