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本科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本科调查报告

第1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四川民族学院 旅游 本科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5

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系担负着为四川民族地区培养在基层“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责任。

1 本科现状调查

1.1 基本情况

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系是在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旅游系的基础上整合甘孜州财经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并于2006年独立建系。2009年旅游系成为首批升本系部,由于其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教学资源亟待优化。

1.1.1 教师学生结构情况

1.1.1.1 教师结构

旅游系在编16名专兼职教师,其中10位专职教师、1位兼职教师、5位教辅人员;副教授5人,讲师7人,助教4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学科骨干4人,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11人。另外还外聘8位他系和外校教师(2012年8月的统计数据)。

1.1.1.2 学生构成情况(截止2012年6月)

其中专科层次190人,占总人数的46.12%,本科层次人数222人,占总人数的53.88%。旅游管理专业人数368人,占总人数的89.32%,导游专业人数44人,占总人数的10.68%。

1.1.2 课程设置情况

旅游系对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的课程设置都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课程分为讲授课程,实训课程,专题讲座,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教学计划),共75门课程,必修课51门,占总门数的68%,选修24门,占总门数的32%。讲授课程45门,占总门数的60%,讲授加实验16门,占总门数的21%,专题讲座9门,占总门数的12%,实验课程5门,占总门数的7%。而且其中专题讲座仅是“形势政策”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分别在不同学期出现而累积的门数。实验课除一门是“餐饮与客房服务技能”以外其他四门分别是“旅游行业考察”、“专业实习”、“军事理论与军训”和“毕业论文”。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学生实验教学情况

学生实验教学分为教学中的训练、旅游黄金周见习、寒暑假的见习、在校期间的一次旅游行业考察以及毕业实习。

教学中的训练因在学校实训室内完成,实训考试成绩记入期末,所以总体上教学效果较好。但是旅游黄金周见习和寒暑假见习属于学生自愿参加,学生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的部门主要以用人单位为主导,从而导致有的学生见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无关,见习所达到的效果仅限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和行业的机会。另外旅游行业考察也因学院和系部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同样采用学生自愿参加的方式,考察主要局限在康定、泸定、丹巴三县的部分旅游景点和行业。旅游黄金周见习、寒暑假见习以及旅游行业考察,由于是自愿参加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阶段一方面企业不配合,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廉价劳动力,无法进行管理实习和换岗实习。另一方面,“以生为本”理念泛化,使实习流于形式,很多实习生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无关甚至根本不实习,并没有达到真正实习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一时机找工作,最后只是找个用人单位开个实习证明就算了事,使得毕业实习几乎成了提前毕业的代名词。

作为旅游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见习、实习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这将严重影响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和旅游人才的发展。

1.2.2 招学情况反映出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产业,其发展受到市场这个无形指挥棒的支配,由于就业门槛低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对服务业的轻视和不屑,这些都对旅游本、专科生在行业内就业形成了一种无形压力。另外旅游企业的工资水平偏低,特别是一线岗位。企业对员工的养老、医疗、住房、假日补贴等福利都没有有效落实,再加上旅游从业人员升职周期长限制了个人的发展。这些都是影响旅游系的招生的客观因素。

1.2.3 教材问题

旅游专业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强调多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因此现在很多教材内容针对性较差。比如: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旅游保健学、饭店物业管理、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美学等学科的教材内容陈旧,基础性的内容多,而针对旅游的内容较少或较肤浅。

1.2.4 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事旅游行业的必须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知道鸡毛蒜皮”的杂家。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出现“门门懂、样样不精”的现象。除此以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两个层次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别不大,有的教学内容与行业脱节,课程开设顺序缺乏逻辑性。其中有许多课程出现了重复教学炒陈饭的现象,比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导游基础知识》与《旅游宗教学》、《中国民俗学》、《旅游地理学》、《中国客源国概况》、《旅游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这几门课程都出现了重复教学的情况,这对学生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是一种浪费,同时这也成为学生厌学的诱因之一。涉及旅游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几乎为零,学生们对旅游行业的了解仅停留在书本之上。

1.2.5 本、专科专业设置呈现相近和同构性

旅游系存在着旅游管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差别不大,课程开设先后缺乏逻辑性。“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模式使本科教学的优势无法体现,反而由于旅游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差而在就业市场上显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这使很多学生没有专业意识只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读书。

