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后期剪辑论文全文(5篇)

后期剪辑论文

第1篇: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制作;后期制作;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

1影视后期制作

1.1影视后期制作

影视后期制作是用拍摄获得的材料或软件制作的动画,是通过特技镜头构图润色,镜头切割转化并调整,最后形成完整的影片的工作,一则完成度高、质量上佳的影视作品,除了全体员工的努力工作之外,优秀的影视作品最终得以完美呈现,往往离不开后期制作的功劳。大量的影视作品使用了后期技术,这使得电影后期制作行业变得相当吃香。影视后期制作是影视作品制作的最后的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影视节目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在当下影视行业中,影视后期效果的突出表现,也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节目组会倾向于影视后期制作,以提升节目地竞争力。以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一档节目为例,其在节目内容编排上算不上太过新颖,而独特精美的后期制作为节目增色不少。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数量将超过100万,尤其是高层次的导演、策划和后期制作人才,在未来的人才缺口非常之大。

1.2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能有效润色作品,提升作品的表现力,而该流程的重要环节包括剪辑、特效、配音等方面,主要由以下环节组成,

1.2.1初剪此流程也被称为粗剪。剪辑全过程通常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因此需要转磁来把拍摄素材从摄影设备传到电脑上,然后在电影导演和剪辑人员才能开始初剪。初次剪辑中,电影导演将按照脚本制作的顺序将拍摄材料的图片放在一起,并将其剪辑成没有视觉动画效果、旁白和背景音乐的视频版本。这个版本是在整个影视制作中第一次看到制作结果的过程。

1.2.2精剪在精剪部分,剪辑师需要将原始裁剪影片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将特效合进作品中,成为商业影片的屏幕上的视觉画面。在粗剪之后,剪辑人员已经基本了解了视频的基本框架,通过反复浏览粗剪片子,找出影片问题并解决,精切过程需要调整影片的细节,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影片的结构和基调。适当调整镜头的节奏保证前后镜头的逻辑合理,最终保证视觉上的流畅体验。

1.2.3选曲创作和选曲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自行创作音乐,影视作品就有独特的音乐,音乐可以与画面完美结合,但成本会更高;如果选择大众音乐,成本经济,但因为这不是原创的,它也可能用于其他广告电影等影视作品。一些重要的段落需要添加音乐来加快节奏和促进情节发展,这时候剪辑人员需要根据影片导演的意愿和自己的艺术素养加以判断,最终做到选曲合理、能促进影片的情节发展。

1.2.4添加特效特效是在不能单独拍摄,而是通过后期剪辑或者电脑制作产生。添加特效一般会使用非常专业的特效制作软件。大众比较熟知的是超视觉效果电影,都是因为特效用得得当恰当才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效果。

1.2.5声音合成在这个阶段需要影片制作人员完成影片的叙述旁白。音效师将把配音与各种旁白匹配起来,合并所有元素,并将音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在该阶段非常重视对节奏的把控,根据情节调整音乐、根据时长优化内容处理,做好音乐的剪接、视频的转场、前后镜头的逻辑等,在该阶段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表达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观众的兴趣度等。

2影视后期制作常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后期制作整个工作环节都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影视后期剪辑效率和效果的案例比比皆是,以下将以影视后期制作整体流程为例,分析在其中应用了哪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并为广大后期制作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2.1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主要是和视频制作甲方协调沟通,通过后期剪辑人员的发挥创造,以及前期的素材准备情况,合理对客户的需求以及影片的制作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一环节所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并不多,主要是社交软件和网络搜索软件。

2.2构思分镜

拍摄主题确定后,就是画面的设计和把握。尽管后期制作不需要不需要很高的叙事能力和画面感,但视频制作人在拍摄前必须对画面效果有一定的设计预估,这样他在后期制作时也能运筹帷幄,确定好主题也便于设计素材收集方案。在该阶段比较适合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思维导图的设计和使用,其能在计算机上清晰透彻地展示出来。

2.3素材采集

影视后期制作需要的素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期通过摄影器材自己拍摄的素材,另外一部分是互联网上找的现成的素材。现成的素材一般是通过网络获取,也有的可能是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或者相关软件的支持。从网络上获取的素材需要检查是不是商用素材,在一些外网经常会有生肉资源下载后再通过PR剪辑。除了视频素材之外,还要搜集音频资源、图片资源、字体资源,无论是什么资源都要保证其不侵犯他人的版权。

2.4视频剪辑

视频剪辑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软件,根据个人需求及技能掌握情况加以区分,现在很多Vlog博主使用手机剪辑视频,或者是会声会影、爱剪辑等,而在很多影视剧或者长视频的制作上,还是要通过电脑端采用非线性采集软件来完成。比较常用的PC端软件有Adobepremier。Adobepremier易于上手,只要先把拍摄好的素材放到素材库里面,再拖拖进时间轴,从时间轴上进行切入和切出选择,最后,将不同的素材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即可。除了Adobepremier以外,finalcut也有很多应用,但是其只能在MAC上运行,注定了使用的广泛性不比前者。

