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第1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摘 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以提高机械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培养目标,针对现代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特点,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工程素养的锻炼等方面对卓越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对于机械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等能力。所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行业和企业必须要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学校也要按照机械行业的通用标准来培养工程人才,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在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计划中,现代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毫无疑问是与工程实际与工程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也是将来对机械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影响最大的主干课程,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有限元分析、机械振动、机械设计、优化设计与理论、机械结构测试与分析等,这类课程不仅是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现代设计方法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科研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系列课程。课程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严重影响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成败与实施效果。

1 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高校在编制或修订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面向行业、企业和现实社会生活,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育。所以新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对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作较大的调整,增加开设实验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机械振动、机械结构的测试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类的重要课程,以保证学生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现代机械设计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最新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手段,使学生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够独当一面地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测试手段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工程。现代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还要增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的比例,安排足够的时间或较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社会或企业,以加强专业技能技巧的实际训练(即职业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以便一进入社会就能很快上手,缩短适应时间。

2 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课堂教学方面,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新知识;课外教学方面,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关键是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素养、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机械工程师。所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课件中要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工程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提炼工程主题,并将教学重点内容提炼成具体的工程主题,引导学展开课堂讨论,并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背景结合,使抽象的工程问题变得丰满有趣,从而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本科生走进企业,让硕士生进入研究生工作站。目前第一批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普遍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养成工程创新的意识。在企业学习阶段安排的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在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者工程实践。这种校企合作培养的做法基本与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模式相似,可以使毕业生将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减少毕业后重新培训与学习的时间,缩短适应周期。

3 利用参与项目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背景与素养

目前很多机械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都需要较长时间的重新学习与适应,才能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与概念,还要再经过更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具有现代设计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才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5年的时间,使得企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参与的项目或课题很少,不能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需要注重让学生参加项目或课题的锻炼。

学生可以参与项目是广义的、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老师所研究纵向和横向项目的子课题,可以是学生的毕业设计与论文,可以是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工程实例,也可以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实践中发现的工程问题,还可以是生活中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现象,甚至可以参与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等等。很多大学正在实施的“研本1+1引领计划”,就是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方向和经历对本科生进行一对一的引领,实现对本科生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引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通过自主选题或导师命题的方式布置与工程实际相关的一系列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进行课题的研究,每一小组承担相关的子课题。在教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各小组的学生经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方案的讨论、导师的定期辅导、学生做演示文稿汇报等过程后,独立或半独立地进行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仿真计算以及优化设计,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总结研究的方法与成果,从而系统全面地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这一培养过程的显著特点是将学生的选择项目与工程应用、生产实际、日常生活紧密接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交流合作的素质。最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工程课题,让学生得到完整与系统的工程训练,这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

4 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大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主课堂,对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科技竞赛、、参加讲座、申报专利、参加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来锻炼自己。

对于机械专业学生来说,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例如见习工程师培训与考试,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工程设计与研究方法,增加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能;鼓励他们走进开放的工程力学与现代测试分析实验室,为学生设计若干综合性和研究型的实验,在实验室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使用测量设备与仪器的能力;吸引他们进入研究生工作室和机械结构分析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有限元分析软件、优化设计等现代的分析手段,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分析方法;最后,让学生参加教师与研究生的项目与课题,提供他们走进企业的机会,参加工程项目的测试、分析与优化等综合型的研究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工程概念与意识,提高与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成为合格的卓越机械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50.

[2] 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15-19.

[3]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63-164.

第2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2004年开始筹备,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正式招生,2010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位硕士培养。我校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及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我校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教学实验资源。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实践教学目标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确立本专业实践教学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强IE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意识的训练;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强化IE的制造工程背景,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制造系统分析、设计、优化、控制、评价和创新的能力;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师科研活动的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了实验教学、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取得对企业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IE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在一周左右,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基础课之前。认识实习应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质管、技术等多方面,并选择典型工业企业作为实习对象,使学生通过考察,增强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

(2)金工实习。金工实习是学生真正通过上岗操作了解机床、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做直接的准备,采用集中的方式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涉及车、铣、刨、磨、铸、钳、数控加工等工种,目的是让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

(3)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IE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模拟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技能。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实际业务,如模拟沙盘、仿真等,让学生了解和参与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

(4)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参加以顶岗为主的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和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应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基于实习效果及学生兴趣等方面考虑,生产实习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我校主要采取集中方式,由教师加强过程控制。

