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摘要:包装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包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我国包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包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迫使包装产业集群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入到集群发展,对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

包装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包装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推动包装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2010年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部级、省级及地方的包装产业园,以期通过集群式发展推动区域包装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而我国的包装产业集群大多采取传统“资源投入—产品产出—排放废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高资源投入、高环境污染为特征,不符合当前提倡的包装产业绿色化的发展要求,也有悖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包装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间如果没有形成很好的协同互动效应,就无法达到共赢的效果,会严重影响包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包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必须转变包装产业集群发展落后的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保证包装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1我国包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效应明显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目前我国的包装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中西部地区则零散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浙江省包装产业集群发展最具代表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温州、台州等地开始出现包装产业集群,后来逐渐遍布全省,浙江省包装产业的发展与其民营经济发达密切相关。在珠三角地区,则以东莞桥头镇为代表。最近几年,东莞桥头镇作为环保包装专业镇,已经成为包装产业的主要集聚区,目前拥有的包装产业链上的企业三百多家,包装产业年产值达百亿以上,成为东莞桥头的特殊支柱产业。此外,江西萍乡的茶叶包装产业集群也比较具有代表性,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有一些小型的包装印刷企业为茶商加工茶叶包装袋,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许多外地企业纷纷进入,逐渐成长为大型茶叶包装产业基地,在全国茶叶包装市场上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包装产业集群。进入21世纪之后,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阜阳包装印刷产业园、沈阳新型包装产业基地、华中印刷包装产业园建立等不同级别的包装产业集群基地纷纷建立。随着包装产业集群的遍地开花,人们逐渐认识到包装产业集群发展在促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污染。尤其目前我国的包装产业集群多属于传统的资源加工型,群内的企业并没有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对经济利润的追求[1]。近几年包装产业园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速度加快,甚至盲目建设包装产业园区,为包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一些地方不以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建设的包装产业园区主要停留在包装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企业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难以形成密切关联的包装产业链,企业之间低端产品恶性竞争,没有发挥出集群的协同效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演进和可持续发展,导致集群的竞争力衰退,也直接降低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2]。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约束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前,地方包装产业集群想要更好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就要利用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优势,将包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起来,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体系[3]。

2包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包装产集群生态化发展重要途径,包装产业集群可以与循环经济在诸多方面实现耦合共生。首先,产业集群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前提。循环经济的实行必须要有多个企业主体参与,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过大,一般企业难以负担。产业集群使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起来,多个企业联合实施循环经济,大大降低了成本。单个企业生产产生的废物带来的收益可能要大于废物处理投入,在集群内多个企业联合建立废物处理系统更有可能[4]。因此,通过基础设施共享,资源循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前提是企业在地里位置上需要集中,所以,包装产业集群所具有的集聚优势与循环经济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集群企业协同效应。其次,包装产业集群的建立与循环经济的实施都必须形成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的基础在于产业链的传导与扩散机制,当产业链上某个企业掌握先进的包装印刷技术时,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到上下游企业,最后扩散到整个产业链网,提高整个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生产效率。包装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对物资投入与产出是不相同的,当上游企业生产的废料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时,能够很好解决生产中废弃物的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化发展。最后,包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循环经济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更少的资源投入来满生产运作的需要,在达到产品生产满足需要的同时,追求环境污染最少和社会公众满意,实现了外部经济。包装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实现技术、信息资源的共享,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包装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产业网络能够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运行路径,通过结网建立群内企业的共生关系,同时能够提高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提升竞争实力;循环经济在包装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两者耦合发展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实现集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群内企业主要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因此,难以自发形成生态化发展模式。传统的集群发展经常会盲目求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包装产业集群内主要是围绕包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聚,生产者数量众多,而生产废弃物的分解者却很少,集群内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且,如果包装产业集群没有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率太低,很难维持产业持续发展。传统包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带来可观的物资利益,但是,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因而,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包装产业集群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向着生态化演进。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包装经济发展形式,目的是在实现包装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发展。循环经济正是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本质上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表现形式[5]。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需要循环经济,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包装产业集群才能够实现生态化演进。3.1包装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需要传统包装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初级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并且排放了很多污水、有毒气体等废弃物,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巨大,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难以持久。循环经济以“3R”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克服了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弊端,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6]。包装产业集群需要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包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兼得。3.2包装产业集群循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原材料—产品—废物”的单向物质流,资源在完成产品生产后就作为废弃物退出了生产领域,过程中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违背环境保护的原则。循环型经济运行模式是“原材料—产品—废料-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过程。由于存在着循环过程,投入到生产活动中资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用,减少浪费,减少污染。包装产业集群应该实现循环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原料与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实现包装产业发展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目的,使包装产业集群朝着生态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3.3包装产业集群清洁生产的需要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需要实现清洁生产。大多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将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在对生产成本控制时往往忽略了环境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破坏就是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但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中,环境成本往往被大多数企业忽视。由于个别企业的不负责任的排污行为而使人类共有的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意味着企业生产的环境成本被社会整体承担了,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承担制度,将企业的生产环境成本明确化,让进行经济活动的企业为其排污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给予外部约束,迫使其进行清洁生产。包装产业集群清洁生产模式就是要通过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相互配合,再生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将排入自然环境中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3.4包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新的高度,环境保护理念和战略发生质的变化,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强,经济绿色转型得到强化。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淘汰那些高能耗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追求经济绿色转型。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化转型,通过建立生态工业链及高精尖技术的开发使用,实现资源能源的多层次充分利用,从而推动物质的有效转换及再生,为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这样有利于提升和优化包装产业结构,促进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并扩散到区域生态化。

