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程改革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革的大力实施,教育工作者不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越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的教学阶段中,语数外教学不再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也被现代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点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来最大化的发挥出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现代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现代教学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对小学生来说,学生年龄较低,自制力和学习能力都处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意识成为了现代教学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现代小学科学实验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寻求有效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一、目前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现代的实验教学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实验教学缺乏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过程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完成,但是学生却对从实验的过程中具体要学习到什么感到迷茫,大部分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只是做了个实验,只感觉到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并没有积极的进行思考,进而导致实验教学流于表面,导致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依据教材文本进行实验,教师自身缺乏对教材的一些认知,自身缺乏对教材的一些创新。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其要求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为更适合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方式,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实验创新为更适合学生实施的一种实验过程。[1]因此,教师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情况,避免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老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古板老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进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导致教学质量较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样,要学会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但是依据现代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采取的实验教学主要方式都是教师讲解,教师演绎,学生复制粘贴的方式,缺乏实验的自主性和思考性,导致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而学生的效果不好。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举措

(一)结合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下,要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实验主动性。而依据大量的研究显示,课前导入是一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为此,教师就可以从课堂导入入手,结合实验现象,以具有刺激性的视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除此之外,有趣实验现象的导入,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的完成目标,进而提高实验完成和准确性,提高实验效果。以教科版小学四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比较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等现代设备,给学生观看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而且这些物质的选择最好是带有颜色的,以丰富多彩的颜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趣味性环节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直观正面的刺激,以此来保持课堂的活度,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进而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结合实验内容,创新实验实施方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教师要打破教材文本的束缚,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创新实验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实验方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创新,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角度入手,改变实验材料,创新实验步骤,进而达到创新实验的目的[3]。以教科版小学四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实验的时候,可以知道实验材料有:透明玻璃杯,水槽,冷水,热水等,实验过程主要是质量体积相同的方糖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过程。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选取不同的质量体积的方糖放入冷水或热水中,以此来探究物质本身的因素对其溶解快慢的影响。又如在进行实验“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时候,可以知道具体的实验材料有:食用油,肥肉,花生米,白纸,面包,馒头,马铃薯,碘酒,滴管,酒精灯等。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更换实验中的食品材料,以此来给予学生新鲜的感觉,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实验的感觉,不会有按照教材进行复制的心情。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

(三)尊重学生主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课堂。因此,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让学生成为“问题”与探究并存的主体。[4]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领悟团队协作的魅力,理解科学实验的趣味,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质疑,创新和探究。以教科版小学五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是是什么”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小学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在分组完成之后分配给每个成员任务,让成员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最后让学生组内进行探讨得出结论:蚯蚓适合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每位小组推荐人员上台讲解自己小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以此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进而形成有效交流,合作的局面。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分析结果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成功效率在实验的过程中,规范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规范性是正确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要规范实验操作,以此来提高实验成功效率。在具体的科学实验中,规范性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实验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正确、快速、安全的完成实验过程,进而提高效果。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验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实验之前检查实验器材,实验过程要规范操作。以教科版小学五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实验“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的时候,其实验材料有弹簧秤,这时候教师就要组织学生检验弹簧秤是否完好无损,以此来保障实验的正确性。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趣味,为学生今后的实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改革实施的大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是现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一种趋势。有效的满足了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总结和调整,力求寻找出最合适小学生的实验教学,并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此来保持课堂活力,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4):55-57.

[2]谭逢群.多媒体如何辅助科学实验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7):37.

[3]易克刚.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205-206.

[4]刘松林.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3):53.

作者:林清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