(5)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我校IE专业课程设计通常采用集中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指定一组课题,内容主要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分别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训活动。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IE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有课程完成后,采取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推荐课题及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寻找课题三种形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实践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就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我校在参考著名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IE实验室+现代IE实验室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将基础IE实验平台与现代IE实验平台有机融合在一套实验平台中。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作为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综合实验室中教学实验的设置,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单项实验,而应根据IE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一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覆盖多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实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体系,它能够提供验证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相关技术的环境,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场所和开发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条件。在模拟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的建设思想下,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是:在实验室里建立一个微型工厂(Mini-factory),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主要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研究、时间分析与作业研究、人因工程实验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验与研究等,以加强学生对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要求:实验体系模块化、可扩展性、可重构。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微型工厂基本配置规划为一套功能设备较为完备的模块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包括:环形可扩展生产流水线,微型化、教学型的生产设备(至少一台立式,一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一台教学型工业机器人,一套RGV系统,微型化立体仓库、相关控制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需要,适当添加工业摄像机、电子看板及其他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设备。微型工厂化配置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也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进行实验室规划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到院、系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实验资源共享问题,以避免重复性建设。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投入实验教学的是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仓储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同时与机械工程学科资源共享,提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等课程。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IE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IE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课外实践教育环节是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延伸,也是对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弥补。换言之,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是建设校内实验室在物理空间上的拓展,并在技术时间上的跟踪。另一方面,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教学内容是否先进、有效、体现企业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通过与地方企业建立生产实践基地,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顺应了时代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以生产实践问题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首先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其次,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因此,学院与本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与合作,先后与多家知名制造企业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依托企业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使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3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环节;模块化;小组化;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9-0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该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3]。2010年和2011年教育部从全国高等学校中分别遴选了61所和133所高校参与该计划。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首批试点专业。本专业自开展“卓越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在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框架下,梳理学科优势,挖掘专业潜力,认真凝练和积极组织实施“卓越计划”方案,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尤其在培养计划规定的累计1年的企业实践环节设计和实施上提出了“标准化、模块化、双导师、小组化分阶段推进”的模式,通过与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采用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协作、企业导师为主的指导方式,根据学生意愿和兴趣,按小组化工作方式将学生分成五组进入相应企业完成所有规定的实践环节。

一、“卓越计划”培养大纲制定及学生选拔

1.培养计划制定。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规划工作开始于2009年12月。培养计划制定充分体现了“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及市场经济需求,有利于服务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有利于“卓越计划”一流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培养。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我校相关院系和企业界代表广泛参与,深度探讨与交流。该计划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目标、定位与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相适应的特点,体现求真务实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前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拓展性。卓越培养计划共设置196学分,而普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学分设置为18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4.5学分,学科基础课4分,专业课40.5学分,素质教育课8学分,企业实践环节44学分。包括课程实验和企业实践环节在内的实践部分约占全部学分的30%,大幅度提高了实践环节在课程总量的比重,体现了“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精神内涵。

2.“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及淘汰机制。“卓越计划”的学生选拔采用本专业新生自愿报名-初步筛选-面试-录取的方式进行。目前,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10和2011级新生中每级选拔40名优秀学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同时,本专业还建立了“卓越班”学生的竞争淘汰机制,在第四学期末集中对“卓越班”学生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考核标准主要依据学生前四学期的学业成绩,采取末尾淘汰制,排名列入最后10%的学生将被淘汰,可转入普通本科班级继续学习。

二、“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设计及实现形式

1.“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设置。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教学大纲按照项目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设置了11个企业实践环节,设置见表1。

2.建立全方位、精细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背景,分别遴选了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柴油机总公司、五征山拖农装有限公司及山东开元轴承有限公司等五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伙伴,建立了有效的校企联盟平台。依托该平台,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的各项能力素质培养,具体落实企业培养阶段的实施细则、考核规范等内容,目的是增强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下的团队协同意识和能力,在真实的项目和工程环境中完成和达到培养方案所规定的企业培养目标。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双导师、小组化工作方式”。所谓“小组化工作方式”就是将“卓越班”40名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及爱好分成5个固定的工作小组,每组8人左右,并将其派驻上述5家校企合作企业完成企业实践环节。原则上每个小组的所有11个企业实践环节应该在同一个企业完成,以保证企业实践内容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高级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卓越计划企业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卓越计划企业与高校共同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生活,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4-6]。

3.企业实践环节的项目负责制。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所规划的11个企业实践环节均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对外呈现。每个项目指定一名校内教师为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该项目的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实习期间的动态、与企业的沟通、实习问题的解决及实习的总结等等。学生到企业实习,第一个星期思想波动最大,因此,学校应该在这一阶段安排带队教师随队行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传、帮、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能顺利度过适应期。其后,指导教师应定期去企业探望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关怀,并写出工作总结,以便于我们能及时地对教学进行调整以及能更好地把握教育方向。

4.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及“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卓越计划”的必然要求。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需要的知识、关键的技能、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将过去的单纯实习变成到企业完成系列实践课程的学习。

