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品发布会主持稿范文

新品会主持稿精选(九篇)

新品会主持稿

第1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一、2017年上半年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一)活动类

1.2016佛山口碑榜颁奖盛典:主要负责活动流程、确定出席嘉宾名单、撰写领导致辞稿、活动当天接待和拍照工作、确定品牌宣传专题报道(半版)等。

2.2016U互动花开朵朵颁奖典礼:负责颁奖典礼活动的全面策划、统筹安排、沟通协调、落实执行、前期宣传推广、现场宣传物料制作、现场拍照工作、新闻通稿、领导致辞稿、领导采访稿、主持稿等工作。

3.2017“行通济、拍靓照、上电视”:主要负责活动前期的礼品采购工作;在活动现场统筹协调活动现场的各项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沟通协调物料管理组、拍靓照引导组、摄像组、风车义卖组以及巡游方阵组等相关事宜;活动后的照片审核工作、礼品奖品结算工作等。

4.2017U互动五人足球赛:负责整体活动方案初稿编写、前期宣传图片的设计工作、负责城市赛活动的全面策划、统筹安排、沟通协调、落实执行、前期宣传、与ofo合作沟通工作、现场物料制作、新闻通稿、领导致辞稿、领导采访稿等工作。负责大区赛球队的报名事项、注意事项、现场物料沟通协调、现场拍照、领导致辞稿、微信推送等工作。

(二)项目类

1.2017业务促销礼品采购:主要负责礼品种类和数量的拟定、发起采购流程、制定礼品使用计划、拟定礼品下发通知、管理监督礼品的使用等。

2.2017今日头条宣传:主要与对方沟通宣传方案内容、发起立项流程、确定合作方案内容、完成合同审批流程、沟通内容和形式等。

(三)日常宣传类

1.高清互动平台:根据时间节点,申请制作投放的EPG宣传广告(主要是3、4、5月),包括但不限于开机画面、高清互动首页、音量条、换台条、免费专区中的暂停、退出广告、剧前30秒广告投放。

2.新媒体(微信服务号、微信订阅号、今日头条):微信方面,结合热点事件和时间节点,根据宣传战略部署,提出微信需求给新媒体中心,并与其沟通推文具体需求细节,最后审核,其中较为突出的微信为5月26日的《端午节冷知识,你知多少?》阅读量近8000次,创非公告类推文的阅读记录;头条号方面,根据当天微信内容进行适应性编辑并,其中较为突出的文章为6月28日的《佛山广电宽带用户突破60万,三重好礼大优惠!》阅读量为3.5万人次。

二、工作收获体会

(一)工作把握性仍需加强

在实际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多项工作环节如活动前的方案策划筹备、与活动执行方的沟通协调、实施环节的各种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汇总以及结算付款工作等等,每项工作的进度均会影响到整体项目的进度与工作预期效果呈现,需对整体活动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把握。

(二)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要更加统一

市场营销部工作繁重、任务紧,且多项工作涉及跨部门工作协调,工作内容涉及宣传策划与执行、方案宣传、法务监控、系统技术等。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在坚持把所有工作做好的同时,需要学会分析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懂得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及优先次序,把重要而又紧急的工作先完成。若工作强度实在超出自身承载范围,可反馈意见请求领导同事的帮助,学会及时反馈,及时沟通,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执行。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下半年主要工作重点:

活动类:2017U互动花开朵朵、2017佛山口碑榜

项目类:2017业务促销礼品的采购、结算及监督管理使用、今日头条宣传资源使用及结算

日常宣传类:微信、今日头条

(二)工作思路和方向

第2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关键词】文学副刊 创新 《平原》

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此言可谓切中报纸副刊的“命脉”。然而,进入全媒体时代,与当代纸质媒体的新闻版面强势扩张相比,传统副刊版面开始逐渐被挤压,出现了一些困境。但副刊不副,是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报纸的魂之所系——也就是副刊,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嫁接新媒体,融入新时代,才能在新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国文学副刊萎缩、副刊作者数量减少、文学副刊总体发展式微的大背景下,阜阳日报文艺副刊《平原》栏目荣获安徽省副刊好作品专栏2011年度一等奖,这项殊荣实属来之不易。

阜阳日报《平原》栏目诞生于1958年1月,称得上是一个老栏目了。创办以来,该栏目始终定位为综合性文艺副刊,主要编发散文、诗歌、随笔、杂谈、篆刻等。创办之初,编发了许多革命故事、散文,还有农民版画、快板书、打油诗、顺口溜等,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革命和建设的火热生活。50多年过去了,虽然目前阜阳日报的文艺副刊版面已经增加到十几个,但《平原》作为重点栏目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如此高龄的文学副刊栏目是如何形成经久不衰的品牌,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焕发青春的呢?现介绍阜阳日报专副刊中心打造《平原》这个品牌的主要做法。

定位和风格适当调整

《平原》是一个综合性文学副刊。这个刊发散文、随笔、诗歌、小说、杂文的板块,一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但在新的情况下,我们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和人们阅读习惯以及口味的变化,做了微调。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现在党报读者对文艺副刊的期待,不再单纯是“培养作家的摇篮”、文学家的“沙龙”、文艺家的“乐园”。他们期待从副刊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副刊已不仅仅是“休闲”的版面。正因为以上原因,许多都市报的副刊已经抛弃了“纯文学路线”,走向平民化,内容以读者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主,作者群不再局限于知名作家。党报副刊要不要这样做呢?显然,在传统操作手法逐渐落伍的情形下,党报副刊也需要转型。经过研究,最终确定《平原》副刊的风格,既要保持文学性,也要淡化文学味,增加现实性、贴近性、平民化。

与许多党报的副刊不同,《平原》抛弃了那种自娱自乐的文人办报、精英办报的思路,让广大普通老百姓走到报纸版面上来,讲述他们的“身边人、身边事”。注重题材的现实性,引导作者关注时代、关注变化,写出读者身边事、身边人的新面貌。以本地作者为主,引导他们写本土风情民俗、本地人物故事。写作形式上力求摒弃辞藻华丽、无病的纯文学做派,作者构成上也不以名家稿约为主,而是以草根作者为主,突出平民化写作风格。

重视本地作者库建设

在副刊全面本地化的大势驱动下,文学栏目的作者群也相应发生着变化。

编辑对目前的本地作者队伍做了分析:目前阜阳日报副刊的本地作者群主要由教师、公务员、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构成,其中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分布在全市的基层乡村,视野相对较窄,写作风格也比较单一,纯文学的写景、记事往往是他们创作的主要风格。

在全民写博客、织微博的大背景下,很多网民已经成长为一支新的创作队伍,他们可能对外并不宣称热爱文学,但他们始终坚持写自己、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纯文学、曲高和寡的套路显然不适应目前的现实发展,所以,我们把发稿门槛降低,使得《平原》副刊不单只是文学青年的阵地,而是所有读者手写我心、表达见解、发出声音的园地。

