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小数乘法教学精选(九篇)

小数乘法教学

第1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乘法教学

小学数学乘法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可以看到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但为了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乘法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学完小学内容时能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数学乘法。

一、师生探讨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要为原始的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理念,要提高课堂效益。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把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题材与数学问题有机融合,在探讨交流中创设一些有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使所学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及其价值的理解和体会。在谈话交流中让学生感知数学原来离我们生活那么近、计算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二、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内容中,教材例1就是让学生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小树、雨伞、三角形……呈现出:每个朋友摆出了几个相同的图形,每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1、解决求和问题。摆好图形后,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师生谈话交流分别认识学生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几个?每个图形由多少根小棒组成……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并计算出来,然后请学生把相同加数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2、认识“几个几相加”。当学生把自己写的相同加数的等式写上黑板后,师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写出各相同的算式分别由几个几相加组成。例如某同学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摆了6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算式:3+3+3+3+3+3=18(根),也就是(6)个3相加等于18。

在观察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存在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事实,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3、引出乘法,完善认识。在师生探讨交流中,学生就会对相同加数算式太长而产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从几个几相加迅速找出计算结果。教师引入用乘法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6)个3相加等于18,用乘法表示:3×6=18或6×3=18。同时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有了以上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黑板上剩余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填写出几个几相加及计算结果,然后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算式。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索的舞台,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找到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用乘法表示真简便。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数学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在备课研讨中我认识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要认真掌握好乘法运算的意义。教学时我注意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编写应用性练习。师生、同学间通过谈话交流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编写乘法练习。如一只青蛙4条腿,3只青蛙几条腿……让学生在相互编写应用性练习时体会数学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在彼此之间探讨交流中很自然就会想到:一只青蛙地4条腿,3只青蛙几条腿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运算,3×4或4×3,因为3个4相加等于12,所以3×4=12或4×3=12。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联系实际,设计课外实践性练习。课外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第2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 教学情境 能力培养

乘法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的运算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乘法运算,乘法的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等主要内容,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得非常牢固,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乘法运算有很好的了解,并牢固掌握乘法运算。

1.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并实现学习数学乘法的多样化

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单纯地背诵乘法口诀和乘法公式,而应该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通过趣味活动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模式,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好乘法,乘法口诀是前提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本身具有的规律进行记忆,也可以对乘法口诀表进行整理,采用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等多种方法,熟记口诀。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利用相邻的口诀之间的关系进行记忆,这样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乘法口诀。

2.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乘法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实际,应尽量多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乘法的意义。教师可以巧用生活中的资源,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活动,将数学乘法与兴趣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数学乘法知识。例如,教师依次分别给每一位同学3块巧克力,连续给了三次,问学生现在手里有几块巧克力?这样的趣味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取乘法的知识。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一改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时,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更重要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掺杂数学乘法的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回答,并对其思路进行调整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因此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他们的思考方式会大不相同,最后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思路和结果,对学生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规避学生错误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教师要适当进行课堂提问,因为过于频繁的提问会使学生比较紧张,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问题上和自己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上,而忽略了课堂上知识的学习;相反,如果老师从来不进行课堂提问,就很容易使学生对课堂的学习产生怠慢心理,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所以,教师要有原则地进行课堂提问,既不要让学生过于紧张,又切不可让学生上课时无所事事。

4.注重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原因就是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是会支支吾吾、拖拖拉拉,不能准确、快速地回答问题,就会导致课程进度的减慢。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小测时,为了增加练习容量,往往会选择口答的方式。这对于中下等的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中下等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本来就反应比较慢,他们还来不及思考,优等生早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久而久之,中下等的学生就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惰性,不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只是一味地等现成的答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思考,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脑,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乘法。

5.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数学乘法教学中应加强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数学乘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数学乘法的口诀和运算法则,还要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数学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会有体现,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就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结果是违背数学新课标教学的要求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根本。

结语

数学乘法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想要教好数学就要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所在,并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即乘法口诀和乘法运算,还要灵活运用数学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才可以在学习数学乘法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深化新课标教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探讨.考试周刊,2013(75).

[2]王云.小学数学乘法教学反思.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8).