三、“卓越计划”实施效果评价

本专业2010级“卓越班”学生目前已经完成了11个企业实践环节中的前3个,即机械零部件测绘、工程训练和典型机械产品设计。从目前的实施效果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获得了明显的提高,此外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也更加强烈。这里我们比较分析了本专业2010级“卓越班”与普通本科班参与校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及参与校园文体活动获奖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级“卓越班”40名学生中共有17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励,14人次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11人次获得校级以上文体活动奖励,而普通本科班对应的数据分别为12.3、11.2和9.8。“卓越班”的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普通班。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实践环节设置。特别提出了“标准化、模块化、双导师、小组化分阶段推进”的企业实践环节的实现形式,并对比分析了2010级“卓越班”与普通本科班参与校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及参与校园文体活动获奖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卓越班”学生较普通班学生具有更积极的参与意识、更强的创新精神和更优秀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纪文刚,刘建东,卓越计划校企联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

[2]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4]汪弘.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第4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主干课程一般分为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如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等,这些课程组成为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中心的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简称机械设计课程群[1]。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内容追求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学科间相对的独立性,结果出现了内容交叉及知识点衔接不紧密问题。对于课程的知识的要求,老师在对落后知识点的处理上,大多数只是蜻蜓点水般简单介绍,致使学生觉得内容繁杂及思路不清、理解不透彻,学习的效果差。在本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存在着“重局部、轻综合,重理论、轻实践”的种种现象。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机械零构件设计、强度和刚度设计的综合性学科,和机械制图以及公差与配合等的课程联系非常紧密。受传统课程框架的制约以及授课学时的限制,课程改革只能是局部的,常常造成机械设计的实训环节内容单一,涉及的交叉课程综合运用问题也暴露无遗,尤其是在与精度设计内容相关的知识运用等方面,学生总是一味地照搬照抄,缺乏的是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几乎看不到机器协调性很高的精度设计思想及工程设计中的创新,同时也达不到预定设计的要求,也说不上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提高设计效率。有些教材甚至还存在以下问题:某些技术概念陈旧,使用的教学实例已不符合现在技术要求,技术标准不是国家最新标准,烦琐的理论公式推导占用较大篇幅,课程设计部分选题脱离实际,等等。

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致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根本不适应。东莞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卓越计划”第一批试点专业之一。近年来,在机械设计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与企业的研讨沟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迫切需要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整合、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构[4]。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下的新型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将势在必行!许多应用型工科院校课程群的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课程群建设的概念和内容以及方法及体系的构建没有统一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课程群的建设质量。因而对于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奋斗!

一、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指导思想

在“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指导方针下,基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基本能力”进行机械设计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在编写课程群网络课程时,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了课程个性的概念,强化发课程内容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树立了大课程的观念,从能力培养的目标层次上来掌握课程内容的分配与实施,进一步地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对专业的建设进行科学与准确的定位。

在编写课程群网络课程时,还应当采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围着机械设计专业预期“学习产出”,反向设计各门课程,确定各门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和程度,突出实现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培养。

二、机设课程群的建设内容

(一)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完善机械设计课程群体系

2013年,机械设计课程群的主要教师通过与数十家东莞大中型制造企业共同沟通研讨,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是面向工业界,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职业道德,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研究设计、加工制造、技术管理、应用与开发、运行维护、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得到机械工程师、制造工艺师和产品服务工程师等基本训练,适应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东莞市的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以工程应用为主线的,以传统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着重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及综合应用与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体系。

(二)基于OBE教育模式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群体系设计

采用基于OBE教育模式进行课程群体系设计,其本质就是课程计划的“反向设计”,明确各门课程、每节课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及程度。

根据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我校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应是适应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东莞市的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的、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即卓越机械工程师。教师要根据“学习产出”类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把自己与名人的工作实践经验和创新的经历,细致地介绍给自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们自由选题,开展各种小发明的制作,以及软件开发与教学

论文撰写等多种多样的创新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

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多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工程对象,实行理论分析计算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模式,将先进现代教学的工具及传统教学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摸索出一种手段先进的、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的教学新模式。

任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的教学上,教师也可以采取测验、问卷及项目等多种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自己学生实际“学习产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树立大课程观念,优化各课程内容,突出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中心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1.打破各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各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机械设计课程群的目的是为机械产品设计服务,经过课程群的学习,帮学生培养基本机械设计的能力,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各门课程教学与改革中,要以机械设计为中心点,根据具体设计的程序,将零部件制造与设计进行完美的组合,同时,要充分考虑机电产品的具体设计要求,对于课程群的内容进行规划和整合。着重课程群的整体性建设,增强不同课程间的互补与整合,促使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避免了缺失与重复,形成了完善及合理的课程群体系。

