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精选(九篇)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

第1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电气;存在问题;原因;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性更是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煤矿电气设备安全问题主要有电火灾问题、触电伤亡问题、电气设备漏电问题、电气设备失爆问题,所以煤矿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解决安全问题。

一、煤矿电气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煤矿电气设备问题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的老化,新的电气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常常发生煤矿的电气事故。尤其在对煤矿进行深度开采时,超期服役的设备更显的力不从心,存在隐患很多,加之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首先是设备陈旧老化,我国煤矿建矿的时间普遍较早,老旧设备改造工程量大。而且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电气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其次是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二)电气队伍人员的问题

目前电气设备维修人员队伍老化,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急需补充年富力强的人员来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现场电气队伍中,技术力量薄弱。一方面大中专业毕业生能到煤矿的较少;另一方面,原有的一些技术人才辞职下海或到待遇好的地方就职,至使一些技术岗位青黄不接。另外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致使培训学习,也成了形式。员工安全意识差,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的管理者或操作人员大有人在,以为完成生产,不出事帮就可以,素不知现在安全管理重点是预防管理,不是事后管理。致使有部分操作员违章操作,管理者违章指挥。

(三)管理体制的问题

首先,一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产量,对煤矿电气设备重视不够,仅把电气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另外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思想。

其次,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投入使用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对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不能明确。

再次,一些煤矿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思想。甚至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有“等、靠、拖”的思想,有“上面安排了检查检修,不安排不做不干”的思想,致使电气设备检查不及时,检修不及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煤矿电气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人、财、物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建立电气安全管理系统。

首先是制度保障,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账、卡片、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安装调试、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从制度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建立电气设备采购制度和标准,并给以必要的检测,确保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电气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均属特殊工种岗位,切实加强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责任感,是确保设备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在执行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应由生产区依据设备运行距离、工作任务量等重新核定责任区,按岗位责任轻重分解至班组和个人,确实地将各项管理指标量化细分,结合设备完好率、电力消耗指标、生产出勤等硬性指标制定考核奖罚措施,通过煤矿电气管理职能部门对各岗责任范围实施月检验收。在落实岗位责任制过程中,职能部门还应就设备维修及使用执行动态管理,不定期检查井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状况,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追究责任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煤矿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应上岗作业。

其次是进行电气设备技术改造,进行煤矿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要着力走以技术改造为核心的扩大再生产路线,适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生产装备、新工艺应用层面有效地实现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需要煤企尽可能地依靠科技进步,以少投入,多技改为原则,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有效地发挥基层技术骨干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攻关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并将其落实到电气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中去,推进电气设备零缺陷管理进程。

再次是健全监督检修体系,在事前预防措施中,一是坚持标准化设计,力求煤矿电气设备设计安置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尽可能地杜绝隐患发生的可能性;二是设备配件的购置验收要严格把关,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厂商进行合作,严格落实验收标准,必要时应拆机检查;三是坚持把好设备安装质量关,除统筹监控设备安装质量外,还应就关键工序作阶段性验收,尤其要把好调试质量关;四是制定电气设备定期检修管理计划,混合提升、人员升降系统要严格落实年检制度,主要通风机除性能检测及试运行外,还应及时月检,雨季前要组织联合排水试验,切实地做到电气设备全面治理。

最后要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对重要电气设备实施跟踪管理,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为设备选型、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等提供与祥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新、报废部分超期服役或可能威胁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并有效保证相应设备的及时投入;联系生产现场实际,依靠计算机收集、处理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辅助维修管理工作,及时传递管理数据,并向可视化、网络化设备管理维护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并不断的加强安全责任管理,才可以有效的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灾害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鸿志.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矿安全,2001(01).

第2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我校是率先开设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该专业于2010年申报成功,2011年开始招生,现在校学生共174人,第一届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我校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群中专业之一,也是矿井通风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向矿井瓦斯防治方向的一次延展和深入,侧重点在于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和管理。该专业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主要涵盖煤矿井下开采、通风、监控、抽采、安全管理等方面学科,构建以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技术为主线,兼顾相关知识、素质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

2目前存在问题

2.1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我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层气开发企业和矿山企业,但现课程设置中较少涉及煤层气地面开采与利用,学生毕业后尚不具备到煤层气、页岩气相关企业进行地面开发、设计、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到地面开采的相关企业工作,尚不能扩展学生就业的需要。

2.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在我校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课程较简单综合,造成部分教学内容不足。如地质课程,仅开设了普通地质、瓦斯地质,但该专业的地质课程应涵盖的矿床学中的煤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层气地质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较少涉及,这些在《瓦斯地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如瓦斯防治和煤层气抽采技术的课程设置部分内容重复,在瓦斯防治中已涉及了瓦斯抽采的部分内容,且深度较浅。

2.3教材体系建设薄弱,教材空缺现象突出

该专业的许多课程多来自于相关专业,因专业差异以及教材编者知识结构局限性,国家规划教材很少,所用教材只是编者专著或别的专业的适用教材,通识性差,对该专业并不完全适用,造成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脱钩或者实用性不强。很多课程还没有教材,授课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学识,在众多教材、专著内选择认为适合的内容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零散,涉及学科理论深浅不一,缺乏系统性、通识性和科学性。如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包括了煤层气地质、煤层气开发、煤层气利用等众多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3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构建

3.1煤层气抽采技术体系分析

煤层气赋存状态、控气地质因素、产出机理、开采方式、产出特征的不同导致其赋存与产出均有其显著的特殊性,鉴于此,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勘探技术、开采技术以及协同开采三大技术体系,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3类方法,以及地质分析与选区的综合技术;地面开采的程序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和地面井增产技术及排采技术;矿井井下抽采技术中的模块化区域递进式抽采技术、分源双系统抽采技术、保护层抽采技术、卸压层抽采技术和采空区抽采技术等;在煤气共采技术形成了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的时间顺序、空间衔接和开发技术途径,形成了煤层气立体抽采工艺与配套技术;地面集输工艺较简单,一般为“井场一采气管道一集气站一集气管道一处理厂一输气管网”的工艺流程。

