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经验交流会材料精选(九篇)

经验交流会材料

第1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九资河镇位于我县东北部,既是旅游资源大镇,又是中药材重要产地,今年以来,该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特色兴镇发展战略,围绕旅游和药村两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寻找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依托资源优势,准确定位谋发展

九资河地处大别山主峰脚下,境内群山起伏,竹深林茂,森林覆盖率达80%,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一道新课题,年初该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多个层次会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讨,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和药材产业。该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明确制定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和建设旅游、药材两个过亿元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限制木材、石材等生态破坏型产业,集中精力把九资河镇建设成为天然药材种植名镇和生态旅游强镇。

二、实施重点突破,立足长远求发展

目标确定后,该镇牢牢抓住旅游和药材两大龙头产业,在建设和谐社会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九资河处于大别山腹地,基础设施滞后一直严重阻碍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为此,该镇把改善基础设施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一是抓规划设计。年初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重新修订完善了《大别山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投资10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河西畈旅游接待中心详细规划》,邀请省市城建和旅游部门进行了评审。同时该镇积极借助外力,谋求整体开发,先后10余次与香港凯恩斯国际置业集团接洽,邀请他们来镇实地考察,并达成初步意向,由他们投资5000万元从事旅游接待中心一期工程开发。二是抓道路交通建设。上半年投资150万余元的河西畈大桥项目已完成了桩基、桥墩、桥台和空心板梁浇筑任务,九青、河大两条公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投资100多万元新修的罗家畈至三省垴的7公里水泥路已全面竣工,使新屋垸古建筑与三省垴旅游连成一体。三是抓城镇建设。全面启动了镇民营经济小区建设。全长1千米的小区街道硬化工程正在开展。20多户私营业主已签订合同,准备迁入小区从事经济开发活动。

2、加快旅游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平台

为了形成自身旅游特色,该镇因地制宜,把旅游定位在以大别山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红色文化为背景,以秀美风光为依托,坚持自然景色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精心打造九资河旅游精品出来。一是把九资河打造成为生态民俗文化基地。进一步完善圣仁堂民俗村建设,对圣人堂村现有农家旅馆进行了整合,统一接待标准,统一安排客源,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农家旅馆达30家,接待能力超过400人;投资5万元建成了土特产贸易市场和民俗文化活动场;投资近50万元完善了天堂峡谷附建工程,使漂流项目日益走向成熟。此外还成立了民俗表演队,为游客表演舞狮、采莲船等农家节目。同时还加快了三省垴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将三省垴宾馆整体出售给惠涛公司,由该公司投资300万元按星级标准进行改造,预计九月底可完工接待客人。二是把九资河打造成为红色旅游基地。着手兴建大别山博物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史陈列馆、大别山剿匪司令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将军馆等“红色”遗址遗迹,全力推出“红色旅游”。

3、加快行业组织建设,探讨产业发展模式

在兴办旅游业过程中,该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开发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年初以来,先后拒绝了十余次外商来镇投资从事林木加工业,转而鼓励和带动农民发展天然药材产业,既保持青山绿水的原始风貌,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今年全镇新增茯苓种植规模150万窖,天麻种植规模50万窖,桔梗种植规模1500亩,其中仅汪家畈一村就发展桔梗近200亩,罗家畈村方永贵通过成立天麻种植协会,网络附近四个村600多户群众从事天麻种植,年可收获天麻40多万斤。在壮大药材产业规模的同时,该镇还将本地资源优势与外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对接,按照“公司+客户+订单”的形式,网络千家万户,形成共同发展格局。惠涛药业今年与客户签订了购销合同5000份,年可实现纯利润30多万元。今年初,该集团在原基础上再追加投资2000万元进行茯苓多糖、药用胶囊、手术滑石粉等新产品开发。惠涛药业还与武大药学院、省中医研究院、省中医学院合作,成为上述三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指定的实习科研基地,并对菌种厂进行了改造升级,可从事菌种、食品和旅游产品加工,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第2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一、运行值班治理

1、定期召开运行工作例会。运行工作例会是治理处与水电十局的技术治理人员每周召开的碰头会,会议主要内容是一周的运行人员思想动态、治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培训效果以及需下一步落实整改情况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结合实际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治理处运行人员的治理模式。治理处运行人员与水电十局运行技术人员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治理处运行队伍的培训效果、下一步能否担当运行重任。一方面,治理处每值选出临时召集人进行现场治理与协调,另一方面,治理处运行人员的出勤情况由十局值长考勤签字确认;治理处分管领导定时与不定时进行电话查岗与现场抽查相结合,保证了人员到岗。

3、加强请销假制度的执行力度。根据治理处环境、人员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请销假制度,同时加强了请销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各科室加强请销假登记,职工请假要填写请假审批表,所在科室及主管领导批准报综合部备案,请假期结束必须进行销假,未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者按旷工处理。职工因事需续假者,未经批准或不履行续假手续,均按旷工处理。对违反规定者严厉处理,如月日南干一级泵站运行值班员同志无故旷工后,治理处研究后对其实施了行政与经济处罚。

二、开展运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4月1日南干一、二级泵站相继开机后,运行人员只是简单地抄写运行数据,对抄表后的参数不做运行分析判定,事故隐患苗头和初期发展情况心中无数,抄表记录流于形式化和盲从化,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跟踪不及时。如时段系统电压的波动幅值、主变的自动电压调整变化幅度,不能及时有效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性报告。针对这种状况,要求运行人员将各类参数填入电脑专用文档中,对其参数变化进行汇总分析,用直观明了的图表曲线表述,同时要求把握每种参数的具体含义和变幅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规范地填写各类技术台帐。对参数的异常升高和降低进行深入的分析,是观察的问题、填写的笔误、事故的征兆、还是正常的变化?对定性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三、加大巡检力度,确认巡视内容。能否正确的确认各个设备当时的运转情况和下一时段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是否能够健康高效地运行。从运行一周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巡视的部位和内容不够全面,存在遗漏现象,巡查范围界限不清。针对此情况制定了巡检内容确认表,要求巡检人员按照巡回检查制度对照确认表内容逐项检查,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打勾或具体说明。

