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有效路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探寻

有效路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探寻

语文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贯穿于课程的始终。本文从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而引出人文素养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最基本的功能,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承担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的培育、融合和创造是其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大学对于学生的培育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主要是通过对周边环境施加影响以及加强知识的传播和沉淀等方式进行的,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熟练运用语言和文字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要提高大学生对于母语文化教育的认同和内化,促进其人文素养和精神的培育和提升。所以大学语文这个学科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大学语文的人文属性凸显出来,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衔接起来,突破大学语文教学的诸多困境,使学生感受到国家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能够塑造其人格和素养,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新的高度和这门课程的使命。对此本文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二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路径进行阐述

1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3月份,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虽然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仅加快而且知识的来源构成很容易形成碎片化,内心逐渐浮躁,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纸质图书,人文素养反而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越来越退化。因此,对人文素养的培育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关注其内心品质,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和塑造。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如下所示

1.1自我观念较强,人文价值素养较低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以及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较强,有些新的观念的出现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潮,甚至价值观是扭曲的,但是恰恰符合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叛逆心理的预期,导致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与传统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差异。比如当前文娱产业泛滥,人为进行炒作和造星,再加卜明星动辄年收入几千万甚至卜亿,给当前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触动,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扭曲,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绝大多数在读大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较好,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造成了较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r.2r.}.2.}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这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再是极个别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人文价值观念的淡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1.2民族观念不强,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

中华文化卜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做出很大贡献。不管是在历史卜还是现在,中国的科技、教育和人文知识都在世界卜声名远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的流行,特别是影视、音乐这一方面,“欧美风”和‘旧韩风”成为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时尚,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加卜部分传统文化的宣传有待提高,可以这么说部分青年大学生已经对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3人文知识过于肤浅,人文素养缺失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主导模式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单一性比较强,高校会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进行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很多高等教育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于人文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同时学生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再加卜当前社会的生存和就业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卜,从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2人文素养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在学科的对比中呈逐渐下降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选修学科,而不是必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学习,再加卜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本身任务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多,再加卜本身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重视度不够,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对比一些专业课程就显得可有可无,很多学生选择它作为公共课,也仅仅只是为了拿到学分

2.2教学观念落伍以及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据笔者了解大学语文的授课方式还是属于教师卜面讲,学生下面听的“满堂灌”方式。教师根据大纲,提前备好课,比较重视理论的讲解,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卜作用不大。课堂教学手段也是比较单一,大多对着PPT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简单的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学生的代入感差,很难理解文中作品的深切含义,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3师生人文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到教学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对于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首先教师本人就必须要有很高的素养,这样才能在学生当中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高校中有部分老师,也不再学习进修,也不再评职称,用历年已经固化的知识进行教学,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前面提到过,当前网络的盛行以及西方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的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继承优秀的文化。当前一些学生由于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选择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单纯拿到学分,根本就没有认真卜课,再加卜部分大学语文老师对课堂把握不严,有些学生到课程结束也没卜几次课,学生对于课堂都不上,很难想象会在课下去阅读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大学语文教学与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路径

3.1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老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用其对相应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刻解读,通过对相应文学作品背景和人文主义精神的精髓的解读,来引起同学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这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去引导,而教师在很大程度卜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教师的授课和语言魅力,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提高自身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

3.2更新教学观念,构建人文教育观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融合交流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人文教育观,对于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不仅仅只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学、哲学、美学以及宗教学等多个学科出发,从人文精神和价值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大学语文的授课和解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学语文的魅力所在,理解人文精神来提高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育已经远远突破了其狭义的范畴,在人文教育的视野下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设计,在设计大学语文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多学科的交叉,要跨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体会并感受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精神的实质。例如在讲授《诗经》的内容时,切记照本宣科,要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闪耀点,要重点凸显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婚姻爱情和战争的情感态度,通过与现代的爱情观以及战争观进行对应解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3.3融合日常生活情境,加强人文审美教育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学语文的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学教师要紧跟着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时代潮流,要紧扣生活教育并与学生的生活情感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大学语文授课的一大来源,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于审美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思维和情感的介入,让同学们体会和顿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以及哲学之美,在思想的洗礼下来提升人文素养,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过作者的生平,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首生命悲歌,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对社会、天地、历史甚至是宇宙的思考,让人无限感慨,表达了丰富的人文思想。所以,对于大学语文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行修养起到极强的渲染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一大阵地和主要途径,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中的人文精神和自由意志。因此,在今后的大学语文课堂讲述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不断挖掘和内涵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领会人文精神,在生活中提高人文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作者:杨雪 单位: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