第3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乘法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正确列式解答,学生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有时与加法应用题混淆不清。因此,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一道题里两个已知条件的关系,也就是看题目中的问题是不是求几个几相加。为此,我采用了充分利用小学生较熟悉的实物或事例进行教学,并从乘法口诀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再到变式练习。让学生一步一步由感知到理解再到灵活应用掌握应用题。

一、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渗透乘法应用题的教学

从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开始,抓好学生语言表达为乘法应用题教学打下基础,通过学生摆学具,初步认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并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图意,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相加。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画自已喜欢的5个相同图形,知道1个5,算式是5×1=5,口诀“一五得五”。逐步编出5的所有乘法口诀。通过训练,学生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其来源。学生在完整叙述口诀来源的基础上,对乘法意义有了初步认识,为乘法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通过图画应用题,进一步感知乘法应用题的结构

出示:让学生用文字叙述图意,(1)每行有5个苹果,4行有几个苹果?(2)一列有4个苹果,5列有几个苹果?由具体到抽象过渡,学生通过语叙述对乘法应用题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达到顺利学习文字应用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乘法应用题

正式教学乘法应用题时,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用笔画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感知和图画应用题的学习之后,很快就能画出应用题的图来。通过这一系列训练之后,学生很快明白要求3个人浇多少棵树,就要算3个4棵是多少,这样学生对乘法应用题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习乘法应用题

第4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引导法;应用策略

分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领悟分数乘除法的原理等,通过各种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最终全面且有效地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思想的运用

小学分数乘除法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思想。依据数形结合思想构建数学模型,将生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化,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化,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而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通过画图进行解答能够有效拓展解题思路,更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此外,变换思想、类比思想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分数乘除法教学中,单位“1”的意义更加明显,渗透对应思想,熟练掌握正确的方法,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善于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尽量创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促使其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感知数学,更好地结合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从而培养其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拓展其潜能。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过程的兴趣与热情:学校组织班级之间进行羽毛球比赛,要从每个班中挑选出1/2的学生参加,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引导学生想一想:本班有44名学生,一班却有56名学生,那么如果只选1/2的学生,那么本班只有22名学生参加,而一班却有28名学生,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这样太不公平了。虽然都选择1/2的学生,但是实际人数不一样,这也是因为单位“1”不同的原因所形成的。

三、善于引导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数学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读懂题目的意义,找准分数乘除法习题的关键句,培养学生利用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解题途径与方法的能力。

比如:巫峡长度为40 km,其比西陵峡长度的1/2多2 km,那么,西陵峡的长度是多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并思考巫峡长度与这“1/2”一样吗?学生通过思考会知道,巫峡的长度并不是西陵峡长度的1/2,二者并不对应;顺势提问:那与这“1/2”对应的量应该是多少?引导学生综合思考与分析,最后得知40 km比单位“1”的“1/2”多2 km,40 km减去2 km就是“1/2”所对应的量。这样,此题就简化变为:已知某数的1/2是(40-2),用分数除法或者方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四、引导学生正确找出数量关系式,找准单位“1”的量

对于小学分数乘除法教学来说,找准单位“1”的量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教师不能简单告知学生把谁分了谁就是单位“1”,因为这并没有帮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原理,才能深入I悟分数的奥妙。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桃子,其中25个苹果,而桃子是苹果的1/2,请问桃子有多少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单位“1”和倍数放在一起进行理解,可以通过倍数×一倍数(单位“1”)=几倍数(对应的比较量)与单位“1”的量×相对应的分率=比较量。其中,分数代表上式中的分率。只要准确找出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是解答数学问题最直接且实用的方法。

总而言之,分数乘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地位。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原理与意识,合理进行对比训练,有效提升问题解决的数量、程度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运用引导法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取更多的解题经验,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更生.例谈引导法在小学分数乘除法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5):56.

第5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摘 要]小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数乘除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突出运算定律的作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数乘除法 运算能力 转化思想 算理 运算定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85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运用等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显得极为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充分体现出运算能力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一、渗透转化思想,促进学生熟悉运算方法

转化思想在小数乘除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化思想对提高学生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运算,提高学习质量,实现知识的生成、发展与提升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大家请看,我这里有一个边长为0.1分米的正方形,怎么求出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先列式,再尝试求出结果。

生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列式为0.1×0.1,0.1分米=1厘米,可以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利用面积单位转化“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就可得出0.1×0.1=0.01(平方分米)。

师:说得太好了,既正确应用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复习了面积单位的转化,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在列式为0.1×0.1后,把两个因数都扩大了10倍,变成了1×1,这样积就扩大了100倍,回到原来这个式子上就需要将积缩小100倍,得到0.1×0.1=0.01。

师:真棒,将小数先转化为整数,然后再将扩大的倍数缩小回来,真聪明,这也就是我们乘法列竖式计算的基本思路。

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教学时,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方法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殊不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运算教学的起点,也是关键,不重视算理的教学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方法、掌握技能,最终提高运算能力。

