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高考下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高考下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高考下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探析

摘要: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综合的考试政策,模式变为“3+3”,一些地区采用的模式为“3+1+2”,在新高考政策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大学和理想专业组合各个学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成绩组合各个学科。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考改革后的政策转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3+3”或者“3+1+2”模式的转变,也让高考的人才选拔变得更公正。新型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想和优势自行选择学科。这也能够说明,高考政策的改革,更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发展更为多元,学校以及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成绩以外,还会重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知识把握。在化学课堂中,教师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阔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新高考下的化学改革高考模式

当中的“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固定学科,第二个“3”指的是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历史六门科目中自行选择三门学科。而另一种“3+1+2”模式里,第一个“3”与“3+3”的“3”意义相同,而“1”指的是从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选择其中一科,“2”指的是从化学、生物和思想政治以及地理当中选择两门学科。学生要根据这样的高考模式学习和考试以及投档和录取。而这也说明,化学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出来的考核学科,且高考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对学生化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也要在新高考的基础上进行相对应的改革。

二、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应变新高考的具体措施

新高考下的化学课程,更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育工作者就要根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条件,改变教学方式,应变新高考。

(一)从三个维度出发,制订新的教学目标

既然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科学素养和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就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于“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的教学,可以改变之前课堂上教师为主导的局面,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且教师在设置关于“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让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握基础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化学相关概念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实质内容。化学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式问题导入和探究式问题合作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更加融会贯通[1]。对于“变追求学习结果为强调学习过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师需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对照反思结果,重视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式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并让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对化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解决化学问题,并以此获取对应的化学知识。对于“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把化学知识运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联系教材上化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化学家的认识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继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完善化学教学内容,构建趣味性化学课堂

基于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的课堂不能忽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借助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完善化学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2]。比如,教师在教授有关“蒸馏”化学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蒸馏的原理更有兴趣,教师可以联系当地的酒类工厂,让学生进入酒类工厂进行现场观察。学生能够借助观察,对酒的生产过程有所了解,也借此深入理解关于蒸馏的原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延伸化学知识,如在学习相关化学元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联系元素的作用,和学生一起研究化学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综上所述,基于新高考的政策变革,化学教师需要根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条件,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聪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讨[J].高中数理化,2020(S1):69.

[2]缪红.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85,87.

作者:王本广 单位:甘肃省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