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影与戏曲双重混响乐章探究

电影与戏曲双重混响乐章探究

【摘要】戏曲电影融合了具有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新兴的电影艺术。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在现代工业与科技的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它们相遇、融合的过程中,各自依靠着不被取代的本体特殊性,与互相包容、发展之后保存的自身独立性,使得它们各自在挣扎和拓展的领域中都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将以《南海十三郎》为例,分析电影文本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与呈现,以及戏曲元素对电影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南海十三郎》;戏曲元素;电影 

一、戏曲与电影的融合发展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因其剧种繁多且具有程式化的表演形式而独树一帜。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于秦汉,形于隋唐,完于宋元。清末以后,戏曲艺术愈加辉煌,地方戏各有特色,广受欢迎。乾隆年间后,因京剧的繁荣发展,戏曲被人们公认为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建国后,新的戏曲改革方针使得戏曲艺术空前繁荣。戏曲艺术对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思想形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不断完善。其传播途径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文本传播。总的来看,口头的当面传播借助于舞台载体,传播的及时性与影响力都更直观。纵观历史,从汉代的百戏演出,宋元的勾栏瓦舍、明清的园林戏台,清末民初的茶馆戏院,戏剧都是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反映生活。反观于此,戏曲艺术是无限的,而舞台空间却是极为有限。随着电影艺术的出现与发展,实际上是戏曲找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与中国戏曲相比,电影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电影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于西方起源,“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尝试后,世界第一批电影《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无声黑白片的公开放映,敲开了世界电影史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电影发明不久后便被引入中国。中国电影一经问世就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中国悠久古老的戏曲艺术与新兴的电影艺术结合碰撞互融贯通,就有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戏曲电影。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迈出了中国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第一步。随后,国产戏曲电影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完善直至成熟。在这期间,戏曲电影的拍摄记录下来的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粤剧、黄梅戏、评剧等近百个剧种,极大地扩大了各地方剧种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范围。五十年代开始,我国集中拍摄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周信芳、盖叫天等一批京剧大师们的舞台艺术,将大师们珍贵的舞台影像记录留存下来。虽然舞台实地演出的即时性和不可复制性影响了戏曲艺术传播和发展的范围。但是电影的出现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极为有效地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影响力,现代技术与地方剧种的结合,也提高了地方剧种的传播范围。

二、电影《南海十三郎》中的戏曲元素体现

戏曲情节在电影中的出现,承载着电影创作者们深厚的情感。因为融合了戏曲情节,有传统文化的加持,使得电影具有历史积淀的厚重深沉感。戏曲情节一旦与电影相结合,便内化于影片叙事之中,或推动故事发展,或塑造人物形象,或表意抒情刻画宿命。《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豆瓣打出了9.1的高分,并且横扫了1997年的金马奖。这部电影采用了香港戏谑幽默手法拍摄,风格亦庄亦谐,时而搞怪时而使人深思,让人笑中带泪。