在副刊作者流失较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拓展新的创作队伍是个大问题。我们在发稿的同时要求作者附上个人简介和创作经历,积极建立本地作者库。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地作者库的作者已经达到近200人。这里的本地作者既包括所有土生土长的阜阳人,也包含了在阜阳工作、学习过的人,或是曾经到访过阜阳的人。

加强编写往来

一是采取回复的方法接近读者、沟通读者。很多副刊的投稿邮箱往往没有回复,或者即使有回复,也是邮箱的自动回复。而《平原》副刊的编辑,尽量回复每一位作者的来信、来稿,虽然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但为了争取作者,一旦有新的读者投稿,只要编辑觉得对方的文笔还可以,都会第一时间给他回复,把《用稿要求》和栏目设置同时发给他,让他对阜阳日报的副刊产生一个好印象,从而继续投稿。

有的报社副刊用稿后往往不通知对方,用了就用了,不重视与作者的及时沟通,不利于建立一个长效的编写互动机制。而《平原》副刊的编辑,采取发送《拟用稿通知》和《用稿通知》的办法,有效地弥补了这个缺失。《拟用稿通知》除了通知对方该稿件拟采用,如果该文章已经在他处发表过请他通知编辑,还提示他耐心等待,不要再把此稿投往他处,这样就避免了一稿多投的情况。很多读者来信说:这封《拟用稿通知》犹如给作者一个定心丸,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静候刊发的佳音了。《用稿通知》信则是在用稿之后,把具体见报时间及电子报链接发送给作者,同时邀请他继续投稿和支持。

二是建立阜阳日报业余作者群。除了公布《平原》副刊的电子邮箱(专用投稿邮箱)外,《平原》的编辑还开通了工作QQ号, 2011年《平原》建立了《阜阳日报》文学作者QQ群。目前已经吸纳了近百人入群。该群的入群条件既宽松而又严格,主要吸收有写作热情、写作功底较好的本地作者。该群严格执行实名制,维持群内言论的纯洁性,保持群的健康发展。QQ群里,编辑会及时公布用稿信息,第一时间约稿信息,征文启事、近期写作选题和注意事项等。作者有何建议也可以在里面提出,并且为广大文友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良好平台,对编写互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做到以心换心,和作者真诚地交朋友。只有善于交朋友,真诚地对待作者的报纸编辑,才能收获一份友谊,也才能收获广泛的稿源。经常给通讯员发信息、打电话,向他们约稿,这是十分重要的。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前的党报副刊编辑常常是成年坐在办公室,等待作者投稿,但现在的全媒体时代如果编辑不能主动出击,所编版面可能是死水一潭,缺乏生机,也没有充足的好稿源。编副刊的过程就是交朋友的过程,只有全力投入,和作者建立起朋友关系,才能有主动投稿的作者。

当今副刊,丰富了广大读者的生活,既是报纸联系广大作家的纽带,也是报纸吸引广大读者的窗口。长期以来,在《阜阳日报》副刊上,大量的名人、名家在这里发表过自己的得意作品。也有许多人从这里起航,很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都在这儿发表过他们认为很有影响的作品。所以,《平原》副刊一直是《阜阳日报》的名牌栏目之一。

《平原》栏目的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导向正确、不庸俗不媚俗。眼下许多副刊都走上了浅阅读的路线,堪称快餐副刊。我们的副刊编辑始终秉持选稿的高标准,立足本地,坚持乡土风情,力争每期都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来自文字本身,更来自文章中蕴含的深情和哲理。

二是坚持本地化,拒绝千人一面的职业。我们要求原创首投,坚持首发,坚持本地特色。

三是坚持扶植草根作者,不断推出新人。每周一期的副刊力求推出一到二个新面孔。通过努力,这片园地走出了张晓玲、谢登峰、洛水、李红军、蔡明菊、金涛这样的本土作家和乡土诗人。

《平原》还坚持向一些有影响力的本土作家约稿,比如邢思洁、时春晨、崔波、苗秀侠等,但是不设专栏,原则上不会因为对方的名气而降低对发稿字数的要求,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500字。

《平原》副刊的创新做法

单篇文章的字数少,单版的文章篇数多。在意文章的长短,在意内容与生活的贴近程度,单篇字数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内。单篇篇幅小了,版面上的文章篇数就多了,这与大多数党报的一般做法不同。提高文章的易读性,并力求做到文章短、文句短、段落短,让语言浅显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利于读者理解,符合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文章题材种类多,合理搭配栏目。《平原副刊》除传统栏目“文峰漫笔”、“小小说”之外,又开设“颍水之滨”、“诗路花语”等新栏目。不单用摄影图片,还采用篆刻、剪纸、书法等多种形式点缀版面,同时使用栏花、刊头设计等元素使版面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重视策划,重视和读者的互动交流。一是不定期推出征文活动,比如每年的一些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等,都会组织征文,或者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的热点不定期推出一些主题征文,如近期开展的“中国梦我的梦”征文等。每次征文,读者都十分踊跃。二是积极组织编者和读者的联谊活动,如每年的通讯员联谊会邀请35名优秀作者参加,会上表彰一批热心作者,大家进行交流和采风。三是经常举行优秀征文评选活动,对作者进行物质奖励。四是定期给各位作者寄送阜阳报业的内刊,让他们了解阜阳日报的工作动态和宣传重点。这些活动都鼓励和保护了广大作者的投稿积极性,促进了和作者的互动。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面对快速更新的现代资讯,党报副刊需要在保持文化品位和求新求变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平原》栏目在创新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些年,不变的是它的品位,对高标准的坚持;变的可能是它多了些时尚,多了些平民化,多了些写实性。

第3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企业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知之不详或操作不当。比如对由谁来担任新闻发言人,在什么情况下举行新闻会,如何邀请、接待记者,如何选择会的时间、地点,如何预测记者可能提出的尖刻问题等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笔者根据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一、新闻的基本规范

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重点要规范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的日常工作机制。主要是要成立固定的新闻发言工作小组,对有关新闻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比如要确定由谁担任新闻发言人、谁接听记者日常来电、谁组织策划新闻会、谁起草新闻稿和准备应答口径等等。

从事新闻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为他们直接与记者打交道,任何一点失误可能将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由传播部门担任新闻的工作,但是,由谁来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各企业的做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的企业由老总亲自担任,有的由公关部长或传播部长担任,有的由媒介经理担任,有的则由长相姣好的女职员担任,还有的请公关公司的人越俎代庖。

笔者认为,新闻发言人一职最好由企业内部熟悉公关传播工作的高层领导兼任,退而其次,也只能由负责公关传播的部长级干部担任,绝不能交给企业其他人员或外部人士。因为担任新闻发言人的人员,如果本身在企业的职位不高,就接触不到企业经营的实质层面,对记者提出的诸如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等问题,不会有准确而且较深刻的认识,自然也就做不出有利于企业的回答。

