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双修下的生态公园设计

城市双修下的生态公园设计

摘要:城市双修是以人居环境为核心,将各行业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建设。本文以宁波生态走廊的规划设计为例,从宏观统筹,中观调控,微观实践三个层面分析,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重整,人性化设施的配建,城市慢道系统的构建,绿化环境的营造等进行归纳与总结,为打造和谐宜居、特征鲜明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双修;人居环境;生态走廊;永续发展

1城市双修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本的快速集约化,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因局限于经济、技术、以及规划的时效性,当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在另一个方面,随着公众的认知水平,经济基础的提升,人们对城市品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城市双修”正是基于国家对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宏观调控的角度提出,对既有的城市基础建设、生态环境进行回头看,旨在建设更美好,更宜居的生活家园。

2城市双修的价值导向

2.1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的即是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尊重,从山水城市发展到园林城市至现在的公园城市,以生态作为本底一直是我们对美好城市的追求。美好的城市不是纯粹以绿化覆盖或者单纯功能堆砌的城市,应该具有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体现在优美的城市形态,舒适的活动空间,悠久的历史文化,温馨的城市夜景等。和谐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之一,通过不断地生产与发展,在动态平衡中维持城市生态因子间的和谐互动。城市双修的目的,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调节,通过工程技术、民众参与、自然协调等手段营造城景融合的景象。

2.2以人为本,长效落实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上层建筑更多地是关注城市功能设施的建设,如城市交通,综合管廊,轨道交通,水利设施等。发展至当下,为了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很多城市在关注民生领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城市微更新,背街小街巷整治,老旧小区提升,拆围见绿,绿道建设等。通过这些民生项目的实际落实,以及持续不断地品质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平等共享的公共资源和完善配套的公共设施。

2.3因地制宜,理性发展

城市发展是从无到有的增长过程,居民幸福感的获得既反应在生活环境也反映在经济水平,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提质增优,合理统筹。既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实力和民众需求,也要结合长远的规划导向。在实际落实过程应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的自然禀赋理性发展。

2.4总体统筹,专业协作

强力高效的政府领导力,长效的战略规划和思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代表性的实施项目,以及可操作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作为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传递的世界城市理念。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因素,为城市双修带来资源和政策保障。通过整体的规划布局,部门的有效协作,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相互结合,在项目安排、资金筹措、实施计划上统一协调,促进城市执行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城市双修在物质实体的落实上,需要多专业的协同作业,技术团队应利用城市双修为契机完善专业合作机制,发展团体优势。

3宁波生态走廊二期为例

3.1宏观规划

新世纪以前,宁波一直以三江口为城市建设核心,但因为历史遗留以及长期粗放型的城市建设,导致以三江口为核心的城市发展遇上瓶颈,而距三江核心区5km之遥的城东片区,此时仍为传统的城郊结合区,既有成片农田,也有零星的民居,亦存在因开垦改造而逐渐退化的河流和湿地。为推动中心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市竞争力,宁波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东部新城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宁波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河流一直是最显著的特征,在东部新城的规划构想中,将通过绿色的水网系统,把新城掩映在一个以河道水脉为构架的绿色生态体系中,新城的发展将在水和水绿交融的脉络中展开。高强度土地开发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是现代化新城最显著的特征,但为了给生活在高密度城市生活区的人群留下一片诗意的乐园,宁波市政府在东部新城最核心区,规划了一片约100公顷的生态走廊,通过这片长达3.3km的生态走廊,让新城居民能够听到林间的鸟鸣,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同时,这片城间净土也让生长于此的植物,生活于此的动物,流经于此的溪流与生活于此的居民和谐共生,形成极具代表性的友好型城市。

3.2中观策划

古人将水比作地之气血,人之经脉,宁波平原得天独厚的水网条件,使宁波中心城内的景观风物无不深深打上了人居与水的烙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在生态走廊建设前,该区域部分河道淤堵,早期工业化影响使河道失去本来的自然形态和生物活力。因此,SWA在生态走廊的总体概念规划中提出了“以开发与治水齐头并进,水环境永续发展”的理念。在概念策划中将这个面积约100公顷,长度3.5km的生态廊道根据周边的规划用地形态划分成5大功能区。每个区都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与价值,比如以生态复育与教育、社区休闲活动为主题的北侧地块,以永续性展示与教育、自然净化功能为主的社区活动休闲区,以都市融合与健身休闲为主的中央活动节点区。

3.3微观实践

生态走廊二期工程为中央活动节点区,是生态走廊与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的融合点,也是南北向湿地水系和东西向内河水系的交汇点,同时也是生态走廊与后塘河塘河绿道的集结点。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水文、交通、功能定位、生态营造、景观环境等要素,通过多维度的解决措施实现项目物质空间的协调与融合。

