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比较文学核心构建理念

比较文学核心构建理念

一、互为主体的比较文学对主客体的比较文学的反思

(一)主体哲学和互为主体哲学:哲学认识论的试验场

二十世纪文化哲学的伟大成果之一,是宣告了私人语言的破灭,肯定了人的交互活动即互为主体的优先权,表明西方近代自笛卡尔以来带有鲜明唯我论色彩的主体哲学,已经转向到关注主体间的交互活动的互为主体哲学。唯我论以决定论的知识论姿态,局限于主体对客体的外在操作活动,使主体以客观认识的名义凌驾于一切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之上,人为规定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内容和方向,在否定了客体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否定了主体间认知与交流的可能性,丧失了主体的体验和信念的普遍有效性。互为主体的跨文化认识模式,显然是比较文学的理想状态。学术史上的比较文学却往往成为文化圈文化实力的外在表征,体现为文化代言人的话语权及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话语操作,其客观性往往掩盖在我族文化决定论中,而将他族文化作为我族文化的例证。如作为比较文学创始人的法国比较文学,要求其比较文学证明的是十九世纪中期法兰西强势文化之与其他欧美国家文化的影响源头。如二十世纪中期美利坚强势文化时期的美国比较文学,要求演绎的是欧美文化的绝对理念之于世界多民族文化的普适性。因而这种研究主体认定的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不过是研究主体泯灭文化客体的客观性的主观的比较文学,因而也是是单向主体的比较文学。当跨文化领域的解释问题,随着文化强势话语的转变而扭转解释立场时,东方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转折期,伴随着民族话语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的上升,强力扭转了以我———他为表征的不平等比较模式,为以我———我或我———你为表征的平等对话模式,发出了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比较文学中的声音。以文化权力的视角观照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解释模式不仅掩盖在民族强势话语之中,而且还被误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当然模式。这种现象在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概论中,就是以法国比较文学和美国比较文学作为想当然的影响研究模式和平行研究模式,却丧失了对其内在成因和学理弊端的知识反思。依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理性不再被归诸单个主体或国家—社会层次上的宏观主体;相反,使交往理性成为可能的,是把诸多互动主体连成一体、为诸多生活形式赋予结构的语言媒介。经典、文化、思想乃是我们这个时代重建共识的基本资源,对其解释和应用不仅应当慎思明辨,还应真诚参与建立文化共识的对话,否则自说自话的经典解读与文化传播也就不具备建立共识的价值。以文化哲学作为理论背景,以文化权力论作为反思工具,赵小琪建构了他的北京大学新版教材《比较文学教程》的核心理论。

(二)互为主体论的比较文学

互为主体哲学运用到比较文学中,就先在地预设了一个文化权力批判的方法论背景。如果说哲学作为元哲学,是学术话语无国界的元叙述的话;那么,汲取和融会了互为主体以及和而不同的东西方两种元叙事的比较文学,也是建构元叙述的普适文学理论的必由之路。因此赵小琪认为,重视主体性向重视主体间性的转变,既是比较文学主体观的重大变革,也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赵小琪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就是以互为主体理论为核心,高屋建瓴地建构了比较文学的学理体系。如果说文化圈、作为文化圈代表的研究者以及研究对象三个方面,分别作为文化主体、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主体的话,在跨文化解释中则依次形成了文化圈互为主体,研究主体互为主体,研究对象互为主体,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等几个互为主体关系;在比较文学对象上则具体构成了事实关系、价值关系、科际关系、诗学关系、批评理论关系等几个方面。这就在比较文学性质和研究对象两个学科主要问题上,构成了对传统比较文学原理系统的整体改造,并对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原理进行了一体化勾连。