2 建议

2.1 更新教育理念,科学定位在教育教学中突显本、专科的差异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具有管理潜质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系所处的特殊地域,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必须突显本、专科教学的差异,同时在不违背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做适当改革,本科生应介于学术型和技术型之间。

2.2 完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科学化

首先,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教学和炒陈饭现象。对相关度大的学科可合并为一门课程来教学或一门课程由几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分别完成其教学任务。切忌盲目增加课程数量,特别要注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组织安排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的作用,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比如一门课程在备课、上课、听课、总结等各个阶段都做到团队参与、资源共享,把每一门课程都建成精品课程,使旅游系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

第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应从通识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四个平台进行。教学中既要面向基层一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也要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系统的构建,并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第三,课程内容在夯实基础之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旅游业的三大主要支柱是旅行社、饭店和旅游景区景点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课程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三大支柱产业展开。在课程设置上要加重旅游各行业专家讲座的力度,克服专家讲座的随意性,同时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应加强语言训练,结合本校资源加强英语、日语、法语、藏语等语言课程的学习。

第四,科学规划实践教育教学。人才的全面发展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但学校教育受诸多因素限制,部分能力、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通过学校专门教育来习得。在一些欧美旅游学院非常看重相关专业的从业经历,并把它作为入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考生不达标,学院会对其进行半年以上的学前培训。因此旅游系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将部分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学生实践实习环节。

结合旅游系实际将技能教学课程在大三上半学期集中开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前9周在学校学习,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模拟实训为铺。后9周在定点饭店、景区景点或旅行社实习。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实习报告,第二部分为饭店部门经理和带队教师给予的综合评分,最后一部分是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每个部分的成绩各占三分之一。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有效。当然在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之前必须建立建全相关的考核、考勤、安全、劳动保障等相关制度,以及在实践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员工化管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由较高素质的实习管理教师对实习生进行经常性管理,并要求实习生按期交实习日记、实习心得并由实习管理教师对其进行一月一次的反馈和指导。实习教学平台不仅拓宽了学校与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合作交流渠道和平台,更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和感情。

第五,加强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体现地方性和民族性,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把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纳入教研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编纂切合实际的专业教材。

2.3 科学指导,着力培养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生定位和职业理想对本科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许多大学生对旅游职业缺乏清醒的认知,作为学校教育应当帮助大学生理性认知旅游专业并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校应结合旅游系实际,在各个阶段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指导大一的学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坐标上找到自己的“象限”,确定未来职业的大方向;在大二时通过专业性的学习和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总体的规划;大三时,结合实践教学对职业规划内容做进一步的调整;最后一学年应给予学生各种求职、面试技巧的培训,让学生们顺利就业。

本科学生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四川民族学院应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系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历史不久,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对本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盛正发.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曾琳.旅游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趋势[J].科学技术,2009,(10).

[3]谷慧敏.中国大陆外方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0,(5).

[4]陈世伟,王珏.我国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索[J].科技广场,2008,(1).

[5]郎富平.影响旅游景区人才职业生涯的因素研究[J].旅游论坛,2011,(12).

[6]邱云美.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第2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接触;阅读;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45-03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通过独立设计完成的《天津市高校本科生阅读产品使用与消费调查问卷》,我研究小组在天津地区29所本科高校(包括独立本科三批院校)的约30万名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阅读产品使用与消费情况的抽样调查。根据概率抽样的相关原理与经验,对于约30万的总体进行抽样,在正常方差水平下,按照3%的边际误差与95的%置信度,样本量约为700[1]。最终限于研究精力及时间原因,实际共发放问卷650份,经过筛选处理后的有效问卷为538份,有效率为82.77%。

为了从更为宏观的视野中观察当下大学生群体关于阅读产品的使用与消费情况,我们的调查首先涉及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八种媒介形式的使用情况。这八种媒介包括电视、报纸、期刊、图书、互联网、广播、CD/MP3以及VCD/DVD,其中电视与广播属于电波媒介,报纸、期刊与图书属于平面媒介,CD/MP3与VCD/DVD属于电子音像媒介,互联网属于新兴数字媒介[2]。对于每种媒介类型,我们分别设计了“过去一个月平均每天”的7个接触时长以考察它们的被接触情况,同时通过使用定比测量方法对各选项由小到大分别赋予0至6分,下面将分别作出具体说明。

