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春恋歌范文

青春恋歌精选(九篇)

青春恋歌

第1篇:青春恋歌范文

1994年的那个夏天,一把木吉他,一张教室里最常见的木椅子,一首高晓松的好歌,和同样有着木吉他质感声音的老狼,成就了校园民谣的辉煌。水房里大声嚎叫着的兄弟开始陆续爬上了舞台,活跃在祖国的各个高校里,至今未衰。八六拍的忧郁,充满倾诉性质的歌词,把青春的忧伤写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你还记得那盒校园民谣么?封面的那些树,那个阶梯教室,不就是你的生活么?虽然那盒卡带中的大部分词曲作者和歌手今天都在做着幕后或者和音乐不搭边的工作,但是听过那些音乐你也许才懂得什么叫厚积薄发。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我心里有个排名,高晓松的歌在这盘磁带中脱颖而出。无疑,他的歌曲离人们心里的校园更近一些,其次是沈庆,青春当然是好身手。他专辑中的岁月,对镜梳妆仍然可以让你心碎。岁月中有一句歌词,让我至今仍然感动:如果是一切还能从前把如果能再说一遍/我仍愿意再许下心愿陪着你直到永远。时光不再的苦痛,幸福不再的苦痛,你又能如何?唯有思念,唯有怀旧。此后校园民谣也陆续推出,不可否认,其中还是有些好歌,冬季校园,没有想法,还有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李晓东的声音感觉不像老狼的声音那么配木吉他,这种感觉很明显。哈哈。在那些无助的夜晚,我一遍遍听着蒋梅的《你不在的北京还下着雨》,两周后,回到学校,开始循规蹈矩的生活,至今。

不知道怎么定义老狼的那盘恋恋风尘,我一直都觉得它应该是校园民谣。我感觉配器、旋律大部分都很校园化,昨天今天,恋恋风尘。校园民谣的尾声在我的印象中还是由高晓松划了一个句号。这让我想起一句不合适的话:解铃还须系铃人。高晓松的《青春无悔》无疑是一盘非常值得好好听听的CD。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要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又没钱住店,也为了节省时间,常常赶夜车,记不清楚这盘《青春无悔》陪我度过了多少个在车上半梦半醒之间的夜晚,叶蓓的声音唱高晓松的歌才能最像来自天际的声音,否则不行,老感觉气不足。老狼当然义不容辞的是主力唱将。那首《好凤长吟》的确也只有欢哥才能唱出味道,雁度寒谭有几只高飞,真高呀!b小调,雨后,回忆,没什么可说的,高晓松的文人气质一览无余。荒冢让零点演绎的张狂至极。老狼现场版的久违的事轻松得好像你也在现场参加这次聚会。最后的《青春无悔》也只有老狼和叶蓓才能唱,就像爱尔兰咖啡中只能加没有烟熏味的爱尔兰威士忌。高晓松虽说好像只用了旧吉他上所剩的三根弦写出了这首好歌,但是它的听觉感受一点不比12弦的吉他差。《青春无悔》从前奏响起,就给人一种离别的感觉,就像一场宏大绚丽的歌舞剧,慢慢的拉上了帷幕,中国校园民谣,也离开了时代音乐舞台的中心。

时光黯去。

回忆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它会让你想起你自己的一些事,那些人,那些时光,都已经离你远去了。青春真的无悔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青春,不应该有太多的悔恨。

附:青春无悔

词曲:高晓松

演唱:老狼 叶蓓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最亲爱的你,像是梦中的风景

说梦醒后你会去,我相信

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

不苍惶的眼,等岁月改变

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的斜

人和人互相在街边,道再见

你说你青春无悔包含对我的爱恋

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终生的誓言

你说亲爱的道声再见

转过年轻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脸

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

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都说是青春无悔包含所有的爱恋

都还在纷纷说着相许终生的誓言

都说亲爱的亲爱永远

都是年轻如你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脸

亲爱的

亲爱的

亲爱永远

永远年轻的脸

第2篇:青春恋歌范文

我们无法感叹青春的消逝,也无法挽回那逝去的青春,于是我们面临珍惜青春的选择。不然让它留去,不然让它成为回忆,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青春即将消逝的事实。面对青春,面对即将逝去的青春,想说,青春无悔,那珍贵的青春。

什么是青春?

青春,是那朦胧中带点心动的感觉。

青春,是那稚嫩中带点成熟的我们。

青春,是那好朋友哭哭啼啼的日子。

青春,是绚丽短暂划破天宇的流星。

青春,是那忍不住再次回眸的身影。

让我们流恋,让我们怀念,是青春。时光荏苒,初中三年消逝即去,青春是那些年努力拼过的日子,是那些男生女生懵懂的日子,是那些舍不得离去的日子。一别,就会是永远,也许,曾经那青春的日子,我们都不再记得,也许,曾经那玩耍的日子,我们都不再记得。青春带给你我的是一份珍贵的回忆,带给你我的是一份刻骨铭心的学生时代。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是的它是一首歌,一首记载了我们多年历史的歌。也许,我们的历史不是那么华丽,但终究是朴实后最真实的历史。

第3篇:青春恋歌范文

但年轻人不这么看,对于他们来说,青春意昧着许多别的东西,是个烦恼和挫折最多的人生阶段。

站在“五十”这个人生栅栏的另一边,看青春的含义,我认为,真正的青春的另一重含义是“出走”,也可以褒一点叫“出发”,也可以贬一点叫“叛逆”。

首先是生活的出走,离开父母,自立门户。这本来是个简单的道理,但是由于我们进入了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所以,父母能否接受这种出走,从小被呵护有加的子女能否有能力自立,父母都显得格外“紧张”。最生动的画面就是孩子上大学了,万千父母千百里路陪送子女到学校,成了当下中国最有青春困惑的景观。