2.5声音设计

复杂视频上的修音、混音等工作需要采取专门的音频编辑软件方可执行,一般情况下,后期剪辑人员用得比较多的专业音频编辑软件为AdobeAudition。AdobeAudition软件提供包括混音编辑特效处理于一体的音频多样化处理功能,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音频处理体验,用户可以从允许他们听到的实时音频特效中获得个性化声音音频处理解决方案,其循环工具和高质量、免专利费的音乐循环软件,有利于提升影视作品的声音质量,为后期制作人员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同时,其制作的音频素材可以直接拖入到Adobepremier中使用,也大大降低了其操作的困难程度。

2.6特效合成

特效合成是指将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难以以现实的拍摄手法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在计算机上通过各种素材的结合与再加工,实现完美呈现的工作特效合成阶段一般是视频后期制作的最终环节,也是决定影视作品制作效果的关键环节,关于平面的图像合成,比较常用的软件有photoshop。视频特效制作常用的软件有Autodesk3dsMax等。

3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3.1增强作品的观赏性,让影视画面更加精美

影视后期制作能为影视作品提升很强的观赏性,1982年版《西游记》为例,在剧中一些腾云驾雾喝妖魔鬼怪搏斗的特效场景都是通过后期制作来实现了,尽管目前看来,《西游记》中的技术和特效表现较为粗糙。而在该剧播出之后,仍然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尤其是孙悟空腾云驾雾、天宫、西方极乐世界表现的各种后期效果,都为观众的观影带来了很强的视觉体验,而现实的影视拍摄发挥空间是很有限的,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弥补了现实的拍摄所难以表现出来的效果,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通过后期制作能让画面更加精美。通过现实事物与虚拟事物的结合,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效果。

3.2保证视觉体验的同时降低影视作品拍摄成本

影视后期制作的目的在于,它能表现出来,一种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而后期实地拍摄的话,很难拍摄出效果的一些场面,如在泰坦尼克号中如何表现沉船的场景,若真实地将沉船的场景,在现实中表现出来,那么在现实中所要重现的成本太高了。而通过特效镜头与后期特效的处理相结合,能将沉船的场景真实地体现出来,不仅形象地表现出了影视场景,而且还降低了影视制作的成本,一举两得。尤其是一些自然灾害的景镜头拍摄,若单纯地依靠天气等重现,那么会给影视作品的制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后天》中体现出来的纽约洪水涌入全城冰冻的惊艳场景,也是通过计算机后期制作得到的,能给观众带来的是极大的视觉震撼。

3.3迎合观众的观影喜好,提升作品票房

观众是否对影片满意决定着影视作品最后的票房,而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观众喜欢看一些刺激的有惊艳特效效果的影片。通过对2019年中国观众的观影喜好和票房成绩分析,中国科幻电影和国漫表现成绩惊喜,以票房第一的《攀登者》为例,此影片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历史时刻,而特意壮举并不为国际认可,也缺少足够的影像资料,《攀登者》不仅为观众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攀登珠峰时的艰难,也为此壮举留下了历史还原的珍贵影像,在影片中诸多特效的使用加深了观众对攀登珠峰艰难的体验。也体现出,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这种有刺激的特效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

4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的应用也应当秉承一定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需要保证影片的整体结构的严谨性。如果拍摄的影视素材过多,那么需要对影片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对部分影视素材进行浓缩和精简,在保证影片的经典性的同时,也要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第二,控制影片的整体结构,后期制作的剪辑过程会对影片的整体流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场景的转换,镜头的切换等可能会把影片整体的节奏打乱,一些后期制作的特效反而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基于此,要加强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保证场景转换镜头切换音乐搭配能成为故事讲述的辅助,而不喧宾夺主。第三,保证影片制作的情怀,后期制作只是影片制作的一个辅助,并不是影片制作的一个灵魂,若一个影片端简单地以后期制作“秀肌肉”,那么这肯定不是一部好的作品,一部好的影片应该有营养,不“灌水”,真正能让大众从我们的视频中有所收获,这样才算得上是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这一点需要剪辑人员和影视创作人员,都秉承一颗初心,有情怀才能保证影片优质,这样才能谈技术在影片制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旭,徐亮.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探索——评《数字影视后期制作》[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5):611.

[2]胡雷钢.数字媒体技术对影视动画制作流程的重构与协同[J].大众文艺,2020(06):159-160.

[3]杨诗.试谈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3):82-83.

[4]文凌.影视后期制作中AfterEffects文字特效制作[J].电视技术,2019,43(22):68-69.

第2篇: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关键词:视频;后期制作;技术;软件应用

1了解常用的视频格式和格式的应用场景及转换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时评格式转换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格式特定的编码,解析数据并重新使用另外一种格式进行重新编码,具体技术的内部实现不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笔者主要通过对视频格式的优缺点分析,并结合多年的视频制作经验,推荐较为实用的格式转换软件。目前的格式转换软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播放器。如曾经视频技术最为突出的快播,这类软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使用方便,不需要下载多余的插件等,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格式转换的视频容易出现解码差错、视频质量差等问题;(2)视频编辑软件。例如爱剪辑、AdobePremiere、会声会影、AdobeAfterEffects等,这类软件的专业性强,功能集成度高,对使用者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功能复杂,并且正版软件的部分功能实行收费制度;(3)专业的格式转换软件。例如格式工厂、视频转换器等等,这类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转换的视频质量高,支持几乎所有的视频格式转换,并且视频转换的出错率低,是使用效果非常良好的一类软件,而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商业化过高,经常出现弹窗广告或者捆绑软件等行为。其中,格式工厂是笔者结合各类软件使用感受得出的一款值得推荐的软件,主要原因有:免费;支持几乎所有的视频格式转换;操作简便,容易上手;支持视频压缩;支持视频修复,是转化的视频质量得到保证。[1]

