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木雕传统工艺传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木雕传统工艺传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分析以剑川木雕为代表的滇西木雕发展的渊源与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记录大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实施过程展示教育途径对提升木雕工艺传承力量的积极作用,提出以提升人才质量解决传统工艺发展瓶颈的观点,并从四方面对教育实践的改进提出看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项目的具体实践提供真实的参考资料,为传统工艺振兴途径的研究提供新视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研培计划;木雕传统工艺传承

一、滇西木雕概况

滇西木雕以剑川地区为代表,2011年列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追溯剑川历史,由于土地贫瘠,通过手艺走夷方一直成为剑川人补贴生计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就有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对剑川木雕工匠在元代参与都城和宫室建设的记载,明嘉靖后,豪门贵族大兴土木、修建亭台水榭,民间儒道佛俱兴,庙宇祠堂林立,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必要手艺更是得到大的发展〔1〕。云南省内大量的著名建筑或寺庙木雕装饰部分,都出自剑川工匠之手。1958年以后,一部分剑川木匠有幸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等重点工程的建设,1972年,剑川木器厂的工人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木雕大屏风等艺术品种雕刻制作以及民族博物馆等项目的修复安装建设〔2〕。到目前为止,剑川县下属的村镇以甸南、狮河、朱柳、金华为代表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木雕村,分散在全县的木雕从业者更达到两万有余〔3〕。1956年建立的剑川县民族木器社是全县木雕产业的支柱,集中培养了一批“好手”,许多成为了现在的木雕领军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木雕个体户涌现,国内外各地订单不断,使剑川木雕逐渐成为全县经济主要支柱。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剑川木雕的供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钢筋混泥土的便捷、快速、坚固,使大家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影响到了依托于木结构建筑装饰而存在的剑川木雕产业结构,木雕匠师不得不通过置换功能来寻求产业发展突破点,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剑川木雕从实用性装饰艺术转化为欣赏性装饰艺术,雕花从门窗上走下来,作为装饰画、陈设摆件、旅游产品的形态支撑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生产技术逐渐介入,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控机床和精雕机提高了木雕产品的产量,但另一方面成千上万张图案模版库影响了剑川木雕形态的地域性本色。面对这些,木雕匠师几十年磨砺的美学修养、雕刻手法与经验失去优势;年轻的匠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快速地掌握现代化技术完成木雕作品,但由于缺乏艺术的积淀与审美能力的训练,用电脑调选图样时对图案的比例关系、构图的疏密关系不甚讲究,导致市面上出现了长宽比例失调、图形形态变形的木雕作品,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到剑川木雕的品质与美学价值。此外,市面上的木雕产品也趋于盲目开发状态,什么好卖大家就一窝蜂地都做什么,木雕从业者的创作与设计能力、洞察消费市场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利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源对剑川木雕传承人群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帮助从业者提高美学修养,增强木雕雕刻技术,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了解行业前沿技术手段,具备商品开发意识,扩展产品应用形式,掌握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振兴剑川木雕技艺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目的〔4〕。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不约而同的关注,特别是2016年以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等中央文件〔5〕。2017年大理大学被文化部和教育部列入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2017年承担三期非遗培训项目,第一期“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于8月28日在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正式开班。