2.建立规范的媒介记者档案。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企业要在新闻活动中把握主动权,就应该事先对出席会的各个记者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平时要建立起规范的记者档案。比如要对各主流媒体的记者的生日、籍贯、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哪些记者侧重行业发展的问题,哪些侧重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哪些关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哪些提问的角度较偏、刁钻等等。企业只有事先建立起详细的记者档案,才能预测与会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3.建立舆情跟踪分析机制。主要是平时要指定专人收集报纸、电视、网络上媒体和记者对企业报道的信息,对报道内容加以研判分析,为新闻和回答记者提问提供参考。比如记者所报道的内容对企业经营工作有哪些看法?正面的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哪些对企业不利,需要澄清?哪些虽然对企业不利,但不宜炒热?哪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被忽视掉了?这些都需要经常性的跟踪和分析。否则,就难以掌握记者会问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效果更好。

4.建立新闻后的评估机制。在新闻会后,跟踪媒体对新闻会是如何报道的,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跟踪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从而决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新闻的主要形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不久编写了一套新闻教材,将新闻的形式分为主动和被动,正式和非正式。

(一)主动就是主动对外消息。比如企业发表澄清公告、企业领导人谈话等。被动新闻,主要指新闻发言人应询回答记者提问。

(二)正式新闻就是通过一种正规的方式传达信息。主要方式有:

1.新闻会。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形式。一般的做法是:在企业的会议室或专门的新闻厅内,主持人和发言人都在主席台上就座,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然后发言人先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被主持人允许提问的记者,一般要求通报记者代表的新闻机构。

2.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是一种更正式的、更大范围的新闻方式。一般用于企业经营方面的重大信息,除了发言人到场外,通常还会邀请有关领导、嘉宾出席。先由发言人作开场白,简单介绍被邀请的来回答记者问题的嘉的身份和背景,然后由他们回答记者的提问。记者招待会上一般不先新闻。记者招待会的优点是,可以更正式地、更权威、更大影响地对外传播信息。

3.冷餐会或酒会。这一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新闻会或记者招待会合并使用。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轻松地将有关想的信息传达出去。

4.网上新闻和网上在线交流。这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随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网上新闻、网上论坛和网上在线交流等形式,阐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做法越来越常见。

5.接受专访或多家联合采访。采用这种形式是为了透露重要信息,扩大影响。一般挑选影响比较大的媒体。另外,企业实施一项重大决策前,为了营造声势,也采用这一方式。

6.传送新闻稿。一般做法是,把具有新闻性的信息,由专门人员写成新闻稿,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给记者,请他们发表或在撰写新闻时参考。

(三)非正式新闻的方式主要是:

1.公开场合交谈。 一般来讲,是指企业高层领导应邀出席有关单位公共活动时,有可能被主办方邀请出席的记者采访。在这种场合,发言人可以不委婉拒绝采访,但从宣传本企业工作,或从与记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角度出发,有时还是有必要与记者聊聊天。而且,如果企业的确有一些可以的信息,即使记者不提问,也可主动向记者透露消息或发表看法。

在公开场合与记者交谈时,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对敏感问题不要轻易表态。因为你事先没有准备,对记者所提的情况很可能会把握不准。同时,在这种场合谈话很可能被其他事情打断,影响观点的表达,容易让记者断章取义。如果记者一定要求回答,可以坦诚地告诉他,自己不能肯定,或者给对方名片,约他们下次再谈。

2.背景吹风会。 背景吹风会是一种非正式新闻的渠道。一般是企业遇到没有必要热炒,但又需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的问题时采取的新闻形式。这种形式气氛可以比较轻松,可邀请为数不多的,平时与企业关系良好的记者,在一个小会议室或发言人的办公室里,甚至饭桌上举行。

吹风会的内容可以有几种情况:一是可以报道和不可以报道,有的内容由于时机不成熟等原因,不供即时报道,只供报道时作背景参考;二是可具名和不可具名报道,也就是说内容是可以报道的,但不能讲出消息来源。

3.向个别记者提供重要信息。主要是选择一两家强势媒体的记者,向他们透露企业的重要信息。目的是,让它们率先消息,吸引其他媒体进一步报道,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请记者吃饭、喝茶。通过请记者吃饭、喝茶的形式,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既可增加彼此的友谊,又可传递或透露某些信息。

三、新闻时机的选择

企业举行新闻会,应选择有利的时机进行:

1.企业经营战略做出重大调整。这是最常见的新闻形式。企业做出新的战略决策后,绝大多数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了解和认同,而利用新闻会直接宣布有关内容,是最吸引记者的做法。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行业、甚至宏观经济的发展,这些内容大多有很高的宣传价值。如果企业能够恰如其分加以宣传,客观上对推动新经营战略的实施,以及树立新市场形象,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2.推出新产品。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是为了将市场潜在的需求转变化消费者的购买行动,而选择召开新闻会向社会各界消息,通常要比广告的效果好。因为它克服了广告赤裸裸诉求的缺点,让人觉得公正、权威,从而自然而然深入人心。

3.谣言横行。 如果社会上的谣传危及企业的经营,或者损害企业的形象,就可以考虑举行一次或多次新闻会。通过系统地正面信息,击毁谣言,解惑释疑。

4.出现突发事件。主要指企业遭遇巨大的灾祸,或者由于产品问题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的事情等等。一般而言,企业遭遇突发事件应做到及时向媒体通报,这样利大于弊。一些企业出现了危机事件后,认为躲避媒体是最好的办法,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企业应该把面对传媒与处理事件一并考虑,把事件真相及时告诉公众,否则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四、新闻的准备工作

一场较正式的新闻会,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答问的口径。 无论新闻发言人对的新闻内容多么熟悉,都要准备答问口径。敏感问题的口径,常需要请示公司高层领导同意或与其他部门会签;跨部门问题的答问口径一般需要与有关部门协调确定或向高层领导请示。

2.准备新闻背景材料。主要指那些发言人在会上没有讲到,但与会议内容相关,同时是记者需要的背景材料。在撰写新闻背景材料时,要注意新闻性,简明扼要,避免空话。必要的时候,还要准备电视录像片、多媒体图表等多媒体等资料,以便更直观地帮助传递发言人要表达的信息。

3.彩排。新闻发言人在出席记者会前,还应考虑与助手一起作一些彩排。一些与传媒打交道很有经验的老手,在接受采访前都要一再彩排,而且每一次都这样做。

五、新闻地点和时间的选择

一般来讲,新闻会的地点应选择在媒体最集中的地方举行,这样一方面方便媒体采访,一方面可以节费费用。目前,全国性主流媒体集中地有3个:北京、广州、上海。当然,如果是小规模的会,也可以将地点定在企业内部举行。

