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分析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分析

摘要: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事关刊物的质量。学术期刊的编辑应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在与作者沟通中合理利用多种沟通方式;使用恰当的方式转达外审专家意见;全面整理归纳稿件共性问题,细节问题提醒到位。

关键词:编辑;作者;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1]。在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编辑需要跟各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问题的沟通和探讨,这一系列沟通中与作者的沟通最频繁。为作者服务是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秉持的工作态度,学术期刊编辑应与作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利用沟通营造出更好的工作氛围。

一、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顺畅与否最终决定稿件能否顺利发表。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涉及编辑出版各个环节,在每一环节,编辑都需要与作者进行交流。编辑与作者多次沟通才能使文章符合出版的要求,无论在哪一个环节编辑与作者沟通不畅,文章都不会顺利发表,刊物出版任务都不能够按期完成。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事关刊物的质量。学术期刊出版是学术稿件经过筛选、甄别、修改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过程。学术期刊出版行业标准极其严格,需要稿件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文字表达方面也有较高的标准。接到稿件后,编辑应在第一时间将出版相关行业标准告知作者,使得作者对相关信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编辑和作者双向交流,双方实现了信息获得对称,有关出版产生的问题就能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刊物质量进而随之提高。[2]

二、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产生沟通障碍的原因

学术期刊涉及多种学科,专业内容沟通困难。编辑人员数量有限,面对不同学科、大量稿件,编辑每天要编校处理的稿件内容十分复杂,这就对编辑的能力水平产生了很高的要求。各个学科的研究发展不断深入,学术期刊编辑要想在所有学科内容上面与作者达到无障碍交流较为困难。投稿作者与编辑的工作性质不同,沟通时间很难保证。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在上班时间处理稿件,最常见的方式是与作者利用电话沟通,作者的工作情形各不相同,作者在工作时间不方便接打电话,沟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编辑与作者沟通时间上不能一致,所要沟通的内容不能及时交流,势必要影响工作的进程。作者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缺乏沟通技能。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和作者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在审稿、校对时,更是需要反复地、较长时间的交流。学术期刊的作者素质不一,沟通能力各有不同,编辑与作者沟通时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

三、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有效沟通的策略

1.提高学术编辑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给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学术期刊作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者专家,一类是不知名的一般作者。面对学者专家,编辑应提高服务意识,在审理稿件时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在业余时间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在与作者沟通时虚心求教,从各个方面不断充实自己,从“杂家”向“专家”努力,这样才能在交流沟通时“听得懂”“谈得拢”。除学者和专家以外的大量的一般作者是学术期刊的坚强后盾,编辑应特别关注、尊重一般作者,重视他们的劳动。有些作者不太了解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及刊物的一些特殊规定,他们有时会质疑修改的必要性,觉得自己在表达上没有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要加以修改。对于这种情况,编辑要不厌其烦,从期刊规范的角度给作者进行专业讲解,让作者明确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了解学术论文的行文规范与语言表达特点,同时也从对方那里学习到有关的学科知识,加强学科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工作做好知识储备。编辑工作纷繁冗杂,对于“不期而至”的作者来做咨询,编辑也要放下手里的工作,热情地给作者提供帮助。

2.工作中合理利用多种沟通方式编辑与作者沟通可采用多种沟通方式。近年来科技发展,通讯传输方式不断增加,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有利条件。在稿件初审时,编辑可以使用办公电话与作者就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在肯定其文章的可取之处的同时,全面明确地说明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把本刊的特点与一些具体要求加以详细的说明,利用电话,及时方便。现阶段,很多作者使用QQ及微信来传输文章。很多编辑人员喜欢QQ邮箱,因为如果以传送邮件的方式来发送文章,文章可以保持的时间更长,也更好查找。对于不同的作者,编辑要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编辑应在初审稿件后,第一次与作者联系时就应提醒作者留下多种联系方式,方便之后在修改稿件和校对稿件时及时联系。作者姓名及联系电话,QQ号、微信号都应专门加以整理记录。遇到需要紧急处理的重要问题,就打电话沟通,简明扼要地跟作者说明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细节请看微信或QQ,这样作者能利用合适的时间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修改速度也能加快。微信或QQ的优点是直观全面,当有些问题用文字描述不容易清楚明白的,而以拍照的形式发给作者就十分清楚,这两种方式解决了作者在工作时间不方便联系的问题。

3.使用恰当的方式转达外审专家意见学术期刊编辑是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的纽带,外审稿件的专家往往是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他们的审稿意见往往具有各自的特点,有些比较客观,有些比较犀利,有些比较简明。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不能简单地加以转达,而应该对审稿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分析,如需必要,还要和专家进一步探讨。稿件的学术价值、整体质量、创新性都需要审稿专家在宏观上把握,编辑要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作为编辑,还要考虑作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专业、性别特点等,要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语气,做到既说清情况,说明文章需要进一步加工修改的内容,又让作者感觉到编辑的尊重,对他们劳动成果的重视。

4.全面整理归纳稿件共性问题,细节问题提醒到位编辑进行稿件的加工整理常常会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文字表达口语过多、语言描述不专业、不规范使用三线表、不了解参考文献基本格式、图注标示不明确等,这些共性的问题应全面整理归纳。为了方便作者参照,可提供三线表的基本模板,参照表格规范要点制作标准的三线表格,让作者一目了然。也可将本刊已发文章中的图表作为案例保存,当作者不清楚如何进行修改时,编辑可通过文件传输快捷回应。同时,编辑在与作者第一次联系时就应提醒作者注意期刊的联系方式、联系信息,为后续的稿件处理做好铺垫。有些作者不一定熟悉出版的“三审”制度,编辑应在与作者的联系过程中加以说明,让作者基本了解初审、复审、终审的过程,以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修改意见能有心理准备。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期刊编辑与作者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让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应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多为对方着想,为提高论文的质量而共同努力,减少沟通不当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飞英.人事干部有效沟通的若干思考[J].人力资源,2020(8):36-39.

[2]卢婵.论图书编辑与作者沟通的方法[J].传播力研究.2019(22):151.

作者:徐文杰 单位:大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