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作业平台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作业平台调研报告

第1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一、履行职责情况

(一)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开展xxxxx民营经济运行情况调查研究。与统战部协同,分组深入xx、xx等12个市和13家商会,召开22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形成《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重点行业和企业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x委x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逐条落实。

二是组织开展非公经济发展法治环境调查研究。在xx领导高度重视下,成立了3个调研组,实地走访6个市和16家行业商会,召开20多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发放问卷3000份,形成《xx民营经济法治环境调研报告》,受到x委、x政府高度重视。该项调研获得xx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以该调研报告为基础,形成了《关于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建议》的团体提案上报x政协全会,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x政府法制办、发改委等4部门积极研究措施落实提案相关建议。

三是持续开展xx非公经济发展软环境调查研究。Xx年底,除了在有关会议期间发放上千份纸质调查问卷外,利用网络调查研究系统上线之机,开展了在线问卷调查,提高了调查研究工作效率,形成《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四是积极配合xxxx、xx组织部开展有关调查研究工作。按照xx要求,组织会员企业完成了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评价和两个健康评价指数问卷调查等多项调研工作。按照x委组织部部署,参加了xx人才政策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xx非公经济领域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二)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文字材料质量。紧抓文字材料质量“牛鼻子”,切实做好xxxx\xxxx\xxxx等文字材料起草工作,完成了“xxxx”、xxxx等重要活动、会议文字材料。起草了《贯彻落实xxxx全会精神努力营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法治环境》等多项重要提案和多篇xx政协全会和xx常委会上的报告材料。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xxxx”等40篇xx万余字的系列文字材料。撰写了xxxx发展报告和xx年鉴。

(三)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分别就“xx经济发展软环境”、“xx自贸区建设”“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题目召集本界别委员进行了专题协商。

(四)与x政府法制办紧密合作,联合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调研,促进经济发展软环境优化。推动并参与出台x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协助组织并参与全xxx规范涉企执法工作检查,参与组织全xxx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会议,xxx家xx会员企业在会上被x政府授牌设立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

(五)认真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经扎实调研论证,吸取xxx、xxx、xxx等2年多来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教训,借鉴其已有阶段性成果,形成1万余字信息化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规划书。构建了xxx领域ppp云平台项目建设模式,形成xx万余字的x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书。会同x政府采购办,依法依规组织完成了政府采购程序,持续推动项目开发建设,已经完成项目一期主体开发任务。完成xx网站二期改版升级和网络调查研究系统建设,组织了应用培训,顺利投入使用。建设期间,会同xxx与技术开发团队见面磋商x次,制作网站设计图纸xx张,发送建设开发意见邮件xx余次。

二、存在问题

理论学习深入不够,工作缺乏长期规划,比较性调研不够。依托面向非公人士的调查问卷和座谈会较为充分,但缺乏发达地区的调研,面向有关政府部门调研、企业蹲点调研不够深入,发挥非公代表人士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努力方向及建议

(一)筹划安排调查研究。按照xx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规定的调查研究8项原则,利用执委会之机,广泛征集梳理出xx年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候选重点课题,制定全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报送xx领导班子研究审定后,分阶段认真执行。

(二)做好文字材料起草工作。适时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形成调研报告、会议发言、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做好参政议政基础性工作。完成会议材料起草、工商史料搜集整理、年鉴编辑等文字工作。

第2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创业报告背景

2010年,安利始发全球创业报告。六年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1个国家,逐渐扩大到现在的44个国家,这44个国家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既有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巴西、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南非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2015年创业报告由德国纽伦堡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历时4个月,对全球近50,000个样本进行实地调研,由全球44位专家作为学术顾问对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覆盖国家最多,样本量最大的针对公众的创业调查报告。

“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的调查,今年五月就已启动,我们通过面对面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对全球近五万名,年龄在14~99岁的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因为这44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调查的严谨性,我们采取了被广泛接受的面访和电话访问,同时也将调查样本的年龄范围扩大到99岁。”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丽香介绍说。

据悉,安利全球创业报告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研究重点。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的研究重点是创业者的主要特点和创业精神,并首次引入了安利创业指数(AMWA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DEX ,AESI)。安利创业指数以著名心理学家Icek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1.渴望度:受访者对于创业的渴望程度;2.可行度:受访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创业的准备;3.稳定度:受访者是否能够承受来自家庭、朋友劝阻其创业等社会环境的压力。

最近几年中国掀起的创业潮,也吸引了安利全球创业报告的调研兴趣,去年开始,中国被纳入全球调研的范围,对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南京、长沙、西安、深圳10个城市的1001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中国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邀请了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成为中国的学术顾问,加入到全球顾问委员会中来。

中国创业环境

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显示,全球创业潜力仍然很大。有超过四成受访者(43%)会设想自己创业。目前已实现自主创业的人数仅占10%,与2014年相比存在33%的创业差距。驱动人们创业的两个最强有力的因素是“不再受雇于人,做自己的老板”(48%)和“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目标”(44%),害怕失败仍是创业的一个重要的障碍(70%)。“财务压力”(41%)和“经济危机的威胁”(29%)是助长这种担忧情绪的最大因素。

在安利全球创业报告中,中国的数据最为积极,中国公众对于创业的意愿领跑亚洲,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业意愿,中国的安利创业指数(79%)领先全球,仅次于印度(81%),远远高于全球(51%)和亚洲(64%)。

同时,中国创业潜力也非常大,虽然仅有9%的中国受访者已经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有6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想要在未来自己创业,远高于全球平均比例42%。相比之下,仅有15%的日本受访者希望未来创业。

综合对创业所持积极态度和创业潜力,全球38个国家当中只有墨西哥和南美的哥伦比亚领先中国,南美的巴西与中国的水平相近。

而且,中国对创业失败的恐惧感低于全球,五分之三的中国受访者(60%)害怕创业的原因是惧怕失败。但相比全球受访国家的平均水平(70%)和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82%),惧怕失败对于中国受访者构成的障碍更小。调研显示,中国公众最怕的失败是:加剧财务压力,甚至导致破产(30%);令家人失望,甚至导致家庭破裂(22%);因创业失败而失业(21%)。

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美国安利公司组织调研和撰写《安利2014全球创业报告》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报告调查的遍布38个国家的4.3万位14岁以上的人士中,83%中国人认为创业精神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在全球38个国家中比例最高,高于全球平均63%的水平。相比之下,日本只有40%的受访者相信学习,大多数日本受访者更相信天赋。

安利公司主席史提夫・温安洛(Steve Van Andel)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创业精神最重要的是走出创业的第一步。中国人总是在不断寻找机会,提高自我。中国人经常谈论创业,有着非常友善的创业环境,非常愿意主动创业。”

安利提供“全程无忧”创业平台

在全球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最吸引人们创业的原因是“不再受雇于人,做自己的老板”,排在第二位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目标”,而“更好地兼顾家庭与事业,享受生活”在全球只排第四位。

与以上不同,对中国受访者来说,“更好地兼顾家庭与事业,享受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目标”和“获得额外收入”是最吸引人们创业的前三大原因。该报告显示,“个人职业收入越高,创业意愿就越低;国家人均GDP产出越高,个人创业意愿也越低。”

在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看来,支持创业精神已经植根于安利的企业文化,安利也一直在积极推广创业文化。“安利进入中国整整二十年了,我们将下一个十年的战略目标定为,在安利大众创业平台上,让成功创业者的数量翻番。”

“安利的目标是要帮助愿意创业的人成就自己的事业,但不需要自己成就事业。安利大众创业平台,既满足了创业者第一创业驱动因素‘做自己的老板’的需求,又帮助创业者将害怕失败带来的创业障碍降到最低。”安利大中华市场副总裁余放认为,“安利为大众创业者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全链条的支持,从生产研发,到仓储物流,从品牌建设,到业务管理,从顾客体验,到学习成长,一应俱全。”

第3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查收查引服务平台指的是由学校技术部门或软件公司开发的在线完成整个查收查引工作流程的服务平台,包括提交申请单、查看工作进度、在线完成文献被收录及被引用、区分他引、自动生成报告等工作,以及实现在线统计本单位被收录文章的数据等功能。本文选取CNKI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以查收查引系统或科技查新系统为主题发表的学术文献调研,并结合对国内“211”高校图书馆网站及中国科学院等代表性文献服务机构网站“查收查引”服务栏目的在线调研,从而把握国内查收查引服务平台(系统)的真实现状,并从功能实现和技术应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1.1 查收查引服务平台功能实现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查收查引服务已投入使用和正在设计中的平台从功能方面大致分为以下4种。①网上查收查引服务申请提交平台。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为申请单的填写设计了相关的平台并可查看申请处理进度[1-3]。②查收查引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论文查收查引工具软件”可以实现作者数据的收集、比对、下载,自动输出正式的报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查收查引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可以在线完成文献被收录、被引用,辨别自引,自动完成引证报告[5]。③本校或本单位论文被收录统计数据库。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江南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本校论文收录统计库。④查收查引检索系统。如山东大学设计的基于JSP的在线查收、查引和查新检索系统[6],具有用户网络委托、查询员业务处理、管理员管理和科研人事处管理等功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考虑设计查收查引数据库平台[7],该平台具有自动获取数据信息、专家和馆员判定、查重归档和生成报告的功能。 