一、电波媒介接触情况

电波媒介包括电视与广播两种媒介形式。由图1可知,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对于电视与广播的有效接触率分别为41.5%与44.1%,媒介接触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0.91(1.40)与0.79(1.28)[3]。由图1显示,大学生对于电视与广播两种媒介的接触趋势基本相似,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接触时间的频率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对于电视与广播两种电波媒介,大学生更偏好于前者,但对二者的接触都较为有限。这一方面可能由于传统媒介形式对于当代大学生缺乏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与大学校园中电视与广播媒介设备的数量较为有限有关。

图1 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的电波媒介接触趋势

二、平面媒介接触情况

平面媒介包括图书、报纸与期刊,是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原始基本阅读产品。由图2可知,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对于图书、报纸与期刊的有效接触率分别为86.4%、45.5%与55.4%,媒介接触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37(1.79)、0.62(0.90)与0.93(1.13)。

又由图2显示,大学生对于报纸与期刊两种媒介的日常接触趋势同电视、广播的日常接触趋势基本近似,但对于图书的日常接触趋势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平均每天半小时~2小时(50.4%),也有12.1%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图书8小时以上。以上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对平面媒介的日常接触中,对于图书的接触远多于报纸与期刊;而在报纸与期刊两者之间,大学生则更为偏好后者。

三、音像媒介接触情况

音像媒介包括具有音频属性的盒式录音带、CD、MP3与具有音视频属性的盒式录像带、VCD、DVD,考虑到盒式录音带与盒式录像带在当下中国基本被CD/MP3与VCD/DVD取代,我们的问卷中便不再涉及这两种媒介形式。

图2 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的平面媒介接触趋势

由图3可知,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对于CD/MP3与VCD/DVD的有效接触率分别为76.4%与28.9%,媒介接触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1.92(1.70)与0.59(1.21)。又由图3所示,大学生对于VCD/DVD的日常接触趋势同电视、广播与报纸、期刊的日常接触趋势基本近似,而对于CD/MP3的日常接触趋势又同对图书的日常接触趋势近似,主要集中在平均每天半小时至2小时(48.3%),也有7.7%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CD/MP3在8小时以上。以上结果表明,针对CD/MP3与VCD/DVD两种音像媒介,大学生明显偏好于前者,这或许主要由于MP3(MP4)这一媒介设备在今日大学生青年群体中的高普及化与高伴随性,同时较广播相比,拥有更强的个性化选择模式。

图3 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的音像媒介接触趋势

四、互联网媒介接触情况与主要活动

互联网因其强大的媒介功能而被成为“全媒体”,上述三类七种媒介形式的功能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呈现,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其对于互联网这一媒介形式的使用状况是可想而知的。

由图4可知,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对于互联网的有效接触率为97.8%,媒介接触平均分(标准差)为3.55(1.74)。

又由图4所示,受访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日常接触趋势不同于上述任何一种媒介,主要集中在平均每天1~4小时(49.6%),而平均每天接触互联网8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比率高达25.2%。上述结果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媒介接触形式。

图4 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天的互联网媒介接触趋势

第3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本科生 入学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基金”基础英语教学团队”(2013jxtd113);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以内容为依托(CBI)的语言教学模式下英语听力课程研究――以安徽省独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4jyxm722)

一、引言

很多学者如王初明(1990),马广慧,文秋芳(1999),戴炜栋,束定芳(1999),王立非,文秋芳(2004),胡卫星,濮建忠(2011)等都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外语水平,母语写作能力,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性格,写作任务与条件,写作练习频率和元认知能力等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1][2][3][4][5]。其中的外语水平,对于刚入学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就指“入学能力”。

200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入学能力”需达到“能根据提示,在20分钟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意义表达清楚,能改写课文内容,能书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格式和行文无严重错误,书写规范。[6]”客观来讲,并非每位英语专业本科生都能达到这样的入学要求,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为了弄清楚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入学能力”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和写作实践能力考察,以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102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评价学生的写作“入学能力”。

二、高考英语成绩调查

作为在中国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高考英语成绩,还是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学生们的英语能力。笔者首先对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分数在130分及以上的共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120~129分共1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8.6%),110~119分共3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4%),110分以下的共4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2%)。分数为120~130分以上的人数总共才占总人数约21.5%,而110以下的人数所占比率竟然高达约48.2%,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即英语“入学能力”不是很高,这很可能就是造成其大学时期英语学习效果低的一个很大原因;另外一方面,即使有些地方对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但由于单科成绩也是试卷各个部分的总和,学生具体的英语写作能力也很难体现出来,于是笔者又对这些调查对象做了问卷调查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

