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木兰诗教案范文

木兰诗教案精选(九篇)

木兰诗教案

第1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

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布置作业]

第2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雌木兰替父从军》是木兰戏中最具影响的一部作品,她以《木兰诗》为创作原型,开木兰戏之先河,也为后世木兰戏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文章对《雌木兰》进行文本分析,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三个方面阐释木兰故事由诗到剧的转变。

关键词 :花木兰;木兰戏;《雌木兰替父从军》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55-02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4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中国戏曲中的木兰题材剧研究”成果之一(yfc100314),负责人:林旭,参与人:王雪松

木兰异性改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又称《木兰辞》)。该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明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敷衍木兰从军故事的戏曲作品——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此后,在明清传奇和地方戏中出现了二十余部木兰戏。学术界多以类名来概括取材相同或相近的戏曲作品,如“水浒戏”、“包公戏”、“木连戏”等,因此模仿前例,将叙写木兰从军故事这一题材的戏曲作品,称为“木兰戏”。

徐渭的《雌木兰》是木兰戏中最具影响的一部作品,她开木兰戏之先河,也为后世木兰戏的创作奠定了基础。《雌木兰》全名《雌木兰替父从军》,全剧共分两出。第一出写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第二出写木兰擒贼首、获封赏、归故乡、结姻缘。该剧以《木兰诗》为创作本事,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完成了由诗到剧的转变,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丰富和发展。

一、《雌木兰》的人物形象

《雌木兰》保留了《木兰诗》中原有的人物形象——木兰、木兰爹娘、木兰弟妹、战时伙伴。此外,增加了征东元帅辛平、黑山贼首豹子皮、王郎、小鬟、二军等,构成了更加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故事情节。

(一)花木兰——男儿特质和女儿心态的结合

《雌木兰》中的花木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本是女儿身,因替父从军而异性改装成为他人眼中的男子,在取得成功后又恢复女儿身份。在这一过程中,木兰的人物形象体现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木兰具有男性的特质。“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写武艺”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习武一般都是男子才能接受的教育,而木兰自小就随着父亲学文练武,可见父亲是按照教育男孩子的方式教育木兰,或者说木兰喜欢这种是男孩子的教育。这种男性的特质,具体可以表现在木兰的“刀枪弓马”的表演上。其次,木兰具有女儿心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婚姻的期待;对贞洁的重视。这可以从以下的小细节看出来。第一、裹小脚。“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可以看出木兰的内心里有着想嫁人的女孩心态。第二、守贞。“还你一个闺女回来”“我紧牢拴,几年夜雨梨花馆,交还你依旧春风荳蔻函。怎肯辱爷娘面?”出征前米兰向母亲承诺守贞,凯旋后再次向母亲证明贞操,说明在木兰的内心深处是很看重女性贞洁的。第三、对婚姻的渴望。木兰征战十二载,在荣归故里的当天就结成婚配,可以看出木兰对婚姻是期待的,“配不过东床眷”一句再次验证了木兰对自己的贞洁要求很高,但同时又渴望婚姻,透出女孩的甜蜜和娇羞。

(二)木兰父母——冷漠的父亲、虚伪的母亲

《雌木兰》中木兰的父亲和母亲,作者着墨不多,尤其是木兰的父亲,虽然木兰是替父从军,但全剧除去木兰在剧首介绍“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之外,再无多述。这样的安排呈现出了一个冷漠的父亲的形象。

木兰的母亲在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矛盾的,甚至虚伪的。一方面花母担心木兰的安危而不愿木兰出征,另一方面迫于现实不得不承认木兰出征是最好的选择。剧中,木兰和母亲的一段对话直接表现了花母的这种心理。

“(木)娘,爷该从军,怎么不去?(娘)他老了,怎么去得?(木)妹子、兄弟也就去不得了?(娘)你疯了,他两个多大的人,去得?(木)这等样儿,都不去吧。(娘)正为此没个法儿,你的爷急得要上吊。(木)似孩儿这等样儿,去得去不得?(娘)儿,娘晓得你的本事,去倒去得。(哭介)只是俺两老口怎么舍得你去!又一桩,便去呵,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食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么?这成什么勾当?”

从这番对话中可以看出,花母虽然接受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现实,但十分担心女儿的安危,很快这种担心又被对木兰贞洁难保的担忧而掩盖。此后,更是反复叮嘱木兰重视贞操,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文字的描述而跃然纸上。

二、《雌木兰》的故事情节

《雌木兰》对木兰从军故事的丰富不仅仅表现在人物数量的增加、关系的复杂、内涵的丰富上,也体现在故事的可观性和和情感的丰富上。《雌木兰》在增加了“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擒贼首”和“配姻缘”等数个情节单元。这些情节点的增加各有各的特点与用处,同时又具备一个共同的作用,即让木兰故事成为一出合乎观众审美、易于搬演的舞台作品。

“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是第一出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点。剧本由木兰自报家门开始,为了替父从军,木兰决定操练武艺,这就不得不得放开被束缚的小脚。“要演武艺,先要放掉了这双脚,换上那双鞋儿,才中用哩。(换鞋作痛楚状)”。“油葫芦”一段细致描写了木兰换鞋脱袜放脚时候心里的所感所想。

“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好些难。几年价才收拾得凤头尖,急忙得改抹做航儿泛。怎生就凑得满帮儿楦。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这也不愁他,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唱)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鞋儿倒七八也稳了,且换上这衣服者。(换衣,戴一军毡帽介)”

“练武艺”这一情节包括“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幺”数段,分别描述了了木兰放脚后演练刀、枪、弓、马等多番武艺的场景。木兰的手腕有力、步伐稳健,拉弓跨马毫不费力。这一情节并非没有用处,用实际行动向观众交代了木兰替父出征的可行性,观众已经不用担心木兰不能担当出征之重任。“劝爹娘”一节,木兰以父老弟幼的理由来劝慰母亲,通过母女间的对话,呈献给观众一个有担当、有孝心的木兰形象。

