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生之间范文

师生之间精选(九篇)

师生之间

第1篇:师生之间范文

我拥有着师生之间,最美好的友情,它无时无刻地支持着我,在人生旅途上勇往直前!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买一本新华字典,我也不例外,一放学就兴奋地拉起家长的大手,屁颠屁颠地跑进了书店里。“哇,这里的书可真多!”我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我一本本地打量着五花八门的字典老师们,它们好像也在睁大着眼睛看我。父亲徘徊在书架前,我则悠闲地哼起了“找朋友”的歌谣。

“是这本吧!”父亲把一本有着红色封皮的小字典递给了我。

“喔~新华字典,是这样写的呀!”我恍然大悟。

“那我们就买它吧。”“好!”……

上课时,查生字用它;回了家,写作业用它;读书报,也不能没有它。在那些日子里,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认为最耐心的老师,我与它亲密无间!

可是人难免要长大,难免有时会遗忘某些最真挚的感情。步入了初中,各式各样的加厚字典取代了它,我渐渐地疏远了最初的“老师”,把破破烂烂的,失去几页内容的它丢进了垃圾箱。

直到那一次去看望小学老师,大家一起侃侃过去的点点滴滴时,才感到羞愧万分,追悔莫及。“那时你们可淘气啦,骂了也不改,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啊!”“但是现在的我们不一样了,老师真谢谢你们!”“不用不用,我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就满足了,你们倒是应该感谢一下字典老师,是它教会了你们更多的知识!”……

第2篇:师生之间范文

我们班的同学对老师虽然很尊敬,但批评起来一向是毫不客气的。每当老师犯了错误,全班同学便毫不留情且十分团结一致的“哈哈哈”大笑起来,老师都羞愧得面红耳赤了,才能大发慈悲地停住。为此,每个任课老师在我们班上课时都得更小心一些。(“批评”?怎么回事?我没看明白。这一段所写的事件倒是很值得品味)

失误总是难免的。(总启下面的文字)

一个夏天的下午,是节数学课。“叮铃铃――”预备铃响了。老师没来。(交代事情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等)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没来。

5分钟过去了。老师没来。(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气氛有些紧张)

同学都坐不住了,教室里吵起来。咦?怎么回事?谢老师一向只会早到不会迟到,今天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去复印考试卷去了?全班立即紧张了起来。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谢老师的身影迟迟没有在班门口出现,而班里早已沸腾得像一锅粥。终于,在只有15分钟就要下课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钥匙碰撞声使全班安静了下来――谢老师终于来了!谢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着跑进了教室,还没等他解释,全班哄堂大笑,足足笑了2分钟,直到谢老师的脸红得像“西瓜瓤”才肯罢休。(事件也许是真实的,但在我们教学要求上看:这样的迟到是不允许的,是一种重大教学失误啊――你们笑,是不谙世事;老师自己是知道的,他应该妥善处理好或者规避的,这一事例,我觉得是一位不称职的教师、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和一个不妥当的实例)

“叮铃铃――”又是一节数学课。(递进,转入下一层)

“这节课我们来看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三角形例题。初中阶段,有关凹四边形的知识点很少,考得最多的题型就是这种。”说着,谢老师抬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难看的凹四边形。“这种图形,为了方便记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狗牙’。”狗牙?这名字可真够形象的!“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狗牙定理’......” (的确新鲜,我真的没有听说过)这个形象的名字相当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一次数学考试的几何说理过程中,我们班的一个活宝在填步骤依据的小括号里填上了“狗牙定理”。谢老师又好气又好笑,说道:“这个狗牙定理是我自己发明的,没有通过全球数学权威认证,仅限班级内部使用,你考试的时候怎么能这样写?我一生气,就给那个同学打了一个大大的叉,然后又扣了6分。”我环顾四周,发现张一凡同学的表情与幸灾乐祸的同学们大不相同,一副笑不出来的样子。哈哈!原来这个“狗牙定理”就是出自他的手呀。(详细叙述一件事,很好。这样的努力为前面文字带来的对老师对同学的“不认真”的看法有所改观)

我们班的同学和老师都很有趣,师生之间发生的好玩事情数不胜数,如果你也想体验一番的话,就来我们班瞧一瞧吧!欢迎光临!(收束全文,注意照应全文――这本身是很好的设想。也说明,你写作的应试技巧掌握得不错)