第3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具有较大的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是接触最多的。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工作从细微做起,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有深刻的体会。

一、深入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新接一个班,尤其是中途接班,班主任对这个班不熟,而学生间已经混熟了,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新班主任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

对此情况与问题,除了可向上一任班主任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平时多与学生接触,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对班上的情况是相当了解的,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七嘴八舌地把班上一些同学的情况告诉新班主任,哪个同学有什么优点,哪个同学的缺点是什么,以前发生过一些什么事。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的情况,由此,班主任可以进行提前教育,防止一些类似情况的发生,做到防微杜渐。

二、面对学生,多带些微笑

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过程中,应多带些微笑,对学生多进行鼓励,消除学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这会使学生乐意接触班主任,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你很有可能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内心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班主任 )在上学期有一段时间,我教育学生时很严厉,且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但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慑于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并不服气。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在批评学生时,并不都是板着脸,而是先从他的优点入手,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发现这种批评的方式学生较容易接受,且大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三、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优秀学生容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若班主任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这样较容易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不容易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真实地位,因为我们去评价一个学生时,往往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其“好坏”,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主体性。

四、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第4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早上好:

今天很荣幸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说实在的,在座各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比我更有经验,也比我做得好,今天我在这里讲述我的感受,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意见,不对之处也希望大家指出,供今后改正参考。

09年夏天来到学校,09级的新生开学前我有幸担任申海军老师的副班主任,负责管理09级提前到来的学生,在那两个星期的相处和学习中,申老师的管理之道,让我初步明白,做一个班主任,就是要心系学生,贴近学生。经历了两个星期的新生副班主任之后,新生分到了各个专业,直到今年出去实习,新生班的学生对我都很有礼貌,我想,是因为那段时间的相处吧。开学后,9月底开始担任0913班的实习班主任,黄利荣老师是一个有多年带班经验的班主任,从值周开始,到学期末结束,在处理学生事务、班级管理、班级活动开展方面,都一一给我很多指导,也让我这个新手从迷茫中渐渐走出,对班级管理有一点点的认识。

之所以要提到申老师和黄老师,主要是因为,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之前,接触较多的就是这两位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老师,受益匪浅。

2012年8月以来,一年的正式带班时间,留下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但是,过程中,也留下许多经验教训,得好好吸收。

1、对于年轻班主任而言,在班级管理能力技巧方面还谈不上擅长的时候,多到学生中间,到教室,到宿舍,这对于学生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个人平时注意多到宿舍去,而且时间不是固定的,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晚修之后,有时候是下午上班前,有时甚至是周末突击到宿舍区,给同学们一个“措手不及”,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亲自感受到同学们的需求和牢骚。平时,只要没课,我都会抽空到教室去,透过玻璃,看看同学们在上课的状态,看看各个科目的上课情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很多课堂问题就这样显现在我眼前,我也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哪里遇见班上的同学,饭堂也好,运动场也罢,都主动走过去聊几句,或是打个招呼。在年轻的时候,自己还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注意多到同学身边,去了解,去倾听,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的好方法。

2、抓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同学们的良好个人习惯。班主任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宿舍区检查宿舍卫生,严抓出门前的良好习惯,让大家意识到宿舍卫生是一天之本。走到教室,只要我看到不干净不整洁的环境都现场督促搞好,有时候甚至不允许卫生没搞好的同学去上课,这也引起同学们的不满,同时我相信这也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生活中有的同学不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这需要班主任的提醒,及时督促,从小事做起。我也通过班会课等形式,对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让恶魔被扼杀在摇篮里。上学期初,我班副班长因为高空抛物受到处分,以此为契机,我多次在班上强调乱抛乱扔现象,培养同学们的文明卫生习惯。在我班值周的一个星期里,我看到了我班同学在卫生习惯上的较大表现。

3、肯定进步。班上有位同学,第一学期时,经常旷操、旷课,经过几次教育,均无较大改观,我跟他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去了解他为什么不愿意做操,不愿意上课的原因,他说,他以前也是不做操的,上非专业课也很没意思,所以才会旷操、旷课。这位同学后来得了个严重警告处分。自本学期回来后,我多次跟他谈话,尽努力去改变他的思维定势,端正认识做操和上课的严肃性。眼看同一时间得处分的同学都纷纷在撤销处分,这位同学也因此感觉到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于是我适时的班会上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改变,也加快了他要求进步的步伐。本学期,我班还出现板报未及时出版的事情,当时我严重批评了宣传委员,但当他在承诺时间内将板报完成之后,我在班上也给予了表扬。肯定进步,能给同学们更多的自信。哪怕只是宿舍得了一百分,同学们听到你表扬他,这都会是一种鼓励。

4、注重培养班干部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将班级事务细化到每个班干部身上。本学期因为工作的关系,多次班会没能如期召开,与此同时,我叮嘱两位班长做好班会的组织工作。本学期,比上学期的集体活动也来得多,广播操、篮球赛、唱红歌、黑板报、宿舍教室卫生检查等,都交给具体班干部负责,以期通过活动的组织锻炼班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比如在广播操的训练当中,我将任务交给体育委员和班长组织,他们出色的完成了整个训练。第一学期基本没有经受考验的班干部,在这个学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相信这是很好的教育。