确定新闻的时间要考虑以下因素:

1.会一般应尽量安排在上午举行。因为这样方便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实现同步发稿。如果安排在下午举行,由于大多数报社都规定记者的稿件必须在下午六点前送主编室定稿,而在这之前,还要经过编辑修改、润色,这必然导致很多记者写作的时间不够,稿子难以及时送审,当然也就发不出来。如果拖到第二天发稿,由于电视、网站等竞争媒体已经捷足先登,稿件成了过时新闻,很可能被主编“枪毙”。

2.避免周未或假日。一是因为这个时候邀请嘉宾比较困难,他们可能要外出休假、探亲等等;二是社会公众也会由于同样的原因,没有时间去看报、看电视,从而达不到传播的目的;三是很多媒体没有可供发稿的版面。大多数媒体都有一个习惯,周末和假日都侧重做休闲、娱乐类的节目,一般不刊登企业新闻方面的信息。

3.要避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中国媒体是受约束的宣传机构,国家如果举行重要的政治活动和社会事件,有关部门都会要求各级媒体进行报道。如果企业在这个时候举行新闻会,记者很可能无法出席会议;即使出席了会议,也可能无法发稿;即使发了稿,也会由于铺天盖地的政治报道而冲淡会的传播效果。

六、新闻会时间的控制

第4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媒体微博常见的法律问题

从微博现状和现行法律框架来看,比较突出的法律风险存在于以下领域:

1.违反真实性原则,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或对他人造成侵权。谎言传播在主观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对其产生的法律后果负责,根据谣言的类型,相关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1)引起民众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今年初,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对于这一极富政治敏感性的谣言,媒体微博都保持了审慎的态度,而在一些社会新闻的谣言事件中,如“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浙江海宁癌症村”等,个别媒体微博不同程度地介入其中。事实上,如果媒体微博推动这些事件持续发酵,进而诱发不稳定因素、导致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也将予以追究。

(2)传播不健康内容,冲击公序良俗。2011年9月,一名已婚男子编造“失足女若小安接客日记”,并在某网站微博散布,部分媒体微博跟进炒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就此予以谴责,并要求有关属地管理部门依法惩处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员及网站,追究其相关责任。

(3)发表涉及他人的不实信息,侵犯名誉权或隐私权。2010年12月,一个名叫赵楚的网友微博,称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12月6日19时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当晚,某知名周刊在官方微博上即时转发了这一谣言,该条微博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正规,数分钟内被转发近千条。尽管金庸先生未就此事诉诸公堂,但由此造成的侵权是实际存在的。

2.违反公正性原则,缺乏依据,具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言论。一些网民乃至媒体微博的声音带有强烈情绪化、民粹化色彩,动辄进行人身攻击,构成了侮辱或诽谤性质的侵权。

前不久,广东顺德一名女子怀疑自己丈夫通奸,调查后发现属实,恼羞成怒后连续了多条针对第三者的侮辱性微博。法院一审判处微博博主需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并在纸质媒体上发表公开道歉声明。这条“有图有真相”看似无关紧要的市井微博,很容易被媒体编辑看成不错的社会新闻爆料,但一旦简单转发,则将为其侵权行为负连带责任。

3.违反稿件转载规范,侵犯他人著作权。媒体微博转发其他账户的资讯和评论十分普遍,这种转载也应参照传统媒体的业务规范,注明稿件来源。隐藏非原创的内容的出处,以自己的名义转发微博,实为抄袭和剽窃,在法律上已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

并非所有微博都受著作权保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可见,享有著作权的是具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成果,诸如网民一般生活记录式的“口水帖”显然达不到这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字数长短并非著作权价值标准的判断依据,具有一定水准的微笑话、微小说、微电影,也不得在微博进行抄袭性转发。

此外,原作者如果明确表示不予他人转发,则注明来源的转发也构成侵权。

走出“新媒体陷阱”,从根本上防范法律风险

传统媒体骤然进入微博后,看到了新媒体的比较优势,为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用户要求,不同程度地放弃了原有业务流程,进而降低了真实性的保障力度。但在社会舆论看来,传统媒体换上了微博的新装,依然沿袭了其品牌特色和功能定位,其的信息就应该是经过校验的。这样,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运营出现了内在的张力,其目标需求和公众认知出现了差异。这正是媒体微博比一般微博用户有着更高法律风险的根源所在。

如何从制度层面根治谣言尚未形成共识。在这种背景,传统媒体恰恰被寄予了维护舆论秩序、澄清各类谣言的厚望。在政府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社会着力倡导网民社会责任的同时,传统媒体更应通过自身调查采访、信息审核的优势,准确定位媒体微博的功能,将传统特色和资源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从这一功能定位和新媒体要求出发,媒体微博运营在法律风险的防范中有待加强以下工作:

1.设立新媒体稿件审签制度。微博内容尤其是原创内容的,需要经过有资质的签发人把关,经审阅通过后方能对外。越来越多的正在走出单纯追求稿件数量和发高效率的“新媒体陷阱”,开始走兼顾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安全的传统媒体特色微博之路。长春的《东亚经贸新闻》即提出以报纸的新闻安全标准进行官方微博的审核,专门选派一名编委全面负责对微博稿件的审核;将微博稿件纳入签发流程,一律经后台审签后才能对外;针对微博的适时性特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以降低安全门槛为代价保证时效性。

加强审核是屏蔽虚假、有害信息的根本方法,但增加安全性的同时必然降低了效率,尤其是增加了媒体的成本。一些媒体尝试将传统业务和新媒体融合起来,《上海证券报》通过自主开发的采编系统实现了所有稿件一体审签,再按稿件特点分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传统业务从业人员的新媒体意识,也通过流程再造有效地消化了新增的业务成本。

2.加强发稿的流程控制和组织策划。建立强有力的报道组织指挥机制是实现流程控制的重中之重,牵住了这一“牛鼻子”,有利于媒体特别是大型媒体从整体上对微博信息进行架构性掌控。如新华社新媒体采编发稿流程的内部规定,对组织策划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将新媒体报道纳入每天的业务例会,及时结合当天报道重点、舆情热点对新媒体报道进行组织策划;在重大战役性报道、重大主题报道中,由总编室牵头对新媒体报道进行专题策划,制定专门方案;依托舆情监测系统,安排专人监控重点网站及社交类媒体,及时获取舆情动态和报道线索。通过这一网络,报道指挥部门在庞大的新媒体报道体系中掌握了主导权,从源头上保障了发稿安全。