“擒贼首”“配姻缘”是第二出中的两个主要情节。“擒贼首”一节描述了木兰得到元帅辛平的赏识,命她于两军交战之时擒拿黑山贼首豹子皮。虽然直接的描写只有短短一句“木冲出擒介”,但前文却做了大段的铺设,通过他人之口突出木兰武艺之高强。此外,擒贼之易也能凸显出木兰本领之超群。“配姻缘”是全局的结尾,可看做中国戏曲的大团圆式结局。锦衣还乡的木兰被母亲安排与王朗成亲,木兰虽是娇羞,却推辞不过,当日拜堂,成就姻缘。这是《雌木兰》剧情上的最大创新之处,为征战归来的木兰安排了一个圆满的归宿,让女扮男装的木兰通过婚姻彻底回归了女性身份。

故事情节的丰富使木兰故事更加完整,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成为一出可演可观可感的戏曲作品。

(一)情节丰富、适合搬演

戏曲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在于她是舞台艺术,虽然杂剧在明中后期已经逐渐成为案头之作,供文人赏玩。但是徐渭并没有忽视其作为舞台艺术的特质,在创作工程中考虑到了舞台搬演这一实际问题。例如“放小脚”这一情节,木兰换鞋脱袜、痛苦焦急的模样在舞台演出中颇具喜剧色彩,同时贴合了当时的民间习俗,容易为观众所理解。“练武艺”一节在舞台上搬演,刀、枪、弓、马等轮番上阵,定能夺得满堂喝彩。“配姻缘”的大团圆结局也让舞台看起来热闹喜庆。

(二)情感充沛,引起共鸣

戏曲作为代言体的文学样式,不能直接抒情,而是让角色通过人物的念白、唱词等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引起共鸣。《雌木兰》在情感的阐释和抒发上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以“劝父母”一节为例,木兰考虑到父亲年迈、弟妹幼小,义不容辞的担起战争的重担,还能以平和的语气来劝慰担心的父母,让观众感受到木兰的懂事和孝顺。“放小脚”和“配姻缘”两段让观众看到了木兰坚强外表下的小女儿心思,放脚后担心嫁不了人,被母亲配姻缘时候的娇羞都让观众有了会心一笑的微妙感受。

三、《雌木兰》的主题思想

《雌木兰》的主题思想也在《木兰诗》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该剧作者是晚明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徐渭,他生平坎坷,心路崎岖。对《雌木兰》主题的探究需要结合徐渭的身平和晚明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女英雄的赞歌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腐败,倭寇在浙江沿海一带烧杀抢掠。当时,徐渭身为浙江巡抚胡宗宪之幕客,曾为抗倭出谋划策、甚至亲历战场,这一经历对徐渭的影响颇深,激发了他报国的热诚。在抗倭的战斗中,有一支广西少数名族的军队,其将领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瓦氏,这一真实事件或是徐渭创作《雌木兰》的直接原因。

(二)徐渭的自况

徐渭虽然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其杂剧作品《雌木兰》颇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意。曾有人作诗讽刺徐渭,骂其《四声猿》是“妄喧妄叫”,徐渭反击称“要知猿叫肠堪断,除非侬身自做猿”。《雌木兰》一剧的主旨或可结合徐渭生平经历,从中探寻一二。《雌木兰》中木兰异性改装,征战十二载,却无人发现,真是“世间事多少糊涂”,这其中充满了徐渭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恨,对世人有眼无珠的不满。

(三)复杂的女性观

《雌木兰》客观上宣扬了男女平等的女性观。“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可见木兰并无“男尊女卑”的观念,反而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上阵杀敌,亲擒贼首时木兰喊出“这功劳得将来不费星儿汗”又可见其卓尔不群的能力。但同时,徐渭借木兰母亲之口,多次突出女子贞洁的重要性。又以木兰对婚姻的向往并最终以婚姻为归宿,让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着与男子平等人格的女性回归到封建社会下女性最终的命运中去了。可见,徐渭一面提倡男女平等,赞扬着巾帼英雄花木兰,一面又反复强调贞洁的重要,并以婚姻作为女性最终的归宿,不难看出其复杂的女性观。

《雌木兰替父从军》以《木兰诗》为创作基础,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发展和丰富,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使之成为可演可观的舞台作品,亦是最具影响的一部木兰戏。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雪.木兰故事的文本演变和文化内涵[D].天津:南开大学,2013.

〔4〕罗艳秋.谈杂剧《雌木兰》对徐渭个性思想的深度折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5〕徐振贵,焦福民.世事糊涂、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徐渭《雌木兰》探微[J].艺术百家,2011(01).

第3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木兰诗文言文阅读

【甲】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说符》)

注:①[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 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阅读题:

1.(2分)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C. 然足下卜之鬼乎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2分)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皆次当行(行:行军) 会天大雨(会:恰逢)

B.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

C.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D.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3.(2分)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2分)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5.(2分)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6.(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为 国 与 身 亦 皆 知之。

木兰诗阅读题答案

1、D

2、B

3、C

4、C

第4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摘 要】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应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使自身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有效课堂;有效学习

一、质疑契机中——要学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诚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

在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说:“课文写得并不完美。”我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他说:“如果按课文文字来理解,学飞就是飞得越高越会飞,而光飞得高就能代表飞得好吗?”“有一定的道理,”我带着赞许的目光问道,“那我们怎样来很好的理解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呢?”这位学生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高声答道:“学飞不仅要有高度,而且要有速度。”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劲头是越来越足。

二、和谐氛围中——爱学

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运用是学生全面素养的核心,是语文教育的独特任务。紧紧围绕语文教育任务,突出语文实践,突出熏陶感染,突出语感培养,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语文课改的关键。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传统教学注重若干个结论,现代教学取其过程。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一种宽容、宽厚、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倾注期待、真情交融中,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劳动,从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动参于中——乐学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宗旨。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为我所用,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大智大勇的女英雄形象。课文第三自然段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是一个重点段落,怎样让学生在头脑中鲜明一个古代人物的形象,体会一个古代女子的个性呢?第三自然段勾勒了三个场景——告别亲人、赶往前线、沙场杀敌。我灵机一动,根据这三个场景,课前编排了一个独舞,并准备了服装、道具。课中,当“花木兰”一幅古代将士打扮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欢喜又好奇。“花木兰”表演时,孩子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当表演到“花木兰”手持长矛在沙场上与匈奴进行殊死搏斗时,孩子们的情感更是被推到了一个兴奋高潮点。舞蹈跳完之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这时便是他们表现创新欲望的好时机,我相机问道:“你们想象到什么?”“花木兰舍不得离开她的爸爸妈妈,告别父母时,她一步一回头。”“花木兰日夜行军,山高路滑,很危险,很艰苦。”“花木兰面对再凶狠的敌人,她都不怕,她非常勇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不拘泥于课文的表面文字,大胆地对情节进行了自然的延伸、拓展和创新。