精神的出走是另一重出走。我们的父辈赶上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五四”及其反封建,于是他们的精神出走写成了《家》、《春》、《秋》,他们的精神出走成就了《青春之歌》也记录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今天的“80后”及其他少年的精神记录,因为网络、因为博客而显得更叛逆,因为这些媒介给了青春更多的话语权和话语平台。

情感的出走是最触动人心的出走,爱情的另一种表达就是把对父母的依恋变成对同代异性的爱恋。这从来都是一种“暴动”。

信念的出走总是从改变生活进而改变情感,最早的信号来自《人生》里的高加林,因为他不恋故乡和故乡的情人而成为现代陈世美,但他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这一种欲望,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民工和打工仔们,将“好男儿志在四方”变成离乡背井的时代大潮流――民工潮。这个青春之潮不仅推动了中国而且推动了世界,只因为年轻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

第4篇:青春恋歌范文

禁歌《乡恋》首登春晚

1983年除夕,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向全国播出了该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此,每年除夕,许多中国人都会包饺子、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4部直拨电话铃声几乎没有停过,北京电信86局的线都烧热了,技术人员非常紧张,备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已备好。

李谷一连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曾经的禁歌《乡恋》,居然上了春晚。

2006年4月18日央视《讲述》栏目,披露了禁歌《乡恋》上春晚的细节。

那时的李谷一正因为《乡恋》,在遭受着一场全国性铺天盖地的批判,说那首歌是靡靡之音,说李谷一是黄色歌女……而一些批判文字似乎慷慨激昂义正词严,诸如:无产阶级思想应该是非常健康的,不能被这些软绵绵的东西来摧残。

一首普通的歌曲,竟然给李谷一带来极大的困境,使她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而那无数的批判言辞中有很多东西,纯粹是一种对她人格的诬蔑。受到这些无端的打击,李谷一时常噩梦缠身难以入眠。

由于当时主流媒体一直在对李谷一唱的《乡恋》做批评报道,中央乐团怕受到牵连,于是向李谷一提出了警告。在这种压力下,李谷一一熬就是三年。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面向观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当时的总导演黄一鹤请来了李谷一,但晚会的节目单中并没有李谷一的《乡恋》。此时,《乡恋》是禁歌,不在演出范围内。

然而,晚会演出开始后,4部热线电话刚一开通,观众的反映大大出乎了导演黄一鹤的预料:李谷一在台上一出现,观众就来电话点播《乡恋》。当电话记录员把一大堆观众点播《乡恋》的条子送到导演室交给黄一鹤时,黄一鹤感到非常为难,他决定不了是否让李谷一唱这首歌。

而此时正在台上表演的李谷一,根本不清楚有这么多的观众通过热线电话,点她唱《乡恋》这首歌。当时正好广播电视系统的最高领导吴冷西部长,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第一线坐阵。黄一鹤让电话记录员把观众的电话点播记录单交给吴冷西部长。吴冷西见是点的《乡恋》,即摇了摇头。没想到,观众打电话让李谷一唱《乡恋》的点播量越来越多,可在切换台上忙碌的黄一鹤依然做不了主。

就在此时,李谷一正在台里被人要求与袁世海演唱京剧,电话记录员又端上一盘子记录着观众要求李谷一唱《乡恋》的点播单,黄一鹤一看,这一盘怎么也得有二三百个。这回黄一鹤可真没辙了,他对那端盘子者说:“这事你无论如何得跟吴部长好好说一说。”不一会儿,吴部长找到黄一鹤这边来说:“黄一鹤,上《乡恋》。”黄一鹤一听这话,兴奋极了,他知道吴冷西是在冒着多大危险,但此时已顾不了太多。黄一鹤赶紧找来伴奏带,并火速请主持人报幕。

此时已演唱了6首歌曲的李谷一感到非常惊讶,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伴奏音乐已经响起,正是《乡恋》。演唱中的李谷一百感交集,这几年中的酸甜苦辣全都涌上心头:这首歌引起的那些磨难,让她扛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名不正言不顺,今天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乡恋》了!就这样,李谷一的《乡恋》,终于在春节晚会的舞台得到了证明,被人们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告别铁饭碗,迎接合同制

3月3日,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劳动人事部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以实行“新人新制度”作为过渡。今后新招收的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原有固定职工目前仍执行现行的制度,但对现行制度也要逐步加以改革,最终要达到所有职工都实行劳动合同制。

劳动合同制,是我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

1986年9月9日,国务院颁布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暂行规定,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暂行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这四个暂行规定,重点是用工、招工制度改革,即国营企业新招收的工人都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取消退休工人“子女顶替”和内部招收职工子女的办法,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工,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按照新的规定,在国营企业的新招工人中,可以突破劳动力的“单位所有制”,使劳动者的特长、志愿和劳动岗位的需要较好地结合起来。

这一改革,基本让国人告别了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

身残志坚张海迪

1983年,张海迪,一位身残志坚的青年,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椎管瘤,身体高位截瘫,三分之二肢体失去知觉和功能。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同疾病顽强抗争,做出了健康人难以做出的成绩。她自学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她还自学了4门外语,翻译了许多作品和资料。邓小平为此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1989年11月17日,上海《青年报》和上海20所高校联合发起评选“八十年代我心中的卓越青年”活动。评选结果刊登于1989年12月5日的《青年报》上,1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榜上有名,张海迪就位列其中。