3.2根据所需技术体系分析课程设置

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等众多学科,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煤层气开采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措施,需要煤田地质学与天然气地质学紧密结合、煤储层理论与常规天然气藏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煤层气排采技术与钻完井紧密结合。因此,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要求掌握或熟悉地质学、煤层气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开发、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减灾、井下煤矿瓦斯抽采、地面煤层气(瓦斯)开采、储运与输送等多方面的技术,分析各院校煤层气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主要开设了包括涉及地质、力学、勘探、煤矿开采与安全、地面抽采技术、地面集输配技术、钻井与抽采设备、煤层气综合利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课程。

3.3专业课程设计

根据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特点,结合我校该专业主要是基于云贵川渝等煤炭行业及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地质、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的基础上设计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主要考虑知识与所需能力相适应;岗位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与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专业学习的需要相适应,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等原则,主要设置有以下几大类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可在煤矿、煤层气、页岩气等相关企业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地质类课程:普通地质、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力学类: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煤矿开采类: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煤矿安全技术。井下抽采类:煤层气抽采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防突规范与管理。地面开采类: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测井监测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其他:工程制图、AUTOCAD、流体机械、现代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技术、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事故应急救援。

3.4专业课程构建

为更好地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构建分成了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四大方面。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即(公共课程)的前提下,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结合我校特点开设了一般的实习实训课程和增设了技能鉴定这一教学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还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必修课:工程制图与CAD、普通地质与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安全检测与监控、煤层气抽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测井监测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课程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分为课程实训和集中实习两大部分,除了一般工科专业的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外,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特设置了地质认识实习、煤矿(煤层气)认识实习,瓦斯灾害防治、抽采工程顶岗实习及其设计、安全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中增设了瓦斯检查工、煤矿抽采工、钻井工、煤矿防突工等技能鉴定实训内容。专业选修课: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防突规范与管理、事故应急救援、安全评价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4结语

(1)我校在办该专业之初,将专业定位于地面开采与井下抽采两个方面,面临煤炭行业困难时期,生源不足以开设两个方面,急需整合此两个方向一并教学,经过教学实践,该课程设置能够较好的融合地面开采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中体现了“适专业,宽口径”的目标,能够基本满足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扩展了学生就业的需要。

第3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当前中国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使矿井机电乃至生产管理中的秩序异常混乱;b)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不到位,对准入关、调试关和检修关等各环节的把控不严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c)机电技术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过硬,企业对相关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不到位,对优秀员工不够重视等现象,致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技术能力和安全生产效果都较差。

2煤矿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煤矿企业有其自身的普遍特点,尚属于粗犷型劳动密集行业,其开采方式落后,设备操作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2]。而一些私企的煤老板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会在设备的应用检修和人员的安全培训投资方面做手脚,对老旧的故障设备不及时更换维修,让设备和人员同时加班超负荷劳动等问题都较为突出,这些都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现象的高发。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加强,恰恰给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其朝着良性方面发展。2.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大大提高机电设备的规范使用在煤矿行业,机电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不合理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每年高发的矿难事故责任原因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矿难起因都是源于对机电设备的检测不及时、操作使用不规范引发的。而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对其使用规范性的新要求,能有效地减少设备在使用生产中的耗损,在操作安全的作业基础上,还能有效节约生存成本。足见,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在当代的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部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不断被引进并应用到现实的生产开采中,但人作为劳动和智慧的主体,无论设备多么先进,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旦所应用的机电设备与现有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平衡,就会引发安全隐患。杜绝这一现象出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业务、安全知识的学习。再配以适当的奖惩措施,会大大提高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动性,对激发在岗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会有很大的帮助。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能大幅提高机电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2.4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收益和未来发展前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各行业中颇受重视的方面。而在煤矿行业,煤矿开采作为主要的利润点,其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则应成为主要的管理着眼点[3]。机电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投入,能大大提高机电安全生产的效率,给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煤矿机电管理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

3.1日常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的“三化”管理方针。即在新时期的煤矿机电管理中,坚持以预防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隐患为主,将机电技术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周期化管理的方针战略。管理人员要对生产各环节进行严格查管,其程序包括机电设备工程的安装布置网络图调整拟定网络图进行安装和调试成功试产[4]。在煤矿开采生产监管中,管理者认真履行以下义务:a)对入井产品设备的防爆合格证和安全标志的检查;b)确保接线供电设计要求,电缆放置规范,开关整定值符合设计标准;c)确保电气设备完好,操作人员需技术达标,持证上岗,停电检修悬挂标志牌并上锁;d)综掘机开启、移动时要指派专人查看周围是否有人逗留,并妥善看管电缆;e)确保作业时不缺水,停机时必须关水。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在生产之前还需组建专门的生产管理小组并设定相关的主管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和人员操作技术规范等进行安全检修和检查,并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煤矿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技术教育工作,杜绝违章作业,尤其应加强开采现场的管理检查工作,从设备的运行,到电缆和小型电器等各个方面进行定期的循环检查,应维持在每周至少两次的频率范围内,在检查之后并做好日检查记录报表,加强防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3.2综掘机司机操作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综掘机司机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的开采安全和效率。在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要特别重视该类人员的技术管理。无证人员不得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开采流程进行,岗前要经过严格培训和技术交底,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综掘机在移动或工作时,严禁任何人在巷道周边[5]。在对综掘机进行检修时,要确保停在无水干燥且支护完好的平整地面,然后方可断电检修。3.3停送电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停送电的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活中非常重要。进行停送电操作的人员必须是检修电钳工亲自操作,要持证上岗,确保一岗两人制,操作时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程序进行,并悬挂警示牌。在操作高压电气设备过程中,一定要配备齐全经过打压实验合格的绝缘手套、绝缘靴和绝缘用具等防护用具,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岗位责任制原则[6]。对以下情况严禁给送电:a)未查明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的设备故障跳闸;b)未盖盖和经过防爆试验的已检修电气设备;c)停风后未进行瓦斯安全检查的工作面;d)保护失灵的电气设备和有故障的线路;e)在职煤矿企业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规定的“停送电”制度。给送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齐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坚持使用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3.4机电检修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无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机器进行安全检修。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a)移动或检修机电设备前必须先断电,停电上锁挂牌;b)由岗位专职人员专人操作,在确保没问题之后再进行给送电处理。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外,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还应注重对电气焊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应严格按照“一焊一审批”制度执行。