5、鼓励同学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本学期,班上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辩论赛、党史知识竞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文字录入比赛、社团活动等,同学们通过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日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6、强调细节,对每一位同学们严格要求。我一直认为,细节决定很多事情,因此在日常的宿舍生活,班级生活中,都给同学们灌输细节这个理念,做好细节上的事情,才能进一步去完善个人和班级事务的事情。比如,对一些可能在同学们看来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我都要求做好,再比如,一些小的垃圾死角,我都会要求将它搞干净。

第5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综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工作,牢固树立“抓综治、保稳定、促发展”观念,把加强综治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在思想上摆正位置。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综治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并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二是责任明确化。把目标管理职责和综治“打、防、建、管、教、改”6方面任务具体量化,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强化督查,严格奖惩。XX年以来,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表彰先进单位65个,先进个人130名,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三是制度规范化。制定了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综治工作的轨迹,通过召开现场会,适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四是保障多极化。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综治组织,配齐配强了综治工作人员,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全县村级治保会、调委会进行调整和充实,确保了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达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年,在全县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村通过竞争上岗配备了190名“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县政府在可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开源节流筹资金,为政法综治部门解决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技术装备等经费,县、乡两级分别按人均0.3元、0.2元的标准将综合治理专项事业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期予以拨付,为综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五是宣传多样化。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综治宣传月”,利用宣传车、新闻媒体、综治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综治知识,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从XX年开始,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写成100多首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村的显要位置,一首诗宣传一部法律,一首诗明示一种行为,群众喜闻乐见,起到了前移黩化的作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对这种普法宣传形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综治工作思路和措施,探索社会长治久安的方式方法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抓好治安防控和严打整治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刑事犯罪的发生。一是以打开路,集中整治。从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问题着手,从人民群众愿望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认真谋划严打整治工作。XX年3月,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严打集中活动,对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展开了凌厉攻势。XX年4月,抽调100名政法干警,划分六个战区,开展了“除霸治乱”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农村的突出治安问题。~年7月,以解决农村宅基地中的违法现象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村宅基地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年6月,为优化投资环境,又开展了“弘扬社会正气、打击~势力”集中活动,严厉打击以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暴力阻扰施工为代表的各类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4年来,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整治治安乱点33个,开展专项治理行动67次,保证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达到了90%以上。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三破三,积案存5破3,均居全省先进位次;二是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为突破口,狠抓“四队一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巡警为主的30人专职治安巡逻队,使治安在前治设防,警力在一线加强。从县直单位及有关企业抽调干部职工,成立了50人的城区治安巡防大队,增强对城区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建立了以民兵和群体为骨干的乡镇专职巡逻队、护厂人、护校队、护村队共248支2235人,达到了处处巡逻不留死角,天天防范不留空隙。组建了铁路治安联防护路队,将境内铁路划成21个责任段,使护路任务落实到沿线每个乡镇、每个民警、每名护路员。聘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送水工、个体商户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余名,成为政法机关的“了望哨”、“巡逻车”。在铁西工业区实行的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治安承包、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三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根据各类案件的发案时间、规律变化,以及辖区社会治安信息的变化,力求“全面控制、突出重点、整体联动、科学用警”,有效地实现了对社会面的控制,可防性案件得到了大幅下降。

三、构筑“民调”大格局,探索综治工作新路子

新形势下的综治工作,只有“创新”才有活力。近年来,我们在落实好综治各项措施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新路子,使全县基层综治工作充满了活力。一是建立“四级网络”,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格局。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完善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调处制度,县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行政村每10天

排查一次,重大节日、敏感期随时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解决。二是开展“一干一警,双岗双责”活动,打牢基层平安工程。向全县每个行政村派驻一个基层创安工作小组,每组由一名干警和一名干部组成,干警主要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干部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两人互相配合,各有侧重,实行双岗双责。三是创建“治安民调中心户长”机制,丰富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在每个村民小组选聘一名有威信的人为中心户长,负责本区域内的“四联”工作(联安、联宣、联学、联帮),达到四治,即治安促文明、治安保平安、治安求发展、治安促稳定。四是设立“民声服务电话”和“稳定工作明示墙”,畅通干群联系渠道。在每个乡镇和行政村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联系方式公布,并绘制出化解矛盾程序示意图,群众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随时和干部联系,在干群间搭建“连心桥”;五是召开“村情~恳谈会”,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定期到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座谈会,面对面地接受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逐项落实解决,并定期反馈意见。同时,各乡(镇、区)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随时收集和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到了“电话叫,干部到”,给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这些做法的推行,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包案、基层疏导、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夯实了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淇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一、全民参与,突出一个密字,构筑立体防控体系

(一)领导重视,构筑社会治安长效机制。该县高度重视综治工作,一是把综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倾斜。县委、政府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综治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把目标管理职责和综治任务具体量化,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二是强化督查,严格奖惩。XX年以来,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三是健全制度,完善了综治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了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召开现场会,适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等形式,使全县综治工作形成了抓争创促稳定的热潮。四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强化调研,研究辖区社会治安信息变化,掌握各类案件的发案时间、规律变化,可防性案件得到了大幅下降。