1.2 查收查引服务平台技术应用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说,国内查收查引平台开发虽然起步较早,但却未能跟上新技术条件下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直到近2年才开始采用B/S的结构并结合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来开发平台。如2013年9月,孔云、资芸等发表的“论文收录证明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基于J2EE平台使用HTML、java Script、VELOCITY、java和开源文件上传组件commons-upload等技术来实现;2014年3月由师晓青、尉江星提出的基于JSP的在线查收、查引和查新检索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ava语言、myeclipse9工具和JSP技术,框架采用Struts2和hibernate3.3,后台数据库使用oracle10g;2014年8月,最早在2005年李晓东、卢振波提出综合应用COM、VB、VBA技术来实现论文查收查引工具的单机版管理软件,近2年比较流行基于java的B/S架构系统。由王学勤、郝丹等设计并已正在使用的查收查引报告自动生成系统,采用Apache、MySQL、Tomacat和PHP技术组合结构开发,后台由java程序来执行,用户交互页面操作由PHP实现。 

以上高校和文献服务机构都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进行了相关的设计探索和开发实践,技术方面已逐步采用流行技术,但在功能设置方面却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目前已建的查收查引平台功能多还局限在服务申请单的提交抑或是单一服务进度或论文收录结果的查询,近几年虽开发出查收查引报告的自动生成系统和查收查引的检索系统,但在图书馆网站页面上都处于分散的位置,不方便用户的使用,尚未有一家在设计时提及“综合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除清华大学开发的科技查新系统吸纳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外,尚无其他高校或单位在设计时将查收查引服务规范化和业务流程管理优化问题纳入平台开发的需求分析里。 

2 查收查引服务现实需求及存在问题 

笔者以南通大学为例,透视查收查引服务的普遍现实需求。 

2.1 服务量大,用户需求多样 

南通大学图书馆查收查引的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检索篇数也不断攀升,2014年出具的报告数与2011年相比增涨率达到40%。服务量巨增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用户积累,学校科研成果攀升。该校的查收查引服务已经开展近十年,除出具查收查引报告外,还从2009年开始每月定时该校SCIE、CPCI-S、EI收录情况通告,并在图书馆网站上实时推送Web of Science收录信息,因此用户知晓度和利用率相当高。伴随着博士点授予、医学等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等重大学科建设进展,该校的科研成果逐年攀升,从而导致查收查引业务量激增。以三大检索系统进行检索,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时发文97篇,而2014年发文共1162篇,翻了10倍,每年科研项目申报、成果奖项评选等申请服务的用户越来越多。②辐射周边,服务覆盖面广。作为所在地区唯一拥有Web of Science和EI检索系统的信息服务机构,该校查收查引的服务对象早已不单是本校师生及附属医院,还包括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中医院、南通航运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医疗、教育、企事业单位用户,近两年来还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吸引到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阴市人民医院、无锡人民医院、常州儿童医院等单位的用户。 

第4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尽管目前还是如此的强大,中国的电视广告从一直稳坐的行业头把交椅有可能开始动摇,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近日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广告花费总量达3120亿元人民币(不含互联网和新媒体),整体投放同比增幅仅9%,低于GDP11.4%的同比增长,为近年来最低增幅。其中,杂志、电台广告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报纸广告下滑局面也没有出现转机。

尽管电视媒体以12%的增幅依旧保持传统传媒的领先地位,占据国内广告市场近八成份额,但与新媒体相比较,已显疲态,2007年互联网广告实现48%的增长,总量达116亿元人民币。

如日中天

自1980年以来,电视广告基本上保持了强劲上升的势头,唯一一次市场份额下跌出现在2001年,主要还是受互联网泡沫破裂资本市场不景气所致。目前,无论从广告市场份额,还是从覆盖率、到达率上看,电视广告一家独大的现状在短时期内仍然难以改变。

总部位于欧洲的知名媒体投放公司――实力集团认为,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尤其重要。该集团管理经理乔纳森・巴纳德表示,“在那儿(发展中国家),电视广告是最短的时间里将品牌传达至尽可能多受众的最好途径。”

德国广告经济中央协会日前在网站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电视广告以81%的比例占绝对统治地位,而报纸广告只占了17%。剩余的2%由户外广告、海报广告、大众刊物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瓜分。

在广告收入的媒体结构方面,中国显示出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布局。美国的电视广告收入虽然占所有媒体的第一位(占38%),但与第二位的报纸广告(27%)相差不太多。日本的结构与之类似。而英国结构则是颠倒的,报纸以34%占第一位,电视以28%居第二,第三位是大众刊物(13%)。

2007年,中国电视广告的花费占比接近80%,对比近三年同期的媒体广告花费份额,电视所占份额逐年增加,与报纸出现了此消彼涨的局面;杂志、电台的份额变化不大;户外广告花费份额稍有减少。

目前,无论从广告播出的频次还是时长(或面积)的增长幅度来看,同样也是只有电视广告能够保持增长;报纸、杂志连续两年出现同期负增长;电台与户外广告市场的2007年同期增长也都为负增长,尤其是户外广告的频次增长由2006年同期的49%降为-2%。

CTR对全国36个城市受众调查的各类媒体的日到达率数据看,受众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是电视。电视依然处在覆盖率最高的位置,而且又有小幅提升,作为第一媒体的地位仍不可撼动。

份额逐年下滑

尽管如此,种种迹象表明,电视广告在全球广告市场中的份额可能进入一个长期下滑期。

英国《金融时报》1月18日报道,电视广告在全球广告市场中的份额2006年达到顶峰,2007年起开始回落,并有可能进入一个长期下滑期。实力传播的研究证实了上述推测。该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电视广告的市场份额2005年达到37.7%,2006年摸高到37.9%,但到2007年会回调到37.8%,此后将逐年小幅下跌。

个中缘由复杂,从电视自身看,受限于线性播放和互动性差等先天劣势,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平台,其魅力开始下降。

雅虎搜索引擎营销部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信赖度超过电视广告,对搜索引擎的依赖高于杂志、报纸和电视广告等其他传统媒体。大学生们认为搜索引擎是最佳信息源,信息相关度高,信息值得信赖。

全球第一大广告集团奥姆尼康旗下BBDO广告公司最近发表了一项报告也揭示了电视地位的下滑。该报告认为当今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没有电视的生活,而不能没有手机或电脑。报告显示,15个国家近3000位消费者在回答最想拥有的无线设备时,45%的人选择家用电脑,31%的人选择手机,只有12%的人选择了电视。在中国,这样的比例更是分别达到了61%、30%和4%。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统计,最近四年来,中国35岁以下青少年受众的收视时间大幅度减少。不同地区观众收视的总趋势是,经济越发达,收视时间越少。在多媒介、多频道时代,受众正成为越来越稀缺的战略资源。

电视正在失去一些年轻人的青睐。而当前的数字化电视浪潮可能会更加快了这一进程。在中国,数字电视的覆盖发展计划非常迅速,2008年有望达到全国3000万户,并于2015年在全国实现电视数字化。

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数字化新媒体革命,使得电视作为权威媒体平台的地位开始动摇。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准确的分众定位、良好的互动性,不断挤占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以传统媒体6倍的速度成长。有鉴于此,一些西方人士纷纷预言:电视广告黄金时代快要过去。

进入数字电视时代,数字压缩化技术使频道可增至500个,因此,每频道的收视也会因分散而下降,再难有一个频道占有大部分收视率的情形出现,广告的成本也可能因此整体提高。其次,数字电视的收入来源更多样化,广告的作用对电视台来说更少。

以欧洲数字电视举例,有不同类型的互动式广告,比如电视购物、游戏、比赛等,基本上电视数字化后,更扩大了互动平台的作用,因此收入也扩大了,同时减少对广告的依赖。

当然,广告商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正在发生:广告可能被跳过或高速搜索过。除了现场直播或实时观看,即如果观看的栏目是重播或按自己时间所选择,那么,广告是可以跳过的。

实力集团最新的一份关于广告消费的研究报告表明,电视广告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于2007年开始逐渐向互联网广告流失。报告特别指出,下跌幅度虽然不会很大,但意义却非同寻常。

最有力的竞争者

在电视广告的诸多竞争者中,互联网无疑将成为电视广告最有力的竞争者。

据报道,2007年全球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8.2%,并将于2008年超过广播广告收入,成为仅次于电视和报纸的第三大广告媒体。实力传播预计,2006年到2009年间,全球互联网广告增长速度是传统媒体的6倍,互联网广告收入占广告市场份额将从5.8%提高到8.7%,并在今后十年内达到两位数。

