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危化品道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危化品道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呈上升趋势,危险化学品不论是生产、储存还是使用,都离不开运输过程,运输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罐车运输事故频率越来越高,这些事故轻则罐车倾覆,重则爆炸起火,极大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面对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时,如果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将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及影响。为强化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处置能力,规范处置基本程序,明确行动要点与注意事项,本文首先对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关键词:危化品;泄漏;应急措施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危化品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危化品不论是在生产、储存还是使用都离不开运输的过程,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中面临巨大的事故风险。结合已有的研究数据来分析,危化品异地运输率高达95%,且其中有80%是采取道路运输方式。全国运输危化品货物的车辆达到8万多辆,每年运输的危化品货物在2亿吨左右,且道路运输事故往往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事故后果。例如,在2020年,沈海高速与浙江台州温岭交界口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170余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同时,导致周边的大量居民房和厂房受损、倒塌。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处置此类事故的主要力量,其处置的方法、措施科学与否,决定着能否最大程度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特点

1.1事故发生规律

为预防和减少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首先,应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整理出事故发生的规律。通过分析可知,爆炸事故是危化品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事故类型。这主要是由于运输过程中应用了压力容器,导致在发生爆炸事故后会相继引发压力容器的物理爆炸。而在运输过程中的事故主要以危化品泄漏为主,通过对100起危化品泄漏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有77%的泄漏事故集中发生在危化品的运输过程中,仅有10%左右的泄漏事故发生于生产环节,而储存环节以及使用环节中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分别占比9%和3%。另外,在危化品运输事故中,公路运输的占比较大,高达70%以上。主要成因包括侧翻和刮蹭等。通过对其泄漏部位的汇总信息来看,其中罐体泄漏和阀门泄漏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槽罐车罐体泄漏问题高达49%,已经接近半数。

1.2事故危害

通过对一些典型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事故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故爆发的频率较高,且存在不可预见的特性。尤其是在道路运输中,路况、车辆状态、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等均属于不可预见性因素。在运输途中一旦发生较为恶劣的路况问题,致使运输车辆颠簸幅度过大,便可能引发车辆侧翻或者危化品泄漏等问题,且相关的运输人员缺乏危化品安全运输的意识,存在违规驾驶等现象,这也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第二,危化品泄漏问题所引发的火灾事故可能会造成爆炸连锁反应。危化品中大部分均具备易燃易爆的特性,在未发生火灾之前泄漏气体便大范围扩散,一旦周边出现明火便会引发火灾,进而发生连锁爆炸反应;第三,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危化品除了具备易燃易爆的特性外,其中还有部分危化品可以释放出有毒气体,当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时,有毒气体大范围扩散,可能会对周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致使产生大量人员伤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液化气扩散并与空气融合后,会生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时,遇到明火便会产生气体爆炸。而爆炸后的高温火焰会使运输车辆的罐体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致使罐体内部压力持续增大,如超出罐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值,便会产生罐体爆炸,其危害和影响远远超出气体爆炸的危害;第四,易引发衍生灾害。当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周围分布有农田、河流或者村庄时,会造成很大程度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周边的空气环境,部分危化品渗入地表后还会对土壤环境和水域环境造成极大威胁,这种污染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2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相关因素

结合以往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处置经验,对于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车辆设备因素、运输环境因素、危化品特性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同时,这几类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见图1所示。

2.1人员影响

人是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主导者,对于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事危化品运输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员因素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但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可以发现,在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因作业人员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极易出现疲劳驾驶问题,这将加大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发生率。另外,相关企业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存在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问题,且作业人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作业人员存在忽视危化品运输风险,且对于安全事故风险辨别能力不强的问题。

2.2车辆设备影响

除人员因素外,运输车辆设备性能也会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当运输车辆设备零部件存在老化问题时,极有可能对车辆运输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增加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率。一般而言,可将运输车辆的制动参数、动力参数以及轴距参数作为判断车辆性能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选择危化品运输用途的车辆时,需要结合危化品的属性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选型与匹配,并且匹配相应的设备用于保障运输途中的安全性,具体可配备导出静电设施、泄压阀以及防火、防晒装置等。

2.3危化品特性影响

危化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总称,其中涵盖大量理化性不同和危险特征表现不同的危化品品种,在进行长距离运输时,为了提高运输作业的安全性,通常会结合危化品的理化性和危险性特征进行安全防护,以预防和减少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然而,由于危化品普遍具备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的特性,在运输途中如发生较大程度的震动,致使危化品包装破损,可能引发危化品泄漏乃至爆炸等安全事故。

2.4运输环境

这里的运输环境主要是指交通情况、气象条件、人口密度分布以及道路条件等。其中的气象条件以及道路条件是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当道路条件较差,具体表现为路面狭窄、弯道路段较多和大量不平坦的路段等,当面临这种道路条件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车辆驾驶难度,且可能会引发危化品的震荡,增加危化品泄漏的概率。而冬季的路面较为湿滑,很容易出现车辆侧滑以及侧翻等事故,夏季天气炎热也可引发车辆与运输货物自燃等事故。