3.明确新媒体转发稿件的规范。编辑选稿务必了解转发对象是否同意转发,若同意转发则必须注明来源,尤其是媒体微博综合多家信息源的稿件,不能简单地以“综合”代替明细的稿件出处;编辑转发其他用户内容时应尊重愿意,不得按照自己的观点断章取义、放大或缩小信息、歪曲原作者观点;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媒体还对网络和微博上的信息源进行了分类分级,并据此确定了编辑的发稿权限。

4.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流程管控在建立微博发稿环节业务规范的同时,还应加强编辑在执行环节的监管与落实。明确编辑、主编的岗位职责是编辑工作制度化的有效方式,半月谈杂志社在网站和微博的稿件编发规程中建立了三级发稿机制:责任编辑是第一把关人,对稿件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以及稿件的事实性及文字性差错负责;主编负责稿件的初审,在稿件送审时对需要特别注意的稿件加注“敏感稿件”标记,对内容的安全负直接责任,应及时、全面地了解当日的报道重点和注意事项并向编辑传达,对传达不到位导致的稿件差错承担责任;杂志社的终审发稿人担任终审签发人,对网站和微博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事实性问题进行审核,对内容的安全负第一责任。职权和责任的对应使各环节的安全得到制度约束,通过提升各岗位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了差错的出现。

第5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教育部颁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日前,教育部正式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至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全部研制完成。 思想品德课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基础上,在初中阶段开设的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积极反映社会进步、时展的新特点;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科学性,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要求;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科学化;坚持综合化的课程形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主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育材料,力求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后,在部分部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陕西:小学初中新生入学不举行书面考试 为规范小学、初中的入学工作,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2003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小学、初中就近入学的原则,凡年满6周岁(即199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均须登记入学。小学、初中新生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书面考试。 省教育厅规定,小学由各县(区)教育局为其划定入学登记范围。适龄儿童由其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在规定的时间持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区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手续。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应按时填写“初中入学登记表”,由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局安排其到公办中学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初中按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招生范围和规定的入学办法接收小学毕业生入学,各学校都要在规定放假日期前,按县(区)教育局规定的日期发正式“入学通知书”。 省教育厅还规定,各级重点中学、示范初中、示范小学出现违规考试招生的,取消重点或示范称号,五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属政府公办学校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对校长或者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处理;属于其他办学体制学校的违规违纪行为,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受免职处理的校长和责任人,一年内不得在任何学校担任领导职务。一个县(区)一年内出现三起以上违规违纪问题,教育局长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如果出现五起以上违规违纪问题,年度考核教育局不得评为先进单位,教育局长为不称职。 吉林:高中历史会考采取研究性学习试题 今年吉林省对高中历史会考进行改革,在考前一个月公开高中毕业会考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试题,以此有效促进吉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5月20日,吉林省在100多道试题中筛选加工命制了两道试题,向广大考生公布。 这两道试题具体内容为: 1. 通过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和深入调查吉林省“三农”问题的现状,理解党的十六大对“三农”问题作出的重要决策,并为吉林省或家乡的农业现代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2. 结合本地实际参观、采访或搜集有关资料,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以及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学者对侵华战争真相的歪曲,并从中感悟青年学生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和受到的启发。 这两道试题不一定是原题出现在未来的考试卷子上,但是考题将根据这两道公开试题变换提问角度的方式出现。考生必须在考前进行调查、学习、总结资料等研究性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第6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高校社科学报“品牌栏目”如何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其发展中普遍遇到的最大难题,但若能在作者群、研究机构、运作方式、编辑、学术研讨的常态化等方面加大思考和实践的力度,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高校社科学报也能与时俱进地汇入国家战略和时代主潮之中,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当代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高校社科学报 品牌栏目 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与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近年来相继评选出一批“名栏”“特色栏目”和“优秀栏目”等品牌栏目。这些已获得社会认同并产生广泛学术影响的品牌栏目如何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校社科学报普遍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影响其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既是当代社会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样也是高校社科学报及其品牌栏目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高端化和国际化的作者群

众所周知,学术质量是学报及其品牌栏目的核心价值与学术生命之所在,而学术质量取决于所刊论文的质量,论文质量又来自作者的水平。因此,围绕品牌栏目形成相对稳定的高端化和国际化的作者群就十分重要。因为一个栏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长久立足于学界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学养以及由此而来的稿件质量。

一方面,要广开门路吸纳海内外知名学者的优质稿件,这是栏目保持学术生命强力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掘青年才俊的新说力作,这是栏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两个方面是许多学报努力的方向,例如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自1984年创立至2011年的20多年里发文547篇,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成为其稳定的作者群。这些作者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著名甲骨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资源环境”栏目的作者群,包括100多位中外著名学者,其中有国务院总理、工程院院士刘洪亮、生态经济学家王松霈、环境经济学家潘家华、环境法学家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家汪劲、美国自然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王立德等。这些著名学者覆盖了环境资源法领域近90%的高端作者。而整个作者队伍则涵盖了“20后”到“80后”不同年龄段,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的“孔子・儒学・齐鲁文化研究”栏目,1984年创设至今发文903篇,作者中的海内外著名专家有张岱年、任继愈等几十位以及他们培养扶持的学术新人如当年的李申、李炳海、杨国荣等年轻学人,如今都已成为孔子、儒学和齐鲁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不少已是教授、博导或知名专家。栏目与作者群之间应该形成这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栏目办得好影响大就会吸引有影响力的名流大家,而高端作者群又反过来提高栏目的影响力,二者互动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学报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作者群的建构方面,社科学报要具有开放的胸襟和全球的气度,努力做到名流与新锐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这样,栏目就能保持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吸引作者将高质量的论文投给某家学报的某个“品牌栏目”?学报界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其一,建立优稿优酬机制。虽然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学术境界,但优厚的稿酬毕竟是对其学问的社会价值的认可,对其或多或少地会有些潜在的吸引力,这样,能最大限度调动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因为做学问着实不容易,其中甘苦味,得失唯自知。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的“理论经济”栏目的名优稿件的稿酬是1000-2000元;《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的特稿特酬最高是3000元;《郑州大学学报》的“美学・环境美学”栏目面向国内外征集10篇左右对环境美学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的重要稿件,每篇稿酬5000元。其二,设立论文评奖制度。如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设立“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优秀论文奖”,重奖有学术创建和贡献的优秀论文;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拟设立年度学术论文奖,对孔子儒学齐鲁文化研究的优秀论文予以奖励。其三,实施栏目名家主持人制。为了高起点和高质量,许多社科学报的品牌栏目都设有主持人,均为著名学者。名家主持人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其在学界较为丰富的资源、人脉和关系,吸纳优秀稿件,确保栏目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可持续性运作。其四,建立“栏目核心作者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益于及时跟踪学者们的研究课题,把握学界最新发展动态。

二、依托优势学科与研究机构

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向校外、省外、国外寻求优秀稿件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本校的学科资源和学术资源,做到“向外”延伸与“向内”挖潜相结合。每所大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其相关研究机构,学报栏目的设置一定要依托本校的这些学科资源优势、学科研究优势与研究队伍资源优势,这是栏目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强力保障。