(二)人人参与,打造专群结合、形式多样的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综治组织,配齐配强了综治工作人员。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全县村级治保会、调委会进行调整和充实,并通过竞争上岗配备了190名“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确保了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在5人、3人、2人以上。二是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为突破口,狠抓“四队一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巡警为主的30人专职治安巡逻队,使治安在前沿设防,警力在一线加强;从县直单位及有关企业抽调干部职工,成立了50人的城区治安巡防大队,增强对城区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建立了以民兵和群众为骨干的乡镇专职巡逻队等248支2235人,并成立由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多人,做到了处处巡逻不留死角,天天防范不留空隙;组建了铁路治安联防护路队,将境内铁路划成21个责任段,使护路任务落实到沿线每个乡镇、每个民警、每名护路员,做到了“一保四落实”;在铁西工业区实行了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治安承包、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该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三是创建“治安民调中心户长”机制,丰富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在每个村民小组选聘一名有威信的人为中心户长,负责本区域内的“四联”工作(联安、联富、联学、联帮),达到四治,即治安促文明、治安保平安、治安求发展、治安促稳定。

二、打防结合,突出一个细字,润物细无声

(一)铸政法铁军,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凌厉攻势。社会稳定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政法队伍,该县积极打造政法铁军,法院、检察院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连年被表彰为省市先进单位。政法队伍素质的提高开创了治安防控和严打整治工作的新局面,从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问题着手,从人民群众愿望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做好严打整治工作。XX年以来,先后在全县开展了严打集中活动、“除霸治乱”专项整治、“农村宅基地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打击~势力”集中活动等专项治理行动67次。4年来,共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整治治安乱点33个。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3破3,积案存5破3,均居全省先进位次,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刑事犯罪的发生。

(二)抓工作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春风化雨。该县注重“创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宣传工作,通过开办《法制方圆》、《政法天地》等栏目,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送法进厂矿、学校、农村,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组建综治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综治知识。并创造性地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写成100多首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村的显要位置,一首小诗明示一种行为,一首小诗宣传一条法律,一首小诗讲述一个道理,群众喜闻乐见,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原省委副书记郑增茂、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清林专程到该县调研“法律政策明白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重点下沉,突出一个实字,实现两个转变

(一)畅通信访渠道,变堵为疏。该县一是设立“民声服务电话”和“稳定工作明示墙”,畅通干群联系渠道。在每个乡镇和行政村把县四大班子包乡镇领导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联系方式公布,并绘制出化解矛盾程序示意图,群众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随时和干部联系,在干群间搭建“连心桥”。二是实行县公检法三长在县信访局集体接待来信来访制度。三是在各乡(镇、区)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稳定现任区,随时收集和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到了“电话叫,干部到”,给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

(二)心系百姓忧,变被动为主动。一是开展“一干一警,双岗双责”活动,打造基层平安工程。向全县每个行政村派驻一个由一名政法干警和一名干部组成的基层创安工作小组,干警主要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干部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两人互相配合,各有侧重,双岗双责。二是县四大班子包乡镇领导和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定期到各行政村召开“村情~恳谈会”,面对面地接受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逐项落实解决,并及时反馈意见。三是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民调网络”,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格局。县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行政村每周排查一次,重大节日、敏感期随时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解决,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包案、基层疏导、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夯实了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确保了无集体赴京、盛市上访事件的发生。淇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淇县县委、政府把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作为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抓领导、严责任,抓宣传、造氛围,抓队伍、促保障,抓基层、打基层,抓创新、举亮点等措施,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进步。1994年以来,连续XX年被评为鹤壁市综治工作先进县,XX年10月被命名为河南省“治安模范县”。

一、抓领导,强化领导责任机制

淇县县委、政府始终把抓综治、保稳定作为各级领导的政治责任。一是把综治、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都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强化了各级领导的责任。二是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综治工作制度。三是建立了以落实“四制”为重点的综治考核与激励机制,年初有安排,半年一检查,平时有督导,年底总考核,奖惩兑现。XX年以来,先后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通报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表彰先进单位65个、先进个人130名,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

二、抓宣传,构建综治宣传工作机制

一是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综治宣传月”,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综治成员单位、县直各单位积极配合,利用宣传车、标语、图版、传单、咨询台、综治宣传一条街等形式,广泛宣传综治工作;二是在县电视台、电台开办了《法制方园》、《政法天地》等栏目,定期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报道,以案说法;三是组织县综治成员单位开展了“法律进厂、进学校、进农村”活动,捐赠法律书籍,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四是各乡镇均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有条件的村建立了法律宣传一条街,向农民群众宣传综治知识和法律常识。从1998年开始,在全县农村推行“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编写成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行政村的显要位置,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省委政法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五是全县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3个,138所中小学全部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向青少年及中小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综治宣传工作的深入,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政策意识,全县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抓队伍,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调整充实了县综治办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6人;各乡镇均有一名副书记主抓综治工作,配齐了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达到3人以上。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达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为强化基础,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综治办,由村主要领导任综治办主任。4年来,先后5次对乡村基层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由综治委、综治办领导和专门机关工作人员授课,提高了乡村综治办、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全县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175个行政村通过竞争上岗全部配备了“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大学生村官”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于~年8月11日进行了宣传报道。县、乡两级分别按人均0.3元、0.2元的标准落实了综治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4年来,共拨付综治经费90万元,为综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基础,完善打防控体系建设机制

一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专项治理行动。4年来,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整治治安乱点33个,开展专项治理行动67次,保证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达到了90%以上。淇县被评为全市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县公安局副局长焦树泉被评为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三破三,积案存5破3,均居省市先进位次。二是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城区组建了30人的交巡警巡逻队,8个乡镇各建立了10人以上的专职治安巡逻队,17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十户联防巡逻队。厂矿企业、内部单位、学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护厂队、护校队,