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可先让学生感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这样当除数为小数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向右移动小数点来转化为整数,同时被除数也要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这也就是小数除法的基本算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这么三种情况:被除数也成为整数;被除数还是小数;被除数的末尾需要补0。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以此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反复练习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强调要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分清,划去可以用铅笔,避免出现混淆,并按照先划、再移、后点的顺序,使学生能够将其熟记于心,从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

三、突出运算定律的作用,让学生养成主动运用运算律的良好习惯

运算定律的作用体现在解题中就是使运算更加简洁、简便,从而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甚至口算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练习让学生感知到整数乘法运算律对于小数乘法仍然适用,这样就可以将运算律推广到小数范围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结论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计算时先看一看、想一想能不能用运算律,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运算律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刚才已经通过尝试得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仍然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算,那么大家观察、思考、完成下面的一组题目,看一下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运算,如果能,用了哪个运算律?

(1)2.5×3.2×0.125 (2)0.18×99 (3)89.7×99+89.7

生1:第(1)题中我一看有2.5和0.125,就想到了4和8,于是我将3.2写成0.4×8,就可得出2.5×3.2×0.125=(2.5×0.4)×(8×0.125)=1×1=1,这里用到了结合律。

生2:一看第(2)题的结构就知道把99写成(100-1),这样就可以得到0.18×99=0.18×100-0.18×1=18-0.18=17.82,这里用到了分配律。

生3:一看第(3)题的结构也是用分配律的,89.7×99+89.7=89.7×(99+1)=89.7×100=8970。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反应也很快,可以看出运算律的作用真不小,如果不用或不会用的话,你不仅做不快,还很容易出错。

第6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小数乘法

第一节小数乘整数

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昙花的寿命最少保持能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

)左右。

A

.

0.8分钟

B

.

5分钟

C

.

0.08分钟

D

.

4分钟

2.

(2分)

38×0.45=(

A

.

171

B

.

17.1

C

.

16.1

D

.

1.71

3.

(2分)

汽车的油箱里有30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5.9千米,他中途要加油吗?

A

.

汽车中途需要加油

B

.

汽车中途不需要加油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

4.

(1分)

张老师到新华书店买了两种数学课外练习册,每种练习册各买了5本,两种数学课外练习册每本价钱分别是7.6元和12.4元,张老师一共花了( ________   )元。

5.

(1分)

填空

(1)

10个0.01是________.

(2)

100个0.01是________.

(3)

1000个0.01是________.

6.

(6分)

计算:

401×0.32=________

7.

(1分)

小红要买13对杯子,她需要花( ________   )元。

8.

(8分)

2.4×5=________

9.

(3分)

1.05×4=

10.

(3分)

根据32×25=800填空

3.2×25=________

三、应用题

(共3题;共15分)

11.

(5分)

华夏小学新建的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地面都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花砖铺地,图书阅览室地面的面积是实验室地面面积的2.5倍,实验室用花砖400块.图书阅览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

(5分)

(2016三下·安徽月考)

国际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3元7角,爸爸打国际长途电话用了29分钟,应付多少钱?

13.

(5分)

某小学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籽可榨油0.45千克,300棵蓖麻收的蓖麻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

14.

(20分)

(2017五上·运城期末)

一盒感冒灵颗粒,内装9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2克.

(1)

一盒感冒灵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2)

儿童每次喝半袋,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3)

感冒较重的成人,一次可以喝1.5袋,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五、计算题

(共1题;共25分)

15.

(25分)

(2020五上·苏州期末)

直接写出得数。

0.15×30=       0.56÷0.7=        4.5÷0.9=        1.8×0.023.5×0=

2.5×0.6=        0.22=            10-2.75=         0.6y+0.9y-y=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

4-1、

5-1、

5-2、

5-3、

6-1、

7-1、

8-1、

9-1、

10-1、

三、应用题

(共3题;共15分)

11-1、

12-1、

13-1、

四、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

14-1、

14-2、

14-3、

五、计算题

第7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小数乘法

第三节

积的近似数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把6.99537保留到百分位是(

)。

A

.

7

B

.

7.00

C

.

6.99

2.

(2分)一个两位小数,如果取它的近似值是5.8,这个数最大是(

A

.

5.89

B

.

5.84

C

.

5.79

3.

(2分)5.68≈5.68,中填的数最大是(

A

.

4

B

.

5

C

.

9

4.