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

1983年留在人们记忆中还有一个词:“精神污染”。这是一个重点在理论界文化界需要注意的“导向”问题。但后来一些地方执行有误,有些走样。一件事是,有个女记者到某地市委采访,门房不允她进去,理由是她留着披肩发。女记者和门房争论,最后找到一个妥协办法,让女记者用橡皮筋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才允许进去。另一件事是,某市公安局下令禁止男女共同在公共游泳池内游泳。

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强调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时装以及和男青年一起跳“健康的集体舞”不能被视为“精神污染”而加以禁止。

1983年,内地第一次播放了香港电视连续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做《霍元甲》,剧中演员黄元申和梁小龙剪的那种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及脖子的发型,开始流行于年轻人中,该片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成了当时内地最流行的歌曲之一,第一句“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给人很强的气势。这可能是后来粤语歌曲流行的开始。

《第三次浪潮》的激情预言

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

这是1983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第三次浪潮》中描绘的景象。时过境迁,如今我们才发现托夫勒的预言竟大多已成为了现实,以至于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托夫勒惊人的激情预言。

当时,托夫勒和《第三次浪潮》给打开国门之初的中国人心灵造成的冲击,可谓连绵不绝。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第三次浪潮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大变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成为它发展的强大动力,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人们将打破国界,寻求合作。

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着他们“创造未来”。

第5篇:青春恋歌范文

偶入百花丛:桃花粉面含春,梨花白雪落枝。优雅蝴蝶翩然起舞,没有柔曲相伴,却也妩媚自生;悄然落在花瓣间,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双眸追随蝶起蝶落,久远的遐思在花瓣间开启,旧日衣襟被轻轻掀起,往事如怒放的花朵纷沓而来,旧日恋歌在金黄的花蕊间悦动。

“蝴蝶飞呀,就像童年在风里跑”,百花随风袅娜摇曳,蝴蝶伴花拍翅起舞。那昨日歌声萦绕在耳畔,恍惚间,小虎队在蝶与花的交错间炫舞。

“毛毛虫期待着明天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往昔的毛毛虫多么祈盼化蛹成蝶,它可知羽翼成蝶后,蓦然回首处,是何等流恋从前的青涩。

包裹在蓓蕾里的昔日如梦,在花瓣舒展的瞬间,绽开了所有的旧日歌吟。岁月编织的画卷里,我们静静地聆听,我们羞涩地仿唱,那陪伴我们心灵成长的经典老歌,就回荡在昨日。

从前没有MP3的便捷,没有电脑可以下载。但这一切阻挡不了年轻人追逐歌曲的韵律。就如只要有花开,就有蝶舞一样,只要年轻,就有歌曲吟唱青春。,

那时,我们喜欢课间操,其实真正渴盼的是课间操前大喇叭播送的歌曲,郑智化的星星点灯,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谭咏麟的水中花……纵使全校学生涌到操场上,也没有喧闹的感觉,因为大家享受着这一天中难得的音乐。

听歌曲的另一个机会就是街上,某店铺的音箱里播放着流行歌曲,整条街都雀跃着流动的音符,也许是潘美辰的,也许是姜育恒的。我清晰记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名男生在店铺的不远处,仅仅为了听完一支歌,久久不肯离去。呆呆站在那里会显得难堪,于是他弯下腰,把鞋带解开,又轻轻地系上,再解开,再系上,一遍又一遍,先是左脚的,然后是右脚的。他的动作轻轻的,耳朵仿佛翕动着。直至歌曲结尾的旋律奏响,他还不肯起身。最终他缓缓起来,他的身影在夕阳下追随着耳畔的律动。

我清晰记得家里买了录音机后,我们是何等欣喜,视磁带为至宝,一次又一次地听,从A面到B面,从B面到A面,边听边看着封皮的歌词,一首又一首。

自从费翔的一把火烧起了大江南北的萌动。我疯狂地迷恋他磁性的嗓音,可市场上却买不到费翔的专辑。我煞费苦心,把磁带调整在空白处,处心积虑地等待,一旦收音机里播放他的歌曲,我就迫不可待地按下键盘,就这样,无数次调整磁带到空白处,无数次耐心地等待,等待收音机的播放,等待按下键盘的惊喜。顾不得吃饭,甚至耽搁写作业的时间,大概有半年多,我才把60分钟的索尼空白带,录满了费翔的歌曲,几乎网罗到了当时他唱的大部分歌曲。也就是说我不辞辛苦,私下里为费翔这个大歌星录了一盘专辑。

第6篇:青春恋歌范文

大家下午好!

踏着岁月的鼓点,我们即将走进五月;和着时代的节拍,我们歌唱火红的五月。伟大的五四青年运动已经过去91周年了,伴着91年的历史征程,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的民族日益昌盛。今天迎着煦暖的春风,我们在这里汇聚一堂,用优美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迎五四、颂改革、庆发展。

千年雄狮抒壮志,世纪古镇换新颜!伴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__的天空更蓝了、流水更清了、道路更平了、风气更纯了、发展也更顺了,这些可喜的变化无不折射出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不印证着我镇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镇党委周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更进一步推动__的发展,才能书写更加波澜壮阔的宏伟篇章。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镇党委副书记蒋书记为我们讲话!