4结语

第4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炼铁 高炉 安全技术

一、 炼铁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炼铁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生产的产品与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环境条件,给炼铁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职业危害。例如,在矿石与焦炭运输、装卸,破碎与筛分,烧结矿整粒与筛分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高炉炉前出铁场,设备、管道布置密集,作业种类多,人员较集中,危险有害因素最为集中,如炉前作业的高温辐射,出铁、出渣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铁水、熔渣遇水会发生爆炸;开铁口机、起重机造成的伤害等;炼铁厂煤气泄漏可致人中毒,高炉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可发生爆炸,其爆炸威力很大;喷吹烟煤粉可发生粉尘爆炸;等等。

二、 炼铁生产的主要安全技术

(一) 高炉装料系统安全技术

装料系统将原料是按炼铁要求的原料配比混配,连续输送给高炉进行冶炼。装料系统包括原料燃料的运入、储存、放料、输送以及炉顶装料等环节。装料系统应尽可能减少装卸与运输环节,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使之安全运行。

(1)运入、储存与放料系统。大中型高炉的原料和燃料多采用胶带机运输,若储矿槽未铺设格栅或格栅不全、格栅孔隙过大,周围没有栏杆,人行走时有掉入槽内的危险;料槽形状不当,存有死角,需要人工清理;内衬磨损,进行维修时劳动条件差;料闸门失灵常用人工捅料,如料块突然崩落往往造成伤害。放料时粉尘浓度很大,作业环境差。因此,储矿槽的结构应是永久性的、坚固的。各槽的形状应做到自动顺利下料,槽的倾角不应小于50°,以消除人工捅料的现象。金属矿槽应安装振动器。钢筋混凝土结构矿槽,内壁应铺设耐磨衬板;存放热烧结矿的内衬板应是耐热的。矿槽上必须设置格栅,周围设栏杆,并保持完好。卸料口应选用开关灵活的阀门,最好采用液压闸门。放料系统应采用完全封闭的除尘设施。

(2)原料输送系统。多数高炉采用料车斜桥上料法,料车须设有两个相对方向的出入口,并设有防水防尘措施。一侧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往炉顶的人行梯。卸料口卸料方向必须与胶带机的运转方向一致,机上应设有防跑偏、打滑装置。胶带机在运转时容易伤人,必须在停机后,方可进行检修、加油和清扫工作。

(3) 炉顶装料系统。以钟式上料系统为例,该系统以大钟为中心,由大钟、料斗、大小钟开闭驱动设备、探尺、旋转布料等装置组成。采用高压操作必须设置均压排压装置。做好各装置之间的密封,特别是高压操作时,密封不良不仅会使装置的部件受到煤气冲刷,缩短使用寿命,甚至会出现大钟掉到炉内的事故。料钟的开闭必须遵守安全程序。为此,有关设备之间必须联锁,以防止人为的失误。

(二) 高炉安全操作技术

(1)开炉的操作技术。开炉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开炉前应做好如下工作:进行设备检查,并联合检查;做好原料和燃料的准备;制定烘炉曲线,并严格执行;保证准确计算和配料。

(2)停炉的操作技术。停炉过程中,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逐渐增高,再加上停炉时喷入炉内水分的分解使煤气中氢浓度增加。为防止煤气爆炸,应做好如下工作:处理煤气系统,以保证该系统蒸汽畅通;严防向炉内漏水。在停炉前,切断已损坏的冷却设备的供水,更换损坏的风渣口;利用打水控制炉顶温度在400℃~500℃之间;停炉过程中要保证炉况正常,严禁休风;大水喷头必须设在大钟下。设在大钟上时,严禁开关大钟。

(三) 煤粉喷吹系统安全技术

高炉煤粉喷吹系统最大的危险是可能发生爆炸与火灾。

为了保证煤粉能吹进高炉又不致使热风倒吹入喷吹系统,应视高炉风口压力确定喷吹罐压力。混合器与煤粉输送管线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自动切断阀。喷煤风口的支管上应安装逆止阀,由于煤粉极细,过久储存容易自燃,停止喷吹时,喷吹罐内、储煤罐内的储煤时间不能超过8~12h,其中,烟煤粉不应超过8h。煤粉流速必须大于18m/s。罐体内壁应圆滑,曲线过渡,管道应避免有直角弯。

为了防止爆炸产生强大的破坏力,喷吹罐、储煤罐应有泄爆孔。

喷吹时,由于炉况不好或其他原因使风口结焦,或由于煤枪与风管接触处漏风使煤枪烧坏,这两种现象的发生都能导致风管烧坏。操作时应该经常检视,及早发现和处理。

(四) 供水与供电安全技术

高炉是连续生产的高温冶炼炉,不允许发生中途停水、停电事故。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保证安全供水、供电。

(1)供水系统安全技术。高炉炉体、风口、炉底、外壳、水渣等必须连续给水,一旦中断便会烧坏冷却设备,发生停产甚至设备报废的重大事故。大中型高炉应采取以下安全供水措施:供水系统设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泵;所有泵站均设两路电源;设置供水的水塔,以保证柴油泵启动时供水;设置回水槽,保证在没有外部供水情况下维持循环供水;在炉体、风口供水管上设连续式过滤器;供、排水采用钢管,以防破裂。

