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

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职业性和广泛的关联性。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存在一些不足。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优化德育教育理念,突出德育教育重点,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领域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突出德育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安现役院校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公安现役警官的摇篮,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安现役院校要立足于学员的职业身份特点,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爱心、胸怀开阔、责任感强的优秀公安现役干部。

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决定其德育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院校的特点。准确把握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鲜明的政治性

公安现役部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其在打击违法犯罪、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公安现役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这就要求作为警官摇篮的公安现役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性,要贯彻高度的党性观念,将坚持党对公安现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把党风、党史、党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突出的职业性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较强,其德育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点。公安现役院校要紧密结合公安现役部队的岗位特点和工作需求开展对学员的德育教育,多以英雄人物及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为典型事例,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勤勤恳恳、一心为群众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他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观,为学员毕业后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广泛的关联性

公安现役院校并不是封闭孤立的环境,其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对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对积极因素要加以利用和放大,做到因势利导,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客观的评判,教育学员正确对待,同时还要善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有些活动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标准较低;德育教育方式单一,照本宣科,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员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德育教育的成果没有充分内化为学员自身坚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实效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德育教育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势必要考虑这个群体的身份、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备的体系,一些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借鉴地方高校、解放军院校,内容上东拼西凑,特色不明显。在德育教育安排上也没有形成稳定机制,往往是刮一阵风抓一阵教育,虎头蛇尾,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育效果不明显,实效性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德育教育的路径不够宽

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还没有充分扩宽,方式手段比较单一。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课堂式、讲座式、报告式的教育手段对学员进行填鸭式道德灌输,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师德、管理制度等各种隐形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狭窄的教育路径制约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德育教育理论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致使德育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德育工作者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等的宣讲、忽视了学员主体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了德育分数高而实践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

三、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要从教育理念、内容设计、教育途径和教育成果保障等环节入手,树立全局性的德育教育理念,突出重点,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一)优化德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德育水平,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思想。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员的思维方式、成长需求、性格特点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走出单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困境,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围绕学员的未来工作需求,立足学员的生活环境,提高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逐步改变被动的德育教育模式。要结合当前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讨论的重点问题和军队、公安系统的热点问题,充分结合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讲大话空话,不做表面文章,真真切切围绕学员道德塑造的现实需求和现实矛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要在德育教育中启迪学员的智慧,培养学员健康完整的人格,帮助学员形成对自我、对职业、对人生、对社会和对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突出德育教育的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1]。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构建学员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灌输和环境熏陶相结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氛围,使学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的、高度的认同。

2.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所军队院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最重要的身份属性即军人属性,其职业特点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必须按照一名军人的思想品质塑造自己。加强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结合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结合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对军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在教育中深入分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时代特色赋予其新的定位,找到这一价值观与当代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性格、思维的切合点,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塑造和行为养成的指导效果。

3.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一名公安干警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是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的主题和精髓。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不同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公安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公谋私等违法犯罪现象,山西省社科联的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显示,74.5%的民警认为价值观扭曲是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2]。而当前广大民警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公安现役院校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要教育学员明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为民谋利的根本工作方向,增强学员对警察职业的自豪感,培养维护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打好执法公平、清正廉洁等职业道德的根基。

(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1.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即隐藏在科学文化等常规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在对学员的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可产生主体性教育的内驱力与外动力,利于形成集生存需求、职业理想和成才目标为一体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员积极向上的动机与志趣、健康的情感、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3]。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首先要在课程的备课、教学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有关德育教育的因素,扩宽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联系面;其次要通过引导教员进行课程延伸、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等方式放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教学活动中渗透的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被学员所吸收。

2.发挥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现役院校要抓好教师队伍、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榜样育人机制。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学术道德、对学员的期望要求以及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学员的道德塑造。公安现役院校行政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学员队干部对学员道德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扮演着学员监护人的角色,是“一家之长”。抓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员和行政干部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员,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修养的引航人。

3.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凝结,对学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着启迪、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公安现役院校校园文化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加强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园硬件的文化投入,树立标语、名人名言、宣传栏等,将文化与教学楼、图书馆、射击馆、操场等教学训练硬件有机结合。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机制,在国庆、建党纪念日、青年节、学雷锋日等有代表性的日期开展专门活动。要在文化建设中明确对学员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紧紧把握公安现役院校的人才培养脉络,突出特色,围绕军人和警察的职业特点建设优质校园文化。要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对学员道德塑造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强烈的党性观念、鲜明的职业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严谨的治学作风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学员的精神支撑和培育高尚道德的催化剂。

(四)增强德育教育的互动性

1.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鼓励学员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学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稳定机制,做好其中的协调、引荐和平台搭建工作。要引导学员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将自我的内在修养付诸于行动,形成更完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对社会结构与规范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道德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和社会爱心的公民。要引导学员深入基层群众,培养对群众的热爱和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充实感、快乐感,使学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坚持和强化自我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找准自身定位,以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公民的角色要求自己,展现崇高的道德风尚,增强道德荣誉感。

2.在专业实习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实习是公安现役院校统一安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在德育教育层面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学员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等内容。公安现役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所担负的培养现代警官的任务特点开展德育实践,在德育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紧紧把握社会形势、紧贴警察职能使命、紧密结合学员行为特点,寻求德育工作在层面上的突破点,实现公安现役院校德育工作自内向外的自然延伸,使德育教育成果在外层得到展现。学员在实习中要将自身的德育教育积淀成果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唱响道德主旋律,特别是面对一些不良现象时坚守道德标准,勇于担负起在公安现役基层单位弘扬传播院校所倡导的高尚职业道德的任务。

四、结语

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公安现役院校要以的论述为指导,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优化德育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公安现役事业接班人,为提高公安现役事业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

[2]樊爱霞,王利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与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7.

[3]汤芙蓉.隐性德育对警察院校学员健康人格的塑造[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10):115.

作者:吴晓a 刘垠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