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成本创业范文

低成本创业精选(九篇)

低成本创业

第1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1、自助式电动车充电器

项目概述:该产品可广泛的布置在公共场所,有效地降低了电动车充电站点的人工管理费用,使得人们在停车时可随时随地的为电动车补充电能,给电动车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弥补了传统充电站的功能不足和数量少的缺陷。

投资额度及效益估算:7万-9万元(包括加盟费、首批进货、店面费用等)。收费标准1-2元/次,成本约为0.5元/次。

2、校园祛痘吧

项目概述:本项目采用了最新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祛除脸上的痘痘,并且不留下任何疤痕。目前本项目已经为全国30多万患者解除了长痘的烦恼。

投资额度及效益估算:最低投资额度7万元,其中单店投入5万元,流动资金及其他费用2万元。经营该项目的毛利润率100%-200%。

3、手调果味饮品店

项目概述:该店主要调制各种使用南方天然水果做原料的饮品,同时兼营外卖业务。

投资额度及效益估算:最低投资额度7万元,其中设备投入4万元,流动资金3万元。经营饮品店的毛利润率在50%-100%,预计年收益15万元。

4、迷你影像馆

项目概述:迷你影像馆是一款智能便携式数码影像输出系统,系统无需连接电脑,可识别、显示、编辑、裁切各种数码相机卡,手机存储卡,输出防褪色高品质照片。具备照片级“彩色复印,彩色扫描”等功能,最大幅面支持A4/12寸,配备专用纸张和家用电熨斗,可以把任意照片画面,直接做到纯棉布料的衣服,被单被罩,帽子,窗帘桌布等上面。该项目在展会出现后,迅速引起了创业者的追捧,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目前该项目已经被多家权威机构评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十佳项目”。

投资额度及效益估算:约5万元(包括设备购置、首批原材料购置、流动资金等),每次服务费用约3-50元不等,毛利润率为200%以上。

5、数码健身房

项目概述:该项目拥有多款虚拟数码系列运动产品,如乒乓球运动机、网球机、拳击等,可有效达到消费者健身的目的。目前互动数码健身在大城市较为常见,而二三线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额度及效益估算:以广州店为例,约5万元(包括设备购置、场地租赁费用、流动资金等),月净利润约3万-4万元。其中市场开拓期约5个月。

6、工艺鲜花店

开一间工艺鲜花店优点有很多,一是投资小,而且利润也大。在市场上租一个店铺,无须太大,费用一季度一交,配上必需的设施,维持正常的进出货;二是周转快,鲜花周转期短,勤进快出,十分灵活,即使要转行也不会积压商品;三是符合消费趋势,鲜花消费与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密切相关,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工艺鲜花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7、开饰品店

现在饰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戴饰品,现在开家饰品店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小县城非常适合开饰品店。万事开头难,只要是一款别具一格的个性饰品,卖出去一个后,后面将陆陆续续的有人进店抢购。这种情况很正常,特别是在小县城里面。所以在小县城里开一家饰品加盟连锁店是个很好的致富项目。投入成本比较低同时又能有着不错的销量,而且现在国家政策也会扶持投资创业者。

8、开摩托车维修店

当今,摩托车作为一个基本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普通的百姓家庭中。但是现在很多乡村还没有摩托车维修店,农民的摩托车一旦出现故障,就要跑离自己很远的乡镇或者县城,不但费时、费工,而且还十分不便。所以,能在人流和车流集中,而且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庄开个兼卖零配件的摩托车修理店,生意一定会很好的。

9、开汽车美容店

正当有车一族陶醉在自驾出行的兴奋中时,汽车美容行业悄然兴起。汽车保养理念的传播,让车主心甘情愿地掏出皮夹,扮靓自己的爱车。据专家估算,一部价值10万元的车每年行程2-3万公里,一年的养护费就达到4000元以上。而且汽车越高档,养护费越贵。然而,汽车美容从业者面临着师傅口手相传、自身文化水平低下等问题。而那些拥有高素质员工,与客户沟通良好,能分析客户心理,做出相应方案的复合型汽车美容店,生意将越做越大。

10、十元精品店

第2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摘 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实现从“低成本”到“差异化”的转变,形成差异性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包括技术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文化差异化等。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低成本;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1-0057-04

在我国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产品越来越趋向同质化,数量充裕,特色不足,造成市场饱和,销售不畅。于是,“低成本”即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价格优势被普遍认为是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决胜的法宝。但实践证明,“低成本”的负面效应十分明显,它不仅导致价格战的不可避免,使企业“增产不增收”,产品品质下降,利润空间狭小;还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的进一步摊薄,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近年来跨国公司用足了“知识产权”的法律效率,又使得我们的价格优势几乎荡然无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核心已从单纯的低成本竞争转向以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仅仅依靠成本效益最优化已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成熟的跨国公司正是运用差异化战略而非低成本战略获得了竞争优势。

事实上,降低成本终归是有限度的,并且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不仅会使企业产生路径依赖的惰性,难以在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致使产品结构难以及时升级,而且会使企业丧失对产品结构及时进行升级的良机,产品继续停留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现在印度、俄罗斯等国的劳动力价格都很低,越南的工资成本甚至只及我国的一半。一旦南亚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其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到那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将面临更不利的地位。而差异化的价值却会随着品牌的深入人心而不断增大。可见,创造差异就是创造顾客,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价值取胜。

实施差异化战略主要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特色服务,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使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部独树一帜,有一种或多种特质,让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来获得与众不同的并感受到是物有所值的商品或服务。差异化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包括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技术差异化、文化差异化等。菲利普・科特勒指出,一个差异是否值得建立,应看它是否能够满足以下几条:重要性,专有性,优越性,感知性,先占性,可支付性,可盈利性。退一步说,企业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即使只对现有产品或服务作了一点微小的改进,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也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而产生新的感觉。因此,凡是能够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所有要素都可以归结为差异化。但是仅凭某一点就想抢占市场份额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独树一帜,明显地不同于其他,才能吸引消费者。

一、开展技术创新,推进技术差异化

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实施扩张战略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以强大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作后盾,把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技术创新阶段。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垄断优势,不仅占据了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而且获取了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最没底气的一块就是核心技术,以致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形成了对我国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了大量超额利润。

实践证明,没有自己新颖独特的技术,就难以形成技术差异,产品开发必然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其市场份额就会不断下降,最终被挤出所在的产业或市场。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独特的技术、技能、操作技巧等,依靠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的差异化力度,以赢得竞争优势。

目前不少企业没有认识到技术创新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不少企业已从研制退化到仿制,从仿制退化到组装,从散件组装退化到直接进口。我国技术创新属研究机构主导型,科技人员多集中于研究机构,分布在企业的只有27%,而美国为75.4%,日本为64.8%。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也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我国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条块分割,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困难重重。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80%。