全县各种治安巡逻队共248支2235人。三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全县共聘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送水工、个体商户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余名,成为政法机关的“了望哨”、“巡逻车”,形成了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铁西工业区实行的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四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及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6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区是我省钢铁、石化、造船、重型机械、环保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武汉钢铁公司等1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在区属1300多家中小企事业单位中,有职工6万多人,农民工2万多人。面对区属企业改制重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侵权案件屡屡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日渐上升等新情况,仅有7名工作人员的区总工会,将如何应对形势的变化,如何把“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付诸于行动,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今年初,省总发出《关于推进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的通知》后,我们敏感地觉察到,这是上级工会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天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重要讲话精神的的破题之举,也是推动县(市、区)工会全面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于是,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对区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取得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首肯和热情支持下,区总工会腾出临街近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全部用于“四位一体”建设。按照规范化考核十项标准,我们在帮扶中心一楼大厅设置了接待、生活救助、医疗互助、职培职介、小额贷款、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10多个服务窗口,设立了免费家电维修、优惠理发、救助物资发放等服务项目,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壁式电子显示屏等必备的硬件设施;在二楼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技能培训教室等,既完善了“四位一体”所需的服务功能,又使帮扶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对街道帮扶维权站和社区(企业)信息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形成了以区帮扶中心为龙、街道帮扶维权站为支撑、基层工会干部为骨干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反应敏捷的帮扶维权网络。

二、转起来,充分借助和运用社会资源

搭建了“四位一体”平台,关键是要使它转起来,而转起来需要必备的物质基础,这往往又成为工作持续开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网络健全、联系社会广泛的优势,紧扣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助困、助医、助学入手,想千方,设百计,广泛借助和运用社会资源,建立起了“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爱心学校”和“爱心互助园地”。在助困方面,我们先后与武汉丽红商业公司签订协议书,创办了“爱心超市”(区总工会出资88%、丽红公司让利12%),困难职工凭爱心购物卡,就可到丽红公司所辖36家超市选购生活必需品。同时,我们广泛发动职工捐资捐物献爱心,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了“爱心互助园地”。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区职工捐赠衣物2万多件、生活日用品4940件,经消毒整理后,分门别类存放。已向多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发放了14821件衣物,900多件生活日用品。在助医方面,我们在区第一医院挂牌设立了“爱心医院”,与马应龙公司开设了“爱心药店”。医院为困难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区总工会为困难职工发放医疗优惠卡、爱心购药卡,困难职工可持卡到医院就诊体检,到马应龙大药店购买药品(区总工会出资85%,药店让利15%)。同时,我们还组织了2万多名职工参加市总工会开办的“重大疾病医疗互助”,组织了15189女职工参加“防癌保险”,目前,已有51名职工获得46万元赔付,缓解了患病职工的医疗负担。在助学方面,我们与区教育局联手创办了“爱心学校”(由区总工会出资80%,学校出资20%),享受优惠的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子女可在全区59所中小学就近入学。有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鼎力相助,我们创办的“五个爱心平台”有效地转动了起来,不仅使困难职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救助,也使区帮扶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声誉越来越响,工作越来越火红。

三、亮起来,推进帮扶维权工作向纵深拓展

第7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学用结合”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后几个月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用结合”引向深入,把培训的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等下还有4个单位作典型发言,万发副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今年来的工作回顾

今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新农村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为抓手,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大规模的农民教育培训,1-7月,全市共培训农民96928人,其中培训农村带头人63期、4943人;开展农劳转移培训32727人,“阳光工程”培训930人。

1.运行体系逐步完善,统筹协调力度加大。今年来,各地党委、政府相继按照常发[]5号文件精神,比照市里的模式相继建立和先后调整了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柳叶湖今年出台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鼎城区调整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临澧、澧县成立了由常委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桃源、澧县、石门等地的部门、乡镇领导体系健全。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做到了每半年调度1-2次。石门县委副书记刘琼每月调度一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对县直和乡镇的年度岗位目标考核。石门县印发了《2010年农民教育培训规划》、《2010年农民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在全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方案》三个文件。汉寿等地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制度,即学员考勤制度、计划上报制度、月报统计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督查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奖惩制度等。市里以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市培训基地,各区县(市)确立了以农广校、党校、农职中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30多个,还将10多所民办学校也纳入了农民教育培训网点。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和39以上的村都建成了培训阵地。全市有专职教师456人、兼职教员958名、乡土专家980名。

2.筹资力度逐步加强,培训经费有所增加。各县(市)区政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预算安排农民教育培训经费300万元。其中石门县120万、鼎城区35万、临澧县30万、武陵区30万、安乡县26.5万、澧县23万。其中各县(市)区预算安排了工作经费,鼎城区15万元,澧县13万元,石门县12万元,武陵、汉寿、桃源、临澧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各10万元。全市项目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3216.46万元,其中最多的还是农劳转移的资金1433万元。市直各成员单位按要求安排了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各县(市)区的有关单位积极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培训经费2916万元。各县(市)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企业等安排、赞助近1000万元资金参与培训。

3.培训活动开展经常,质量效益逐步提高。上半年,市里特意从北京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山在芷园宾馆主讲《更新领导观念,改善和创新领导农村经济的方法》培训报告会。张晓山利用空隙时间在常深入桃源县、澧县、津市调研。为主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变化需求,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把农民教育培训重点放在主导产业或新型产业发展上。如在职业技术学院,市农教办举办的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训;和市农业局组织的高效农业、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带头人(经纪人)、柑桔标准园建设培训;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的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培训;和市供销社组织的现代物流管理培训;和市妇联组织的女种植大户培训;和市农经局组织的第三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培训;和市乡镇企业局组织的休闲农业企业培训;和市水利局举办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营业主培训等。柳叶湖主要抓“八个一”工程培训,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健康养殖小区、休闲农庄建设、全程机械化操作示范片等示范点上行动快,起点高,有看点。马巷子村和靳家湾村的菜农通过学习和实地参观蔬菜生产正在向专业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该地和市农机化局合作主办2期插秧机现场演示观摩和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每次100人,当场购插秧机5台。武陵区深入田间地头,把重点放在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美国新型蔬菜大棚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菜农400多人。这些培训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产业发展。为了帮助农民增加劳务收入,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00元以上。