二、“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的理念与实施情况

“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以委托云南省非遗中心定点代招的方式,从木雕非遗传承人、木雕工作室和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等渠道共招收学员40人。大部分为高中学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呈现理论接受度相对差但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年龄比重偏态分布于年轻人,其中25岁以下的占比79%,25岁及以上的占比21%,结构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呈现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的特点;此外,县级传承人占比2.5%,木雕行业从业者占比17.5%,与木雕行业相关的学员人群占比77.0%,部分学员家庭本身从事木雕行业,有的学员受周围环境影响对木雕技艺从小耳濡目染,但是本人亲历时间并不长,因此学员结构总体上也呈现工艺经验和行业经历相对不足的特点。培训班按照文化部非遗司提出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1〕。基于学员的基础条件与多种需求,开设“基础”“拓展”和“实践”三个模块设置教学内容,整合多学科、跨领域的学者,设置《非遗基础理论与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工艺美术知识》《图案设计》《造型设计》《设计鉴赏》《产品创意》《市场营销》《工具与材料技法》《创作实践》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解决从业者和传承人群在雕刻技术、审美形式、作品创作、产品研发等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探索良好发展的教育路径。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项目历时1个月,前两周以课堂授课为主,邀请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校内教师针对学员的基础条件开展理论知识与图案创新能力、绘画造型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并从清华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邀请了三名分别代表非遗理论研究与非遗实践研究和产品设计方面的专家授课,从各自的领域与经历扩展学员的视野,让学员了解全国非遗保护发生的政策与实践的变化,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分析了消费市场对文化消费的动向和趋势,立足非物质文化要融入生活的核心保护传承观念,引导学员形成价值意识,思考木雕工艺如何表现生活产品。第三周外出考察,根据学员的需求对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和各类雕刻艺术创作工作室进行考察,这些工作室从观赏艺术的角度对木雕的表现语言与用途进行了非传统的阐述,通过对根雕、葫芦雕等不同载体上的雕刻艺术进行考察,打破思维局限,让学员对于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技法、表现载体、应用功能在创新上形成宏观的观念引导。第四周以作品创作为主,是前一阶段教学成果的延续,并衔接前两周木雕材料与技法课的内容,同样以实践操作为主,课程由三位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师为学员进行传授,从雕刻手法、材料特性、雕刻技巧等方面对学员技术进行指导,弥补学员雕刻基础技术上的不足,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作品创作。除课堂授课与实践操作的课堂形式之外,培训期间还开展了学术沙龙这样自由交流课程形式,让学员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代表艺术、设计、技艺三个专业方向的老师进行自由的交谈,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学员们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学习,最终以完成一件木雕作品的形式结束了整个普及培训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中,收获是双赢的:一方面,通过培训班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汇聚了一支由非遗传统手工艺者、民俗文化研究者、设计从业人群、艺术从业人群组成的非遗文化团队,构成了“传统文脉、时尚元素、当代创意”为一体的相互学习与养成的关系,不同学科角度与专业背景的人共同探讨非遗内涵和精神价值,使大家对“非遗最终要回归日常生活”的保护概念更为明晰,初步形成以设计思维进行创作的概念,能根据设定特定需求创作作品形态,形成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相联系的产品开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设计。如在产品设计课中,学员受老师设定的情境启发,设计一套用来待客会餐的云南菜食器,在这样的主题设计训练中,学员深刻体会到木雕创作不再仅是技艺上的精益求精,更多要关注“场所、功能和使用者”。另一方面,学员的技艺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并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打破了观念的局限。特别是通过文化沙龙、外出考察等形式的教育展示给学员多元的艺术体验、多元的文化形态以及多元的思考方式,促进学员在作品形态、雕刻技法、表现形式上产生创新的主观创作意识。在外出考察学习中,学员们来到昆明紫云青鸟文化创意博览园,参观了印象木雕展览馆、绿雪斋艺术馆、葫芦雕刻传习馆,在这里,有的学员是第一次接触当代艺术形态与现代艺术设计表达,面对琳琅满目的作品以各种不常规的形态和材料表现时,学员表示“很受启发,原来雕刻还可以这样做”。在看过根雕与残陶的结合、在葫芦上用烙铁绘画等作品后,学员对温润精细的雕刻与粗糙朴实的材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他们意识到在雕刻中写实并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启发了多元表达的创作思路。学员们从日常的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来到大理大学的课堂中聆听学域内专家对非遗形势和非遗政策的解读,见识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所做的事情,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对从事的行业和掌握的技艺产生了自豪感和优越感,接下来,他们将像种子一样,将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影响自己的创作形态,影响到周围人对传统技艺的态度和关注,最终达到“建立非遗文化自信、扩大传承人群”的培训目的。

三、问题与思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文化部、教育部在全国78所高校开展的社会人员再教育新形式,以高校为项目具体实施的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要培养对象,传统工艺作为实施重点,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现代设计思维引入非遗教育