……(蒋书记讲话。)

谢谢蒋书记!蒋书记的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都体现了对构建富裕和谐秀美新__的坚定信心,更充满了对全镇青少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我相信我们一定会牢记时代重托,以加倍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共同谱写__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亲临我们文化节目汇演现场的领导还有:__镇宣传委员徐英姿同志、__镇副镇长史成俊同志、__镇宣传委员宋卫平同志、__镇团委书记张小琴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由__镇团委主办、镇文体站协办的“__镇纪念90年青年文化节目汇演”现在开始。

……

历五千年沧桑,看新中国巨变。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成一个共同的声音:祖国啊,我爱您!请欣赏男女二重唱《共和国之恋》,表演者丁二中潘海涛、金鸽。

……

当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再让我们回首看我们走过的路,我相信,我们有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自豪;有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有对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怀恋。下面请欣赏__职业高级中学为大家带来的双簧《地理课》。

……

那画中的泰山、那诗中的戈壁、那神奇的神州大地,让我魂牵梦萦,让我泪眼婆娑,祖国啊!母亲!让你的孩子亲亲您吧!亲吻那长城的脊梁、亲吻那黄河的血液、亲吻那华夏的丰功伟绩。请欣赏《亲吻祖国》,表演者:洑东中学焦萍萍。

……

聆听华夏儿女的真挚心声,感受祖国大地的千年巨变。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国家国力强盛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了,文艺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了。这不,东北的小老头、小老太都上cctv了。下面请欣赏《实话实说》,表演者:洑东中学赵利琴等。

……

清风弄竹影,月色映花容。月光下的竹林里,一位傣族姑娘跳起轻柔的舞姿,吹起相思的笙箫,把悠悠情思融进了《月光下的凤尾竹》。下面请欣赏傣族独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表演者:东坡中学谢念念。

……

青春的歌声最优美动听,年轻的心最快乐奔放,朋友们,让我们忘记所有的烦恼,一起合着欢快的节拍,迈开轻盈的舞步。下面请欣赏__镇中心幼儿园为大家带来的健身操《炫舞青春》

……

小朋友的表演魅力四射、激情迸发。让我们再一次对他们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

祖国是我们永远依恋的家园,天高海阔,这里放飞着我们的憧憬和梦幻;祖国是儿女生命的心曲,大地群山,让游子的心梦绕魂牵。让我们捧出心中的爱,向美好壮丽的祖国致敬;让我们唱响心中的歌,为生我养我的“母亲”祝福。下面请欣赏__镇实验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合唱《祝福祖国》。

……

青春是一个响亮的名字,青春是一首不朽的赞歌,作为年轻的我们,如何演绎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如何在全镇“构建富裕和谐秀美新__”的建设大潮中体现价值?大浦小学的诗朗诵诠释了他们的信念。下面请欣赏《青春遐想》,表演者:陈月林、钱丽霞。

……

“让青春的我们高扬奋发进取的旗帜,昂首阔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迈向新世纪的辉煌”,说的真好,就让我们一起上路,迈向茫茫的人生征途,同时也带上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在青春路上所(来源:文秘站 )有给我们帮助的人。请欣赏公园路小学带来的歌伴舞《感恩的心》。表演者:王丽英、丁卓云等。

……

火红火红的石榴花开了,开得那么含蓄又那样的热烈;开得那么羞涩又那样的奔放。流金岁月,榴花似火。让我们一起欣赏陶都小学夏旭为大家呈献的舞蹈—《榴花似火》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江南的春天就降临在古朴的小桥旁,那潺潺的流水、袅袅的炊烟、那充满怀旧气息的古镇,那溢满浓浓酒香的小巷,不禁使人浮想联翩。让我们一起静静的等待《春天的到来》。请欣赏__高级中学为大家带来的舞蹈《等待春天》。表演者:黄文苑等。

……

盼啊盼,终于盼来了春回大地,盼来了春暖花开,盼来了桃红柳绿,这不,您看,春天正在向我们招手。请欣赏女生小合唱《春天在招手》。表演者:川埠小学童翡非,黄芸等。

……

青年朋友们,春天美好,青春短暂,我们应不懈怠,不放弃,在青春的岁月里辛勤耕耘,在浩瀚的书海中探求真知,在灿烂的童真中感受诗意,在永恒的生命中创造不朽,只有执着的追求,才能迎来绚丽霞光满天红。请欣赏健美操《behappy》,表演者:陶都中学吴丽萍、费秋霞等。

……

陶都中学用他们优美健康活泼的舞姿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展现了陶都中学青年的风采,再一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感谢他们精彩的演出。

接下来将进行的是颁奖环节。评委们正在进行紧张的统计工作,结果稍后公布。

经过评委组的统计,比赛结果即将揭晓。

获得__镇纪念91周年青年文化节目铜奖的是:……请获奖 学校团书记上台领奖,并请宣传部宋委员、团委张书记、文化站朱馆为获奖学校颁奖。

获得__镇纪念91周年青年文化节目银奖的是:……请获奖学校团书记上台领奖,并请宣传部徐文委员、镇政府史镇长为获奖学校颁奖。

获得__镇纪念91周年青年文化节目银奖的是:……请获奖学校团书记上台领奖,并请镇党委蒋书记为获奖学校颁奖。

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学校,衷心地感谢他们的精彩演出。

同学们、朋友们,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91周年.这都是值得纪念的伟大历史时刻,过去定数人民凭借这勤劳和智慧创造了__的今天,现在,我们__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构建富裕和谐秀美的新__已成为新时期全镇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坚信,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__的明天一定会天空更蓝、流水更清、道路更平、风气更纯、发展更顺。我们青年朋友们更应珍惜青春年华,珍惜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在奋斗中领悟青春的瑰丽与人生的真谛,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光辉的一页。

第7篇:青春恋歌范文

关键词:《召南・有梅》;婚恋观;爱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61-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当西方文学还处在对英雄和神话力量的崇拜时,来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主题已成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主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演绎的是平民生活中老套的故事,就像冬天的雪一样――美丽而守时。除了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还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而其中更多的是对人类美好感情的赞扬。