三、问卷调查

在进行写作测试之前,针对英语写作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有着强烈的畏惧感,并且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价非常低。有约61.8%的学生对于写作感觉焦虑并且感觉完成写作很困难,仅仅只有约30%的学生对于写作训练很有兴趣并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对写作无所谓。并且不论焦虑不焦虑,有将近93%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差的原因是词汇量少和语法差。

四、写作实践调查

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高考结束到再次高强度接触英语,时隔了很长一段时间。笔者在学生正式上课一周后进行了写作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写作“入学能力”为依据,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结果发现,学生的写作“入学能力”差到令人难以置信,具体表现为:书写格式错误严重;语法错误严重;母语迁移影响严重;语法错误严重;母语迁移影响严重;语篇意识很低。

(一)书写格式错误

学生们的写作结果所反映的书写格式错误包括题目的书写格式错误,大小写错误,缩进错误以及标点符号错误。在给定题目的前提下,没有一名学生的题目书写格式是正确的。有89.2%的学生有意识地将题目居中,但没有一名学生意识到除了首字母大写以外的大写问题。有不到10%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大小写问题。例如:将表示“我”的英文单词I还有人用小写i来代替;首字母大写出现里了this moment的写法;句子用小写字母开头。上面所列的三个错误例子都属于连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避免的错误。在标点符号错误中,有高达95%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逗号和句号使用混乱或者书写混乱问题。

(二)语法错误频率非常高

语法错误涵盖了语法知识的各个方面,笔者在只针对围绕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即应该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解决的语法问题进行调查并举例。

1)可数名词的单复数错误问题。例如: We have to write some article, passage, and essay.

2) 主谓一致的错误问题。例如: …teacher teach us to use sth …

3) 时态错误问题。 例如: When I saw the book for the first time, I think it is ...

4) 谓语动词和系动词使用混乱错误问题。例如: I am go to the college.

5) 间接引语的语序错误问题。例如: I do not know what will I learn in this class.

6) 冠词的使用错误问题。冠词的使用错误大部分不是使用不当,而是学生们没有使用冠词的意识。例如: It is class that need to …

(三)母语迁移影响严重。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有97%的学生都承认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了一个先想汉语意思再翻译成英语的这样一个惯性步骤。母语迁移造成的错误,要么是导致逻辑混乱,要么就是语法错误。例如: I think writing class can learn a lot of writing skills. 很明显这个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I think in the writing class we can learn a lot of writing skills. 但由于母语的口语表达可能是“我觉得写作课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技巧”,于是通过直译就呈现出上面的这种错误。这种逻辑错误的出现率在本次测试中高达49%。又如: I must will be unhappy if …这个错误也反映出很明显的母语迁移现象。即学生将母语表达为“我必将会不开心”通过字对字的翻译转化为这个例子。当然不排除学生用了智能手机进行在线翻译所得出的结果。连基本的语言错误辨识能力都没有就直接写出来,也直接反映出其极低的语言能力。

(四) 语篇意识薄弱。

杜金榜(2001)提到英语中的语篇联结手段,既可以应用于在句子层次,也可以应用于语篇或者不同层次[7]。但学生们的写作测试所呈现的是,文章的逻辑联系不强,没有明显的语篇意识。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because, for, as”是本次测试过程中学生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篇连接词,当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 “and” 也不例外。但是只有不到10%的学生使用了其他主从句来使得语篇衔接的更加紧密。

五、结语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入学能力”呈“金字塔”式的排列方式,完全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写作“入学能力”的学生很少。这就意味着,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生搬硬套已有的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可能会严重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原地踏步甚至更加糟糕而教师却对此一筹莫展。我们可以在了解学生基本的写作“入学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 戴韦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写作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语界,1999(4):1-10.

[3] 马广慧,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34-39.

[4] 王立非,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205-212.

[5] 胡卫星,濮建忠.学习者因素对英语写作的动态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77-81.