CTR央视研究的报告显示,楼宇电视和互联网已成为广告主最为倚重和认可的两大新媒体平台。而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中国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调查》表明,2006年,楼宇液晶电视的媒体接触率已达到51%,超过了广播、杂志等媒体形态。

互联网对于电视媒体的冲击最为严重。易观国际研究表明,过去四年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保持了6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伴随着中国互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宽带网络普及,今后五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11年,网络广告收入将达到270亿元左右,保持39.5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届时,其广告收入的数额将大于杂志、户外和广播广告收入的总和。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互联网广告的迅猛增长主要拜赐于其自身四大优势:一是精准定位式的广告,二是广告向视频化方向发展,三是广告交换和广告联盟和CPA(按照行动效果付费)相结合,四是网络游戏中的植入式广告。

目前互联网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固定位置广告、关键字搜索广告和其他多媒体广告(包括富媒体广告、固定文字链接、分类广告、电子邮件广告、视频广告等)三类。其中,固定位置广告主要针对大中型公司的品牌和企业形象营销,所占比重最高在45%左右;关键字搜索广告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市场,最近几年增长最为快速,目前所占比重在30%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可能赶超固定位置广告;其他多媒体广告所占比重在10%左右,其中未来最有前景的是社区、博客、视频广告。

目前,我国互联网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的份额不到3%,同期美国互联网广告占广告总体规模的比重接近10%,英国达到16.6%。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Netguide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已达2.1亿,预计2008年底这一数字将达2.85亿。报告认为,随着网民的快速增长,2008年奥运会的强势拉动,以及传统行业广告主对网络营销重视程度的提高,预计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121.7亿元,增幅达58.5%。

未来,中国互联网广告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广告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互联网广告对传统媒体广告的替代。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内,互联网广告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

电视自救

为适应数字化平台切换和来自互联网的挑战,电视机构掀起一场自救运动:纷纷改变原先的商业模式,以保持对广告商的持续吸引力。

2007年末,由现代广告杂志社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共同完成的《2007年度中国广告业生态调查报告》认为,电视媒体放低姿态,向网络媒体取长补短,开始从“带着受众玩”转向“陪着受众玩”。

报告还指出,在很多电视媒体的报道和节目中,开始模仿网络媒体“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让受众充分参与到报道和节目中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广告主能在互动中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

以内容制作方和播出平台为中心的既有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目前,电视媒体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内容方、平台方及硬件设计商则退居其次,以服务消费者为己任。显然,该模式是对新电视广告年代的配合:由于受众收看习惯的改变,广告商也得作出相应改动,把新广告形式创意融入新的商业模式之中。

事实上,借助于活动营销创造契机来建立电视台与广告主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已经成为电视台在广告经营上推陈出新的主要方略。这种与常规的插播式广告迥然不同的植入式广告,不仅在各类活动中大显身手,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节目中,各大电视台都在努力发掘这样一种创新资源。

冠名广告、特约播出广告、栏目结尾鸣谢字幕等广告在如今的荧屏上早已屡见不鲜,它们都给电视台创造了巨大的广告价值。不过,电视台挖掘特殊广告形式的胃口远不止于此,新近出现的电视剧下集预告广告便是一例,而频道合作伙伴、频道呼号、角标、剧情互动、有奖收视等眼下也大行其道。

此类植入式广告强调广告与节目的融合,节目的个性及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可以直接投射到企业品牌身上,而且广告的收视率完全等同于节目的收视率,并更容易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观众对广告的心理抵触。

第5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it企业2016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间过得真快,~年又即将成为历史,我也度过了自己27岁生日。

这一年总的来说高兴的事挺多,经过艰苦努力之后,我从记者升为副总编,担负起采编策划的重任。而用心成就一切的积极贯彻也使得我获得了主流客户的认可,~年4月只身访问美国硅谷、~年5月美国十市采访、~年6月北欧芬兰、瑞典和冰岛三国采访、~年9月访问韩国、~年9月访问香港、~年10月访问马来西亚就是很好的印证。

国内外的游历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而且使我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的休闲、韩国的寡欲、冰岛的独特、大马的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12月,我冬日里赴深圳对华为和中兴通讯总部的体验更是加深了我对中国通信企业的感性认识。

值得指出的是,~年我的创作具有高涨低落高涨的典型特点,1~3月我踏实运作写出了不少作品,比如年初对无线、数据和光通信的十大预测,五问push-to-talk综述,数字集群的三篇分析等无论在时间和深度上都做的不错。然而3月以后,由于其他事情所累,文章质量出现下滑。所幸,年底我又重新回归,创作的四大疑问考证td-scdma以及访问华为的文章都引起了关注。

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也是我在~年力图坚持的信念,除了客观公正报道为读者负责之外,与业界主流厂商保持紧密的联系也非常重要。xxxx)在~年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一年运作,岁末的访问量已经突破了1万人次。年中创立的跃龙看世界newsletter在沟通客户方面也起到了独特作用。

在坚持塑造个人品牌的指引下,我的知名度在~年有了很大提升。通过主持无线与投资全球论坛和apoc~亚太光通信产业论坛,以及与sohu联合进行通信展总裁在线的主持,扩大了在业界的影响力。这可以从闫跃龙在互联网搜索中的条目可见一斑,例如在google和百度中的收录条数分别为5140和10200。

我的确非常热爱媒体这个行业,但在深入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不少隐忧,其中既有客观的不足,当然自身的不足也逐渐显露。

首先,通信行业的封闭以及专业媒体的狭窄定位令我很苦恼,~年我的文章中多数仍为褒扬性的,批判性的寥寥。而且,行业不景气、政府监管水平甚低以及运营商垄断日盛都令人气馁。在影响力方面,日报、周刊正在迅速超过月刊,网站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如何综合利用各个媒体实现自己价值非常关键。

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性格以及多年的工科背景,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亟待提高,这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的发展。克服懒惰、加强沟通在大多数时间里我做的不太好,这一点必须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否则将来一事无成。

第三,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提到我的日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这两种能力决定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充分利用目前平台,打造自己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不能再靠单打独斗来赢取成功,应该创造并抓住每一个机遇,创造并维护每一个资源,继续自己的用心成就一切理念。

猴年逝去,鸡年降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希望。在北京飘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回乡看望了我的父亲,那里的生活依然艰苦。在母亲坟前我再一次放声大哭,有感激也有自责。我愈发感到,过去的永远不能忘却,将来的永远值得期望。

祝所有认识我和我认识的朋友们新年快乐。

it企业2016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二

工作一共区分8类,梳理如下:

1、重点工作

严格按进度计划完成科室领导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今年安排本人完成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3项:重要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研究与监控、中心实操与培训环境建设。其中,重要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提升专项工作先根据多种调研途径(北塔监控、用户体验监控、IT服务台事件单、业务部门用户Q群反馈和基层单位走访),收集了协同、资产、财务、人力、营销、集成、综合及公共服务8类14套总部关键应用的性能与可靠性现状,从而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计划。经统计,需提升硬件配置的系统有2套,执行平台软件(中间件、数据库)基础优化的系统有13套,需优化应用代码的有9套,提升可靠性的有4套。本人扎实推进优化工作,组织平台软件运维服务商、各应用开发商和系统管理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改措施。重点针对关键应用的差性能表现,利用先进的黑、白盒性能监控工具定位性能瓶颈,向开发商出具监控报告和诊断报告等佐证材料,同时提出优化建议。并采用逐层递进、主辅分明的优化思路:先提高硬件配置,避免硬件资源瓶颈;继而优化平台软件配置,为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优化应用代码,争取从根本上消除性能缺陷。通常前两步为治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用的差性能表现;最后一步为治本,能极大改善差性能,使应用系统的响应速度有质的飞跃。实践证明,该思路有效地指导了应用性能提升工作。1-5月,分阶段开展总部WEB OA性能优化工作,组织博联公司和系统管理员先后完成硬件升级-平台软件参数优化-历史数据分离-应用代码优化4个环节的工作,期间首度使用蓝科用户体验监控工具来获取系统整改前后的性能表现数据。并根据实践结果总结优化经验,便于后续工作开展。6-7月,着手调研总部关键应用系统性能与可靠性现状,同时到基层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从而制定出性能与可靠性提升工作方案。8-10月,共完成13套重要系统的平台软件(中间件、数据库)优化;截止11月底,共召开3次性能诊断报告会,涉及营销、资产、财务、集成、综合类9套关键应用。会议分别召集95598客服管理、95598网上营业厅、物资MIS、FMIS、资金监控与调度、集中核算管理、门户、OMS、领导干部考评9套在运系统的开发商和运维人员,针对用户体验监控报告、数据库性能诊断报告、优化咨询报告展开深入讨论与技术交流,落实整改计划。而一些重要的在建系统,如南网协同办公和IT服务管理,则向厂家出具试运行阶段的黑、白盒性能监控报告,要求在项目验收前务必整改完。截止12月,性能问题突出、用户体验较差的4套应用--95598客服管理系统、资金调度与监控系统、物资MIS、南网协同办公系统均优先提交了解决严重性能问题的程序升级包,性能表现得到明显改善,后续阶段还会持续执行优化。其他应用也安排在明年初陆续提交整改。纵观以往的系统运维,更多的是通过提高硬件配置、调整平台软件配置来改善系统性能,通常这些措施收效甚微,难以看到系统响应速度有明显提升,一些关键系统的用户体验长期不满意。通过今年这个专项工作,改变原有工作思路和方法,将整改的重点放在应用上,创新地引入一黑一白两种性能监控工具获取应用系统及平台软件运行状态相关的数据。黑指黑盒级的用户体验监控工具,主要监控真实用户访问页面URL的响应时间,分段展示服务器处理、网络传输、客户端处理环节的耗时;白指白盒级的数据库性能监控工具,主要监控SQL代码的执行性能,找出代码上的性能缺陷。向厂商出具问题诊断报告,并利用整改工单跟踪其每一阶段的整改工作,有针对性的复核整改结果,形成PDCA闭环管理。