二、突出“学用结合”,农民教育培训力推新亮点

为把农民教育培训的现代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大力推进“学用结合”活动,涌现出16000多个“学以致用”先进单位和个人。今天推介的100个“学用结合”典型,是这一大批先进中的代表。近年,我市“学用结合”活动的主要成效及特点表现在6个方面。

1.学用结合”的扶助机制进行引导。一方面,从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工作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制定了《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接受教育。仅秋季享受国助的有:安乡107人,鼎城207人,武陵59人,临澧76人,5个月就有33.68万元。近3年来全市共发放国家助学金近200多万元。仅今年,全市有1000多名农村特困家庭子女进入定点机构接受为期一年的技能培训,每位学员得到1500-4500元的培训补贴。另一方面,各级农民教育办公室加强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合作,共同落实各项“学用结合”创业扶持政策,为“学用结合”的创业者打造创业绿色通道。澧县在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中,对172个培训对象进行了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贷款总金额1376万元。鼎城区采取劳动模范、种养能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培训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完成优质稻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乡风文明讲座等培训28期,培训12400人次,落实各种“学用结合”创业补贴2100万元。津市在关桥村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确保80以上就业率,并切实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台帐管理制度,将基地建成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平台,上半年为娄星纺织定向培训技术工人达100多人次。

2.借助“学用结合”的“双师型”老师进行指导。理论型和实践型的“双师型”老师、专家结合生产实际教学,做到把握时代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各类职业学校、涉农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积极主动地抓农民教育,促进“学用结合”。如汉寿县的广源麻业、泰鑫麻业、鑫源纺织有限公司等均采取办短期培训班、以师带徒等形式,培训农民工1800多人,现已全部在厂就业。津市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培训农民工1967人,为350人核发了职业资格证书,帮助417名返乡农民就近就业,还帮助李宁等参训学员完成了创业可行性论证和创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学员“学用结合”创办的企业进行诊断、指导其健康发展。

3.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实行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较好满足农民的参训需求,培训服务不断完善。一方面,要结合实践,通过理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员掌握以创办农业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开设工商、税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养学员的创业意识,引导学员搜集市场信息,推荐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投资项目,帮助完成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创业计划。

4.要树立“学用结合”的榜样和典型,带动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为服务当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员“学用结合”,各地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农村带头人等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面向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树立“学用结合”的榜样和典型,带动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5.要加强对“学用结合”工作的管理,建立以促进就业和促进增收为目标的农民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一是不断完善督导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加强对“学用结合”工作的管理,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完善督导检查考核机制,明显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在部门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所占比分。二是建立严格的台账管理制度。各地各部门不断规范和完善“学用结合”的台账管理制度,尽量避免重复培训,同时作为检查培训质量和转移效果的重要依据。在调研过程中农业部门“阳光工程”的电脑软件台帐管理,值得借鉴和学习。三是建立以促进就业和促进增收为目标的农民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以责任制考核为中心,对农民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及其培训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学用结合”的质量和效果。

6.要选出“学用标兵”,大力表彰奖励和推介“学用结合”的先进典型。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要在这批先进典型中,评选出100名“学用标兵”,大力表彰。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用结合的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

当前,我市整个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高。一些部门认为农民教育培训好说不好做。农民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内容需求等方面差异大,培训指标难以量化,培训直接效果不明显,认为抓与不抓区别不大。因而,重项目投入,忽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统筹协调不够。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尽管各级农办、农民教育办在统筹协调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很不够。农民教育培训涉及近30个部门。仍因条块分割的体制,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资金合作,造成培训项目设置不当,培训对象交叉,内容重复和走过场等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整体效果。三是政府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由于培训资金来源多头,致使财政性资金的整合和引导作用受到削弱。据统计,全市投入5229.47万元,其中除200万元由市本级财政投入外,大部分均为中央和省投入。按湘办发[]4号、常发5号文件要求,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应按农业户口人均2元的标准提取,但大多数县没有做到,基本上没有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四是培训监管不力。由于当前尚未建立以实现高效益为导向的农民教育培训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使得现有的培训项目疏于监督管理,更多地只注重对培训农民的数量、场次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评价,忽视对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保障、农民培训后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提高等质量方面的综合考评,从而制约着农民教育培训的效益提升。五是专业分布不均。一方面专业设置不周全。全市承担农劳转移培训120家机构中,涉及19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类培训机构9家,占了47.36;电工、车工、钳工培训机构6家,占31.57;其它13个专业只占21.07;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方面培训机构基本没有。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不适应。全市一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设施等与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不适应。一些农民急需的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一些外出打工人员想学技术,但经常抱怨找不到好的培训机构。六是工作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市共有9个区县(市)和2个管理区以及1个旅游度假区农民教育办公室,临澧、桃源、鼎城为正科级机构,安乡高配为正科级,一般有工作人员7人以上;其余为副科级机构,一般3-5人,武陵区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农民教育办公室由农广校转体而来,由于工作经费短缺,在当不顺裁判员的情况下仍然做“运动员”,严重影响了农民教育培训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

三、抓好下段工作,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要圆满完成全年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任务,后段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我们要从以下5个方面努力。

1.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关系到农村社会能否持续繁荣稳定,关系到全面小康能否顺利实现。要站在打好增加农民收入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科学发展的理论高度,抓好农民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要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大局高度,抓好农民教育培训,用城市教育资源覆盖农村,促进城乡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全面发展人才的实践高度,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组织、自我创新的能力,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站在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高度,抓好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对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战略举措。