2对视频后期制作中调色技巧的研究

为了使视频更容易平衡色彩和突出重点,可以对视频中的光影和色彩效果进行调整,使视频呈现出现实拍摄过程中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来增强视频的空间表现力,主要的几种方式如下:(1)整体和局部的调色。主要使通过对视频的画面进行整体调色,调整画面的色彩饱和度、亮度、曝光度等状态,改进拍摄过程中的色彩失真、失衡以及光线亮暗程度差距大等问题,同时在此过程中,为了凸显创作者的艺术思想或者视频营造的意境,还应该结合具体画面,使用色键或者曲线来进行局部的调色,对于细微之处的色彩修正,应通过实际情况设置软件权值来进行,不能过度依赖软件的调色算法,否则可能会造成画面失真,达不到良好的调色效果。(2)使用软件示波器进行辅助修正。由于人眼对一些颜色的敏感度不强或者在制作过程中人员的视觉疲劳而无法准确判断各种色号,必须使用转移的仪器———软件示波器来进行辅助调整,以具体的数值显示来帮助视频制作人员充分地把握画面的色彩平衡度和亮暗程度,同时软件示波器还可以检测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超标信号,提醒制作人员进行视频改进,来满足视频播放的标准。(3)使用滤镜来模拟胶片画面效果。视频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借用电影胶片效果来平衡色彩的饱和度,添加颗粒细腻感,而由于胶转磁调色系统成本过大,业内人士基本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因此滤镜模拟胶片效果的技术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应用极其频繁的实用技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直接使用选择的滤镜效果一键处理生成,但是这种方式得到的视频质量不佳,因此绝大多数制作人都是使用专门的软件滤镜系统,例如DieitalFilmLab,基于光学实验室处理方法模拟出极其丰富的摄影效果。(4)使用标准的调色台处理图像。使用调色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软件本身无法达到的色彩需求,通过外部接入调色台设备,为后期制作人员提供更多的色彩选择,校正图像的每一个节点和像素,并保证节点的连接处色彩自然和谐,没有明显的反差。[2]

3对视频后期制作中镜头时长处理的策略研究

在完整的视频当中,由于情节的安排和视频的风格不同,对不同内容的镜头时长有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是考虑视频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是满足观众的具体需要和突出作品的表达效果。在后期对镜头的设计和剪辑工作中,也存在颇多的技术和技巧,所以也必须制定合理的处理策略,主要是调整视频画面节奏和整体结构两方面的内容,具体的处理策略如下:(1)针对视频的节奏不同来进行镜头时长处理。每一类视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恐怖片,视频的风格大多是激烈、紧张,在视频镜头中,需要进行加速和快进体现惊悚而又急促的效果,这部分利用时长较短的镜头来记录比较合适,同时对该类型作品的轻松情节进行镜头切分,达到对比情景的落差,不仅能缩短视频整体的时长,还能通过对比烘托出视频需要的氛围。越是尽可能细致的视频节奏掌握,越是能给观众传递强烈的信号和深刻的代入感,使得观众能感受到演员当时的内心煎熬,从而增强视频的认同感。(2)针对视频表述的风格来进行镜头时长处理。这种类型的镜头时长处理最杰出的技术就是蒙太奇以及前进式方法。通过较长的镜头来表述时间的跨度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例如高空下坠,但是如果不对镜头进行剪辑,就会导致时间成本太高,因此借用蒙太奇表现方式,对镜头进行切割,大致分为开始下坠、下坠中、触及地面这三个阶段,选择较为短小的镜头交叉其他内容排布,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体现出坠落的过程,还能激起观众的思考和紧张感。(3)明确观众的观看需求,进行镜头内容的处理。一个作品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做到内容连贯,同时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对视频内容的安排产生负面情绪,比如说在一个镜头中,拍摄战争的情形,但是镜头安排了过多的对话情节而忽视了对战争情节的设定,不仅严重脱离了视频主题,还容易使观众产生反感的情绪。视频后期剪辑处理,必须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诉说视频的主题内容,画面尽可能传递出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对镜头时长进行处理之前,必须深入了解视频的表述风格、视频的节奏以及观众的观看需求,将三者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镜头时长处理方案,保证视频剪辑的最终质量,提高视频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带动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扩大在镜头剪辑方面的巨大优势,走向国家先进行列。