用户体验是中心领导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到完善运维体系提高信息专业系统实用化水平时出现的新名词,注重用户体验意味着信息运维开始关注应用系统使用者的满意度,这是服务理念的升华。建立用户体验监控也弥补了之前仅有设备级监控缺少应用级监控的空白。今年本人主要完成两项事情:1.参与计划科的用户体验研究项目实施,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用户体验指标体系和用户体验设计规范,前者为评估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提供指标选择,后者为项目建设提供设计上的指导。2. 研究用户体验监控技术,选取试点应用系统,按月出具用户体验监控报告,梳理统一的模板。今年选取的试点系统有5个(物资MIS、资金调度、FMIS、协同办公、95598客服管理系统),获取的用户体验监控数据同时为性能提升工作所用。作为项目组一员,本人积极参与理论研究,并在生产环境部署不同的用户体验监控产品,特意选取不同技术架构的关键应用进行监控,在实践中研究监控工具的特性和用户体验指标统计,同时将实践结果数据提供给研究人员,参与多次项目相关的技术交流会。项目于10月中旬通过科技项目竣工验收,重要研究成果--用户体验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指标维度定义、指标权重定义和指标测量方法三方面内容。指标维度由美观体验、阅读体验和交互体验三大类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用户的总体感受,每一大类又细化若干个子项。每一个子项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权重,通过相应的测量方法可以量化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情况,实现评分制度。而性能表现,仅是指标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用户体验监控产品的功能也以监控系统可用性和性能、统计相关指标为主,所以应用系统的月度用户体验定检报告主要展示的是性能和可用性方面具有代表性定量指标。发现的性能或可用性问题均纳入开发商的整改计划。1-5月,使用用户体验监控工具出具总部WEB OA的用户体验定检报告,作为性能整改的依据;8-12月使用工具出具95598客服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的用户体验定检报告,作为性能持续整改的依据;8-12月使用ORACLE公司如意产品出具物资系统和南网协同办公系统的用户体验定检报告,作为性能持续整改的依据。此外,还利用工具对比整改时间前后的用户体验统计数据发现,95598客服系统、资金系统和物资系统的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实践证明,用户体验监控对应用性能问题诊断和优化效果验证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信息中心实操与培训环境是为了满足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运维人员实操技能培训及在运系统相关测试三方面的迫切需要所设。信息化项目建设需要测试或用户操作培训环境;信息运维人员要提升实操技能需要动手演练环境;在运系统出现未知原因的故障、备份恢复或程序更新也十分需要测试环境。这个环境的规划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统一存储,硬件设备约由25台高配置的服务器和2台统一存储(IBM DS4700和H3C IPSAN)组成,存放在C座7楼测试机房,占据7TP2-7TP5机柜。其中,统一存储容量将近10TB,具备容纳所有关键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能力;19台服务器纳入VMWARE虚拟资源池,余下6台物理机(3台小机,3台PC SERVER)专门部署不能使用虚拟机的系统,满足各种情况的需要。3月份制定工作方案,4-6月完成硬件设备上架、布线、调试、开通防火墙策略、vmware虚拟平台部署等具体工作,7月份建成投运。截止12月,共为营配信息核查、决策支持系统、营销MIS、两册管理系统、综合计划与统计节能管理系统、服务器节能研究等7个项目的建设提供用户培训/测试/研究环境资源,同时为门户系统、X3、文档加密、人资、内部邮件、北塔等在运系统提供配套的测试环境。用于故障诊断测试、选型测试、版本更新前测试等。

2、项目管理

本人今年主要负责两项日常生产资金计划(自控项目):应用系统性能优化与内存数据库研究。其中,应用系统性能优化是重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提升工作的配套项目,旨在优化应用系统性能,改善用户体验的响应速度,提升满意度。建设内容包括:

制定主流数据库和中间件的基础优化规范;

对关键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和中间件实施基础调优;

关键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性能诊断;

针对存在严重性能问题的业务模块进行SQL代码诊断;

根据性能问题诊断报告制定优化策略(包括数据库代码优化、表结构设计、数据分离等),提供咨询服务;

截止11月底,上述主体工作均已完成,交付物之一的平台软件的基础优化规范用来指导今后应用系统的平台软件部署工作。以往大多应用系统的集成商在安装台支撑软件时普遍缺少基本的优化措施,平台软件的各类参数配置通常按初始的默认值所设,很难为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极大影响应用系统的性能表现。该项目优化了13套在运系统的中间件和数据库的参数配置,并梳理出优化规范,为今后的在建应用系统部署平台软件时提供优化策略。此外还出具了9套关键应用的数据库性能诊断报告,对营销、财务、资产、集成和综合类共计9套在运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进行多维度诊断和实时监控, 特别关注业务高峰时段或发生故障时段的数据库日志、数据库碎片、资源使用情况、等待事件、表分区、索引、典型操作的SQL语句执行效率排行等,从而找出存在性能缺陷、执行效率低的SQL代码及设计不合理的表结构,并出具优化报告,为开发商提供咨询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性能整改工作。

内存数据库是大数据时代引入的一种颠覆传统磁盘数据库技术的新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研究与应用项目选取了业界主流内存数据库产品--ORACLE公司TimesTen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关键技术涉及内存数据库的性能、高可用机制、数据持久化等方面,同时结合具体的应用系统,考察其使用内存数据库后,在性能、高可用性和数据可靠性三个方面相较于关系型数据库存在何种优势或劣势,具备何种特征特性,如何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结合使用,扬长避短,最后形成研究成果报告,评估TimesTen能否作为一种即满足数据持久、可靠及高可用,又满足高并发量、高实时性、大吞吐量业务需求的优秀解决方案。研究内容包括:

TimesTen内存数据库性能

TimesTen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技术

TimesTen内存数据库双机集群高可用性

TimesTen内存数据库数据持久化与可靠性

对应的研究成果包括:《TimesTen性能研究报告》、《TimesTen内存数据库数据同步机制研究报告》、《TimesTen双机集群高可用性研究报告》、《TimesTen数据持久化与可靠性研究报告》和一个实验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内存数据库。截止12月完成了所有研究工作:在IBM AIX小机上搭建财务系统内存数据库双机集群,集群软件选取AIX HACMP。通过开发主备故障转移脚本,实现集群的高可用性,并执行TIMESTEN产品其他特性的评测,编写4份研究报告分册。内存数据库集群高可用性研究是整个项目最大的技术难点,研究结果证明内存数据库能像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一样,采用多节点集群部署方式解决稳定性问题。

3、系统运维

本人负责财务域的信息系统(包括FMIS及接口、集中核算管理、本部核算管理、资金调度与监控、财务决策支持、资金采集与回流)和审计域信息系统(审计管理信息、审计现场作业、审计报表)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定期安全加固工作。作为公司六大关键业务系统之一的财务系统十分强调系统运行稳定及业务高可用性,素来维护压力大。本人注重积累故障处理经验,除了掌握基本维护操作外,还钻研有关平台支撑软件(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性能优化,工作中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善于思考、及时总结系统故障快速处理方法,完善应急预案和运维手册。着重从应用代码优化的角度提高财务类系统的性能,结合用户体验监控工具出具月度用户体验定检报告,组织厂商开展系统性能整改。5月到北海供电局调研财务系统的用户体验,维度包括功能易用性、功能缺陷和性能三大方面。根据基层访谈和用户Q群反馈意见发现资金调度与监控系统存在明显的性能问题和部分功能缺陷及易用性问题,用户体验较差,故将其纳入重要系统性能提升专项工作范围中,同时督促远光公司首先对功能进行完善,于7月解决基层单位用户关注的功能问题,将提升用户体验工作落到实处。10月,与远光公司召开FMIS、资金调度、集中核算管理三套系统的性能诊断报告会;11月远光公司对资金系统执行第一阶段的性能整改,解决引发系统频繁卡死的严重性能问题,并持续优化,计划在2016年1月执行第二阶段的应用性能整改。明年2月也计划部署一体化财务管理系统试点建设项目(硬件部分)所采购的硬件负载均衡器,从硬件方面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此外,FMIS与集中管理系统的性能优化也安排在明年初开展。审计管理系统也在今年年底完成可靠性提升工作--采购高配置的物理服务器,由原来的单台数据库服务器改造成数据库双机集群,为明年部署南网推广的综合管理系统审计子系统做好准备。