2.要强化政府行为,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建立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打造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二是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整合资源、统筹经费,分类培训,建立一个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由农村办牵头、农民教育办具体组织、各涉农部门协同作战和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统筹协调、政策引导、检查督促、强化服务,完善农民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政府要把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完成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政策措施。要抓紧制定政策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广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3.要实行多元投入,确保农民教育培训正常开展。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体制,建立“市财政投一点、地方财政拿一点,各涉农资金倾斜一点”的机制和体制,增加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投入。同时积极运用金融、信贷、税收等手段,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业、个人和民间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多元化的智力投资保障机制。要通过改革现行的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将各类面向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的社会资源纳入财政支持的范围,鼓励各类培训资源公开平等竞争,凭能力获得支持。要建立政府、市场和培训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优势互补、平等竞争、市场导向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整体效益。

4.要更新培训理念,切实转变农民教育培训方式。要发挥各级涉农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的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散培训与集中相结合。在教材开发上,既要规范统一,又要立足农村和农民实际,编写一些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乡土教材”。在培训资源上,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特别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建立覆盖农村的农民培训网络。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按农事季节,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和现场培训会(以会代训);发送各种培训教材和技术资料供农民自学,举办电视专题讲座,播放科教片,制作科技宣传展板等培训方式;采取每月轮训、定期培训、岗前培训等方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8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区辖5镇1乡10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近12万。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11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今年以来,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按照省市“5+2”制度创新的要求,以抓点带面、规范运行、发挥作用为重点,在全区农村广泛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民主监督管理制度,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全区已有75个村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围绕“一条主线”,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方式,强化民主监督意识

我区地处城郊,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区域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区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村级财力逐步壮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变化的农村形势,如何解决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信任危机,如何有效激发农村干部群众谋事干事的积极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初,我们结合区情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提出了在农村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想,经过学习考察、调研走访,初开始在农村试点运行三种监督机构(建立村务监督委员、完善村民理财小组和群众监督小组、推行村级财务“三审三签”)。今年,在市纪委指导下,我们把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条主线来抓,做到“三到位”。

一是统一思想,做到认识到位。对于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这项工作,起初,一些乡镇干部怕影响村级班子团结和经济发展有思想顾虑,一些村组干部担心权力受到制约不积极配合。为确保建立工作顺利推进,区委、区纪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区纪委通过召开会议、组织集中学习、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基层干部的顾虑,为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创新思路,做到目标到位。在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过程中,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按照“先行试点,总结完善,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监督、因地制宜,注重效果的原则,提出了坚持“三个结合”、做到“四个深化”、实现“两个目标”的基本思路(即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机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四公开”、深化农村财务管理、深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现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监督制约,实现对村民权益自我保障。)。

三是抓点带面,做到工作到位。针对区情实际,区委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产生程序、职责权限等作了明确规定,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6名区级领导分片包抓指导,解决专项经费和一些具体问题;召开全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参观示范村,印发经验交流材料,进行研讨和面对面的交流,推进了全区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四个环节”,构筑村级民主监督平台,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选人用人、科学定位、规范运行、有效保障四个环节,确保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围绕机构组建,搭建监督平台。解决好人选问题,是依法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关键。我们按照省市文件规定,严格遵守村民监督委员会产生程序,坚持在乡镇党委指导下,由村党组织具体实施。在人员确定上,注重把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群众信任、熟悉村情,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群众吸收到村民监督委员会中来。在选举程序上,由村民代表大会酝酿提出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后报乡镇纪委备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或全体村民会议实行差额选举,确保了组织产生符合法定程序。

二是围绕科学定位,明确职责权限。我们将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定位为乡镇纪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的村级配套组织,规定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就是以实施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实施过程监督为主,不参与具体行政性事务处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确保了公正公平监督。同时,制定了组织关系图和解决争议工作办法。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在省市规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了补充。要求村民监督委员会要承担学习政策法规和有关监督知识,正确履行职责和监督职能,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发挥表率示范作用等五项义务。通过明确职责权限和义务,增强了民主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围绕完善制度,规范监督行为。我们制定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定期议事制度、列席村“两委会”制度、定期报告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工作考核计分办法等制度,制作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流程图和“三审三签”流程图。同时,坚持工作考核结果与监委会人员基本补贴挂钩。这些规定和制度的建立,有效防止了监督的随意性,维护了监督的权威性,提高了监督的实效性。

四是围绕强化保障,催生监督活力。着力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村民监督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制作了门牌,刻制了印章,并把各项制度制成牌匾上墙公示。印制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建立了监督委员会工作 档案。加强对农村两委会成员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明确了监委会主任享受非公选村村委会副主任基本补贴报酬标准,并设立奖励补贴,由各乡镇结合平时和年终考核进行发放。同时,区上给每村每年补助1000元办公经费,保证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有效开展。

三、体现“四个效果”,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保障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各村民监督委员会已全面参与本村建设工程招投标、村务公开、财务审核、救灾物资分配等事务的监督。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对244件(次)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监督,给村“两委会”提出261条建议,有231条被采纳,切实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1、完善了村级民主监督机制,深化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能力。村上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弥补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民主监督机制方面的缺失。建立监委会的部分村,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村务公开更加规范。