4视频后期制作中软件的应用

现如今的视频制作方式,基本都是实际拍摄和后期软件剪辑,一方面是实际拍摄的难度较大,受人员、时间、气候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另一方面是单纯的拍摄无法达到制作者期待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利用计算机开发的各种软件逐渐取代影视设备。目前,流行的常用视频后期制作软件有AE、Premiere等,其中AE主要是剪辑视频和制作视频特效的软件,操作简单,使用难度不大,并且提供了多种高级、精确的编辑指令,可以轻松地实现一个视频效果,例如视频中的爆炸场景,不用拍摄时埋下真实的火药引爆,只需要制作一个爆炸的渲染特效,然后导入视频素材中,调整素材的运动轨迹,定帧碰撞就能达到爆炸的效果;Premiere软件同样是一款良好的视频后期制作软件,虽然功能集成度高,制作的作品视觉效果突出,但是要求很高的操作能力,导入素材、剪辑、添加特效、场景转换等,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人性化的特点又能很好地体现制作者的思维想法,是视频段落的组合和拼接更加的流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减轻了以往繁重的后期制作工作,提高了视频制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丰富了视频的内容,为影视的后期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视频制作的思维,激发了制作者的创作思路,为影视行业发展创造了制作空间。[3]

5结语

视频后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更高质量视频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视频制作水平走向高端。本文主要对视频后期制作的技巧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视频常见的格式极其转化、视频后期制作的调色技巧、镜头时长处理的策略方法以及常见视频制作软件的应用,从笔者实践的经验中,逐步明确了视频后期制作发展中需要重视的要素,同时为视频后期学习和制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勇.视频后期剪辑制作中镜头时长处理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7):134+136.

[2]郭淑雯.视频后期制作中的调色技巧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2):38.

第3篇: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关键词:档案编研;文献纪录片;档案专题片

1关于文献纪录片

目前国内被视为影视类的档案编研产品以党史、近现代史、名人传记等为主,如国家档案局组织拍摄制作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90集)、《开天辟地90年》(30集)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制的《中国道路》《信仰——我们的故事》《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旗帜》等。这类影片在类型上被归类为“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类型,国际上则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纪录片英文为Documentary,本身就带有档案、文献、文件、文档的意义,从词根上看,其定义涵盖历史的、现行的档案和文件(素材),是“一种用纪录片的影像介入历史事件,最终成为一种见证历史事件的选择与方式”。[1]在国内,文献纪录片又被进一步细分为:历史文献纪录片、理论文献片、汇编纪录片。[2]

1.1历史文献纪录片。

狭义上的“文献纪录片”等同于“历史文献纪录片”,“所谓文献纪录片,是指围绕特定目标和主题,利用实物性历史文献(包括以前拍摄的影音资料、搜集的档案文献等)、实地拍摄的空镜头(历史遗址、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等)、再生性影像(计算机技术复原和再现的历史场景)或当事人的口述材料编辑而成的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纪录片。”[3]此定义表明:纪录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文献;纪录片本身具有文献价值。这就意味着,文献纪录片在叙述和逻辑上要求严肃且严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编纂、剪辑、配音技术和音乐渲染技巧,文献纪录片的首要价值在于“文献”二字。

1.2理论文献片。

欧阳宏生在《纪录片概论》一书中称理论文献片“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记录,即对档案资料进行编纂公布,并辅以现场采访、实地拍摄、后期制作等多种手段而形成的高品位的‘精神产品’”。“理论”二字突出创作者普遍想渗透和表达的是对某种理论的电视化诠释。[4]理论文献片着重于“理论”二字,重点在于以某种理论作为阐述的主线和材料串联的依据,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的十集电视理论文献片《重托》,出发于历史事实,着眼于理论高度。理论性强是理论文献片的重要特色,以阐述理论为主线,兼顾历史叙事。

1.3汇编纪录片。

汇编纪录片这一概念是国外学者早期对于以历史资料和素材进行取舍和剪辑创作的纪录片提出的,包括历史资料片、地理人文类纪录片等。汇编纪录片注重对固有素材的取舍和剪辑,将相关的来源不同的素材进行汇集和编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纪录片以历史为题材,却不是以文献资料作为主要创作来源,只能称之为“历史题材纪录片”,却不能归类为文献纪录片。

2文献纪录片与档案专题片

《中国道路》《旗帜》等这些档案编研产品被市场称为文献纪录片。那么,反过来看,是不是以上所有三种类型的文献纪录片都可以看成是档案的编研产品呢?显然不是所有的文献纪录片都可称之为档案编研产品。文献纪录片带有明显的历史色彩,历史档案文件或实物虽然为拍摄对象的首选,但同时有一些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收视率为目的、批量化制作的纪录片或档案类电视节目却往往忽视档案的使用和呈现,无法被归类为档案编研产品。它们或内容以真人演绎为主,以达到所谓“还原历史”的叙事目的;或档案资料极少出现,仅作辅助旁证;或以现场采访为主,通过专家口述和主持人评价来认识历史。这些都无法把它归类为档案编研产品。从档案学的角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作为影视类档案编研产品的档案专题片的定义进行重新梳理:档案专题片是指带有档案编研主体意识的,基于档案主体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分析、评论等前期加工和拍摄、剪辑、效果等后期制作的,以影视载体呈现的,本身具有文献价值的影片。