此外,还配合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于10月完成2016年FMIS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并在12月落实整改计划和措施。

4、测试管理工作

今年继续开展测试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项目验收测试、信息系统测试、在运系统故障诊断和产品选型测试。项目验收测试目的是降低项目建设风险,确保系统验收前质量符合验收要求;信息系统测试则是降低运维风险,在新系统上线前或在运系统发生较大变更后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可用再给用户使用。而在运系统故障诊断测试则是针对投运后发生故障的系统进行故障原因诊断的测试,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本人组织、协调或参与各种测试工作开展,主要包括:

2016年3月--组织内部邮件升级与改造项目的选型测试,针对

coremail和亿邮两家公司的邮件系统。参与测试工作的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开发厂家和博联研发部,制定并组织测试方案讨论,考察邮件系统的性能表现和安全功能。

2016年4月至5月--组织综合统计平台开发项目验收测试和网络

舆情监测系统升级与完善项目性能测试,参与测试工作的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及开发厂家。

2016年5月--参与两个一类项目的测试工作: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性能测试和电网规划系统上线,参与测试方案的制定。

2016年7月--组织IT服务管理系统性能测试,评审测试方案,

跟进测试所发现的软硬件问题处理,测试参与人员包括博联公司和广思公司。

2016年8月--组织理论线损系统性能测试,评审测试方案。测试

参与人员包括博联公司和开发厂商

2016年12月--组织集成商对综合管理系统审计子系统的数据库

集群执行功能测试,评审测试方案,监督测试执行情况;组织深信服公司对财务系统的硬件负载均衡器集群执行功能测试,评审测试方案,监督测试执行情况。

5、技术人员成长

结合中心实操与培训环境,本人今年共组织4期信息运维人员实操技能培训,推动技术人员成长。每期培训的主题紧都扣运维工作所接触的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虚拟化、集群几大技术领域。本人负责制定课程内容、协调培训讲师授课、落实培训时间、申请会议室。这4期培训包括:

2016年6月:《VMWARE ESXI5 虚拟化实战》;

2016年8月:《IBM AIX操作系统日常管理与安全加固》;

2016年11月:《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016年12月:《WEBLOGIC中间件集群日常运维》;

每一期实操课程设计旨在让运维人员掌握技术原理、工作机制和日常维护技巧,为今后的系统管理工作打好基础。除了现场讲授,还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使无法来到现场的基层单位信息人员也同步得到培训,并辅以真实环境实际操作和案例演示,使学员受益匪浅,达到以培促学的目的。

6、一体化制度建设

参与公司一体化制度建设,按计划完成财务类和审计类信息系统相关运维手册、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图纸的修编工作。

7、信息运行值班

作为信息中心监控与IT服务的技术后盾,遵照科室安排做好事件经理值班工作,负责派发事件单,跟踪事件处理流程,审核变更申请单,进行派工和变更回顾,认真完成值周每日两次机房巡检

8、其它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本人也注重岗位技能学习与专业知识扩充,积极参加岗位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今年参加的5次外部技术培训和7次技术交流包括:

2016年2月:参加为期一周ORACLE中间件培训;

2016年4月:参加为期一周ORACLE大学关于数据库性能调优的培训;

2016年5月:参加信息安全管理及应用培训,作为讲师之一宣贯《信息系统与信息设备准入安全规范》;

2016年9月:参加为期一周南网服务器运维技术第七期培训班;

2016年4月:参加ORACLE 如意用户体验监控技术交流会

2016年5月、6月、9月:举办三次用户体验监控产品应用交流会

第6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XBRL;组织保障;核心要素;生态因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01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02- 03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GB/T 25500-2010)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为我国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BRL发展路线图勾勒出了未来几年我国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的美好蓝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XBRL财务报告体系涉及方面众多,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持续性系统工程,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保障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1 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分类标准和技术平台是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要素,是XBRL财务报告体系得以存在的必要构件。从理论上讲,有了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和良好易用的技术平台,XBRL财务报告便能够得以实现。然而,在现实中,XBRL财务报告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审计鉴证、内部控制、信息安全和人力资源等4个方面。此外,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必须在统一的权威专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得以全面有序推进。因此,为了推进我国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保障,这是推动财务报告体系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分类标准和技术平台建设,这是构建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要素;审计保障、内控保障、风险防范、人力保障,这是影响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的生态因子。以上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质量优劣和效率高低。

2 组织保障

信息技术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正在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游戏规则的全球化,在此大背景下,包括会计信息技术标准在内的信息技术规则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谁掌握了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发展的主动权。XBRL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深度应用,将实现会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引领会计行业向信息化时代的全面转变。XBRL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方兴未艾,是会计领域在国际范围内的一次难以多得的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在这次洗牌过程中中国应当力争后来居上,变被动为主动、变一般建言为施加影响、变追赶国际规则为引领国际通用规则,掌握主动权,把握主导权,以降低我们的遵循成本。XBRL的发展事实表明,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强有力的XBRL专业组织对于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他各方面保障措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保障是否有力。中国XBRL地区组织,应当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XBRL国际组织保持密切顺畅的合作,积极参与XBRL国际事务,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或组织的XBRL体系建设经验,掌握XBRL最新动态和发展前沿,为我国XBRL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并引领其他各项保障措施得以实现。

3 XBRL财务报告体系核心要素

3.1 分类标准

XBRL分类标准建设是构建完备的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基础保障,左右着其发展的方向与质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只是在构建完备的XBRL分类标准体系征途上,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XBRL分类标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就分类标准的通用程度而言,XBRL分类标准包括通用分类标准、行业分类标准和企业分类标准3个层面。首先,应当制定国家层面的核心通用分类标准,继而依次向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扩展,3个层面依次推进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仅仅满足了通用财务报告目的,如果行业、企业要进行更为详尽的信息披露,必须对通用分类标准加以适当扩展。行业、企业对分类标准的扩展可以有效促进通用分类标准的不断完善,应当适时总结、归纳行业和企业分类标准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和完善通用分类标准,使之不断细化,否则会造成新的“巴别塔”现象,严重影响信息的可比性以及XBRL财务报告的使用效果。从分类标准的颗粒度而言,XBRL分类标准包括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和账簿(含凭证)分类标准两个层面。首先,应当以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为切入点,继而再向账簿分类标准层面扩展,两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只是实现了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基础功能,颗粒度较低。账簿分类标准则具有较高的颗粒度,将会引领XBRL财务报告向纵深拓展,实现报告实体内外报告平台的整合统一,真正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XBRL技术的伸缩性,使得向下挖掘轻而易举,向上汇总易如反掌,在不同报表之间、报表项目和附注之间、总括信息与明细信息之间跳转自如,大大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就会计准则自身而言,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据此,XBRL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分类标准、小企业会计准则分类标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分类标准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分类标准。应当以企业会计准则分类标准的制定为龙头,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带动其他层面分类标准的建设。此外,作为一种商业报告语言,XBRL不仅仅应用于财务报告领域,还将应用于证券、金融、保险、税务、统计等各个领域,如何协调各领域的分类标准,避免重复分类,提高分类标准的统一性也是必须要予以考虑的重要方面。

3.2 技术平台

科学合理、详尽完善的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为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BRL财务报告技术平台的建设,则是将这些纸上的标准转换为应用现实的关键,因此对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具有决定意义。XBRL应用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XBRL工具软件,如分类标准编辑工具、实例文档生成工具、XBRL转换工具、XBRL一致性校验工具、XBRL报告展示工具、在线分析工具等。只有借助良好易用的XBRL工具软件,XBRL的巨大潜在优势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就目前而言,国际厂商在XBRL软件领域占有领先优势,相继推出了许多优秀的XBRL软件工具,而我国XBRL工具软件市场才刚刚起步,尚缺乏优秀的通用软件工具。没有技术平台的支撑,再美好的愿景也只能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因此,我国厂商能否积极跟进并后来居上,力争意识领先和技术创新,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易用的XBRL技术平台,对于我国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涉及话语权、自和主导权的问题。