在培训之初,有很多老师对现代设计思维引入木雕技艺的教学有疑问,担心现代设计思维干涉是否会破坏非物质文化的传统底色,使其失去原来的意趣?这实际上是关于非遗活态传承问题的探讨。今天的“非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的〔6〕。历史上很多技艺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已经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浩荡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内容和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均以相应的变化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呈现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尽相同的形式〔7〕,由此可见,非遗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将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引入现代设计思维,创新视觉表达,设计开发产品,实现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并无不妥,也是符合文化部提出的“让非遗项目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进行保护,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的。学员们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是迫切的,在调查中,有的学员表示“我们可以将传统图案上的动植物雕得很精美,但是总是按照老样子去做也没有什么意思,年轻人也不喜欢,希望老师能在木雕图案式样的创作上给些帮助”,部分经验稍丰富、从业时间稍长的学员,对设计策略、品牌管理和产品开发的案例很感兴趣,“也想做自己的品牌,开发自己的产品”,通过艺术设计鉴赏讲座与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学员更关注木雕传统工艺的当下应用和消费市场,现代设计思维应该为之所用。

(二)搭建企业、设计从业者与传承人群间的合作

在校培训的结束只是整个研培计划的开始,提高传承人群的木雕技艺仅是项目的目的之一,这仅仅是点燃了学员们对传统工艺创作的星星之火,后续如何维系才能让传统工艺复兴之火在他们之间薪火相传呢?这就需要一个连续而系统的后期管理机制与之呼应。包括由设计师、企业家、研究学者参与的对传承人群所在社区状况产业情况等方面的回访。回访不仅是学习成果的现状调查,还涵盖其他两方面内容:其一,高校研究人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记录工作,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木雕工艺的状况;其二,搭建企业、设计从业者与传承人群之间的合作,为传承人群提供更好的发展建议。如果通过相互合作,企业为传承人群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共同盈利,那么更多人会被经济价值、社会地位吸引,主动投入到非遗行业中来,从而达到“扩大传承队伍,提升传承能力,搭建交流平台,催生跨界合作”的目的,最终稳固培训成果。

(三)构建多元多导向互惠利益关系

项目培训由名校专家、学院专业教师、民艺导师三组知识层面构成,立足艺术学科理论体系单向式地向学员传播美学、构成、图式、审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虽然保证了学员受教知识的全面性,但是作为教学资源利用率来看,这种单向式的教学形式惠及范围比较窄。如何扩大培训成果的受惠面,使教学资源的投入获得更大化的受益?从教学相长的角度看,“学院的专业教师”“民艺导师”“名校专家”“学员”“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四个层面的人员实际是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民艺导师、学员的从业经历和成长环境为教学及研究人员提供白族木雕图案纹样的收集、整理、技艺的工具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样本和资源,名校专家从各自领域为学员解释白族木雕的文化意识形态、图案创意、产品创新方面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理论,在这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学生为学员提供了扩展思维的设计实践,学员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丰富素材,基于此种关系,参与教学过程的四大元素以有目的性的主题为线索,通过多元化的多导向教学形式设计,同时考虑介入艺术设计本科学生的参与,从课程结构、项目作业等方面设计互助环节,有利于扩大培训成果的受惠面,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路径。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短期培训存在的条件限制

项目的教育实施是基于传统教育教学手段进行的,包括课堂讲授、学术沙龙、多媒体设备辅助的手段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三方面显著的问题:其一,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时间短、强度高,内容丰富的培训需要;其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兼顾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技能基础高低不一的复杂教情需要;其三,课后实践缺乏跟进环境,难以长效维持教学的成果。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依托互联网络、手机APP终端,向学习者展开了一个丰富、便捷的学习渠道,这包括以在线解答为代表的“在行”“分答”等平台,以在线微课为代表的“中国大学MOOC”“混沌大学”等平台,在线直播为代表的“荔枝微课”等平台,这些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更利于解决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在医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中资源相当丰富,以知识付费的机制运营情况良好,但在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学科中,此类微课的建设尚不多见,因此考虑这一手段介入课程建设,一方面是对于现有条件下教学限制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是借助网络平台推广,扩大工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科普价值和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李佳.族群认同、文化权力与手工艺传统:以大理剑川木雕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2):117-121.

〔2〕张笑.剑川木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8.

〔3〕崔爱兰.融古开新:当代剑川木雕发展个案〔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4〕赵全胜.利用大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特色课程〔J〕.民族音乐,2010(6):90-91.

〔5〕陈岸瑛.传统从未来向我们走来: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语境与创新路径〔J〕.新美术,2017(4):5-10.

〔6〕李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主体论〔J〕.大理大学学报,2017,2(1):23-26.

〔7〕张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J〕.文化遗产,2016(5):8-11.

作者:肖振萍 赵全胜 单位;大理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