2.1档案编研的主体意识。

影视类档案编研产品严格来说,只是文献纪录片的一种。能被视为档案编研产品的文献纪录片,其最首要且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由档案部门组织(或联合)编辑、拍摄、制作的,带有明显的档案编研主体意识,而纪录片只是一种范式。其他由市场化团队制作的、基于市场或收视率为出发点进行拍摄制作的所谓文献纪录片则不应定义为档案编研产品。档案编研的主体意识就是指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编研工作本身的重要性、可行性和价值性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觉判断。“档案编研主体意识是档案编研实践的出发点,它反映着档案编研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编研主体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对档案编研客体的优化。”[5]对于文献纪录片来说,辨别其主体意识可以从其制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其拍摄制作的初衷和主要目的等角度。可以说,区分具体的某文献纪录片是否能称之为档案编研产品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辨别其是否档案部门发起组织的、是否具有档案编研的主体意识、是否以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为目的。

2.2作为编研客体的档案资料。

档案的编研产品首先是要基于档案文件资料的基础之上,“编研工作以档案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它区别于古籍整理、史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6]档案编研的客体是档案文献资料,作为影视类档案编研产品的文献纪录片也同样要以档案文献资料为编研客体。时间认为,衡量一部汇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是否成功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内容上的文献,二是表达上的文献感。他强调此类影片中文献材料要占相当的比重,并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性叙述。[7]档案专题片虽以影像为主要编辑对象,但其影像的采集大部分基于档案资料以及由此而引出的现实场景的影像采集。档案的客体性体现在影片中主要是档案资料相关的影像所占的片比。一般影视业界的“片比”是指最后成品片子的时长与所有拍摄素材时长的比值。这里借用“档案片比”来指档案文献相关资料的影像时长与整个成品片子的时长的比值。这个比值有助于我们了解档案资料影像在整个纪录片中所占的比重,以此来体现档案资料的客体重要性。但是这个比重究竟要达到多少,目前在国际上还是有所争议的。

2.3编研产品本身的文献性。

首先,档案编研产品基于档案文献资料,档案资料本身带有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特征使得编研产品本身带有文献价值。这种文献价值首要地体现在影片本身对于档案资料文本的真实呈现和客观解读。其次,影片本身是否具有文献性还要看影片在表达上是否具有“文献感”。表达上的文献感“就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情感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性叙述”。档案资料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分散,如何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调动和组合分散的档案文本,使之“留给后人以整体印象——历史感”,就是编研产品本身的文献性实现的过程。由档案资料和叙事的历史感带给观众对影片的信任感,最终成全了档案专题片最大的价值——为历史提供证据。

3档案专题片的种类

从上述的定义来看,衡量一部文献纪录片是否档案编研产品有三个标准:是否具有档案编研主体意识,是否以档案资料为主要编研客体,影片本身是否具有文献性。显然,由国家档案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档案文献部门制作(或联合制作)的文献纪录片(类型上包括历史文献纪录片、理论文献片和汇编纪录片)均具有以上三种特性,可以被归为档案专题片。这一部分影片由于有传播渠道的支持,可以在大众视野中广泛传播,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但是还有一种小范围传播的档案专题片,一直被学界所忽视,即一部分由具体某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制作(或联合制作)的、用于特定目的的专题片,如用于某专题工作汇报的汇报专题片、用于展现某单位发展历程的历史宣传片、用于某一重大活动展示的汇编影像等。此类专题片由于不需要大面积传播,也不需要公开出版播放,如同单位内部汇编文件一样,具有文献价值,也是档案编研产品的一种。

参考文献:

[1]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陈克.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J].电影评介,2012(01):41.

[3]张宗伟.论文献纪录片的发生和定义[J].当代电影,2014(9):130.

[4]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03.

[5]樊如霞.档案编研主体性特征初探[J].档案学通讯,2004(5):57-59.

[6]上海市档案局编.档案编研工作[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8.

第4篇: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后期;特效制作;技术

所谓的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到的素材,利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剪辑、合成和特效技术手段处理后形成的镜头。而不同的镜头在利用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所以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知识单纯的素材剪辑与合成,即在保证镜头流畅转换的基础上,将作品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影视作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影视后期特效制作技术开始出现,分析和研究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电影剪辑存在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当代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后期制作水平,满足现代人对影视作品内容和最终呈现效果的需求。

1影视制作概念

所谓的影视制作,指的就是借助拍摄素材、影视动画技术、特效镜头、合成技术等完成影视作品创作工作的过程,包括了前期准备、素材拍摄、后期制作三个主要内容。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片内容、拍摄方式等方面的策划和前期的各项工作,是前期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素材的拍摄则是更具分镜头脚本,借助各类摄影器材,通过导演和摄影师们共同的努力,将各个脚本拍摄下来,形成影片最初的素材。后期制作则是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于影视作品中的素材、声音、图文等进行有效处理,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作品。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为保证影视作品可以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制作者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画面的转换是否流畅,可以将影视作品中完整的内容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二是作品脉络的清晰度和故事情节的逻辑性,确保观众在面对不同阶段内的故事情节时,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

2影视制作流程

2.1准备阶段

在完成了影视作品初步的创作构思,正式进入到具体的影片拍摄实施环节之前的时间,相关人员必须要针对影视作品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拍摄方案,将影视作品本身的可操作性与概括性全面地突显出来。在这个阶段,影视制作人员应当要根据影视作品的制作方案来制定分镜头脚本,而后根据分镜头脚本来收集相应的音频和视频素材,最后根据导演的叙述和要求,完成演员实景、登高调节、道具摆放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后续拍摄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素材拍摄过程