【郭老师看法】

“之间”,需要写相互之间的影响与感染、带动;“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情感的双向流动。

第3篇:师生之间范文

【关键词】师生冲突师德问题

近几年,校园里因师生之间的摩擦,生生之间的不愉快而导致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政教处也由活动的设计者转变为事件的处理者,由主动者变为被动者,一时显得有些忙乱。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时过境迁。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不那么客气的说,可能是下面几点出了问题:

1.教师习惯于俯视学生

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很难在广大教师心中抹掉,他们一边学习新课改一边又在端教师的架子,始终不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一有错,就不管青红皂白先训斥一顿,学生若有反抗就采取非常手段,不给学生一点申诉机会。一件事情就这样被压下去了,表面上看是摆平了,实际上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老师是不会加以考虑的。生生之间的问题处理还稍做调查,但也缺乏耐心,方法简单,师生之间的问题处理的就显得非常霸道,把全部责任推给学生,长期下去,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难免会积怨。

看过电视剧《中国地》的人们都知道,主人翁赵天龙与他的两个儿子的关系一直很僵。小儿子甚至说道等他长大了要和哥哥一起收拾他的父亲,这是一件非常下哪有老子向儿子道歉的道理!”给顶了回去。作为父亲的他,心里明知有错,悔恨不已,茶饭不思,但又不肯与自己的儿女沟通, 互说可怕也是非常可悲的事亲情。那位考古学家劝他向自己的儿子道歉,他愣是用一句“天原委。放不下架子这就是问题的根由所在。师生之间,如果教师也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对方沟通,那么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融洽。

2.教师习惯于定势看学生

七—九年级学生时期是智力发展,世界观形成和信念确立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发育和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尤其是八年级时期,他们一方面还保持着儿童的幼稚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年人的某些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自控力是非常弱的,也就是说,他们会犯错误是正常的,同样的错误屡犯屡改、屡改屡犯得现象也是有的。当教师的不能因学生犯过几次错就定势看人,认为这个学生已无可救药,甩至南墙。可眼下我们的个别教师就是这样做的事实又不能否认。校园里因教师的一句“我早就看透了!”等恶语而导致学生坠楼、服毒的事情发生不是没有。

3.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焦虑带给学生

可能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加上长时间的工作(早六点至晚九点半、周一至周日上午)教师难免会有些焦虑,心里烦躁,耐心全无,又加上家庭的事务缠绕,情绪坏透了又无从发泄。学生一有错误不论大小总是大发雷霆,还有一些学生在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下受到牵连。岂不知学生的压力也非常大,也正愁着找个缘由发泄一下,于是火星撞地球。

4.教师习惯于忽视中等生

第4篇:师生之间范文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心理沟通 思想教育工作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如何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做准备。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当时就住在学校,那时班上也有很多住校生,在生活中我难免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他们,于是我就利用这些时机去充分了解他们,想方设法走入他们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有些孩子学习挺好,但就是缺乏一些关爱,一些人生坐标,一些对生活、对学习本质的真正认识。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或放学时间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交流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交流的范围也可涉及时事新闻、体育、大学等。通过交流,我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给他们,对学生以诚相待,使其情感和我融于一体,使他们感到我是真正理解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的,是他们可以信赖的真心朋友,因此,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烦恼与秘密,这就使我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保证他们专心学习。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二、“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只有用爱心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学优生并不难,难得的是爱后进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听到别人这样诠释后进生:他们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在我的班上也不乏这样的学生。对于他们,当初我是先放下了他们的学业,先让他们学会理解、尊重、积极、乐观。当然,在这过程里你不仅要付出很多私人的时间,还要学会扮演很多角色。通过阶级性的反复之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所显现。于是你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们慢慢学习,直至最终他们成长、成熟。这样漫长的过程当然是少不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注意心理换位,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第5篇:师生之间范文

星期一的第二节课是自然。我上完英语课后,伸手想从书包里拿自然课本准备上课。可是把书包翻了个N遍,也没找到自然课本的踪影。啊,糟了,这回可要挨批评了----我可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下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可要大打折扣了。我害怕地想。