(2)供电安全技术。不能停电的仪器设备,万一发生停电时,应考虑人身及设备安全,设置必要的保安应急措施。设置专用、备用的柴油机发电组。

计算机、仪表电源、事故电源和通讯信号均为保安负荷,各电器室和运转室应配紧急照明用的带蓄电池应急灯。

(五) 高炉维护安全技术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任何非计划休风都属于事故。因此,应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尽量缩短休风时间,保证高炉正常生产。

为防止煤气中毒与爆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一、二类煤气作业前必须通知煤气防护站的人员,并至少有2人以上进行作业。在一类煤气作业前还须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检验,并佩戴空气呼吸器。

(2)在煤气管道上动火时,须先取得动火票,并做好防范措施。

(3)进入容器作业时,应首先检查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作业时,除要求通风良好外,还要求容器外有专人进行监护。作业人员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的浓度报警仪。

三、 炼铁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技术

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危害最为严重,死亡人员多,多发生在炉前和检修作业中。预防煤气中毒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尽量减少煤气泄漏;在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场所安装煤气报警器;进行煤气作业时,作业人员佩带便携式煤气报警器,并派专人监护。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炼铁是典型的冶金生产工艺,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中毒、火灾、爆炸、高温烫伤、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应对此详细了解,重点防范。

炼铁的安全管理,应首先从设备设施本身的安全装置、设施的配备和完善入手,其次应从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作业资格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入手,同时,还应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健全和落实到位。如此三管齐下,才能保障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 舒军、李晓飞等 炼铁安全规程【S】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 向亚云 钢铁冶炼技术工艺常见疑难问题解答及处理方法【M】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5

第5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程度基本呈东高西低,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区域从东至西的转移,我国小煤矿的分布情况亦呈西高东低。我国现阶段小煤矿基本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是欠发达地区。小型煤矿企业为当地的财政收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偏远山区经济非常落后,小型煤矿企业所缴纳的税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地方甚至是唯一来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员就业、脱贫致富、社会稳定及消除不安定因素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小煤矿对我国总体所需煤炭资源的补充作用虽在逐渐减弱,可对那些对当地作出特殊贡献及作用的合法小煤矿并不能简单的一关了之。政府需要对小煤矿的关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并对原所转让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回购、补偿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安置,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基本未改变。因此,小煤矿在我国有较长时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严格地执行我国有关煤矿规程、标准、安全制度的完善、技术改造及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以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煤矿才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煤炭企业所用设备的特殊原因探源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及经营对象特殊性所决定的。近几年,煤矿事故虽呈逐年大幅减少态势,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每年均有发生,其中突发性的煤矿事故几乎是不可控的。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冒落等被喻为“五大灾害”。这些潜在的灾害是突发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时刻威胁着煤矿职工员的生命安全。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我国不断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列》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为煤矿安全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和相关技术规范。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1]用以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煤炭,煤炭资源既有普通商品的属性,亦有资源产品的属性。煤炭资源是埋在地下逐渐形成,整个过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不断有各种气体产生。瓦斯气体只是其中之一,位居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之首。瓦斯,又称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性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合理利用就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为发电、照明和供暖等用途提供能源。瓦斯对煤矿安全又带来极大的爆炸安全隐患,增加安全投入及提高职工素质是小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2]。瓦斯只有同时具备如下条件才会发生瓦斯爆炸:一是瓦斯浓度;二是氧气;三是火源。只要能切断瓦斯事故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与相关的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

3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种类及特殊性要求

3.1煤矿所必须的设备种类

煤炭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产各种有害气体,大部分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味,如一氧化碳、甲烷等,只能利用相关设备对其连续监测监控。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煤矿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直接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技术工作大致分为:矿井的基建及维护、通风、防突及机电设备的维护等。这些工作虽属于煤炭开采工作前的辅助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设备的使用及定期维护对从业人员素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相关知识要求相对较高。这些设备种类多,超过200余种,由于功能和用途不同,所需的专业知识各异,加之技术更新较快,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3.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特殊性

煤矿所使用安全设备的特殊性主要有:一是要求井下设备防爆;二是要求计量。这样的要求导致了产品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设备生产企业较为稳定,也只有具有这些要求之后,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要。每种产品的安全标志证书及防爆合格证书的唯一性、对应性、时效性的要求,已能证明该类产品的特殊。如监测监控系统的产生、安装、使用及维护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中规定的要求。只有符合我国技术标准规定的产品才能投入到煤矿生产环境中使用。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需产品的高标准、高要求、高技术,也因此产生了一批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高产高效建设对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3]。正是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小煤矿的技术水平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否则就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这对小煤矿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小煤矿技术人员管理及技术水平的现状分析

4.1煤矿经营者及安全管理者技术水平低,对安全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小煤矿经营者基本不懂煤矿安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一般采取安全矿长聘用制,主管安全的管理者虽是取得相关从业资质,但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加上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现场管理与理论脱节,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4.2技术人员素质低、操作技能差

目前,我国小煤矿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拥有高中毕业已是高学历,甚至不少人员还是文盲,对设备操作步骤、程序及方法等知识的反复学习,培训时能懂部分,培训一结束自己操作就忘。如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或相关仪器仪表坏了必须依赖厂家人员上门服务,才能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由于操作技能水平低下,设备的操作不能按照产品说明的相关要求,特别是矿井的机电设备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多处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4.3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专业知识差

“一通三防”(“一通三防”指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一通:矿山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三防:防煤尘、防火、防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技术要求,煤矿技术职工文化知识的不足,以及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不足,导致了对矿用设备安全所需标准依据、产品使用要求、产品的维护要求等知识严重不足,是相关设备的使用不正常的原因所在,往往也是煤矿事故无法提前监测监控的原因之一。