当前期准备工作中确定了影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详细反复的阅读各个分镜头拍摄脚本,以便可以对于拍摄的整个流程、内容等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影视作品的拍摄工作。与此同时,摄制组的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担起同各部门、各位演职人员、其他创作和制作人员联络的工作,确保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影视作品的拍摄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影视作品拍摄工作的顺利完成,拍摄出的素材能够满足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需求,让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内容完整、逻辑通顺、各阶段故事情节明确。

2.3影视后期制作

通常情况下,影视作品中各种类型的素材和标识和分类上都是非常明确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各个场地的拍摄工作完成后,摄影师会对各个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进行明确的标注,方便后期制作人员辨认和使用。但是因为所有的素材都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为依托,根据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所以,拍摄完成的音频和视频素材在画面顺序上,同成片相比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后期制作处理时,后期制作人员必须要对认真、详细地观看所有的素材,以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为参考,对素材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处理完成的素材能够符合作品故事情节发展趋势,作品情节发展可以被融合到素材之中。后期制作人员在处理素材时,还需要对影视作品的各个故事场景之中,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的排列顺序进行安排,确保故事情节最终可以以完美的状态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正常情况下,对于影视作品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镜头,导演为了给后期制作人员更多剪辑、编辑、处理的机会,保证后期制作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大多都会反复地拍摄这些镜头。但是作为后期制作人员,要想保证影视作品最终可以呈现出理想效果,还需要反复对影片声音素材和视频素材是否连续进行检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和逻辑性,将所有的场景组合起来。

3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特效技术

3.1画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对于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来讲,它是由庞大、零散的画面,通过剪辑处理组成的。而在组合这些画面的过程中,后期制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作品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和喜好,了解受众群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影视作品中画面的组成方式和采用的特效技术,使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中,失误镜头出现的频率能够有所降低,并确保各个画面可以紧凑、合理地被拼接起来[1]。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利用特效技术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画面看上去更加和谐,呈现出更好的艺术美感,作品的艺术氛围也能得到强化。

3.2画面和声音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对影视作品来讲,要想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就必须要确保声音和画面这两个元素间关系的和谐性。在后期特效制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画面内容和声音的有效处理,逐步拉近生活和画面间的关联性,通过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达到激发现代人对影视作品观看兴趣的目的。并且,保证画面和声音关系的协调、良好,可以在激发观众兴趣的同时,帮助观众深层次的理解影视作品画面后更深层次的内涵[2]。与此同时,声音中的音乐元素同人们的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后期特效制作人员协调好音乐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音乐的作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可以跟随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走向产生相应的情感变化,提高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影响力。此外,后期特效制作人员要协调好声音中语言元素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借助语言元素来引导观众,对影视作品画面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直观的理解,将依靠画面无法清晰和全面表达出来的效果,利用语言元素来补足,将影视作品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扩大影视作品的受众面。

3.3画面和字幕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作为后期特效制作人员,在对影视作品字幕进行技术化处理时,必须要关注一下两项内容:一是要确保字幕在背景和颜色的搭配上具有合理性。在后期特效制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影视作品的主旨、在相应环节要表达的内容等确定相应的字幕颜色,以达到烘托情感、渲染语气的目的。例如,白色的字幕会带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的字幕会带给人一种清新、温暖、兴奋的感觉。为确保字幕在颜色和背景上的设定可以达到理想状态,必须要确保字幕和画面的协调性,避免在字幕颜色搭配的选择上思维跳跃程度太大,或者是单一地采用一种颜色来作为字幕的底色,对于画面的整体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确保二者在搭配后能够带给观众简明、清晰、舒适的感受[3]。为进一步提高整个画面的艺术性,后期制作中的特效技术人员还可以用一些比较简明的线条或者是清新、素雅的背景图案,对字幕进行进一步的美化。二是从分析影视片段在内容上的诉求入手,对字幕进行合理化的搭配,保证字幕在大小、字体、格式、组合方式等方面,可以同影视片段内容保持高度和谐。为避免字幕在影视画面中的搭配不会出现突兀感,后期特效制作人员需要对镜头语言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以此来确定字幕在画面中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从而在加深观众对影视片段内容认知度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4]。后期特效技术人员要注意,在制作字幕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出现照搬他人方法或者是沿用自己以往特效制作经验的情况,必须从影视作品的具体片段、画面内容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出发,在保证字幕和画面搭配美感的同时,增强作品的创作特性和适配度,以巧妙的设计来提升影视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5]。

4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特效技术的应用

4.1二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影视动画作品中,后期制作人员大多都是借助相应的设计技术,将纯粹的平面元素直观呈现出来,镜头都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动画效果的呈现,则是后期制作人员借助多层画面的堆叠和画面变化来达到动画效果。在画面堆叠的过程中,涉及的就是数字特效这一后期制作技术。在利用数字特效技术来处理素材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平面构成的方式将素材的动态美感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以此来提升影视作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影视作品特效要求的提升,二维影视动画技术已经逐渐“退居二线”,但是这项特效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地位仍旧不容小觑[6]。例如,在制作字幕条和背景板时,仍旧需要利用二维影视动画技术来进行处理,以此来达到带给观众巨大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4.2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应用