例如在编写《机械设计》及《公差与配合》的网络课程时,要突破课程内容界限,重新精简课程群组交叉的内容,运用“纲要信号网络法”,将典型零部件的运动设计及结构设计作为提纲,以具体设计方法为信息,把《机械设计》课程图表及公式和《公差与配合》的几何量公差及检测内容,纳入机械设计的信息图库,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的优势,充分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加强了教学重点,彰显了机械设计知识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计算机设计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大幅提高。CAD/CAE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机械设计领域的大改革,机电产品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械设计的过程,从构思分析研究,以及加工工艺的制定和产品仿真的评价,均是运用计算机模拟出的三维空间完成的,它的设计分析过程,也十分符合产品的运行规律。因此,应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设计的能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将计算机设计的技术和各门传统的课程相连接,建立课程群体系,激发学生们在机械方面创新设计的潜力。课程群中计算机绘图、CAD等课程的设立,对于学生计算机设计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也在其他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比如机械原理课程,运用计算机编程进行参数化设计,又增强了计算机的学习及应用。通过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使计算机教育在整个大学阶段持续并逐步强化,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目的。

2.整合精简课程重复内容,增加新技术、新概念、新的工程应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对某些课程有重复内容的部分进行整合与删除。例如,《机械制图》与《公差与配合》课程中皆有极限、配合、形位公差等知识内容,可考虑将《机械制图》中相关知识点删除,同时在课时安排上进行一定调整。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在教零件图与装配图知识时要花较多时间与精力去阐明极限、配合、形位公差等知识,又节约了教学课时,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中也有一些知识点重复,如应力、应变等知识,可以进行合理整合与删除。

删除《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中比较复杂的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只保留公式具体应用的说明。如《机械设计》课程中带传动中受力分析、有效拉力公式的推导过程;齿轮的接触应力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目前我校机械学院使用的部分教材中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特征的技术和工程应用实例,如滚动轴承标准等可能不是国家最新技术标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查阅最新的相关知识,结合课程群教师的科研项目和东莞企业的先进技术,更新旧知识与技术标准,增加新技术、新概念、新的工程应用实例。在“机械设计课程群”的系列课程教学中,课程群教师应尽量以实际工程应用作为教学实例,通过课程群教师长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以达到培养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在所有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突出了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了更加系统的观点,从全部方案设计及具体结构的设计,摸索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实战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开展了创新设计的活动;利用现代的设计实验室设备、功能较强的设计平台以及面向工程实践的软件等,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把全新的现代设计方法运用于设计过程的良好平台。

鼓励自己的学生直接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同时,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题目及毕业设计的题目,把学生所学基本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保存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验证性实验,增强了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以现代的工程教育实践的观念作为指导,并且自主设计实验系统,设立具有工程特征的真实与虚拟的、综合设计的实验。学生实验的项目具备教学实验和工程实践背景相结合,培养工程实践的创新意识,训练工程实践的能力,来实现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建立多种多样的学生机械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可以说是深化改革机械设计课程群实践的教学内容。研究与创新实践设计训练的平台,是学生们完成创新实验项目、制作设计产品的基地,如我校机械学院的机械创新团队,学生们都可以在老师们亲自指导下,完成“微型太阳能汽车”的设计与制造、装配和整机的测试,机器人创新团队近年来在各种国家机器人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3D打印创新团队也在全国机械创新比赛和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这些机械创新实践活动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强化机设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学团队持续性发展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所在,应该充分优化教学队伍的结构;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国内外人才充实到教学的队伍中;激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进取,获得博士学位;坚持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团队工作的第一要务。通过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提升教学队伍整体水平。目前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已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整体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的机械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本课程群的教学团队的特点是着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工程应用教学”三元结合和相互促进,将机械基础理论、机械设计新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的传授放在首要地位,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

三、结语

第5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推行《莫里尔法案》,确立工程教育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这是最早以政府法案方式强化校企合作的典范。2005年10月德国国际汽车制造商大陆公司(ContinentalAG)资助设立了“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GEE),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师的工作环境及全球化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等问题,该项目具有突出企业在工程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多方参与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两大特点。高等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弥补学校在实践教育和职业训练计划方面的不足,为从事技术研发的教师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实现校企双赢。我国从19世纪末引入工程教育,但由于开始就缺乏与工程产业领域的密切联系而失去工程化的环境。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工程人才培养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与工程实际需求脱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意识较差、工程训练缺乏、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后,上述情况有所好转。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高校中,有91%的院校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养,但在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要求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育体系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直接传授。尽管近年来工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很大提升,但绝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或工程实践的经历,这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偏理论化,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达不到工程实际的需要,不利于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2.学生培养环节中实习和实践机会偏少

实践教学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推广应用。在美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约占30%。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但实际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比例基本上只达到20%,且不同的学校相差较大。同时,配套的实验设施和实践实习基地也远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专业课程配套实验开课率较低,一般不足40%,开放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流于形式,金工实习等工程实训环节以教学型演练和模拟教学为主,学生缺少工程实际环境下的真刀真枪实践机会,专业性实习以参观为主且时间较短,很难深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实践机会。

