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一级预防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编号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双号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单号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20±1.32)d]短于对照组[(14.33±2.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从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一级预防护理干预中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一级预防护理;青年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39岁,平均(29.13±1.7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14±0.82)kg/m2;合并多血管病变2例,前降支病变1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40岁,平均(28.79±1.6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12±0.79)kg/m2;合并多血管病变3例,前降支病变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年龄≥18岁且≤40岁的患者[4];(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3)肝肾功能正常者;(4)资料齐全者。

1.2.2排除标准

(1)精神疾病者;(2)严重心率失常者;(3)药物过敏者;(4)智力及认知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用药指导、监测患者病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其措施如下:(1)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进行预测,并一对一地与患者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其日常生活习惯与保健工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对应的治疗措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2)预见性宣传指导,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讲,如定期开展疾病相关预防、保健及治疗的知识讲座,对疾病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发放相关知识手册,便于患者详细了解,多宣传预见性护理。(3)预见性护理,入院前先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必要评估,预测患者后续可能出现的疾病情况,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医生治疗建议进行不同的护理,提前做好预知风险的工作,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疏导,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对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4)预见性健康指导,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给予正确引导,并科学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如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少食多餐、低盐少糖,多增加蛋白质,改变以往不良膳食习惯,多进行户外锻炼,随身携带药物,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用药指导,嘱咐患者要遵从医嘱。

1.4观察指标

(1)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肺水肿、心力衰竭等;(2)护理依从性:根据护理依从性表[5],对两组患者遵从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等情况进行统计记录;(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情况进行评估,共5项,每项2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遵从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心肌缺氧、缺血病症,一旦出现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极易出现生命危险[7]。传统护理模式中,医护人员多嘱咐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按时用药,但往往缺乏针对性,且患者出院后多自我控制能力不佳,不良生活习惯等直接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8-9]。预见性护理是通过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预见性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更具全面性、专业性、规范性,护理操作更加细致,有利于改善预后[10]。本研究对冠心病高危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控制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程世妹[11]的结论相似。说明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可控制冠心病高危患者的病情,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作。此外,预见性护理还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这一模式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进行预测并采用规避手段进行预防的护理模式,是以整体护理为中心,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规范护理操作、调动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和降低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为目的,更具前瞻性、专业性和全面性[12-1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研究针对患者具体疾病情况,给予预见性宣传和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疾病风险管理意识,让其对自身疾病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有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管控和树立积极的心态,改善其治疗依从性、控制危险因素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密切留意患者病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多与医生沟通治疗及护理方案,做到早预见、早诊断、早处理,消除潜在风险,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再者,护理人员针对出院或康复期人群,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在相关疾病知识讲解及宣传方面,让患者掌握预防护理措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此外,医院还为患者设立疾病咨询平台,促进医患沟通,定期进行预防知识讲解和康复指导,提高其遵循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等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保持患者健康状态;最后,护理人员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等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随访和指导,跟踪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14-15]。故观察组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等方面更有效,与程世妹[11]的报道一致。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高危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昕 李攀攀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