3.3.1水生态环境的营造古代,内河水系不仅作为农业灌溉,生活用水,还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设施而使用,因而会将水系进行适当地截弯取直,提升其使用的便捷性。当代居民对于内河的交通依赖性变弱,内河更多地是承担防洪排涝,保护生态的功能。弯曲的河流,更具生气和活力,能更好地延缓洪水的流速,产生更大的环境价值。在生态走廊的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和延续宁波“水城”特色,同时异于其他区域特定的直线水道形式,将蜿蜒曲折的水系贯穿整个生态走廊,并沟通外部水系。通过水系形态的布局,将湿地,溪流,湖,塘等融入其中,凸显生态走廊的水乡特质,提供不同的展现水生态的机会。在与后塘河交叉部分,结合后塘河的防洪排涝需求,扩大水域面积,形成大湖面景观,增加片区的水涵养潜质,凸显区域蓝核功能。在腹地较宽区域,布置生态岛,将水系分流,延缓水的流速,形成浅水湿地空间。部分陆地空间,结合场地标高和地形变化形成陂塘,起到海绵消纳,旱季补水的作用。为保证基地水系的低影响开发,本项目采用自然放坡的生态驳岸。通过自然放坡驳岸和水生湿生植物结合的措施实现场的雨水净化、滞洪和固化驳岸的作用,保护和恢复基地水网系统的活力,提升水利安全防护等级。

3.3.2特色空间的营造宁波生态走廊二期在总体构图上采用大开大合的流线造型,给人舒适宜人的游览体验。并在合适的区域设置休闲,观景,观赏等场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形成水绿交融,且能随意游走的游览空间。由于场地本身十分平坦,通过对水系的规划与调整,将土壤进行内部平衡,营造山坡、山谷、生态岛、溪滩地等微地形景观。结合生态走廊水系特点,通过亲水大台阶,临水广场,钓鱼台,亲水栈道等结合生态水岸形成多样的体验型景观。在南侧主入口附近,为解决场地的功能需求,将公共停车、公园管理、公共厕所融为一体设置成半掩体式建筑。将建筑与地形相融合,融入自然环境。在屋顶形成大草坪景观,兼顾适用性功能的同时也贯彻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整个生态走廊建设中,除了考虑人的活动空间,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条件,比如设置无人生态岛,密林,配置栖鸟木桩,鸟巢专供鸟类活动,种植丰富多样的水草,湿生植物为鱼类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栖息环境。

3.3.3人性化设施的构建水系是生态走廊最大的特色,承担着生态安全隔离的作用,但也对整个区域的交通体系产生挑战,慢道则成为沟通生态安全体系和提升公园的综合服务功能的桥梁。通过慢道的融入,以“大范围成链,小范围成环”为原则打造高品质连贯的慢行系统,将公园、水系、城市道路和城市街巷相链接。整个交通体系中慢跑骑行道贯穿园区主游览线,串联主要体验型功能空间,遇水系则架桥,遇城市干道则进行桥底下穿,也正因此,整个项目中多姿多彩的景观桥成为该项目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众多的人群驻足、赏景、拍照。市政桥梁下的灰空间,则通过园路的沟通,被精心打造成休闲健身场地,成为人们避雨、纳凉、健身的场所。小园路则有效地引导人们进入节点场地,解决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态科普,运动游憩等需求。除了考虑陆上交通,水上游览也作为生态走廊区的特色与亮点,所以在亲水平台区预设游船码头,为近水赏景、游船戏水提供条件。在生态走廊二期因有地铁保护区,为沟通东西两岸,在架桥不被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开合性浮桥,利用浮桥灵活简洁,不受洪涝影响的优点,有效解决了水陆交通的矛盾。另外,通过布置慢道标识、休闲座椅、夜景灯光,为各类人群提供安全、人性化的健身游赏保障。

3.3.4植被生态的营造生态走廊定位为城市绿肺,植被是主要构成元素。在构建植被生态体系中,通过落叶与常绿植物的交互搭配,融合大量观花、观叶类乔灌木,体现春花、夏荫、秋叶、冬姿的景观效果。起伏延绵的地形,结合高低不等的植物特性,营造出开阔草坪、疏林草地、岛屿森林等绿化空间。生态驳岸与浅水区相结合,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搭配,形成江南水乡特色的软驳岸环境。本项目运用银杏、水杉、香樟、无患子、黄山栾树作为骨干乔木,碧桃、樱花、垂丝海棠作为春花植物,丛生复绿考、常绿萱草、黄金菊等作为季节性特色花卉种植,林下选择稍耐荫灌木和地被,结合观花与观叶的需求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地植物景观。

4总结与建议

生态走廊项目的建设是得益于早期优秀的规划引领,经过漫长的设计研讨,建设反思,品质提升和部门协调最终建成,是城市永续发展的范例。他为宁波东部新城提供了干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宜人的环境,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他的建设为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提供借鉴。城市双修不单是靠工程手段来实现,需要在法规制度和建设标准上进行完善,需要城市管理机构的沟通协调,也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居民自身素养的提高来促使城市文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SWA.《宁波东部新城生态走廊总体策划》2009.

[2]范嗣斌,谷鲁齐.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到空间提升与治理—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实践与思考[J].科技建设,2017.

[3]王昊,吴敬涛.浅析“城市双修”视觉下的滨水公园设计—以界首沙颖河公园为例[J].北京园林,2020(1).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

[5]邱枫.从双格网到单格网——宁波老城街道网、水网格局的演变[J].规划师,2008.

作者:胡刚 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