无论是《国风•关雎》中河之洲,轻波下,关雎的尾翼,在水面削出的串串涟漪,串■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还是《国风•静女》中牧野外,城隅中,柔荑的藤蔓,在风中绽放出清新的光芒,缠绕出一颗颗思恋的种子;抑或《国风•出其东门》中东门外,■旁,缟衣的女子,如高高的茎上一朵梦幻的花,摇曳出一片片爱情的花瓣。这些都展现了原始先民们内心热爱生活,以纯洁健康的态度来对待爱情和女性内心生命意识的觉醒,让后人倾听人类生命的律动。其中《召南•有梅》是一位女子的自道之词:

有梅,其实七兮……有梅,其实三兮……有梅,顷筐璧之。

这篇作品从首章树上的梅子还余七分,到次章只剩三分,至末章己落得满地都是,采用层层递减的方式暗示女子的青春容颜已逐渐衰退,由梅子落地而引发的青春易逝的感慨,正如陈子展先生在《诗经直解》中所评论的那样:“一章言女盛年未嫁而始衰,已有急意。二章言女思嫁而有急词。三章言女求男,急不暇择矣。一层紧一层。”这首诗很巧妙地将植物的生命流程与人的生理变化和情感的微妙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与自然在岁月的历史长河中浑为一体。

对于本诗的题旨大多阐释者认为是爱情诗,而方玉润却不这么认为。他在《诗经原始》中认为此诗不类男女词者有三:“比昏姻不曰桃而曰梅,不曰华而曰实,比兴殊多不伦,一也。求婿不曰“吉士”而曰“我庶士”,加我字于庶士之上,犹为亲昵可丑,二也。亟亟难待,至于先通媒妁以自荐,情近私奔,三也。”

对于《召南•有梅》讽君求贤说,本文主要是针对方玉润的三点理由加以批驳,本题以为这篇作品主要是一首情歌,展现了人类纯美的感情,是女性用青春和心血浇灌出的动人歌曲。

一、《诗经》中比兴婚姻意象的多元性

《诗经》中比兴是实现使诗人的主体之意客体化的途径,“比兴”是《诗》中最具特色且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方式。“比兴”,唐皎然认为: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诗经》中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隐喻,对喻,讽喻等。而兴的形式的形成也是复杂艰难的积淀历史文化的过程。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诗经中对婚姻意象的比兴不是单一的,方玉润所谓“比昏姻不曰桃而曰梅,不曰华而曰实,比兴殊多不伦”的说法有些牵强,这是专指《周南•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歌以桃起兴,生动地渲染出桃花盛开的春天,如花女子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关于婚姻的意象,《诗》中以花喻人的诗篇有《召南•何彼祺矣》诗以盛开的唐棣花比喻新娘的年轻美貌,以唐棣花开得繁茂浓密形容女子正当青春盛时。《周南•■木》中葛■和■木,诗人先以葛■缠绕■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满的生活。《陈风•东门之扮》将心仪的女子比喻成一朵盛开的荆葵花。《陈风•泽陂》是一首表达女子饱受爱情煎熬、相思之苦的恋歌,诗中女子也以生长在池塘边的美丽的荷花(菡萏)自喻。在《桧风•隰有苌楚》一诗中,女主人公通篇将自己比喻成湿地里生长着的一株羊桃树(苌楚),描写了羊桃树枝叶、花朵、果实不同的生命形态,羊桃树的每一种形态都是少女生命的化身,是女主人公青春的写照。总之,在《诗经》中关于婚姻的比兴不只局限于《桃夭》中的桃,还有很多其他的意象。

赋比兴是对立意以尽象的规范和发展,关于婚姻意象的多元化我们可以从《诗经》原文中找到依据,前面已经提供了例证。所以,方玉润认为的用梅来比婚姻是不伦不类的说法站不住脚的。再说“梅”本身和“媒”谐音,和婚姻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诗经》中朴素的婚恋价值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传统文学属于一种农业文化形态的文学,《诗经》就是在这种文化形态下产生的。原始时代的对自然现象的崇拜、生殖崇拜、祭祀等文化积淀是婚恋诗意象形成的文化渊源。《诗经》婚恋诗中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多表现为对日、月、风、雨、水的崇拜等。农业大国下,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口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原始的社会存在,使先民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凝固为一种观念;把认定的真理,凝固为一种信仰;使生殖崇拜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力量,而支配着民族的行为。”这种强烈的生殖意识在婚恋诗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会男女”的场地多在桑林、水边等地举行,鱼与生子,赠物以果实花朵等,里面都有原始生殖文化的积淀。而《有梅》中梅子的脱落引发青春易逝的感慨,用持筐拾梅比喻男士娶女,运用的是类比联想,渗透着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这符合原始先民们对及时婚恋的需求。而方玉润说:女子求婿不曰“吉士”而曰“我庶士”,加我字于庶士之上,犹为亲昵可丑。这种说法显然违背了《诗经》本身的婚恋观,“求我庶士”中“庶士”前面的修饰语是“求我”,而不是“我”,意思是追求我的众男子。此句应是向众男子昭示:有花堪摘只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们如果错过追求女子的大好时机,否则就会后悔莫及。

方玉润认为这样写“犹为亲昵可丑”这显然是从礼学的生搬硬套的角度出发的,中国文人更愿意提及君王求才,而耻于提及男女求偶,更何况是女子主动求偶。方的观点是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而来。而其中的“思无邪”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里是这样翻译的: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①但是在读《诗经》中这些不粉饰、不浮夸、不矫揉造作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时,我们会很自然地给予正确的评价。所以说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应理解为“情感真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懂、读透整部《诗经》。而如果仅仅从维护周礼的角度出发的话,我们只能赞成方之观点。试问我们在单纯品评作品时该尊重作品真实还是该维护礼仪制度呢?