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必须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能够自行发挥促进技术结构调整的作用。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科技人员面向企业主战场,引导企业逐步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不简单地等同于技术开发,它是一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其商业化应用的系统工程。如果开发的新技术不能实现商业化,无论其多么高新,也只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必须努力推进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拓宽新技术通向市场的道路。

二、加快产品开发,推进产品差异化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在与类似产品的对比中具有独特性,具有新的功能或质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果产品不能与众不同,或是与竞争者的产品在一些重要属性方面显示不出差异,那就只能依靠低价格,也将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综观国内市场,人们不难发现,市场上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不多,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很多,产品普遍面临着同质化的竞争。这种低水平的买方市场,很难满足不同收入、不同个性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据说在欧美市场上,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商品,消费需求被开发到无微不至的地步。目前世界上可生产150万种商品,而我国能生产的不足10%,缺乏产品差异化竞争的能力,但也说明我国企业产品开发的潜力还相当大。

新产品的创利率非常高。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报告,美国700家大企业的利润有1/3来自新产品。但产品开发的风险也很大,不成功的概率较高。为了减弱和避免开发风险,提高成功的概率,必须设计风险较小的产品开发程序,制订切合实际的产品开发战略。企业要研究消费者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主动开发需求,引导需求,激活需求,创造需求,将市场导向和导向市场相结合,不断提升产品的结构和档次,创造出消费者基本需求满足之上的感觉需求与价值。例如,过去强调新产品不能有任何破损,整洁、干净,而今天全球牛仔裤市场却需要增加一套磨旧磨破工艺,增加一些铁锈的颜色,以体现消费者的古典、朴实、崇尚自然的风格,从而使产品具有某种沧桑感。如果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不能准确判断,甚至无动于衷,就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难以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更难以超越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被动和危险的境地。但产品差异化必须符合消费潮流和文化传统,不能任意地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政府要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引导企业把注意力从低价低利转到创新和差异化上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新价值创造能力。

三、创建自主品牌,推进品牌差异化

市场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而产品竞争是通过品牌竞争实现的。每个企业只能通过产品的品牌步入市场和占领市场,以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品牌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而品牌一旦成为名牌,就是企业的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和崇高的荣誉,企业的产品就能行销走俏,就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超值创利能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处于优势地位。

名牌意味着其产品与众不同,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代名词。例如一提到耐克,人们就想到它与其他运动鞋的不同,如它独特的款式,卓越的品质等。没有名牌的企业,意味着其产品不具有独特的、卓越的质量和水平,和其他品牌没有差异,因而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也就等于没有得到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而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一切。我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并非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除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外,许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和某些国际品牌不相上下,但价格却有着霄壤之别,就是因为缺少自主品牌。“皮尔・卡丹”服装面料与我国百元服装相差无几,但由于是名牌,市场价高达千元甚至万元,中国货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相比要便宜50%左右。可见,品牌差异的实质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差异。

品牌是企业付出艰辛和代价,通过诚实经营创造出来的,它凝聚着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智力创造。因此,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绝不是说就是给产品换个好听的名字,靠广告轰炸扩大其知名度。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使现有品牌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在消费者心目中占领一个特殊的位置,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名牌。具体地说,一要生产优质产品,使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包装都达到上乘的质量水准;二要精心设计商标,商标应简短、易读、易记、醒目、富有新意和特色;三要注重市场策划,力求与消费者形成共鸣的价值取向;四要提高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是名牌的主干,服务质量则是其枝叶,二者缺一不能成为名牌。

四、优化形象设计,推进形象差异化

企业形象由CI而来,起于欧洲,风行于美国。CI是英文Corporale Image或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译成中文即“企业形象”或“企业形象识别”,一般称之为“企业形象”。在欧美,CI主要用于视觉形象识别。通过把企业标志或商标形象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办公用品、广告以及员工的服饰之上,以形成统一的较易识别的视觉形象。其直接的效果是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化社会的认知度。成功的CI战略借助媒体的宣传,可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优异的形象,从而对企业产品产生偏好。

一般说来,欧美企业强化视觉形象是以其独特的、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为前提的,以质量为灵魂的市场法则始终是其取胜之道,而强化视觉形象识别则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仅仅塑造视觉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离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亦有不小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注重视觉形象设计,做表面文章,而不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管理、服务水平乃至企业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会误入歧途。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走出视角形象的误区,在正确的企业理念指导下,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于更新观念,转变机制,提高素质,塑造整体的企业形象,并体现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作为整体的企业形象,它应集企业理念、行为模式和视角形象为一体,是商品形象、营销服务形象、员工形象等众多要素的综合体现。以形象设计为出发点,对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部分实施创新和优化,可带动企业全方面的素质跃升,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五、实施营销升级,推进营销差异化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营销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有了一定的加强,不少企业注重了对市场营销的研究,在营销差异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海尔公司不断增加对研发的投资,从产品种类的定位、消费者需求的定位、销售渠道的定位上寻找差异性,逐步形成本企业的差别产品和服务。他们发现,美国连锁超市摆放空调一般是将多种品牌堆在一起,任消费者挑选,而各家空调的外包装普遍是黑白印刷,色彩都差不多,一眼看去没多大差别。于是把外包装改为彩色印刷,使用鲜艳的黄色和红色,这样,“海尔”在整个空调堆放处格外显眼,马上就吸引了美国消费者的眼球。

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无论是市场观念的确立,还是市场营销策略、方式和方法等都大同小异,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营销策略、方式和方法。这与现代市场营销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少企业至今还奉行推销观念,难以摆脱恶性广告战、价格战的困扰;既没有设立营销机构,也没有制订营销策略,舍得投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资金打广告,而不愿拿出几万元作市场调研;顾客服务仅被当作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促销活动,没有建立起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等等。

因此,我国企业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和营销方式,主动寻求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通过学习、模仿和创新,逐步掌握市场营销的规律,实施营销升级,以增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和创新市场的能力。企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营销升级,主动迎接买方市场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重视知识的投入,用知识推动营销的升级,在比竞争对手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上寻找突破点,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并引导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营销组织上,要从完善原有的销售机构向建立兼顾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和顾客服务等一体化运作的营销机构转变;在营销方式上,要从产品营销向知识营销转变;在营销渠道上,要从传统的商业模式向现代化的电子商务转变。