第4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前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一)题目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成都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二)前言

社会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范围,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三)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社会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始末顺序或脉络,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叙述事实,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后推导出结论。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眉目不清,条理紊乱。

2.横式结构。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平列的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从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题。

3.对比式结构。这是一种特殊的横向结构。适合于先进与后进,正确与错误的两件事物相互比较,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4.纵横交叉式结构。就是将纵横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以纵为主或以横为主,纵横交错,以便灵活透彻地说明问题。

(四)结语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五)附录

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社会调查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第5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第6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第7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为了对某件事情作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我们就需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然后形成书面文字,这就是调研报告。二、调研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区别

说到调研报告,就不能不先说调查报告,有许多人把这两种文体混为一谈,在写作中不加以区分,其实是错误的。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

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三、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

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四、调研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五、调研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

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

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md

ash;—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XX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

、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六、调研报告的格式及说明

1、调研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

(1)标题页

1)、 标题

2)、 客户(委托人)

3)、 调研公司

4)、 日期

(2)内容目录

1)、 章节标题和副标题,附页码

2)、 图表目录

3)、 附录目录

(3)执行性摘要

1)、 目标的简要陈述 **

2)、 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 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

4)、 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

5)、 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4)分析与结果(详细) ****

1)、 调查基础信息

2)、 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 表格与图形

4)、 解释性的正文

(5)结论与建议 ***

(6)附录

1)、 调查问卷

2)、 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 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2、调查方法

(1) 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 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 样本单位的界定

b)、 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 调查问卷

a)、 一般性描述

b)、 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 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 局限

a)、 样本规模的局限

b)、 样本选择的局限

c)、 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3、调查报告格式及写法详细说明: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

,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

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5).结论和建议

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结论,并结合企业或客户情况提出其所面临的优势与困难,提出解决方法,即建议。对建议要作一简要说明,使读者可以参考本文中的信息对建议进行判断、评价。

(6).附件

附件内容包括一些过于复杂、专业性的内容,通常将调查问卷、抽样名单、地址表、地图、统计检验计算结果、表格、制图等作为附件内容,每一内容均需编号,以便查寻。

七、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 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 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 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 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 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 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研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

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 起草报告

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 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 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 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 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

八、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般来说, 调研报告由标题和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导语)

调研报告一般都要写前言(导语),以此来说明调研的目的、 对象、 范围或调研要点, 为读者阅读全文打下基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

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前言的写法一般有 3 种: 一是概述调研简况,说明调研的时间、 地点、 对象、 方式、 经过等; 二是概括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或揭示文章主题,便于读者概括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三是将调研事项的结果放在开头来写,易调动读者去思考其成因, 对读者具有启发作用。导语, 不论采用哪种写法, 都要开门见山, 点名主题, 为正文的展开做好铺垫。但在写作实践中, 导语的写法不会像归纳的那样简洁化、类型化, 常常几种写法互相糅合, 所以写导语要因文而异, 根据具体内容, 确定前言(导语)写法。

(2)调研报告——主体(正文)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第8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2014年以来,福建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1],并试点建成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8月30日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众多利好政策先后落地福建。在这大好形势下,福建省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创新性发展无疑将成为推动福建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科技查新作为科技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鉴定、评估、验收和技术转移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很大的帮助[2]。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科技查新的需求,福建省多所高校积极开展查新工作,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已经先后成立了由教育部和福建省科技厅、卫生厅等授权的查新站,查新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福建省查新事业总体起步较晚、查新机构数量比重较少等原因,使得福建省查新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内所有本科院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对各校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探讨当前福建省内各高校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与对策,为科技查新服务在福建省未来的创新性发展中起到更好的作用提供一些参考。

1 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研以福建省内23所本科院校(除去二级学院)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高校类型涉及综合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公安类等,能够较为齐全真实地反映福建省高校科技查新服务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了系统、全面地掌握各校科技查新服务情况,2015年5月―9月,笔者通过搜索政府机关和各调研高校图书馆主页、查阅文献资料、对各高校科技查新或者信息服务人员进行电话、QQ、邮件、问卷咨询等方式,从查新机构服务概况、影响查新服务水平的数字资源配置、查新人员基本素质、查新报告质量优劣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23所本科院校中,有3所高校具有教育部授权的查新资质、1所高校具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科委双重认定的查新站资质、3所高校与其他具有教育部批准的查新站具有挂靠合作关系、4所高校图书馆的相关部门有开展代查代检、查收查引方面的服务,其余12所高校未开展任何形式的科技查新服务。因此,本研究基于以上23所高校调研结果,从查新服务开展基本情况、数字资源、查新员素质和查新报告质量对科技查新的影响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福建省内各本科高校开展查新服务资质机构较少、学科覆盖不全、服务层次较低、资源整合较差、主动服务意识较弱、查新队伍素质不高、部分报告监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

