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下的博物馆教育职能

公共文化服务下的博物馆教育职能

摘要: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实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所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让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民众是每一个博物馆教育人员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博物馆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意义,当前博物馆教育职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具体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教育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而公共文化服务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更是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博物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和手段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利方式。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博物馆文化的魅力和接受博物馆教育是文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1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四性”,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公共文化的“四性”与博物馆职能完全契合,博物馆的非营利性体现其公益性;而教育、研究、欣赏功能满足了公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博物馆实现其文化服务所要达到的目的;参观博物馆接受教育并没有门槛限制,体现出均等性,即人群均等、城乡均等;同时努力以多样性的方式拓宽博物馆教育渠道,体现其便利性。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建筑、服务设施等均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分类如下:(1)博物馆主要业务服务:社会教育、陈列展览、藏品管理、科学研究。(2)博物馆相关配套设施服务:票务服务、游客咨询服务、参观引导服务、文创经营服务、环境卫生服务等。在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中,社会教育是重中之重。

2博物馆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当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已被提到了博物馆职能的首要位置,社会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具有教育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多样性、形式互动体验性等特点,更易于被社会不同群体所接受,其所开展的陈列展览、藏品研究、新媒体宣传等业务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这也是每个博物馆工作者的职责。

2.1博物馆教育应以公益性为前提

自2008年起,免费开放在我国博物馆界开启了新纪元。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暂不能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则对特定观众群体实行门票减免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促使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深远意义。博物馆开展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也应以公益性作为前提,满足各类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许多博物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采取免费政策,但也不乏一些特定展览和教育活动采取收取一定成本费用的形式,然而这与公益性并不冲突,博物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用于更好地支持社会教育、陈列展览、藏品研究等基本功能的发挥,以求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2.2博物馆教育应当满足公民基本的文化需求

自1905年张謇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起,有识之士们克服种种艰辛,希望博物馆能够在开启民智、振兴教育中发挥作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公民的文化需求飞速提升,博物馆作为人们终身教育的“课堂”已显现其重要价值,接受博物馆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理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文化条件。博物馆教育应当积极调研,采纳与接受公众对于陈列展览、教育活动、新媒体宣传等内容的要求,全面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2.3博物馆教育应当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博物馆教育打破地域、年龄、性别、收入和身份差距的内在规定性,使公民享有最基本与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孩童还是老人,贫穷还是富裕,都有公平获得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权利。而如何让教育精准、有效地惠及各类人群是其中的关键。

2.4博物馆教育的获取应当具有便利性

新时期的博物馆教育方式多种多样,走进博物馆已不再是唯一途径,优秀文化走进校园和社区,馆校合作、微博、微信、线上展览、博物馆手游、远程互动等无一不体现了博物馆教育获取方式的便捷性。许多博物馆竭力打造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文化服务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采用各种便民的方式,拉近其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如四川、山东、北京、上海等地的博物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开放夜场,来满足平日里因各种原因无法在白天参观的人群,“以观众为中心”根植于博物馆人的心中。

3博物馆教育职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实践

当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进行了一些有利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积极研发复合型、系列化、菜单化、品牌化的博物馆教育项目,让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类博物馆中出现。区别于最初单一活动的试水,当前博物馆教育活动逐渐走向成熟,趋向于复合型、系列化、菜单化和品牌化。各类博物馆均从本馆馆藏资源和自身特点出发,充分挖掘藏品内涵,适应不同群体的观众特点、兴趣和需求,设计具有特色的博物馆系列教育项目或课程,打造博物馆教育品牌,扩大博物馆影响力,服务各类观众群体。如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原始部落快乐行”教育项目,已成为该馆的品牌,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群体,设计者设计了幼儿园版、小学生版、中学生版和成人版,环节灵活多样,满足了各类观众了解半坡史前文化的需求。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在博物馆里的古明”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以造纸术、雁鱼灯、象牙算筹等古代的“高科技”文物为主题,通过展厅参观、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光辉灿烂。