4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演进不仅仅是发展循环经济,两者要有机结合。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以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作为实现方式,通过核心企业拉动产业链乃至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化演进。因此,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演进有3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产业链层面的生态化,三是包装产业集群层面的生态化。首先,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处于主导地位,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研发能力较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进行产品技术研发创新。随着消费者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加强,在消费时更偏向绿色化、集约化的包装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包装企业进行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对于包装企业来说,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印刷技术开发、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等都属于未来研发创新的方向,集群核心企业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保证自己行业的位置,保持市场竞争实力,这就逐渐形成了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再次,随着核心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与生态化转型步骤的加快,周围企业必然受其影响。核心企业考虑到自身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在选择供应商和分销商时自然而然地会设定一些生态门槛,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往往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半产品供应、分销、废弃物回收等众多环节参与企业,均会因核心企业生态化转型而采取措施进行转型,比如开发节能环保材料、清洁生产技术等。由核心层生态化发展的驱动力带动整个包装产业链生态化转型,这便形成了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产业链层面。最后,包装产业集群企业主要围绕包装印刷产业的高度集聚,在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以及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巨大包装废弃物处理市场,继而拉动集群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将集群内包装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部分经过处理的废弃物可以重新提供给包装企业投入生产环节循环利用,无法使用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此外,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开发联盟,构建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集群支撑层。

5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路径

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应该充分将区域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相融合,在共生、绿色的原则指导下,协调集群系统中的参与者,建立生态型包装产业集群。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5.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存在“正外部性”效应。包装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者行政管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其在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下是不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因此,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该转变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单纯GDP增长不是长久之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是根本,应该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其次,政府产业规划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将包装产业集群发展与包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加强集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完善水、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立生态型包装产业工业园区,使工业园成为包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最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奖惩机制,奖励机制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提高信贷额度等措施,鼓励群内企业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惩罚机制包括排污罚款、征收排污税等方式,遏制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

5.2以包装产业生态工业园为载体

生态产业园是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通过关联企业的集聚进行产业链接,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包装生态产业园区,把包装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企业和基础设施企业、辅助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产业组织。上游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料、废水可以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和能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把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排放减少到最低。包装生态产业园的建立,可以成为行业信息的平台,有利于群内包装企业共享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了解政府行业政策,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的产业网络,达到园区资源能源节约的良性循环。

5.3发展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指用于保护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比如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技术、废物降解技术等。随着环境保护愈发得到重视,绿色技术将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重点,也是包装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方向。绿色技术兼具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包装产业集群的角度,应该根据包装产业自身特色,制定包装产业绿色技术的发展规划,给予资金人力支持,推进绿色技术稳步进行。目前,绿色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得到多方力量支持,集群层面应该鼓励核心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开发,构建创新环境;政府应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绿色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应用,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使用,乃至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建立绿色技术与包装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促进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琳.我国包装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和政府应给予的政策引导[J].中国包装,2014(6):56-59.

[2]何燕子,岳喜优.包装产业集群发展与循环经济要素耦合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6):12-15.

[3]刘轶.循环经济对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启示与路径分析[J].特区经济,2009(7):218-219.

[4]王兆君,李宁,李俊杰.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24.

[5]赵云君.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研究[J].经济纵横,2010(2):58-61.

[6]肖华茂.循环经济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10(5):38-40.

作者:岳喜优 何燕子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