2、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村民监督委员会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还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我区马营镇燃灯寺村在研究村寨子坡发包事宜时,村监委会将村民意见带给“两委会”,认为寨子坡虽是荒坡,但有成片的栗子林,每年村民拾栗子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如整体发包将影响村民拾栗子的收入,村委会采纳建议,将栗子林划在了承包范围之外,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3、促进村干部作风转变,提升了村级管理水平。村民监督委员会引导村民依法参与村级事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征地、拆迁、补偿款分配还要召开户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纠正了以前主要领导碰头决定或少数人研究决定的做法。今年5月底,我区神农镇峪泉村三组30间门面房每年13万元的承租合同到期后,组长召集部分村民代表准备以议标方式进行承包,村监委会广泛走访村组群众,听取大家意见,提出了公开竞标的建议,村两委会采纳建议,在监委会的监督下经过公开竞标,最终以年承包费27.4万元中标,每年为村上多收14.4万元,受到村民好评。

4、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自从村民监督委员会建立后,多数村干部感受到,通过监委会收集民意,减少了决策失误;通过监委会的全程监督,规范了工作程序;通过监委会的有效解释,消除了群众误会。石鼓镇石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现在有了监委会时刻监督自己,一方面可以减轻我们村干部的思想压力,二来可以减少工作失误,增强工作透明度”。目前,多数村干部能大胆管理,全区农村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97元,同比增长30.7%。

四、实现“四大突破”,适应发展变化的农村形势,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村民监督委员会运行过程中,我们及时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探索监督手段,实现了“四大突破”。

1、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意识,实现了思想认识上的新突破。推行村监委会制度,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村级民主监督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重要保证,只有监督权得到落实,才能保证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的落实。

2、科学定位监委会职责,实现了组织建设上的新突破。我区明确规定,村民监督委员会只实施监督,不参与决策和具体行政事务的执行,是在镇(乡)纪委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配套组织。当监委会提出的意见不被村两委会采纳,群众反响强烈时,村监委会可向乡镇纪委直接反映,由乡镇纪委指导村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或表决,以便及时纠错,避免矛盾激化。

3、有效规范民主监督行为,实现了制度建设上的新突破。目前来说,村民监督委员会是一个新生组织,如果没有权力制约机制和制度保障,也有可能激化矛盾。为此,我区从试点开始,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了相互制约体系,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监委会工作规范运行。

第9篇: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

**外国语学校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

**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在职女教职工31人,占总数的52.54%。广大女教职工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外国语学校甚至于**县教育系统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如何抓好这只主力军的队伍建设,促进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会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外国语学校教育工会女工委在学校行政和上级女工组织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切实维护女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女教职员工理论上的探索力,组织上的凝聚力,社会上的影响力,教学上的竞争力。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我们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女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

1、加强女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根据工作计划确定了有关学习内容。组织女教职工认真学习工会工作理论,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引导女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学习有关妇女工作法规,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有关妇女工作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女教职工的“四自”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

2、强化女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各女工小组重视组织女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学校女工委配合党政领导,动员女教职工积极投身各种学习,在女教职工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点,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提高女教职工敬业爱岗,科学育人的水平,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师表形象。

3、关心女教职工的健康成长,加强对女教职工的培养。密切配合学校党组织和行政做好女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注意培养女教师,特别是青年女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机会让她们多学习、多实践,使她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4、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近年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女先进典型。学校女工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表彰激励机制,认真培养、宣传女教职工中的先进组织和个人,大张旗鼓地宣传女教职工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展示女教职工建功立业风采,充分发挥模范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女职工争做“智慧的女性、发展的女性、创新的女性”,推动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女教职工的文化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女教师队伍,以发展优质教育,以“巾帼育人创新”活动为主题,结合我校的实际,倡导女教师专一门,会二门、学三门,引导广大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1、引导女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增大知识储备。我们主要通过抓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女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提高女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学校董事会还拨出专项资金作为师资培训费用,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也给予大力支持,大大调动了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积极性。

2、鼓励女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改不断提高女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校内积极开展“巾帼育人创新”活动,以教书育人为核心,鼓励女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刻苦学习,勤恳工作,科学育人。通过这些系列的主题活动,培养了女教师竞争、进取,为教育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在省、市、区举办的各学科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论文,优秀课评比,辅导学生参赛等活动中,女教师成绩显著。例如:刘巧梅老师的教学设计《调查校园内生物种类》荣获绵阳市生物科一等奖;邓小芬老师的教学设计《文学采风》荣获绵阳市语文教学展示课活动一等奖;伏冰清老师执教的《我的发现》获**县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毛红玉老师获得**县第三届班主任论坛特等奖;李小燕老师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教师。

三、结合维权职能,增强女教职工的身体素质。

**外国语学校紧张的工作节奏给女教职工心理、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给女教职工减压,除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她们外,还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1、围绕运动、健康、创新的主题,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组织女教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活跃女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在“三八节”期间,我们举行了女子趣味体育比赛,全校最少有60%的教师参加,参加比赛的汪清霞、周芳、李小梅等老师不但姿势优美,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使整个活动场面都充满了笑声,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使女教师们忘掉了忧愁疲劳,愉快而有意义地渡过了自己的节日。

2、学法、用法,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我们组织广大女教职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让女教职工参与、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同时,还开展了“美德在家庭”、“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把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各种学习资料发到女教职工手中,让她们学会保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合法权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广大女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广大女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创新地投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

3、做好困难女教职工的帮扶工作。近年来,学校女工委从关心和帮助女教职工的身心和生活出发,认真做好困难女教职工生活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困难女教职工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女教职工帮扶工作和组织管理。探索建立帮扶解困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六必访”制度:即教职工生病住院时必访;教职工婚喜生育时必访;教职工工作闹情绪,思想波动较大时必访;教职工遇危难急事时必访;教职工家庭有矛盾必访;教职工获县市级以上教学、科研重大成果奖励时必访,使慰问走访经常化、制度化,努力为女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