四、扩散思维中——会学

课改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路线,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我们不仅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题画诗,为清代诗人王士祯应朋友的邀请,为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的题诗。这首诗仿画中之境,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逍遥胜景。在师生共同赏析理解“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句诗时,忽然有位同学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宣布了他的新发现:“渔人应该是打渔为生,而他在垂钓时一边高声唱歌,一边饮酒,那高亢的歌声岂不是会将鱼儿吓跑?那他怎么能钓到鱼?”多么与众不同的体会!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渔人所钓的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境。虽然这位同学对这句诗所蕴含的无穷意味缺乏一定的理解,但我热情表扬了他善于思考、敢于提出新颖见解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相应的问题,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幽径悲剧》一课时,我在出示课题后即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哪里的一条幽径?”“在这条幽径上发生了怎样的悲剧?”……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后,我又诱导学生:“想象一下,课文会写一条什么样的幽径?会发生什么样的悲剧?”在学生猜想后,我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

学生们个个急不可耐,在急切的阅读中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课文写的是作者自家住处附近的一株古藤萝无缘无故被愚氓之人砍掉,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整个燕园的悲剧乃至于整个时代的悲剧。作者意在呼唤全社会都来爱美、护美。这样为进一步探讨课文的主题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在课前的预习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必经的一步,所以我有意识地在课前“预习学案”中设立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难解问题记录下来,从而促使学生在预习每一课时都能提出疑难问题来。

如预习《三颗枸杞豆》一课后,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三颗枸杞豆是谁给的?三叔为什么在弥留之际不留下其它珍贵的东西?三叔画的三幅画和画下面的三个圆圆的“0”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说这三个枸杞豆,“它是生命终结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0’!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当学生把这些疑问弄清楚后,也就基本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及中心。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质疑问题,既能为课上的分组讨论和探究备好材料,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如此假以时日,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在课堂质疑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极佳时机。因而我紧抓不放,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如学习《木兰诗》一课第三自然段中“到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段,学生由于对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领悟不深,因而在翻译时将此处直译为“到东集市上买骏马……到北市上买长鞭”,表面上似乎也说得通。我没有强行纠正,而是等待时机,诱发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所以当学生讨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我有意找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翻译这句话。结果他译成了“将军一百个都战死了,壮士十年后都回来了”。

大家都觉得这种结局不太合理,连发言者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安慰他们这不是同学们的错,而是古人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并激发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思维,结果大家发现这两句合起来翻译最好。我当即予以表扬,并顺势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时鼓励学生回忆一下前文有没有这样的句段,让大家提出来并相互质疑。学生终于发现前面第三段开头的一段话,并重新翻译。而后又提出“作者除了运用互文的手法,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通过展开讨论,学生领悟到,还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铺叙战前的紧张气氛……也是北朝民歌的一种写法。通过上述巧妙的诱导,学生从中不仅感悟到作者的构思精妙,认识到北朝民歌的特色、人物的思想情感,而且感受到质疑问难及创造性思维的乐趣。

四、在课终的质疑问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让学生再质疑。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布局等方面提出看法。如上文提到的《木兰诗》一课,在教学结束后的质疑阶段,有学生质疑课文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个比方虽有赞美木兰之意,但用在本诗中不够贴切。

因为“双兔傍地走”确实难“辨我是雄雌”,但木兰与战士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十二载“,安能”不“辨我是雄雌”?学生经过激烈的辩论,觉得木兰虽与“火伴”十二年,但由于战事紧急、战斗激烈;又处于北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再加上木兰行事小心,所以“火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更表现了木兰为人谨慎的一面,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了。”还有同学质疑,“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也许有她不慕功名利禄的一面,但这也与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以及妇女的“三从四德”有关,从而加深了全体同学对诗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难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6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抒情式短篇小说,瘫痪

20世纪60年代时,关于短篇小说的文类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之前零散的研究大都采用了新批评方式,因为这样有助于教学开展。然而,那种机械式地将短篇小说划分为有情节和无情节的方式掩盖了短篇小说的本质特征。

1964年,约瑟林(M. Joselyn)提出应针对短篇小说进行真正的文类划分,主要分为拟态的(mimetic)和抒情的(lyrical)两种。拟态的短篇小说一般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结构,有完满的结局;而抒情的短篇小说则在拟态的短篇小说基础之上,加入了诗歌的成分特点。(Joselyn) 艾琳·巴德施威乐(Eileen Baldeshweiler)也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式,她将短篇小说分为史诗式(epical)和抒情式(lyrical)两种。史诗式的短篇小说相当于约瑟林所说的拟态的短篇小说,由推理演绎的方式,利用人物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最终以明确的结果结束全文。艾琳认为“抒情”二字与史诗式的短篇小说相比,更强调主题和行文语气。(Baldeshweiler)这些短篇小说类型的分类方式大体上都基于重视情节的传统写作手法与重视抒情式风格的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之间的区别。

抒情式短篇小说产生于19世纪后期,正值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登上舞台之际。抒情式短篇小说在创作风格上与现代主义文艺创作风潮契合,它颠覆了传统的史诗式的风格,注重人物内心的发展,摆脱了依靠情节发展的旧式框架。M. 约瑟林对抒情式短篇小说的诗性元素的分析十分精辟,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1)摆脱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的方式安排故事;2)利用纯粹的言语修辞手法,如语气、意象3)关注意识的增强,而非完整的情节4)仅用最简洁的方式达到高度暗示性,强烈的情感。(Joselyn) 总的来说,抒情式短篇小说轻情节,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波动起伏,故事结构以情绪气氛的跌宕起伏为主线;突出抒情的特点,采用象征、隐喻等言语手法,运用简洁而具有高度启发性的语言营造丰富的意象;使用开放式结局,摆脱传统具有决定意义的结尾方式,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