(一)戏曲情节作为叙事情节线索引导剧情发展“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渡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影片开场由说书人聚众滋事被带入警察局谈起,借说书先生之口引出十三郎跌宕起伏的一生。十三郎,原名江誉镠,生于粤剧名家江太史公家中。他出身家庭富裕,性格顽劣洒脱,极爱出入风月场所。在一场舞会上偶然遇见了一名上海女子莉莉,初见便怦然心动,难以自持。为了追求她便前往离家千里的上海。奈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上海纸醉金迷之地,十三郎一无立身之本,自是难留于此。两年过后,只得归家。然而物是人非。这时父亲年事已高,自己也被学校除名。为打发时间便天天去戏院看戏,一来二去,便和老板薛老五熟络了,机缘巧合下为他写了粤剧《寒江钓雪》,名噪一时,南海十三郎的名声由此而开。在这,他也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人,——唐绦生。他的弟子,他的朋友,他的知己。时局动荡,十三郎去前线慰劳将士,因看不惯同行媚俗的作品而大打出手,却得不到上司的支持,不欢而散……战争结束后,无人再找十三郎写剧本,他流落到香港,最终冻死在街头,一代天才从此陨落,故事到这便结束了。说书人的故事讲完了,他也被人保释出狱。影片到此结束。江誉镠便因粤剧而有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粤剧在影片中起到了引导并影响剧情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戏曲情节刻画人物,塑造经典形象十三郎的人物命运与粤剧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紧密相联。片子以说书人为引子采用戏中戏的方法,以南海十三郎的一生经历起伏为线索勾连粤港地区的沉浮历史。家国情怀,奇才陨落,粤剧兴衰,皆展现于此。十三郎是个天才奇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家底殷实,家学渊博,虽性情顽劣,但博学多才,在二十岁那年为薛老五写出了名满天下的《寒江钓雪》。才华横溢的十三郎每落笔便是文思如泉涌出口成章,一口气可同时写三个剧本,而负责替他誊抄的助手,甚至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凡是由他编剧的戏,一经上映便一票难求;十三郎是个疯子,在50年前的香港,经过八年抗战,正值浮夸之风盛行,观众皆追捧神怪的荒诞故事,却是没人再愿意看他写的忠肝义胆。命运的无常,使他在风光之时没有遇到心爱的女子,却在落魄时偶然在街上遇到年轻时痴迷的她。在命运的捉弄下终于逼迫他从北上的火车上纵身一跃,没死,却疯掉了。不过到头来却也没人知道,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直到他客死街头,只留下一幅“雪山白凤凰”,正如他一生清白。“我再见恩师,心中百般痛,彷似宝剑泥絮尘半封,昔日壮志与才气全告终,江中雪,泪影两朦胧,辜负伯牙琴,你莫个难自控,知音再复寻,俗世才未众。”乱发颓废,只呆坐在那的十三郎突然静止在茶室的那个座位上,听着屏风后面熟悉的声音,一句句应和着,随后慢慢愣在原地。原来他一杯君子茶的小徒儿,如今是《帝女花》与《紫钗记》的大名编剧,一如当年他创作《寒江钓雪》的风光岁月。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唯一没有变的,是他的天才与桀骜。影片中值得玩味的地方还有很多,最惊艳的便是谢君豪的扮相,刚出场时,身穿一袭长衫,举止间皆是风流儒雅,一手摇折扇,两眼波含情。到后来一头蓬松污垢的头发,油腻到已经分不清颜色的长衫,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和之前那位公子爷完全是两个模样。那个春风得意的江誉镠,何曾想到自己会成为落魄的十三郎呢?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禁使得我们反思,在影片商业化的汹涌洪流之中,如何才能守住心里一方净土。到现在我们仍旧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三、反观问题发展的美好期望

在电影中运用戏曲元素,能体现出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人文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从我们传统的戏曲中就能体现得出来。比如,粗犷的碗碗腔体现了大西北的豪迈,婉转优雅的昆曲就会让人不由得神思小桥流水的秀美江南,京味儿的京剧就是皇城底下的安然,这些异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进入电影,给影片也加持了浓郁的地域特色。现今,很多年轻人已经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戏曲渐渐成为了一种小众文化,因此电影中的戏曲必须出现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才能达到为电影叙事锦上添花的作用。如《霸王别姬》、《夜奔》、《南海十三郎》等影片就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新旧交替、时局动荡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变革与更迭,使得戏曲在文化主流的传统地位不断受到冲击,戏曲演员的命运更是颠沛多舛。戏曲艺术在那个年代所经受的坎坷与艰难则隐现其中,与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互为表里,成为诠释悲剧的深层原因。如今,戏曲元素呈碎片化存在于电影中,的确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传播戏曲文化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戏曲情节元素的运用对戏曲文化传播的戕害也不可忽视。因为戏曲情节元素在电影中的呈现是碎片化、零散化的,一部电影可能出现多个戏曲曲目的情节,也许从电影本身来说,这种表现形式无可厚非,因为电影剪辑的蒙太奇本质本就是拼接,而且为了电影故事的讲述,情节更好的发展,这是一种最合理的处理方式。但是,这样的不足之处就是破坏了戏曲艺术的完整性,对传统艺术修养较高的观众可能毫无理解压力,但是对于对传统戏曲文化不甚熟悉的观众来说,就很容易在观看的过程中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电影情节中对戏曲元素不恰当的运用也会使得戏曲元素失去其本身内涵,使得观众对戏曲情节元素产生误解甚至偏见,认为其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演形式而已。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社会,仍然有一批真正热爱传统戏曲文化的导演、编剧等从影从艺人员,竭尽全力在传统戏曲中找寻文化宝藏,只为了让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前路漫漫,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影戏结合作品,也期望我国的优秀电影人才,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电影与戏曲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戏曲艺术在时代的洪流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震林.当戏曲电影成为文化时尚[J].艺术评论,2017,(10):103-111.

[2]赵司原.中国电影的戏曲艺术特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1):77-81.

[3]孙玥.戏曲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联姻及其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3(28):66-69.

[4]刘正山.中国电影产业70年创新发展经验回顾及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电影市场,2019,(10):48-53.

[5]李菁.戏曲电影:在戏剧、电影和政治的交界处——戏曲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戏曲艺术,2012,33(03):24-26,139.

作者:杨婷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