二、理想状态的比较文学对传统状态的比较文学的颠覆

(一)批评与比较的互文互证

在比较研究已经摆脱了知识启蒙,而试图关注知识自觉的时候,比较文学开始不适合担当人文学科的比较研究的唯一名号。而批评理论,却愈来愈显示出其适应了理论在先、批评在前、基础材料在后等三项理论批评学科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不以文学为主要讨论对象,但却以存在于人类多种领域的符号为主要讨论对象,仅以比较文学来称之,显然抹杀了其外在特征的广泛包容性;但仅就人类多样性符号也同时具有的隐喻性而言,它也体现了文学的本质特性。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与批评理论遂成为可以互文、互代、互证的两大学科称呼。所以在学科命名上,西方大学建制仍然保持比较文学系的名称,而在学术研究上,则以批评理论代而言之。赵小琪在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诸种关系研究中,特辟比较文学与批评理论的关系一章,其意义正在于指出从法国和美国的非理想状态的比较文学、到中国的理想状态的比较文学、再到国际比较文学的当展现状,这一比较文学的潮流和动向。显然,作为新世纪的创新性教材,比较文学教程不应只是叙述已有的学术事实,对未来的学术动向也应作出必要的展望,而这与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是分不开的。

(二)理想状态的比较文学

由这种互为主体的比较文学核心观念出发,构成了比较文学的理想状态。而比较文学的理想状态又形成了对传统比较文学章节的全面颠覆。传统比较文学原理在比较文学的性质一章后,往往就是对传统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样式的次序罗列,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三十年中,大部分比较文学原理都被这种现象和做法堆积,并且在批评理论已对文学研究形成冲击和革新的形势下,还煞有介事地祭出固守“文学性”的阻击大旗,常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诗学,诸种为建构次序,而以理论作为核心线索的建构则几欲告缺。互为主体的比较文学否定了主客体影响论,变法国对于欧美国家的文化殖民的主/仆关系,或影响的主动/被动关系,转变为存在普遍性联系的跨文化文学的互为影响关系和互为接受关系。平行研究的首倡者美国的欧美中心主义观念,曾经想当然地妄作从未有过事实性影响关系的跨文化圈文学对象之间的形而上诗学目的地,互为主体的比较文学则颠覆了这种以普遍主义现身的大国文化沙文主义,并将这种同时携载作为时代主潮的后殖民主义引入比较文学,使文化差异性也有可能和必要成为时代主潮领跑的源头,有可能成为作为他者的主体。跨学科研究以最近二十年的批评理论为代表,广泛地超越了文学话语;作为符号话语,甚至是政治、经济话语的批评理论,否定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比较文学界固守“文学性”的保守势力,使在西方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在中国被称为泛文化研究,使跨学科研究超越性地、肆无忌惮地跨越了文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并与超越了狭义的范畴比较的广义比较诗学合二为一,大大地增加了文学研究的理论性、思想性、革命性,及其对世界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与此相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仿佛沉沦于故纸堆一般,固守于本科的事实关系和审美价值,并自美其名曰“文学性”,迷失了人文社会科学诸种学科之间本来具有的广泛联系性。渗透批评理论精髓的跨学科研究和广义比较诗学,使传统文人解放出自己曾经久被束缚的视野和雄心,将偏狭的局部理论升级为全局理论,将自己的传统文人身份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这也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左派开始声名显赫的原因,其中相当部分的知识分子左派,其本来的文化身份就是文学学者。所以,教程中的跨学科研究、比较诗学、以及文学与其他文化理论的关系等三章,虽然命名方式有所区别,但是其中贯穿的现代比较文学批评动向,却是一致地指向了包罗万象而绝不以文学、诗学、审美为唯一的批评理论。