3.校内教学与工程生产实际相脱节

虽然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很多理论课程,但所开设的课程要么以对口专业需要为目的,课程体系窄、专、深,要么与工程领域的生产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教材编写人员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学生对于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缺乏具体的概念,使得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严重打折。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实验课时不足,实验设施缺乏,更新不及时;实习环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内容安排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工程实践能力有所下降,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4.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缺乏深度和广度

现行的校企合作内容比较狭隘,合作目的比较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难以深入和持续合作。困扰高校的是企业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环节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任务,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学生在企业的所谓实习也只是参观实习,缺乏动手实践机会,无法接触工程应用知识。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担心学生进入企业会影响其正常生产;另一方面担心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易出现安全事故。更为主要的是,学校和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未能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二、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程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世界各国高校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依托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弥补高校在实践教育和训练环节的不足,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等。国内高校多采用“3+1”培养的基本模式,细分开,还有“交替型”培养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包括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顶岗实习模式、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中心模式和大学科技园模式等。在校企合作形式上,包括校企联合办学、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科研项目合作和微观课程合作五大校企合作形式。针对校内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我校与省内外十余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协议,并建立了专门的培养基地,在机械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采取了“两段式、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两段式”是指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环节的两段式培养;“双导师制”是指分别给机械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学生配置两名导师,其中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能力较强和具有一定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经验的老师担任,企业指导教师由承担联合培养任务的对口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工程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担任。

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思考与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试点学校应成立包括行业专家、工程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在内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委员会,根据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确定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案,重构适合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课程系统,课程设置侧重以工程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确定本校培养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特色。根据安徽理工大学的煤炭系统行业特色,构建基于大机械观、大系统观和大集成观的机械工程知识系统,将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学科专业必修模块、跨学科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任选课程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共9大模块。其中课程实践模块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实践、机械基础综合实验和电工电子综合实训;素质拓展模块是指参加或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才艺竞赛、社会服务等取得的奖励、表彰以及在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资格、发明制作、论文论著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按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给予不同的学分,侧重学科交叉和工程实践与创新活动方面的引导。

2.出台配套政策,保障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

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层面的配套政策,是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保障。国家、省级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为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前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共建集产品或技术研发、测试、教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科研平台,同时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开放;制定和完善卓越机械工程师师资选拔和培养计划,引导教师有效地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融入校企联合体,促进成果转化;联合制定优秀学生奖励和就业帮扶政策,为学生研究生推免、创新创业、就业派遣提供帮助。企业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师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鼓励优秀学生就地就业,甚至可以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在学校设立一批竞争性的长期项目,资助工程实践项目的开展,促进工程教育的深入改革。试点高校要加大对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专项资金及配套项目的投入,确保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平台和各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按计划建设完成,解决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师生所需经费的维持。

3.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

为了避免以往校企合作内容狭隘、目的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机制等弊端,校企双方应以“双主体”的方式深度合作,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诉求,制定合作与管理机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指导实践教学。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企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借助于高校众多学术性高端人才及其成果解决企业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生产实践的了解,丰富其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企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强动手能力,并可从企业导师处了掌握企业工作流程,学会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快速向工程师的角色转变。按照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安徽理工大学已与广东宏大爆破公司、江苏鹏飞集团、中泰国际(集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凯胜重工等十余家知名企业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建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工作站。利用企业先进的工艺设计和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同时实施了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工程和青年教师进企业培养工程。

4.侧重工程实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卓越机械工程师与传统的机械工程师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方面不同,因而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专业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环节中增加在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注重理论性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在考核评聘方面认可并重视教师在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优先考虑参与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工作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传统考核方式,从单纯的书本知识成绩向集知识、能力、素质和特色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转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知识,还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了解专业现状和前沿发展动态。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善于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引导各教学环节从注重学生成绩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转变,回归工程教育的本意。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考核方面一定要从严、从实,采用双导师评分法,对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也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应用型课题,具有明确的专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第6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

一、引 言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盲目扩招、就业观念固化、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与实际脱节。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课程结构与现实脱节、授课内容空洞化、教育方式模式化等问题,“批量生产”的多为闭塞型人才,无法快速投身于工作一线。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难以对接,仅靠目前的高等教育,并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求职学生大多是理论型、中长线学科,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欠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要调整机械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优化教育结构。

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操作练习的。目前大部分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计划中,实习实践的方式和时间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可以对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实习模式。

为改变学生缺少实践教学的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实习、就业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模式,培养本科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际能力,促进其就业竞争力。

二、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校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的作用