六、建设企业文化,推进文化差异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是一重要趋势。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风格、商标、包装、广告等,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的个性特征,展示着一定的文化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商品的文化内涵来源于企业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但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生产的产品、服务的对象、经营方式、人力资本的素质等存在差别,各个企业的文化也具有差异,甚至千差万别。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道德规范等。很难设想,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企业能够生产出文化含量高的商品,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企业形象。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量。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的整体意识和精神动力,具有潜移性和超稳定性,一旦形成就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左右人们的潜在因素。它们是无形的,又是能动的,可以在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并通过员工的创造性劳动,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势必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和竞争力。

我国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伦理性、行政性、非制度性等特征,与新时期自主创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客观上要求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进行扬弃和更新,构建新型的、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要在借鉴西方科学、先进的企业文化,总结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建立和形成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能够反映职工精神面貌的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形成企业独有的风格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第3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目前,许多区域城市市场还没有一份专门的介绍装饰装修的报纸刊物,消费者对装修知识了解的途径很少。综合的装饰装修报纸和单纯的产品单页,哪个更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呢,当然是报纸了,报纸的信息量大,符合业主的想了解装饰信息的口味。

在为一家涂料企业进行营销咨询的过程中,在企业广告促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提出自创广告媒体的创意策略,设计一份企业品牌命名的装饰装修类报纸刊物,比如《××品牌家居装饰报》,这个低成本的媒体在我所服务企业的渠道建设、低成本促销宣传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品牌家居装饰报》的内容就是介绍综合的家装知识,内容编辑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复制网上或者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北京的一些家居装饰的报纸和刊物(当然不能侵犯版权),但报纸的主要版面是详细介绍企业自己的产品。因为现在的建材产品,主要是引导消费者,强化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认知,需要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的品牌信息,通过《××品牌家居装饰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版面来介绍自己的品牌,报纸的形式和风格就类似保健品的小报,不只是介绍品牌自己的信息,还要介绍一些健身保健知识。如果报纸的内容单纯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是广告,我们要把《××品牌家居装饰报》定位为综合性的报纸,全面介绍装饰知识,当然,显著的版面还是我们的产品软文广告了或者硬性广告了。

《××品牌家居装饰报》的形式:要类似各地晚报报纸的形式,做成报纸版面,用报纸的常用纸张印刷,即可降低印刷成本,还可以让消费者潜意识感觉到这是一份正规的行业刊物,版面至少要三张报纸大小。

《××品牌家居装饰报》内容:复制网上或者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北京的一些家居装饰的报纸和刊物的内容,比如,如何选择乳胶漆、如何选择地板、如何选择卫浴产品、如何用小饰件客厅卧室等等。但是软文广告只有我们自己品牌的产品,其他文章都是装饰知识。

《××品牌家居装饰报》的发行:每月发行一次。发行的途径一是必须保证我们锁定的新建住宅小区(在另钥匙装修前)都送到,要做到挨家挨户的送,就象保健品送小报一样,“免费送报纸”这可以让消费者很容易的接受,每月发一次。同时,在新建住宅小区促销的时候,配合发送《××品牌家居装饰报》,再配合发送企业自己的宣传单页等资料。而《××品牌家居装饰报》在发行时的另一用途,可以借鉴保健品夹报模式,通过当地晚报或者发行量大的报纸以夹报的形式发送,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何况,我们自己创建的报纸,当然对自己品牌介绍的更详细,夹报的发送费用当然比做报纸广告的费用更低了。甚至还可以和报纸媒体谈合作,作为一个固定的形式,每月通过报纸的夹报形式来发送《××品牌家居装饰报》。如果报纸媒体拒绝合作,我们可以和卖报纸的商贩谈夹报合作,这样费用也很省,做报纸的夹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品牌家居装饰报》的可信度,同时还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到这不是企业的广告,而是一种综合的装饰类报纸。甚至可以到各个建材市场上针对消费者散发。

《××品牌家居装饰报》还可以作为建材企业发展二级分销商的秘密武器。你分销我们产品,我可以在报纸上刊登你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相当于给你做了一份免费的宣传,这样的好事经销商能不接受吗!在发展分销商的时候,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广告支持去谈,相信对分销商有吸引力的(和装饰公司谈的时候也是一样)。同时要在报纸上一些地板等其他知名品牌的小版块硬性广告,这样可以提升报纸的可信度。《××品牌家居装饰报》即使内容不自己产品的信息,也能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

第4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一)全球创新网络和低碳技术创新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

全球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的一种,是创新网络概念的延伸。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的高度开放的创新战略(马琳,2011)。全球创新网络本质是“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而低碳技术创新同样关注技术研发领域和技术产业化领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因此二者的最终目的互相吻合。在遍布全球创新网络中能最大化发掘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低碳技术创新,创新网络中内外部资源的双向流动,创新主体之间能够互惠互利。

(二)利用全球创新网络改善我国创新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1.内部条件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较弱、科研经费不足。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统计,截至2013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到4904个,其中多以县域中小企业开发的农林剩余物发电和小水电可再生能源为主。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是巨大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本高,某些大型企业有能力承担其高昂的科研费,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中小企业科研资金不够雄厚,人才资源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大型企业,这都影响中小型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寻求和大企业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挑选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科研费用和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个体创新风险。2.外部环境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制度落后,行业标准尚待完善。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其激励政策制度也相对完善。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中,在获得相关技术成果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低碳创新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和制定行业内低碳技术创新的标准,让国内CDM项目与国际接轨,从而获得国际认可。3.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优势资源互补,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全球创新网络是非正式的、松散的、动态开放的组织形式。这意味着,创新主体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间形成广泛合作关系,从而构建创新能力强、开放度高、资源利用度集中的全球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上,企业自身内部资源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得以交换、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得以全球共享,比如说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从而把握尖端创新趋势。国内企业主动和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建立起正式契约关系,共同攻克低碳技术创新难题。此外,我国人力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知识资本雄厚,是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优势,而国外技术先进、人才资源丰富,但是人力成本高。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优势互补。4.全球创新网络是我国最高效获取低碳技术的方式之一资源重新配置,并在网络内外部快速流动,是全球创新网络最大的特点之一。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或是环境优势资源,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外包、国际合作等方式共享先进技术知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需求,对已获得的低碳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比如引进、模仿、再创新等。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效率得以提高,知识资本得以快速积累,为低碳技术再创新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完全独立承担某一项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自主研发还有诸多困难。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来说,我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均衡,在区域之间很难通过模仿和技术转移获取技术优势,且不同技术之间可借鉴的相似性不高,技术资源流动是相对静态和封闭的,低碳技术共享存在障碍。这使得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不能最大化地满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加快进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打破区域网络资源流动相对封闭和静态的格局,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寻找相似的环境资源,实现技术互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技术创新。5.全球创新网络中,消除低碳技术创新外溢性属性,加强国际间合作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不仅仅只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都需要全球共同参与到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不能完全消除技术创新的外溢性,具有局限性。当创新网络的范围扩大至全球的时候,所有的创新主体都加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主体间订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使得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更为明确。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化,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的外溢性只会改善全球创新网络整体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变成外部经济,外溢性得以忽略。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一)传统能源技术的碳锁定

