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媒体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多媒体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快,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它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当前多媒体教学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顾教学内容,一味追求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以达到“跟上时代步伐”这一目的.多媒体要应用,但不可滥用.本文对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及探讨.

一、当前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1.辅助教学成了替代教学,应用泛滥化使用多媒体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但计算机不是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计算、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的思维中去.但在目前的一些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是“辅助”而不是“取代”.虽然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及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示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2.过于追求数学课件的趣味性、新颖性,忽视了教学功能许多课件设计过于花哨,既有异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结果片面追求课件的视听效果,没有注重教学实际效果,至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过分追求视听效果的课件,不仅没有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冲淡了教学主题,学生更多的是充满新鲜感、好奇感,而将数学学习任务抛于脑后.

3.追求形象化,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但一些多媒体教学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这不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那种为提高效率而把解题过程直接演示给学生的做法,掩盖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进行函数y=ax2教学时,教师在课件中作出a值变化时图象的变化,教学时可先向学生演示a取正数时的图象,然后让学生判断a取负值时的图象形状,学生经过归纳、猜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之后,教师再作演示,其效果显然比直接演示更好.

4.容量过大,形成“机灌”加“人灌”正因为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使得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教学内容成为可能.当这种可能成为现实时,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没有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反而带来了另外一个严重问题:课堂的教学容量过于饱满.曾有一节几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教师一共呈现了14个图形,讲解了10个例题.可以设想一下,每个例题只有3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既要做课堂笔记,又要听教师讲解,从而造成上课时学生反应很好,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很多的问题.比如,上课热闹,下课就忘;思路知道,不会书写;证明没根没据等等.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容量过大,学生根本不能全部接受,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人灌”转变为“机灌”加“人灌”.

5.过于程序化,忽视了课堂的动态性和多变性课堂教学有很多随机的东西,比如有时需要对一道题的过程详加演示.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多媒体示范课时,总是怕出现“意外”,因此课件的设计和教学的流程都在按“计划”,忽视了课堂的动态性和多变性.其实,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涉及计算及分析过程,如果只单纯在多媒体教室看播放的幻灯片,效果肯定不理想.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自己去思考运算,对数学知识及计算过程的理解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习题的解答过程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一般不能在课件中显示出来,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去解答去推理.

二、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认清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介入数学教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又将教学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然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就当前而言,教学手段现代化,并不是简单地把现代高科技搬到教育中来,而要与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相结合,方能产生较高的效益.应明确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性和工具性地位,并有效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板书的运用等.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严密的推理过程和极强的逻辑思维,并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切忌“幻灯+配音”的课堂模式,忽视知识的呈现和推理过程.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1)“椭圆定义”第一课时的课堂导入,可以播放行星运动过程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布置任务引入概念.第二环节动手实践同时提出思考题.第三环节观察屏幕上的各种建系并在黑板上推导出公式,从而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第四环节例题讲解采用投影题目黑板板书解答.第五环节课堂练习教师投影学生练习并点评.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呈现课堂小结内容.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投影作业内容及思考题.显然,整个课堂都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播放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导公式使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讲解例题利用投影题目节省时间,黑板板书引导学生规范和感受数学极强的逻辑性.其中,课堂练习采用投影题目和学生练习并点评的方式,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各种教法的优点.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现代化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恰当地组合好各种媒体,使各种媒体功能得到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2.把握学情,注意“量”与“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然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多地把抽象数学用具体形象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造成学生对具体形象思维方式的依赖.为了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应考虑一个“量”与“度”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应适量、适度.一个优秀的课件应具备简单明了的结构、有序合理的布局.课件的版面布局可以分为本节课的主题版块、主干知识版块、例题或习题版块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本着是否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教学、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原则,要关注到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因素,注意图片、动画、声音、色调的使用.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热衷和陶醉于自己“漂亮的课件”,过多使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掩盖主体知识的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课堂效果甚微.在教学课件中应隐退次要内容,突出主体知识.事实上,多媒体课件更适合于运用在那些现有条件下无法观察到的,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或动态的内容中.如几何体的切割、移动、翻转、重叠;函数图象的变化;极限问题的引入等.

3.掌握先进技术,增强临场可操作性这应是数学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几何画板》、《几何专家》、《数学实验室》、《Mathcad》等数学实验工具软件,使数学课件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画上他自己的辅助线;让学生控制屏幕上的图形来进行实验、探究、猜想、验证与推理;让学生操纵计算机屏幕讲解他的见解与答案.利用上述软件,很多课件是可以当堂与学生共同设计制作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目前,一些数学教师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制作的课件不实用或操作不熟练,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费时费力不讨好.其实,多媒体课件在使用时也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它同样具有开放性,前提是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这种技术.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新事物的出现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师,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作者:朱燕 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