三、《诗经》中“会男女”的古俗

早在春秋时期,男女之间必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齐风•南山》有“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男女成婚必须通过媒人这一关。但是在礼教初步形成的周代,虽然所谓“无媒不成婚”,但因去时不远,原始的生活习俗还残存,特别在西周前期,在社会的中下阶层,礼教束缚较少的地区,男女之间婚恋还是比较自由。而在《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②这是说,在规定的仲春二月,由官方出面组织“会男女”的狂欢活动,无故不参加此项活动的还男受到惩罚。周代有这方面的规定,故方玉润“至于先通媒妁以自荐,情近私奔。”的说法不符合当时“会男女”的古俗。

古代女子十五、男子二十,进入婚配年龄,若男子三十不娶、女子二十未嫁则为过时。女子适婚年龄比男子早,又担负生育重任,所以对婚姻更敏感,未定终身的女子都有担心自己错过时机的焦虑。《召南•野有死■》中“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怀春之情,《豳风•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急切之情,反映了待嫁女子的心情。《邶风•■有苦叶》中通过河边待情人迎娶表达盼嫁心情。而《郑风•溱洧》写游春戏谑之水边狂欢之俗,在三月上巳节,人们要在流水之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男女青年趁此良机,调笑谈情,互赠香草,以结友情。

据民俗学者研究:在文明的低级阶段,跳舞与有密切关系。巴西的莫拉斯人每在月下跳舞时阳唱歌,男女皆作交合的姿势;美洲的欧玛哈斯人,常在跳舞时发生;我国少数民族至今流行的“跳月”、“歌墟”、“耍歌党”等,当是此种习俗的遗风。《卫风•木瓜》、《召南•有梅》女子在对歌的人群之中,向她所属意的男子投掷木瓜或梅子,男子如果将身上的玉■投掷回来,那就表示“永以为好”。

综上,我们从《召南•有梅》本身的意象、远古时代的婚恋观、以及《诗经》里先民们的古代习俗的分析中反驳了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的观点。

通读《召南•有梅》可以看出:全诗共三章,每章各四句,以梅子起兴,从梅子数量由“其实七兮”到“其实三兮”,树上的梅子在递减,而姑娘的青春也在飞逝。

诗中的女子以美丽而观赏性强的梅树自喻,通过梅子成熟后数量的变化,借助接近联想,象征自己青春时光正慢慢消逝的生命状态,发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呼唤。这是一种生命力遭受压抑状态下的呐喊之声,呐喊声中尽显女子对于自身生命的珍视与爱惜,闪耀着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动人光辉。她在梅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生命现状,由人与物生命节律的一致性而引发出思考和觉悟,梅子是她命运的真实写照。这首诗犹如现代诗人席慕容的《莲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未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

诗中的女子仿佛一位个天真烂漫、韶华方盛的少女,正是处于生命中最渴望爱情的阶段,因此,诗作以明白晓畅的口吻自然地表达出她对爱情的期盼,她的感情纯真朴实,洋溢着寂寞的哀愁和单纯的相思。她和《召南•有梅》中的女主人公有着相通的情感,她们有着至真至纯的感情,从敢爱敢恨的个性中喷涌而出的竟是一股子真性情灼面的热气,质朴而又狂野,充分展现为一种无拘无束、真纯的自然之美。就像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有着天真烂漫的美,这样的女性身上闪耀着至真至纯的人性光辉。

总之,通过对《诗经》中《召南•有梅》主题的探寻,可知它不是讽君求贤的主题,而是先民们古朴的民风,活泼生活气息的再现。演绎的是古老而遥远的剧目,散发着清新而简单的气息,昭示着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与执着,传达出对爱情的期待与果敢。放飞了缤纷的梦幻与古今的夙愿,是一首吟咏生命的绝唱!

参考文献:

[1]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陈子展.诗经直解(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第8篇:青春恋歌范文

[关键词] 《歌舞青春》;迪斯尼;歌舞剧;音乐元素;青春

《歌舞青春》是迪斯尼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电视电影,这部电视电影在首播期间就突破了美国境内的最高收视率,这部电视电影具有迪斯尼独特的韵味,延续了轻快、幽默的风格,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引导着观众进行着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思考。在2008年和2010年美国迪斯尼相继推出了《歌舞青春2》和《歌舞青春3》,使《歌舞青春》成为一个完整的电影系列,并继续保持着较高的人气。随着这股“歌舞青春”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许多国家的青少年也开始对这部电视电影中所体现的青春精神进行思考和模仿,使这部电影中所反映出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一、音乐元素与《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的成功

音乐是对思想的表达,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可以将作者的情感以及一些现实的生活真切地传达出来,并且音乐没有国界的区分,它会通过熏陶和感悟来实现心灵上的交流。《歌舞青春》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就是对这一观点很好的证明,当然音乐不仅仅是《歌舞青春》取得成功的惟一原因,《歌舞青春》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迪斯尼公司的电影总是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现出来,并且作品的氛围塑造得十分轻松,使观众在没有理解压力的情况下对电影中的主题与思想做出思考。同时《歌舞青春》中关于梦想、关于友谊、关于恋情的叙述都十分自然与美好,能够引起人们心中的回忆与共鸣。虽然面对一些质疑,但是作为一部歌舞剧来说本身就将故事的情节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况且《歌舞青春》给出了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曲以及好看的舞蹈并且具有励志的主题,如果再要求它情节也扣人心弦未免就有一些强人所难了。《歌舞青春》中的音乐元素不仅是电影内容的主体,同时对电影情节的推动、对电影主题的表达以及对电影氛围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到电影本身所蕴涵的教育意义。