4.4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煤矿规模小,短期逐利行为较为严重,为减少煤矿经营成本,煤矿设备更新慢,致使设备老化、落后及生产水平低下。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存在不足,从而小煤矿的技术人员配备少。如部分地方小煤矿的电工甚至是几个矿只联合聘用1名或者电工身兼所有与用电相关系统的维护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导致了责任心不强。

4.5缺乏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小煤矿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无相关要求,培训基本无相关制度、计划及目的,缺乏主动性。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仅是参加地方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这类培训几乎不涉及具体产品技术要求,主要是一些技术规范、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参与培训的人员大多数未从事具体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5提高技术人员技能的对策

5.1国家相关部门加强技术规范的监督

小煤矿经营者观念的转变与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监管程度息息相关。只有加强监督,改变短期逐利行为的经营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技术人员配备、培训等问题。

5.2提高从事技术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

现从事煤矿技术的职工基本是当地招聘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大多数处于高中毕业文化水平或以下。导致后期的学习能力不足,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等难以掌握。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招收与行业有关的技术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进行培养或聘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员进入该类工作岗位,以改变现状。

5.3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由于煤矿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被研发后投入市场。这就对原有技术产生了替代效应,技术人员需经过新知识的培训才能满足岗位需要。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分层次、批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帮、带的传统模式,以老带新,以好带差,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对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5.4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及提高待遇

第6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 设备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68-0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着煤矿企业生产质量的基本要素,也是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各种大型且精密的煤矿机电设备,不仅改变着煤矿技术的结构,也促使设备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作出变革以适应煤矿机电设备的新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些煤矿企业缺乏科学规范的设备管理程序,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各种机电设备的安全和保护装置不齐全,设备配件的规格型号混杂,不仅增加了煤矿企业自身的维护设备难度,也严重阻碍煤矿企业的发展。机电设备在没有确认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投入使用,会给煤矿企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停工停产,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常见问题

1.1 使用存在隐患的设备

一些煤矿企业机电设备陈旧落后,在安全配套装置没有达到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情况下仍然带病运转,煤矿企业生产环境十分复杂,若没有对机电设备及时采取防锈、防尘和防潮手段,极易受到腐蚀而损坏。存在隐患的机电设备如果检修不及时,势必造成设备故障。

1.2 设备管理投入少

很多小型煤矿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机电设备及备品备件的数量资源有限,一些企业已有多年没有在生产设备上投入资金,很多机电设备已经超过服务年限,再加上设备频繁地在十分复杂的矿井地质条件下移动,增加了机电设备安装、检修和维护的工作量,降低了设备管理效率。

1.3 操作者的素质不高

在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50%以上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凭经验进行,没有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给煤矿企业生产带来了隐患。煤矿企业生产环境特殊,不安全因素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进入煤矿企业工作,导致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1.4 管理理念落后

一些煤矿企业只重视生产,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身兼电气电缆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和油脂管理等多个职位。部分管理人员标准化意识差,造成机房硐室、机道、头面达标率低。对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重视不足,一些小型煤矿企业领导大量压缩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淡化了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没有真正重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单纯追求眼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管理理念落后,仍然抱着事后维修的管理思想,导致机电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

2 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加强前期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人,要根据煤矿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选型,并在验收、存档、资料的保存、安装、应用、维修等全过程严格把关,确保资料齐全。对新机电设备的安装严格根据编制的质量标准实施,严把质量关,不予接收存在质量缺陷,不合格的设备,设备验收时要由维护技术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共同参加,设备在经过试运转正常后,才能办理移交手续,投入正常使用。

2.2 加大对先进设备的投入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行业标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监控等设备的可靠运行,加大对先进和节能型的现代化机电设备的投入,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对设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坚决淘汰落后的设备。对保护设施不全的设备,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实施严格的保护,对于不符要求的坚决予以更换。

2.3 全面开展技术培训

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提高其待遇水平,稳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培养一支技术好的设备维修检测队伍,从而使机电维护与管理人员懂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原理,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处理故障。

2.4 加强检修管理

要依据相关规定,定期对运行中的设备、电缆和小型电器及安全保护装置要进行定期循环。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该单位维护人员解决,检查后做好日报表记录。此外,还要利用计算机实施辅助维修管理工作,构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采集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利用计算机故障诊断技术对维修情况及时做出分析判断,实现数据的网络化共享与传递。

2.5 严控电气设备的防爆检修

要严格掌控电气设备的防爆检修,严格检查每台电气设备,及时更换有裂纹的接线柱等易损器件,在电器设备外部涂覆好防锈漆,内腔涂耐弧漆;防爆面经打磨后磷化、涂油,测定各防爆面间隙、隔爆面有效长度和各隔爆面参数;确保各操作件、吸合机构动作灵活可靠。技术员、防爆检查员共同负责对检修后电气设备的验收,并再次通电试验,测定隔爆技术参数,做好验收记录方可允许入库或下井。

2.6 贯砌落实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所有人员都要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最大程度地消除工作中的缺陷。要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贯砌落实设备巡回检修制度、停产检修制度等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对机电工和操作工等实行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和优化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分配,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设备。

3 结语

总之,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维护工作,要从煤矿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定期的检修工作,强化井下电气设备及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机电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实施机电设备投入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从而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正群.煤矿机电设备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 油改煤工程;煤气化装置;空分装置;工艺先进;施工管控

中图分类号TE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78-03

中石化安庆化肥油改煤工程是用煤代替轻质油作为原料的化肥生产改造工程,选用英荷壳牌公司粉煤气化工艺技术,是国家“双高一优”重点项目和中国石化“十五”重点建设工程。中石化安庆化肥油改煤工程该工程主要由煤气化装置、净化装置、空分装置和公用系统等组成,生产出的粗合成气供给下游配套部分作为生产合成氨的原料。该工程由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承接煤气化装置、空分装置的安装工程施工,施工总产值达1.2亿元。