传统的碳基技术在能源领域形成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能源技术的路径依赖,即碳锁定的局面,阻碍新的能源技术形成替代优势,造成低碳能源不能高效替代传统能源的局面。“碳锁定”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传统能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年末的数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其在全国发电量中占比接近80%。火力发电是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其中煤电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超过八成。全国90%的SO2和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业产生。目前工业和民用电仍然主要依靠煤炭,故而煤电产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性仍然很大。近几年来,不少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逐渐接触低碳技术。然而国内对新兴的碳清洁技术研究不全面,尚未成熟,加之新能源研发投入大,企业自身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往往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不够清晰。即使研发出新型的低碳技术,但是其未来收益不确定、替代成本不经济、产出投入比不均衡,又会使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传统能源虽然污染高,但以其为基础的相关配套的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传统能源已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由此,在这样一种研发低碳技术和继续使用传统能源的反复循环中,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更倾向于增加传统能源占比,高污染、高排放能源形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企业越加依赖传统能源。所以,形成发电工业经济锁定在碳密集的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

(二)发达国家对先进的低碳技术实行封锁

低碳技术的引进往往伴随着低碳技术的转移。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提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低碳技术,帮助其达到合乎要求的减排指标,但是发达国家出于科研成本和本国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低碳技术转让方面迟迟未能兑现其承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借助政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在核心低碳技术转让方面实行技术封锁甚至是技术垄断,对低碳技术的使用权转让和低碳技术转让有严苛的限制条款,阻挠我国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比如,转让低碳技术的外国企业向我国企业征收高昂的专利使用费,并严格制定合同条款,限制低碳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发达国家借此占据低碳市场的主导地位,保持国际竞争力。以我国风电行业为例,许多风电设备的生产商属于后起之秀,无自有核心技术,购买德国等欧洲的风电专利技术,自身仅完成最后的组装,仅专利使用费一项,每年每台风机就需向技术出让方支付5万至8万欧元。

(三)我国的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限

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除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行业,还有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随着全球化分工进程的加速,率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从其本国工业体系中分离出来,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制造中心或是让发展中国家为其贴牌代工(OEM)。发达国家率先转型,转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低碳技术产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也最先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对工业实行清洁能源型产业化结构升级。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从事该行业的多为中小企业或是小手工作坊,而且在我国数量庞大。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现有的经济效益,鲜有兼顾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服装代工、手机零配件加工等行业能耗消耗大,且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空气污染、空气PM值增加等等。加之,从事的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度不高,重视度较小,对低碳技术的关注度更是微乎其微,更别谈低碳技术的创新。有些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对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研发,但是又苦于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使低碳技术创新屡屡受挫。

(四)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所需资金庞大

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项目,除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外,还包括将这部分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从低碳技术研发的角度看,低碳技术的研发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前期研发场所、设备的投入、研发过程中专项资金的注入等等。我国企业99%为中小企业,它们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小企业有强大的低碳节能的创新需求,但是自有资金不足、创新成本以及风险本身就很高,随着物价连年上涨,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低碳创新项目难以为继。要将低碳技术真正投入生产,必然需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这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甚至是全部的更换。低碳技术商业化意味着对该项技术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建立全新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包括一大笔营销费用和后续设备维护的支出等。

三、利用全球创新网络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模式

(一)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吕达等(2012)将引进、吸收、再创新定义为一个包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等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吸收、再创新是一种复合型创新的模式,既包括了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又包含部分的合作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般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进行二度创新的自主创新的模式。采用该种创新模式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才能购买技术转让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的重大科技示范核电机组项目CAP1400(中国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是扶持建设“无碳化”的创新型清洁能源项目。它是在引进美国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AP1000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将国外的成熟技术本土化,实现自主研发的符合我国先进核电标准规范体系的核电机组。它将发电功率从AP1000原有的125万千瓦提升到140万千瓦。低碳技术的引进是前提。核电大型汽轮机是核心设备,长期以来,百万级别的核电机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外企业负责技术研发,我国企业处于技术,被边缘化,仅参与核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国家核电打破中国核电能源产业“世界工厂”格局,引进四台AP1000机组。以国外企业为项目主导方,建成沿海厂址标准设计。低碳技术消化吸收是关键。在引进核电技术的前提下,国家核电以自身为创新主体,积极与国内核电领域科研院校协作,充分利用国内人才资源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利用国外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共同对AP1000三代技术的原理、配方、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掌握了建设AP1000核电机组的能力,还了解了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走向。低碳技术再创新是目标。所谓的再创新,就是结合我国核电安全局制定的标准和国情,国家核电针对原有的核心基础技术AP1000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实现核电技术本土化,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独立创新,自主研发出CAP1400技术,推动国内核电行业的发展。在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核电积极联合国内先进的产、学、研资源以及国外顶尖核电技术研发公司形成全球范围的创新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因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外核电企业是项目合作方,使得技术贸易壁垒减小,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再者,先进技术本身破解难度大,国家核电可使用的人才资源有限,导致技术消化吸收效率低下。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可获取的优质资源范围变大,可寻求国际合作的国外机构的数量和合作机会增加,上述问题得以高效解决。通过引进吸收技术,我国核电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