1.实习基地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实习基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甚至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桥梁。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应该关注学生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需要,是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和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是教师锻炼和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过程。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引导院校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就业,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3.实习基地是重要的育人基地。大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及早的熟悉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实习过程,能够引导他们把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4.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可以解决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的问题,同时能更加紧密地把学校、企业的需要联系起来,互惠互利,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于提高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基地的建设思路

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工科机械类专业就业面广,但是,在选择实习就业企业合作时,学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依托地方经济的产业,选择典型的龙头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合作模式下,大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大学三年级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以后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基础,大学四年级时则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校企联合选拔学生进入校企联合培养阶段,有针对性地学习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使教学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真正地有机结合。

2.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管理机构,共建教学团队

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校企双方都应该高度重视,成立实习管理工作小组。实习管理机构成员必须岗位职责明确,有专人负责学生实习安排,校企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一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良好经验的稳定的实习师资队伍,从而建立一套良好的学生实习实训师资保障体系。

3.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管理文件和教学文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应规范,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实习基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划、实习类型、学校与实习基地各自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等。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实习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在实习基地相关理论和实习教学活动的开展。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学习、实践期间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指导学生培训、实习活动的开展。

4.改革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双方理论课程与实践的衔接

学校聘请校外和企业的专家,及时对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实习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校的理论课程一定征求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要与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相一致。学校可开设企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实训前开设企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实践实习时,学生在企业可以由企业的工程师与学校的教师联合实践教学。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可以选择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的内容,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做到真题实做。

5.改革传统实习模式,加大实训力度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实习是需要较长实践的,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模式。实习基地是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很多企业由于担心学生来企业实习,影响正常的生产,所以都不愿意接收学生的实习,即使是接收了,也只能让学生参观为主,实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学校必须与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寒暑假,调整实习实训的时间,延长实践的培训时间。一般学生在企业可通过半天理论学习,半天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每个阶段均要进行企业实训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的企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校企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使学生在长达2-3月的实习或设计实践中,每隔1-2周轮岗顶岗一次,每个岗位安排生产的师傅或工程师直接指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生产流程中大部分环节的知识技能,并且对其他工序的实践环节知识也都有所了解,避免了传统实习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6.建立完善的企业录取机制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录取实习学生的机制。学生来企业实习时,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实习学生的培训计划,协商好学生的住宿、学习、实践操作、考核的时间表。学生在企业的阶段,理论、实训的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实训过程。所有考核均通过的学生,可以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直接进入企业的各级工作岗位。

7.建立校企产学研的合作与学术交流机制

机械类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很多没有企业经验,实际工程知识很少。只有深入企业,积累工程经验和拓宽专业视野,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而实习基地恰恰为学校青年教师提供了这一平台,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

校外实习基地在生产过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科研难题或技术改进的问题,学校可以利用科研、技术优势为校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的发展。通过产学研,让学校教师、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达到了实践锻炼的能力。学校、企业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共建科研团队。

学校可以聘请实习企业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学校也可以与企业一起承办或参与学术届的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等,将企业中的科技问题与科研学术届的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8.加强校企沟通,促进学生的专业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校企双方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对在校学生做好企业和工作岗位职能的宣传。学校可以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为学生作职业规划、企业岗位介绍等讲座教学,促进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结束语

将机械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结合起来,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长沙大学与长沙的多家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优质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索,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初步建立了一套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的管理体系,培养了许多实践能力较强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水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探讨

[J].继续教育研究,2008,(4).

[2] 杨洋,韦小英.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2008,(6).

[3] 屈俊林,肖祥.本科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职

业时空,2010,(1).

[4] 易洪雷,薛元.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

[5] 韩英,张雅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北

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第7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alent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explains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gricultural talent, then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jor in Hainan University and presents the model of trinity applied into talent education. Finally it provides the detailed practical scheme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关键词: 农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trinity;mode of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24-02

0引言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以下简称农机化)专业是我国高校农业工程领域的一个传统专业[1]。目前,由于不同学校面向区域、自然环境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对农业机械的应用与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机化专业发展模式。但作为人才培养的农机化专业,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亦有很多类同之处,本科专业的人才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2~3],所不同的是,各高校为了体现特色和各自的办学特点、人才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不同,在“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之前加上诸如“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评价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素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等限定性定语,界定了所培养学生的能力侧重点。长期以来,各高校为我国的农业及其它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农机人才,为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业开始反哺农业,“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海南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使农机化再度成为富有时代特色的热门学科[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形成了“技术上狭窄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重工轻农”等理念,出现了专业萎缩,报考生源锐减等现象,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同程度存在。如何培养新形势下能够迎接新的挑战的农机科技人才,是摆在农机化本科教育领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在总结几十年农机专业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海南大学的专业特色,围绕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总目标,提出目标层次逐渐递进的“三位一体”的塔形培养模式研究,真正实现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培养要求。

