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分析

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分析

摘要: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起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巨大的传承价值。在实际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声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以《孟姜女》这首叙事性传统声乐作品为例,从传统声乐艺术的现状、传承与发展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传统声乐艺术;传承;《孟姜女》

由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组成的华民族传统声乐艺术内容丰富多彩,艺术形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尤其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动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传统声乐艺术,是值得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传统声乐艺术的简介

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主要包括戏剧、曲艺、民歌、歌剧等四种主要表现形式。这些艺术形式表现了我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声乐艺术———运用中国的发声技巧、文字韵律、音乐构架体现中国传统声乐的特色。声乐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演唱美、音乐美、语言美是一个既独立有相互依存的美的创造。声乐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代表歌曲,利用声乐特点表现出歌曲主人公的感情,提高声乐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是审美的主要标准,只有这种民族语言才能表带出音乐的内涵和神韵。清晰的语言是听众听歌曲时与人们产生共鸣的关键,所以语言是形成歌唱民族风格的主要特征。在声乐表现中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增加了民族声乐特殊韵味和风采。音乐美主要包括音乐节奏美、合声美和旋律美等。民族声乐中的情感、语言和韵味等构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同时也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语言特色等方面各有不同进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改进,形成了不同的声乐艺术风格,主要区分在发声、曲调、语言三方面。因此一般情况下要从语言、曲调、发声三方面来研究中国特色民族声乐。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这三个方面。以《孟姜女》为例,“孟姜女哭长城”,原为苏北民歌,传唱的是秦始皇时,新婚丈夫因征收徭役到北方修长城,不得不与孟姜女生离死别,孟姜女千里寻夫不成哭倒长城的故事。该故事在我国古代就被改编多种音乐形式流传各地。至今我们依然能听到传统声乐关于这个故事的描述,由此可见传统声乐形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90年,词曲作家刘麟与王志信根据这个民间故事,创作了《孟姜女》这首大型叙事性声乐作品。《孟姜女》的故事取材、编曲创作跟传统音乐表现手法有很大程度的相似,同时,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融入了西方创作技巧,以此来体现出这部作品在当代的思想意义。是现代民族声乐创作中最具有传承和发展意义的作品。

二、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

传承不是守旧。怎样才能把握传统,守住特色是留给当代声乐工作者的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我们要清楚传统声乐艺术的精髓是什么,做到“取其精华,其其糟粕”。首先,真假声相配合是中国民族唱法的传统技艺,用呼吸的变化来反映情绪的波动,讲究声音的平稳、语言的清晰、音乐的流畅,讲究以情动人和人艺合一的精神,是一种声情并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概括起来就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十足”。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中,就把衡量一个演唱者演唱水平和艺术表现的重要准则看歌唱的咬字清晰、准确。如民歌《孟姜女》,歌词为七字四句,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孟姜女同丈夫之间由幸福美满到天人永隔的故事。改编后的歌词也基本沿袭了原歌词中七字四句体的结构特征和韵律。如“线是相思针是情”“絮进寒衣伴君行”等歌词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演唱时更添意蕴与诗意。在演唱时就更要注意咬字发音的准确性,歌词之间的韵味连接。其次,“情”的表达在传统民族声乐演唱中也至关重要,即演唱时要“声情并茂”,这个美学原则是传统声乐艺术的重要要求。我国的在古代针对这一原则就有很多的论述。如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讲到,歌唱要以情动人,若没有感情的歌唱,就如同小孩背书,枯燥乏味,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最高峰。中国民族声乐的情贯穿于声、字、腔中,成功的演唱都是能做到以情动人、动情唱字、张口含情。在预言、技巧的联系中偏重于情,纵观中国戏曲声乐的变化历史,“人为戏走,腔随情变”成为不变的准则。如《孟姜女》第三段,这一乐章表现为乐思,突出情绪的转变。这里描述从夏到冬,孟姜女在千里之外为丈夫缝制冬衣,歌唱者的情绪要由明转暗,用拖腔表现无限的凄凉。再如乐章的第五段,采用的唱词重复叠唱,旋律由下而上缓缓前进,以此来表现情绪的层次递进,产生富有张力的戏剧效果。再者,讲究“韵味”是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的又一大特色。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给了传统民族声乐丰富的营养,一部声乐作品个性魅力表现在不同地域和民族在演唱中所表现出的浓郁民族色彩。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中,能否唱出歌词本身所谓的韵味是衡量一位演唱者水平的硬性标准。唱曲之妙全在顿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韵味”对一部音乐作品的重要性就如调味品对于佳肴,无韵味则作品平淡无奇。针对《孟姜女》来讲,它原是苏北民歌,唱词和唱腔保留了大量的苏北特色。唱词中有这么一段,“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运用了“垛板”的音乐元素,通俗而又富有韵味的唱词配上口语化的音调,生动的给我们描绘出当时主人公悲痛无望的情绪状态,让整个音乐作品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富有欣赏性和艺术性。