集成创新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认为,集成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利用各种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等,对各个相关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使之配套融合,形成新的创新系统整体。结合全球创新网络的特性,由此得出国际集成创新网络的概念。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是指,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和其他低碳技术创新机构建立国际间的低碳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对各个主体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实现低碳技术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一般针对合作双方对低碳技术阶段性成果的再创新,或是进行合作性“原始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低碳环保意识,拥有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优势资源互补,从而达到创新的状态。在这种创新模式中,资金方可从技术研发方单独剥离,按照合作自身特性,将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分为四类:①企业之间;②企业、产学研;③企业之间、金融机构;④企业、产学研、金融机构。其中前两种模式,低碳技术创新资金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或政府补贴。后两种模式中金融机构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包括国际性的投资银行和优质券商;其资金来源可来自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或其他债券型融资产品。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南京银行正式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低碳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IFC、南京银行两家金融机构与中国中小企业为低碳创新主体,建立全球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中小企业得以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联合提供的8000万美元贷款、技术援助和评估咨询服务,实现全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此项目属于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该项目帮助115家中小企业、118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每年减排温室气体排放1900多万吨。在该项目中,“投资方”的角色从传统的企业机构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国际集成创新主体。“产学研”企业机构多为中小企业拥有技术的比较优势,其特点是拥有一定的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资金相对缺乏,参与低碳减排创新项目门槛高。相对于前者,IFC和南京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有融资渠道、金融专业性强。它们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重新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国际集成创新的路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中,创新主体担任的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需要共同商讨并制定创新规则,且需要明确列明各方应承担的创新活动份额。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可在全程或是某一环节或阶段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全球创新网络中重新配置,迅速流动。低碳技术的国际集成创新网络除了与传统的产学研的合作之外,还包括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即通过金融机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实现配额交易业务的对接;为低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项目提供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直接投资于CDM项目,或在全球范围内为项目寻找风险投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设计、发行债权融资类金融产品,或帮助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等。因为低碳技术创新是一场技术革命,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商业化创新两个层面。无论是低碳技术创新还是低碳技术产业商业化,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中筹融资环节,扮演的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是指,国家之间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引导各自国家的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之间建立与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的合作关系,旨在创造全社会性的低碳创新氛围,成立各种低碳技术创新联盟,举办创新论坛和博览会,牵头成立部级重点实验室,促进交流学习,提升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撮合国际低碳创新项目。该模式共享国际资源,以各方相对独立的利益为前提,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共赢,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性开展协作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例如,2011年,我国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芬兰艾斯博市、纳可集团联合举办“低碳城市发展世界论坛暨第五届中芬创新论坛”,邀请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学术专家、企业领导人和政府人士参与时下低碳技术创新热点议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锂电池研究进展”,“新能源城市解决方案”,“芬兰电动汽车系统项目进展”,“日本城市低碳社会发展之路”以及“低碳城市评估”等。成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将未来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重点着眼于低碳交通、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建筑、低碳教育以及提升市民参与低碳活动的公共意识。在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中,不仅促使各个国家间友好的往来,更为各国的企业、政府、公民、科研机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产业+人文”的创新模式。它注重的领域更加全面,不局限于企业所处行业。它更关注创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氛围,塑造全球性的低碳型社会文化。

四、结论

第5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Abstract: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key means to realize low carbon economy, the subject of low 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enhanc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which is the enterprise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in view of the enterprise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sources.

关键词: 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动力源

Key word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innovation;low-carbon economy;source of motive power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38-02

0 引言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企业自身情况来描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生产消费过程中很少或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清洁能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与之相应的技术水平支撑。当下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各国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发展社会经济。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竞争,日益变为各国对低碳技术的掌控和创新程度。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力量,已成为促使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前提和保障。如今兴起的低碳经济,对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很多国家都在竞相研发推广符合低碳要求的实用技术。能占领低碳技术的高地,就能在世界技术贸易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与贸易优势。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当前国际局势变化不定的情况下,能否持续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最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就有机会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成为这次经济发展转型的“领头羊”。

1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

工业企业是中国能源消费最大的部门,为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高碳能源的消耗,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需从企业主体出发,激励企业自主低碳技术创新。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原因在于动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进行分析。

1.1 企业外部动力

1.1.1 社会需要拉动 2007年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设定了“到2020年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根据国家最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1到2020年,国家对新兴能源产业累计直接增加投资额将达到5万亿,每年能增加产值1.5万亿元。在温室气体减排需求方面,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因而需要企业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来引导公民的消费和生活模式向低碳化转变。

1.1.2 政府政策导向 政府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及其措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和进程。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低碳产业战略诱导技术创新活动。如《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等极大的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1.1.3 科技推动 “科技将决定未来能源,科技也将创造未来能源。”徐锭明说,“对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应转变资源配置的战略,制订能源科技发展的战略,明确方向、目标、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发展。专家们一致认为,能源科技的创新对我国能否顺利走上低碳发展之路起到关键性作用。对科技推动低碳技术的科学认识后,国家也已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因此企业开始着眼于科技,重视对企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投入。

1.1.4 市场竞争激励 当今低碳经济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潜在威胁,迫使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投资更多的资金来研发低碳技术以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如: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低碳船舶技术正成为韩国和日本造船业的研发重点。特别是在当前低碳经济成为热潮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将成为竞争法宝。中国大船重工集团以超前的眼光捷足先登,敏锐地捕捉到此次热潮之中所蕴含的机遇,在船舶开发设计中注入低碳概念,抢先研发低碳船,积蓄力量为大船重工集团今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是应对潜在危机的一个举措。

1.2 企业内部动力

1.2.1 减少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因为企业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增加生产成本,只有低碳技术创新改进了生产工艺,才能最终抵消由政府保政策所带来的企业低碳化成本,否则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淘汰出局。特别在当今国际都在号召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出口国的低碳意识强烈,都想在低碳这具有潜力的广阔空间获得高额利润。比如西门子在石家庄的一个炼化厂改造项目。通过能源的节约,一年半就收回成本。

1.2.2 提高竞争力 随着低碳意识向生产、消费和贸易等领域的逐步渗透,低碳技术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谁最先掌握了低碳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可以在低碳转型期立于不败之地。以新能源产业来说,蓄电池是我国发展得尤为成熟的行业,但仍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突破。诸如超威电池就通过不断的技术拓展和技术创新才使整个蓄电池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以显著提高。

1.2.3 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重视塑造自身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谋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在公众的形象,力争为社会大众谋求福利,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为子孙后代造福。如今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都在发展低碳经济上,以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定为实现自身的这种价值而进行低碳技术创新。

1.2.4 获得融资渠道 随着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化的企业将在融资、获取政府扶持、获取供应商信赖、赢得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将大大缓解企业在进行低碳技术开发所面临的科研经费不足问题,从而降低创新开发费用,从而企业自发地进行低碳技术创新。

2 针对企业的动力源提出相应的策略

企业是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并且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企业、政府、科技创新、人才、市场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来实现的。

2.1 企业采取的措施

2.1.1 制定和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战略。制定科学的低碳技术创新战略,企业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明确,紧密研究和跟踪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制定出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超前作出企业的低碳战略部署;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

2.1.2 运用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通过在企业分配制度的调动来激励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人员的收入与创新成果成正比的分配形式。同时在企业产权制度上,可以让创新者以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入股获取企业的利润。

2.1.3 合理组织安排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应在企业进行,而不是在企业以外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既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缺乏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重要部门来组织协调,促成这项工作,为企业实现创新组合提供组织保证。比如,设立企业发展部、聘请低碳技术专家、设立低碳技术创新小组、同实力强大的企业组成低碳技术创新的动态联盟等。