2.5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工作虽然不会对危化品的道路运输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但很可能间接诱发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问题。从已经发生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成因来看,有一部分因素是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所引发的。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强化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好相关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降低事故发生所产生的威胁。

3危化品道路运输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要点

根据危化品运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主要探究接警调派、现场警戒、组织指挥、联勤联动、措置措施、安全防护6个方面的要点,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作出了安全提示,着重研究探索危险化学品处置的薄弱环节,规范处置流程,尽可能降低处置风险。

3.1科学询情,掌握概况

接警调度员接到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报警时,要了解灾害事故类型和危化品名称、性质、数量、泄漏部位、范围及人员被困信息,立即一次性调集足够的人员、装备,同时,调足相应的灭火剂。第一到场指挥员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无人机、有毒气体检测仪、电子气象仪等装备及时开展现场侦检和辨识危险源,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安全区域设置人员和车辆装备集结区,尽可能在远离且可见危险源的位置停靠车辆。

3.2迅速警戒,划分区域

按照灾害事故类型及车辆所载运的危化品性质、特点立即划定警戒区、安全区,视情况封闭车道或对道路进行完全封闭。对封闭区域内的交通和人员进行管制。即使是一般性的交通事故,只要是运送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不管是否发生没漏,也不能只按常规交通事故处置,必须提高警戒范围和安全防护等级。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凌晨3时左右、18时至19时和11时至12时是一天内危化品运输事故发生的三个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增加警戒力量,强化安全警戒。可采取“258”划定警戒距离,即在事故件现场来车方向不少于200m的位置每隔30m设置1个反光锥筒、警戒带,雨雪等特殊天气时,在距离现场来车方向500~800m,连续设置警告标志和减速、限速标志,在连续拐弯或长坡等特殊条件下,必须在事故区域前、后方2000m处开始设置警戒标志,给后方行驶的车辆足够反应的时间。车辆所载危险化学品存在泄漏、燃烧、爆炸可能或已出现上述迹象的,应将事故现场封闭区域扩大至800m外。

3.3迅速响应,联勤联动

危化品运输事故处置时,应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的综合优势和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其他社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联调联战机制。指挥中心在调集参战力量的同时,要将灾情向同级应急管理部门通报,并向有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调集相关社会力量到场协助处置。

3.4分析研判,合理处置

根据灾情评估结果,结合现场泄漏、燃烧、爆炸等不同情况,科学运用稀释、防爆、关阀堵漏、冷却控制、化学中和、泡沫覆盖、洗消监护等方法进行处置。需要注意的是,处置时应先关闭事故车点火开关,切断蓄电池连接线,冷却油箱,用泡沫覆盖泄漏的燃油。可以用水控制的,可用雾状水进行稀释并降低泄漏危化品的浓度,避免用直流水冲击,防止产生静电或造成物质飞溅。在使用泡沫灭火时,要注意选对泡沫类型、调校好泡沫发泡比例,计算好泡沫用量。泡沫干粉联用时,要先用干粉压制火势,再使用泡沫覆盖,隔绝空气。此外,对于出现侧翻问题的罐车,不得对安全阀进行喷水处理,防止由于安全阀降温造成罐内压力骤增。其次,对于无法采取封堵措施处理的危化品泄漏问题,需采取放空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在自然排放过程中,要合理划定危险区的范围,由专业人负责警戒,严控火源。

3.5加强监测,及时避险

在处置挥发性较强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范围的气体扩散,致使周边空气环境的安全性遭受极大威胁,且此类危化品还存在易燃易爆的特征,如遇明火,将会发生气体爆炸问题。因此,要选拔经过专门培训且经验丰富的指战员担任安全员,事先确定进入危险区域内人员的撤离信号,规划好撤离路线。在处置过程中,要时刻监测现场环境状态,密切注意可能会发生的危险,遇有突发情况,如来不及撤离,应就近寻找掩体避险,如无合适避险掩体,应迅速卧倒,头朝外,双手护住头部。

4结语

危化品的道路运输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威胁化工生产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现阶段的危化品长距离运输现象较为常见,其运输安全问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员因素、车辆设备因素、危化品自身因素和组织管理等因素。为了降低道路运输泄漏事故的影响,上文中提出采取科学调派、严密警戒、联调联战、合理处置和加强监测等应急处置要点,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影响。但是,在具体处置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现场情况科学研判、理性分析、提高警惕、合理处置。

参考文献:

[1]张林,段佩侠.危化品罐区泄漏事故对临近道路影响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20,20(10):7-11+33.

[2]赵金龙,袁杰,赵荣华,黄弘,苏伯尼.危化品公路泄漏多主体应急协同调度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08):116-121.

[3]张家明.青藏高原地区危化品罐车泄漏事故处置对策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0,22(02):79-82.

[4]胡伟超.危化品运输路线的规划及安全评估[J].汽车与安全,2019(01):33-38.

作者:宋豪 单位: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