同二维动画技术相比,三维动画技术本身带有多面体集合建模这一特征,该项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为后期制作人员在完成导角立体字创作时更加地方便,使一些影视作品中复杂度相对较低的片头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且呈现出极佳的视觉效果。虽然对比二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该项技术本身包含了诸多的插件,每一个插件在影视作品后期特效制作中的应用,都可以对作品起到极好的渲染。例如,以NURAS建模著称的MA⁃YA,它在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可以让后期制作人员的创作空间更加地丰富,并且,MAYA的动力学系统和粒子系统,可以让作品的渲染效率和精度更高。

5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中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要求,已经由原本的拍摄、剪辑素材,对作品进行配音这种简单的制作,提升到了特效画面构思的创新、各个制作环节的技术化处理和每个画面的艺术化处理的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影视作品后期制作要求,提升特效制作水平,制作人员应当要在拍摄好实景视频素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设备和相应的特效制作技术,制作出理想的特效镜头,根据逻辑性对特效镜头进行反复的构建,而后按照故事情节,对将构建完成的特效镜头剪辑、拼接,使其成为完整的影视作品。这种后期特效制作模式,对现代影视剧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敬刘.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的重要作用与技术分析[J].记者摇篮,2019(8):82-83.

[2]吴昊.浅谈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中调色的使用技巧[J].明日风尚,2020(20):143-144.

[3]周婷婷.VR虚拟现实在影视后期与特效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40):187,191.

[4]张通.电影后期制作中跟踪技术的研究[D].吉林:吉林艺术学院,2019.

[5]白俊.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9:216-220.

第5篇:后期剪辑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后期;特效制作;技术

所谓的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到的素材,利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剪辑、合成和特效技术手段处理后形成的镜头。而不同的镜头在利用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所以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知识单纯的素材剪辑与合成,即在保证镜头流畅转换的基础上,将作品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影视作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影视后期特效制作技术开始出现,分析和研究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电影剪辑存在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当代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后期制作水平,满足现代人对影视作品内容和最终呈现效果的需求。

1影视制作概念

所谓的影视制作,指的就是借助拍摄素材、影视动画技术、特效镜头、合成技术等完成影视作品创作工作的过程,包括了前期准备、素材拍摄、后期制作三个主要内容。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片内容、拍摄方式等方面的策划和前期的各项工作,是前期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素材的拍摄则是更具分镜头脚本,借助各类摄影器材,通过导演和摄影师们共同的努力,将各个脚本拍摄下来,形成影片最初的素材。后期制作则是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于影视作品中的素材、声音、图文等进行有效处理,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作品。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为保证影视作品可以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制作者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画面的转换是否流畅,可以将影视作品中完整的内容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二是作品脉络的清晰度和故事情节的逻辑性,确保观众在面对不同阶段内的故事情节时,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

2影视制作流程

2.1准备阶段

在完成了影视作品初步的创作构思,正式进入到具体的影片拍摄实施环节之前的时间,相关人员必须要针对影视作品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拍摄方案,将影视作品本身的可操作性与概括性全面地突显出来。在这个阶段,影视制作人员应当要根据影视作品的制作方案来制定分镜头脚本,而后根据分镜头脚本来收集相应的音频和视频素材,最后根据导演的叙述和要求,完成演员实景、登高调节、道具摆放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后续拍摄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素材拍摄过程

当前期准备工作中确定了影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详细反复的阅读各个分镜头拍摄脚本,以便可以对于拍摄的整个流程、内容等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影视作品的拍摄工作。与此同时,摄制组的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担起同各部门、各位演职人员、其他创作和制作人员联络的工作,确保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影视作品的拍摄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影视作品拍摄工作的顺利完成,拍摄出的素材能够满足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需求,让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内容完整、逻辑通顺、各阶段故事情节明确。

2.3影视后期制作

通常情况下,影视作品中各种类型的素材和标识和分类上都是非常明确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各个场地的拍摄工作完成后,摄影师会对各个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进行明确的标注,方便后期制作人员辨认和使用。但是因为所有的素材都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为依托,根据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所以,拍摄完成的音频和视频素材在画面顺序上,同成片相比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后期制作处理时,后期制作人员必须要对认真、详细地观看所有的素材,以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为参考,对素材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处理完成的素材能够符合作品故事情节发展趋势,作品情节发展可以被融合到素材之中。后期制作人员在处理素材时,还需要对影视作品的各个故事场景之中,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的排列顺序进行安排,确保故事情节最终可以以完美的状态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正常情况下,对于影视作品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镜头,导演为了给后期制作人员更多剪辑、编辑、处理的机会,保证后期制作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大多都会反复地拍摄这些镜头。但是作为后期制作人员,要想保证影视作品最终可以呈现出理想效果,还需要反复对影片声音素材和视频素材是否连续进行检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和逻辑性,将所有的场景组合起来。