1“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内容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体系=基础阶段+专业理论+综合训练”专业培养模式。模式中,基础阶段以培养学生初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理论阶段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放在学生应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和基本的实践技能,综合训练阶段则强化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农机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在各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区域农业特色与农业机械匹配的对应关系;二是利用大机械平台,建立机械工程与农业机械课程体系对接通道;三是与时总结、与时俱进和与时资源,将科研成果及总结,并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另外其它学科资源也应及时溶合到本专业学科中来,扩充本专业学科。

2.1 基础阶段本阶段应重点培养农机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大一时重点突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械制图》、《大学物理》、外语水平、计算机基本能力及相应的文理学科知识的交融贯通,还应开设更多的全校性选修课以满足更广大同学的需要,从不同方向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阶段应对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为后面专业理论学习的阶段铺下良好的基石。大二、大三时,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其中有《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等课程。培养学生对此学科的兴趣,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把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融为一体,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思想。

2.2 专业理论本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程模式要向综合大学看齐,突出其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功能,选修课程模块要有足够的广度与深度,要融入前沿知识,体现学科的综合交叉,突出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功能[5]。

学习本专业特有的特色专业课,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运用管理学,掌握CAD技术,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初步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设计和经营管理、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并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3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阶段需要把前两个阶段知识运用于此,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通过创新原理、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方式,使学生在产品的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得到很好的锻炼[6]。随着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课程体系可以随之调整,该专业培养目标基于机、电两个主线为该专业培养方向,机械方面主要以产品设计过程为主线,面向产品设计过程环节,又把机与电相互结合起来,做到既对立又统一。加强学生对软件技术和实践的学习,通过不断探寻新事物,多参加学校的机械实践活动,观摩实验,参与专业讲座,用于开发自己,或者多动手参与案例的开发,增加实习时间,参与企业的实践学习,试着动手创作机械化设施。

3农机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3.1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制定学科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海南大学农机化学科2009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通过学科建设,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和课程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农机化人才的重点。海南大学农机化学科于2008年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应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钻研兴趣。力求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机械创新设计、现代制造技术和Pro/E等应用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课程建设按“先基础,后专业”的建设原则,《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向省级精品课程发展。

除了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各种统编教材,为反映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教研室老师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先后自编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农业机械专业英语》、《农机新技术》等教材,该系列新教材更能反映本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动向,更加符合现代农机化专业教育的要求。

3.3 加强实践和实验环节的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在培养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尽早投入到生产、科研、社会实际中去,近年来,在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如“传统机械加工的金工实习基地”、“先进制造实习基地”、“农业机械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与校外有关单位的合作,已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主要的生产实习基地设在海南金鹿拖拉机厂、海南机械一厂、营根机械厂、海南齿轮厂等厂。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增强了服务农机化事业的决心。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可进行为期10周的实习,主要实训项目有车工、铣工、钳工、磨工、焊接、数控加工技术、数控铣、数控车、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和电火花穿孔。通过示教、示范、实际加工和综合创新制作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以及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课程实验环节上增加了创新设计、农业机械虚拟样机仿真设计、农业机械造型设计、机械精度综合设计等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比例达到90%以上。

3.4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提高学生专业方面的创新能力,每学年都会聘请国内、外农机化领域的教授、专家进行讲学,通过面向学生举办农业机械学科发展专题系列学术报告,让学生及时了解该学科学术前沿动态,为后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科技竞赛,提高专业学习与研究探索的兴趣。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尽量结合生产、科研实际,以接触实际工程设计进行“实战”训练。建立富有活力的科技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开展创新活动,组织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

4结束语

通过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验项目的加强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使培养体系更能体现海南大学的特色,而且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在全国性的力学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等科技竞赛活动中,该专业的学生都获得了奖项。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因此受到各用人单位的好评,本科就业率达到98%以上。今后在办学中,继续坚持特色,强化优势,以农业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新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适应现代设计制造一体化学方法测的学科综合运用能理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牛盾.把握重点,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中国农机化,2000,(2):2-3.

[2]徐凤英,区颖刚,马瑞峻,陈震.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农机化研究,2003,(1):227-228.

[3]张桃林.农机化发展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1):7-9.

[4]陈云,慧.中国农业机械化二十一世纪发展初探.农机化研究,2000,(3):6-10.

