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增效浅析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增效浅析

摘要:文章从企业当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提高效益现状入手,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浅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提高效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转变审计理念、突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旨在为推动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增效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抓手,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强调全面规范管理的背景下,加强内控、防范风险、价值增益,是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有力举措。新时期审计工作任务是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深化内部审计监督,强化以风险为导向、以增值为目标的审计模式。当前企业税利稳增长、生产经营的压力较大,内部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管理规定不落实、内部程序不履行等问题有所显现,树立“精益审计”理念,以“增值审计”为目标,坚守严格规范、强化监管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部审计运行现状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审计派驻办,派驻办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发放均由所在单位管理,派驻办由本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在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出具审计意见时难免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二)内部审计风险难规避

面对审计范围、内部监管要求不断加强的现状,内审部门普遍存在“人少事多”、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审计项目内容多、时间跨度长,在审计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圆满完成审计项目,提交审计报告,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难以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导致内部审计潜在风险增加。

(三)内审人员风险管控重要性需加强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帮助企业防范风险,促进有效治理,改善企业内控制度,增加企业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但在内部审计控制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在财务管理、专项资金流向、资产管控、会计核算、工程投资、内部控制等方面研究分析风险因素,加强防范风险意识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使风险降低和减少,尤为重要。

(四)内审人员专业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的审计队伍中,内审人员大多具有财经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具备工程造价、经营管理、法律法规、信息化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内审人员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管理能力与内部审计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工程项目审计基本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内审人员不能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存在管理风险。

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内部审计实现“全覆盖”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内审人员采取切实举措,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具体工作中创新审计理念,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改进与优化审计方式,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够整改到位、问责到位,使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二)优化内部审计程序

针对不同审计项目,分别制定内部审计管理程序、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审计问题整改管理程序,使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加强了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完善了不同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达到有效防范风险,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提升审计项目规范化

通过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探索和建立“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计监督格局,加强内部审计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益化”建设,实现审计发现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规范一项流程的作用,推动企业建章立制和规范管理,促进内部审计监督职责的有效履行,增强审计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构建完善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及提高效益机制

(一)转变审计理念,正确履行职责

一是要强化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让内审人员有效行使职责。二是要强化对内审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发挥内审的应有作用。三是内审人员应当深入研究政策,学深吃透相关的政策,熟悉生产经营业务,学会从报表数据上看到生产经营管理背后存在的问题,实现审计业务一体化,从生产经营管理上来研究完善内部审计。对于当前经济新常态,内审人员要适应新要求,迎接新挑战,要在政策范围内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

(二)突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提升审计质量

1.立足经济新态势,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国有资产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落实审计制度,深挖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实现任期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努力把好任中“预防关”和离任“交接关”。重点开展对国有资产管理、行业政策落实、三重一大开支等方面的审计,通过审计早发现、早纠正,在具体实施中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预警功能。2.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扎实开展好同级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审计,着重从重点费用、预算管理、资产投资管理方面做好同级审计工作。一是做好重点费用的审计。对企业办公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重点费用进行审计。二是做好预算定额审计。通过对预算定额编制的过程进行审计,对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实际要重点审查;通过对预算执行的管控进行审计,审查各单位部门是否进行预算季度分析,对预算的过程控制和预警是否有监管手续和痕迹化资料,年度是否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三是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审计。重点检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运行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国有资产增效情况,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管理情况。3.强化资金监管,做好科研专项资金审计。以资金监管为主线,以提高资金安全性、效益性为目标。一是加强经费预算管理。通过加强过程监管,对科研经费预算申报、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纠正。控制经费使用的进度,避免出现结题时经费结余过大现象。二是突出重点审计内容。以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完善管控机制、资金使用效益、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审计。重点关注一些单项科技项目经费支出较大的经费支出,对其科研资产管理、经费开支范围如劳务费的发放等标准进行严格审查。4.狠抓基础,做好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全面落实全过程审计制度。一是加强审计项目过程管理。加强中介力量参与工程结算审计态势,加强项目进度、质量管理,加强审前、审中、审后不同过程的审计质量,及时记录审计过程,对争议及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二是做好现场工程跟踪。对投资金额较大的几个跟踪项目,通过深入到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一线,审计提前介入,掌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总体情况和进度,及时了解情况,排除问题隐患。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审计人员工程造价专业水平能力。三是有效推进“五先五后”审计管理监督工作机制,即:先审计后批复,先审计后招标,先审计后付款,先审计后结算,先审计后决算,这也是规范工程管理、防控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5.常抓不懈,持续做好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审计成果利用,落实整改责任追究制。一是继续坚持审计整改六项机制。对审计发现问题落实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继续实行销号制度,整改一个核销一个。开展审计整改情况季度通报,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利用,切实将审计整改落到实处。二是以审计整改推动《审计问责办法》的落实。将审计整改纳入督察督办事项,与追责问责紧密结合。通过审计监督,把发现问题与移交线索结合起来,把规范管理和防范腐败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免疫力。三是开展一次审计整改调研。对待整改及无法整改问题,要求各单位部门建立台账,明确时限,着力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防止一些问题屡查屡犯,以此建立健全监督制约长效机制。

(三)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构建操作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内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梳理工作环节、重点内容、关键节点等,建立起符合公司内部审计实际需要的内部审计流程、工程项目审计流程、审计问题整改流程,流程主要包括:审计范围、术语、定义、职责、管理目标、管控内容、审计步骤流程图、相关记录表单8个环节。同时,对工作要求和标准、相关记录、关键节点、相关制度依据、流程风险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范要求,特别是对流程风险又进行了细化,对应风险类别进行风险描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四)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适应新形势

内审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一是内部审计工作应属最高管理层领导,必须坚持职业操守,遵法依规,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规章进行审计。二是适应审计新常态,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首先,加强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做敢于担当负责,称职的审计人;其次注重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内审人员业务素质。采取“异地参审,以审代培”方式,积极抽调内审人员参加国家、地方审计部门组织的审计项目,全方位锻炼审计人员履职能力。认真开展科研项目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带动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四、结语

企业继续坚持严格规范和“审慎理财、适度从紧”原则,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增加了新要求,不但要防范风险,还要促进企业改善经营,增加价值。针对新形势,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创新审计方法、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实现在线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动态审计,实现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可推动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能力,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2017

作者:郑敏 单位: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