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摘要:革命文化作为一种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文化类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备深刻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在新时代蕴含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要注意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刻凝练革命文化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特别是其中的红色底色、人民情怀、艰苦创业精神。同时,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革命文化教育,通过四个结合,实现革命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关键词:革命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

一、深刻凝练革命文化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提炼革命文化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革命文化是在“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的,承载了对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精神诉求,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基因”,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从具体内容来说,中国革命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丰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1]在新时代,革命文化是我们继续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革命文化作为一种优秀观念形态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一)牢牢把握革命文化的红色底色,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气质

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强调,“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可以说,红色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是一种共产主义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革命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体悟这种精神品质,更深刻的体会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气质。

(二)牢牢把握革命文化中的人民情怀,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同志面对新社会的需要曾经讲过:“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具体到每一个共产党人,在炮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在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热火朝天的年代,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很多人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时刻准备着在必要的时刻“舍生取义”。他们的理想就是实现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每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的重点。”[2]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品格,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责任担当,符合报告中提出的“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要求。

(三)牢牢把握革命文化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党的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3]革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战救灾精神等,都是革命文化的直接呈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强调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

二、准确定位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教育资源优势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提升教育实效性具有特殊的意义。革命文化要发挥教育价值必须与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做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载体的有的放矢,实现革命文化教育资源与大学生的有机结合。

(一)大学生代际特征明显

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会被贴上标签,从“80后”“90后”到“00后”,每一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任何一代大学生来说,大学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一个人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阶段。总体而言,每一代大学生都有特定的群体特征且代际特征明显,这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有关,与生活环境的熏陶有关,更与群体生活的方式有关。根据统计,2018年入学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是“00后”。随着“00后”大学生进入校园,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革命文化教育需要重点关注这一群体。这一群体出生、生活在和平年代,身处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没有体会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清二白,也没有参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苦奋斗,他们被称为“捧着手机的草莓青年”、“网络原住民”,“有个性也容易固执己见,有能力也难免不能抗压。”[4]革命文化教育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性格教育需求,在形式上需要进行更多地创新。

(二)侧重阶段性规划

在处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这一“远和近”的关系时,大学生群体往往侧重选择近期目标这一阶段性规划。大学生虽然在知识学习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一直生活在校园里、家庭里,与社会的直接接触总体偏少,不可避免的在人生视野、社会经验、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方面的不足让大学生对人生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大学生往往在这一对关系中选择“近”的一方,即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宏大长远目标显得有些朦胧,让人摸不着、看不到,“活在当下”成为大学生的普遍追求,在人生的整体规划布局和长远目标确定方面缺少总体平衡。

(三)易于进行感性选择

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渐趋全面和成熟,但是思考能力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将理论诉诸实践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实践平台、实践能力的欠缺,以及缺少在社会“大熔炉”中的历练,使得大学生群体在情感和理性的选择中往往偏向于主观情感,结合社会体验不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不断完善、思想不断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亲身体验的相对缺乏,对一些问题的实质判断更容易从主观情感的角度去思考,缺乏理性分析与实践验证。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模式受到外界的干扰较多,思想波动频繁,增加了进行感性选择的动因。

(四)文化诉求新颖多元

大学生所处的校园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环境,大学生接触的文化内容也是形式多样。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大学生是一个关注能动性高、接受能力强的群体。“大学生涉猎的文化形式众多,单一的文化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他们,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与文化模式来满足大学生丰富且多变的文化要求。”[5]除了追求多元化,大学生还追求文化的新颖化,大学生对于新的文化、文化的新形式、文化的新产品保持着较高的兴趣,而且敢于尝试。

三、革命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结合

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革命文化教育在内容的说服力、手段的内化力、效果的转化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当前的时代特质、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高校要探索如何将革命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革命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接受,又能发挥好的教育效果,实现革命文化的育人价值。

(一)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将革命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态度和精神品格是革命文化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一步,而内化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文化自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相对于其它三个方面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不仅可以将一种文化的内涵渗透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于一个人来说还可以渗透在其日常生活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人生追求等方方面面。高校的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提升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上下功夫,只有发自肺腑的信赖与热爱,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和接受。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主体认知,其次要注重革命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情感的融合,再次要通过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将革命文化转化为自我选择的意向。同时,注重通过日常行为的践行巩固革命文化内化的成果,加强对革命文化的理解,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革命文化教育在第一课堂中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核心课程进行,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这四门课程中,具体的革命文化内容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等内容,并且将夏明翰、、张思德等人物体现在教材中。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迅速发展,为革命文化在第一课堂的呈现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它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都可以将革命文化融入其中,拓展了革命文化教育课程载体,丰富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形象。同时,高校的学术活动阵地(研讨会、报告会、学术讲座、专题学习、思政刊物)、课外活动阵地(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艺活动)等第二课堂,以学生主动、形式灵活、新颖多样、符合大学生需求成为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的重要课堂,第二课堂要融入革命文化教育资源,且发挥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第二课堂使大学生变革命事迹的“参观者”为“参与者”,变红色故事的“倾听者”为“讲述者”,变革命文化的“学习者”为“传播者”,让大学生主动融入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环境载体之中,使革命文化入脑更入心。

(三)教师教育与朋辈教育相结合

在教育的主体方面,教师由于在理论素养、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对于革命文化能够进行系统的阐释,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系统的对革命文化进行认知。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群体特征,朋辈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朋辈教育是指通过朋辈群体所进行的教育,通过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使得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效果。同龄人教育同龄人,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由于最初孕育革命文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能让大学生身处当时的革命岁月,这就使得大学生对于那时的记忆呈现出一定的代际递减现象,时间越是久远,记忆就越容易模糊,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就愈发空洞。教师教育通过理论讲述和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再现孕育革命文化的历史现实,朋辈教育则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案例传递更为细腻的情感和体验,两者的教育结合可以弥补单一教育主体所带来的缺陷。

(四)传统传播形式与新媒体运用相结合

很多高校在革命文化传播方面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通过理论教育、典型事迹宣传等形式,主要的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榜样示范、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总体而言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新时代的时代特征融合不够。在互动性较强的实践环节中,高校经常会利用丰富的革命纪念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物等进行革命文化的传播,学生直观感受有所增强。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网络、利用新媒体最为频繁的群体之一。利用新媒体进行革命文化的传播,对于革命文化教育是一种机遇,这种形式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精细化设计、教育实施的精准推送、教育效果的即时反馈,是一种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相匹配的传播形式,能够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一方面要利用好传统的校园传播载体,如广播台、校园宣传栏、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将革命文化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媒体形式,利用好易班、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较为成熟的新媒体形式,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更为新颖的媒体形式,加强媒体形式之间的有机融合,形成媒体矩阵,扩大革命文化教育覆盖面,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王俊飞.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7):20.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163.

作者:张珂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