华南师大拥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有心理学和教育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心理学有一个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心理学论坛”栏目秉承“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的办栏宗旨,紧紧依靠学校的强势学科。东南大学“艺术学”是其特色专业,目前是唯一的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学报》“艺术学研究”栏目,也是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研究机构。这些大学的优势学科、研究基地、创新平台等,是其学报品牌栏目发展壮大的坚实后盾。

品牌栏目与优势学科要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否则品牌栏目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问题化与专题化的运作方式

品牌栏目若想不断做大做强,一定要采取并坚持“专题化”和“问题化”的操作方式,即在问题意识的统领下,突出组稿的主题和重点,每期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或重点,形成专题特征,切忌如有些学报栏目的杂芜、散乱,处于低层的自然和自发状态。

清华大学《装饰》的“特别策划”栏目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装饰》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当代,关注本土”。其“特别策划”栏目不以学科分类为标志,而以问题和专题为主导,从2007年第4期至2011年第12期,共推出57个热点话题,特色鲜明。诸如设计伦理、中国制造、奥运设计、国家形象、哥特艺术、看世博、厨房的变迁、何为奢侈、玻璃青年、青瓷今生、城市细节等专题策划,跟踪热点,提出问题,影响很大。

当然,专题化与问题化选题获得稿件的时间周期长,组稿难度大,但相应的学术价值也大,影响力也大,因为它会产生强大的“集束效应”。社科学报品牌栏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而专题化与问题化的运作方式无疑会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和学术水平,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校社科学报质量高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则来自编辑主体的水平。可以说,编辑的文化意识、主体意识与综合业务能力是决定学报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和塑造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综合业务素质的“文化学术型”编辑队伍,是社科学报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名刊要有名栏,名栏要有名编,而“名编”起码应该是“学术型”专家与“文化型”杂家的结合。

一方面,编辑一定要努力成为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的“学术型”专家,并对该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研究经验;另一方面,编辑还要尽可能成为博览群书的“文化型”杂家。今日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和文化知识的喷发时期,每天都有大量新的文化信息挑战知识者的阅读盲区。因此,编辑要立足东方、放眼世界,不但要具有传统的文化知识,也要及时吸纳相对新兴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学术高地,凸显主体意识,引领学术方向,才能慧眼识珠,发现并刊登有价值的高质量社科学术论文,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品位。

五、学术研讨与文集出版的常态化

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主旨在于加强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建设,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此,全国高校社科学报都积极朝着“名栏”方向努力,纷纷采取切实可行的方略,成效显著。其中,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出版栏目文集便是常见的举措。但学术研讨和出版文集不能带有非学术性的功利目的,并且要做到常态化。

一些社科学报围绕各自的品牌栏目积极筹划,主办、联办或协办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推动品牌栏目的持久建设。譬如《齐鲁学刊》为使“孔子・儒学・齐鲁文化研究”栏目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常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办研讨会,如1989年的“孔子儒学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1995年的“儒家伦理与21世纪社会道德”讨论会;2006年的“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儒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学术会议不仅能扩大栏目的国内外影响力,还可以为栏目提供优质稿源。

除了举办学术会议,一些社科学报还对其品牌栏目刊发的论文进行精选,予以出版。例如《滨州学院学报》编选“孙子研究”栏目的文章,出版了《名家论孔子》《兵法经营学纵论》两书;《闽江学院学报》将其名栏“闽文化研究”精编为《闽文化的前史今声》《闽文化的人文解读》《闽文化的历史思辨》三书。这些专题}生质的学术文集,集中为研究者提供本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与信息。如果说围绕“栏目”举办研讨会,可以不断激发研究活力,把握最新学术动态,那么出版文集可以延伸品牌栏目的学术影响力,使其社会价值最大化。

第7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工程系将于2017年秋季迎来又一届新生。开学典礼是新生入学必不可少的仪式,一个好的开始既可让学生感到我院正规、严谨的办学态度,也能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我院的学习氛围当中,更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大学校园里美丽的环境。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开学典礼尤显重要。

活动目的

2017年的开学典礼,是新生入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计划涉及新生对学院的认识,将会给新生带来思想上的重大影,同时,开学典礼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宣传学院发展渠道,公布新学期计划。是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员给新生交流经验的很好机会。毕业生的感召力、以及在学生中所起到的楷模作用不容忽视。号召新生向师哥、师姐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新一届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使大二学生明白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懂得这学期的重要性。 活动对象: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9月23号 活动地点:食堂四楼 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新生代表,并准备发言稿

2、确定开学典礼主持人,由主持人准备发言稿

3、确定老生发言人,由学生准备发言稿。

4、确定发言的任课教师代表,请教师准备发言稿

5、确定与会领导名单与发言领导名单,制作领导座位牌

6、确定大会ppt流程制作

活动流程安排:

1、主持人致词

2、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学院院长致词

4、辅导员代表致词

5、老生代表做发言(10分钟左右)

6、新生代表做发言(10分钟左右)

7、科任老师代表发言

8、齐唱《国际歌》

9、领导作总结

活动任务安排:

1.主席团负责大会总体安排。负责人:杨泽宇、何思函

2.书记处负责大会主持安排。负责人:王太平

3..秘书处负责学生会成员签到及大会记录。负责人:雷佳希

4.活动宣传由组织部通知到各班级。负责人:张小禹

5.活动由宣传部负责拍摄、宣传。负责人:秦娇娇

6.纪检部负责会场纪律和会场执勤。负责人:杨芳

7.生活部和体育部负责布置会场、活动后会场清洁。负责人:谢雷、吴小辉

8、学习部负责发言人员名单安排和ppt制作。负责人:文桂林

9、各部门新干事辅助各项活动安排。

活动细节问题

1、各班班长负责人员签到

2、会场禁止随意走动,大声喧哗

3、各班人员准时到达会场

4、各班班干部积极配合学生会各部门工作

第8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1984年7月29日,袁木等去北戴河向中央领导汇报,等听了汇报不大满意,主要是觉得平平淡淡、缺乏新意,要求在重要问题上有所突破。汇报后宣布调整起草小组成员,部分同志回原单位,另从中央部门调林涧青、郑必坚、林子力等人参加起草小组,小组负责人是林涧青(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袁木。

从8月1日起,我们在北戴河,一方面分别拜访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听取他们的意见。我参加拜访的是万里和姚依林。万里的观点和态度非常坚定、鲜明,认为改革非搞不可,否则没有出路。他完全赞同稿子中对我国经济状况的分析和提出的改革设想。在谈到农民生活困苦、农村教育落后和一些农村干部为非作歹时,他激动得拍起桌子。姚依林没有说多少话,只强调现在许多问题还看不准,文件要写得原则一点。在此期间,我和杨启先还参加了秦皇岛市的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另一方面,根据在北戴河听到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重新讨论整个文件的框架,拟出了新的提纲。但是在起草小组讨论时,对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仍然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是有些同志担心会导致资本主义。

