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使得水利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保障其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防洪涝灾害、发展水产养殖等,实现其综合效益价值。但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地基的质量受到了影响,威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对此,笔者对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供相关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处理;软土地基

地基是工程的基础,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前,需要对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地基处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从而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但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强度低、孔隙大等特点,给地基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施工人员正确采用处理技术,以保障水利施工质量。

1软土地基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主要指的是软弱土层,这种土层的特点比较多,对工程施工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孔隙大。软土的孔隙比普通泥土要大很多,因为软土中的含水量比较大,会使泥土中的颗粒发生胶结的问题,导致各个颗粒的衔接点存在较大的缝隙,难以进行夯实;压缩性强。当软土地基所承受的荷载力超过极限时,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并在下降过程中有突然下降的现象,使得压缩曲线有渐变和突变2种情况,增加了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透水性能差。与普通泥土相比,软土的透水性能比较差、自然沉降周期长,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会产生明显的沉降差异。经过阳光曝晒后,软土中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导致泥土疏松,影响了地基质量。

2探究我国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土法

换土法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优化软土地基的质量。通常需要将软土地基中的泥土进行清除,换填一些抗剪切强度好、透水性能好、性能稳定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夯实工作,确保地基质量。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对换填材料的种类、数量等进行确定,一般可采用碎石、砂石等进行换填,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的含水量,确保暗穴处理质量。这种处理方法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碎石、砂石的换填厚度、夯实密度等进行分析,避免增加处理成本、难度等问题[1]。

2.2旋喷法

旋喷法就是利用旋喷机器来制造旋喷桩,促使浆液以不同的喷射方式灌注到软土地基中,能有效减少孔隙的产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在选择灌浆材料时,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优化处理方案,常用的浆液包括黏土浆、水泥浆、水泥沙以及其他材料等。这种处理方法在碎土、砂土、黄土等地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对于泥炭土、塘泥土等有机物成分比较多的软土地基,其加固效果比较差,处理效率低。

2.3桩基法

对于一些土层较厚、处理工作量大等软土地基中,一般可采用桩基法进行处理,能有效保障软土地基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桩基技术得到了快速提高,现已实现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能有效摆脱传统木桩、水泥搅拌桩的限制,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处理时,要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工等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打孔施工,并在孔洞内浇筑混凝土,可通过混凝土的化学反应来改善周围土层的性能,使其更加稳定,防止产生沉降差异。这种方法的施工难度比较小,处理效果好,在水利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4硅化加固法

硅化加固法也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软土层的渗透系数,提高渗水性能。还可以加固泥土颗粒的半径,以达到缩小空隙,加固地基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主要有单液硅化和双液硅化两种方法,其中,单液硅化就是将硅化钠溶液注入到软土中,而双液硅化是将氯化钙溶液、硅化钠溶液先后注入到软土层中,一般可采用带有孔眼的金属灌注管来提高灌注效果。以双液硅化为例,当两种溶液进入到软土层中,会形成一定的化学反应,有利于胶结泥土颗粒,确保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2.5排水固结法

对于一些淤泥量大或黏土中,一般可采用排水固结法来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沉降差异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采用基础加压施工、基础排水施工2个阶段,能保障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但这种方法有较强的应用范围限制,若应用在其他软土地基中,反而会加大处理难度,增加施工成本。需要技术人员明确排水固结法的优缺点,避免对水利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保障水利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为下游地区提供农业灌溉、防洪抗旱等服务,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软土地基施工难度大、施工稳定性差,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合理选用处理技术,不断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以保障水利事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4):155.

作者:郭继超 单位:新疆双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