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汉习语比较及翻译探究

英汉习语比较及翻译探究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为指导,以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为例,从三个方面构建汉语习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过程、认知机制和基本模式。同时,建立汉语翻译过程中习语认知操作的理论模型。本文从理论上拓展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突破现有的对文本翻译的语言形式和社会功能的研究,探索翻译作为一种智力活动的内在认知机制。

[关键词]新年贺词;认知视角;英汉习语;翻译

1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崛起后,中国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无疑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成语可以说是汉语的精髓,它形式简洁,文化内涵丰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华优秀文化。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习语的正确恰当翻译是汉语翻译起码的要求,但这也是难点所在。不管是从语言学视角出发,还是从认知科学方面看,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讲究方法,也要遵循原理。伴随着翻译量的增加和翻译水平的提升,译者认知水平也会提升(文旭等,2019)。近年来,国内学者从文化框架、译者手段、英汉对比、明喻隐喻等方面对英汉翻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以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为例,探讨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在汉语成语中的运用。

2理论基础

1932年,心理学家FrederickBarrett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图式”可以定义为可能影响相关信息处理的特定概念,可以定义特定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后来,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之父Marvinminsky用“框架”取代了“图示”。因此,他被称为框架理论的创造者。然而,Fillmore是第一个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的人。《框架语义学》一书是他的著作。在书中,他解释了“框架”概念(李丽君等,2019)。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认知依赖于个人经验。每个人的阅历有所不同,创建了与之相对应的认知结构。认知框架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词语和声音的理解构成的语义和文化框架,激活大脑现有的认知结构。在翻译时,要把握住源语言的特征,如果其与目标语言之间有着同样的认知框架,则可以直接执行语义和文化转换,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让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框架变得更完善,翻译任务由此完成;如果两大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框架,或者目标语言的认知框架缺失,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句子来帮助目标语言的读者获得文化补偿,并建立一个适合源语言的认知框架,从而达到语言与功能翻译的对等。认知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翻译术语的研究中却鲜有应用。

3框架理论介入习语翻译

英国人和中国人有不同的环境和思维方式。同一事物在他们脑中激活的可能有不同的认知框架。在形成认知框架的因素中,文化框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在习语翻译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两国文化框架的巨大差异。本文以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为例,在把握住两大认知框架特征与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怎样在习语翻译中更好地运用框架理论。

3.1认知框架相同

在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上,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相似之处。他们在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当两种语言对某一个人、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的认知框架相同或相似时,我们可以在异化策略下进行直译(熊兵,2014)。例1:原文:面对巨大的灾难,谱写了共克时艰的赞歌,所有逆行出征者都无比豪迈。译文:Wesawtheheroicspiritofmarchingstraighttothefrontlines.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了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的伟大成绩,“逆行出征”一词就是指无数医务工作者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经受住了重大考验,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初心的可贵,用生命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场景。“直面困难”的认知框架不仅存在于中文中,也存在于英语中。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时,西方认知框架具有“直面困难”的特征,利用这一点能顺利完成翻译任务。例2:原文: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译文:Courageandperseverancestandoutbecauseofhardship,beautifuljadecomesfromwhetstone.2020年,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下,我们仍取得显著成绩,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第一个摆脱雾霾、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在中国人的认知中,“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习语与“磨难孕育成功”的认知框架相对应。西方国家和中国的认知框架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所以,借助于框架理论进行习语翻译,直译可以直接用来转换习语的意义和文化,进而完成翻译活动。例3:原文: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译文:WearenotaloneontheGreatWayandthewholeworldisonefamily.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中,“道”是一种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思想,由老子提出并在《道德经》中做出了解释。“道”具有境界、规律、本原等意思。“大道”是所有正确道理的统称,此处结合语境,应该将其翻译成在巨大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天下一家”这种思想,教育、引导人彼此扶持与帮助。东西方皆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框架,在这一认知框架下,很容易理解大道”被直译为theGreatWay,两者皆表意宽泛,互相对应,意思是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在翻译时,不能机械、盲目,要从英语中找到与之有着同样内涵的词语,要让目标语言受众者意识到,中国人愿意与世界人民一起分担,一起战胜困难。尤其是巨大的灾难到来之际,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要想早日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唯一的方法就是守望相助。