本文旨在通过细读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阿拉比》,分析其抒情式短篇小说风格,探究詹姆斯在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创新性写作风格以及他精湛的文字技艺。本文将通过对该短篇小说的诗化分析,展现乔伊斯在创作短篇小说时达到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协和。他利用诗化短篇小说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内心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男孩形象,反衬出这个瘫痪麻木的都柏林城。

一.淡化情节,关注人物内心发展

现代主义小说对人物精神情感的关注与淡化情节的写作方式源起于人们对复杂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因此这些作品通常从内心的角度映射出世间百态,以荒诞的、富于寓意的抽象表现方式,意图展现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乔伊斯这样说道,“都柏林那即乏味又闪光的氛围,它的幻影般的雾气、碎片般的混乱、酒吧里的气氛,停滞的社会——这一切只能通过我使用的词语的肌质(texture)传递出来。思想和情节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重要。”(戴从容 2005:11)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体现了这种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手法,摆脱了传统的关注情节故事发展的短篇小说形式,淡化情节的完整性和逻辑发展顺序,将错综复杂的现代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李维屏教授所言,“《都柏林人》的构思与布局超越了传统短篇小说的模式。它是20世纪初现实主义传统与现代主义思潮彼此交融的产物,也是作者告别传统、向现代主义道路迈出的难能可贵的第一步。”(李维屏 2011:117)

乔伊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由十五个短篇小说组成,这些故事按照人一生的成长顺序排列。《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中的第三个故事,也是其中最受评论者关注的一部短篇小说。《阿拉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用诗意的语言断断续续地回忆孩童时的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经历,读者成为倾听者,直接参与到主人公的回忆片段里,与男孩一起体验爱情的美好神圣与现实残酷腐化。《阿拉比》看似一个男孩寻找爱情的成长冒险故事,然而,乔伊斯并没有使用传统的强调外部矛盾的历险故事文学艺术论文,而是利用男孩的内心情感波动和思维方式来发展故事。整个故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潮,也没有总结性结尾,体现了乔伊斯开创性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写作手法,也同时展现了抒情式短篇小说的文学魅力。

《阿拉比》中的男孩生活在瘫痪(paralysis)的都柏林城,年幼的他还未经世事历练,对一切事物都抱有美好幻想,拥有一颗追求美与艺术的心。男孩表面上敷衍的完成每天小孩的任务:念书学习、追逐玩耍,却时常在内心默默观察生活中一切美好浪漫的细节。他的艺术家气质与这座死气沉沉的城市以及城市里麻木不仁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男孩对周遭事物十分敏感,在他的眼中一些破败腐烂的场景变得诗意化,“我最喜欢最后一本,因为那些数页是黄的。屋子后面有个荒芜的花园,中间一株苹果树,四周零零落落的几株灌木;在一棵灌木下面,我发现死去的房客留下的一个生锈的自行车打气筒。”(乔伊斯2002:21)叙述者善于描述事物细节,如颜色,状态,声音等,如同在创作一首散文诗。从《阿拉比》抒情的文风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叙述者就像一位心思细腻的青年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位诗人,用心遣词造句,把埋藏心底的往事用诗化的语言一一诉说。

叙述者记叙男孩去阿拉比市集前焦急等待的过程时,没有情节结构,仅以人物内心波动来展现故事,明显体现了散文化的行文结构。男孩向曼根的姐姐许诺将会在阿拉比市集带些礼物回来后,脑海里面充满了“数不清的愚蠢的怪念头”,“但愿出发前那段乏味的日子一下子过去。”(ibid:23)接着,叙述者加快语速,连用五个“I”:“我要求……我问问题……我看着……我不能……我没有。”(Joyce 1974:540)随着节奏加快,人物内心的百感交集生动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等待的时间长度是相对的,也许平时男孩与伙伴们玩耍一会儿时间就悄然过去了,但是当男孩在相同的时间内等待去阿拉比市集时,“我坐着望了一会钟,滴答滴答的钟声叫我心烦意乱。”(乔伊斯 2002:24)在与时间抗衡时,眼前的一切事物都令人烦躁。这种典型意识流的心理时间与传统的时间比起来,摆脱了直观式抒情,“梦幻、映像、心理错觉交叉出现,给小说披上一层知性和幻化的色彩”,(李丽琴 2007:101)更增添了故事的节奏感,如同诗人直面听众表述内心。

在表现爱情这一复杂的内心活动时,《阿拉比》采用散文诗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男孩的角度将爱情歌颂,用写意的手法描绘梦中情人——曼根的姐姐。“灯光从半掩的门里射出来,映现出她的身影。[……]她一移动身子,衣服便摇摆起来,柔软的辫子左右挥动”。(乔伊斯 2002:22)然而,涉世未深的男孩不敢直面爱情,连女孩的名字都不敢轻易提及,害怕惊扰了爱神丘比特,只能将胸中澎湃的爱情波涛化作崇高的信仰,“仿佛感到自己捧着圣餐杯,在一群仇敌中间安然穿过论文的格式。”(ibid:22)男孩犹如一名高尚的骑士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爱情的圣杯。这种对爱情的信仰使得男孩莫名流泪,甚至濒临崩溃,只能将感官关闭起来,直至失去知觉,不自觉地将内心那句歌颂爱的诗诵读而出:“啊,爱!啊,爱!”(ibid:23)男孩感官的相互交织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力,他将视觉变触觉感受:“这时,我的身子好似一架竖琴,她的音容笑貌宛如拨弄琴弦的纤指。”(ibid:23)男孩对爱情的幻想在感官的刺激下不断得到升华,读者也随着叙述者语气的强化产生共鸣。

《阿拉比》采用了散文诗式的结构,没有传统意义上情节的开始、高潮和结尾,全篇由叙述者零散的回忆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描写拼接而成。故事给出了模糊的时间和地点,将主要笔墨放在人物内心对外部事件的反映上,读者作为故事直接的倾听者,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些信息,从而顺利进入乔伊斯笔下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二.丰富的意象,诗化的语言

抒情式短篇小说注重用暗示、象征、隐喻等言语手法,并通过意象的拼接来传达个人体验。(李丽琴 101)这些言语修辞手法渗入叙述过程后增强了短篇小说的语言意境:“使传统的抒情从追求叙述节奏的音乐化、画面的色彩化、情绪的弥漫化转移到现代主义的‘陌生化’和哲理色彩的浓重化。”(ibid:101)

