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实践

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实践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愈发受人重视,这也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致力于学生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形势下,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教学中来,有效地推动了专业育人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实践做了研究,旨在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育借鉴。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众所周知,机械制造教学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实践性特征,其本质目标是培养与对接企业生产、服务以及管理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实用型人才。然而,以往的机械制造课程在教育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之处,造成学生理实脱节,无法很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作为当前较为时兴的教学模式,有着能力本位的性质,在强调理论教学意义的同时,也彰显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专业教师应当正视其内涵与意义,并将其与机械制造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同时,将立德树人理念践行与实处。

1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背景

当前,在机械制造教学中存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其教学有效性以及育人效果的提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素养不高。受职业教育扩招影响,中职生学习基础以及素质不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懵懂的发展时期,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对空间思维以及分析能力都有着极强要求的机械制造知识时,常常显得较为吃力,极容易产生厌恶或畏难情绪。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机械制造理论知识时,存有抵触心理,往往依靠生硬的背诵来对付机械制造理论考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使得其难以对技能操作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使得实践学习沦为模仿学习,不但影响了专业教学的连贯性与实效性,也极大程度地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其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扩充。第二,教学重理轻实。机械制造属于一门制造类性质的学科,所以实践教学应当是其主要教学侧重。然而,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以来都深受“重理轻实”教育观念影响。个别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采用填充式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灌输,不但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忽视理与实的结合,在教学时常常顾此失彼,使得机械制造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各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没有真实的操作参照,在实践学习中没有良好地理论支撑,使得专业的教与学无法得到良好推进,育人效果也大打折扣。

2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概述

对于机械制造教学而言,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将教学中的一些零散内容模块进行归纳和整理,依据机械制造专业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特点,对转接教学进行科学规划,践行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机械制造教学的理与实的充分衔接,扩展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促使其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序化发展。专业教师将一体化模块式渗入机械制造教学中来,有着诸多现实意义。首先,该种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地实践学习平台,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均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其次,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运用,能够增添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适应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机械制造的内涵精髓。在该种模式下,学生不但能在技能运用中学习,而且能在学习中进行操作,专业认知也会日渐深化,进而其学习的自主性会得到充分有效地调动,专业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充分良好地提升。

3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3.1优化教育结构

第一,整合教学资源。为了确保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章节知识要点加以归纳,并以此为基点,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从而在扩展学生专业理论新知的同时,深化其专业实践认知,提升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讲授“械零件设计步骤”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与学生一同到实训基地参观真实步骤,让学生能够切身的领悟到零件制造的流程要义。同时,教师也可依据信息技术之便,展示零件制造六个步骤的影像片段,以此来讲抽象性的知识加以具象化展现,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极强的刺激,从而在激起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教学有效性。第二,调整教学配置。在机械制造中,存在很多零散的知识点,给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制造了诸般困难。故此,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他们的机械制造认知,教师应当对课程知识要点以及大纲进行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可将教学重心放在精密零件制造以及大型机械知识等层面,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2丰富教育形式

客观地说,教育形式对于中职专业教学以及育人效果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手段可谓是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得以良好运行重要基础。对此,专业教师也要加强新型教育手段的教学渗透,以此来丰富机械制造教学的内涵与形式,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力发展。例如,教师在践行一体化模块教学时,可将示范法引入到教学中来,指引学生进行模仿实践的同时,在班内组建多个学习小组,组内既要有优秀生,同时也要有潜力生和中等生,以此来构建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以及共同提升的课堂环境。然后,教师可以任务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堂研讨,指引各组依据所学的新知,进行自主性地学习讨论与动手探索,分析机械有用功以及另加加工的计算,钻研机械运作速率、机械应用寿命评估等内容。如此一来,不但能激起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探究的热情,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将学生推至教学主位,促使其自学能力、理论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均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

3.3完善管理评价

第一,做好课堂管理。课堂是学生汲取新知的主要阵地,做好课堂管理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塑造良好地班内环境,让专业教学更具实效性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依据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理实一体的特点,对课堂做出灵活性管理,突出教学实践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安全管理。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做好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与学生一同检验器材,教授他们相关安检要点,同时在授课期间要做好巡查事宜,对学生不正当操作进行及时性地指引,并以此为典型,对全班实施机械安全教育。第二,革新教学评价。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模式,推动其教育目标的良好达成,专业教师应当对教学评价加以革新。一方面,要推动评价标准由理论成绩向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方面转向。另一方面,要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入自评、组评、企评等各种评价形式。尤其是企评,教师应当秉行校企联合的教育观念,积极牵线企业专家,与他们一同对学生的一体化模块式学习做出点评,并依据相关反馈,采取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改进措施,促使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效果得到有力提升。

4结语

总之,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机械制造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专业教师应当实现自身教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借助新课改之风,加强该模式的教学渗透,创设适应性与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从而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以及在未来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白静.对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文学,2017(2):167.

[2]孙庆志.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6(21).

作者:陈彦兆 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