第8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数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实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其宗旨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由大变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重大改革项目。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将该计划的申请提交教育部。在已制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专业一直坚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对高年级学生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相吻合。

一、实施典型案例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

《数控技术》课程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是一门新兴的机械制造及机电控制类专业必修的技术课,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机电系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就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工科类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专业旨在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形成一种以互动式学习与探索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以此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教学中选择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呈现实际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因此,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将工程实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之一,对增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大有裨益。在《数控技术》课程中实施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实际生产中精选典型工程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案例问题。如:《数控技术》中的“数控加工工艺”部分应用性很强,课堂上单纯灌输的理论知识还不足以讲清楚相关内容,通过大量的案例讲解才能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互导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的亮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逐渐提高,学习效果也大大改善。

二、实施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和实践是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理论教学课程中一般不可能设置太多的实验或实践环节。这样,《数控技术》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两种独特的方式:一是开设开放型选修类实验,包括“数控车床加工非圆曲线零件”、“数控钻铣零件加工(综合类零件编程加工)”等实验项目,作为理论课程实验的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需要自愿进行选修,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二是修订新的培养计划,开设出创新实践环节,配合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设计,同时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发“数控加工工艺研究”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这些课题均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多门机械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2012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并确定方案、自己选用合适的工艺方法、编程设计、加工过程实施加工、检测、评定和改进加工产品的质量,这样,学生可以提高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1.建立“现代制造系统”的校内专业化实验室。购置了数控车床、镗铣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数控焊接机、内外雕刻机、三坐标测量仪、机械手、数控加工刀具、夹具等硬件。建设了CAD/CAM机房,配齐了UG、Pro/Engineer、Solidworks、数控加工仿真等软件供学生上机实习。

2.学生在上机床操作前,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三维CAD/CAM自动编程与加工模拟软件,先在电脑上模拟仿真加工过程,以此验证加工的正确与否,有助于提高加工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

3.学生在现代制造系统实验室学习操作数控设备、拟定加工方法和巩固加工工艺知识,同时,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掌握其研究过程。在适当时机教师再指导学生申请校级、市级和部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的创造性能力,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4.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科研发展动态、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5.联合大型机械装备及制造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从企业选拔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是工程技术人员或资深技师。

三、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

作为数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必须随着数控设备和企业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改革,许多新设备、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出现,使得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随之更新和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发展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有效沟通,针对目前工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沟通机制,构建合理的实习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有经验的导师队伍是成功开展实习的保证。

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习学生、专业院系、生产企业是与校外实习基地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其中院系处于核心位置。打造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实习基地激励机制,学校和企业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柔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实习基地作用。

2.强化实习的过程管理。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包括实习前准备、实习中监管、实习后评估。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队,委托企业进行日常管理。实习结束后进行效果全面评价,提高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实习基地构件一个过程监控平台,包括:①信息系统;②实习计划设置;③实习岗位管理;④过程监控;⑤实习评价反馈;⑥统计分析。

通过在《数控技术》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创新实践、实验教学、开设开放型实验和创新实践训练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着力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为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

[2]王雷,凌雪.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0-52.

第9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典型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点主要是:普通教育是“以知识为导向”,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并无实质区别,均按学科体系设置,讲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这与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即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相差甚远。

当代机械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8门课程,均是理论课。一般第一学期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第二学期开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三学期开设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学科设置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重知识传授。课程体系陈旧,三个学期才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节奏缓慢,教学效率低。同时,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完了一门课后,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何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效果好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主动探索、反思的学习习惯。如果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那么,理论课程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重应试教育、轻实用性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仍偏重于应试教育,未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应试教育具有选拔性和淘汰性,而职业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因此,机械专业现行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必须改革。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

在技术与工作高度融合的时代,人们的认识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机械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机器设备。新型课程模型就以减速器为载体,按照由简至难的顺序让学生学习减速器的拆装、绘制、测量、材料选择、校核等一系列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与技能集成的教学过程。具体课程模式如图1所示。

新型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的特点

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以减速器为载体,通过完成减速器中各种零部件的绘制、分析、检测等任务,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到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同时,轴、轴承、键、螺栓、齿轮、箱体等相应工作情境构成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工作和学习过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上,特别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理论性强的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比比皆是。问学生原因,回答大致为:听不懂;不想听;不感兴趣;不知学这些有什么用……在现实中,对实践活动感兴趣的人,比对纯粹理论感兴趣的人多得多。再加上多数职校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和厌恶心理,如果再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理论,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展开课程,让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通过减速器的拆装、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测量、检测、校核等工作过程的学习,边练边学、边学边练,则能激发他们潜藏已久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出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激发其理论学习的动机。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学科体系是由一门一门的基础课程组合而成的,为并行体系;而行动体系一体化课程是由一个一个的项目组合而成,为串行体系。《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这门课,就是按照典型工作过程展开的课程,其学习分别通过若干个学习任务来完成,每个任务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或个人动手实践直接掌握实践知识。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使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变成内在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之时,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加,同时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将提高很多,理解也更深。以减速器为工作载体的《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程由学科体系的三个学期、8门课改革为现在的7个学习情境、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中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工作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过程,如图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传统课程主要呈现显性知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而这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工作中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小组的讨论与合作,使学生学会与人的沟通与协作。项目教学也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静.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组织模式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7,(52).

[2]李秋娟,吴岱.论机电类专业开设机械制图的差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