三、比较文学的现实性、发展性和包容性

(一)批评理论的现实性和比较文学的危机论

批评理论关注于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现实,在世纪转折之际,也引发了对批评理论的现实性取向的有效性的质疑。是继续更多地关注文学的现实性批评,还是重新回到古典的知识性批评,这一有关批评理论的现实性多寡之争,导致了批评理论的式微论,也间接引发了比较文学的自我危机论。比较文学成为一个学科的一百多年来,始终没有摆脱学科的合法化争议,可以说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危机论,始终是在与比较文学的实践并行共存的。所以,有关比较文学的理论批评始终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空话,同样贯穿着来自于实践的另类观照。任何一个学科的诞生、存在、发展、转向,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俗成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约定的规定性和理论性,共同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走向。文学对象的变化,决定着文学学的理论形态的变化。美学从形而上学的美的本质讨论,转向审美活动和审美对象的描述。影视艺术的多媒体动态,丝毫改变不了、甚至更加强有力地证明了,文学文本的原创力的不可或缺、以及文字形象的多义性远远大于影视艺术,而文学文本和文字形象对人类的智力、审美能力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选项。形象学的异国形象研究,引申为批评理论中的关键词研究、后殖民研究、理论旅行研究。译介学的风行,在第一手实践领域还原了跨文化的原生态,最符合现代国家在文化层面的实际样式,无怪乎比较文学也迅速将其网罗其中。文化理论的多样化形态,揭示了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国家的符号的多样性、多义性和多侧面。批评理论对于现实的多侧面的观照,说明的并非是批评理论对于现实的直接影响力多么无力,而是说明了文学与现实的多侧面的联系原来是文学的生命力所在。也可以说,文学本来就具有的现实性,在批评理论中得到了全面有力的展示和揭露,而此前的文学理论,仅仅像一块少女蒙面的纱巾,死活不肯对外人展露出本来的真容,而这真容对于作为娘家人的文学研究者来说,原来是最熟悉不过的。理论家述说的批评理论的无能,只是在于批评理论与另类现实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一个在于直接从事,一个在于必然表达;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不能完全脱离意识形态以及特定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作为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学科,其关注点和关注力度也有所不同。文学从来都不是直接影响现实的,它也只是对现实起着潜移默化的审美功能。比较文学的称呼也在比较文学实践的多样性发展中不断确证自己的特性和合法性。当现实要求什么样的文学的时候,比较文学也就呈现什么样的形态,比较文学理论也就要随时跟上这种形态,并指引这种形态的动向。从单一关系的比较文学、到同一关系的比较文学、到多元差异性关系的比较文学,这些种种关涉现实实践的比较文学或理想形态中的互为主体的比较文学,正是俗成的现实中的比较文学、到约定的理论中的比较文学、再到理想中的比较文学,这样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学科发展历程的体现形式。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仅仅在于:传统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单纯文化圈中的文学现象,比较文学面对的是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现象。

(二)一个给定的学科

从中还可以看到,比较的称呼的确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语词,比较的意义只能从发展中来定义。前期和中期的比较文学,确实难以以比较来定义,比较的不确定性已经被比较结果的确定性所颠覆,比较的结果早已先验地存在于比较的过程,这种比较除了文献的累积以外,并不具有本应该具有的或然性、典型性、启发性、理论性、必然性等学术特征。应该说,后殖民时代的比较才第一次开启了语词本身包含的不确定性结果。而理想状态的比较又展示了语词另外承载的人类寓意。与其说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客观的,不如说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给定的,其中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体力量。或者说比较文学更是一个主观学科,其包容性和发展性,恰恰反证了比较文学的长盛不衰和屡屡生发的危机、争吵不休的理论现实和实践现实,这些又恰恰都是作为广义符号的文学的本质体现。西方比较文学不断发出的比较文学之死的呼声,批评理论在文学系难以找到落脚点的自责,中国比较文学固守文学性的短见,都是近二十年来比较文学的公案。然而比较文学毕竟显示出狭义的比较已不能阻挡比较文学对于广义符号的取向,比较文学不仅仅是文学比较,还是广义的符号研究;比较诗学不仅仅是范畴比较,还是广义的批评理论。可以说,比较文学为当代人文学科的某些难以一时归类的比较研究,找到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地,这是它作为当代现实批评学科,而不仅仅是学术史研究的最大功劳。可喜的是,《比较文学教程》就在比较文学与其他批评理论一章,以及比较诗学一章中,贯穿了这种客观的比较文学发展观。

