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制度也不断优化更新。为了更好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求,《政府会计制度》已正式颁布。《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将会计工作由原来的预算会计变为政府会计,从单分录记账变为双分录记账,这不仅是会计科目及记账方法的改变,更是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自上到下管理理念以及日常工作流程的更新换代。此次改革需要财务人员对准则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本文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概述入手,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探究《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出现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实现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概述

政府会计是指用于确认和记录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及财务收支活动,报告和公告政府受社会公众委托管理经济资源和社会事务的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一直以来都是实行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来展现财政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编制财政决算报告,偏重于对财政资金的流向及使用做记录和分析。但是对于政府总体的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情况却无法精准、详细地反映,同时也无法为政府的决策者在政府的可持续发展、金融风险、资产状况等方面提供数据上的支持,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近年来,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核算体系,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模式的变更

《政府会计制度》相较于以前的《会计核算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在会计核算原理上,还是在核算方法上,都进行了更新变革。《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有效重构,目前实行的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改革后的会计理念、核算基础、会计处理原则和报告披露等与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有着较大的变化,给会计人员记账及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是会计核算模式的一项重大变更。事业单位资产主要是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在盘点这部分资产时往往面临较大困难。对此,可借助于外部机构进行资产盘点,盘清国有资产后应当及时明确政府会计主体对这类资产的会计处理,资产清查中各项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和毁损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后在年底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采购设备支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占有较高比例,财务会计核算的折旧费用较高,《政府会计制度》在费用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等方面面临更多困难。此外,基本建设投资也不再单独建账,应在保证项目完整性的前提下,按照项目单独核算。

(二)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确认问题

以往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起来较为简单。然而《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实行双分录记账,财务会计确认收入要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即使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也可能要确认收入,这点与预算会计确认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政府会计制度》提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要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收入的会计核算时,不仅要在同一套财务核算系统中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效衔接,还要适应权责发生制的新模式,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轻收入管理,重预算执行”等问题,财务人员不参与到合同管理中,难以准确了解各项收入的确认和合同的履行情况,对收入的确认时点不能准确把握,进而造成漏记、错记等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确认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只有预算支出,且预算支出科目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用于完成政府决算报告的编制。《政府会计制度》中不仅包含了预算支出,还引入了费用要素,费用的确认、计量是准确核算政府成本的基础。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如何准确核算费用是此次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例如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在费用下的归集和分配问题:如果整体进行计提分配,就无法准确核算到具体项目,但将每一笔折旧摊销都分配到具体项目下,工作量则大幅增加,这一问题仍值得探究。除此之外,预提费用的确认计量要按照合同、项目或往来单位设置明细进行辅助核算,由于合同管理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核算存在出入,这些都是此次改革要面临的挑战。(四)财务人员综合水平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工作中发现,很大一部分财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理解还不够深入,并没有将《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改革性质了解清楚,此次改革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则,还涉及了事业单位招投标采购、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思维等的转变。因此在应用制度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习惯借助于“依葫芦画瓢”方式来解决财务问题,然而当面临各个单位财务业务的差异时,就会出现无从下手无法解决的情况,甚至造成记账错误。

三、探究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面临困难的原因

(一)财务制度变革与业务信息之间的不对称

财务数据以业务信息为依据进行编制的会计核算想要进行有效变革,必须对业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利用财务核算方式的转变,更有效地满足业务的需求,才是《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意义。通过对会计核算及业务信息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改革中不能只关注财务会计的变化而忽视业务信息。但目前事业单位仅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改革,而业务信息没有做出相应处理,使得财务变革流于形式。因此,必须不断优化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档案信息、绩效考评等相关流程,进而满足《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需要。

(二)缺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管理意识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是一项艰巨且彻底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配合。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非财务出身,认为此次改革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上发生的变化,仅仅是对记账方式及会计科目的更新。实际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涉及面非常广泛,不仅工作量大,操作复杂,技术含量高,更需要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全体的配合。因此这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管理层如果没有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那其他工作人员也不会认识到此项改革的重大意义,财务部门孤立无援,得不到其他人员的配合,改革工作进度迟缓,效率低下,影响改革进程。