诗歌中的意象将外在物象与主观情意相融合,摆脱了现实中普通的形象,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几个简单的意象,经诗人几笔勾勒顿时可以成为一幅宏大景象。《阿拉比》篇幅短小,语句精炼,仅依靠文中丰富的意象的运用,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瘫痪的都柏林的画面。北里奇蒙德街象征了整个都柏林城,为了描绘这个瘫痪的城市,“blind”这个词多次出现。“North Richmond Street,being blind,” “An uninhabited house of two storeys stood at the blindend, detached from its neighbours in a square ground. The otherhouses of the street, conscious of decent lives within them, gazed atone another with brown imperturbable faces.”(Joyce 1974:539)故事一开始的这两个blind分别表示“死胡同”和“尽头”,均表示没有希望。短短的三句话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死气沉沉的街景,房子建筑毫无生气,邻里关系十分冷漠。正是在这种瘫痪的场景下,男孩艺术家的气质与周遭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语气也是抒情式短篇小说创造诗意意象的一个重要言语手法。叙述者面对这个麻木无情的社会环境时伤感低沉的语气与小心翼翼手捧爱情时的浪漫的语气相互交织,营造了丰富的意象。

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阿拉比》意象,赋予叙事语言高度启发性。“blind”一词出现了3次,首先作形容词,修饰北里奇蒙德街死气沉沉的气氛,又作名词表示百叶窗。男孩不敢直面女孩,只能通过百叶窗的眯缝看到女孩的身影。男孩的动作象征了都柏林人麻木的心使得他们无法看清世界,男孩眼中的爱情也如死胡同一般,毫无希望。男孩乘坐的通往阿拉比市集的列车经过了一个名为“Westland Row Station”的车站,顿时一群人涌向车门,想要挤进车厢,却被列车员拦下,因为这是一班直达市集的专列。这个车站寓意深刻,与T. S. 艾略特的诗歌“Wasteland”《荒原》相呼应,象征了整个爱尔兰民族面对民族危机毫无斗志,长此以往变得空洞麻木,如同一群没有理想的空心人,一副思想瘫痪的状态,因此他们无法登上列车,只能徘徊于荒原中。题目“Araby”是“Arab”的古代名字,在文中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东方色彩的市集。男孩将这个市集看作实现美好梦想的地点,然而实际上,阿拉比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黯淡无光的地方,进门要付钱,里面弥漫着钱的响声,没有想象中阿拉伯式的集市,却只有毫无生气的爱尔兰人和正在调情的英国人。阿拉比象征着当时被英国统治之下暗无天日的爱尔兰民族文学艺术论文,英国女人冷冰冰地声音与仿佛出于“责任感”似的询问,使得懵懂的爱尔兰男孩毫无防备,不知作何反应。

因此,《阿拉比》表面上看似是一首爱情颂歌,充满诗意的意象;但是,将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与当时爱尔兰国内风起云涌的民族运动结合起来看,《阿拉比》其实是一首激励瘫痪的民族积极斗争的抒情式短篇小说。

三.启发性的语言,开放式的结尾

抒情式短篇小说如同诗歌,通常语句简短但却句句精辟,寥寥几行字就能表现出宏大的场景。叙述者在文中回忆了许多场景,没有像传统叙事那样给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却将回忆生动展现在读者脑海里。男孩将爱埋藏在心底,终有一天压制不住内心澎湃的情绪,躲到已故教士家的后客厅内,在漆黑的雨夜里肆意歌颂爱情。“我听到雨密密麻麻泻在土地上,针尖似的细雨在湿透了的花坛上不断跳跃。”(乔伊斯 2002:23)雨滴仿佛变成了锋利的针尖在男孩和读者的心里到处乱撞。此时,男孩蜕变成一位诗人,把感官隐蔽起来,双手颤抖地合在一起,默读出爱的诗歌。叙述者用几句描绘内心挣扎的抒情诗句,反衬出这个瘫痪麻木,压抑爱情的社会。保守的社会传统如同针尖般刺向每一个爱情萌芽的角落,抑制人们的思想发展。《阿拉比》借鉴了散文诗简洁的写作手法,如此精辟的行文表达的不仅仅是对美的赞颂的主观抒情,更进一步探索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富有高度启发性。

艾琳指出抒情叙事关注人物内心情感波动变化,拥有开放式结局,旨在引发读者自己去领悟文本内在的含义。(Baldeshweiler)乔伊斯的短篇小说创作注重叙事留白,把某些重要问题悬置,为读者留有足够空间,让读者参与叙事构建的过程。《阿拉比》中男孩怀抱着对爱情无限美好幻想来到阿拉比,却处处碰壁,最终失望地走出漆黑一片的市集,“我抬头凝视着黑暗,感到自己是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播弄的可怜虫,于是眼睛里燃烧着痛苦和愤怒”。(乔伊斯 2002:27)到底男孩的愤怒源于何事,乔伊斯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正如同诗歌中充满寓意的语言一样,情绪迸发,却不道出原因,留给读者空间去思考。通过运用开放式的结局,读者可以从《阿拉比》中获得更多共鸣。这篇短篇小说以警钟式的姿态呈现在当时瘫痪麻木的都柏林人面前,让人们进行自我反思:面对民族失去独立自主的权利,爱尔兰人仍然生活在麻木不仁中。每一个爱国的爱尔兰人都应该从男孩的顿悟中感受到压抑的“痛苦和愤怒”。

四.结论

《阿拉比》表现了乔伊斯精湛的意识流写作手法,脱离了传统直观的抒情和叙事方式,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由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叙述者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一段关乎祖国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往事。《阿拉比》作为典型的抒情式短篇小说与传统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不同,它不遵循时间顺序来发展故事,采用散文化行文结构,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它无需使用写实风格的语言来传达世间真理,仅仅简洁的几句充满意象的话语就可为读者营造丰富的想象空间;它没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结果,开放式结局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阿拉比》中诗歌般的语言精炼而寓意深刻,通过对男孩内心浪漫气质的刻画,反衬出都柏林人在面对民族失去独立的权利时如同置身于荒原般瘫痪麻木。乔伊斯笔下这位在荒原中歌唱的诗人,用他抒情的诗歌警醒爱尔兰民族,积极参与当时爱尔兰民族运动。

参考文献:

[1]Joselyn, M. “The Grave as Lyric ShortStory.”[J] Studies in Short Fiction, 1.1

第7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一日为萧晨,百卉俱靡,秋人寡欢之时,余在惠斯敏司德寺游憩可数句钟。当此荒寒寥瑟之境,益以阴沉欲雨之秋天,可云雨美合矣!