2.1 各本科高校查新服务开展情况

23所受调查本科高校,具有查新资质或者挂靠关系的有7所,独立开展简单查新服务的有4所,查新学科涉及医学、农学、理工类等。另外12所高校未开展任何形式的科技查新服务。从表1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本科院校中具有查新资质的高校数量较少、部分无查新资质高校图书馆依托相关部门,如各馆的信息咨询或者参考咨询部进行简单的代检代查、查收查引服务、超半数高校未开展任何形式的科技查新服务。

2.2 福建省本科高校数字资源基本情况

数字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等对科技查新质量优劣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科技查新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3],本调查采取网页访问的方式,调查了福建省各本科高校数字资源的基本组成情况,并讨论了各开展科技查新服务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对科技查新工作开展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具有查新资质及自主开展各类查新服务的高校中,数字资源的建设相较于其他未开展任何形式查新工作的高校建设得较为齐全,数字资源种类较多、中外文数字资源建设较为同步。可见,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完成科技查新工作的基础,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仍有个别高校,数字资源采购较多,中外文兼备,却未开展任何形式的科技查新服务工作,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该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层次。

2.3 各开展科技查新服务高校查新人员基本情况

查新人员作为整个查新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完成者,是控制查新质量的首要保证[4]。查新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查新工作的质量。本调查从福建省各本科高校查新员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和职称等方面探讨了查新员素质对查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作为科技查新的主力军,查新员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专职查新人员普遍缺乏,部分查新员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较低、不具备相关资质,查新员素质有待极高。

2.4 科技查新报告基本情况

查新报告作为科技查新成果最直接的表现,对评估各校查新工作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查新机构主管部门对查新机构的年度审批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因此,查新报告质量的优劣对科技查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除了了解各校查新报告的基本情况,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影响查新报告质量优劣的因素,其中课题分析、与委托人沟通是否到位;数据库选取、检索策略制定是否合适;检索结果分析是否精密;结论书写是否缜密等因素被认为是目前影响科技查新报告最大的几个因素。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查新工作开展范围和力度有待进一步扩大和加强

在接受调研的23所本科院校中,只有4所院校具有教育部或者卫生部授权的查新资质,占比为17.4%,查新范围主要为农学、理工和中医药方面的相关学科,学科覆盖范围较窄,其余19所高校只有7所高校有自主开展部分查新服务,且多为查收查引、代检代查,服务内容简单、层次较低,为本校师生的科研、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提供的帮助有限。除此之外,还有12所高校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科技查新服务工作,不仅在资源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未能体现图书馆在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方面所起的重要辅助作用。

针对福建省本科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开展范围和力度不足的问题,应加大社会各界对科技查新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储备和知识服务的作用,特别是具备相关资源的高校图书馆,应利用馆内已有资源,积极对外开展科技查新等知识服务,细化查新服务内容,加大查新工作力度。

3.2 数字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数字资源是查新工作的基础,文献资源充足和全面是保证查新质量的前提[6]。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调查高校都购买了相当数量的电子资源,电子资源数量和种类参差不齐,多则上百种,少则十几种,中外文兼备。各校每年花费如此多的资金购买各类数据库,是现代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能够将数字资源真正用于各类教学科研活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高校却为数不多。

除了4所具有查新资质的高校外,只有7所高校有自主对外开展查新服务,其余12所高校,电子资源的购买大多单纯地用于满足师生教学科研中对文献的需求,缺乏对数字资源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除此之外,高校间的资源合作共享缺乏,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即使拥有福州地区大学城8所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但里面的跨馆资源检索之后仅限于文献传递,而非直接获取,大大地增加了文献使用周期,降低了使用率。

针对数字资源的这些问题,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对外开展查新服务,将查新服务和学科服务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7]。同时,加强合作,加大资源共享,将本校和友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各校师生服务,提高全校科研水平。

3.3 查新员队伍数量和素质亟待增加增强

查新员作为整个查新工作的主要执行人,在整个查新工作完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目前,省内各高校的查新工作者除了少部分具有相应的查新资质外,大部分的查新工作人员都为各馆信息咨询部或者参考咨询部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很少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不具备查新资质。但是,查新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要求比较强[9]、消耗时间比较多、对检索过程要求比较严谨的一项工作。目前,从本省23所本科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开展情况和查新人员的组成来看,负责科技查新的查新员总体数量较少、学历普遍偏低、专业背景缺乏、专职查新员数量不足、查新员缺乏相应资质,受调查者普遍认为福建省科技查新人员队伍结构和素质不能满足科技查新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福建省高校科技查新事业的发展。因此,扩大福建省查新员队伍建设,提高查新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图书馆应规范查新工作,完善查新人员队伍建设,在增加查新队伍数量的同时,注重查新员素质的提高,聘用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人员,加强对查新员进行继续教育、专业、业务能力等培训。查新员也应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经验的积累和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第9篇:本科调查报告范文