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借鉴西方音乐的精华,丰富传统民乐的创作方式是现代音乐艺术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经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从诗经到近现代戏曲,不同时期焕发出不一样的时代特点。到现代,中国民族声乐要发展,不仅要对西洋音乐进行“借鉴”,更要敢于突破和尝试,客观地促进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首先在曲调风格方面,尝试借鉴西方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尝试着把中国民族声乐唱出国际范,让世界从新认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使传统民族声乐焕发新姿。以原苏北民歌《孟姜女》为例,这首民歌原是五声微调式,单乐章结构。在现代创作中,词曲作家刘麟与王志信就借鉴西方音乐曲式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曲式特点,改变过去由于曲式结构单一,丰富的内容无法被包容的缺陷,是改编后的《孟姜女》结构宏大,内容丰满,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其次在演唱风格方面,用西洋演唱方式和演唱音色丰富传统民族声乐的表现,用借鉴摆脱单一。例如《孟姜女》这首传统民歌,它的句式结构是典型的转承起合式,运用排比句式讲述孟姜女千里寻夫、悲痛丧父、哭倒长城等一系列故事。作曲家王志信与刘麟借鉴西方咏叹调式演唱方式把这首传统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改编,使这首古老民歌拥有新生命。改编后的《孟姜女》仍然保留了4/4拍,但扩大了音域,由原来九度扩大至十三度。通过变化的节奏,装饰音的点缀和等手段增加旋律的变化,改编后的旋律更加流畅优美,更能变现主人翁的情绪变化。在作品的第二段增加了主题的变奏,拓展了第一段的乐理基础,是作品的流畅度加强。作品的第三段反映的主题为乐思,转调被大量运用,通过曲调的变化表现孟姜女情绪的变化,旋律的高低起伏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带动听众情绪随着歌者变化,在第三段结尾部分,旋律推动气氛走向高潮,音域高亢。这一段的改变不仅保留了原有民歌的节奏,还借鉴西洋音乐把曲调统一,有旋律表现情绪变化。在整个民歌的结尾第四段,整个音乐达到高潮,编曲者借鉴传统戏曲中的摇板和垛板,用反复和强调的旋律来丰富音乐的调性,表现主人公在面对生离死别场面时的激烈情绪表现。从而塑造出真实感人的音乐形象。对待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守”与“变”,高校的专业声乐工作者,对此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将传统民歌、戏曲、曲艺这些长期被排斥在声乐教学视线之外的演唱形式纳入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另外,要重视声乐艺术理论的发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并非只是体现在表演上,要“守”住声乐理论的精髓,中国的戏曲声腔理论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专业技巧,是我们研究、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必不可少的资料和教材。所以,要加强理论上的整合工作,做到在理论文字上的传承,不仅要对各类别的声乐艺术进行记录,更重要的是要把每种声乐艺术分别从发声风格、旋律风格、语言风格分别整理,付诸于文字进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高师声乐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要固守陈规的进行模式教学更不能简单的模仿教学,要敢于尝试和体验,比如在演唱形式及发声技术上尝试跨界演唱;在教学中,多挖掘演唱者的特质,注重演唱个性的树立与培养,鼓励学生突破现有状态,寻找解放自己的最佳途径。“守”与“变”并非简单的“你存我亡”,不能让二者绝对化、僵化,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二者的关系,要有分有合的实施进行,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才能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决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要重视其发展态势,保证其顺利进行以推动民族音乐的更大发展。

四、总结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声乐艺术的“源”与“根”,它主要包括传统民歌、传统戏曲、传统曲艺等艺术。面对飞快发展的艺术事业,我们专业艺术工作者要把握好方向,不能盲目的跟从摒弃,要有选择的借鉴、融合,理智科学的对待新事物,让传统在新的环境中绽放的更加绚丽。不断的进行传承和借鉴,是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其发展不断焕发生机的必然之路。在促进中华民族传统声乐的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专业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把握好传统声乐的传承,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更要避免照搬照抄式的学习,要学会借鉴优秀因素,融合到中华传统民族声乐中去,从西方声乐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传统在新的环境中绽放的绚丽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唐海燕.从《孟姜女》的艺术特征看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2).

[2]孙建华.中国歌唱的历程及美学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孟妍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