4 XBRL财务报告体系生态因子

4.1 审计保障

XBRL财务报告的发展将对传统审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对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XBRL财务报告,不一定能够保障数据标记的正确使用、各项数据的正确计算性、报告信息的完整性,也不一定说明其遵循了会计准则,简而言之,XBRL财务报告本身并未提供有关的鉴证信息。2009年4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考虑到XBRL数据是计算机可自动读取的信息,使用者不能直观地意识到这些错误(尤其是在使用XBRL分析软件时),因此这些错误的性质是非常严重的。因此,XBRL财务报告需要审计鉴证的有效支撑,如何构造基于XBRL的审计流程对构建完善的XBRL财务报告体系尤为重要。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审计鉴证才能为XBRL财务报告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真正成为虚假会计信息的“过滤器”和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神”。因此,审计模式面临重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有待改善。

4.2 内控保障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可见,内部控制对于构建良好的会计生态、防止会计行为异化进而保障XBRL财务报告体系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我国于2008年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0年4月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于2011年开始在部分上市公司执行。另一方面,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二者相辅相承。XBRL技术统一了数据标准,信息传递更加畅通无阻,更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科学评价和有力监督。XBRL技术平台可以集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业务、财务等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内外报告平台,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及时,更利于企业全面分析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算和战略执行情况,进而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总之,构建基于XBRL技术平台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改善会计生态环境,进而保障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3 风险防范

如果没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XBRL不可能完全发挥作用。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保障XBRL报告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技术、制度、道德是实现风险防范的三驾马车,这3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保障XBRL报告体系的安全。

4.3.1 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痛并快乐着。在XBRL技术平台下,财务报告信息将会更加充分地暴露于公共互联网之上,如何保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以及防范报告主体私有信息和商业秘密泄露至关重要,信息安全问题可能会成为XBRL财务报告体系潜在的“软肋”。为此,在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XBRL技术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必须全面引入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凭证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大力发展安全认证服务,注重系统应急计划,加强系统应用、数据存储、网络传输等方面的安全防控,为XBRL财务报告体系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技术保障。

4.3.2 制度建设

制度的功能之一,在于协调人们的预期。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大大降低社会信息交易成本,增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正外部性,促进公平竞争和诚信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技术永远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度建设对于构建完备的XBRL财务报告体系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这里的制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企业各类相关管理制度。XBRL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报告语言,将在会计、金融、证券、统计、税收等各领域全面应用,影响面广,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必须与XBRL技术发展程度相适应,适时调整、完善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规范和约束各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当出现信息化环境下特殊的新问题、新纠纷、新案件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并重新界定信息披露界限,明确信息披露内容、披露程度、披露格式、披露方式、披露时限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信息披露更加充分、透明和及时,以降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风险。就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各项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XBRL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其风险防范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岗位责任制度、系统开发制度、系统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系统更新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都应进行必要的更新、调整、补充和完善,以满足以XBRL技术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需要。

4.3.3 道德建设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制度安排,但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由法律来进行规范,道德建设对于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1]。为此,从会计职业来看,应当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在财政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加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终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征信系统及配套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力争在全行业形成一种倡导文明诚信、爱岗敬业的公序良俗,与技术、制度相辅相成,推动我国XBRL财务报告体系的健康发展。

4.4 人力保障

XBRL财务报告的有效实施最终取决于一系列相关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只有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才能切实提高XBRL财务报告系统的运行效率,否则一切形同虚设。正如王军副部长所言:“会计信息化建设为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德业双馨、知识全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专业化、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力度,多出、快出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审计专业,既掌握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又能适应国内经济技术环境与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2]目前,我国XBRL教育总体上相对滞后,相对于我国XBRL宏伟路线图而言,专业人才奇缺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当通过组建高精尖的科研团队、加大XBRL研究力度,重构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加强正规教育,推动后续教育和后续培训,宣传XBRL理念、普及XBRL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细化通用分类标准指南、提供基于实际案例的分类标准详解,开发推广XBRL经典案例等多种途径,让XBRL教育提前,突破人力资源瓶颈,为以XBRL为龙头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都是XBRL报告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我国XBRL报告体系的建设进程。因此,应当多管齐下,避免偏颇,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进行动态跟踪,并实施必要调整和有效改进,否则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制约XBRL报告体系建设的瓶颈和短板。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宁波外贸的平稳较好发展,离不开商务部及我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外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我市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与保障。2008年,我市相继于3月份出台《2008年宁波市促进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措施》,8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推进我市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外贸保稳促调政策”),10月份出台《关于加强外贸风险防范,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外贸扶持政策出台的频率前所未有,力度也前所未有。其中,“外贸保稳促调政策”提出“保外贸就是保生产、保就业、保港口、保财政、保金融、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推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方向,专门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出口进行奖励,提出减免外贸企业相关税费、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改善海关通关环境等10方面共28条措施。该项政策的出台,集“保稳”与“促调”功能于一身,既缓解眼前中小出口企业生存困难问题,又着眼于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这项政策及时出台,延长了一部分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命力,对保持我市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起到了突出作用。

按照2009年的外贸形势,我市已确定外经贸扶持政策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是保外贸出口稳定,特别是加强对企业市场开拓经营能力及风险防范支持力度,同时,2009年将继续安排3亿元资金实施“外贸保稳促调”,并根据形势对政策内容进行了微调。

2008年外贸扶持政策和举措的及时有力推出,乃至2009年外贸政策思路的提出,主要得益于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严密、有效的外贸监测体系,针对性极强的调研分析工作和与有关部门的紧密合作。

一、严密、有效的外贸监测体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外贸运行动态

除关注进出口额海关统计体系数据所反映出的外贸规模、结构运行动态外,我局还特别加强了对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的运用,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加强数据运用及分析、坚持每月出分析报告,每季出趋势研究材料,并加强日常情况沟通等措施,实现对宁波外贸财务运行情况的及时、有效监测,从而真正实现了对外贸运行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监测。

(一)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进出口财务信息体系工作。包括:制定并实施了《宁波市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评优办法》、《宁波市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工作规程》、《宁波市进出口财务信息体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范(办法)。这些办法(规程)受到商务部财务司的肯定并在全国商务部门转发推广。

(二)做好财务信息体系的组织管理、审核及报送工作。按照商务部要求,组织企业及时报送财务信息数据,经初审、复审后上报商务部,自该体系实施以来,每月上报率均达到100%。

(三)重视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的分析及运用。自2008年3月起,我市每月均开展系统性的进出口企业财务运行情况分析,并每月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是全国对该体系数据进行月度系统性分析的唯一省市。该分析材料每月发送给商务部、浙江省外经贸厅及与外经贸密切相关的我市其他相关部门。这些数据及分析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指导性日益增强。

2008年1季度,在我市进出口额增幅尚有31.38%的情况下,根据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撰写《一季度宁波市定点跟踪调研进出口企业财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报告,提出“尽管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仍保持31%的较高增幅,但过半的外贸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多数企业出口获利水平下降,进口获利较少,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财务运行压力明显加大,对下阶段我市外贸发展极为不利,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这份报告引起了我市毛光烈市长高度关注,并做出批示要求县市区抓好落实,指导有关县市区出台相应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从而引起了我市各级相关领导对外贸企业困境的警觉与关注。受此分析的预警作用,部分县市区立即开展了相关的外贸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为下一步采取及时措施帮助外贸企业解困打下了基础。

5月份,根据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撰写的《宁波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继续下滑》再次被市政府专报发送,并再次受到毛光烈市长详阅及批示。随后的每月财务运行状况的跟踪,使我市清晰、准确地把握住了外贸的真实发展情况,对采取进一步措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性极强的调研工作有助于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措施

面对2008年以来各种政策变动频繁、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多端的现实,财务处开展了十多项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这些调查研究均成为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的依据和思路,对工作的指导性十分明显。

(一)针对外贸中小企业生存状况问题开展专题调研。4月份,当我局透过进出口企业财务体系数据发现部分外贸企业面临出口增产不增收甚至是亏损面扩大的苗头后,立即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赴各县市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专题调研,并于5月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市政府,系统、详实地指出了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多项因素,提出要求加大对外贸出口扶持的若干政策建议。该份调研报告在全市相关经济部门里是最早全面剖析中小出口企业生存困难的一份报告,对接下来的一系列政府工作都起到了极大作用。直接推动了“外贸保稳促调政策”的出台。在此项政策下,市财政一次性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对出口进行扶持,大部分外贸企业的水利建设基金得到减免,取消15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国税部门、外汇管理部门、海关、商检等部门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出有利于减轻外贸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负担的承诺(如:国税部门承诺45天内退税,并对退税流程进行调研简化等)。