四、论理适度、体例新颖的好教材

《比较文学教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牵头,由武汉大学赵小琪教授主编,由诸多高校学者共同撰稿,是一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教材。中国合编教材风气来源于苏联时期,其人文社科类教材往往采取合编的方式,也许这一来体现出社会主义协作办大事的优越性,二来避免了个人独编教材挂一漏万的危险性。可以看出,这种合编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征象。中国新时期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的解放;独立的思想,自由的学术,经过百年的变迁,终于成就了新时期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不过表现在教科书上,还是体现出合编较多的现象。合编教材的主要缺陷大致有二个,一是教材的核心思想难以得到全体撰稿人员的贯彻,二是语言和论述风格难以得到主编的统一。然而最近乍一读到还散发着墨香的赵小琪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的北京大学版本,笔者不由得完全打消了如上的念头。该教程一来核心思想明确,兼备撰写风格统一,二来体例创新,完全没有统编教材的惯常弊病,反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来。笔者以为本教程具有两个主要特色和优势。

(一)理论优势:理论的个性和包容性

在多人撰稿的情况下,理论的勾连是合著教材最大的问题。教程主编赵小琪,编委刘圣鹏、刘耘华、陈希、邹建军等五人,全部为四十岁左右的年龄的教授,多为文学史,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等二级学科的专业学者,虽学术各有专攻,但均在理论和批评两个领域发展,在说理和案例分析上都具有质量上的保证,在学术思想上亦有不谋而合之处,这种编委会成员和撰稿人员的学术思想的一致性,也是保证合著类教材保持说理和叙述的一致性的前提。本教程的一个特色是适中的核心理论与特色理论的适度搭配,适当汲取相关比较文学理论的有效之处,如杨乃乔的主体定位论,方汉文的比较作为本体的主客体辨证论,李衍柱的主体间性论;适当参照强调同一性或差异性的比较文学理论,如台湾的互阐法的中国学派论,乐黛云的和而不同论,曹顺庆的跨文明论,刘圣鹏的差异性论;如上各种比较文学理论与赵小琪的互为主体论适度搭配,不特别推崇或者偏向哪种说法。在导论类教材的编撰原则上,向来存在着两种做法,一种是强调个性化,一种是强调适度宽松略有特色。个性化导论论理过于特色化,使众多的其他个性化论理成为排斥的对象,相对减少了对个性化论理的宽容度;而宽适的论理则在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适度容纳了多样化的论理,相对增加了对个性化论理的宽容度;应该说本教程在这方面做得特别优异。这应该也是本教程的论理优势,平易但涵盖性更强的互为主体作为核心理论,给多样化的论理提供了合作空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三十年来的比较文学教材,大多是从学术史出发,说明的恰好是比较文学的基本学理的欠缺,没有从学理出发,而只好以比较文学各个学术研究风潮的照搬作为比较文学的原理。这种以学术史的叠加作为比较文学原理的做法,在东西学术史上殊为罕见。赵小琪版《比较文学教程》则在基本理论和具体理论建构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无愧于比较文学理论的名号。

(二)体例优势:体例的新颖性和知识的扩展性

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有关概论类书籍中,能够做到体例创新与现代大学教学模式接轨,理论与批评协调,传统学术史和最新学术话语结合,授课与自学搭配,本科普及选本与研究生深入研修合一,必读书点评坐标与参考书一览互动,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同构,学科理论与学科建构连接,诸种特点融为一体的教材,以我来看,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为此,我向全国并国际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界郑重推荐。中国新时期三十年,也是比较文学教材出版发行的旺盛时期。然而,陪伴着那些尚以热烈的学术热情点燃求知之火的普及型教材的,却大半是人云亦云,既无学术创建,且无知识创新的充数型教材,它们的目的在于变异成不再是传播知识,而主要是为相关学校、学院、集体、个人谋取奖评钱酬的方便之道。在这种严峻的学术逆流之间,赵小琪教授及其《比较文学教程》、及其所在丛书的武汉大学文学院其他学科学术同仁的《高等学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诸种教程、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暨艾英编辑的慧眼识珠,就显示出其严肃的学术示范意义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