8月5日,接见起草小组全体人员,表示基本同意新提纲,逐条讲了些意见,并要求20日前拿出新的稿子,交给将于9月上旬在北京组织的高级干部大讨论。这是我生平第二次见到。第一次见面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念书,是团干部,到团中央听过他的报告,他那敏锐的思维、生动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近距离面对面听他讲话,倍感亲切。

第六个小阶段是根据、的意见,写出第四稿、第五稿。

8月7日回北京后,我们立即按照新提纲,重新分工起草第四稿。郑必坚、王愈明和我负责写前三条,边议边写,我执笔。到8月15日,11条全部写出,由林涧青、袁木、郑必坚等统稿。

这些日子,理论界又活跃起来,开会、写文章、给中央写报告,纷纷要求明确肯定必须充分发展商品经济,这对我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起了促进作用。

8月29日,到玉泉山同起草小组座谈,他着重对第四稿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企业活力、价格改革、政企分开、经济责任制等几条提出了修改意见。他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这为《决定》的起草定下了基本调子。

8月30日,到玉泉山同起草小组座谈。他再次要求在总结前几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他还说了许多话,我们有时也插插话。他谈到邓小平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说:“‘’宣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那就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吧,他们把发展商品经济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嘛。不能把贫穷当做社会主义。”在讲到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弊病时,他引用了列宁的话:“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并说:“什么‘无所不包’!能包得起来吗?包起来的结果就是经济没有活力,市场商品匮乏,人民生活困难。”还说“什么是计划?计划就是打算、预计嘛,不可能算得那么准确。计划就是计划,不是法令”。最后他说,我对经济工作不熟识,今天我说的不算,你们就听紫阳的。

根据、的意见,我们又立即分题、起草(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负责编写两条:经济责任制和多种经济形式)、综合、互相修改、集体“过”稿子,于9月5日形成了第五稿,共10条。袁木还让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起草一份文件说明,供大讨论时用。

9月8日,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第五稿,同意把这个稿子提交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讨论。会上还决定大讨论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在中央,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约400人,分十几个组讨论修改;在地方,分别由各省区市委常委召集大企业负责人、理论工作者讨论、修改。还指出,计划、价格、领导三条写得还不够,要加以充实。会后我们即对这三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七个小阶段是中央和地方组织大讨论,对第五稿提出修改意见。

从9月11日至20日,起草小组成员分别参加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的分组讨论。我分到第10组,地点在中南海152会议室,召集人是杨尚昆、宋平、袁宝华。袁宝华见到我,就说:“请谢明干同志把文件念一遍吧,他是起草小组的。”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念完后全场鼓掌,萧劲光还称赞说:“念得好!”会上,大家竞相发言,纷纷说文件写得好,气氛很活跃。从12日开始,小组每天讨论半天,念一条讨论一条。大家联系实际,一致表示拥护中央关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除在个别文字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外,没有原则性的意见。

9月13日小组讨论时,传达了9月9日写给、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的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邓、李、陈均已批示同意)。《意见》在讲计划体制改革时讲了四层意思:一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二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三是“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编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不仅不可能,而且有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方针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四是“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考虑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沿用。应该如实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或对立开来”。在讲价格改革时,《意见》认为“价格改革难度最大,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调整价格,主要是由于商品的比价不合理,⋯⋯是结构性的调整物价,而不是通货贬值。”“在调整物价时,一定要积极慎重,采取负责态度,⋯⋯务必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仅不降低,而且尽可能有所提高”。在讲到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时,《意见》主要强调政企应分开,公司必须是企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大家听了《意见》后,争先发言,表示赞同,要求稿子按照《意见》修改。

9月14日小组讨论前,传达了陈云 9月13日给的复信,信里表示同意的《意见》,认为他讲的三个问题,都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对这几年城市经济改革经验的总结。在谈到计划体制改革时,陈云在信中说:“我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比五十年代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了。因此,对五十年代适用的一些做法,现在不能也不应该套用。即使在五十年代,我们的经济工作也不是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在谈到价格改革时,陈云说:“关于价格改革,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应该稳步进行。上次化纤降价、棉布提价没有引起社会震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在谈到政企分开时,陈云说:“这样做很必要,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家领导部门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有时间议大事,加强宏观方面的指导和控制。”最后,陈云强调指出:“这几年,农村的改革已取得极大的成功,城市改革总的说来,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广大干部不是都很熟悉。因此,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务使改革健康发展。” 大家听了都表示赞同,起草小组也及时把陈云信中的基本观点吸收到稿子里面去。

9月17日讨论结束。这场大讨论显示出全党对改革的高度关切,大家对这个稿子是肯定的、拥护的,评价很高。我觉得通过这次讨论,文稿中的主要观点,在这个范围内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从简报看,虽然意见也提了不少,但新的或原则性的已不多。在讨论企业改革时,首钢负责人主张向发达国家学习,国家对企业只监督、不干预;也有人建议,应直言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起草小组多数人认为,这些观点“走得太快、太远”,目前不宜考虑。

9月19日 ,又到起草小组,提出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说到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他说打算10月13日开预备会议;18日开三中全会,半天;19日公布《决定》。根据、的意见,考虑中央、地方大讨论的意见,我们从21日到24日又分题修改稿子。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负责修改计划、价格两条。修改时我们直接引用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的观点,并在提法上作了改动和发展。到25日,印出第六稿。

第八个小阶段是约谈邓力群。

9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同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邓力群谈话 ,在场的有袁木、郑必坚、杨启先和我等。说:有人说等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提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我说有,那就是保加利亚。问:我们提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同宪法有没有矛盾?郑必坚答:没有矛盾,宪法里没有提实行计划经济。随后,与邓力群就《决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

此后几天,起草小组继续推敲稿子里的文字、提法,林涧青、袁木、郑必坚等反复修改,形成了第七稿。

第九个小阶段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第七稿。

10月8日,起草小组列席在怀仁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及中顾委、中纪委、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等80多人,陈云、李先念、彭真、、乌兰夫等老同志也出席了。会议由主持,他先传达了邓小平对《决定》第七稿的电话意见:“文件看过了,写得很好,政治局会议我就不参加了。”接着,说:“陈云同志带来了一份在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请大家看看。”

然后,开始讨论稿子。陆定一第一个发言,表示同意,并对个别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见。接着,宋平、姚依林先后发言,着重对企业下放、两权分开等问题提出看法,建议把“政企分开”改为“政企职责分开”,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改为“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然后,胡乔木作了很长的发言,在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意见。他未说完不少人就同他争论起来,还说:“你在北戴河不是也同意的吗?”这时,陈云对胡乔木说:“乔木,你讲得太长了⋯⋯”