“叮零零”,上课铃响了,自然老师走进了教室。我只好从书包里翻出一本英语书来滥竽充数,还装模做样地看着。老师走到讲台上,开始讲课。他在讲台上叽里呱啦地讲着,我在下面一句也没听进去:我的心始终悬挂着,生怕被老师发现。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了,我暗暗庆幸没被逮住。正当我松了口气,准备走过讲台出去玩儿时,没想到传来老师的话:“你,去办公室等我。”声音不大,可足以令我心中一颤。

哎呀,老师知道我没带课本了,这下好了,万一老师来个“恶人先告状”,那么,等着吧!等着回家吃“竹笋炒肉丝”吧!我忐忑不安地想,但师命难违,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地向办公室挪移。一路上,我想起了上次,一个同学没带课本,老师叫他去办公室。他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进去的,却是哭丧着脸出来的。想到这里,我不由地又打了个寒颤。

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走到了办公室门口。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审视着我这个新来的“囚犯”。自然老师进来了,问我:“你今天为什么没带自然课本?太不像话了!”我听了,心里害怕极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我……”还没等我说出来,就被自然老师高八度地大喊打断了:“你怎么了?你,说!”我支吾着说:“我……我昨……昨天整……整理书、书包时忘、忘、忘带了。”但我心里却生气极了,想:没带课本就没带,你难道就没有过这样的失误?用得着这么小题大作吗?老师听了我说的话,鼻子“哼”了一声,粗暴地对我说:“如果你下次再不带,我就不让你上课了!”我点点头,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心里却气愤地想:你敢因为我忘带书就不让我上课,我就敢告你剥夺了我上课的权利。大概是因为我认错态度好的缘故吧。不一会儿,老师的气消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好学生,应该起带头作用,如果你都不能做好课前准备,那么同学们呢?你的表率作用呢?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对。”他停了停,接着说:“一个人,必须要有责任心,不做好课前准备,就等于战士上战场前没带枪枝,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儿。”老师想了想,又说:“没带课本虽然是小事,却体现了一个人责任感,你知道吗?”我终于醒悟了:做人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老师并不是小题大做。

第6篇:师生之间范文

案例一:杨老师在8年级上英语课。刚进入教室,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嘀咕,杨老师认为我这几天才把该班纪律进行整顿,好转了几天,今天怎么了?杨老师心急如焚,又着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口就说:你们班的纪律最差?此时,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用纸团投向老师,教室并没有恢复平静。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全乱套了。杨老师一气之下,冲向办公室找校长理论,她没法教了。于是,校长找了肇事的几个学生。其中投纸条的学生说,我要报复老师,他损毁我班的名誉,我们怎么就是最差的班级呢?

分析:杨老师遇事不够冷静,急功近利。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问题学生不能有偏见,对学生问题的矫正需要不断强化训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教育行为的失当提醒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包容的心态,对学生不放弃,不折腾。

案例二:英语教师冉老师初次去上课,由于该班在一年里换了4个英语教师,学生对英语课是想学,但遗留问题太多,教师的教法,教态,读音,语速,课堂的知识容量,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对学生的态度等各部相同,学生难于接受。于是,学生有看法,提出一些建议,老师认为她以前所教的班级学生尽管调皮,但对教师的态度很好,也创造了良好的业绩,而这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敢向老师挑战,急火攻心,对学生说了几句重话。这时,火山爆发了,学生和老师对着干,学生不听课,少数学生在课堂上吃瓜子,一些学生大声讲话,一个学生把墨水洒在老师的衣服上。老师忍无可忍,骂学生是杂皮。学生则公开叫嚣不要该老师上课。老师自动请辞,其它课程也受影响,原本较好的一个班,受到严重冲击。

分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研究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案例三:何老师利用晚自习考数学,黄艳丽想通过作弊来提升自己的位次。此事被老师发现后当场去制止,黄艳丽慢慢地将书本放进课桌里,但老师一转身,她又拿出来抄袭。何老师气愤极了,这不是公开挑衅吗?于是将她的试卷撕了。黄艳丽气汹汹地跑出教室,何老师不在意,想走就走吧。几分钟后,巡逻员找来,称黄艳丽在教学楼上不下来,样子怪吓人的。何老师心乱如麻,知道问题严重。最后在政工处的调解下,学生下来了,老师放心了。