1 油改煤工艺的先进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化肥原料结构调整及炼油化工资源优化工程,是以采用Shell(壳牌)粉煤气化工艺技术生产粗合成气为核心,进行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即将原料结构由轻油和炼厂干气改造为煤,将产品结构由“氨-尿素”拓展为“氨-尿素-工业氢气”。

1.1 装置系统整体布置及设计的先进性

整个油改煤装置布置及设计有如下优点:

1)装置内所有设备全部国产化,既降低了成本又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装置所有设备均布置在界区内,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设备的布置与物料流向保持一致,既经济、安全,又便于操作和检修;

4)空压机空气吸入口布置在界区内的东北侧,该方向为全年最大风向的上风向,减少了原料空气被污染的可能性;

5)自动化水平高:全部新建和改造工艺装置的仪表及控制系统引入主控室后采用DCS控制系统对全部装置进行集中监控。装置中的常规控制、顺序控制和操作联锁由DCS完成,安全联锁由ESD完成。

1.2 煤气化装置系统布置及设计的先进性

根据煤气化工艺的特点及其特殊要求,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对煤气化部分的设备进行了布置,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装置布置符合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达到节省施工材料、便于施工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投资。中间渣场位于整个装置西侧(下风向),比邻马路,方便运输且减小了对人口聚居地环境的污染。

Shell(壳牌)煤气化是以干煤粉为原料、纯氧作为气化剂、进料采用氮气加压输送、液态排渣的工艺,属加压气流床气化,具有以下优点:

1)煤种适应范围广;

2)碳转化率高(超过99%);

3)冷煤气效率高(达80%~83%);

4)有效气成份(CO+H2)高(接近90%);

5)煤耗及蒸汽耗量低、氧耗低;

6)运行维护费用低,并且有利于环保。

1.3 空分装置系统布置及设计的先进性

该工程的空分属大型空分装置,采用全低压、透平膨胀、氮水预冷、分子筛吸附、内压缩(液氧)工艺流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分子筛净化空气流程,空气损失少,氧气提取率高;

2)在水冷塔中利用污氮冷却循环水,降低了空气预冷系统所需要的冷量;

3)冷冻水循环使用,节约了能源;

4)利用污氮再生分子筛,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5)充分回收蒸汽冷凝液,降低了能耗。

2 安庆化肥油改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工程的主要特点

2.1.1 新工艺,无经验可循

煤气化装置采用壳牌粉煤气化技术,对施工单位而言,许多工艺设备和仪表设备尚属首次接触,没有施工经验可以借鉴。例如磨煤机的施工,磨煤机机组重达280t,高10m,需现场组装,要达到其技术精度十分困难,仪表的顺控调试系统太大,需要反复调试。

2.2.2 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

1)油改煤工程煤气化装置的核心为磨煤框架和煤气化框架,该框架为混凝土与钢结构相混合的框架结构形式,截面尺寸不一,对接和安装难度大。框架内的大型设备、各类管线密集,部分设备重量特别重。其核心设备气化炉、废热锅炉和传导段总重1 200t,分四段到货,三段吊装,安装于煤气化框架EL35~EL82标高内,吊装空间狭窄,吊装难度大;

2)煤气化装置管道主要材质有碳钢、不锈钢、铬钼钢、双相钢、铝材、镍基合金等,钢材种类多,且特殊材质的焊接量较大,焊接难度大。装置中介质为氧气的管线较多,该部分管线焊接时其焊道内部要求平滑,全部管线管件要求进行脱脂,施工难度大;

3)空分装置主要包括冷箱及压缩机厂房区域。冷箱结构为箱型密封结构,冷箱内安装有分馏塔、粗氩塔、精氩塔、冷凝器等三台塔器设备,均需要现场组焊。其附属管线全部集中在冷箱内,各种管线和阀门均通过活动支架安装在冷箱内。施工空间狭小,各专业深度交叉,施工技术要求高,焊接难度大;

4)工艺管线内部清洁度要求极高,尤其是汽化炉的水汽系统管线,安装时要求先与汽化炉接管断开进行系统冲洗,系统管线冲洗合格后再与汽化炉接管进行焊接,最后再反复进行冲洗,直至汽化炉内换热管的流速达到设定要求为止。氮气反吹系统大,管道吹扫器多,如何保证管线内部清洁度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2.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举措

1)施工前明确质量目标

开工之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达成共识,根据工程特点,明确了项目质量目标。

2)确保全面质量管理落地实施

项目部建立健全了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文件,制定并完善一系列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加大图纸汇审、技术交底的力度,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施工现场材料及施工过程的标识管理,确保工程材料和施工过程的可追踪性。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质量控制点联合检查制度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加强过程监控,保证工程最终质量。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带动了整个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3)安全文明施工管控举措

项目成立伊始就树立了“安全第一”意识,建立健全了HSE管理体系,成立了HSE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针对工程特点编制了《HSE实施程序》与《HSE管理规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2.2 重视对关键工序、关键分部工程、关键分项工程的过程控制

在施工中,重视对关键工序、关键分部工程、关键分项工程的过程控制,主要对煤气化装置钢结构、设备的安装;工艺管线的焊接与安装;空分装置压缩机机组的安装;电气、仪表施工等四个重要过程进行重点管控。

1)煤气化装置钢结构、设备的安装

(1)钢结构安装

项目部提前做好技术准备,针对钢结构框架安装高度高、安装单件重量重、脚手架搭设难和安全风险大的特点,专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庆油改煤大件吊装》QA/QC领导小组,优化、采用钢结构深度预制成框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利用1 250t履带吊进行吊装,其最大单件吊装质量达280t。针对框架梁和立柱截面和厚度大,焊接难度高,焊接工作量大的特点,项目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用焊丝焊接,加快焊接速度,且施工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成型良好。