(三)缺乏政府会计实务经验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虽然对财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但是当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在实务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可以参考的模板,而且培训大多采用视频网课形式,缺乏与专家老师的交流讨论,使得财务人员面对众多疑难问题犹豫不决,容易产生记账错误。尤其追溯调整年初数的问题上,对于如何将旧制度核算的期初数通过追溯转换等方式调整为符合新制度下会计科目要求的期初数成为难点。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对于核算方式的判断水平还有待提高。例如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下应计入资产科目,在预算会计下应计入资本性支出;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财务会计下应计入费用,而在预算会计下则不计入支出项目等,这些都值得会计人员注意。

四、推进《政府会计制度》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软件要满足“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需求,使用户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提取、分析数据,增强财务管理的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要使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能够自动对应生成凭证,启用差错检验功能,还要固定资产模块自动生成折旧凭证,降低工作量及出错率。此外,还要设置好跨年度查询取数功能,软件设置要达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需要。单位各部门要协同配合,财务部门与软件开发商及时沟通交流,反映软件运行存在的问题漏洞,监督其及时修补、提升软件功能,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解决日常工作出现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及时顺利完成制度改革。

(二)合理运用双分录记账方式及辅助明细账在会计实务中,应特别注意双分录记账方式,针对任何一笔原始凭证,财务会计都需要记账,但预算会计账是否需要记账应加强判断。例如对于所收到的质保金等收入只需做财务会计账即可;对于项目借款也应只做财务会计,不必计入预算支出,等收到项目票据时再记预算支出。除此之外,对于辅助明细账的设置也尤为重要。针对年度决算报表的支出明细而言,主要是取预算会计数,需要将其和预算所下达的项目构成对应关系,此时对于财务支出的有关明细账和辅助账都可以设置为简单账务操作。对于预算会计支出明细账和辅助账而言,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设置,满足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查询等需求,财务会计的支出可以借助直观的例子说明不用挂接预算项目的原因。

(三)重点关注资产折旧与摊销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过程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之间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对资产的处理上。以前预算会计只需要定期针对资产总量进行核算,盘点好库房与资产总量。而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不仅要加强对全部资产的盘点,强化资产管理,正确进行资产折旧与摊销,保证折旧费用的准确性,还要做好信息系统与资产管理的连接,满足资产自动计提折旧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需要。此外,还要定期对资产台账及财务账务进行核对,保证资产录入的准确性。

(四)单位管理层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仅是财务部门日常记账、会计核算方式及会计科目的简单变更,而是整个事业单位自上而下的改革,涉及范围包括合同管理、资产管理、招投标采购、业务部门实施业务等等,因此单位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理解此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将改革精神落实到单位每个员工,把改革作为一件大事,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密切配合,落实各部门责任及任务,加强协作,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在本单位的顺利实施。

(五)提升财务人员综合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主要依靠财务人员来进行,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成为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会计理论基础、相关核算软件应用以外,还要提高财务人员对前端业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了解及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培训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每年对更新的财务信息及时进行培训,同时建立信息交流群,在财务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解答,更及时高效地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核算的准确性。此外,通过重点培养的方式来培养财务模范,进而以点带面地传递业务能力,满足全体财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需要。

五、结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能完善财务机制,强化财务信息透明度,明确财务收支,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进而促使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同时,《政府会计制度》还能满足财务部门对整个财务信息和动向的了解需求,能够为事业单位的运营提供帮助,也能够更好地推进改革的发展,为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管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博.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角度[J].产业经济评论,2018(03):90-94.

[2]许文静.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中的冲突与协调[J].中国总会计师,2020(2):70-71.

[3]应唯,张娟,杨海峰.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6

作者:陈玥 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