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研究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研究

摘要: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对财务风险的产生及防范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风险意识、制度体系、执行力、人员素质、决策科学性等方面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对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控;财务风险;防范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最大风险。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企业只有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筑牢财务风险防范的藩篱,使企业保持安全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减少利益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为企业稳步、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本质是来源于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导致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企业财务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按企业经济活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或企业资本结构存在问题,而给企业财务运营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或项目预测的严重失误,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由于销售政策或生产计划不合理,而产生的现金流动困难。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具有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对财务风险唯有防范而不能消灭。第二是具有全面性,即财务风险蕴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业务领域、所有经济往来关系中,无时无处不在。第三是不具有确定性,即财务风险是意外发生的,虽然具有一定的可防控性,但不具有事前预知性。第四是具有风险与收益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高风险意味着可能具有潜在的高收益,只有收益而风险为零的事情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几乎是不存在的。第五是具有激励性,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以上四个特征,所以风险的存在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积极研究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提升经营效果。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行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并导致出现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主观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导致的财务运营风险。从企业内控管理的角度,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者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企业管理者主观上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在工作布局上往往重点放在战略管理、市场扩张和安全生产方面。从客观上说,这些方面的工作输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相比之下,财务风险的存在是隐性的、不确定性的,财务风险的防范效果也是看似存在弹性的,大多难以量化并准确地评估风险化解之后所产生的效益性,因此难以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往往出身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专业而非财务或企业管理专业,因此由于专业的局限性,企业管理者在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往往存在短板,缺少管理经验,造成在决策和风险应对方面的失误,如企业赊销政策的制定缺少科学性和可控性,导致企业现金流动性的风险。

(二)企业内控体系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

首先,企业的内控制度其作用是监管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但是有的企业将内控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等同起来,财务管理制度其作用主要是约束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以财管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其结果必然起不到有效抑制财务风险的作用。其次,内控制度不能与纷繁变化的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相匹配,不能及时更新、修订和完善,难以满足外部环境的需要,以至于“自说自梦”,固步自封,不能产生实际预防风险的效果。第三,内控制度没有形成体系,不能够涵盖企业整个生产经营业务领域,不能形成闭环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出现漏洞和盲区。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制度但制度不落地这种现象,越是大中型企业往往越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尤为突出。大中型企业由于发展历史长,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完善,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内控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监督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各业务部门也更乐于按企业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来行使职责,以“人治”管理企业,使得内控制度仅仅停留在文字上、纸面上,或成为墙上悬挂的装饰品,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制度的威慑力大大降低,制度的防控作用微乎其微,造成风险隐患甚至形成风险。

(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不能站在企业的高度审视各种经济活动,而是仅限于处理日常会计和财务业务,对外部经济环境关注不够,对相关财经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掌握不透,把握不准;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参与度不够,不能深入到物资采购、营销合同的订立等业务前端,难以对风险进行事前预控、事中跟踪,因而严重削弱了风险管理的效果,同时也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给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支持。

(五)企业决策失误。

表现在投资决策上,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对外部环境形势、国家相关政策、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劣势、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等,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和预判,资金盲目投入,最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把控,导致实际与预期收益偏差巨大,甚至产生投资损失。在筹资决策上,不能合理确定资本结构,造成负债过高,产生信用危机,同时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在销售政策的制定上,一味扩张市场份额,追求财务账面利润,不能准确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盲目采用赊销政策,应收账款过程管控乏力,造成坏账,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损失。在生产计划安排上,生产规模的确定不能与市场情况有效衔接,造成存货大量积压,资金流动性受阻,资金成本飙升,进而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找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风险意识,形成全员风险管控的企业文化。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合规、合法经营的意识,国家法规、政策是约束企业行为的框框,同时也是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利剑,企业经营者要杜绝存在侥幸心理,避免触碰风险红线。在企业内部,要确保内控制度执行落地,建立健全内控考核机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关键风险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员工综合业务素养,在企业上下形成风险管控的意识氛围,环环相扣,不留风险管控的盲区和死角,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的产生和危害。

(二)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和制度。

企业要从招投标、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控制、销售管理以及内部流程管理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形成闭环的体系。同时,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主要风险控制财务指标值,按时进行分析财务风险指标值的变化趋势,深入查找原因,准确制定对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销售政策的制定、资本结构的确定、投资决策、生产规模的确定等事项上,严格遵循制度规定的标准和流程,坚决杜绝随意化、一人决策、“拍脑袋”决策。内控制度体系要结合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修订完善,使之能够紧跟业务变化的进程,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强化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的刚性。

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员工的行为规范、行动指南,也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标尺,是决定企业能够走多远、走多快、走多稳的基石。而内控制度无疑是企业各项制度中的最重要的制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因此,内控制度的执行必须是刚性的,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可以逾越制度之外的特殊的人和事。只有在制度的执行上不打折扣,才能使财务风险可预、可控,进而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

(四)加强员工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提升全员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分析、过程管控、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等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利用财务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并定期向管理层提交合理、准确、科学的风险分析报告,这对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各业务口人员的财务知识和风险点培训也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工作,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就在业务前端,重点是采购、销售、合同管理等岗位的业务人员,如果这些岗位能够把住风险防范的第一关,那么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科学决策,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科学决策是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核心措施。决策的作用是决定事物前进的路径和方向,如果路径和方向发生错误,那么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重大投资事项要经过严谨、科学、充分的论证,坚决避免盲目性。对筹资决策,要合理确定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债务结构、债务规模和资本结构,注重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防止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产生企业难以负担的债务,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就仿佛将一座高楼大厦建在沙滩上,随时可能轰然倒塌。要合理控制融资成本,防止企业不堪高额资金成本的重负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科学制定赊销政策,严格审核赊销客户的资信状况,并扎实做好合同执行期间的过程控制,确保能够实现现金流稳定、充足。结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合理确定存货结构和规模,防止产生产品价值减值、实物折损,同时防止不合理的存货规模造成资金的沉淀和浪费。总之,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在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不可回避,关键是要做好风险的识别和管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抑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稳步向好发展。

作者:石雅军 单位: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