(二)针对国家2007年底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开展了银根紧缩对外贸企业影响专题调研。2月初,根据央行可能进一步收缩银行信贷的形势,及时开展了调研并撰写《银根紧缩对宁波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通过《动态与调研》发送相关部门及领导,引起了相关部门对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视(此文还被商务部财务司在《商务财务简报》上刊发)。此外,还撰写了《外贸企业如何应对银根紧缩》,对外贸企业进行指导。围绕这一调研报告,我局在2008年把为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展了一系列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外贸企业资金管理能力的工作。如:1.协调进出口银行创造了以鄞州银行为主体、进出口银行提供资金保障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2.为企业出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证实书,推进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的应用。3.组织召开银行、外汇、企业三方座谈会,反映企业呼声,探索和推动待核查账户质押贷款的实施。4.推进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贷款的实施,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牵线搭桥等。

(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宁波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完成了《宁波市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报告》,该调研课题系商务部财务司、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2008年两大商务财会研究课题之一,由我局具体负责实施。调研报告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与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实际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典型经验,系统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市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五方面共22条对策建议。该报告对我市乃至全国外向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四)针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问题进行分析指导。8月份以来,财政部、国税总局连续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我局在每次政策后,均以最快速度,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及时通报情况,指导企业积极运用政策。同时,及时将政策变化及其影响报相关领导。此外,针对电池等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合理问题,联合市财政、国税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修正要求,最终获得认可,出口退税率从0恢复至13%。

(五)针对出口收结汇新政进行分析指导。包括政策未出台前就进行预先分析,多次向外汇管理部门、商务部反映该政策存在的问题,呼吁完善、修改政策。政策出台后,又联合外汇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政策影响分析,报市领导,通过新闻、网络、座谈会等方式指导企业积极适应新政等。

(六)防范外贸风险,分析研究、采取有效举措。除采用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加强风险防范外,还开展调研并多次向相关领导报送材料,提出对策建议,帮助企业化解和减少风险。具体措施如:

1.推进和完善进口贸易保险险种,促成国内第一进口保单的签署,并作好宣传推广。我市被列为全国首个进口信用保险试点城市。

2.针对外贸风险明显增加的新形势,联合经委、银监局等相关部门,拟稿《关于加强外贸风险防范,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并经市政府办公厅转发。

3.联合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举办“宁波外贸发展与风险管理”高端论坛》。

4.会同财政局、司法局、律师协会,研究外贸进出口中的法律支持,组织召开防范风险法律服务座谈会等等。

5.新设计和安排了“贸易融资与汇率风险规避培训班”、“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实务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避险工具及贸易融资产品实务、进出口企业资金管理与财务分析实务、信用保险实务以及最新外贸、外汇、金融政策及形势通报等。

三、加强合作是保障政策措施得以全面实施的基础

在研究落实各项外贸政策措施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拓宽了部门协作领域。为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相关难题,我局根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加强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

通过财贸协作,及时掌握了企业实情,推出了新的扶持政策。在具体实施3亿元资金过程中,我局与市财政、市国税、人行宁波中心支行联合,对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程序和途径进行了多方探讨、摸索,最终完成了企业专项奖励资金具体操作办法,对3亿元出口奖励资金的管理与操作流程进行了明确。这种操作方式在全国应属首创。

通过加强税贸协作,帮助企业解决出口退税方面遇到的难题;通过险贸协作,实现了出口收结汇新政的平稳顺利实施,尽可能地为企业减轻了适应政策的负担。

通过加强银贸协作,会同市金融办等部门为个别因遭受巨额拖欠、诈骗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外贸大企业多方奔走,解决资金问题,最终助其实现平稳过渡。联合市人行召集全市二十多家银行召开“市金融外贸合作座谈会”,搭建“银行外贸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双方达成紧密合作。

第8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高校与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传媒高校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亟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校台协同创新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和重要途径。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开创了传媒高校与主流电视媒体协同创新的先河,获得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好评,为其他传媒高校与媒体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校台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校台协同创新是指传媒高校依托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发挥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作用,与传媒行业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建以进行有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此模式能够吸引和聚集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战略联盟,以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从而创造丰富的创新成果,为传媒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乃至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和技术引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校台协同创新作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的一种路径,不仅有利于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利于高校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促进地区教育与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媒体吸收引进创新元素,共享创新成果,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视台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完成了总计14个分项、20余万字的《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不仅对北京电视台内容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战略目标、整体布局,以及频道栏目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北京电视台、各频道以及代表性栏目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而且还对全台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发展建议,对北京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得到了收获和启示。

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协同创新理念指出,大学应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1]只有参与协同的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具备参与协同创新的条件和能力,愿意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实现共赢,才具备了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即传媒高校和主流电视媒体等参与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具备开展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能够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及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校台协同创新,首先得益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宏观指导,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整体的统筹协调,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第三方综合评价及校台合作研发对策,不仅有利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利于针对问题“寻根究源”“对症开方”,加强管理。

此外,校台双方具备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意愿。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具备了协同创新的研究基础和能力,通过长期服务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与行业密切相关,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体系,行业背景深厚、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基础雄厚,能够快速汇聚优势力量、集中学术资源、形成研究合力;而且学校与媒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北京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较好的合作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主流媒体协同创新,有助于激发对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行再思考,为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明确自身定位;有助于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造就一批未来学科领军人物和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电视台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电视媒体之一,在频道数量、节目制作能力与水平、经营收入等诸多方面,在省级电视台中居领先地位,在实践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明显优势,对自身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深刻认识和了解。但是,面对来自技术革新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产业发展、电视同行激烈竞争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北京电视台在节目创新、广告经营及频道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与首都新发展对北京电视台的新要求相比,与建设“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发展目标定位相比,北京电视台还不能完全适应,迫切希望引进创新力量,借助“外脑”,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校台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以及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

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传媒高校有着天然的协同创新优势,在进行校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有内外之分,即所谓的“小协同”与“大协同”。“小协同”是指传媒高校内部不同学科、部门、教师之间的协同,一般采取的科研组织模式为根据研究项目需求,打破学校内部行政院系壁垒,组织精兵强将,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整合共享校内各种资源,创新科研模式,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大协同”是指传媒高校更应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加强同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与主流电视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不仅需要具有深厚学术理论研究基础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电视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还包括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团队协作的研究团队。为此,中国传媒大学在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校内“小协同”和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大协同”的实现途径。

1.推动校内“小协同”,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

中国传媒大学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整合优势科研资源,组建了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校内“小协同”。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并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在电视节目策划与运营、节目制作、收视率调查与分析、广告、主持人等研究领域具有研究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协同攻关,组建了一支由100多位师生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研究领域,针对北京电视台各个频道相关情况分成了14个工作小组。通过反复收看北京电视台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广泛进行国内外电视节目的分析比较和借鉴,研究团队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提出符合北京电视台实际、符合电视节目发展方向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北京电视台改版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在校内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完成了北京电视台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播音员与主持人评价与队伍建设、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等 14份研究报告,形成了校内意见的共识。

2.加强“大协同”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尤其是在“大协同”过程中,要使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就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大协同”中各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的合作问题,加强统筹协调。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协同”,此次项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统筹协调,为校台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校台双方实行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校台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为了更好地组织校台各自内部、校台之间的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项目进度、把握项目要求,中国传媒大学特意委派学校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宣传部部长作为学校专门协调人,协调配置项目运作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为不同单位部门以及教授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北京电视台由其研发部主要负责电视台该项目组成员的组织协调工作,研发部主任作为电视台专门协调人,并与学校专门协调人形成对接,共同组织校台之间的会议、研讨等协同创新活动。

3.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总体研究路线,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任务和责任,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讨论通过了《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由双方共同组成了“领导协调小组”“联合专家组”和“联合工作小组”。“领导协调小组”由校领导和台领导组成,主要负责领导联合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确定工作方案,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行政层面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联合专家组”由北京电视台选派的台内外专家与传媒大学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为领导协调组提供咨询建议,指导各专项工作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制定改版方案,会审各专项评价(研究)报告和改版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对终稿进行审核把关。“联合工作小组”是项目具体的实施者,是产生创新成果的最核心“部门”,这就需要优化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校台双方根据研究项目需求形成“一对一”共计14个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双方组长共同担任,组员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明确和细化了校台双方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重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组负责从学术理论层面对专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北京电视台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改版方案,双方小组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接”交流研讨,发挥专长,协同攻关,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产生创新成果,并随时根据“联合专家组”的会诊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各专项节目评价与改版报告。

校台协同创新的启示

此次项目的成功完成为高校校台协同创新提供了启示:一是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包括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为高校与国内外其他创新力量建立合作信赖关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协同创新各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汇聚作用,配置最强人力资源,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建制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担负着协同创新的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应当主动进行制度改革,突破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3]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四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尤其是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以创新聚人才,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使高校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2]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第9篇:作业平台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财富》分析师 买入评级报告 荐股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99-03

研读证券分析师的评级报告是不少股民的做法。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显示的具有证券分析师资格的注册人数超过2000人,加上其他未注册的从业人员,证券分析师这个群体相当庞大,难免良莠不齐。2003年6月起,由《新财富》杂志主办的年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逐渐成为我国证券业最权威的证券分析师排名。然而,即使在这样极少数的所谓明星分析师当中,也只有部分分析师所的荐股报告实现了其收益诺言。以2012-2013年上榜分析师在随后一年中的1048份买入评级报告为例,推荐标的6个月跑赢沪深300指数15%以上的只有348份,仅占33.2%。那么,影响上榜分析师荐股报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如何预测某份荐股报告的准确率呢?