陈云在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先肯定这个稿子“对经济体制改革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有了比较周到的考虑”。“这个文件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好的文件,我完全拥护”。他又说:“农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工商业方面的改革也已经有了几年时间的酝酿、试点和实践。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按照这个文件的精神去办,再用几年时间,工商业方面的改革也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国家的生产力一定会得到一次大解放。”他还着重指出:“这次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在进行过程中,一定还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难以预见的问题。因此,应当像对待农村改革那样,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便使改革不断完善。”对改革中可能出现一些消极现象,他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我们头脑清醒,注意到这些现象,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一起抓,那么这些消极方面是可以加以限制的”。陈云发言后,薄一波、乔石、李先念、彭真等先后表态,都同意将这个稿子提交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最后,会议原则批准了这个稿子。

会后,起草小组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出第八稿。

第十个小阶段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决定》。

10月12日 ,参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代表报到。13日代表们看文件(第八稿)。15日至18日分组讨论。我列席了西南组讨论。会上发言踊跃,大家纷纷表示看了文件后很受鼓舞。也有的人感到写的力度还不够,有的人则担心行政部门不肯放权、改革推不动,还有的人对个别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此同时,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对送审的第八稿,都批示同意。陈云在10月19日的批示中还指出稿中“工资和物价挂钩这句话不要写上”,“只要说明将采取切实办法保证人民实际收入不因价格改革而降低就行了”。我们立即按照他的意见作了修改。

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大宴会厅举行,由主持。陈云在书面发言中说:“系统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他在谈到计划体制改革时说:“这次全会审议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点所作的四点概括,完全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谈到价格改革时,他认为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但是改革的步骤一定要稳妥,务必不要让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因价格调整而降低”。他再次肯定政企分开很必要,“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比过去大得多的自,另一方面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议大事,看全局,把宏观方面管住管好”。他强调体制改革“必须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说:“我们要按照这个决定的精神去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只要这样做了,这次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决定》,还通过了会议公报和关于第二年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的决议。

《决定》通过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高兴地对旁边的说:“写得好。谁写的呀?”又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有这么一个评价。但是要到5年之后才能够讲这个话,证明它正确。”

《决定》的产生,历时5个月,八易其稿。它实际上是改革开放5年多来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投身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广大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心血结晶,是、在邓小平、陈云同志的指导下通力合作的重大成果。《决定》全文1.7万字,分10个问题,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政策。这是党中央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而制定的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有几个主要的“亮点”,或者说几个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上,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上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经济是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等传统观念,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二是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过去“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的传统观念,明确肯定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要“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要为“集体、个体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并给予法律保护”。

三是在经济调节机制上,突破限制、排斥甚至否定市场作用的传统观念以及中共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做法,明确指出:“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四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突破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和政府对企业实行集中统一、包揽一切的做法,明确指出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明确指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五是在企业领导体制上,突破过去党委书记是企业第一把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传统体制,明确规定企业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中的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

六是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突破“社会主义就是要平均”、“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的传统观念和忽视企业、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做法,明确指出“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七是在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上,突破以纵向联系为主、条块分割、互相封锁的格局,明确要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都“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决定》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好评如潮。邓小平也多次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对其中一些重要论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今天我们重温他的有关讲话,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很受教育,有助于加深对《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和对不断深化改革的认识。

《决定》通过后的第二天,邓小平在中顾委全体会议上讲话。在讲到《决定》时,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这两天国内外对这个决定反应很强烈,都说是有历史意义的。这个文件,我没有写一个字,没有改一个字,但确实很好。”又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的同志都赞成这个文件,看到了现在这个纲领性文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个好文件。”

《决定》的颁布,开创了我国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企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等都大大加快了步伐。

参加《决定》起草的一些体会

光阴荏苒,今非昔比。我们今天重读这个《决定》,可能会觉得它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其实,它的基本观点,破天荒地冲破了长期禁锢着我们头脑的传统经济思想的牢笼,使亿万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起了历史性的作用。这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可以说,没有这个《决定》,就不会有这以后25年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大好形势。诚然,以现在的客观环境和思想认识来看,《决定》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足或不妥之处,这些已随着实践的发展为后来一系列中央文件所弥补和修正,而且其基本观点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是符合认识的客观规律的。

第9篇:新品会主持稿范文

二、活动目的: 响应社会主义,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意义: 通过策划比赛,使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活动背景: 为响应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联通公司,曾花巨资赞助中国科考队到无人地区考察,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及对南极的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联通公司热爱公益事业不正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它这种崇尚科学,为祖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艰苦奋斗精神有史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中流砥柱。而如今面对着当代大学生种种的的精神面貌,为提高高校大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特赞助此次“策划赛”活动。

五、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

活动(颁奖)地点: 师生活动中心

活动要求:

1、稿件形式: 营销策划书

2、投稿内容要求:(1)分析目前阳光学院联通消费市场;

(2)提出有自己特点的“金点子”:

(3)禁止抄袭他人作品!

(4)书写规范。

2、投稿方式:(1)将稿件交至东区X号楼XXX室 XXX同学处

(2)发E-mail至(电子邮箱地址)

4、注意事项:(1)参赛人自留底稿。

(2)涉及版权和著作权问题,由参赛人自行负责,组织者对此类问题概不负责!

八、活动安排:

1、宣传:(1)海报宣传(俱乐部宣传部 负责);

(2)横幅宣传(俱乐部 负责);

(3)传单宣传(俱乐部 负责);

(4)网站宣传(XXX 负责)。

2、收稿:(1)稿件收集(XXX 负责书面稿件,XXX 负责E-mail稿件);

(2)稿件整理(XXX、XXX、XXX负责)。

3、评选:(1)评委:(俱乐部、老师、联通公司各出两人)

届时将请商学系系主任王秉安为此策划赛的评委(商谈中)

商学系系主任王秉安简介:教授,福建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管理研究与科研教学工作,现兼任福建省营销协会学术委员会,晋江人民政府顾问团成员。负责主持福建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等8项省市级项目的研究

(2)评选结果整理 (XXX、XXX负责)

4、颁奖晚会:(1)场地布置 (XXX、XXX 负责)

(2)奖品准备 (XXX、XXX 负责)

(3)主持人: XXX

(4)节目准备 (XXX、XXX负责)

(5)工作人员安排 (人力资源部 负责)

5、奖项安排:(1)一等奖1名 奖品:(视实际情况而增删该奖项)

(2)二等奖2名 奖品:

(3)三等奖3名 奖品:

(4)幸运奖5名(从参赛人员中随机抽取5名) 纪念品

(5)荣誉证书:首届“阳光俱乐部联通杯策划赛”证书

经费开支:

本活动由马尾联通公司全力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