分析: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目前考试作弊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学习上的一种不良行为,这不仅会助长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败坏他们的品德,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一些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强,往往以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尊重,老师的表扬为最大光荣,由此产生虚荣之心。

第7篇:师生之间范文

一、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的方法

首先,要增强自我的吸引力,与学生达到心理相容和心理平衡。一个好的教师、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学识渊博、举止文明、通情达理、平易近人,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着一片爱心。对这样的教师,学生非常欣赏并发自内心的影响力比较大,其内凝聚力和号召力也较强。平常我们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就在这里体现。

其次,要研究学生,认识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工作,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生理、身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在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所教的对象,每一个学生从生理和心理、知识和智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要留心进行研究,切忌一刀切,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凡做出成绩的教师,这方面都有独到的研究并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

再次,要克服师生之间认知上的偏见,掌握衡量人的科学艺术。师生之间认知上的偏见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心理距离的一条重要因素,教师应自觉地加以注意,努力克服先入为主、固定不变、以偏概全等思想。

最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实行师生心理沟通,以心换心,把学生的错误、缺点当做是教师自己的错误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基本要求。

二、消除师生间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

由于年龄、经历和所处位置等诸多差异,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爱好、审美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容易产生师生间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教书育人,就必须努力消除这种障碍。

1.提倡疏导,摒弃训导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工作要变训导为疏导。训导的生硬的,往往是在心理抗衡状态中进行的;疏导则是温和的,是在心理平衡状态中实施的。训导多如暴雨落地,只能打湿地表;疏导却似细雨滴物,浇根浇心;训导只能“治表”,疏导却能“治本”。

现在的青年学生不喜欢抽象枯燥的说教,对政治淡漠。教师若动辄板起面孔来训导学生,则会收获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学生一旦处于“受管束”、“挨训斥”的地位,就会消极地应付教师,至多只是盲目地或机械地服从,没有对班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更谈不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充其量只是一名“治安纠察”,那么,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会受到师生间心理障碍的遏制。

教师要摒弃训导、提倡疏导。疏导不同训导、迁就,训导是压服的别名,迁就又是放任自流的代名词,而疏导才是思想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2.理解学生,发展个性

现在的青年学生,尽管个性各有差性,但他们的共性是:富细想、勇于追求、勤于思考、敢于发问、关心祖国的前途,这正是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主体。他们在党的开放政策的启发下,对世界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对未来充满了美的憧憬。他们在探索人生,不愿重复上辈人的生活模式,渴望按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总之,他们主观意识上的理想色彩较浓,喜欢“向前看”,常爱做向比较。这与常爱作纵向比较的中老年教师之间容易产生“代沟”。对于“代沟”的有无,众说纷纭。我则认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行在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思想认识和行事准则方面的差异。真有“代沟”是好事,“代沟”愈大,表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愈大。反之,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见解和思维方式一代代地雷同,世世代代都按照同一生活模式重复人生,都沿袭相同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社会现象,那么社会的进步就停止了。但现在以引用“代沟”一词为时髦,并以此来概括青年,以偏概全,不尽妥当。事实上,许多所谓“代沟”仅仅是不同的人生阅历造成的认识上的差异,或是年龄的不同造成的情趣上的差异。学校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师生要多接触、勤对话,彼此了解、相互理解。

了解学生是为了因势利导、发展个性、使之成材。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在社会急需人才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甚至要宽容某些学生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缺点。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当然,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表现某种程度的“弹性”,做到“三宽”,即以宽厚的情怀,宽容学生的某些不足,创造出一个宽松的思想工作环境。这样,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就有了安全感,不必谨小慎微,个性就能得到自由发展。

3.克服“偏爱”,一视同仁

第8篇:师生之间范文

关键词:物理课堂;互动教学

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选择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教师对知识、对学习的看法,必然会影响他对教学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行为来体现.以前常常有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研究教学艺术,误以为多一分时间就能多一分收获,忽视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表面上非常认真的在听课,但到底有没有听讲,听进去多少,理解了多少,这都是传统教学教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所带来的弊端.选择互动教学方法无疑是对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重大改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生动的物理学史和演示实验、形象的语言、自然现象的观察等.如,笔者在讲解焦耳定律时,引入了焦耳的轶事: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聪明好学的焦耳在玩耍的时候,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看到马受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他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 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教师,并向教师请教.教师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二、构建全方位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全方位教学互动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学习.强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要在学生建构知识时,扮演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的角色.