2.1.4 培育低碳技术人才。人才是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关键,企业要物力资本积累向人力资本优先积累转变,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创新型人才放在第一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杰出人才。要充分尊重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即:创新意识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大都经历长期、大量的知识学习与积累,从事专用性程度高的工作,逐渐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自主性较强,技术创新型人才由于其工作特点和所受教育等的影响,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比较强,更珍视自身的独立性;稀缺程度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具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面临风险高,技术创新型人才面临三重风险:创新失败的风险;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风险,人才自身贬值的风险。要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人才激励体系。

2.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2.2.1 政府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来降低低碳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低碳创新的收益,对重大的技术创新企业给以奖励,强化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产出方面的优惠政策,对重大的技术创新企业给以奖励,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抵免和新技术的消费抵免、政府采购、技术授权、管制等。

2.2.2 加强创新主体的集成化 对企业、NGO、研究机构、大学等机构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以及各自的最大优势来实现优势互补、减低风险。

2.2.3 实施严格的效率管制 制定更严格的产品的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促使企业降碳。如对建筑物进行能源认证,提高新建筑物和修缮房屋的能源效率标准;推广节能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等,加强对已实施的措施的监管,防止能耗效率问题反弹。

2.2.4 政府在企业申请低碳技术创新项目贷款、筹措资金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考虑成立低碳技术创新专项基金、为低碳技术项目贷款提供担保、采取注入资本金参股的方式向低碳技术企业提供支持。

2.2.5 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参与全世界的碳市场,促进碳交易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要加强与欧盟、美国的低碳合作。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荣平,刘刚海,张吉良.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伟.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徐大丰.低碳技术选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低碳技术路线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0(2):73-75.

第6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创新型企业转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建筑企业应该评析各类创新活动的经济性,选择适合本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创新活动,分析此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一、建筑企业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和其他企业一样,建筑企业的创新需提供某些特殊资源,如特殊设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等。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一般地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角度笼统对待,应从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出发,按照创新活动对建筑产品及生产的影响程度来分类,可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创新、建筑创新、系统创新。下面分别分析这四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1.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某个局部所作出的改进,例如高空作业防护器材的改进。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创新精神则可,管理简单易行。

2.模块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模块创新指建筑产品或生产某一组成部分中发生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自动设备捆扎钢筋。这类创新影响较深刻,对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模块创新因常发生于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如研究开发机构,或一些支持特殊开发活动的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块创新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确保创新能满足项目要求,同时对以后创新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需要的特殊资源给予预见和评价。

3.建筑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建筑创新主要指建筑产品及生产各组成部分和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就涉及多个单位之间的合作。这类创新一般发生在施工现场,发起人也多是承包商。建筑创新对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高,建筑创新的管理者应具有大局观和较强的系统组织能力,施工技术人员需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施工技术工人技能过硬。

4.系统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系统创新是指将多种独立的但必须结合起来共同运作的创新整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功能或改进设施整体功能的综合性创新。系统创新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很高,高层管理需保证系统创新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创新者应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创新者应对建筑设施的系统性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全面把握,并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权威性,以保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新经济时代,人才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当今的建筑市场,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日益白热化;建筑企业纷纷以优化质量、降低造价、增强信誉来获取竞争中的胜利;优良的质量、低廉的造价、良好的信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推动建筑企业创新,人力资源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归根结底由人力资源推动的。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建筑企业创新的源泉。

目前建筑企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创新的水平不高,创新的能力不强,一部分建筑企业的创新机制未形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由于历史原因及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扶持外,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目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建筑业现有的工人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超过90%,他们基本上没有通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造成的生产事故和安全事故较多;大专以上学历者极少,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整体素质的偏低,导致工程建设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使建筑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在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成效低。

2.技术人员队伍薄弱。在建筑工人队伍(一线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只占从业人数的1/1000,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同国内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筑企业一线劳动力操作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机械装备率低,过分依赖“人海战术”,造成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建筑产品质量不高,很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低学历人力资源所占的比例过大。而高学历的人力资源所占比例过少;应用型人才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人才与人力资源的比例不合理,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偏低,技术工人的年纪偏高,技能水平低的工人比例偏高。

4.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的培训。建筑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由于害怕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流失,企业不愿意或者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有的只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技术素质本来就偏低的一线工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上岗培训或在职培训,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机械使用率低,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率偏低。

三、提高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才,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构建起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树立以能为本的管理思想。以能力为本配置人力资源,也就是运用能本管理的思想配置人力资源。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间以能为本是一种

第7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本文借鉴Aghion等的研究模型,④尝试建立一个简明的存在融资成本差异的两类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型,从而分析融资成本对企业创新利润和产出的影响。假定模型的条件有二。条件一:每个企业都具备创新能力,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条件二:每个企业都具有创新能力,都考虑进行创新活动。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根据创新产生的超额利润确定研发投入和生产新产品,创新产出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影响和约束。假设有两个企业A和B,同属于某一行业,都生产同质的商品J。因此,在竞争均衡下价格都是Pj。消费者购买商品J的预算是E,为计算方便,假设消费者购买的J商品中有一半来自A企业,一半来自B企业。本文重点考察资本价格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融资成本差异造成资本价格扭曲,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所有制性质而不同。令社会平均资本价格为r,企业因所有制性质而面对不同的资本价格,融资成本存在差异,用μir表示,i包含A企业、B企业。创新后,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成本由1下降为1/(1+γi),从而增加收益。企业创新成功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通常将创新产生的较低成本的商品称为新产品,即创新成功的产出。两类企业都有创新能力,为了创新,企业需要进行R&D研发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创新成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研究投入用Ri表示。采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单位新产品产出的模型(本文为简化分析,暂不考虑人力资本N)。最终,得到了存在融资差异的两类企业的创新产出绩效平衡模型。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创新产出除了受到企业研发部门效率αi、创新收益γi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创新资金成本μir的影响,同时,任何金融环境对企业融资成本的扭曲都会改变企业的创新产出。在模型中,反映创新产出绩效的Yi与反映融资成本的μi存在正向关系,即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当企业获得较低的资金成本时,企业的创新产出反而较低。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府的某些倾向性政策往往会导致企业间融资成本产生差异。国有企业依靠政策福利以及方便廉价的银行信贷,融资成本μA相对低于民营企业μB;民营企业大多靠自身内部融资,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国有企业获得了较低成本的资金,无形中降低了产品成本,导致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单位资本带来的创新产出绩效一定会高于国有企业。因此,融资成本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创新活动,得到如下两个命题。命题一: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融资成本差异,民营企业单位资本的创新绩效高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对创新产出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

