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汉语言学文献综述研究

英汉语言学文献综述研究

一、研究背景

对学术论文这一体裁,过去20多年以来,引言部分首先受到较多的关注。引言图式结构的语步模型首先是Swales提出的,1990年他修订为CARS模型。[11]其后不少研究都采用CARS模型来分析论文及其各部分的修辞特点。Bunton于2002年就学位论文的引言提出了一个修订模型。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近年才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wan收集了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LR章节的语料,将其正文部分与开头和结尾分开来分析学位论文LR的修辞结构,由此提出了一个三语步图式结构来描述LR的正文部分。他采用了功能—语义法来判别语步,并进一步分析了组成各语步的元素,采用“策略”(strategy)来描述。其研究显示:LR和引言在结构上并非完全相同[12]。国内学者陈明芳提出博士学位论文的LR部分存在四个语步,即“参阅已有文献—对选题进行总体评价—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评判—从文献综述提出结论”[2]。此外,不少研究采用CARS模型分析学术论文中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修辞策略。Taylor和Chen在比较英语和汉语论文的引言语篇的基础上指出,差异所呈现的学科和文化特征胜于语言特点,不能泛化语篇结构和语言文化系统的关系。[13]Martin对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摘要的研究则发现,西班牙语所写的摘要大多遵循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术社团建立起来的国际惯例。[14]另一方面,多项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修辞存在显著的跨文化差异,尽管因语类的限制呈现相对的一致性。修辞风格产生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语篇社团(discoursecommunities)的预期和要求不同。[15]Cmejrkova也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可以制约学术语篇的修辞和写作,并没有通用于不同科研社团的学术语篇模式。[16]杨玉晨认为,英汉学术论文开头段语篇模式差异的产生主要在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3]鞠玉梅和滕延江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各自的宏观结构得出结论,认为英汉学术语篇具有取向不同的潜在结构,受到交际者所认同的文化影响,反映了中西方学者潜意识中不同的社会文化观念。[4][5]最近还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中英模糊限制语的不对等性导致了中英摘要中模糊限制语数量上的差异。[6]不过有关文献综述的研究集中在英语论文,缺少与汉语论文LR语篇的对比研究,且仅限于学位论文的研究。由于文献综述与引言属于同一语类系统,Swales用于论文引言的CARS模型及进化版将被作为本项学术论文LR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11][17]

二、文献综述语类结构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本研究综合了Swales的CARS模型以及Kwan提出的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语步结构,并做了一些修订。[17]Kwan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Bunton为学位论文引言而修订的CARS模型[18]。我们认为,不同于引言,文献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所开展的研究与文献中记载的以往的研究相比有何联系和有何独特性,以论证该研究的价值,而引言是整个研究的一个概貌[7],因此其结构模型需要依修辞目的和侧重点做一定的修正。在Kwan的语步结构中,相关研究综述(Reviewingprevi-ousresearch)只是实现语步1的一个策略;策略不是LR中必需的成分,其使用也没有一定的次序。本研究认为,鉴于文献综述的交际目的,综述相关研究是必需的,也是“确定研究定位”(Establishinganiche)语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界定为语步而不是策略。由此笔者修订了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结构模型。语步下面,将组成成分以策略(strategies)和步骤(step)两个类别来区分:必需的成分为步骤,非必需的为策略。在笔者修订的四语步框架中,我们的语料编码系统吸收了CARS模型、Kwan和陈明芳研究得出的模式结构中的部分语步、策略和步骤。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两个问题:(1)我们所修订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模型能否得到实证的支持?也就是说,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原型结构究竟是什么?(2)就文献综述的修辞结构而言,在学术论文语类因素和不同文化的修辞传统两者之间,哪个因素的影响较大?

(二)语料收集

本项研究收集的文献综述语料分别来自50篇英语学术论文和50篇汉语学术论文。为保证对比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它们均为应用语言学学科ILrMRD模式的论文。英语论文取自2001-2007年的TheModernLanguageJournal、ELTJournal、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LinguisticsandEducation和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等5种期刊,汉语论文取自2001-2007年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和《外语界》等5种期刊。每种期刊10篇论文,样本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且所选英文论文排除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抽样的英文论文都是被上述英语学术期刊接受并发表,本研究将这些论文视为符合英语论文的规范标准。

(三)分析方法

我们采用Kwan介绍的功能-语义法[12]来判别文献综述语篇的语步。语篇分析功能法并不依赖语言结构做标准来判别语步界限,而倾向于语篇交际目的的认知判断。我们对语料的语步和步骤/策略编码通过辨认语篇片段的主要语义特征来实施。我们先确立了四语步框架,策略/步骤范畴以相关文献[2][12][17]为参照;然后以此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考察语料中各语篇片段的功能并判断其交际目的。从这些语篇片段中我们找出惯常出现的“功能—语义”主题(functional-semanticthemes)。这些主题可以组合起来表示语步的各种策略/步骤。如果发现有些语篇片断的交际目的与上述研究中的范畴有所不同,则尝试用一个新的策略或步骤来描述。在此基础上,分别记录各个语步、策略或步骤在英汉语料中的出现频率。最后,将常有的项目(出现频率过半)和出现的项目(出现频率超过十分之一方统计在内)分列,并进行英汉对比。