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后,我院党委行政认识的起点比较高。在接受国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后,曾赴广东、山东、浙江等地考察学习示范型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今年初省第17次党建工作会议后,院党政领导集中学习王国生书记和沈健厅长的报告,开始了学习实践活动的筹划和准备。3月7日召开动员大会以来,根据省高校工委《学习调研阶段的指导方案》的要求,在省指导检查组的帮助指导下,努力完成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顺利取得了学习调研的良好成果,从今天起,将正式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省高校工委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案,并传达了中央四月一日召开的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会精神。现在我代表院党委对第一阶段学习调研进行总结,对第二阶段分析检查进行部署。首先讲一讲学习调研阶段的活动情况。

最近院党委对这一阶段基本情况进行总结,认为可以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估价:

一、紧张有序地开展了学习调研活动。

活动时,我院紧跟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全体党员、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400多人参加了动员大会。大会以后,大家把学习放在首位。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安排集中学习时间超过了规定的20学时,连同听辅导报告和观看专题电视片,多达27学时。把开展调研活动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环节,从3月10日起院党政5位领导同志带领3个调研组围绕6个课题展开专题调研。先后有系主任、处室负责同志、教研室主任、教师、班主任、机关工作人员及部分学生代表700多人参加了座谈和访谈。分发调查问卷1650份,形成了4份专题调研报告和综合调研报告。17个党支部分别展开调研,写出支部调研报告14份。各类调研收集90多条意见和建议,梳理归纳出有关和谐稳定、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开源节流和作风建设等5个方面问题,为下一阶段分析检查提供了依据。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学习调研阶段着力抓好的又一项重要活动。院党委、各支部分院系两个层面统一安排思想解放大讨论36场次。讨论围绕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过去有没有科学发展、今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才能科学发展、我为科学发展做什么贡献展开,重点讨论了如何“特色强校,科学育人”。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

二、注意根据高校特点抓学习调研。

这次学习调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领导率先垂范,典型引路。活动中党委一班人亲自起草动员报告,亲自组织动员大会,亲自参与各项活动,3名副院长亲自动笔撰写学习体会在简报上发表。运用典型示范,确定教务处、信息系为先行试点单位。院党委先后召开了5次会议,带头学习上级文件、分析活动开展情况,讨论学院主要问题。基本上做到了领导带动了中层,中层带动了党员,党员带动了群众。广大师生员工看到领导同志的决心和诚意,调动了积极性。他们说:“领导有诚意找问题,我们有诚意提意见”。其次,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习既坚持原原本本阅读规定文件,又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四次观看系列电视片《重托》。土木系支部会同后勤集团支部,还把学习文件和组织党员参观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基础部主动把科学发展观编进教材,向一年级2000多名学生印发了知识竞赛题,组织开展竞赛。应用艺术系等召开了科学发展观专题班会,推动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再次,自觉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经贸系党支部结合本系专业近年报考人数逐渐减少,讨论了今后生存问题,提出了“营销专业”要“营销”的口号,决心加强招生宣传,重新崛起。机电系根据高职培养人才特点,提出了“教学要改革、教师要改型”的建议,加大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力度。招生就业处深入分析近几年学校招生利弊得失,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同时,学做结合、边查边改。院系对调研中收集的90多个问题,及时分类,对需要下一步系统研究解决方案的,计划放在下一步解决,对容易解决的具体问题,立即整改。针对教职工意见,学院对办公室和图书阅览室布局作了调整,扩大了教师和学生阅览容量,增加了开放时间。全院已整改类似具体问题10个。