二、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描述

很多学者选择研究投入或产出作为解释变量,研究企业的研发能力。Maiti和singh,以及俞立平等都认为可以从生产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刻画创新,投入指标包括R&D人员、R&D经费等,产出指标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发明专利数等。①总体投入指标都会采用R&D经费投入。关于产出指标,何国华分析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把专利转化成产品才能完成创新的全过程,②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采用新产品产值对企业创新产出进行度量分析: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Inn-eff,表示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之比;解释变量融资成本Fin-cost是以企业支付的利息占其负债额的百分比,即以企业的平均利息率作为衡量融资成本的指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是海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企业行为和绩效的主要数据库,1999—2011年包括了300多万个观测值,仅2011年就包括了47.76万家工业企业的数据。数据库中,企业仅在2005—2007年披露了R&D数据。为了采用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虑有些企业没有创新产品,有些企业的调查数据在分析时间段内缺失,最后筛选出样本企业2014家(国有企业586家,民营企业1428家)。实证检验融资成本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在回归方程中控制了其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变量,引入企业规模(Size)、市场势力(Mar-for)、人均工资(Wage)、经济增长率(Growth)等作为控制变量,控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规模分为三等,分别用1、2、3代表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用企业工业总产值除以所在行业工业总产值表示市场势力;用人均工资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情况;经济增长率以全年GDP增长率来衡量。为了克服异方差问题,文中对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固定效应(FE)分析法,重点考察融资成本对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Inn-eff的影响,观测结果是否与前文的分析预测一致,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1的模型,融资成本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因为融资倾向性政策,民营企业的资本价格不得不提高,导致创新产出绩效扭曲。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自然会努力用好来之不易的资本,提高创新产出绩效。Maiti和Singh的结论与此相反,他们认为,竞争程度和外部融资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竞争程度越高,外部融资越便利,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中国的民营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和更严峻的竞争环境,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而大型国有企业不仅在外部融资方面具有优势,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小,往往在某一个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垄断优势,因此创新的积极性并不高,创新产出绩效自然也不高。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本文实证发现,小企业比大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这与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的事实相吻合。同时,市场势力、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率等在整体上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促进效果。为了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方程依次加入控制变量,所有估计系数都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并且估计系数也非常相近,说明实证结论稳健。

四、企业融资成本差异对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

对上文的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建立新的模型。用新产品产值表示社会企业的创新活动变量Inn,不考虑资本的创新绩效,采用新产品产值指标,对各个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加总求得。从结果可以看出,融资成本差异会降低企业的创新动力,社会融资成本差异每降低1单位,全社会的研发活动增加0.122个百分点。这验证了前文命题二的结论。各变量的显著性并未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回归结果同样也具有稳健性。另外,对比公式(9)(10)可以发现,企业规模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在公式(9)中为正值,公式(10)中为负值。这是因为小规模的企业可以利用好每一分钱,所以单位资本创新绩效高;大型企业由于创新投入多,创新不断积累,创新数量和创新活动多于小规模企业,这恰好与Maiti和Singh的分析结果一致,他们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有创新能力。前后文结论并非不一致,创新总量的庞大并不能掩盖创新绩效的低下。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规模大,融资成本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导致创新活动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创新动力十足,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不能很好地开展创新活动。由此得出重要结论:目前,因所有制不同而产生的企业融资成本差异过大对创新活动具有抑制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第8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许多跨国公司觊觎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以期逐渐实现其占领全球市场的战略目标。多项调查表明,占领中国的市场份额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一项实证研究将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分为四种类型,包括生产基地型(仅仅在中国当地组织生产,但产品不在中国当地市场销售)、资源获取型(不在中国当地组织生产,又不在中国当地市场销售)、销售利润型(不在中国当地组织生产,但产品在中国当地市场销售)、市场开拓型(不仅在中国当地组织生产,而且在中国当地市场销售)。通过对包括新浪、宝洁、诺基亚、施乐、欧姆龙等不同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内的128家企业调查表明,有市场开拓型子公司97家,生产基地型子公司25家,销售利润型子公司6家,资源获取型子公司0家,以上3种类型在华子公司所占比例分别为75.8%、19.5%和4.7%,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6家生产基地型公司和2家销售利润型公司逐渐向市场开拓型公司转变。

我国对WTO规则全面接受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成本和障碍会更低,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我国国内企业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威胁。

中国大企业宜实施成本优先战略

面对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国大企业如何制定市场竞争战略实现“以弱胜强”?

从理论上说,企业竞争战略定位的基础是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在保持类似于竞争者的收益同时追求成本优势,即寻求降低成本;第二类是在追求差异优势,即在保持类似于竞争者的成本的同时追求比竞争者更高的收益。基于这两种竞争优势,可以产生两种基本的战略定位:成本优先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一般而言,市场竞争中的“进攻方”倾向于采用差异化战略,而市场竞争中的“防御方”倾向于采用成本优先战略。国外跨国公司由于一般具有东道国公司所不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因而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是合理的。中国大型企业则应该以追寻成本优势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点,这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合理性:一方面,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而言,在生产、营销、研究开发、组织和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可以支撑的是成本优势,还较少有企业具备支撑差异化优势的职能条件,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将来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逐渐培育出差异化优势的可能。实际上,中国大型企业将来从成本优先战略转向产品差异化战略,是一种发展趋势,代表中国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与国外巨型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大型企业的相对优势就在于低成本,中国企业要想“以弱胜强”,必须将低成本的相对优势发挥到极至。这种低成本的相对优势可以表现为3点:一是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低成本。这不仅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而使得一般素质劳动力供给成本很低,而且对于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而言,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已有的福利等条件,使得我国大型企业比国外跨国公司支付较低成本,另外,我国大型企业的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办公场所等,成本也较低。二是由于本土区位优势而导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面对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市场,必须支付额外的成本熟悉市场、建立客户关系,甚至不得不支付额外成本重新思考品牌管理、重新思考产品的设计、重新思考产品的包装,等等,而这些成本对于本土企业是没有必要的。三是由于后发优势而导致的较低的研发成本。通过学习模仿,少走弯路,以较低的研发成本和适用的技术生产制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是我国企业获得现实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第9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2015年完成的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是我国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立以来,针对企业创新开展的首次调查。本次企业创新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具体实施,调查了解了近65万家企业对9项创新政策的评价,对提高我国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一手资料。

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结果最近出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当前的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对不同规模企业、不同产业和区域有不同效果。这种效果差异主要源于不同企业、产业和区域创新的特点,以及企业政策享受成本的高低。

创新政策效果较好

但问题仍多

调查中,企业对9项创新政策的评价,其中7项政策得到半数以上的企业认同,分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吸引和培养人才相关政策、金融支持相关政策、产业扶持相关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以及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

绝大多数政策仍未发挥出应有效果。所有9项政策的效果,获得企业给予“高”评价的,都不超过17%;企业给予“无”效果评价的,都在31%以上。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典型政策为例,认为该政策对创新影响程度高的企业还不到15%,近8%的企业认为政策影响低,还有41%的企业认为该政策对企业创新无作用。