3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特效技术

3.1画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对于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来讲,它是由庞大、零散的画面,通过剪辑处理组成的。而在组合这些画面的过程中,后期制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作品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和喜好,了解受众群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影视作品中画面的组成方式和采用的特效技术,使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中,失误镜头出现的频率能够有所降低,并确保各个画面可以紧凑、合理地被拼接起来[1]。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利用特效技术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画面看上去更加和谐,呈现出更好的艺术美感,作品的艺术氛围也能得到强化。

3.2画面和声音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对影视作品来讲,要想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就必须要确保声音和画面这两个元素间关系的和谐性。在后期特效制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画面内容和声音的有效处理,逐步拉近生活和画面间的关联性,通过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达到激发现代人对影视作品观看兴趣的目的。并且,保证画面和声音关系的协调、良好,可以在激发观众兴趣的同时,帮助观众深层次的理解影视作品画面后更深层次的内涵[2]。与此同时,声音中的音乐元素同人们的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后期特效制作人员协调好音乐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音乐的作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可以跟随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走向产生相应的情感变化,提高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影响力。此外,后期特效制作人员要协调好声音中语言元素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借助语言元素来引导观众,对影视作品画面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直观的理解,将依靠画面无法清晰和全面表达出来的效果,利用语言元素来补足,将影视作品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扩大影视作品的受众面。

3.3画面和字幕间关系的处理技术

作为后期特效制作人员,在对影视作品字幕进行技术化处理时,必须要关注一下两项内容:一是要确保字幕在背景和颜色的搭配上具有合理性。在后期特效制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影视作品的主旨、在相应环节要表达的内容等确定相应的字幕颜色,以达到烘托情感、渲染语气的目的。例如,白色的字幕会带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的字幕会带给人一种清新、温暖、兴奋的感觉。为确保字幕在颜色和背景上的设定可以达到理想状态,必须要确保字幕和画面的协调性,避免在字幕颜色搭配的选择上思维跳跃程度太大,或者是单一地采用一种颜色来作为字幕的底色,对于画面的整体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确保二者在搭配后能够带给观众简明、清晰、舒适的感受[3]。为进一步提高整个画面的艺术性,后期制作中的特效技术人员还可以用一些比较简明的线条或者是清新、素雅的背景图案,对字幕进行进一步的美化。二是从分析影视片段在内容上的诉求入手,对字幕进行合理化的搭配,保证字幕在大小、字体、格式、组合方式等方面,可以同影视片段内容保持高度和谐。为避免字幕在影视画面中的搭配不会出现突兀感,后期特效制作人员需要对镜头语言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以此来确定字幕在画面中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从而在加深观众对影视片段内容认知度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4]。后期特效技术人员要注意,在制作字幕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出现照搬他人方法或者是沿用自己以往特效制作经验的情况,必须从影视作品的具体片段、画面内容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出发,在保证字幕和画面搭配美感的同时,增强作品的创作特性和适配度,以巧妙的设计来提升影视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5]。

4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特效技术的应用

4.1二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影视动画作品中,后期制作人员大多都是借助相应的设计技术,将纯粹的平面元素直观呈现出来,镜头都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动画效果的呈现,则是后期制作人员借助多层画面的堆叠和画面变化来达到动画效果。在画面堆叠的过程中,涉及的就是数字特效这一后期制作技术。在利用数字特效技术来处理素材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平面构成的方式将素材的动态美感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以此来提升影视作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影视作品特效要求的提升,二维影视动画技术已经逐渐“退居二线”,但是这项特效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地位仍旧不容小觑[6]。例如,在制作字幕条和背景板时,仍旧需要利用二维影视动画技术来进行处理,以此来达到带给观众巨大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4.2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应用

同二维动画技术相比,三维动画技术本身带有多面体集合建模这一特征,该项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为后期制作人员在完成导角立体字创作时更加地方便,使一些影视作品中复杂度相对较低的片头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且呈现出极佳的视觉效果。虽然对比二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该项技术本身包含了诸多的插件,每一个插件在影视作品后期特效制作中的应用,都可以对作品起到极好的渲染。例如,以NURAS建模著称的MA⁃YA,它在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可以让后期制作人员的创作空间更加地丰富,并且,MAYA的动力学系统和粒子系统,可以让作品的渲染效率和精度更高。

5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中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要求,已经由原本的拍摄、剪辑素材,对作品进行配音这种简单的制作,提升到了特效画面构思的创新、各个制作环节的技术化处理和每个画面的艺术化处理的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影视作品后期制作要求,提升特效制作水平,制作人员应当要在拍摄好实景视频素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设备和相应的特效制作技术,制作出理想的特效镜头,根据逻辑性对特效镜头进行反复的构建,而后按照故事情节,对将构建完成的特效镜头剪辑、拼接,使其成为完整的影视作品。这种后期特效制作模式,对现代影视剧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敬刘.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的重要作用与技术分析[J].记者摇篮,2019(8):82-83.

[2]吴昊.浅谈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中调色的使用技巧[J].明日风尚,2020(20):143-144.

[3]周婷婷.VR虚拟现实在影视后期与特效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40):187,191.

[4]张通.电影后期制作中跟踪技术的研究[D].吉林:吉林艺术学院,2019.

[5]白俊.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9: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