三、注重成效抓学习调研。

第一阶段的初步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动员”提高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全院60%教职工直接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后较好地克服了“活动与己无关”、“本人无能为力”、“时间难以安排”、“本院问题不大”等错误观念,提高了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是,“大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大家普遍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内涵;必须在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上取得新进展;机关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同心协力为“申办高职本科,创建民办名校”作贡献。再次,“大调研”找准了前进方向。学院调研找到了“申办高职本科,创建民办名校”5个方面主要问题,系部也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打了基础。同时,“大讨论”在全校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共识,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讨论中,大家说:回顾学校过去,展望学校未来,我们心情舒畅。民办院校国家不拨一份钱,完全靠自我发展完善条件很不容易。我校在过去发展中对硬件投入较大,但教师工资待遇比公办院校较低,希望今后注意用待遇留人。学院领导能正视存在问题,我们表示高兴和理解,要同心协力为克服眼前困难,科学发展共谋长远利益。不少人表示:江海学院不是国办的,也不是私立的,是全体教职工的学校,教职工利益和学校利益是一致的。江海兴,教师好。我们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应爱护学校、关心学校,为学校科学发展出大力。

四、寻找薄弱环节,继续深化学习调研。

我院前一阶段活动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据反映:一是这一阶段时间短,任务重,日程安排偏紧,有些工作难以做深做细。二是系部处室在活动中存在不平衡性,学习效果也有差距。三是总体上大家能够紧扣主题发表意见,但也有少数同志具体意见提得多,如何从大处着眼共同探讨科学发展,立足点不够高。四是,提高到理性认识高度思考问题还不够理想,对讨论中提出的新理念、新看法梳理不够及时不够深入,理论成果比较单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党委强调要把学习调研贯穿全过程,准备结合分析检查深化学习调研,结合整改落实深化学习调研,结合当前申本建设深化学习调研,结合十周年校庆总结十年办学经验深化学习调研,目前已开始组织实施。我们一定要把重学习、重调查作为继承党的传统、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更好地贯彻到今后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去。

下面,我讲一讲党委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部署。

首先我们要提高对分析检查意义的认识,明确分析检查的总体要求。搞好分析检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这一阶段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民主生活和组织生活,接受群众公开的监督和检验,有助于增强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党性修养;②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从思想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了,整改才有明确的方向,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才有保证;③分析检查形成高质量的文字报告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文件,对指导学校今后科学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的引领作用;④分析检查对院(系)领导班子和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检查,锤炼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

分析检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围绕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梳理提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指导学校今后科学发展的分析检查报告。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是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底基本结束,约40天左右。这里侧重讲讲这一阶段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要继续深化学习调研工作(从4月中旬-5月底)。

要在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党员干部研读中央指定的学习内容,结合学习关于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章。学习中要进一步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要注意做到四个“紧密联系”: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部署要求,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我校要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和为地方服务等工作。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稳定形势,着力维护学校稳定,为社会和谐稳定做贡献。紧密联系本校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形成关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共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推动申本建设、搞好今年招生,推动校园建设,组织好十年校庆。

二、充分准备开好民主生活和组织生活会(4月中旬——4月底)

召开民主生活会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汇总、梳理意见,积极采纳群众意见。二是开展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之间通过谈心,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三是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材料一写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写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三写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校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确定在4月28日召开。民主生活会要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我院确定的范围是党委委员、部分党政部门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党外人士和群众代表。准备邀请上级党组织派人指导。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要到各自联系点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会后,要将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及时报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支部报院领导小组办公室。欢迎大家对我们领导班子提意见。在开好校、院(系)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同时,认真组织全校党员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希望全体党员重点围绕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个人先锋模范作用踊跃发言。

三、起草和修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4月中旬-5月中旬)

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做到“四个写清楚”:一要写清楚在学习调研基础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本校、院(系)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形成了哪些共识;二要写清楚党的十六大以来本院(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深入分析产生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三要写清楚院(系)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努力在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四要写清楚院(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改进作风的具体措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总体思路、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对策措施等,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起草分析检查报告时要重视系统梳理院(系)和师生、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尤其是要原原本本汇总大家对领导班子及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使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反映实际情况,真实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要在5月初至5月中旬反复修改完善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首先要分别召开校机关处室、基层单位、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意见,其次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分析检查报告。会议让参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对反映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要专题研究。校级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送审稿)于5月20日前呈报省指导检查组。

四、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5月25日前)

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拟组织学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党员代表、教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及师生代表200人参加评议。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组织评议,拟召开座谈会、组织评议大会、书面接受评议等进行评议。评议内容要同分析检查报告内容相统一,评议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评议领导班子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评议领导班子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清不清,制定的工作措施行不行;评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修改完善并公布分析检查报告。(5月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