二、音乐中舞动的青春年华

《歌舞青春》中的男主人公特洛伊(Troy Bolton)是东部高中的篮球队长,他的篮球技艺出众并且长相英俊,所以在学校拥有众多的崇拜者,而他的父亲正是学校篮球队的教练。特洛伊对篮球的喜爱十分狂热,他的父亲也希望特洛伊能够通过篮球这个特长取得奖学金并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特洛伊也一直以父亲的期望为自己的梦想,并一直为之努力。故事中的女主角凯碧艾拉(Gabriella Montez)是一位腼腆甜美的女生,而且具有极为聪明的头脑,甚至在转学到东部高中以前被称为古怪的天才,并且她的母亲也一直对她具有较高的期望。这两位生活环境迥异并且毫无瓜葛的高中生在一次聚会中命运出现了交集。在聚会中,特洛伊和凯碧艾拉被选中一起合唱一首歌曲,勉强上台的两个人都表现得害羞并有些无所适从,特洛伊张口唱出几句后心情逐渐平复,凯碧艾拉在与特洛伊的眼神交流中也逐渐找到了唱歌的勇气,于是天籁般的男女对唱和合唱调动起了聚会在场所有人的热情,并毫无吝啬地给予了两位演唱者鼓励的欢呼声和掌声,在这次合唱以后,特洛伊和凯碧艾拉之间互生好感并互换了电话。他们在这里所合唱的第一首歌曲Start of Something New中的歌词正好表达了他们初次见面并上台合唱时胆怯而又兴奋的情愫,就像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并且爽朗的旋律以及他们动听的歌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也使两位主人公之间互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凯碧艾拉结束她的假期后转学进入特洛伊所在的东部高中后,特洛伊在上课时间打电话给凯碧艾拉,被老师发觉后包括特洛伊和凯碧艾拉在内的一批同学受到了留校的惩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凯碧艾拉对特洛伊的行为给出了回应,并想逐渐了解特洛伊。同时学校的音乐剧表演报名和选拔活动也展开了,在想尝试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音乐十分喜爱的驱动下两人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去参加音乐剧的选拔,但是特洛伊和凯碧艾拉毕竟都分别背负着东部高中篮球以及学术全能队对他们的期望,所以并没有勇气去将这件事告诉朋友。两位主人公在选拔现场相遇并观看了选拔的全过程,选拔中的学生或者唱歌跑调或者忘记歌词等,而一直在音乐剧中表现优秀的夏培(Sharpay)和雷恩(Ryan)兄妹的精彩演绎却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当凯碧艾拉终于下定决心参加选拔的时候,也带给了特洛伊勇气,但是遭到了老师的拒绝,然而两人的合唱还是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并成功地获得了二次试镜。在这个过程中一共出现了三首歌曲,一首是在篮球场中训练的特洛伊和伙伴们演唱的Get,cha Head In The Game,这首歌曲热情而具有节奏感,表达了伙伴间互相鼓舞,充满激情的音乐与篮球运动实现了良好的结合,体现出了力量与美丽。另外一首是夏培和雷恩演唱的:What I have been looking for?这个版本采用了爵士风格,歌曲基调轻松而快速,同时节奏的跳跃也给人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这一首歌曲也是特洛伊与凯碧艾拉参加选拔时唱的歌曲,但是风格却迥然不同,不同的声线、不同的旋律给人的不再是张扬的感觉,一种较慢的节奏将这首歌曲演绎得十分温情,同时也表现出了特洛伊和凯碧艾拉在音乐方面的独特天赋。

然而特洛伊与凯碧艾拉参与音乐剧的道路走得并不是十分顺畅。首先他们受到了朋友和同学们强烈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梦想,但是都被伙伴们认为“应该做擅长的事,维持现状就好”。特洛伊的队友和朋友查德(Chad Danforth)觉得特洛伊应当维护自己作为篮球队长的形象而反对特洛伊参加音乐剧表演,凯碧艾拉的朋友也是学术全能队的泰勒(Taylor)害怕凯碧艾拉会因此而耽误学习想尽办法让凯碧艾拉放弃音乐剧表演,而夏培和雷恩更是因为害怕特洛伊和凯碧艾拉会抢走自身的风头而鼓动负责音乐剧的教师调整了选拔时间,使音乐剧选拔的时间与篮球赛以及学术全能比赛的时间重合。在这段时间内特洛伊和凯碧艾拉之间也由于朋友们阻止他们参加音乐剧表演而产生了一些误会,但是特洛伊和凯碧艾拉仍然具有参加音乐剧演出的决心。他们的决心也影响了他们的朋友,并且他们的朋友也决心帮助特洛伊和凯碧艾拉实现他们的愿望,于是篮球比赛中得分显示器出现故障并且在学术全能比赛现场出现毒气使篮球比赛和学术全能比赛被迫停止举办。但是特洛伊和凯碧艾拉还是没有能够及时到达音乐剧选拔现场,但他们坚持自己梦想的毅力和真情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在篮球队以及学术全能队所有队员到场支持和鼓励下,特洛伊和凯碧艾拉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合唱表演并使所有的裁判都感到格外惊喜。此后特洛伊带领的篮球队以及以凯碧艾拉为中心成员的学术全能队都成功取得了冠军,一群年轻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在特洛伊和凯碧艾拉的朋友得知二人要参加音乐剧的时候,他们用一首Stick To The Status Quo唱出了自己的心声,这首歌中好多人都具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每个人的朋友都觉得他们的梦想不切实际,应当坚持自己擅长或应该做的事情。当凯碧艾拉得知特洛伊参加音乐剧的决心并不十分坚定时,她十分无奈和哀伤地独自唱出了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表达出了她对特洛伊些许的失望以及自己的惆怅。在参加二次选拔时,特洛伊和凯碧艾拉合唱Breaking Free,凯碧艾拉并没有太多的自信,但是在特洛伊的鼓励下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首歌曲,曲调从柔和向激昂的转变代表了两位主人公在面对梦想时的改变,也代表所有的人从阻挠二人参加音乐剧向赞同二人做法的转变,所以这首歌曲也对剧情起到了表现的作用。而影片结尾的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热情欢腾的基调与特洛伊和凯碧艾拉梦想的实现以及大团圆的结局十分吻合,体现出了青春应该具有的激情和追求。