三、结果与讨论

对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辨认并不是那么直接,文献综述采用的小标题各不相同,有些不止一个章节(section)。英语论文LR中有一半(15篇)分成2-5个小节,而只有1/6的汉语论文LR分层次,且均为2个小节。大多数小标题指明了本节的功能,如“文献回顾”、“理论背景”等。也有采用突出某些主题的标题(topic-spe-cificheading),如“进行体的标记性”等。从小标题来看,LR部分粗略可以分为两步:考查以往研究和引入当前的课题。分析语步之前,我们统计了文献综述语篇的字数,发现英语语篇的长度大于汉语语篇:英语论文LR语篇字数的平均值为1421.43,中文则为978.93。对两组字数变量t检验得出显著水平为0.009(t=2.702,df=58,p=0.009),说明英汉论文LR在字数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文献综述语篇中,平均每篇参考19.3条文献,最少2条,最多45条;其中英语LR平均30.5条,汉语LR平均8.0条,差距较大。通过分析文献综述语料的语步、策略或步骤,我们发现大多数LR呈现出我们修订的结构模型中的4个语步,各个语步在英汉论文LR的出现频率见表2。语步2“评述以往研究”(Sur-veyingthepreviousresearch)在LR中的出现频率为100%,证明它是必需的要素,而不是策略。由于文献综述旨在揭示所开展的研究与文献中记载的以往研究相比有何联系和有何独特性,以论证该研究的价值,所以对以往研究的述评是不可或缺的。在统计文献综述语篇语步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LR都符合标准的1-2-3-4语步结构,变异主要包括缺少1到3个语步、改变次序、采用含有并列或从属的循环语步的复杂结构。与复杂结构相对、没有循环语步的线性结构我们称之为简单模式。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在英汉LR中的分布情况。汉语LR中只有7篇(23.33%)使用了循环语步的复杂模式,如1-2-1-2-3。而56.67%的英语LR含有语步循环,说明英语LR循环模式占上风。由此看出,汉语LR的语步结构比英语更简明。Connor认为,修辞风格产生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话语社团的预期和要求不同。从中国学术界的观点来看,论文的写作要有简洁性,其中包括在层次和结构上要简明,语言要简洁,要惜墨如金。社会科学论文要学会以简驭繁。[8]戴曼纯基于学术论文写作和编审的经验也给出建议,论文写作要注意简洁,对发展文章主题没有作用的引文坚决不用。[9]因此,汉语学术话语社团对论文简洁性的要求和预期,在论文LR的修辞模式上表现为简明的直线式。在LR写作中,中国学者摈弃了那些对发展论文主题没有切实作用的文献,而不像不少英语论文作者那样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评述,所以在汉语LR中线性结构要占上风。而且,汉语LR引证文献条目较少、篇幅较短,且大多未细分层次,都一致地体现了汉语论文简洁性的修辞风格。而循环模式在英语LR中占优势也主要是其引证文献条目较多、大多来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以及较长的篇幅决定的。下面我们将重点描述每一语步及其策略和步骤。

(一)语步一:确定主题范围大多数文献综述的开头旨在确定与研究有关的某一主题。这可以通过两个步骤实现:概述研究主题(S.1A:makingtopicgeneralizations),声言重要性(S.1B:claimingcentrality)。步骤1A和1B与Kwan模型中相应的策略一致。

(二)语步二:评述以往研究评述以往研究这一语步在LR中的出现频率为100%,证明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发现,参考已有文献(S.2A:constructingreferencetothepublishedwork)是其必备的环节(出现频率100%),因此称之为步骤。在语步二中出现的环节还有给予正面和/或负面的评述(S.2B:mak-ingpositiveand/ornegativeevaluation)和总述文献概要(S.2C:makingsummarystatement)。这两个环节是论文作者可选的策略。这三个环节依次示例如下:(1)对语言变体的研究最早的是S.Fisch-er(1958)在新英格兰所进行的一次……(Chin.17)(2)对于笔记在口译活动中的功能以及如何记笔记,国内外的相关讨论很多,但是,这类讨论基本上属于经验式或直觉式的泛泛而论。(Chin.3)(3)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中,学者们大多承认标记性影响习得的顺序和难度,但对于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性并未达成共识,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Chin.10)

(三)语步三:确立研究定位语步三在大多数文献综述语篇中呈现,主要通过五种策略来实现。其中有四种与Kwan的模型[12]一致;它们是“提出相反的主张”(S.3A:counter-claiming)、“指出研究空白”(S.3B:gap-indicating)、“表明关联性”(S.3D:asser-tingrelevancy)及“构建或合成理论框架或观点”(S.3E:establishingorsynthesizingatheoreticalframeworkorposition)。另外一种策略是“提出问题”(S.3C:raisingaquestion),如下例所示:(4)非亲属语言翻译的实验数据是否支持以上结论?(Chin.4)

