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学生党支部建设

公共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学生党支部建设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公共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其育人价值也更为凸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为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育人功能,应以新媒体环境为载体,搭建公共文化传播与互动的新媒体平台,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公共文化,学生党支部

当前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特别是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将新媒体思维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融合,合理评估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育人功能的网络化、数字化、科学化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公共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立德树人视域下,新媒体语境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转换,丰富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育人功能,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丰富精神世界,净化心灵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文化氛围和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的心灵净化提供养分和甘露,让人们重拾精神信仰,这就是公共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例如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宣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精神粮食,通过优秀书刊的阅读,启迪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思想,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再如,在城乡举办的各类文化汇演,一是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宣传革命理念,让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要守住价值底线。

(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比较浮躁,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承担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过程中,在政府领导之下,可以将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对外进行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和文化馆进行参观,在图书馆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以作为学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补充,学校是人们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政府还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感化人民大众,规范行为公共文化服务还承担着文化人的功能,在服务过程中感化人民大众,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同时也承担着教化大众的责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滋养来感化人,如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很多文化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跨公共文化服务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在社会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增强了公共文化的感召力和号召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培养全体人民群众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弘扬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善待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优秀文化不仅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重塑被金钱所迷惑的心灵,成为调解社会关系重要文化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传播,将善文化以多种形式与文化产品进行有效融合,帮助人们拨开被物质欲望所遮蔽的双眼,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启善”功能的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愿意参与评述,发表自己的观点,伸张正义不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同时文化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被大量用于商业目的,网络碎片化的信息,影响了学生对党支部内涵的全面感知,影响了学生对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对培植社会正能量不够。

(二)对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引领性和行动的指导性不够目前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单一,思想的引领性和行动的指导性不够。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但党支部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党员需求的情况下就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使得活动没能很好地贴近学生党员生活。

(三)对多种途径增强自身能力建设不够多种途径增强自身能力对于提升党支部的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运用党支部蕴涵的独特魅力,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防止其流于庸俗。党支部在秉承科学理念、推陈出新、多途径增强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三、借助公共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

在笃定“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媒体语境下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但同时也弱化了公共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育人功能,应正视新媒体语境带来的影响,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教育过程中兼顾灵活性和机动性,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相联系,相结合。

(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公共文化传播与互动的平台第一,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同时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借助新媒体精准收集和推送功能,了解广大学生对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菜单式的推送模式满足广大学生对于公共文化需求的个性化需要,同时在文化服务和产品传播上要对传播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性,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内涵,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公共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第二,充分借助大学生新媒体的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公共文化体验感和参与性。公共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多屏联动等多种方式让民众在文化消费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公共文化育人功能的影响。

(二)打造、丰富、创新大学生公共文化的服务产品依托大学生群体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文化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大学生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思想健康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学生党支部推送给大学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社会上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从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育人功能。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互联网平台成为了公共文化传播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重要渠道,须充分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通过文化平台搭建,促进公共文化交流与互动,将公共文化育人功能与公共文化传播和党支部的建设紧密结合,运用文化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党团组织的力量实现育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45-47.

[2]汤天甜,魏健.从媒介产品看新媒体文化的坚守与创新[J].青年记者,2018(1):71-72.

[3]钱晨,樊传果.新媒体时代基于受众心理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J].传媒,2019(6):36-38.

[4]宿志刚,张京.网络新媒体从业者素养刍议[J].中国出版,2019(10):96-97.

作者:苏中洋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