3.2加强多方合作,让博物馆“大学校”走向社会

让博物馆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一直以来每个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目标。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当与博物馆广泛融合,加深、加强合作。一是在博物馆内开展研学旅行,拓宽馆校合作方式。当前,博物馆研学热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资源、文化内涵成为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地。通过学校、旅行社、社会团体的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通过设立典型,让研学教育成为学生融入博物馆的另一种方式。对于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者讲解员培训,吸引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加入博物馆大家庭。博物馆与高校积极拓宽合作方式,共享资源,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和实习平台,服务于博物馆文物研究、考古发掘、博物馆教育实施、陈列策展等业务。同时,博物馆与高校也可共享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数据、设备、技术等资源。二是在博物馆外开展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材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惠及更多的中小学生、大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弥补其不能实地参观博物馆的遗憾。博物馆与社区服务结合是当前现代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针对社区定期举行流动博物馆宣讲活动,发放文化宣传折页,进行讲座培训,将社区内的青年人、老年人一并纳入社会志愿者范畴,鼓励其参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3.3积极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均等化,理念与人才双重培养

为弥补偏远地区博物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差距,当前我国许多省市级大馆都开启了帮扶活动,走进偏远地区的基层博物馆。人才是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使命的关键,通过先进博物馆教育理念传输、博物馆教育人才培训等形式,让偏远地区基层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得双重提升。例如陕西省文物局每年都要拨付专项经费,委托陕西省社教专委会组织专家下沉到市县力量较薄弱的基层博物馆,进行“博物馆教育水平提升专业服务”,通过现场讲解观摩、专家点评辅导、教育活动观摩指导、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研讨和示范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博物馆社教工作进行全面指导。许多被帮扶过的市县基层博物馆在全省、全国性讲解比赛和“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其更好地服务所在地区公众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当前,许多省也已经将偏远乡村、贫困县和弱势群体的博物馆教育纳入考核,作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中真正地“活”起来。

3.4“互联网+”实现博物馆教育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已从最初的电子语音导览、视频播放等传统形式,发展为微博、微信、二维码、H5、网络直播、数字博物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形式。科技的创新意味着公众生活的便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到最新、最全的博物馆教育资讯,通过这些有趣的形式,使博物馆不再“阳春白雪”,博物馆变得更接地气。它不受制于地域,只要网络能通达的地方,博物馆教育就可以实现;它具有多样性,公众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互联网+博物馆”的出现使文化融入生活成为可能。

3.5将博物馆与休闲娱乐融合

文旅融合充分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势相结合,这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博物馆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与有效载体。将博物馆与休闲娱乐融合,达到使公众接受博物馆教育成为生活的常态的目的。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应努力将观众的感官体验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打造新颖、特色、轻松、有趣的体验形式。

4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究

当前,全国许多博物馆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博物馆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目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来看,仍存在一定问题,制约着文化服务的全面性与深入性,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

4.1中小型博物馆意识与理念普遍滞后

中小型博物馆,尤其地县博物馆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不足,仍旧将藏品管理与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公众需求与公众服务,使博物馆与当地居民的联系的紧密度不够。除展览讲解外,缺乏配套的博物馆教育服务,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较少,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体系性、持续性、多样性。笔者认为专业的教育人才缺乏、教育理念的落后与管理体制的陈旧僵化也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政府应加大对博物馆教育人才培养,投入资金与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帮扶工程,传输最新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开展各类生动多样的互动体验文化惠民活动,让博物馆走进群众生活。

4.2教育方式缺乏多元化,宣传意识不足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多元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不可缺少。当前,除少数大馆在教育方式的探索上能够做到新、奇、巧外,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还在探索阶段。博物馆教育要充分挖掘本馆文化内涵,设计相应主题的博物馆教育项目,注重“互动体验”的参与性,通过提问、演示、参与等方式激发参观者的创造力。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模式,积极与相关产业融合,例如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博物馆+综艺”模式;以服装设计展演、文创产品设计为代表的“博物馆+时尚”模式等,在博物馆宣传及传播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4.3博物馆文化区域服务作用不足

部分县级博物馆因与当地民众联系不够紧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经常会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观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教育形式陈旧等。以县级博物馆为代表的中小型博物馆应当立足于当地特色与博物馆特色,因地制宜地策划博物馆教育内容。同时,通过流动博物馆、文化下乡、文化惠民等活动形式积极地将博物馆文化盛宴传播到基层民众之中,让博物馆教育在乡镇开花结果。博物馆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应扎实走好每一步,将“以人为本”贯彻始终,博物馆教育才能真正根植于每个民众的心中,接受博物馆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每个民众的生活常态。

参考文献

[1]周珊珊.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实现及应用指导[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23):121-123.

[2]陆建松,历樱姿.我国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J].东南文化,2011(1):9-15.

作者:王艺颖 单位:西安半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