(2)设备安装

煤气化装置共包含动静设备463台,主要分布于煤气化框架EL0~EL82标高内,部分设备质量非常大、位置高,且所在区域设备、管线林立,吊装非常困难。针对这些难点,项目部编制大型设备吊装方案,确定大型设备的吊装顺序,以保证设备吊装施工有计划、安全而合理地进行;同时编排详细的大型吊车使用计划,减少吊车的进退场次数,达到合理利用大型吊车的目的。

(3)磨煤机的安装

煤气化装置中有两台ZGM123G型立式中速辊式磨煤机,磨煤机连同附件重210t,机体为散件到货,现场组装。由于该磨煤机是煤气化装置的主要动设备,也是施工单位首次现场组装及安装,装配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安装质量,项目部成立了磨煤机安装QC活动小组,就磨煤机的安装难点一一进行讨论、分析、汇总,形成初步方案交于磨煤机厂家代表及业主专业工程师共同探讨确定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

2)工艺管线的焊接与安装

(1)煤气化装置工艺管线焊接

针对煤气化装置工艺管线特殊材质多、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等特点,项目部施工前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探讨、研究并编制施工方案,对有特殊要求的管线安装编制相应的特殊施工措施(如氧气管线施工方案、氧气管线试压方案等),并在施工中不断完善。

(3)空分冷箱铝镁管线焊接

针对空分冷箱铝镁管线焊接难度大的特点,项目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QC小组活动,采用焊口内加衬圈的焊接工艺,并采用99.999%的氩气,同时配备上海威特力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型逆变式交直流方波脉冲氩弧焊机WSME-500,选用安庆石化厂的专用仓库作为铝管的预制场地,并先后派焊工到杭氧公司进行焊工技能培训与考核,取得铝材焊接上岗资质后进行焊接。

3)空分装置压缩机机组的安装

空分装置压缩机机组为空分装置的核心设备,是施工单位首次施工的最大压缩机组。由于机组主机重量大,辅机多,所有的设备及壳体、隔板、气封、转子、轴承等部件均为散件到货,现场装配复杂,施工周期长。而且机组制造工艺不很成熟,需要边安装边改进,给安装和试车带来了风险。针对这些难点,施工单位多次派专家从施工技术方案准备、各类专用胎具制作、安装条件的落实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每道工序,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精心装配,并多次请专家到现场检查与指导,最终使机组安装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试车一次成功。

4)电气、仪表施工

(1)施工质量管理

根据各装置电气、仪表的不同要求,项目部编制了煤气化装置电气、仪表施工方案,空分装置电气、仪表施工方案,仪表调试方案,调节阀试压及泄漏量试压方案,仪表脱脂方案,核料位计(密度)仪表安装方案和预案等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严格执行领料限额制及签名制度,并从调试开始起就建立施工台帐,使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人。

(2)放射性核料位(密度)仪表安装

由于放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项目领导多次开会宣传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项目每一位职工从运输、保管、安装、投用等各个环节上予以重视,做好放射源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仪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油改煤工程中各主项均属于煤化工连续生产装置,是全厂性化工生产用公用工程装置,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连续性强,因此电气设备的控制及联锁显得更为重要,顺控调试较为困难。为此,施工单位选派最优秀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此项工作,编写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加大过程控制力度。

(4)电伴热带安装

根据工艺要求需对部分管道、设备进行电伴热,主要采用EMK和HSB两种伴热带来实现,采用PT-100测温,利用SIEMENS PLC (S7-300)来实现温度控制。该电伴热带采用德国进口产品,施工中和验收合格后的产品防护非常重要。为此,项目部编制电伴热带安装方案并进行多次施工技术交底。从材料进场检验到施工,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执行。

3 结论

安庆化肥油改煤工程于2006年8月29日顺利中交,并于同年12月13日产出合格的合成氨。该工程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节能降耗为中心,通过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流程优化和采用先进的节能降耗措施,大幅度降低了合成氨和尿素生产成本,同时拓展了产品结构、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达到了提高工厂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光飞.结合实际探讨油改煤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SH3532-95 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3]SH3521-200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规程》.

第8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风险;规避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42

安全与生产伴随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煤矿事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安全问题,我国很多煤矿企业都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虽然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不时的发生,一些中小煤矿发生事故的频率远远高于一些大型的煤矿企业,针对这些现状,国家应当加强对于一些小煤矿的安全教育,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安全管理。现阶段一通三防工作仍然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各个煤矿都应当重视到安全形势依旧严重,一通三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

1 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风险

1.1 随意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供风能力不足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煤矿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煤矿资源有限,煤矿开采强度过强,导致开采难度增加,开采的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地质复杂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导致更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现阶段很多小煤矿开采商为了节约成本,从经济利益出发,在没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冒险进行工作,导致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很多煤矿开采商都不重视“一通三防”工作,从业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较低,有些煤矿开采商开山挖煤的时候都有计划,如果按照原计划开采煤矿,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的,但是,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很多开发商都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开采,例如,原计划招收的固定工人,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情况退出煤矿生产第一线,煤矿开采商为了不影响工程,会招一些新员工,这些新员工都是一些农民轮换工、合同工,这些人都没有开采煤矿的经验,而且迫于紧急地工程并没有进行严密的培训,这些工人操作技术相对较低,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存在侥幸心理,没有重视到安全隐患,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1.2 矿井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

煤矿开采技术比较落后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技术落后也会造成事故发生,所以,每一个煤矿开发商都要重视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努力提高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开采工作是在地下进行的,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煤层复杂度也会影响到煤矿开采工作,现阶段社会对于煤矿的需求量极大,大规模开采成为普遍现状,如果发生一通三防事故,不仅会严重破坏煤矿生产工作,而且会直接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通三防事故发生之后会导致地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后期的抢救工作做的不到位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人员伤亡。

