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装饰工程预算教学中引入对分式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装饰工程预算教学中引入对分式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装饰工程预算教学中引入对分式教学

摘要:部分教师在《装饰工程预算教学中引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但由于《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对分式教学模式在《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为基础,并找出改革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探《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改革。

关键词:对分式教学法;教学改革;问题

引言

《装饰工程预算》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通常与实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难度,因此,部分教师通常会结合项目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来辅助《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这种方法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还会与实际教学相对立,无法从根本上来提高《装饰工程预算》教学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应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装饰工程预算》基础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1对分式教学法的内涵

对分式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对课题进行探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应在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将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划分,首先是对教学时间的划分,一部分用来讲授课堂知识,另一部分用来作为学生研讨。讲课时会使用到教师所准备的课件、资料等来提高课堂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并将学成分成若干个小组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会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选择所支持的对象进行探讨,在研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分式课堂教学通常分为四方面内容: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组辩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对分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在对分式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进一步去丰富课堂知识内容,深化教学手段,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提问题时最好选择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便于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也有利于教师就问题进行解答。采用对分式课堂教学的依据:(1)《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本身的特点。《装饰工程预算》课程作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职业课程之一,主要包括建筑装饰设计基础、室内界面预算、室内环境预算、室内家具预算、建筑室外工程预算等,通过开展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工程预算的设计方法进行理解,使学生合理的开展工程预算工作,为今后实践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装饰工程预算》对建筑工程预算专业课程的重要意义。但是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难度,主要体现在预算内容较为广泛,预算信息较为复杂,计算公式过于繁琐等。《装饰工程预算》课程知识内容与建筑工程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对分式的教学法可以使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2)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层特点。由于高职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多多引导,如果在开展分论式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常常因对学习抗拒而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要求教师应进行耐心的引导,使学生慢慢适应这一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应对教学中具有一定主观性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而在《装饰工程预算》中有很多具有主观性的知识点,如办公空间设计该采用何种预算方式?学生会结合上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会认为办公室设计应采用简单实用的预算方式,还有学生认为应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应提高预算等等,学生经过一轮激烈的讨论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方向,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3)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对分式教学中,改变的教学的方式和教学主体地位,将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教师为主导,教师又充当课程引导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为半主动学习,学生与教师从原来的知识被动传输者变为合作互动学习方向转变,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3对分式教学法实施有效性思考

3.1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加强学习对分式教学模式,掌握课堂讲授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提出具有一定研讨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重构与信息化资源的收集,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对讨论问题的引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对研讨方法的学习

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并建立可靠的依据来维持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如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来阐述所支持的观点;采用小组决议投票采用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学习研讨方式,促进研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3.3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去听讲,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过于被动,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2]。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我国教学课堂也开展了相应的改革,而分式课堂教学模式始终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实践得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装饰工程预算》问题的理解,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分组讨论中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课题项目: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对分式教学模式在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2018ZCY326)。

参考文献

[1]崔贺亭,童霞.建筑工程预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霍长平.关于对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构造设计”的几点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3]张学新.对分课堂成就新型高效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9-04-24(005).

作者:徐楠 鞠红香 单位:四平职业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