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务员期刊网 >> 教育期刊 >> 教育综合 >> 正文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人力资源版](非官网)

主管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
ISSN:1007-0079
CN:11-3776/G4
周期:旬刊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影响因子:0.295
被引次数:8233
影响力: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阅读点数:
期刊简介

中国电力教育(人力资源)基础信息:

《中国电力教育》(ChinaElectricPowerEducation)创刊于1985年,为半月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办刊宗旨和理念:办中国电力行业最具权威性的培训类杂志,塑造最专业的中国电力人,站在技术的前沿引领并见证着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刊物板块:分为“学校版”(上半月)和“综合实践版”(下半月)。刊物面向:全国电力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各级电力行业协会及各类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涉电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政府相关部门。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ChinaElectricPowerEducation)国内统一刊号CN11-3776/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0079。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面向全国电力及相关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培训中心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中国电力教育(人力资源)发展历史: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创刊于1985年,1985—1991年为内部刊物,199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认为具有国际国内统一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杂志的主管单位历经水电部、能源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曾用刊名《电力高教研究》和《电力高等教育》。2004年8月,杂志的主管单位确定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单位确定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并由华北电力大学来具体承办。杂志根据服务和面向对象的不同,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人力资源两大方面的内容,主要针对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开展学术理论探讨、政策法规解读、工作实务交流、前沿新知介绍和资讯信息传递,是各级各类院校师生员工、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者发表研究成果、展示风采成就和开展工作交流的理想平台。

中国电力教育(人力资源)办刊宗旨:

《中国电力教育》以“专注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为办刊宗旨,围绕人力资源及教育培训的工作主线,设置有政策解读、专题报道、高端访谈、人资视域、培训看台、职场人生、先锋人物、企业风景、机构展示、院校点击、人文视点、学习公社等栏目。

中国电力教育(人力资源)主要栏目设置:

1.政策解读:国家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宏观阐释、深入分析和具体条款解读;

2.专题报道:电力企业“人才强企”方面的综述或专题报道;

3.高端访谈:能源电力行业名人、领导者,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访谈;

4.人资视域:人力资源领域的战略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职业生涯设计、绩效管理、薪酬激励、胜任力(人才评测)、领导力(干部选拔任用)、执行力、人力资源外包、劳务派谴、劳动合同法等工作的理论探讨、实务交流、案例分析方面的文章;

5.培训看台:教育培训领域的职工教育培训、企业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培训规划、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工作交流文章;

6.先锋人物:电力行业全国劳动模范、杰出管理者、科技专家、教育培训名师、一线优秀技能工作者的事迹介绍及其成长成才路径分析;

7.企业风景:对企业文化、党建政工、工会建设、班组建设、经营成就进行报道;

8.机构展示: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机构服务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的专题展示和特色介绍;

9.人文视点:电力行业统一文化(电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方面的人文评论文章和日常随笔;

10.院校点击:涉电院校的办学成就展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色、招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专题文章;

11.学习公社:国外或者外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可资借鉴理念或案例;人资管理或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小窍门或心得体会;电力行业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或者电力人本领域的重要现象;

12.职场人生:职业生涯方面的职场感悟抒怀、工作经验介绍等;

13.新书推荐: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培训方面的优秀图书推荐;

14.电力人影像:电力行业优秀书画作品和摄影作品。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人力资源版]相关期刊

    没有相关教育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人力资源版]社简介

一、论文规范

1.论文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文字简练,一般以4000字左右为宜,图表不宜超过3个,公式不宜超过3个。

2.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其中,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除基金项目的论文外,作者署名不宜超过两人;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5个,用分号隔开。

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和第二作者,依次写出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学士学位可省略,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要注明学位名称,如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举例如下:×××(1973-),女,满族,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用学。(河北保定071003);在读研究生或博士生举例如下:×××(1973-),女,满族,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用学。(河北保定071003)

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具体的基金项目或课题项目的名称上要加双引号。举例如下: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08-02)的研究成果。

3.排版要求:论文题目用黑宋三号字;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内文一级标题、文后注释和参考文献都用黑宋五号字,其他文字用宋体五号;论文文字间距为单倍行距。论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四级。层次序号按四级小标题的格式写:“一、”“1.”“(1)”“1)”;一级、二级标题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级、四级小标题不另起段,与正文接排。

4.论文中若有图表,不宜过大,表上或图下都要加上文字说明,文字说明用黑宋五号字,并且内文要有提及该图表的相应文字。

5.内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内文中若有注释和参考文献,按注释用①、②、③……,参考文献用[1]、[2]、[3]……形式标注,都要上标,并且都要标在标点符号的外面。

6.文后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后,标注文献类型。中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外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姓、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7.文后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数量控制在3~10个之间。参考文献置于注释之后,标注文献类型。中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外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姓、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既有中文文献又有外文文献的,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时间。

8.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普通图书)为[M],论文集(会议录)为[C],汇编为[G],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研究报告为[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未说明的文献为[Z],数据库为[DB],电子公告为[EB],联机网络为[OL],联机网上数据为[DB/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

二、注意事项

1.请务必在文末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

2.期刊出版后,按作者人数赠送样刊,原则上不超过三本,如有需要请提前说明。

3.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应允许编辑在加工稿件时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作者若对此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

4.本刊所载文章将被全文收录到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多个数据库,对此持保留意见的作者请在投稿时说明。

5.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所有来稿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引用文献应注明出处,对于一稿多投、抄袭、涉密、侵犯他人版权或其它权利的稿件,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

6.本刊从未以任何形式委托或授权中介公司或个人代理本刊稿件征集事宜,请欲投稿的作者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三、投稿方式

1.来稿请以Word文件格式录制好,经认真校对后发送E-mail到本刊专用信箱。

2.收到来稿后编辑部会通过电子邮件予以自动回复,稿件经评审后将尽快通知作者本人有关录用事宜,如收到自动回复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人力资源版]范例

关于建立我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预算平衡图’的研究和应用初探
例外原则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管理信任服务——近几年我们是怎样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我校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一些做法
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做法
试论思想教育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
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关范畴之探讨
对“教书育人”的再认识
对电力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使用的探讨
适应改革新形势做好培训大文章
抓好五个结合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抓好班组岗位技能培训确保长周期安全生产
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实现两个转变——关于电力职工中专前途的思考
职工培训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浅谈
校企联合办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好模式
面向新世纪我院教改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适应新形势采取新举措不断加强档案工作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尝试课程设计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于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改革的几点作法和思考
法律职业需要理性精神
从青藏铁路开通论西藏的环境保护及其法律机制建设
试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影响
学习《劳动合同法》加强企业用工规范
“两改”机遇下农电企业管理模式
BSC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监督要用好“眼”
按揭贷款还款的数学模型
北京电力公司招投标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北京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节约型校园建设视阈中的高校领导影响力的培养
河南省对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管理研究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独立学院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普通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几点思考
“创新梯队”模式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构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探析
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思考

  • 上一个教育:
  • 下一个教育:
  • 免责声明:
    热门文章推荐
  • 没有热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