3.2认知框架不同

在大量的人、事的认知框架中,英汉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两大认知框架存在着较大差异,要想更好地体现出翻译的价值,可以将两大认知框架进行归化处理,使目标语受众能产生更为透彻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认知框架。因此,可以采取意译、减法翻译两种形式。例4:原文:愚公移山的干劲。译文:Theunremittingefforts.此处采用意译法将“愚公移山的”意译为unremitting。《愚公移山》是战国思想家列子的寓言散文。愚公在文章中不怕困难,锲而不舍,不停地挖山,最后他把山移开了。本文通过对愚公的坚忍不拔与智者老人的胆怯,愚者与智者的比较,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自信与坚韧不拔,说明了坚韧不拔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在中华民族的认知中,“愚公移山”对应着“持之以恒”的认知框架。然而,在直译的情况下,这将是一个障碍,读者的理解历史。通过意译,“愚公移山”可以激活西方人“持之以恒”的认知框架,使西方人认识到中国人摆脱贫困的坚强决心。例5:原文:神州大地。译文:ThemainlandofChina.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时,运用减译的方法,“神州大地”的译法比较多,与“华夏”“九州”等名词有着同样的内涵,字面意思较为相似。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汉地被划分成九州,在整个汉语体系中,这属于“地域”认知框架中的一部分,而在英语中,它激活了“神的居所”的认知框架。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对习语“神州大地”有不同的理解。在“神州大地”的翻译中,可以省略“神”和“州”这两个形象来探讨这个词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为了激活英语中“地域”的认知框架,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everywhere。这样英语母语者就不难理解了。例6:原文:惟愿山河锦绣。译文:Iwishourlandtobesplendid.此处依然采用减译法,将“锦绣”译为splendid。锦绣常被用来描述汉语中美丽的事物,如山、河、地、色彩缤纷的物品等。在汉语中,说到“锦绣”,人们脑中被激活的是“美好”的认知框架,而“锦”和“绣”在西方人的认知框中对应的确是英语中“织品”的认知框架。因而,在“山河锦绣”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省略“锦”和“绣”这两个纺织形象来探讨这一词语的含义。所以,要运用英语之中与“美好”有关的认知框架进行翻译,体现出文化补偿的作用,在英语中建构正确的“锦绣山河”认知框架,从而完成了翻译活动。

3.3认知框架缺失

不管是政治理念还是制度,中西方之间差距都比较大。作为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报告,总书记的2021新年贺词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用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使用异化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西方人在异化的帮助下更容易建立以前未曾有过的认知框架。例7:原文:“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译文:The13thFive-YearPlanhasbeenac-complishedinfull.The14thFive-YearPlanisbe-ingcomprehensivelyformulated.在这句话中,“十三五”是我国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期五年,国家层面对这一时间段的建设做出了规划,这是颇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性词语,这在外国人的认知框架中是缺失的。近年来,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因此,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之中进行翻译,帮助目标语受众加深理解、构建文化框架,使语言得到深加工。例8:原文: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译文:Crackedthis“hardestnut”.从习语本身的语义框架来看,该习语在中西方认知中都属于“啃骨头”的语义框架,译文采取了直译的手段。对汉语母语者来说,该习语是不难理解的。“硬骨头”原来指的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这里指的是“艰难的任务”。在目的语言中,该种文化框架并不存在,但通过习语的文本语境,它们可以得到足够的文本补偿,进而理解习语的正确含义。

4结语

汉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翻译,还要对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最有力的依托就是认知框架。因此,将框架理论应用于习语翻译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化框架对认知框架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李丽君等,2019)。在对汉语习语进行翻译时,要让中国文化充满魅力,让更多的外国人对此产生好奇与兴趣,我们可以适当多采取异化的手段。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归化策略,让目标语受众能找到与每句话相对应的认知框架,使翻译的价值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丽君,赵乔.框架理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策略研究———以报告中的习语翻译为例[J].林区教学,2019(3):59-62.

[2]文旭,余平,司卫国.翻译的范畴转换及其认知阐释[J].中国翻译,2019,40(3):33-43+188.

[3]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3):82-88.

[4]薛宝.《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评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2.

作者:黄磊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