《歌舞青春2》中暗恋特洛伊的夏培安排特洛伊被一流的乡村俱乐部录取,目的在于能够让特洛伊的恋人凯碧艾拉远离特洛伊,但是特洛伊却让凯碧艾拉和整个野猫队被同时录取。夏培的小阴谋没有得逞,但是她知道特洛伊以及特洛伊的父亲期望特洛伊能够获取奖学金,于是她安排特洛伊与权贵接触以获得更多的机会,随着与权贵的接触,特洛伊的想法与凯碧艾拉以及野猫队发生了分歧并产生了矛盾,野猫队失去了主力成员,凯碧艾拉也伤心地辞去工作。而当这一切发生后特洛伊陷入了无比的困惑当中。特洛伊的父亲适时地给予了特洛伊正确的指向,并使特洛伊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野猫队与特洛伊也重新聚在了一起,更为惊喜的是凯碧艾拉也能够回到特洛伊的身边。《歌舞青春3》洛伊和凯碧艾拉之间的恋情由于毕业而面临着很大的危机,相约与特洛伊在毕业晚会中合唱的凯碧艾拉却因为要到斯坦福大学报到而无法到达,原本凯碧艾拉想放弃去斯坦福大学的机会,但是特洛伊仍旧鼓励凯碧艾拉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同时与凯碧艾拉在斯坦福大学举行了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毕业音乐合唱。在《歌舞青春2》中Gotta Go My Own Way以及Bet On It都表现出特洛伊面临的困惑以及在困惑中的挣扎,而Everyday和All For One则能够体现出特洛伊走出困惑后的轻松与愉悦,并且整个夏天也随着这两首歌曲被推上高潮。《歌舞青春3》中的大多数歌曲都在阐述特洛伊和凯碧艾拉之间的感情以及两人的内心世界,而片尾的High school musical则真正给青春做出了一个总结:“未来没被探索,一切皆有可能。”

三、结 语

总之,《歌舞青春》系列电视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电影中的原声带成为迪斯尼历史上首张销售冠军,同时占据着2006年美国专辑销售冠军的宝座,由此可见《歌舞青春》中的音乐元素具有出众的魅力,所以音乐元素是这部系列影片中不得不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探讨中也可以发现《歌舞青春》中的音乐能够表现和推动影片的剧情发展,能够创造更加合适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抒发出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其中的摇滚乐还是爵士乐,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都向观众展现出了青春的激情与躁动,对更加凸显出电影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国迪斯尼公司.歌舞青春电影小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挪]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 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第9篇:青春恋歌范文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诗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沉默等意象的选择独具特色,既传统又有创新,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离别氛围。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把柳树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在这里,诗人选取“柳”意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古诗中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离别”的特定含义。《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是士卒回忆当初离家时,庭院、村落细柳飘飞的景象:当征人与亲人都沉浸在离别之中时,路边的杨柳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起来,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柔枝,仿佛正张开温情的翅膀,想再与征人握手或拥抱,希望他能再多停留一会,杨柳依依正寓含征人不忍与亲友分别的依恋之情。自此,这一含有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亲友离别时常用的专有名词。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柳”因与“留”谐音,所以,亲人、朋友离别常攀折杨柳,以“折柳”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生命常在、早归故里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攀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道平安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夜中听《折杨柳》曲,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其中的灞桥柳色是年年送别的见证人;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柳织成愁”写出了离别的轻愁;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伤别名句……可见,在古诗中,“柳”是书写离愁别绪必不可少的“背景”或“道具”。

《再别康桥》中的“金柳”就承袭了这一传统意象的含义,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惜别之情。但诗人又有创造,一个“金”字把夕阳照耀着柳树所形成的特有色彩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抹去了传统离别中的凄凉意味,而给全诗涂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温润感人。

接着,诗人写到了第二个意象“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情愿做一条水草”中的青荇,即一种水草,“青草”这一意象在古诗中也和离愁别绪紧密相连的。绵延无际的青草,如扯不断的情丝,寄托了诗人绵延无尽的思念和离愁。古诗中就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句子。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春草,萋萋尽还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都是用青草写离情的句子。青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愁之绵绵而远;青草之细碎浓密,象征离愁之盘曲郁结;青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愁之浩渺无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里繁盛无边的萋萋芳草,更让远在异乡的游子充满思乡之情。

在本诗中,诗人选用水草意象好似随手拈来,既符合写作时的具体语境,但在不经意间,又暗含了“青草”这一意象的离别意义,真可谓是妙手偶得,令人惊叹。不仅如此,水草的轻柔也为全诗笼上了一层柔美的意境。

在下一节,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感表达一脉相承,在悄悄、默默中蕴含着几许不舍和依恋。

其实,通观全篇,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康河本身也正暗含了古典诗歌中水意象的特点。水的轻柔深渺、连绵不断,恰如离愁挥之不去,古诗中此类诗句比比皆是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无限,离情无限,一条康河,满载诗人的柔情和别情,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