(2分)9.9948保留两位小数是(

A

.

10.00

B

.

9.9

C

.

9.99

D

.

10.99

5.

(2分)(2015贵阳)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A

.

4.99

B

.

5.1

C

.

4.94

D

.

4.95

6.

(2分)直接写得数.

0.15+0.5=

0.2﹣0.01=

1.8×6=

1﹣0.23=

0.25×4=

20×0.5=

0.08×5=

1.05×5=

2.16+3.84=

2.5÷100=

7.

(2分)结果小于1的是.(

A

.

1除以纯小数

B

.

带小数除以1

C

.

两个纯小数相乘

8.

(2分)楼房高498米,约是(

A

.

500米

B

.

400米

C

.

900米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9.

(2分)小数加、减、乘法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三、填空题

(共3题;共7分)

10.

(2分)直接写出得数

0.04×100=

2.6÷0.2=

6.4÷0.8=

1÷0.25=

2.4×0.5=

2.7×0.3=

1.5÷30=

0.81÷0.3=

0.12×3=

0.32÷0.16=

0.85×0.4=

4.8÷0.6=

11.

(3分)0.5×0.5×0.5=_______

12.

(2分)4.18×0.7的积是_______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9-1、

三、填空题

(共3题;共7分)

10-1、

第8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一、同步教学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上,各道例题的编写又各具特点,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升学习活动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中乘法口诀分两个模块编排,先教学1―6的乘法口诀,再教学7―9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根据具体的数学内容写出乘法算式,二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三是用乘法口诀得出乘法算式的积。如教学口诀“二五一十”,从图画里看到1把小伞要5根小棒(1个5),2把小伞要10根小棒(2个5),求2个5是多少?可以用2×5=10计算;2×5=10是2乘5得10可以说成一句口诀“二五一十”;同时也要告诉学生,2把小伞要几个小棒?也可以用5×2=10来计算。学习1―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教学时要先扶着学生走,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教师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教师要注意逐步让学生自编口诀。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在教学后面的7―9的乘法口诀时重点不是如何编出口诀内容是什么,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明白乘法口诀是意义感悟口诀的变化规律,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更重要。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也很重要,教师教学时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结合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

如第56页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这些式题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

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56页“做一做”第1题编排了一道乘加或乘减的式题,这道题起巩固“先算乘法”和练习口算的作用。这道乘加(也是乘减),有5个盘子,前4个盘,每盘3个桃,第5个盘放了2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可以理解成第5个盘吃掉了一个。可以这样列出算式:4×3+2、5×4-1、3×4+2、4×5-1。这些理解渗透了相邻乘法口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记忆乘法口诀。

三、组织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作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内容之一,有必要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这样的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为此,教师要安排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练习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记忆。比如:7的乘法口诀先算7×3+7,然后计算7×4和4×7,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计算7×4和4×7用同一句口诀,发现这一句口诀中的积就是前一句口诀中的积再加上7。再如: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可以安排一组练习:7×535÷7和35÷5,学生比较体会这3题都是用了同一句口诀。在教学时教师对学生容易混淆和记错的口诀也要经常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在低年级开展形式活泼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比如:对口令游戏,再如:猜数游戏教师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小兔子挡住了()里的数,你知道是多少吗?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边用边记,以记与用吸引学生充满情趣地练习和记忆乘法口诀。学生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到熟练记忆口诀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熟练程度。

四、活学活用估算,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因为前几节课才学习过估算,所以活学活用,结合乘法的意义培养估计能力。比如这样的题型:“不用计算,比一比就知道了!”有比较5×3和3×4的大小一题,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分别看作求3个5和3个4或者分别看作求5个3和4个3判断得数的大小。让学生明确不用计算,比一比,估一估就能知道了。教师教学时可以多借此题型有利于结合乘法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五、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乘法口诀的应用能力

生活中经常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应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能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乘法口诀的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其中的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据此列式计算。有些题的图画里能直接看到几个几相加,有些题要通过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加。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多说一说图意或题意,让学生在说一说中体会求这个数学问题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教师要慢慢尝试引导学生对乘法数量关系的分析,可以先安排直观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题目,再安排比较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题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比较乘法问题和加法问题,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如第20页第8、9题。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其中一小题的加数相同,既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另一小题的加数不同,只能用加法计算,不能用乘法计算。通过这些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第9篇:小数乘法教学范文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 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就会困难小得多。

    2、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没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这句话中的分类思想,只是把摆小棒作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含义的一个促进活动。应该有递进地设计摆小棒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分类得到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