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技师学院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技师学院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机械制造课程对于很多专业来说都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但在现阶段,技师学院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新形势下技师学院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的强化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由于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广,课程设计较为复杂。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个章节都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难以对该课程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部分难度较高的章节,仍然是一知半解。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有部分章节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专业的其他课程有一定的雷同,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进行复习性的讲课。而对于一些制造过程的理论部分,则可以通过课题式的教学来完成,将章节分成不同的子课题分别进行研究与学习,使学生完成由简到难,由单面到全面的系统性学习。

二、转变和优化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本身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营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听课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方法,打破灌溉式的课堂教育,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与学生思维。针对这门课程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方法。

(一)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

众所周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抽象性理念偏多,而如果让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记忆,是无法实现对于课程的系统理解与灵活运用的。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将理论知识熟记于心在一段时间之后依然会被遗忘。适当的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讲解焊接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鼓舞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例如汽车制造进行巩固学习,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运用到的焊接知识是极多的,而从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观察与运用焊接知识。如此一来,课堂知识不会与生活进行偏离,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当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知识讲解之前应给学生划分一定的范围,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课下时做好下节课的备课准备。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与回答,通过展示不同小组之间的答案总结知识的难点与重点。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答案的差异性,做到查缺补漏与互补互助。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好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巩固自我理论的不足之处。

三、寓理论于实践之中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当中,还涉及到许多实践性的知识,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验与训练才能够真正了解。而技师学院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方面都较为薄弱,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和专业课学习,在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必须通过实践的巩固,才能够真正把握课程内容。因此大部分技术学院在安排该专业的课程时,都会设置相应的实习课程,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完成的就是对铸造锻压以及热处理等各个加工阶段的认识,对于完成机械制造有着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持,因此在开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时,必须要将实训与理论讲解进行融合,两个环节做到相辅相成,避免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四、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融合

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中,多媒体教学的融入能够更好的促进机械课程的优化。在运用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所体现出来的直观性、互动性与准确性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机械制造课程中,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完成课件制作后,将其进行一定的美化。针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视频或音频的制作与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理论的实践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眼界。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进行及时的优化,尤其是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与特点,做到二者的一体化。技师学院的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摸索与探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吸取经验,结合时代环境培养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小东,潘一凡.机械制造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闰文平,肖亚慧.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09).

作者:邵长友 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