针对科研仪器购买和技术转让的优惠政策效果不理想。分别有60%和52%的企业认为,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政策和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程度不高。高达56%的企业家认为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政策影响不大。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的根本。市场是驱动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让更多企业有动力去创新,让想创新的企业有能力去创新,让创新的企业获得更高回报,是改革促创新的主要任务。应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市场引导企业创新的决定性作用,驱动更多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同时,创新政策应以“开源”、“节流”、“疏通”为重点,着力完善政府采购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需求鼓励政策,真正发挥政策效力;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创新投入能力,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打通企业融资渠道。

政策门槛高、

知晓度低、手续繁杂

在导致创新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所有原因中,政策门槛高和知晓度低合计占到了75%以上。

“企业不具备享受政策的资格”是影响政策效果最主要因素。约77%的企业家认为“不具备政策资格”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主要原因。政策门槛最高的是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政策;政策门槛最低的是人才政策。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规模越小,高门槛的排斥作用越明显。小企业受政策门槛影响最大。小企业不具备政策资格的比例比大企业高了近11个百分点。

政策知晓度低是第二大影响因素。即使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种知名度高的政策,仍有近13%的企业不知道。同样,规模越小的企业,不知晓政策的比例越高。从区域角度看,政策知晓度依照东、中、东北、西部地区的顺序递减。越是欠发达地区,政策知晓度越低。

享受政策的申请手续繁杂是第三大原因。与前两个因素相反,规模越大,需要政府在营造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欠发达地区创新活动对优惠政策较为敏感的特的企业,对手续繁杂的抱怨比例反而越高。小企业对手续繁杂的抱怨反而最低。这可能与大中企业能较多享受到政策,因而在申请中遇到问题更多有关。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政府在制定创新政策时要合理设计政策门槛,让政策惠及更多创新企业。创新政策应针对研究开发和技术转移等特定的创新活动。原则上,应避免对企业规模、盈利情况、创新投入规模等设置门槛,防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提高创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对知识产权、人才、金融、研发加计扣除等企业评价高的政策,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对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仪器加速折旧和技术转让政策等企业评价低的政策要进行重大调整。

另外,地方政府政策落实能力差异较大。政策宣传、执行力度和办理程序反映了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和落实政策的能力。相对而言,东部地区企业对政策高门槛的意见比其他地区更大,而对政策宣传、执行力度和办理手续的意见较其他地区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对政策宣传、执行力度和办理手续的意见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问题尤为突出。东北地区企业反映政策吸引力不足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对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的意见较中西部地区低。可见,中西部地区在提高创新政策效果方面要有大作为。

地方政府政策落实是提高创新政策效果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落实政策和服务企业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应简化优惠政策的审批和办理程序,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降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综合成本。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要重点加强政策落实和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

创新政策只能

影响少数规模大的企业

调查表明,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是创新政策的软肋。除了政策设计不合理、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等原因外,也与创新政策的目标和功能有关。由于创新政策以激励创新为目标,其效果必然受到创新企业数量和创新强度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企业创新不活跃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创新政策的影响范围。以激励创新为目的的政策,却又受到创新不足的制约,这是我国创新政策面临的两难境地。

受创新政策影响大的是研发活跃的企业和行业。调查证实,创新政策对研发活动相对密集的行业有更积极的影响。如,相对于建筑业等低技术行业而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企业所得税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乃至制造业的影响更大。调查还表明,创新政策的作用是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但无法激励不想创新的企业去创新。正如受调查企业家认为的,决定企业创新动力的根本因素来自企业自身。

调查发现,创新政策只能影响到少数企业。尽管我国企业创新意愿增强,但创新者仍是少数,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愿。只有40%的受调查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制造业企业创新比例较高,也仅占48%。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少,政策影响面自然就小,能从创新政策中获益的只是少数企业。

另外,创新政策有利于规模大的企业。受调查的9类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呈现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影响度提高的趋势。除了政策门槛高以外,小企业创新活跃度低是重要影响因素。小企业本应是创新的源泉。但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在创新企业的数量上小企业居多,但小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即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却最低。创新活跃度呈现出随企业规模的减小而递减的局面,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低于大企业。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是如此:企业规模越小,企业家对创新和人才的重视程度越低。

因此,客观上就形成了创新政策对大企业群体更有利的局面。当然,由于小企业数量众多,从创新政策中获益的小企业数量仍高于大企业。

不同行业、地区

对创新政策敏感度差异大

对制造业来说,影响大的政策由高到低依次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人才政策、优先产业和金融支持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企业所得税和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技术转让和免征进口税政策的重要性低。

以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服务业为例。对信息技术服务业来说,影响大的政策由高到低依次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政策、高新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先产业政策、技术转让、金融支持和仪器加速折旧政策。免征科研仪器进口税影响最小。

对科学研究服务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政策、优先产业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金融支持和高新企业所得税政策更为重要。仪器设备、技术转让和免征进口税政策重要性不高。

可见,除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政策外,多数政策对不同行业的重要程度不同。这主要由该行业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

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企业对创新政策更敏感。区域创新活跃度与企业对政策的评价并不一致。一方面,越发达的地区,企业创新动力越强,创新活跃度越高。另一方面,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对优惠政策的需求却高于东部。如,在影响创新成功的9个因素中,东北企业将优惠政策作为第7位,而东部地区只将其列为最后一位。这可能由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创新投入能力更低,更依赖于优惠政策支持;也可能说明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环境不点,在区域创新试点和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提升创新环境予以重点支持,以创新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创新和转型。

调查同时也发现,优惠政策并非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多数企业家认为,在所有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中,企业内因比外因更重要。人才、员工认同、内部激励机制、企业技术战略和计划等企业内部因素对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优惠政策对创新成功的影响只排在倒数第二位。可见,企业创新成功与否主要由企业自身因素决定,优惠政策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政策应响应

企业创新三大需求

从调查结果看,企业创新有三大需求政策应及时相应和满足。首先,“以人为本”的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在促进创新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企业将“人”的因素(如人才、企业家精神、员工认同感和激励机制)放在首位。因此,相关改革和政策要有利于企业人才的供给、培训、流动和奖励,避免给企业吸引、使用和激励人才设置政策障碍。

其次,创新资金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在妨碍企业创新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创新成本过高、银行贷款、内部资金和风险投资不足等资金短缺因素是主要障碍之一。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助推企业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第三,让创新者获利的市场环境是激励创新的根本。创新对企业利润改善效果不大是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重要原因。此次调查的37.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2014年的总体平均利润率为6.22%,而有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也只有6.28%。创新企业并不比不创新的企业利润高出多少,企业如何有动力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