目前国内的评级报告大体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卖出等四个评级。由于国内卖空机制还不够成熟,加上分析师很大程度依靠从上市公司调研来获取信息,这意味着为了与上市公司维持良好的关系,分析师极少会中性或卖出评级的报告;而实际中,投资者也会更多地关注评级更高的报告。鉴于此,本文仅仅选取买入评级报告来进行实证考察,具体来说,本文以2012-2013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在随后一年中的买入评级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上榜分析师荐股报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选取的均为买入评级报告,也就是说推荐标的公开的基本面因素都不错,否则分析师不会作出“买入”的投资建议,只不过只有部分分析师的买入报告最终实现其收入诺言。这当然和随后考察期内推荐标的基本面的演变有关,也与宏观或中观的行业发展环境的演变相关。本文另辟蹊径,我们假设:由于各类分析师本身特征的差异(比如其所属券商的规模,其本身的经验和声誉等因素),会造成各类分析师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具有不同深度的挖掘能力;或者各类证券分析师因为跟踪标的公司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除了公开信息之外,还积累了多多少少的其他信息;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的那些分析师,他们的荐股报告可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这样的假设,本文选择从信息优势的角度,分析上榜分析师荐股报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数据、变量和模型,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结果,第三部分为样本外模型解释力度检验,第四部分为本文结论。

一、数据、变量和模型

本文以2012-2013两届《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在其上榜之后一年之内1048份买入评级报告为样本,来估计一个Logit计量模型。由于《新财富》评选的宏观、策略、金融工程、固定收益四个团队不属于行业分析的范畴,他们的报告因此不在本文考虑之列。样本来源于迈博汇金(Microbell)。我们从报告中收集报告人、所在券商、推荐标的、日期等信息,相关标的的交易信息如历史股价、行业指数、沪深300指数变动情况等均源于万得资讯(Wind)。

目前国内各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对股票的评级规则不尽相同,本文选定沪深300为市场基准指数,在报告起6月内,跑赢沪深300指数15%以上的股票,我们认为其达到分析师买入评级所承诺的收益。由于本文的报告来自第三方数据库,不少报告都有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滞后,为统一起见,本文选择标的报告录入数据库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初始价格,起始日期+180日的收盘价作为标的期末价格,计算期间涨跌幅;获取每一个标的同一时间段的沪深300涨跌幅,两者之差即标的半年期内相对沪深300的实际涨跌幅。本文1048份买入报告观察值中,推荐标的6个月跑赢沪深300指数15%的共有348份,占比33.2%,也即大约1/3的买入评级报告实现了其收益承诺。

Logit模型的因变量为是否兑现收益承诺,兑现记为1,共计348个,未能兑记为0,共计700个。

我们可以假设由于经常去上市公司调研,分析师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处于信息优势(至少不是劣势)的地位;再考虑到现实中,二级市场的分析师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所以分析师们对市场情绪的把握要比普通投资者好。分析师荐股相当于一个占有更多信息、更了解市场情绪同时又懂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为投资者作出投资建议。正是基于这一点假设,本文选取从信息优势的角度,去探寻具有什么样的分析师能够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从而荐股的准确率更大。

1.分析师所属券商的规模。Clement(1999)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率与分析师所在券商规模正相关。李春涛等(2014)通过对我国2005-2011年证券市场分析师评级数据的研究,发现市场短期超额收益与分析师所属券商规模有着密切关系。大券商一般拥有更多可用资源,更多信息优势,更多证券分析师,更多的研究报告,对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更大的市场影响力。笔者查询了证券业协会网站,按照各个券商拥有的分析师人数,从多到少,列表如下(见下页表1)。

分析师人数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139人、中信证券106人、申银万国105人、海通证券96人、招商证券92人。我们将这五家券商命名为大平台(Big),其他券商命名为小平台(Small),如果报告的分析师来自大平台,记为1,共计539个;来自小平台记为0,共计509。

2.分析师覆盖的子行业公司数量。Clement(1999)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率与分析师所覆盖的公司和行业数量(任务复杂程度)成负相关。Mikhail等(1997)发现分析师跟踪特定企业的经验累积可以提高预测准确率。一般认为,分析师覆盖的行业越多,跟踪的公司数量越多,信息量越分散,其盈利预测准确度越低。本文选取万得资讯中信一级行业中各个行业内上市公司数量作为各个子行业分析师覆盖的公司数量。考虑到不同子行业分析师覆盖的公司数量相差很大,实际回归分析时,对该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

3.分析师个人声誉。王宇熹等(2012)利用2003-2009年《新财富》分析师的个人声誉为变量,验证了声誉和分析师荐股价值之间的正向关系。证券分析师的个人声誉是个人在二级市场受认可程度和影响力的体现,表现为研究报告关注度、新闻曝光度、机构客户认可度等等方面。综合来看,是否入围《新财富》最佳,是不是连续上榜可以看作是分析师个人声誉最好的指标,连续上榜次数越多,个人声誉越高。声誉更高的分析师由于在业内时间更长、行业关系更深厚,理所当然的拥有更多信息优势。考虑到现实情况可能是个人声誉的增加随连续上榜次数增多而边际递减,我们对分析师之前上榜次数进行取对数处理。分析师之前连续上榜可能因为他的荐股比较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4.分析师性别。国内男女分析师和上市公司高管相处的方式不一样,男性分析师可能和高管有更多非正式的交流,导致男性分析师在获取上市公司信息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将分析师性别作为一个考量的因素。我们的样本中共计771份报告来自男性分析师,大约占比2/3。

5.公司市值大小。本文考虑公司市值不是出于基本面因素的考虑,而是把公司市值作为公司类别的变量。在中国,市值超过1000亿的基本都是具有行政级别的国企、央企单位,而市值低于200亿的大多数是民企,我们有理由相信分析师和不同体量的企业高管打交道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直觉上分析师很难从国企高管处获取更多消息,但小企业却不一定。因此本文将公司市值列为考察的变量之一。由于数值相差过于大,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

除了如上的主要解释变量,本文还考虑如下两个控制变量。

一是行业分类。Jacob(1999)发现券商行业分类会影响预测准确性。Desai等(2000)也发现华尔街日报明星分析师的荐股跑赢基准指数的概率受到推荐标的的行业影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共计有27个子行业进行评选,不同的子行业走势相差极大,因为我们有必要将子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加以考虑。由于子行业太多,我们参考申银万国的做法,将子行业合并同类项为消费品、金融地产、制造业、服务业、TMT、材料业、能源环保等七个部类,每个部类下辖3~5个子行业。

二是买入评级的类型。Demiroglu和Ryngaert(2010)发现分析师首次覆盖的股票通常会有异常收益。Jiang等(2014)发现中国市场对上调评级的反应比下调评级的反应要强。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将买入评级报告区分为一般买入、首次覆盖、上调评级至买入、半年内再次推荐等四个类型,其统计信息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来,首次和上调评级的报告更有可能实现其收入诺言。

本文构建了如下的Logit模型:

Loglt(y)=β0+β1broker_size+β2reputation+β3gender+

β4number_followed+β5firm_size +β6finance+β7manufacture

+β8service+β9tmt+β10materials+β11energy_environmental

+β12first+β13upgrade+β14again+εit

其中,y为买入评级研究报告是否实现收益承诺的虚拟变量,即是否半年内跑赢沪深300指数15%,跑赢的记为1,否则记为0。broker_size为分析师所属券商规模的虚拟变量,大平台为1,小平台为0。reputation是分析师个人声誉,选取分析师之前连续上榜次数的对数值作为变量。gender是分析师性别变量,男性分析师的报告记为1,女性记为0。number_followed指分析师所覆盖的公司数量的对数值。firm_size代表推荐标的公司市值的对数值。consumption,finance,manufacture,service,tmt,materials,energy_environment等为七个行业虚拟变量,其中consumption作为缺省变量。general,first,upgrade,again等为四种买入评级报告类型的虚拟变量,其中general作为缺省变量。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4为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分析师所属券商的规模、分析师推荐的标的公司的市值这两个变量显著降低分析师的荐股准确性;而分析师声誉能显著提高其荐股报告的准确性。分析师的性别和分析师所覆盖的公司的数量这两个变量对分析师的荐股准确性没有影响。不同的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别,finance(金融)、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和energy_environment(环保)这三个行业的荐股报告准确性较高。另外,不同类型的买入评级报告在其准确性上没有显著差别。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