余一入寺门,已似托身于古昔,与地下鬼雄款语。门内列甬道至修广,上盖古瓦,阴森如履地洞;修墉之上作圆宝通漏光。是中隐隐见一僧,衣黑衣,徐行若魅。余一人既入是中,决所见必皆历栗之状,即亦无怖。墙壁年久,莓苔斑驳,泥土亦渐削落;壁上碑版,隐隐亦悉为苔纹所封,而镌刻之物,觚棱渐挫,但模糊留其形式而已。黄日布地,四围仍阴悄动人。高墉修直,仰望蔚蓝,直类井底观天;而本寺塔尖直上,半在云表……”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古文家。他少年敏而好学,青年时博览群书,喜读《左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是推重桐城派的古文大家。他一生研究古文,兼作诗画,著有《闽中新乐府》、《畏庐文集》、《畏庐笔记》、《畏庐漫录》、《畏庐诗存》等传世,晚年翻译英、法、德、俄、希腊、挪威、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十多国的名家小说一百八十余种。他虽然不懂外文,但凭深厚的古文字功底,与友人合作:由通外文的人将原著向他细细讲述,他边听边译,用他自己的话说,能“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虽然,林纾的翻译严格地说只是一种译述,但在一百多年前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林译小说风行海内,如一股新风,吹散浑噩阴霾,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

《游英伦大寺记》的原作者是19世纪的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欧文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文笔自然优雅,深受读者喜爱,是美国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文学家。他自幼喜漫游,曾旅居欧洲20年,热爱欧洲历史,与欧洲文化保持着不断的血脉联系。他特别喜爱英国美丽的乡村风景,曾写下优美的散文《英国的乡村生活》,他文化的根是深埋在英国的土壤里的。欧文著有《纽约外史》、《阿尔罕伯拉》、《草原游记》、《华盛顿传》等作品,他的散文随笔集《见闻札记》尤受人推崇,其中包含多篇关于英国生活的观感,如林纾翻译的这篇原题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游记。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公元10世纪,原是一座本笃会隐修院,13世纪开始大规模改建,它正面的双钟楼哥特式造型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市圣母大教堂的风格,最初的设计师便是来自法国兰斯的建筑师亨利。英语中与教堂有关的几个常用词都与拉丁语或希腊语有关:abbey意为“大修道院,大教堂”,源于拉丁语的abbatia;monastery是修士们居住的隐修院,minster是重要的大教堂,如英国中部的约克大教堂,这两个词都来源于拉丁语中的monasterium;church源于希腊语,是基督徒们做礼拜的教堂,这种教堂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的教堂,于是便有了cathedral,即教区的主教堂或重要的大教堂,cathedral源于希腊语kathedra,原意为seat(座位,座席),这种大教堂中设有主教座,如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大主教坐的石椅。

传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原是泰晤士河一座小岛上的西隐修院(west minster),它今天的名称便可能由此而来。林纾将Westminster Abbey译为“惠斯敏司德寺”,可能是按韦氏音系的发音方法翻译;旧译“西敏寺”是意译(West,Abbey)和音译(minster)的结合,有古雅的中国韵味;现今通用的译名“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则基本上按音译,汉语发音与英文接近,字形也能赋予读者丰富的联想:征服者威廉在此加冕,使巍峨的大教堂更有帝王气派。英国教会有三个重要的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英首席主教,约克大主教是处于第二位的全英格兰首席主教,而威斯敏斯特大主教则是英国罗马天主教教会的领袖。西方大教堂的历史和教堂建筑多可追溯到中世纪或更早的时期,它们在文明的发展中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教堂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与它昔日的威严和光彩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大教堂可能更是一种神化的宗教象征,代表了超脱尘世的道德力量。今天,人们来到庄严的大教堂是要在这精美的建筑里去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与文化。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常被人们称为英国的皇家教堂,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征服者威廉在这里加冕为王后,历代英国国王均在此举行加冕礼;同时也因为这里是许多英国国王和女王的最后安息之地。大教堂的设计为典型的十字形结构,穿过教堂北门,进入北耳堂,耳堂两侧墙壁上是十多位英国政治家的纪念雕像:左边有曾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的乔治・坎宁像,坎宁毕业于牛津大学,以推行自由主义政策而著称,执政期间使英国脱离了欧洲神圣同盟;右侧有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雕像,皮特出身名门,求学于牛津,崇尚古典学术,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使英国赢得了七年战争(1756-1763)的胜利而成为强大的帝国。出耳堂左拐,大教堂东侧依次排列约十个祈祷室,摆放着13世纪至17世纪的国王和女王的石棺墓室:爱德华一世和三世、亨利三世、五世和七世、女王伊利莎白一世、玛丽一世等都在这里长眠。在祈祷室里和通道上,先代圣贤的石雕塑像或立或卧,有的雕像表层已脱落斑驳,有的石棺上仰卧着主人雕像,棺两侧有仆人像跪于垫子上作侍奉状。地上镶嵌着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板,板上刻有文字或图案,或雕饰凸出的镀金字,说明死者生卒年、生平或立像者的名字。祈祷室环绕的中心是国王的加冕宝座,这个木制的高背加冕椅是1301年为爱德华一世制作的,椅子下面过去曾有一块古代苏格兰国王加冕时坐的大石头,爱德华一世于1296年命人将石头运回伦敦,安置于威斯敏斯特加冕椅之中。如今这块石头已回归苏格兰,因为它是苏格兰民族的象征。加冕椅用褐色木板做成,木板上刻有花纹,椅子的四脚雕刻昂首的雄师,椅背上部呈三角形尖顶状,有威严的气派。椅子正面台阶下左右侧各两排约70把木椅,可能是贵族武士们的座位,这些椅背上装饰着印有彩色精美图案的贵族家族盾形纹章,可以想像出加冕时国王的威仪和典礼仪式之隆重。自1066年以后,除13岁被废黜的爱德华五世和为娶辛普森夫人而自愿逊位的温莎公爵爱德华八世外,英国历代国王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的这把椅子上加冕登基。