2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

2.1 瓦斯的防治

由于近些年对于煤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煤矿开采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增加,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各个煤矿开采商最关注的问题,一通三防工作贯穿在矿产生产的各个环节,一通三防工作主要从防瓦斯开始,瓦斯是一种爆炸性气体,瓦斯对于井下的员工有极大的威胁,但是瓦斯也是不可避免的,瓦斯在矿井中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有效的通风才能降低瓦斯的浓度,减小瓦斯爆炸的机率,所以,在开采煤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来降低井下瓦斯的浓度。还要加强火灾的防止,外源火灾和自然火灾是煤矿火灾最主要的两种火灾形式,由于这两种火灾形式不同要相应的采取不同形式的防止措施,外源火灾主要杜绝明火,采用一些不可或者不易燃烧的器材进行开采,自然火灾主要是要在矿井中设置消防供水系统,在井下设置输送管,保证如果发生自然火灾,能够把水送到火灾现场,防止火灾进一步恶化,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2 煤尘的防止

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煤渣和粉尘,这些煤渣和粉尘,以及一些细小的颗粒,这些都是煤尘,当空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的浓度的时候遇到火灾就会发生爆炸,会加剧事故的严重性,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的煤尘过多,对于煤矿开采人员自身的身体也有极大影响,矿井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会长期接触这些煤尘,会引发肺病,严重的情况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具体可以通过通风除尘、增加空气湿度和净化风循环等手段来进行煤尘防止,其中增加空气湿度的主要方法就是向空气中洒水或者一些其他的液体,向空气中洒的水会与煤尘或者其他细小颗粒相融合,降低空气中煤尘含量,这种不仅方法成本低廉,而且除尘效果最好,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常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除尘,降低煤尘含量,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总结

总而言之,煤矿开采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关乎到每一个矿井工作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开展好煤矿开采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在煤矿开采的发展道理上,一通三防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领导的安排,提高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开展好一通三防工作,达到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装备先进的总体需求,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质量,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桥顺.在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3).

[2]杨瑾.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风险分析和规避措施剖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41.

第9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问题 对策

“十一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的总体形势呈稳中上升,煤矿事故呈下行态势,这与我国近年来加强矿井现代化建设并对安全投入的加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加大,为了把煤炭做大做强,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国家逐步从改造关闭落后小煤矿、兼并重组、淘劣存优,同时加大对重大地质灾害预防的科研力度、加快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等举措,使煤矿安全状况保持了稳定好转、事故总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在肯定煤矿安全建设成效卓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现有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小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做为煤矿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已逐步日趋成熟,实践证明,安全监控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矿局已把该系统做为安全装备的必须。随着我国监控生产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国内涌现出许多专业生产厂商,具有代表性的如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KJ95N、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KJ90NB(NA)、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KJ333、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KJ2000N、北京仙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KJ66NA(NB)等几十家生产厂商,它们的产品已接近国外水平,现已遍布全国各煤矿企业。同时数字化网络技术(WEBGIS)等新型产品的出现也不断充实完善着煤矿安全的管理手段,如何能够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企业规模和人员素质相符合的监测监控系统,使之成为煤矿企业安全可靠的预警机制和瓦斯安全管理控制平台,并且熟练、有效的运用它,已成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内容与它所起到作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井下传感器监测控制技术、模数信号转换与传输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在井下的应用技术、监控设备在煤矿井下防爆技术和远距离控制等各学科技术在矿井这样特殊环境下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综合性系统产物,是现代监控技术与实际生产的无缝结合,对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降低事故率,降低甚至消除人员伤亡,提高煤炭安全生产效率和现已使用机电设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与成熟标志着现代化矿井在监测与控制方面逐步与地面工业控制技术水平的接近,是煤矿安全管理手段的跃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1)地面中心站(包括监控应用软件系统、计算机及打印机等设备);(2)监控数据信号传输设备(包括数据传输接口、监测监控分站、传输线缆、接线盒等);(3)监测传感器和执行反馈装置(包括断电仪和馈电传感器)。传感器在测控系统中承担着获取信息的重要任务,是测控系统的重要设备,随着监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手段智能化的不断提升,企业对煤矿井下监测传感器测量稳定性、数据传输快速性和测量数值精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在煤矿特殊环境下的瓦斯、风速、风门开停、主局扇开停、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及数据的监测和对矿井采、掘、机、运、通等各大系统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反馈和自动断电控制,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并取得数据的一种测控系统。监测监控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危险区域的生产用电设备,用以控制能引起瓦斯爆炸的花火或温度;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煤矿决策层、执行层和通风、安全、指挥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井下有害气体参数及用电设备运行动态信息,为指挥调度生产作业提供现场信息,使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并采取整改与防范措施。另外通过对井下传输到地面的监测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在中心站平台可以实现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和闭锁,井下监控设备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了作业人员,抑制了事故的发生或再扩大。最近几年来,我国光纤技术的发展为井下建立工业以太环网提供了另外一种数据快速稳定的传输平台,使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成为可能,对于安全监控系统在综合自动化平台中做为一个独立有机的模块融入提供了物理基础。

2、安全监控系统目前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2.1 监测传感器的产品质量和催化元件性能较差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传感器,如甲烷传感器,在经过多年的技术完善,稳定性和耐用性已大有改善,根据AQ1029-2007规定,传感器的黑白元件的稳定性已由原来的10天提高到15天,即使这样,与国外的设备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

(1)抗击高浓度甲烷冲击能力差。在井下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下黑白元件反复被有害气体冲击,冲击作用的结果是造成零点漂移并使其催化性能下降,黑白元件加速老化,抗高浓冲击性能差是造成元件使用寿命低、稳定性差、误差率高的主要原因。

(2)设备中低功耗的元器件,在矿井高湿度环境条件下(如工作面、巷道中的防尘撒水、岩石中的自然水气等),使设备元件表面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易于凝结在元器件表面,降低元件使用寿命,造成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误差大。

(3)抗中毒性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