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问题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课堂教学必须符合民主化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问题的创设要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自由的教学氛围,使问题真正成为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教师在问学生问题时,就应少问学生“是不是”,而要多问“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再从其他方面来分析我们面对的问题?” 等问题.

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启发,或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出最后结论.在交流中,让每个人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通过讨论,可以引起争辩,激活学生思维,在交换意见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而师生之间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三、加强实验教学,升华师生的互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加探究过程,才能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学物理创造良好探究机会.由于中学生对新奇现象有浓厚兴趣,教师把实验引入课堂,能使他们积极去看、去想、去做.通过实验事实,建立起概念,从而理解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9篇:师生之间范文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老师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无形之中会有对立存在。在素质教育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关注学生,作业上的交流,课堂的互动,课下探讨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关注学生

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叫出学生的名字是第一步。教师可以把班级的座次表放在书里,每次找学生谈心或是安排学生做事情,可以提前把名字找好,到学生面前叫出名字,安排事情,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知道他,关注他,也会让学生无形中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尤其是中等生,他会更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会为了赢得老师更多的关注而努力。

举个实例,每次考试完后,有位老师会让学生写总结,写写考试的得与失。其中有个女生,在她的总结中写道,她是个中等生,她认为中等生老师是不怎么关注的,但有次这位老师发作业时因为课代表不在就叫了她的名字让她去了。这个小小的事情,让她记忆犹新,她认为老师知道她,就特别想让老师更加关注自己。这位老师就顺势在她的总结里鼓励她,后来真的进步了。

班级是个小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影响的互动的关系。在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是与家人相处时间的几倍;教师的工作也是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和学生在一起。在这样的朝夕相处的情况下,就要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在学生眼里受到老师的关注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

还有一个实例也体现出老师的举动会影响到学生。有位老师第一年任教,刚刚上班,干劲十足,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个学生本来成绩不错,但一段时间后成绩下降的非常厉害。这位老师就趁着自习把他叫了出来,问他是不是讨厌这门课,讨厌老师。没想到这个学生很直接的就说:“是。”他说:“提问时,叫起来的同学基本上不超过前5排,自习课辅导时也从没有走到过倒数第三排,对后面的学生不关注。”这个老师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和学生整整说了一个自习,分析了好多事情,老师也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后来这个学生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说从来没有一个老师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去听一个学生对他的抱怨,他本以为老师再也不会去关注他了,没想到老师却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他很开心,决定以后认真学习。

有人把教师比作是园丁,其实老师要比园丁还要细心地去呵护学生。因为园丁所照顾的只是花朵,而老师们所面对的是有着自己的思想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想法,是老师要做的第一关键。

二、作业

作业是和学生们交流的最好平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基本方法。每次的作业教师会注意,学生也会去看看自己的得与失。那么老师们不妨把作业当作是在和学生交流,在学生作业上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再加上一个小小的笑脸,让他们不光看到自己的错误,还要高高兴兴地去接受,去改正。尤其在做成套的卷子时,老师可以在做得好的一项上着重一下,并表扬;在稍微有点欠缺的地方也强调一下,让学生课后改正。这样学生愿意做,愿意交,愿意去接受自己的不足,对老师也有了感激之情。

三、课上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一个互动最为明显的地方。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好,所以要求老师要掌控整个课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们的接受情况。所以在上课时,举些他们感兴趣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会给学生留下老师跟他们很近的印象。原来他们关注的老师也关注,老师也不是很古板的。这样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想去听课,以此达到了授课效果。

四、平时

师生之间不可能促膝长谈,教师也不可能与所有学生交流。所以教师要善于寻找合适的时间来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那么学生才会愿意去接近老师。比如在课间十分钟老师可以和学生聊聊刚刚发生的事情,说说某个重要事件,谈谈以后的理想,笑笑他的小失误。让学生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去消除老师与学生的对立,建立学习中的友谊。

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下,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应该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尊重,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学习,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

参开文献

1.新课改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