走出帝王的墓茔,便来到南耳堂内著名的“诗人角”(Poets' Conner)。英文poet意为诗人,但广义上也指有诗人才气和想像力、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人。英国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埋葬在诗人角中,或在这里竖碑受后人仰慕敬拜,他们依据死时的地位或身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享受不同的待遇:或雕像立于墙上,或只将名字嵌在地板中。进入诗人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桂冠诗人德莱顿和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半身石雕胸像:德莱顿一脸愁苦,目光无神;朗费罗则表情蔼然庄重,作沉思状。朗费罗晚年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是在诗人角中立像的第一位美国诗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诗人角没有雕像,只有一个外观像壁炉一样的墓穴做在墙上,乔叟安葬在这里并非因为他是诗人,而是因为他曾担任过王室的重要官职,而且他逝世前已租下大教堂庭园里的一间房子居住。布朗宁、丁尼生、劳伦斯和女作家艾略特的纪念碑只是嵌在地上的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碑版,或显示诗人埋葬的地点,或仅为建碑纪念而已,有趣的是,劳伦斯碑版上雕刻了一只鹰。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纪念碑是一块写有简单文字的白色石板,简朴的设计与诗人的声名不符,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权贵不能接受他那放浪不羁的生活与独立的思想。接下来是诗人角的中心,在朝西的一面墙壁上,装饰着众星捧月的诗人群像:莎士比亚全身像位于中央,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是济慈和雪莱的碑版;中层左侧有桂冠诗人骚塞和作家兼文学评论家约翰逊博士的胸像。约翰逊为后世留下了划时代的《英语辞典》和充满机智妙语的《莎士比亚集》、《英国诗人列传》等作品,他早年求学于牛津,因贫困而辍学,但终因世人公认的学术成就而荣获牛津大学和都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层右侧是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胸像和汤姆逊的全身像。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镶嵌着女作家简・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的碑版。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全身像立于莎翁像左下角。地上还有几块黑色的碑版,其中有英国演员欧文爵士的纪念牌。欧文因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而闻名于世,他普及莎士比亚的戏剧功不可没,于1895年被授予爵士头衔,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演员。诗人角中还有斯宾塞、琼森、弥尔顿、狄更斯、哈代等文学巨匠的墓碑和纪念碑。西南角竖立着深受英国大众喜爱的音乐家韩德尔的全身像,据说他下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时,3000人参加了隆重的葬礼。韩德尔是巴罗克后期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德国,后移居伦敦并入英国籍,传世作品有多部歌剧和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清唱剧。他的音乐反映了英国民族的特性,已融入英国民族的文化中,其中最受英国人喜爱的清唱剧《弥赛亚》描述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圣诞节时人们常演出《弥赛亚》,赞美基督战胜罪恶,拯救世界而永生。

第8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自检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再读课文,明确之前没有读懂的地方。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即告诉了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作战的士兵如此惊讶木兰是女性?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何理解?

(5)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面对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请用木兰的身份向父母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离家在外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请用生动的词汇,要套用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3.社会学习。给木兰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写上木兰的名字。

4.比较书中的花木兰和电影中的有什么不同?(电影《花木兰》是好莱坞大片)请写出都很精彩的一个场景。

5.对其他同学说说你读完《花木兰》的感想,写一个评论,在网站上。

教科书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性质的理解,除了选文体现编者意志外,习题更能彰显编者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对照两份习题,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中美语文教学的一些差异。

一、训练内容的差异:语言能力与语文知识

美国教材的习题中一共有4个写作题,除第4题是创意写作外,其余的都是应用型写作。第2题是写信,是以文本为材料有一定内容和范式的写作;而第3题则是撰写奖状、制作奖状。第5题首先是说的训练,然后是评论的写作,是有一定要求的范式作文训练。

写信、写奖状、写评论,其指向都是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前二者是个人生活,后者是职业生活。“美国的基础教育,其主要导向从‘学科中心’经‘学生中心’发展为‘基本能力中心’。”(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5页)而语文课程的基本导向是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面向实际交际能力,既包括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交流’,也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练就‘基本技能’。”(同上,第96页)

人教版教科书的训练指向主要是语文知识。第3题是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第4题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文本,仍然停留在文本层面。停留在文本层面就是停留在知识层面,1到4题的设置总在语文的知识层面绕弯,或者是陈述性知识,如修辞的名称包括复沓、顶真、对偶、排比;或者是程序性知识,如复述。除了文化知识外,还有文学技能。复沓、顶真、对偶、排比都是文学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与交流是不大用的。我们往往以一个文学鉴赏者的身份来解读文本,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反复训练的就是这种文学鉴赏能力。如果把语文教学理解为文学教学,那是对语文教学的窄化,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误解,对普通民众而言,为文学而用文字毕竟少之又少。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材极少安排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我们所具有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几乎都是在工作中获得的。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等熟悉论文写作的过程:确定主题—查找资料—提炼观点—形成文字。

教科书编者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上层建筑对培养目标的理解。美国教科书体现的是人的培养目标,以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辐射。而中国注重的是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本来没有错,只是把语文的基本技能狭隘地理解为文学的专业技能,这种偏离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技能不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反复强化。

二、训练方式的差异:个性尊重与思维禁锢

1.个人生活与世界主题。“在生活中学习”“大语文教学观”已经被语文教学理论界和广大一线教师普遍认可,只是“勾连什么”和“如何勾连”中美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大的。

美国教科书首先是强调勾连个人生活。其主要体现在第2题上,此题虽然与文本解读有关系,但是已经在形式上勾连到了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在生活中谁都可能要写信。第4题侧重培养个人的审美情趣,也算是勾连个人生活。其次,勾连职业生活,如第3题、第5题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奠基。

我们的教材也勾连生活,只是勾连的多是环保或者连战访华之类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宏大主题。似乎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视野,其实不然。我们是为勾连而勾连,因为这类大而不当、生搬硬套的勾连严重损害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又有人出来强调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这种理论的及时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语文课堂上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荒唐虚幻的拓展,实在是功莫大焉。但是,这种教学的病象是语文味的缺失,病因是错误地理解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病根却是对语文课程理解的错误。

