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抓住工程教育认证机遇,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经济建设,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从招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六个方面探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1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取向,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机制,为中国高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目标和方向。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2],同时,国内高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随之陆续开展。在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过程中,一些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学者就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学者白学名在文献[3]中对国内代表性的计算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进行了总结。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平台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已有100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其认证时间及有效年限3年至5年不等,其中不乏地方本科院校,这也折射出工程教育认证重视学校的个性发展,鼓励其根据自身优势,走特色培养之路。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以此为机遇,立足区域经济建设,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必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人才培养现状,探索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启发。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学习过程中,发现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培养目标服务区域发展不够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方向、培养特色四个方面来确定[4]。大连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和社会需求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订时,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计算机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培养目标也明确了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和应用面的培养方向,符合大连工业大学人才定位。但作为地方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未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2.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个性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有课程体系根据学科特点及专业自身具备的条件开设课程,虽兼顾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各个方面,但未将课程体系模块化,包括课程内容较多,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大,所修学时学分较高。另外,学生因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或本身的特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或模块,个性化发展得不到满足。

2.3实践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要求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保障。计算机专业现有实验室条件仍以普通PC机房为主,设备较为陈旧,性能不可靠,不能为课程体系中新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严重影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2.4专业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专业教师中100%的教师承担过科研课题,40%的教师具备行业企业经历,83%的教师通过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IT行业及企业外聘教师数量充足,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水平良好。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到40%,制约了专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发展。

2.5持续改进机制保障需完善

专业现有教学质量评价通过组织督导、领导、同行听课和学生评教来实施,形成了闭环评价,但学生评教指标仍不够科学。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考试总结、作业抽查、教师评学、召开座谈会等进行分析,过程评价作用不够突出。针对毕业生和就业单位进行培养质量和专业质量评价的跟踪调查持续性不够好。

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南,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建设,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改革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为中心。从源头开始,提高生源质量,培养过程注重学生兴趣发展;二是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关注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突出持续改进。强调以现有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突出过程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3.1制定吸引优质生源制度,提高输入质量

选派计算机专业教师到招生一线从办学定位、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专业内涵等角度进行招生宣传,为考生及家长进行专业报考答疑,吸引优秀学生,提高生源输入质量。2019年,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辽宁省内重点生源基地在高考前夕进行了大规模走访宣传,从招生录取结果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录取分数位列全校第一名,一志愿录取率为100%。从2019-2020(1)学期期末考试结果看,计算机19级没有一人有挂科现象发生,这也充分说明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性。

3.2定位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计算机专业以大连工业大学总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为指导,组织专业大范围的调研和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对阿里云、上海达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吉蜜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径点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博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软集团、大连中软集团、大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走访和问卷调研,倾听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培养建议,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7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明确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别,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认证内涵。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专家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建议。调研6届毕业校友反馈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素质,为毕业要求制定提供帮助。调研大连民族大学等11所省内一流高校,学习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中的关注点。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修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能够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运维管理和技术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3构建个性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毕业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方案可实施的关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支持培养目标达成,同时对专业基础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进行了明确要求。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参考国家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同时考虑本专业的发展特色及目标定位,构建达成本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模块化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对学生的毕业要求,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之间的比例,合理设计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保证课程体系更科学、更严谨。学科基础课知识领域覆盖面宽而广,培养学生整体性、辩证性思维,为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及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专业课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充分体现社会适应性、科学先进性和稳定持久性,对应相关职业领域关键能力,体现人才培养应用型特色。实践课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除必要的实习、课程设计环节,设置专业综合实践,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提高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2)课程设置个性化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成长成才,按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设置个性化方向课群,嵌入式和大数据两个方向。同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行业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课程体系中设置3门双语课程。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设置3门校企共建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设置1门创新实践课。

3.4改善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条件建设

逐步改善实验室设备条件,支持新技术背景下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支撑。通过2019年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实施,建设计算机专业云平台和大数据实验室,推动教学硬件条件升级及教师教学、科研环境改善,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实践型人才提供良好条件支撑。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对教学材料规范性要求,专门设立存储档案室,跟专业认证相关的学校、学院政策文件、教学管理情况记录、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试卷、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实验报告、企业实习报告等资料分门别类存放。

3.5建设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师资队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5]。因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关键是要建设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兼比例等配置基本合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强。针对学历结构不合理情况,一种措施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3位教师在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等高校进修。另一种措施是计划引进博士学位教师2-3名,充实专业教学队伍。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教学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师资培训等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校教学比赛,承担学生工程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申请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聘请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实践环节兼职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合作指导实践教学以及工程实训等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

3.6完善质量持续改进与保障机制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依托学校“校、院、系”三级保障机制,加强过程教学评价管理。探索采用教、学、用多角度考核,校、师、生全方位评价,突出过程评价作用。以学校毕业生跟踪机制为契机,成立专业毕业生跟踪导师团,以专业导师形式把毕业生指定给每位专业教师,将毕业生评价意见反馈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从而形成闭环教学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4结束语

地方高校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内涵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南,探索改革了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抓住机遇,更好地实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伟,李峰.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2):114-120.

[2]孙涵,陈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4):50-54.

[3]白学名.面向工程化教育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探讨[J].软件工程,2018(12):38-40.

[4]王观玉,石云辉.工程教育认证下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4):97-102.

[5]李华新,谭敏生.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87-88.

作者:李晓红 姚春龙 王海文 范丰龙 于晓强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