(四)语步四:预告本项研究语步四大多为导入当前研究课题的某些方面,所用的策略及实例列举如下:Strategy4A:Announcingtheaimsorresearchquestions宣布研究问题或目的(5)本文的两个基本研究问题是:1)……;2)如何有效运用量规描述学生的研究报告。(Chin.7)Strategy4B:Announcingtheoreticalframeworkorpositions宣布理论框架或观点(6)总之,非常规的公开演说开场白的偏离模式由以上三个成分构成,下一节的语料分析部分将以这三个成分为分析框架。(Chin.15)Strategy4C:IndicatingRAstructure预示论文结构(7)Therefore,ItakeasastartingpointthefunctionalcriteriaofThompson's(2001)typologyofcitations.Iexcludetheformallybasedcatego-riesandintroduceotherfunction-basedcategoriesthatemergedfromtheanalysisofthecorpus.Sec-tion3describesthecorpusandthemethod,whileSection4outlinesthetypologyofrhetoricalfunc-tionsofcitationsusedinthisstudy.(Eng.7)Strategy4D:Announcingtheadoptionordefi-nitionsofterminology定义术语(8)多义名词的词义凸显指的是此类名词某一项的语义心理可及性程度,即该一项在语用者头脑中进行语义投射时的解读清晰性。(Chin.21)Strategy4E:Indicatingpossiblefindings预示可能的结果(9)Applyingafunctionalgrammaranalysisshouldrevealthecolloquialfeaturesofinformalspeechthatmarkstudents'performanceofstance-supportinonlinediscussion,andperhapssuggesttheformalstructurestheyneedtobetaughtforex-positoryessaywriting.(Eng.13)Strategy4F:Announcingresearchdesignorprocess宣布研究设计或方法(10)Thisstudythusadoptsaqualitativemethodologytoexaminestudents'learningprocessinalisteningcomprehensionstrategiesprogramme.(Eng.26)我们在语料中所发现的策略“预示论文结构”(4C)和“定义术语”(4D)是Kwan的模型中没有的。Kwan的语步结构模型中不包括文献综述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而预告本项研究这一语步常出现在LR的结尾部分,去掉结尾部分很可能会遗漏一些实现这一语步的策略。因此,包括开头和结尾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也许更能全面反映LR部分修辞的结构特征。表4汇总了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各语步、策略或步骤出现的频率分布情况,分别列出在半数以上LR中出现的以及在一成以上LR中出现的语步、策略或步骤。从中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LR的语步结构均符合我们提出的四语步模型。从策略或步骤的频率分布来看,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尤以语步二的分布最为突出。“参考已有文献”(S.2A:constructingreferencetothepub-lishedwork)是必须出现的步骤;策略2B和2C不是必须使用的,不过策略2B(makingpositiveand/ornegativeevaluation给与正面和/或负面的评述)出现频率很高,说明它是在英汉LR中普遍采用的策略。英语和汉语LR的语步一中,策略1A(makingtopicgeneralizations,概述研究主题)是最常见的策略。总的来看,英语和汉语LR的修辞结构模型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略1B(claimingcentrality)来实现语步一;而在汉语LR中该语步使用的策略则集中在S.1A。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实现语步三的策略分布上:所有五种策略在英语LR中均有体现,而在汉语LR中达到一定出现频率的策略只有两种,即“指出研究空白”(S.3B:gap-indicating)和“构建或合成理论框架或观点”(S.3E:establishingorsynthesizingatheoreticalframeworkorposition),其它三种只偶尔出现在个别语篇中。在语步四,英语LR也比汉语LR多使用一种策略,即“预示论文结构”(Strategy4C:IndicatingRAstruc-ture)。这一趋势与汉语LR层次简明、以直线式结构发展语篇有关;英语LR则着力从不同方面论证本项研究的价值,因而所采用的策略呈多元化。总的来说,尽管英语和汉语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在策略的频率分布及修辞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但其语类原型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均为四语步结构,常有的策略/步骤基本相同。

四、结论

基于英语和汉语学术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语类结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修订的四语步结构模式来描述LR的语类结构(见表4),该结构模式对英语LR和汉语LR都适用,这显示汉语应用语言学论文LR在很大程度上都依从以英语为国际通用语的国际学术社团(academiccommunity)所接受的常规。这也许与应用语言学学科以英语为通用语的学术环境有关。英语学术论文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学者对学术论文的认知,英语学术论文原型成为一个认知参照点。学科和语类因素对学术论文语篇的影响要大于语言文化因素。英语和汉语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差别主要凸现在修辞模式上。在汉语LR中线性结构要占上风。汉语LR引证文献条目较少、篇幅较短,且大多未细分层次,都一致地体现了汉语论文简洁性的修辞风格。而循环模式在英语LR中占优势,也主要与其引证文献条目较多、篇幅较长和结构分层次等有关。鉴于综述文献是学术论文写作中一项必不可少又较为艰巨的任务,本研究所提出的语步结构可以给习作者和研究者以有关文献综述图式结构的元语言知识,为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和研究提供一种框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