2.个性尊重与标准答案。美国教科书中第1题指向读懂文本,人教版教材的第1题和第2题也指向读懂文本,但美国的练习题用多种途径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可以感受到编者对个人的真实阅读体验的尊重。第4题是从文本到其他艺术,具体是从诗歌到电影艺术,“最精彩的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体现了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这样的写作也是个性化的。

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和写作选择性的尊重其实是对个性的尊重,这种尊重在后面的几个题目中更为突出。而在我们的训练中,这样的开放性习题几乎一个都找不到,开放性习题的缺失,其实就是个性发展的缺失。

3.联想想象与分析模式。尊重个性才有创造。创造其实是对旧有一切的不顺从,它更多的不是规范,而是求异,有时候甚至是叛逆,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当然创造能力中最核心的是想象力,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灵魂。美国的习题训练注重的就是想象力的培养。“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既与分析有关,也与联想、想象有关。第2题给学生想象的自由度很大。评论为个性的表达找到很好的支点。学生可以天马行空,思维的空间十分广阔。

人教版教科书的第1题是复述和背诵,第2题是对互文这种修辞的理解,题目一般都有大致一致的准确答案,基本是模式化训练,缺失了联想与想象。这样的模式化训练规范着我们的思维方向,框架着我们的思维过程。这样训练的结果是学生做题十分老到,什么文本出什么题他们都能猜出几分,做题的套路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这种能力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对真正的学术研究也无济于事。丁肇中曾说:“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没有事先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因此,这样的训练实在是一种浪费,一种禁锢。

第9篇:木兰诗教案范文

[关键词]《女勇士》 神话的应用 神话的功能

神话和民间传说是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华裔美国文学家擅长于在作品中使用中国神话以表达特定的涵义,发挥神话的文化象征功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有很多少数族裔,他们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文化身份危机。华裔作家汤婷婷文学创作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题,即是族人处在异族文化中的境况。为探索这一主题,汤氏又刻意在作品中引用、改写中国传统神话。这一过程显示了华裔作家在中西文化交织语境中,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以及走出困境的努力和挣扎。因此,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研究汤氏小说中神话的应用策略及其功能显得特别有意义。

一、《女勇士》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应用

生于第一代华裔美国家庭,汤婷婷对中国传统神话十分熟悉,为成功进行文学创作奠定基础。汤婷婷想象力极其丰富,大胆对传统神话进行重构。她认为“使古老的中国神话得以存活的方法便是以新的美国方式来讲述它们。”在此基础上,她创作了有“美国式的中国菜”之称的《女勇士》。经过对中国神话的重构,《女勇士》成了美国式的中国神话集合体。正如弗莱所说,通过移位可以“帮助我们将文学经验统一起来”。

(1)花木兰的神话

《女勇士》的第二章改编自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战场上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凯旋归来后,毅然回家照顾父亲。换上女儿装,木兰恢复真实身份。由于木兰的孝心、智慧和勇敢,这个神话在中国世代传颂。《女勇士》中,木兰七岁时在一只大鸟的引领下上白虎山拜师学艺。经过十五年的训练,她成了真正的勇士:组建自己的军队,杀死贪官和财主,赶走强盗。

对比发现,两个版本叙事模式相似,均是:参军—建功立业—荣归故里。然而,经过汤氏重构的女勇士与原来的木兰大相径庭。

首先在情节方面,汤氏的木兰更具女权意识。她参军不为保卫国家而是保护村民,以此证明女人和男人一样强大。而且她的爱情婚姻观更加开放。战争中,她与丈夫圆房、怀孕、生子。战争结束,她愿意做个好妻子、好儿媳。而中国的木兰在军中掩饰身份,战争结束,回家照顾父亲。汤婷婷还将“岳母刺字”的片段移入故事中,将男人的神话赋予女人,这是“《女勇士》中即将上演的女权主义之战的一部分”。

其次,两位木兰性格差异极大。东方木兰受中国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保守。而女勇士性格直爽,无论风吹雨打,每日练功都不觉苦,反而庆幸“不必挖山芋”,“不必在鸡粪中跋涉”。如此直白的语言实在让人震撼。西方的木兰在军营中与丈夫恩爱,汤婷婷用第一人称直观地描述了这一场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对性生活的直接描述很少。若情节需要,大都用“洞房”、“有喜”等委婉语代替。可见,西方的木兰果断、直率,更像一个复仇意识强、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剑侠。

(2)蔡琰的神话

《女勇士》最后一章改写了蔡琰的神话。蔡琰是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音乐家,蔡邕之女。曾被匈奴掳走,被迫嫁给其首领,在那里生活12年。因无法和匈奴交流,蔡琰缺乏归属感,日益思念家乡。之后回汉,创作了长诗“胡笳十八拍”,倾诉12年间所受的屈辱和思乡之情。

在中国神话的基础上,汤婷婷创作了新的蔡琰形象。故事前半部分与中国的故事相同,而后半部分却有差异。起初,蔡琰觉得匈奴是“原始部落”,他们的音乐无处不在。面对这一问题,蔡琰没有逃避,而是积极为两种文化的交流努力。终于,她走出帐篷,和着笛声,唱起歌来。尽管用的是汉语,但匈奴听出了她的思乡之情。12年后回汉,她将“胡笳十八拍”带回中原。起初这首歌是由羌笛伴奏,后改为汉人的乐器伴奏。经汤婷婷的移位,原故事中蔡琰消极、愤怒的情绪并不明显,她的乐观、为两种文化的交流而做的努力更加引人注目。

传统神话包含特定的民族记忆,当一个民族散居于国外时,它们更加弥足珍贵。因此对华裔美国人而言,中国传统神话十分重要。经汤婷婷的改写,花木兰成为反对性别歧视,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新女性形象;蔡琰被置换到作品中变成积极促进文化交流的形象。

二、汤婷婷改写中国传统神话的功能

汤婷婷在《女勇士》中应用中国神话的策略,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产生了特殊的功能。

(1)吸引读者

在文艺作品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神话原型可通过刺激读者深层次的思考,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汤婷婷在《女勇士》中应用中国神话意在唤起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记忆,帮助他们与困境做斗争。这些传统神话的使用激发了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改写后的神话既充满异域风味又符合西方人的价值观,也深深地吸引了其他文化的读者。这样,便有更多的人关注美国少数族裔的处境,为新的文化身份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为华裔美国文化危机探索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